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监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监测方案范文1
一、项目总目标
(一)了解医疗机构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能力及其变化情况。
(二)评价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为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三)了解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况,评价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四)了解公共场所、洗涤行业的消毒质量状况,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职责
(一)项目范围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消毒管理办法》、《年全省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意见》和《年省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方案》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对辖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监测和督导,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工作职责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辖区内医院、公共场所、洗涤行业和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将监测资料报送市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向监测单位反馈意见;根据监测结果确定辖区监测薄弱单位和环节,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并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医院、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公共场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
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配合好市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公共场所消毒效果的监测,督促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做好消毒工作。
三、项目工作内容
(一)医疗机构监测内容
1、监测医院及感染控制科室基本情况
了解医院名称和代码、归属关系、等级、医护人员数、床位数,是否建立医院消毒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结构、主要职责、人员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在感染
管理科工作年限和参加院感相关培训的次数)、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2、去污染的程序
医院对使用后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包括消毒清洗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清洗消毒和清洗灭菌4种程序,每种去污染程序所占的比例。每半年监测一次。
3、手术室空气监测
选择普通手术室两间,洁净手术室百级、千级、万级各一间,无相应级别时可空缺。监测普通手术室沉降菌和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沉降菌、浮游菌。每半年监测一次。
4、一般物体表面监测
每半年选择感染性疾病科等医院感染重点科室3间,现场监测消毒处理前后房间内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5、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每家医院选择5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后监测,5名感染性疾病科(住院部)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后监测,每半年监测一次。。
6、口腔科用水监测
每半年选择口腔科水源水1份、储水箱水1份、手机喷水5份、冲洗水5份,监测细菌菌落总数。每半年监测一次
7、医院污水监测
调查医院污水处理方法中采用的消毒因子种类及强度。监测医院污水中生物性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数(MPN/L)和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半年监测一次。
医疗机构监测上半年监测资料于年7月份、全年消毒质量监测资料于年底前上报市疾控中心。
(二)托幼机构监测项目和要求
1、室内空气:监测动态和静态情况下教室、活动室和卧室等场所。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每家托幼机构,下同)。
2、工作人员手:重点监测保育员、老师的手卫生。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3、环境物体表面:重点监测活动室、卧室、餐桌、卫生间玩具、水龙头等环境物体表面。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b-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4、餐(饮)具:消毒后备用的餐具。
(1)监测项目: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5、饮水机水:使用中的饮水机水
(1)监测项目:菌落总数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6、其他:根据各地实际开展相关项目的监测。
(三)公共场所、洗涤行业监测项目和要求
1、室内空气:监测动态和静态情况下工作场所。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每家单位,下同)。
2、工作人员手: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3、环境物体表面:重点监测工作环境物体表面。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b-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监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水文测验;方案;设计;应急监测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地震、泥石流或者滑坡等一些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常会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床、山谷或者河谷,随之成为蓄水量比较大的一些湖泊,这种湖泊通常被称之为堰塞湖,因这种堰塞湖的蓄水量较大,其落差也比较大,一旦受到浸溢水体的溶解、冲刷与侵蚀,就会发生崩塌现象,同时其存储的这些水量就会倾斜而出,形成一种挎坝式洪灾,对下游的危害非常严重。如何消除或者减少这些危害,判别灾害等级与风险,就必须对其进行水文监测。
一、设计原则
