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1
关键词:信息 安全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系统与Internet的交互日益频繁,基于Internet的业务呈不断增长态势。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电力系统的是否安全可靠,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发展还不健全,尚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黑客和病毒入侵的目标。县级供电企业是整个电力企业的基本单位,只有保证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才能使整个电力行业正常的运行,因此对其信息网络安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信息网络安全概述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战略的部署和资金、技术的投入,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调度和经营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甚至,离开了信息系统的支撑,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已经不能顺利进行。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县级供电企业在信息化跃进过程中,在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中的不足,使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突出。
2 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知识性、中介性、可转化性、可再生性和无限应用性。由于其特殊性质造成信息资源存在可能被篡改、伪造等安全隐患,造成信息的丢失、泄密,甚至造成病毒的传播,从而导致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
信息安全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性,保证信息的来源真实可靠;机密性,信息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完整性,信息的内容不会被篡改或破坏;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可用信息;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可抵赖性,用户对其行为不能进行否认;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县级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的风险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部的表现为:网络故障、应用系统故障等;外部的表现为:网络入侵、外部泄密等。内、外部网上的一些用户出于好奇的心理,或者蓄意破坏的动机,对电力企业网络上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入侵,攻击等,影响网络上信息的传输,破坏软件系统和数据,盗取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 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于信息网络的建立,数据的使用以及用户的访问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也导致了各个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之间的不统一,在数据传输和利用上受到限制。同时在目前已经确立的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规章制度的执行上,企业也不能严格的执行。
3 提高网络安全方法
3.1 网络安全策略
信息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系统设备和软件的建立、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对外界攻击的修复等很多方面,必须各个细节都要保证安全,没有漏洞。然而很多供电企业,尤其是县级企业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被动地进行防护。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很低,没有完备的网络安全策略和规划。因此要想实现信息网络的安全,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全面可行的安全策略以及相应的实施过程。
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信息网络的运行涉及很多方面,其安全防护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在网络安全部分要建立专业的安全技术队伍。信息网络中的一些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速度不一致,也会造成网络的不安全。一般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要兼顾软硬件的维护和开发,有时会顾此失彼,因此要建立更专业的安全技术队伍,使信息网络的工作各有分工,实现专业性,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3.3 完备的数据备份
当信息网络受到严重破坏时,备份数据便发挥了作用。不论网络系统建立的多完善,安全措施做得多到位,保留完备的备份数据都是有备无患。进行数据备份,首先要制定全面的备份计划,包括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备份、备份数据的修改和责任人等。备份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还要定期的检查备份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同时网络管理人员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操作要很熟练,这样才能保障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3.4 加强防病毒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病毒也越来越多,这些病毒都会对信息网络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防病毒不仅需要应用专业可靠的防毒体系,还要建立防火墙,屏蔽非法的数据包。
对于防毒,在不同的硬件上要安装相应的防毒程序。例如工作站上应该安装单机的防毒程序;主机上则安装主机防毒程序;网关上安装防病毒墙;而这些不同的防毒程序的升级可以通过设立防毒控制中心,统一管理,由中心将升级包发给各个机器,完成整个网络防毒系统的升级。这样有针对性的防毒程序能更有效的进行病毒防护。
防火墙可以通过检测和过滤,阻断外来的非法攻击。防火墙的形式包括硬件、软件式和内嵌式三种。内嵌式防火墙需要与操作系统结合,性能较高,应用较为广泛。
4 具体措施
4.1 增强管理安全
在网络安全中管理是最重要的,如果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导致正常的网络安全工作不能有序实施。信息网络的管理包括对网络的定期检查、实时监控以及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等。为了达到管理安全,首先,要制定完整详细的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制度,并严格实施;其次,对用户的网络活动做记录并保存网络日志,以便对外部的攻击行为和违法操作进行追踪定位;还应制定应急方案,在网络系统出现故障和攻击时及时采取措施。
4.2 网络分段
