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132-05
A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Chinese Female Tennis Pla yer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
ZHOU Jianmei1,ZHANG Zhihua2,YANG Chizhou3,XU Bai zhuo1,YANG Chongfu1,HU Yabin4
(1.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 China;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 ina; 3.Dept of P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44, China;4.Tennis Administration Center,General Administ ration of Sports of China,Beijing 10076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issues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the Olympic players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and monitoring and tacking tech niques.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in annual training of Chinese excellent women players,a multicycle training is adopted;The physical training is mainly com posed of general physical training and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and the annual training plan mainly focuses on real competition and technical trainings. Vari ous training methods are adopted. Tactics and techniques and real competition a re also combined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Key words: China;preparation for Olympic Games;female tennis player; physical training
我国的竞技网球发展势头也很迅猛,我国女子双打项目从以前长期落后,到2004年雅典 奥运会金牌的获得,再到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两个大满贯奖杯的 问鼎,在短时间内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对体能和心智能力要求较高的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体能已经成为当今女子网坛重要的制胜因素,同时也被视为中 国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指导思想的基础,这是符合当今职业女子网坛潮流的。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网球的文献发现,探讨网球运动的技战术特征的文献相对较多,但有关 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文献较少见到,涉及优秀网球运动员体能的文献很少见报道。本文 旨在以网球运动训练规 律为基础,通过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选手的体能训练进行调查与监测的基础 上,结合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以解决训练、比赛的实际问题,探索、把 握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体能训练的规律,总结备战奥运实践中网球体能训练经验,为今后我 国女选手参加WTA系列职业比赛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促进提高我国网球竞技水平提供一定 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网球队女一队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为研究对象,她们的基 本信息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备战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选手基本信息情况统计(N=5)
姓名年龄/岁身高/m体重/kg何时参加网球运动何时参加职业网球赛 北京奥运参加比赛任务李娜281.72621989年1999年单打郑洁271.63571990年2000年单双打彭帅241.73611994年2003年单双打晏紫261.70551990年2000年单双打孙甜甜281.75641989年2000年双打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利用集训期间奥运备战科技攻关服务与科研会议期间,访谈国家女子网球队教练员、领 队、网球管理中心管理人员、体能训练专家,了解与网球运动员训
投稿日期:2009-12-03
基金项目:北京奥运会国家队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周建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的 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与训练。 练、比赛的相关情况,并 征求专家对网球体能训练的建议,获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与目的及前期访问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理论 与实践调查(运动员、教练员)问卷。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重测 法、同质检测法对运动员、教练员问卷进行了信度的检验(肯德尔相关系数为r=0.86 、斯皮尔曼系数为Rp=0.85);还运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说 明问卷有 较高的效度,符合研究条件。然后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奥运备战运动员、教练员进行了问卷 调查,发放运动员问卷5份、教练员问卷10份,全部回收且有效,发放回收情况见表2-4。
表2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