文章监测的任务主要如下:在工程排险的前期,了解堰塞湖基本特征,及时收集相关的资料,为研究和制定工程排险方案提供相应的资料信息;在工程排险过程中,从堰塞湖的库区入流开始施工,对堰塞湖上游水位和库内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测,以此为施工的组织与调度提供相应的水情依据;在排险泄流过程中,全程监测该地区河流的水情变化情况,为启动和解决不同级别灾害预 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在设计过程中,水文测验的应急监测方案应该和应急处置的总体安排相互协调,其观测采用的设备以及采取的技术手段必须要先进,其监测的方法应该安全、便捷且快速,下面文章就其设计原则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信息技术方法的及时且准确获取
堰塞湖的形成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现象,容易发生变化,要想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形成过程以及变化情况,就必须要及时获取准确的应急监测信息,这样才可有效分析堰塞湖崩决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崩决临灾方案,从而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
为了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技术方式,除了要采取自动采集数据、遥感或者遥测等技术外,同时还应该采取人工数据采集的方法,结合现代信息的传输方式。就目前我国水文测验应急监测实际情况来看,其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以自动或者半自动远距离的监测方式为主。
(二)监测手段安全简便
在堰塞湖崩塌推积体中,其所含的粘粒相对比较少,主要是由巨石、碎石和块石所组成,其透水性比较好, 若采取常规检测方式,需人员到现场进行冒险作业,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监测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安全第一,把安全放在首位。第二,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采取简便的手段,充分考虑其操作的安全性与简便性,确保监测工作人员和被监测点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缩短监测人员在危险地带所停留的时间。为了监测到所需的数据和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可采用远距离遥测的监测方式。第三,基于其技术的先进性,还应确保其技术的可操作性,加强不同监测方式之间的验证和比较,从而确保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第四,在监测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必须要和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程度相同步。
(三)监测信息应可构成完整的体系
由于水文监测区域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其安全不能得以保障,因此对其监测信息应该力求精简,只需满足堰塞湖信息的需求即可。简而言之就是其监测必须要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不可盲目进行监测,确保其监测的信息可构成一个必需且完整的体系。
二、应急监测方案的具体设计
(一)技术方法
由于堰塞湖的测验条件较为恶劣,采取常规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其监测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采用新仪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这样才可收集到所需的水文信息。
1.现场的勘察
第一,地形的测量。其测量重要包括陆上地形和水下地形,计算堰塞湖前水面至坝顶的高度、堰塞湖的回水长度、平均水深以及水面的平均宽度等。
第二,测量断面。调查堰塞湖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的实际情况,测量上下游河段较为典型的断面,掌握临近河段区域的具体情况,以此为监测站点的设置提供相应的资料。
第三,监测流量和流速。实测溢流口的深度与宽度,及时掌握堰塞湖进出流量,同时还要进行水位与需水量的测量。此外,在堰塞湖的区域内,还应该采集相应的泥沙样本,对其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2.定点监测
在堰塞湖的上游区域、坝体区域以及下游区域各自设置相应的水文站网,采取定点监测方式,进行动态的水文监测,收集相关的监测信息,掌握这些区域的水位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应急监测站点均设置于峡谷地段,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不是很好,监测人员很难驻站进行监测,针对这一问题,其水文监测方式可采取遥测或者巡测的方式。另外,影响堰塞湖发生变化的关键位置为堰塞湖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因此在这些地方应设置相应的动态监视影像,全程动态监视其水文变化情况、地形地貌变化情况以及溢流状况等。
(二)监测手段
第一,地表地形。由于堰塞湖的形成较为突然,再加上其水流不断作用,随时都可能发生溃坝。因此,在监测中,在确保人和测点之间的安全距离足够的条件下,可采用免棱镜全站仪与GIS系统来测量地表地形。
第二,滑坡体积。按照滑坡体下游两岸实际地形,测量河底宽与坡比,按照露出水面的部分坡比来推算滑坡体迎水面地形数据,其背水面地形数据可通过实测得到, 最后利用GIS软件将滑坡体的体积计算出来。
第三,在设计水文测验应急监测方案时,还应注意其采用的主要技术设备,除了计算机与回深仪等一些常用的技术装备以外,同时还应该采用升学多普勒流速仪、免棱镜全站仪、GPS以及手持式的雷达电波流速仪等。
第四,水位的监测可通过压力水位计与雷达水位计来执行,雨量的采集则用翻斗式的雨量计,这些信息的采集均应该用自动遥测。此外,数据的传输可利用公共网络或者专用网络来实施,分析处理并存贮这些采集的数据,及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相关的灾害处理部门。
(三)信息的汇集和处理
在堰塞湖的处置指挥中心,应该建立两个以上的地面水文测验应急监测信息接收的处理中心,利用卫星通讯或者GPS来接收其监测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接收视频监视的数据,分析处理接收到的监测信息与视频监视数据,分析崩塌推积体和山体的稳定性以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堰塞发生崩决所造成的影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等,以此为具体处理堰塞湖所采取的措施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撑。
(四)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在监测过程中,还应注意其质量的管理和安全的管理,其质量管理可采取“三检制”,在作业过程中,加大对现场的检查,抽检作业过程,从而确保其监测成果质量。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制定详实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水文测验应急监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水文测验应急监测方案,不仅可为灾害的处理提供相应的资料,同时还能为以后的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孝军.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J].水利水文自动化,2010,(1):1-5.