网络分段技术是指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处在用以网络平台上其他节点的计算机截取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限制用户的非法访问。比如,黑客通过网络上的一个节点窃取该网络上的数据信息,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便能获得所有的数据,而网络分段技术则可以在这时,将黑客与网络上的数据隔离,限制其非法访问,进而保护了信息网络的安全。
4.3 数据备份
重要数据的备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备份工作也必须要与之一致,保证实时性和完整性,才能在出现紧急问题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恢复数据信息。整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备份的数据量也是很大的,要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备份;备份的时间也要恰当地选择,尽量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要选择适当。
4.4 病毒检测和防范
检测也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应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网络进行不断地检测,能够及时的发现漏洞和病毒,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
病毒防范技术有很多,可以先分析网络病毒的特征,建立病毒库,在扫描数据信息时如果对象的代码与病毒库中的代码吻合,则判断其感染病毒;对于加密、变异的不易扫描出来的病毒可以通过虚拟执行查杀;最基本的还是对文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感染病毒,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2
【关键词】信息中心网络 下一代网络
一、前言
据网络巨头思科的预测,到2016年互联网流量将增长至现在的四倍,在该公司最新的“视觉网络指数预测(2011-2016)”报告中,思科公司官方预计,仅在2016年,互联网流量将达到1.3ZB,超过了1984年到2012年间所有“互联网年”1.2ZB的全球网络流量。该公司预计,2015年和2016年之间的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长将超过330EB,几乎相当于2011年整年产生的总流量。其中,视频是流量增长的重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笔记本和手机观看YouTube视频和流媒体电影,而这样的活动将会占用大量带宽。思科预计,到2016年,视频将会在所有移动互联网流量中占70%,高于2011年时的约52%。
此外,到2016年,全球将有34亿互联网用户,或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5%。2011年,平均每个互联网用户每月生成11.5G流量。到2016年,这个数字将跃至32.2G每月。企业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将会2011年的16亿增长到2016年的23亿。这一趋势将使互联网运营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体系
所谓的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就是将网络中的一切数据内容都看做是可以传输的信息,实现了直接以信息互联的方式而非主机互联。数据信息将成为网络中的核心对象,通过设计的命名机制得到一个全域唯一的标识。数据信息依靠其名字的唯一性实现在网络全域的传输,网络系统可以根据其名字来区别和分类每一条数据信息但无法解析数据内容信息的具体含义,对数据内容的深层次挖掘则需要靠者与订阅者上层应用的解释。在各种数据信息驱动下的整个网络及其终端的作用就是对所有信息的传输和缓存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及时对信息的接受者作出快速响应。终端用户和应用只关注传递的信息本身的内容,并不关心该信息块的其它属性。当今,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主要的研究机构和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NDN、DONA及INS)和欧洲(PSIRP/PURSUIT、4WARD等)。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Scott Shenker等人研究总结了各种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型网络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各种新型网络的设计原则本质上很相似,只是在术语上各有区别,例如在NDN采用的Register、Interest等专业术语,实质上都相当于和订阅。
Intentional Naming System
INS网络是1999年由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提出的,基于属性和数据的组合方法对服务和资源命名的信息中心网络,旨在解决在移动互联网中内容资源的发掘以及服务定位的问题。它也是将内容层构建在IP层之上,并提出了相应名字解析结构模型和名字的路由方式。采用属性-值对(av对)的命名机制使得资源的名字具有很强的表达与被识别能力。根据资源的命名,INS网络按照属性的层次性建立了名字树以方面在值结点处记录对应的名字、IP地址、下一跳等。当网络探知到内容需求时,会首先根据终端用户所输入的关键值来锁定相应的名字av对继而找到对应的IP地址,最后根据IP地址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INS网络定义的早绑定、任意播晚绑定和组播晚绑定等三种主要的路由方式,对后来提出的信息中心网络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早绑定路由方式就是先借助名字获取IP地址,再根据IP直接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组播晚绑定路由方式则是先直接用数据名字来路由,直到服务器之前的一个路由器时再获取得到服务器IP的地址,最后将数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IP地址同时返回给终端用户。相对于组播的多点下载方式,任意播晚绑定采用的是一种单点下载方式。INS网络虽然最早给出了信息网络的概念,并对后来的新型网络体系的提出有着深远影响,但是相比较其它信息中心网络,INS网络更像是一种信息查询方式,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av对不确定性的定义,这种命名方式不太适合直接作为作为内容名字,并且解析方式也似乎更像是一种查询方式。
三、结束语
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都将信息或内容作为主体,如何为这些主体命名和分发,如何保护内容自身安全等问题,如何支持多样化业务类型等问题成为网络架构设计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部分。网络体系结构的单一可扩展性和网络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未知的网络行为与确定的传输控制目标之间的矛盾、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可信需求之间的矛盾、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网络服务需求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等五个主要矛盾将成为未来以信息为中心新型网络发展的主要挑战。
参考文献: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3