问卷名称 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有效问卷数回收率有效问卷率运动员问卷555100%100%教练员问卷101010100%100% 1.2.3 跟踪监测法
借助参与备战奥运服务之际对备战奥运五名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实地跟踪监测,并对运 动员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以获取体能训练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为研究做好准备。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指标,运用EXCEL与SPSS 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高水平职业女网选手每年要参加约20~30站WTA赛事,运动员的体能已成为运动成绩优 劣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网球队教练员、运动员的调查表明,他们 一致认为体能是决定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优劣重要因素之一(表3)。
表3 您是否认为体能是决定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优劣的因素 之一(N=15)
运动员/人教练 员/人合计/人百分比/%完全赞成591493赞成0117既不赞成也不反对0000反对0000很反对0000
对职业选手来说,网球是竞技运动中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赛季、非赛季之分的项目之一 。高水平职业选手要取得更高的国际排名一般全年要参加20站以上的比赛,对职业选手来讲 ,全年几乎没有赛季和非赛季之分,赛间训练贯穿于全年比赛过程之中,比赛已成为训练的 一部分。一些大赛前的热身赛既是训练的延伸,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种训练 手段,而系统的体能训练贯穿于全年训练比赛的整个过程。调查表明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 认为网球的赛季时间较长,保持赛间的体能训练不仅是满足运动员连续参赛的体能需要,也 是训练计划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网球运动而言,赛间体能训练任务应该完全满足比 赛中所需要的能量代谢系统、有氧与无氧运动能力、肌肉力量与耐力、肌肉平衡、速度与灵 敏度、协调性与灵活性等,当训练方法与这项运动的实际要求相符时,运动员才有可能取得 好成绩。
为使我国女网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再铸辉煌,国家队锐意改革,率先接纳和融入先进的 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并在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国家女子网球 队体能训练这些理念和观念的转变,对于探寻我国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新思路具 有指导作用。
2.1 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模式研究
训练模式来源于训练实践。在实践中,由于全年网球比赛繁多,传统的大周期模式已经 不能适应当前的职业网球赛制安排,网球职业运动员只能采用年度多个中小周期的训练模式 安排训练和比赛。由于网球运动员能否参加奥运与职业比赛排名有直接关系,因此备战奥运 必须与职业比赛结合安排,我国女子网球队备战运动员年度训练也都采取多周期模式,基本 上是以澳网、法网、温网、奥运会、美网、中网等几个重大比赛划分,奥运备战中我国女子 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合职业网球赛事频繁、比赛周期长的特点根据参赛需要全年一般分为 4~6个周期进行,每个大周期的时间跨度比传统的大周期模式要短,各训练大周期中三个时 期的时间与结构与传统的时间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准备期和恢复期很短,比赛期较长,一般 准备期的时间为1~2周,不超过3周,(只有澳网周期的准备期因安排在上一年度的非赛季 里 ,可以有4~7周),比赛期4~8周,在比赛期几乎每周都要打一站比赛,或者连续比赛几周 后 间隔1周,稍作调整后打完本周期余下的比赛。通过科学合理选赛与训练,调整好训练与参 赛的节奏,以适应网球赛季时间长、跨度大、运动员连续参赛的要求。年度内周期训练的目 的是发展和储备体能,改进和提高技战术能力,在参赛周期内组织实施有效的赛间训练,根 据比赛进行的情况,因时、因地、因条件合理安排好赛前、赛中、赛后的训练,以保持机体 能力维持较好的竞技状态。
现代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最小周期单元就是训练周,正是由多个训练周的有机链接,从 而相继组成了中、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周训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内容可重复的基本训 练单元。国家女子网球队在冬训期间每日训练两次,一周训练8~12次,且一周中安排3~5 次不同性质的大负荷课,使不同训练内容合理交替,不同训练负荷合理安排。
课是组成训练的最基本单元。随着高水平职业网球比赛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往的那种 一堂训练内容多、训练时间长、训练节奏慢,训练过程平淡,即重数量、重回合、重时间、 过分强调“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高的传统课训练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职业网球竞技比 赛的需要,对现有的课训练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固有的 训练观念,由“重数量、重时间、低强度”的课训练向“高标准、短时间、大强度”的课训 练模式转变。针对网球项目比赛特点,一般单一的技战术或体能训练课控制在2~2.5 h左 右,综合训练课不超过3 h,一堂课主练部分时间约为1.5 h,使运动员的兴奋度始终维 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课中负荷的安排,技战术训练课是中间高两头低,体能和综合训练 课则是前低后高;在内容安排上,技战术训练课一般是基本技术练习在前,战术组合或实战 练习在后,综合课一般是先技战术练习后身体练习,体能训练课一般是先进行针对性训练, 然后进行补充训练,最后统一进行专项耐力练习。课的内容安排不多,但要求每项练习内容 的强度大,要求高。课中每次练习的时间也要短(2~5 min),每个练习都尽可能地让运动 员恢复之后,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能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以 体现实战训练与针对性训练。