[2] 王雄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应急监测探讨[J].水文,2009,29(6):84-86.
[3] 牛最荣.建设水文应急监测队伍提高水文应急监测能力——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水文应急监测思考[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12):8-9,14.
[4] 刘伟,王吉星,王少华等.水文浮标站应急监测装置设计与开发[J].水利信息化,2013,(2):29-32.
监测方案范文3
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requirements, our staff have to speed up the emergency abilit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emergency monitoring and on-site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cc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emergency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face of the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opin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事件回顾及案例分析
1.1 突发事件起因
大沙河起源于山西省,途径保定阜平县城,终点为河北省的王快水库,主流全长227 公里,流域内均为山区,河流沿线有多条国道和省道贯穿,来往运输原煤、石油化工产品的重型车辆密集,2006 年至2010 年间就曾发生过多起由于交通事故导致运输品泄漏从而污染河流事件。其中2006 年和2009 年的两次煤焦油泄漏事件最为典型,曾一度对下游饮用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
2009 年6 月20 日7 时40 分,一辆装有34 吨煤焦油的罐车运输途中,在山西省灵丘县108 国道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处发生侧翻,部分煤焦油泄入三楼河中(大沙河支流)。事发地点距离保定市阜平县界约10km。
1.2 应急监测启动程序
2009 年事故发生后,山西省灵丘县政府将情况向河北省阜平县政府进行了通报。阜平县政府接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程序:首先派出环保监察人员沿沙河向上游查看,掌握污染情况及发展态势,同时要求县环保监测站进入备战状态,对监测仪器、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查和准备,另一方面报告市级政府及市级环保部门。市环保局接报后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由副局长组织带领监察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应急监测指挥中心,监测部门由总工和监测技术人员组成应急监测小组,与县级环保监测站电话沟通,第一时间指导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同时与应急监测指挥中心联系。根据掌握的污染情况,讨论制定最佳应急监测方案及污染控制措施。
1.3 应急监测方案及应急监测的开展
由应急监测指挥中心反馈的信息分析:由于事发现场与保定阜平县交界处约10km,距阜平县城约90km,距离较远,泄漏物较少,并且事发后及时对事故现场污染物进行了控制,再加之上游河段的流量较小,因此未发现大量污染物进入保定阜平县境内。根据第一时间采集的水质样品监测结果制定了第一监测方案,如下表。
应急监测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须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吴王口是保定境内距离事发点最近的上游断面,砂窝、阜平大桥均为国控常规监测断面,在当时发生交通事故,上游路段车辆拥堵无法及时到达事发点进行采样的情况下,以这三个断面作为目前监测重点对了解保定市入境水质,阜平县城饮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泄漏物为煤焦油,挥发酚为特征污染物之一,高锰酸盐指数是反应水质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故确定监测项目为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酸性高锰酸钾法[4],以上方法均为国标和行标,方法准确可靠。监测频次为一天四次,根据监测结果随时实施相应污染控制措施。
事发后24 小时内报出第一组监测数据。挥发酚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达到河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至21日早6时保定境内水体尚未受到污染。
在确定控制段面水质未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首要任务为掌握目前污染带前锋位置,故制定第二阶段监测方案,将监测重点向上游接近事故点方向转移,如下表
确定的五个断面为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事故发生点下游0.2km)、三楼(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牛帮口电站(事故发生点下游5km)、花塔(事故发生点下游7km)、不老台(事故发生点下游10km,入保定断面)、吴王口(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监测频次为每两小时一次,以重点掌握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