一、领导重视,投入到位,信息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我县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将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确保人、财、物到位,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20*年和20*年,我委和各乡镇计生办共投资五十多万元,对县人口计生委机房重新装修,添置服务器;同时各乡镇计生办也严格按照省市信息化创建标准重新装修了微机房,并为委机关和各乡镇及时更换微机和其他设备。20*年,我委又新增信息化带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3万,用于更新设备和建立网络安全互联系统。
目前,我委已经拥有一间20平方米的独立机房,基本达到了防尘、防潮、防火、防静电、防雷电的要求。机房配置了二台服务器并配有不间断电源(其中一台型号为ibm3650ipl)、一台专用打印机、二台工作打印机、三台工作计算机,同时还配备了一台扫描仪,一台路由器和二只交换机(16口和24口)等。另外,我委机关其他股室均配备了1台以上的品牌新电脑、打印机;县计生服务站配备了5想电脑和2台打印机。各乡镇微机房也均已达到了防尘、防潮、防火、防静电、防雷电的要求。据统计,各乡镇计生办、服务所各有1台电脑、1台打印机、1个摄像头和1块1g容量以上的u盘。县乡两级硬件设施的配备,极大地提高了计生干部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管理规范,人员到位,网络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
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计生规划统计工作的要求,去年我们从乡镇计生办抽调了一名同志到规统股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建立、微机录入和相关报表工作;今年,我委又报请县政府同意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一名计算机管理员,已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拟从教育系统选调了一名获得《全国计算机四级证书》的计算机本科毕业的信息管理员,现正在办理调动手续,为加强我县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我们在积极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大培训的同时,今年我们还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提高信息队伍的业务技能。
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为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县、乡、村三级全部建立了每月定期的信息上报、变更、反馈例会制度。我们坚持“公安户口、计生户口和已婚育龄妇女实际生育节育情况”三对照,切实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为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制订了委机关股室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管理得到安全有效管理。
3、建立了人口计生局域网。为了使各乡镇能够接入政务网达到与县计生委联网的要求,我委从20*年初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多次与电信部门协商,希望通过电信部门在各乡镇的营业所,牵光缆到乡计生办,然后通过委服务器转接到政务网,但是这种途径费用高,每个乡镇一年要交7200元,全县一年的费用高达十六万多,经协商价格降不下来。今年,我们联系到一家软件公司,可以通过vpn网络技术,通过一台交换机把所有连接到内网的电脑形成一个办公局域网;经过安装初试,我县十九个乡(镇)及璜溪管理处现在已可以同时登录县人口计生委信息平台、网站,并能登录省、市政务信息网。同时,县计生服务站、计生协会也已接入政务专网。
通过加强信息化队伍建成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营造高效、快捷的网络环境,我县目前已经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平台,各乡镇通过vpn网络技术,基本上都能登入。我们在信息平台和委网站上可以新的消息,指导各乡镇工作,各乡镇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获取、及时更新,县、乡两级已经达到了信息互通、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健全制度,责任到位,信息化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健全制度。为实现信息化引导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优质化,我委先后制定了《新建县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办法》和《新建县、乡、村资料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全县计生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核查等各个环节,提高信息的准确率,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引导基层开展服务。
二是细化分工。每年年初,我委都要派出一名干部挂点一个乡镇,同时要求各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化,将核查、引导、带动等各项任务细化到每一个挂点干部;委领导则定期抽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明确了各科室长为信息化带动工程首要责任人,要求委机关每个干部都要熟练操作和运用wis系统。
三是规范运行。在委机关信息平台建立以后,每月要求各乡镇从县人口计生委网站下载当月育龄妇女信息和各科室核查出需调查落实的信息,由乡镇和村居专干一一核实并录入wis系统,建立定期分析信息制度,严把“三关”,提高信息质量。
四是确保信息质量。信息质量的好坏,首先是信息采集的质量。为此,我们决定从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一方面针对上传到县人口计生委的数据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召开相关系统信息采集员工作调度会,提高数据采集准确率;另一方面,要求村(居)专干必须一个不漏的入户采集数据信息,准确录入到wis系统。其次是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各科室每月依据职责分工将各部门通报的信息及委机关干部上户督查掌握的情况与wis系统中数据分析对比,评估数据质量,并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分析报告。再次是跟踪落实服务。根据各科室每月数据分析报告,我委分别在每月召开的计生办主任例会和统计员例会上进行通报,分析原因,找准对策;要求各乡镇将需要跟踪服务的对象落实到乡镇分片蹲点干部和村组专干,进行逐一跟踪服务到位。
四、依托网络,服务到位,不断开拓人口信息化服务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有效地加强和规范了基层管理,增强了计生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和延伸信息系统功能,达到人口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全社会共享,开拓了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为育龄妇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汇总提供了便利。基层将采集到的育龄信息录入微机,对乡镇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汇总上报。县人口计生部门对基层上报的问题提出意见后,通过信息网络自上而下逐级反馈,使基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答复,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微机对各类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科学决策,制定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4