2.2 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组织形式研究
国家网球队曾在一段时间里,制订的是集体训练计划,统一训练、统一参赛。但网球 运动是单人、双人的对抗性项目,尤其是职业网球,个人训练、个人参赛,独立训练和单兵 作战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如果进行全队统一的训练计划,思维模式相似、训练内容相同 、方法手段一致,就无法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实施区别对待和针对性训练,个人的特 点也无法与项目特点、规律吻合。奥运备战实践中国家队在技战术训练相对集中的基础上, 尝试个性化突出的体能训练计划,根据每个队员体能测试情况和伤病情况,合理安排一般的 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专门制定了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计 划。逐步发展到主带教练遵循网球训练特点和规律,根据所带队员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水 平现状、排名、积分等,主教练与总教练、科研人员、运动员等共同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个 人训练计划及参赛计划;体能教练根据每个队员的体能特点、康复教练根据每个队员的训练 过程中的疲劳程度和伤病情况、科研人员则根据每个队员的机能状态和定期检测的生理生化 指标制订并实施针对性极强、个性化突出的体能提高与康复及营养补充方案……体能训练多 采用“一带一”、“一带二”甚至是“二带一”的组织形式,而在训练保障中甚至做到了“ 多对一”训练组织形式,逐渐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并保持了中国特色的集中训练优势。通过 对国家网球队的调查表明教练员、运动员全都认为现在体能训练比四年前的训练形式更新颖 、手段更丰富、内容更符合比赛要求。
2.3 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研究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成绩与体能训练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对网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 查显示所有人全都认为体能训练应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详见表4。一般体能是专 项体能的基础,专项体能是一般体能的发展与延续,也是向比赛场上能力转化的条件。专项 体能即是专项身体能力,它是技战术水平发挥的保障,专项身体能力的发展与一般身体素质 的发展、运动员的伤病保护、康复训练、恢复训练等方面有着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项身体能力和比赛能力是训练的目标。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时,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 体练习,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和全面发展运动素质。进行网 球专项体能训练时,则根据网球专项的需要采用与专项有密切联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 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和专项所必需的身体形态、机能,提高 专项运动能力。
表4 体能训练是否应该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N=15)
是否累计 /人百分比/%运动员505100教练员10010100
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倍受重视,在实践中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体能训练已贯 彻到全年训练的各个阶段,从无赛期的体能储备到赛季的赛前、赛中、赛后,都把体能训练 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奥运备战期间我国女子运动员体能训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根据训练时间离目标比赛的时间不同,体能训练可分为一般准备阶段、专项准备阶段、 赛前阶段、比赛阶段。不同阶段里体能训练的内容,负荷与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准备阶段 的目的是为专项和高水平的身体训练做好准备,注重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内容全面、负荷小 (强度小、时间长),侧重于有氧耐力、平衡性和小力量练习等;专项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 是针对性的提高专项素质,内容结合专项需求,负荷逐渐增大,时间缩短,侧重于速度、爆 发力和无氧训练;赛前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体能的提高,训练变成非常专项的大强度小运 动量的训练,随着比赛的临近减少有氧训练和训练总时间,加大力量训练的比重,增加灵敏 性、速度、爆发力和无氧训练;比赛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并保持最佳的体能状态,包括短 时间大强度的比赛、一定的耐力训练和一些赛间的恢复性训练。
网球运动尽管场地不算太大,但球速很快,运动员必须要快速移动,才能击出有爆发力 和良好控制的球。根据网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运动员应具备力量、速度、耐力 、灵敏与柔韧素质等。对运动员的调查表明她们认为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 灵敏、柔韧、协调训练等。我们对国家队教练员的调查统计表明,网球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 的重要性依次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如图1所示。
图1 对网球运动中运动素质的重要性程度调查