在未发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仍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监测因子。21 日18 时报出的监测结果显示山西境内主要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并且保定市入境断面“不老台”点位主要污染物挥发酚浓度也超标,下游断面“吴王口”未检出。确定了污染带前锋已进入保定市境内,到达不老台断面。
针对目前掌握的水体受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为了全面了解阜平县城下游水体情况,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地安全,制定了第三步监测方案,将监测断面扩延至阜平县下游直至王快水库入库口。监测断面详见下图。
21 日夜至22 日凌晨5 时30 分监测数据显示“阜平大桥”以上“不老台”、“砂窝”、“百亩台”、“大柳树”断面挥发酚均有检出并超标。阜平大桥及下游断面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均达标。根据数据判断:污染带已到达阜平县城上游约10km 的大柳树断面,阜平县城境内水质尚未受到污染,但已面临危险,当前监测重点应放在阜平大桥及下游各断面,因此将阜平大桥断面作为重点监测断面以外,加大了下游断面的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定为每天4 次。同时对上游及山西境内点位降低监测频次以提高工作效率。
图1 阜平沙河应急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22 日早6 时至下午14 时,连续12 小时监测结果显示阜平大桥及下游断面挥发酚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达标,上游断面挥发酚仍有检出,高锰酸盐指数均达标。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与前一天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水质明显好转。到22 日下午16 时,由于下游断面均无检出,且上游断面污染物浓度出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监测方案,将监测断面定为:“不老台”、“大柳树”、“阜平大桥”和“王快水库五丈湾”,将入境断面、县城控制断面及王快水库控制断面作为监测的重点,监测频次定为每天1 次,并针对突况决定若出现超标将频次提高至每天4 次。到24 日中午12 时,监测数据显示4 个断面主要污染物挥发酚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均达标。
1.4 应急监测终止
24 日晚间,在连续48 小时监测数据显示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且上游事故点处理完毕情况下,2009 年6 月山西灵丘县煤焦油污染大沙河事件应急监测程序终止。
2、经验总结
2.1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对于河流污染应急监测来说,最重要的是快速准确的掌握河流受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以便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污染危害。所以确定监测方案时既要符合监测规范,又要考虑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2009 年大沙河应急监测时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河流水质情况,首先确定了吴王口、砂窝、阜平大桥三个断面,在确认主要控制断面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再对上游较远的事发点及其他上游断面进行监测。当发现污染物前锋到达位置及掌握水体受污染程度后,及时对下游水体进行了全面监测。2006 年污染严重挥发酚最高浓度达3.02 毫克/ 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限值600 倍,监测断面的布设以捕捉污染带前锋抵达时间、峰值及出现时间、尾部通过时间为监控重点,故监测断面和频次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
2009 年污染程度较轻,仅采用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作为监测因子,2006 年监测初始为了及时掌握情况仅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情况稳定后对方案进行调整增加了多环芳烃、苯系物和石油类的监测,以全面掌握污染情况。2009 年仅对地表水进行监测,2006 年由于大量煤焦油泄漏河中,河水严重污染,监测后期事态得到控制后,将监测方案调整,对受污染河流周边村的地下水和事故现场土壤进行了采样监测。
提高监测人员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时调整监测方案,既保证了对控制断面水质的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利于对整个水体情况的全面掌握。同时在水质稳定情况下及时制定应急监测终止计划,并报上级部门批准后及时实施。