关键词:网络:网络财务报告:建议
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网络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被打破,由于信息用户需求变革与信息技术创新,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必然向网络时代财务报告转变。
一、我国网络财务报告概述
通常认为的网络财务报告,一般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一个公司通过其网站提供完整的一套财务报告,或者能链接到存放在因特网其他网站的财务报告,都视为网络财务报告。我国开展网络财务报告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刊载年度报告摘要的同时,应将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截至2008年,绝大多数国内上市公司网上披露了财务信息。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仍然偏低,其网站建设状况、披露策略及披露内容与列报形式等方面都很不一致,网络财务报告的规范和监管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我国网络财务报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更新及时性
从理论上讲,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企业可以随时在网上更新报告,用户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无需独立审计且自愿性披露的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但是,由于企业对增加网络披露的内容缺乏积极性,并且无意改变目前的财务呈报模式,致使网络财务报告更新速度慢,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至今,网络财务报告还没有一个国际通用的规范模式,也没有形成体系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这使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一定的置疑,若相关会计准则不及时出台,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二)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到目前为止,除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刊载年度报告外,我国针对网络财务信息没有一套规范的政策法规,这就会造成公司披露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无章可循,有一定的任意性,造成披露的信息不可比。若相关机构不尽快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框架。建立电子报告模型,使公司披露信息有章可循,不达到规范网络财务报告的目的,致使信息披露的任意性带来的信息不可比等问题。
(三)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目前企业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属于自愿披露的范围,证券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问题也还处于观察、研究阶段,完善的规范尚未形成,企业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与其他不需审计的财务信息不加区别地置于公司主页,如果不加提示,使用者很难对该信息是否已经经过审计获得清楚的认识,这无疑将影响使用者对这些财务信息的使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个较好的方案是大力开展注册会计师网上签证业务,同时要求企业对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财务信息是否经过审计给予使用者必要的提示。
(四)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安全性
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的处理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自动处理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构造的日趋复杂化,这种功能既很集中又很脆弱,一旦发生微小的干扰和差错,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由于计算机系统的互相连接,各个系统间的信息流动性很强,通过这种流动性,会计信息在传输网络中容易被窃取、改动、增加或者删除,电子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主要表现为黑客侵入窃取会计信息、会计数据信息丢失、磁介质型载体档案缺乏有效的保密措施、网络技术下病毒的危害等。其实不仅是网络财务报告,其他的网络信息同样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财务报告的安全性问题可能更有代表性。
(五)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
我国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形式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司在网上的财务报告多为PDF和HTML形式,基本还是纸制报告的翻版或替代品。某些上市公司在网络上仅以文字形式摘要说明财务状况,有的则重新选取部分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披露,报告的方式和技术的简单,使其处在界面的定期报告状态,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带给会计的快速和便捷,网络的互动功能还有待开发。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法律规范问题上由于网络技术信息披露的内在特点,如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目前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对提供的会计数据信息不能依法得到保护;税法的调整对税率和纳税方法在执行和被执行中常常发生冲突;电子货币结算时,在授权和电子签名确认的过程中不合法事件时有发生;不良信息常常进入会计信息披露范畴的控制区,干扰了正常的信息披露活动。从而给网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建议
(一)加强会计信息数据录入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从不同计算机上输入的不同会计信息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会计信息数据库。再加上信息共享,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健全,把没有严格检验的会计信息录入到整个网络中,就很难查明原因,这样直接影响到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严格控制和检验会计信息的录入过程。在会计信息输入系统前要经过检验。并且分工录入,各负其责,明确责任。根据会计核算和网络技术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型的会计信息分组录入。
(二)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
