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文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1
目前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堂上,学生大多都在执行一种创作模式,那就是将主人公置于一种极端的情境当中,从而使得人物动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物之间产生激烈的外在冲突,人物关系在情节发展中发生重大改变……戏剧性被强调为教学重点本无异议,但是戏剧性的内涵若仅仅局限于对戏剧性人格特征的呈现、外部的浮于表象的矛盾冲突与动作的组织、对情境危机的刻意营造等层面,会导致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关注作品的外在戏剧性,从而忽视中外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抒情性,以及其中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关注,审美视野和创作范畴也会变得越来越狭小。戏剧的世界纷繁而多彩,仅仅强调外部矛盾冲突的戏剧性作品,只是戏剧世界之一隅,而非全部。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队伍中,有着更多的更符合当下时代特征与心理特点的作品存在。这些作品以及其背后的创作方法,更应该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被重视起来。
一、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深度探索的原因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实主义创作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深度探索与革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时代与观众审美的诉求。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平稳,那些重大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极端的情境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时代与生活的变化带来了观众审美诉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渐被人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所取代,今天,走进剧场的观众更加渴望看到那些能够准确、深入地表达出现实日常生活中人们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
二是小剧场发展的要求。小剧场作为一种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剧场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小剧场戏剧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观众群体,成为目前我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小剧场戏剧无论其剧场特点、场内交流的多向度特征还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都更适合于表现人们的当下生活与精神本质,要求剧作者从关注外部矛盾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映。三是学生观察生活的需要。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今天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化要远远大于外部生活。硬要学生学习那些外部矛盾冲突强烈的作品,只会导致他们脱离生活,生搬硬造,闭门造车。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都要求编剧能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当代人深层精神本质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对目前戏剧影视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和实施于理论界定、观察生活和创作实践这三个层面。
首先,从理论上对“戏剧性”内涵予以厘定和辨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的解释,“戏剧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意志及其他心理因素)通过外部动作、台词、表情等直观外现出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而“偶然性”、“巧合”“骤变”等,则更多借用了生活用语的含义,仅仅是戏剧性原始、外在的意义。因此,从本质上讲,戏剧艺术属于“代言体”。剧本只要将人物内在的看不到也听不到的内容,呈现为可视、可听的内容,都是“戏剧性”的处理。厘定了“戏剧性”这一大的范畴,相应地,在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课堂上,对“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戏剧情节”等剧作元素的阐释也应当相应做出进一步调整。以戏剧冲突为例,传统的以外在戏剧性为特征的戏剧作品,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冲突。而人自身的矛盾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在今天似乎更能够反映出现代人生活的本质。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当鼓励学生在创作中,更多表现后两者之间的冲突。
其次,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还应当体现在学生的观察生活环节。观察生活是编剧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从现实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聚生活原材料,从而形成创作的“素材库”。观察生活进而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编剧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阅历少,所积累的生活素材少之又少,因此,观察生活就更应该成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传统的编剧教学思路中,学生在观察生活中更多旨在寻求那些外部冲突和戏剧性较强的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平稳与安宁,学生带着编剧课所学的对“戏剧性”的理解,来到生活当中寻找素材,经常会一无所获。由于在生活中找寻不到素材,因此就会为了完成作业在课堂上闭门造车,仅凭想象去表现生活。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体现在引导、纠正学生观察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的思路与方法: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求素材———生活的本质恰恰隐藏于那些平静无波的表象当中。今天人们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多外在的冲突,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多元文化的发展、信息的高速传播……人们的内心世界可以说空前丰富与复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前那种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矛盾冲突被内化,向内转变为一种自我矛盾以及人的生存与世界的荒诞等本质意义上的冲突。随着时代与生活的变化,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实主义创作素材就决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偶然发生的呈现为外部冲突的事件。我们需要启发学生放弃对外化矛盾冲突的一味寻求,学会发现生活素材,并透过表象寻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2