2.2 根据污染程度采取相应污染控制措施,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2006年与2009年两次环境污染程度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工作重点不同。2006年事件发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大量污染物向下游漂移,造成大范围污染,这种情况下工作重点在于防止污染物的继续扩散,故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污染控制方面,包括筑坝拦截、建临时收集池进行引流,铺设活性炭吸附等各项措施,最终污染得到控制。2009 年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由于泄漏量较小,河流流量小,在事发点采用了围挡的方法进行封堵,简单易行,避免了大范围污染,减少了经济损失。污染物没有大范围扩散,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监测断面的观测、样品采集和样品分析方面,采样人员增加,做到所有断面同时采样,及时分析,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2.3 及时上报数据
应急监测过程要对数据及时整理上报管理部门。数据是决策的有力支持,只有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才能为正确有效的应急处置提供实施依据。监测数据及时公开透明对解除多方顾虑,避免造成恐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宁,边归国.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环境监测.2007,23(6)
监测方案范文4
一、检测时间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每月组织一次抽样监测,有重点、有计划的对全县农产品各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同时加强重大节日、暑期期间农产品质量检测。
二、抽样地点
抽样地点包括种养殖基地、定点屠宰场、畜产品专卖店、奶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
三、检测品种及数量
(一)监测品种
检测样品的种类为:蔬菜、猪尿、猪肉、猪肝、牛尿、羊尿、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生鲜乳、水产品、饲料。
(二)监测数量
本级计划监测1899批次,其中畜禽产品466批次、生鲜乳79批次、水产品24批次、蔬菜1290批次、投入品40批次,不包括省市级监督抽样。
四、抽样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一)抽样依据
猪肝、猪尿和鸡肉分别按照NY/T763-2004《猪肉、猪肝猪尿抽样方法》、其他动物产品按照NY/T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执行;水产品按照SC/T3016-2004《水产品抽样方法》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产苗种药残抽检的通知》执行;饲料按照GB/T14699.1-2005《饲料采样》执行;蔬菜依据NY/T448-2001、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等。
(二)检测项目
1、猪肉、猪肝、牛肉、羊肉: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
2、猪尿、牛尿、羊尿: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3、生鲜乳:检测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黄曲霉素M1、各种抗生素等。
4、饲料:检测三聚氰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5、鸡肉:检测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6、鸡蛋:检测苏丹红、氟喹诺酮类、氯霉素。
7、水产品: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8、蔬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三)检测方法
1、以快速检测试纸卡、各种快速检测仪进行定性检测。
2、利用酶标法检测,发现疑似阳性样品及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验。
3、利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开展定量方法检测。
五、结果报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于每月25日前,将检测结果和总结以文件(含电子文档)形式报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及局属相关股站。
监测方案范文5
关键词: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核电站
1 概述
依据《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条: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应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污染和破坏,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电厂施工会引起扬尘、噪声和振动,且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可能会影响厂址附近局部大气和水环境。一般来说,施工期间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扬尘和尾气的释放,及时清扫道路,道路经常洒水;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等。
为了解施工对厂址周围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验证施工期所采取的大气污染、噪声以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应开展核电站建设期间环境监测工作。以下对监测方案的制定进行介绍。