网络财务报告的广泛使用及发展要求制定新的相关会计准则,以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新问题,规范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内容、形式、信息质量标准等。相关机构应尽快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框架,建立电子报告模型,使公司披露信息有章可循,达到规范网络财务报告的目的,克服信息披露的任意性而带来的信息不可比等问题。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尽快制定出有关网络财务报告披露内容、形式的规章制度和网上信息披露的行为准则,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信息使用者使用网上信息的信心,从而提高网上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推动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
(三)加强网上财务信息的控制
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数据是会计信息的核心,为了保证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所谓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
器统一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服务器将这些会计信息传送到各个工作站,再由各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并在每天结束后,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会计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并加入到相应的会计信息库中。控制方法的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会计信息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传统财务报告不仅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而且信息内容和格式方面也有诸多的规定。这些有关财务报告格式和披露的规定,其本质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并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综观目前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实际,基本仍为企业的自愿行为而缺乏监管机构的介入。目前我国企业在其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已经十分普遍,所以在我国必须加强对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有关网络财务报告的法规和制度,一方面确保网络财务报告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介机构也应出台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网上披露内容的真实与可靠。
(四)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控制
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内容控制制度。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人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
2、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安全体系。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大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操作、数据传输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
3、完善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立法工作。一方面可以使计算机会计系统安全措施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打击篡改、伪造以及盗窃网上信息的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企业要把系统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化相统一,以保证系统控制方案即安全政策不断随系统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的建设普及工作都已经完善到位,但是对电力信息的安全监控仍存在许多问题,电力信息的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都至关重要,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电力信息的安全监督工作。本文对于电力信息安全进行分析,阐述其组成结构,包括信息流、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结构,并指出目前常见的安全问题种类及表现形式,根据问题提出若干的结局办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信息监控;安全分析
1电力信息安全的组成结构
1.1电力信息流结构
电力信息安全系统的最终目的便是保证电力业务安全顺利的进行。因此对于信息流的构成就必须要了解,从电力企业的运营层面来看,电力信息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办公自动化环境、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资源管理、物理系统、辅助决策、自动化系统等。电力企业想要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为电力安全、优质、经济提供保障[1]。
1.2电力信息网络结构
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以及网络的普及发展,需要将电力信息网络化,同时与信息流相匹配。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在探索公用网络和专用网络相结合的结构网络,并整合办公自动化环境、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资源管理、物理系统、辅助决策、自动化系统等,用网络系统来支撑电力信息的安全性,根据重要程度来排序分类,然后与互联网对接,将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形式凸显出来,保证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网络结构的安全性[2]。
1.3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的结构
传统的国内电力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生产管理系统层面、电力信息管理层面、自动化系统层面。而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将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融合在互联网中,又可以划为四个区域:第一个安全的区域可以将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建立在SPDnet上,通过二者的协调来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第二个安全的区域是把SPDnet加入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管理进行把控,但是由于SPDnet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再把生产管理系统与SPnet进行融合,成为第三个安全区域,实现了生产管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四个安全区域是将电力信息的管理层面通过融合SPnet的方法来实现,保证了电力信息的管理。电力信息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应该是以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策略安全为基础,通过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系统等手段来实现,从而保障电力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安全性[3]。