一、主题电影是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多年来,我们的人文思想教育是被忽视了的,是不成功的。在实施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关键。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教育的倾向,还人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就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思想教育有关的阅读教育活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开展人文思想教育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人文思想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何利用优秀的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就值得我们现代教师去研究,去为现代中学生寻找一条人文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为此有人说:电影,能从诗中学到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音响流动;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结构。它是各种艺术的综合,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思想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电影融光、声、色、画为一体,形象逼真地、深入浅出地演绎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它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相会于课堂,相会于今天;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主题电影能让学生走近名著,和名人握手,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而完善人格,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它还能让学生随剧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惧、憎,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中学生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二、主题电影是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地理和环境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准确地说是一所农村孩子的学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82%的家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学生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家长眼界狭窄,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认识,因而也就缺乏对学生,对自己孩子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需要,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学生现象,更加促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知识来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的现象的形成。因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相对封闭,课堂表现缺乏活力,往往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人文思想的教育,需要一种媒体给他们进行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培养意志的人文思想教育。在这样的客观教育背景下,我们择立了电影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整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改特点,目的就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品德高尚的人”。
三、主题电影对语文知识有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利用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通过观看主题电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特色之一,具有对语文知识强化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第一、利用主题电影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我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电影《围城》让学生讨论,这部电影,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第二、利用主题电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第三、利用主题电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3
(一)文学是电影创作的源泉
在文学与电影的表现形式上,叙事性的语言描绘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电影的空间画面感,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题材选择了改编小说形式的重要原因,这种画面上的空间立体感让电影的可看性更加强烈了。电影的叙事性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声音、语言、画面、音符等元素组合可看性非常强,无论是在感官上还是在视觉上都是一种唯美的享受,并且叙事性的电影情节可以让电影更具有具体性和确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为电影的制作实际上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电影的拍摄实际上是对文学作品的详细解说以及再次加工升华。影视叙事的方式运用丰富唯美的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完美地将声音和画面结张合在一起,而小说叙事更强调的是将文字作为惟一衔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式。
在众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成功地演绎到了大屏幕上面了,也就是说导演们都选择了将文字的语言用电影的表现方式转化为我们浅而易懂的声音语言。王朔的小说就经常被演绎成为经典的电影,并且拥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在小说《橡皮人》开头就曾经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封闭的空间画面之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巨型的落地玻璃窗,在窗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沉浸在阳光下安静的南方小城市,在不远处依稀可以看见一座座矗立的高楼大厦,著名的贸易中心在其中就显得格外耀眼,在其周围矗立着白色的大酒店、写字楼以及影院,然后就是绿意盎然的绿化带,人们安静和谐地在公园内游玩,犹如镜子一般清澈透明的湖泊上面偶尔荡起波光粼粼,不少游人在湖边停留下自己的脚步,欣赏着这一片美丽的风景,与之相对应的是公路上面不断奔驰的各式各样的小汽车,穿梭在每一个大街小巷,一切都显得如此祥和而富有生气,在王朔的作品当中用了许多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的是一种令人心驰神往又安静祥和的都市生活,没有硝烟,没有压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和阳光的洗礼,在小说当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描写,但是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种语言描写用影像的形式代替,生动的形象让情节更加丝丝入扣,拍摄出来的现场感能够给人很逼真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除此之外,著名的女作家池莉的作品也经常被搬到大银幕上。她的作品主要强调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作者擅长将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叙事性的表现形式描绘出来,让生活中繁琐枯燥的细节变得生动有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比如在作品《来来往往》当中,有一幕是男主人公康伟业和女主人公林珠在分手前一起共进晚餐的画面,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当晚女主人公林珠身上穿的那一套黑色的礼服,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了很强的冲击感。具体是这样描写的:当天晚上林珠身着一身黑色束腰的礼服,在指甲上面涂抹了浓烈炙热的朱红色的指甲油,那红色仿佛她心上由于痛而流淌的鲜血,红得那么浓烈那么难过,凄凉的颜色在白皙的手指上面显得格外耀眼,格外让人心痛,飘忽在林珠这一身黑色的礼服上面。这样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个方面作者在作品当中反复通过对主人公装扮的描写,运用色彩的对比来给整个剧情带来了许多暗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在进行这部作品的拍摄的过程当中,可以形成很好的画面效果,通过实体的表现形式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真谛所在。