2 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2.1 大气环境
2.1.1 污染分析
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开挖、填充、道路的修建、渣土的堆放以及车辆运输会造成施工区域尘土飞扬,大气中粉尘含量增高,造成大气环境质量暂时性的局部恶化。
2.1.2 监测范围和内容
监测内容分为厂界环境空气监测和环境空气敏感点监测,监测频率为1次/半年。厂界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应覆盖电厂厂界、电厂施工作业区边界、砂石料加工区边界等主导风向上风向及下风向范围进行布点。环境空气敏感点应选择电厂周边的居民区。电厂施工作业区、砂石料加工区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TSP)。
2.1.3 监测方案(如表1)
2.2 水环境
2.2.1 污染分析
建设期间对水环境(地表水和海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来自场地冲洗水、混凝土搅拌水、设备洗涤水。这部分施工生产废水量不大,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如果进入附近海域环境将会造成厂址周围水环境的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细菌,处理不善也会造成周围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2.2.2 监测范围和内容
施工期间生产废水组合要为砂石料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一般该两项废水考虑回用处理,故在其回用口取样,监测项目主要为SS、废水流量。
电厂现有及规划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监测点,各监测点的项目一致。生活污水的监测项目主要为pH、SS、石油类、CODCr、BOD5、TP、TN、NH3-N、废水流量。
监测频率为1次/季。
2.2.3 监测方案(如表2)
2.3 噪声影响
2.3.1 污染分析
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开挖爆破以及各类施工和运输机具所产生的噪声对厂址周围的声学环境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由于爆破施工是阶段性的,集中在施工初期,其影响时间短,范围有限。若施工地点距离居民点较近,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扰民现象。
2.3.2 监测范围和内容
监测内容分为厂界噪声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
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覆盖电厂厂界、电厂施工作业区边界、砂石料加工区边界等。监测项目主要为等效连续声压级Leq。
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应包括电厂周边的居民区、电厂现场生活办公区。监测项目主要为等效连续声压级Leq。
2.3.3监测方案(如表3)
3 质量保证措施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的质保工作:(1)合理
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合格证;(3)现场采样和测试前,采样仪器使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校准,并按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4)保证监测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在监测期间,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参照国家标准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技术要求进行,每批样品在分析的同时做质控样品和平行双样等;(5)监测数据栏
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
4 结束语
本文从水、气、噪声三个方面介绍了核电站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在核电站建设期间,可参考文章制定建设期间的环境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相关工作,以评价电站建设期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该项目建设期间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噪声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验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S].(1984年9月5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
[2]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3]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
监测方案范文6
关键词:波分复用;掺铒光纤放大器;差错检测
引言
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使用在WDM(波分复用)网络的中继节点,包括光交叉链接和光上/下复用。EDFA沿着不同路径放大多路信号,输入到EDFA的信道数在光路进行重配置或一条链路失效时将会改变。输入到每一个EDFA的WDM信道电压由于光纤因使用时间受损变化而改变,这些变化影响了EDFA总的输入电压,而输入电压会引起EDFA增益变化,这些都会影响传输性能。由于光功率突然增加导致电压峰值的出现将会破坏光接收器,接收器引起的突发错误会使电压低于最小需求电压。这种衰减对系统性能的服务质量有不利影响并限制网络的可测量性。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高精度网络,对EDFA增益以及光功率必须进行控制。