调查表明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当今网球比赛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为适应高水 平职业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的体能训练应以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为主的爆发力为核 心。而对运动员的调查表明运动员平时最重视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的训练。深化力量作为网 球训练基础的根本,把握速度为项目核心的理念,体能训练还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心肺耐力 与专项耐力。网球体能训练的类型、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清醒地认识到速度是网球运 动员的灵魂,速度是体能水平的最直接的反应。网球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 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并突出爆发力的训练。在国家女队的训练指导基本思想中,速度 网球被列为发展核心。具体来说,速度包括击球速度和步伐移动与调整速度。要提升运动员 在比赛中的核心能力,发展速度,旨在发展中枢神经对机体的控制,不仅要提高加速、起动 能力,还要强化减速、急停能力等。职业女子网球选手能够迅速移动到合理位置,在保持身 体平衡的状态下回击并且快速地回位,她们的秘密不是单纯的速度――而是步法。世界顶级 的职业球员都很重视改善自己的步法,以求合理地调配自己在场上跑动的范围,赢得更多的 制胜机会。
力量素质是网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 力量训练可以保证运动器官工作的实效性,即动作效果的速度性和有效性;力量训练还是运 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实践表明如果运动员的力 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就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 。
网球耐力训练总是围绕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而展开的。过去耗时较长的比赛需要运动员 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而现在的女子网球比赛时间缩短了,但强度增大了,速度更快、 力量更强,这就要求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从过去以有氧代谢为主,变成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 在训练中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因爆发力对于实战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氧训练与无 氧训练安排要因人而异。有氧耐力好的,安排较多的无氧速度训练。而有氧耐力不够好的运 动员则需要更多的有氧练习,然后渐渐过度到有氧无氧混合的练习,临近比赛则以无氧速度 练习的专项体能为主。
2.4 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手段方法的研究
从网球比赛来看,网球项目是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供能方式,那么在进行耐力训练时 ,就应该多进行类似的练习来提高运动员这方面的能力。网球体能训练要有针对性,在进行 体能训练时必需考虑到网球项目特点,对网球动作技术结构以及参与工作的肌肉有清楚的认 识。只有这样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才能有宏观的控制,并且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有依据 。
国家队以往的训练只注重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而忽略体能训练,在训练手段上贫乏单 一,满足不了当前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只有将体能与技术高度统一,体能与技术并进,寻 求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在通过引进外教的先进理念、理论、 器材、方法,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日趋多样化,训练方法手段精心设计,注重 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注重与比赛场上的运用结合,通常采用针对性强、组合变化 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讲科学并注重实效。近年来,我国网球女队训练 、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此分不开。每个队员的情 况不同,体能训练也应有所不同,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很多,但有的方法可能只对某些人有 效,因此需要科学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并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有氧耐力练习、步法练习和技战术练习中设计了许多训练方法手段,并且严格规定练 习时间与间歇时间;在力量练习中非常注重用力的角度、方向、姿态等技术规格对动作效果 的影响。在体能和步法训练安排方面,体能教练还根据每个队员体能测试情况和伤病情况, 专门制定了个人体能训练方案,包括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步 法教练按一对一的形式组织步法练习,完全根据每个队员的打法特点和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场 景,精心设计出与专项相关度极高的训练手段,练习效果好、针对性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 专家认为,网球的体能训练手段设计应力求与专项技术的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才能将体能训练的效果转移到专项运动上来,才更有利于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在速 度训练上打破以往单纯的快跑模式,采取循环组合的训练手段训练,在增强运动员速度的同 时也增强了无氧耐力;力量训练更全面,且更突出速度力量与核心力量的训练,而耐力训练 时也常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的变换方式进行。
2.5 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研究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的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也是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 的依据,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贯穿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全部 训练实践活动中。