2电力信息安全问题概述
2.1安全问题表现形式
在明确电力安全结构组成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目前电力信息安全的现状,通常来说电力信息的安全问题都表现为以下几点:信息的可控性,电力信息的掌握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信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的采集来控制安全的生产和管理,因此信息的掌握要具备可控性;实用性,要保证所采集的电力信息具有实际的意义,透过数据能够了解电力的安全系数,不需要采集无用的数据信息,因此实用性的电力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保密性,由于网络的发达,电力信息在被收集的时候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因此在采集安全数据信息的时候要注意保证信息不被泄露,只有保证信息的保密性才会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完整性,电力安全信息需要完整,不能缺失、混乱,保证数据的传输和分析过程不受干扰,避免信息被破坏;协调性,安全网络的建立使得电力安全管理更加方便,但是要注意管理运行的协调性,保证电力企业的运转。
2.2安全问题种类
电力信息安全监控要求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确定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等级,保证安全等级能够满足电力信息网络的需求。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上,要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了解企业的信息安全不仅仅是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更是电力生产协调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还影响着电力生产的经济性。就目前国内的电力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情况来看,虽然基础条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虽能够实现电力信息网络和运行的稳定性,但是这些安全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当中只对电力信息的局部进行了防护,并没有保证整体的安全安全协调性,使得电力信息安全水平仍旧比较低下[4]。
3电力信息安全监控方法
3.1设备的监控
电力设备是电力运行的基础条件,因此对于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监控工作要做到位。加大电力设备的管理力度,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制定合理的处理办法,消除隐患。对电力设备的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保证电力公司的生产运转,实现设备的基本功能管理;保证监控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电力设备能够开展实时有效的监控,对出现异常情况的,需及时发送警报信号,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注意安全防护,及时处理故障;根据设备的功能作用、类型、性质、工作条件来进行分类和管理,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工作的便捷性、合理性;结合实际发展和电力公司的条件适当的引进新设备,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5]。
3.2数据的管理
因为数据的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安全效益,所以对于数据传输和管理办法决不能忽视。要保证数据和安全信息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注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保证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被外界因素影响,避免出现数据的混乱、虚假数据,实现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大对电力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使得数据在存储当中不被恶意破坏,及时的对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3.3运行的管理
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可通过各个网络节点来采集系统信息,然后综合这些网络节点进行数据分析;对系统运行的方式进行分类,进行模块化实时性的监控,及时的反馈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对机制,对安全事故进行预警和处理,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建立离线安全分析办法,通过对数据的总结来进行评估,包括数据的分析计算、安全管理、事故报告等。
3.4优化监控技术
电力系统的监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象的监控、数据的监控、联级管理技术等。因为电力信息安全与物理电力管理相关联,安全管理比较复杂,管理对象比较多,因此要将监控技术进行优化及改造。对互相关联又各自独立的监控对象进行协调,理清监控对象同工作环境的关系,利用共性特点来实现监控对象的协调性;将各个监控对象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相关标准;加强适配器的管理监督,保证数据采集、命令发送环节正常进行[6]。
4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总结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结构,对常见问题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电力信息安全监控办法,为电力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但是实际的监控办法仍旧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的摸索,提出更好的监控方法,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
作者:文勇 单位:广州市紫晶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广林.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技术分析[J].信息通信,2014(12):169~170.
[2]张栋.电力信息安全的监控与分析[J].通讯世界,2013(19):28~29.
[3]余勇,林为民.基于等级保护的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科学,2012(S3):440~442.
[4]高宇.基于监控日志的电力信息内网安全审计系统实现[J].硅谷,2012(21):156~157.