WDM网络中差错检测对光传输系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WDM网络的功率监测中,使用光放大器,很难将信号功率与有一个很大的动态范围的ASE(放大自发辐射)功率区分开来,因为这两种功率在信道数很小的时候很接近。这就在总功率被监测时会引起差错监测出错。对于WDM网络,ASE对光功率监测没有影响。
本文介绍了EDFA增益与输出功率控制以及对WDM网络差错检测的功率监测机制。控制信道功率在一个光源有问题的节点中也可保持稳定,并被用于EDFA增益与输出功率控制和功率监测。同时记录了控制信道稳定的EDFA节点瞬态功率(增益)结果。
控制信道功率的稳定化处理
此增益与功率控制方案包括监测一个WDM信道校准泵浦功率,监测总的信号功率,监测一个加在放大器或泵浦功率的额外的探测信号,插入一个补偿信号,通过一个后向反馈环路钳制增益。最重要的是监测一个EDFA放大波段的WDM信道(控制信道)。采用这种方法,控制信道的输入与输出功率通过窄带带通滤波器(BPF)监测,信道增益可以计算。控制电路用来调整泵浦功率,维持控制信道增益为常量。这种增益控制方案对于信道数目很小的时候很有优势。当只有几个信道时,ASE电压相当于输出信道功率。如果监测总功率,ASE引起监测信号功率的误码。然而,直到ASE在控制信道输出功率中被消除后,这种方案才可控制EDFA不受ASE影响。此方案在一个OADM环系统中实现,可成功减少光浪涌。如果EDFA不实行控制将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由于控制信道光源出现问题将使得控制信道不能输入到EDFA非常高或非常低的功率。因此,按照服务质量,稳定控制信道功率对获得EDFA增益与输出功率控制非常重要。
图1(a)为WDM网络一个链路及其节点的示意图,显示了控制EDFA增益与输出功率的控制信道。节点包括控制信道源,WDM复用、解复用器以及3R转发器,OXC,和一个OADM(用于实现节点功能)。对所有WDM信道的功率在这个设备中被补偿然后发送到传输光纤。设备分别被安装在工作和保护节点,控制信道源设置也相同。如果其中一个信道源出现问题,在节点与下一节点之间控制信道功率将减少或消失。图1(b)描述了稳定化的控制信道功率方案。此方案考虑到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光电二极管比激光器更可靠,且控制电路有足够的可靠性。
控制信道功率稳定在控制信道源单元。耦合器功率用一个PD探测,使控制信道源的电流稳定。控制信道的自动变平控制阻止了控制信道功率的变化。因此,由于光功率持续输入到EDFA以及在控制信道光源有问题的情况下光功率也可以控制就会使得EDFA增益与输出功率保持稳定。
信道功率的稳定性控制不只用于EDFA增益控制,也用于WDM网络中差错检测,例如监测信号差损(LOS),而且还用于对总功率进行监测。如果在一个级联光放大器WDM网络中只有几个信道,累积的ASE将比在一个光放大器输入终端的LOS大,即使当信道功率下降到低于电压值。信道功率也会下降到低于LOS临界值,由于放大器有AGC或ALC功能,信道斜率在输出终端会变大。如果使用总功率监测将会引起差错监测出错。在传输光纤上游应该可以监测到出错,然而错误是由放大器监测到的。相比而言,当控制信道功率监测只受ASE影响,出错将被精确检测到。因此,这个功率监测机制在传输系统中提供了高可靠差错监测。
AGC/ALC特性
控制信道功率采用自动控制,有瞬态响应。以下为EDFA在ALC下的瞬态响应。
图2显示了实验环境。使用两个DFB-LD分别控制信道1和2。在信道2使用了一个AOM仿真控制信道源。两个控制信道使用一个3dB的耦合器和一个PD。ALC电路控制信道1的驱动电流,监测功率保持常量。控制通道与信号通道通过一个阵列波导光栅(AWG)进行复用。控制通道波长为1572.1nm(190.7THz)。输入控制通道与16个信号通道波长从1573.7(190.5THz信道1)到1598.9nm(187.5THz信道16)有1.6nm(200GHz)信道间隔到EDFA。然后用一个AWG从EDFA解复用输出信道,通过光电转换器和示波器监测功率瞬态。
图3(a)和(b)显示了EDFA的配置框图。图3(a)代表EDFA信道1,有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这种配置方式广泛应用于在每一个信号通道均保持不变的情况。BPF只允许控制信道通过。AGC功能可保持控制信道增益为常量。EDFA信道1平均增益为19.1dB,16个信道增益平坦度低于0.8dB。图3(b)为EDFA信道2包含一个可调衰减器(VOA)在两个放大器之间(有AGC功能),达到ALC功能。每一个信道的输出功率都自动控制来补偿输入功率的变化。控制信道增益在EDFA2的EDFA单元中保持常量。保证EDFA信道2平均电平为常量,确保信号增益与斜率。尽管EDFA信道1输出增益随着输入功率电平变化而改变,控制信道输入EDFA2可通过调节VOA来保持稳定,这会达到输入到EDFA2信号功率为常量。输出功率在输入信道功率改变时也可维持常量。EDFA2放大光路从-20dBm到-12dBm到+2.5dBm(平均),增益平坦度少于1.5dB,可变衰减器的驱动速度为320μs。当16信道有15个drop或从1个信道的操作增加到15个时,功率漂移对EDFA1和EDFA2分别低于±0.5与±1.0dB。
当控制信道2电源切掉时耦合控制信道功率会忽然下降,返回到之前电平的时间在200μs,误差低于0.05dB。如果信号波长为1573.7nm,通过ALC使得功率抖动可稳定在偏移量1ms内低于0.1dB。我们在这里定义了功率偏移量为区分信道2切断后功率控制的稳定性。最大功率瞬间增加(或降低)定义为区分最大(或最小)功率与信道2切断时控制的功率。ALC电路的转换特性表示为LD电流每PD电流每时间。
EDFA1的最大功率瞬间增加值与不同输入信道在输入信道功率为-16dBm/ch时几乎相同,增加微弱。EDFA2最大功率瞬间增加改变微弱,最大功率瞬间增减在输入功率为-18dBm/ch时最小。EDFA2最大功率瞬间增减分别为0.3~0.1ms以内。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