通过对王朔、池莉的小说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际的电影拍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小说中对于人物或者景象的细致描写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改编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还原与小说本身的再现,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刻画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具体描绘的作用,这也是电影升华文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进行电影改编拍摄的过程当中,造型师和服装师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演绎故事情节当中演员的着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真实详细并且直观地体现作者的用意,仅仅从这个角度上看,叙事性语言的空间画面感实际上是推动电影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文学能够为电影创作带来深刻的定位在当代的作家当中,王朔的作品经常被演绎到电影银幕上。为什么他的作品如此深受导演们的欢迎呢,究其原因在于透过王朔的小说作品,能够十分真实客观详细地描绘和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背景的风貌,详细地描述了特定历史时期北京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很神秘、很亲切的归属感,尤其是小说当中大量地引用了许多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整个故事情节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灵性。在王朔的小说当中通常都是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组合而成为寓意深刻并且富有很强的可读性的画面,这样的表现形式吸引了许多导演的眼球,他们力图透过电影的方式能够真实地还原当时所处年代的社会风貌,这也是为什么著名的导演冯小刚钟情于将王朔的作品搬到银幕上的重要原因。因此这种类型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往往能够成功地吸引大量观众的目光,并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
二、文学作品在电影制作上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影视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艺术,无论在表现形态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并且能够很好地按照各自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描绘形式各自经营着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升华,并且大多数都是在原作权威的地位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创作的初期拥有大量的观众群体。然而正由于凭借着原作显著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因此很多电影作品将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一改再改,比如说法国文豪雨果的著作《悲惨世界》就被世界各国的导演改编了不下二十次。著名的作家王安忆曾经说过,文学对于电影的发展实际上具有双重性,它可以让电影能够拥有很好的素材,但是在另外一个角度上,文学作品很多时候都被电影本身所束缚了。在某些时候它给我们的观众呈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浅薄的感受,越来越多的名著被翻拍成了电影,因而很多时候造成了许多青少年对于名著的印象被电影所取代了,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平庸化、大众化的直观印象。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电影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丰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文学与电影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性,希望透过电影能够更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换句话说,文学作品可以成为电影制作的源泉所在,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盛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对原著、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好文学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追求创新,另一个方面还应该要忠于原著,做到最真实地还原,比如说电影《骆驼祥子》的编导并没有经过反复的推敲和对原著当中的主人公投入十足的揣摩,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祥子不够客观的理解,将原著当中堕落的形象进行了改变,破坏了整部作品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影片的内涵价值大大缩减。#p#分页标题#e#
三、电影发展的探索道路
长期以来,电影在立足于文学作品原创的同时,也不断地在追求电影道路的发展创新,试图通过特有的方式来实现电影在个性化领域的延伸。比如说电影《集结号》《功夫》《黑客帝国》等影片在立足于原著十分震撼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通过强而有效的声音和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场如痴如醉的视觉盛宴,这也是这些作品取得高票房十分重要的原因。近年来电影制作的新趋势在于通过大场面大制作的形式,力求让观众在影院当中体现一场又一场震撼感十足的视觉盛宴。电影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特技使文学作品当中的场景得到再现,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关系,然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能够实现弧线的延伸和扩展。影视最重要的特点在于通过画面和震撼的音响效果让观众的感官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因此在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原著,但是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适当的夸张,从而让画面更具有美感,文学不能够直接将作者要表达的景观直观地展现出来,但是却能够实现无微不至的思想传递,这也是影视作品不能实现的功能目标。
文学作品运用文字组合成了许多暗喻的色彩,让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得淋漓尽致,究竟如何在电影当中巧妙地融入文学的情怀,而不是仅仅依靠语言和场景是电影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深思的问题。著名的小说家莫言曾经说过,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实际上是两个相互共同但是又是风格独立的个体,因为每个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时地融入自己的想象,甚至还可以创造出许多不一样的阅读感受,然而文学作品一旦被改编成为电影作品,那么无论是小说主人公的长相还是性格都已经被限制了,观众没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以及对电影发展的揣摩,认为我们在进行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很好地利用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描摹,而并不仅仅认为通过演员的语言就能够很好地传达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精神价值,同时也需要演员们深刻地去揣摩原著,在举手投足以及延伸流露或者是肢体的表达上弥补电影叙事的缺陷。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4