数据信息网络报告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安全
1.前言
对于个人、企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来说,网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网络安全来说管理好计算机信息又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让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供给网络更为安全的保护,应当对该项技术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探讨以及研究。
2.网络安全
2.1 内涵
从网络安全的实质角度来看,网络安全等同于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系统内不得数据信息、各种软件以及硬件等设备等安全,同时网络信息的使用、传输、处理以及储存均需要处于安全状态。由此可以得知,网络安全至少能够分为两种,也就是动态安全以及静态安全。其中动态安全一般是指在传输信息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信息不会出现被破坏、窃取、篡改以及遗失等情况;静态安全通常是指在尚未进行处理以及传输的情况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秘密性以及完整性。
2.2 现状
随之而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高,宽带用户的数量正在逐年攀升,相关文件中指出,到2013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18亿。根据权威部门所出示的研究报告发现,浏览器被修改这是网络用户提及率最高,网络病毒也常造成的一种危害。我国大陆网络病毒数量繁多,特点各异,同时网络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轻则计算机被他人控制、用户名被盗窃,重则经济、名誉受到损失,只有少部分计算机用户在遭受到网络病毒侵害之后没有损失。网络安全防范已经是刻不容缓。
3.在网络安全工作中计算机信息管理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与解决办法
计算机信息的管理程度直接的影响到网络安全工作,而计算机信息的管理又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对其是否重视网络安全。在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实现网络安全工作的整个过程,一定要利用计算机IP地址等多个方面才能够展开实施。从我国当前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的情况来看,计算机信息管理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信息丢失、黑客入侵等等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信息访问控制以及信息安全监测不到位而引起的。
信息访问控制指的是把控互联网用户所访问的所有信息资源,控制过程的实现主要是把控信息的传递方以及互联网操作方这两者。信息访问控制除了会直接控制信息的传递方以及互联网操作方这两者之后,同时还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方以及互联网操作方这两者的网络信息安全程度。
信息安全监控指的是监控用户使用程序的整个活动过程。若是某项信息被用户使用,同时使用的用户众多,那么该信息受到的确定因素或者是不确定性因素就会更多,所以用户在应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就会各种各样的意料之外的突变的情况。所以信息安全监控通常是对重要的监控对象新发生的问题进行监控,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
另外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提升网络的安全程度:对访问加以控制。对可以登陆到服务器的所有用户均施以全面控制,同时获取网络资源,并控制用户准许入网的具体时间以及入网的地点。另外还可以针对当前所存在的一些网络非法操作,如黑客非法获取用户密码、系统漏洞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办法,以控制网络的权限;对目录安全进行控制。通常网络是被允许对网络用户访问设备以及文件的权限进行控制的。于目录一级制定情况下,用户是能够更改使用所有的文件以及目录的,而且该行为是有效的。通常文件以及目录的访问权限能够分为修改权限、写权限以及删除权限三种,这些权限可以使工作顺利完成,也可以对用户访问服务器资源的权限进行控制管理,提升了服务器以及网络的安全程度;属性鉴别技术。属性鉴别技术能够基于权限安全进一步的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属性鉴别技术要求所有的网络资源均需要标注上其安全属性,同时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大小也需要进行分类,并做成控制表,这样就能够更为明确的划分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大小。
由此可以见得,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进行网络安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让网络安全工作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应当利用好信息安全监测办法以及信息访问控制措施,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约束、划分。
4.提升网络安全程度的有效措施
4.1 加强相关人员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强度大小直接影响到网络安全工作的效果,可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直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一定要意识到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网络的安全程度。对于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用户来说,网络安全是极其重要的。而计算信息管理作为网络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推动互联网信息向着更为安全、更为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所有的网络安全工作人员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可以敏锐的发现会导致网络安全受到侵害的信息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力度,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4.2 提升管理控制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强度
对于现阶段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来说,提升网络的安全管理力度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不仅要使人们意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重要价值,同时还需要将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提升管理控制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强度。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力度实质上就是进一步的延伸管理的内涵以及理论,把管理延伸到防范以及控制安全问题的体制之中,想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产物,其体系蕴含了非常多的信息化的信息、因素,同时也包含着非常多的环节以及部位,比如说硬件以及软件胸的衔接以及应用。用户若想要更好的应用计算机,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力度,首先要深层次的了解以及把握计算机信息管理,避免个人以及集体遭受不良因素的侵入或者是破坏。
4.3 设置全面、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模型
全面而又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模型的设置能够推动安全管理更为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能够更为全面的方法安全风险。为了更顺利、完善的创建网络计算机使用环境,首先要制定好周全、具体而又尽可能详尽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催促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模型更快、更好的建立。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模型,也已经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认可。但总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模型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不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所以现阶段还应当不断的完善、创建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模型,使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模型应用范围更广,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危机。
5.结语
为了让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供给网络更为安全的保护,首先应当建立专业、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同时对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及时发现网络风险,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功能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提升网络的安全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