考试乃是比速度、比灵活、比知识掌握程度及智能高低的过程。由于化学科的考试多是在其它学科的后面进行,因而前面所考任一科的失利都直接影响考生应考化学时能力的正常发挥。试想,进入考场之后思虑万千,患得患失,想着那些不该想的问题,怎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呢?因此,希望大家进入考场之后一定要稳定情绪,放下包袱,振奋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毅力去努力拼搏。
二、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做题前,一定要认真读题。如选择题,命题者常在其后面说明每一小题有一个还是有一至两个正确选项,千万不能凭想当然地都选一个选项了之。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但也有要求选择错误答案的。例如,下列玻璃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漏斗,如果忽略了题中的“不”字,选出的答案就会定错无疑。认真审题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要求大家一定要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如填空题及推断题,到底是要求填序号、填名称,还是用化学用语去表示等。此外,常见的含有装置图的实验题,本来只要求指出错误,你却偏偏答如何如何改正,这也是答非所问。
三、由易到难,珍惜时间
考场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拿到试卷之后,通篇浏览后,一般即可按试卷的先后顺序做题,可有些同学却上来就做计算题或占分多的题目,这样做实在是不可取的。正因为这些内容占分多,因而难度也就大,一旦做不出来,必定影响情绪。
甚至造成简单题的失分。所以希望大家要先做那些易答、易得分的题目。对于难题,可冷静地分析、审清题目的条件及要求,找出解题的关键,顺藤摸瓜,逐步攻克,若实在攻克不下,千万不可花去过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
对已答出来但无十分把握的题目,要留出些时间去检查,必要时可换换思路另解验证。
四、书写规范,步骤完整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学习小组
新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学才能教好,只有学生想学才能学好。即必须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笔者借助于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尝试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的“合作学习策略”,焕发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一、建设富有战斗力的学习小组
落实主体参与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学习小组的作用至关重要。小组划分、组长培训、活动指导及其作用发挥都是学习小组建设的关键因素。
1.优化机制:层级搭配,逐级负责
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1:2:1的比例搭配成4人学习小组,并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性别差异、家庭背景等,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组由英语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按照这个原则把其他同学划分为二组长、三组长、组员。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要相互支持、配合,组长负责策划、协调和指导,并按上下位梯级顺序顺向推延,逐级负责帮促提高。在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中,则采用逆向推延的方式,先由组员阐释或解答,如果不完善或遇到困难,再由其上位组长做出补充或帮助解答。这样,整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和主体探索精神得到了有效激发。
2.培训组长:提高认识,提升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组长的培训与指导。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落实这项工作:一是通过教育与引导,提高组长的思想认识水平,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二是给组长树立威信,为了表达教师对组长的重视,增强组长的责任感,让他们给自己做一顶红色的帽子,帽子上用英语写出组号,还有的用英语写一些激励性话语,如“We’rethefirst”,“We’regreat”“Listencarefully”和“Comeon”等等。三是采取个别谈话、模拟演练、观摩研讨等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对组长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和活动组织技能的指导,促进其学科指导水平和活动组织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地展开各种相关的学习活动。
二、让教育管理促进小组主动、和谐的发展
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比较好的小组发点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创设彰显主体的生态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目标激励中、主体参与中、合作探究中、交流展示中、思维碰撞中主动学习、相互促进、创生智慧,使课堂焕发应有的生命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1.指导预习: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充分的预习,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预习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学生主体性得到有效开发和调动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和研讨,确立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切合每个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这样,由学生主体认同的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站在已有的学习起点上跳起来可以摘到的“桃子”,因此能够有效发挥其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欲望。
此外,预习阶段还要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主要解决一些概念型知识问题,扫除一般性的学习困难,以免影响学生的信息传输和思维推进。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和信息交流的展开提供方法、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新授课的预习,以Goforit七年级下册为例,如果明天要学习Unit8I’dlikesomenoodlesSectionA1a-1c,要求学生利用今天的课余和明天晨读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分别完成三项预习任务:①单词的预习,将这部分的单词noodle,beef,mutton,cabbage,potato,would,I’d=Iwould,special能够做到会读,明确其词性及汉语意思,然后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单词,以突破单词难关。②小组合作,通读这部分,找出其功能句,如“Whatkindofnoodleswouldyoulike?”“I’dlikebeefandtomatonoodles,please”,明确其主要意思,并尝试使用。③小组合作,再次通读课本,同时查阅课后注释,并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将一些重要的短语在课本上标出,并将资料中的注释记录到笔记本中。
2.交流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无论哪种课型,笔者都极力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本身渗透着集体意识和竞争机制。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于得到激发。
新授课的操作策略是:①检查单词的预习情况,由各组学让本组成员进行自读、纠音,然后进行听写并交换批改。②将预习中各小组找出的功能句及短语首先进行展示,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学习委员总结,遗漏之处则由教师补充。此阶段为“质疑解惑”阶段,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展示,不但为下一步“语言知识的应用”打好了基础,而且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③小组合作,对课本知识进行内化,然后“学以致用”。让各个小组大胆创新、充分展示,在相互合作、相互实践中形成能力,提高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以达成情感目标。
复习课的操作策略是:由学习委员根据所掌握的各小组预习情况,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各小组在限时时间内,先准备好两项任务:第一,讨论并解决预习中的问题,由组长组织组员一起讨论预习的情况,通过合作、讨论,解答他们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一些单词、短语的用法,巩固重要的知识点和语言点,同时注意横向和纵向的整合,并将他们本组解决不了的疑难点做好记录。第二,组长将学习委员所分配的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每个组员承担其中一
项,先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随后各自将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在小组内部进行描述或讲解,大家再分别针对这些结果展开讨论,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备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展示。
这一环节是在学习委员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轮流到前台展示学习成果,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围绕一个问题,不但要回答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台上台下相互质疑、相互论辩,学生群情激昂,往往能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迸发出新的思想和智慧火花,从而使整个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激情与活力,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和表情,及时启发学生思考、辨析、消除疑惑;二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提问和发言,以有效调控
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走向。
3.检测反馈:在自我调控中优化知识建构
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碰撞,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断明朗、认识不断深化、视野进一步开阔、思维也更加敏锐和深刻。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学习目标的系统检测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实现知识、能力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整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知识构建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从而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心,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四、合作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
以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从目标的制定、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训练和形成,没有强加的“外力作用”,全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情感体验,因而,其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也就具有了各自的个性特色。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其情感态度的升华、主体潜能的开发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上进心、自信心也都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和激励。总之,激扬主体与个性的课堂,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发展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论文范文6
英语人才的缺口在于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也就是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精通国际贸易标准和WTO准则的专业化复合人才。需要设置专业化的课程标准,进行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课程安排。例如:商务英语系列教学,以帮助学生顺利取得就业的敲门砖-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增强商务商务英语职业的带入感和现实性;国际商务函电教学,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开展涉及询价、报盘、订货、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写作和磋商技巧;强化进出口商务活动的教学,注重进出口业务的学习,通过实训,锻炼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能力,掌握商务合同的交易知识并能准确运用。
二、完善师资配备
要有计划的增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招收“既懂语言教学又懂商务知识的人才来从事商务教学和建设”。接纳具有教师资格和其他技术资格的“双师型”人才,来到学校任教,这样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等其他知识的教师在教学以及实训的过程中能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将自己的商务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够更贴合实际的模拟商务情景,更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商务活动英语要求所需的技巧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强有力的职业竞争力,帮助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模拟实训教学
商务英语的学习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比如商务活动接待用语、商务谈判技巧、会议现场口译等,如果仅仅通过空洞的语言教学,学生很难建立起商务英语活动的轮廓,往往事倍功半。应该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退居次席,由一个教学者转化成引导者,将商务英语教学模拟到商务活动之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中由教师把学生随机组成3-5人的小组,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依据商务活动的情景设置业务交往和活动情节,让学生自由挑选角色即兴发挥,利用商务活动的环节,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锻炼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掌握必要的商务礼仪和商务技巧。
四、校外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