现代网球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并以年度 周期训练为基本结构,结合各个比赛,合理安排各周期、各阶段、各课次的体能训练任务、 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为了不断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必须按计划长期系统地进行 多年、全年、周、日、课的体能训练。机能能力和运动素质是在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适应提 高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网球体能训练也不能年复一年的重复,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改变训练 手段和提高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统训练规划。国家女子网球队有 计划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测试她们的体能水平,为制订训练计划(目标)设定基准点 ,也便于教练员科学地控制体能训练过程(内容、手段、负荷量与强度等)与实施评价,更 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并为更好的监控训练提供依据与参考。
在制定多年或全年计划时,根据所划分的阶段制定出体能训练任务和目的,并合理安排 体能训练的内容。同理,在制定大周期、中周期,甚至小周期训练计划和课计划时,也要对 体能训练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训练安排上,依据运动员核心能力发展的需要,对专项能力起 核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要重点安排、统筹安排,从而进行个性化、针对性训练,优先发展需 要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每一次训练课的刺激和连续课的刺激,打破原有的适应平衡,以达 到更高水平的适应目的,实现专项能力的突破。此外,为了更好地制定体能训练的内容,还 需定期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还应对项目特点、比赛安排、场地器材设备、恢复条件等有 充分的了解。赛季中不同的场地,球速不同、每分耗时不同,对运动员机能要求不同,体能 训练也要有所变化,如:从硬地到红土,滑步更多,球也更重,这就要求运动员提高有氧代 谢能力,但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爆发力。
非赛季的训练中,初期体能训练占主导,越靠近比赛,专项体能训练就越突出,并增加 有球训练,减少大力量训练,从有氧训练为主转变为无氧训练为主。而赛季(比赛期间)训 练计划,要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区别对待,应根据自己的队员的特点、赛事的情况,安排 适合自己队员的体能训练内容,当然随着运动员的情况改变,其体能训练也要进行相应的改 变。网球运动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比重问题,一直是网球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根 据我国多数网球专家的认识和实践认为,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一般准备期每周体能训 练的时间比重应达到一半以上或61%~70%。而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赛前1~2周的体 能 训练的时间比重应达到31%~40%。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赛间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 一般为21%~30%。且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网球的赛季时间较长,保持赛间的体能训练不仅是 满足运动员连续参赛的体能需要,也是训练计划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网球训练专项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体能训练的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 时也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应多与队员沟通,了解他们对训练的想法、要求、 随时征求他们对计划安排方面的建议,全面研究、分析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个性特征,以更 好的进行个性化训练。国家女子网球队以往的体能训练计划制订适用于所有运动员,训练效 果并不很理想。针对以往的弊端,国家女子网球队在制订计划时以教练员为主,吸取运动员 和多学科科研人员参与训练计划制定,使训练计划更有针对性,实施更具科学性。在训练计 划制订的前期要明确每个队员训练时所要提高的方面(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根据 每个队员的个性差异、打法特点、身体条件、细化训练内容,建立科学个体训练模式,实施 个体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训练时由主带教练主要负责的队员,主教练 和各组的外教根据训练任务的要求合理调配使用,分组、分时间段进行个别训练或不同组合 训练,注重训练的科学性,有条不紊组织实施好每堂训练课,争取使训练计划的效果更优化 ,顺利达到训练目的。并且实行教练、科研管理人员每日沟通制,及时对当天的训练状况进 行反馈,主教练、主带教练会根据反馈的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安排。这种“即时训练、即时反 馈、即时调整”的训练增加了训练的计划性与科学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网球体能训练应该根据网球项目特征,训练安排要因时、因“项”(单、双打) 、因人而异,即要从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训练阶段、比赛要求及训练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安 排体能训练。
2) 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采取全年多周期模式,按训练比赛日程协 调统筹安排,体现个体化、针对性体能训练;阶段训练模式实施时针对比赛表现、体能测试 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性训练、针对性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的训练,且赛前引导体能训练 与战术训练相结合。
3) 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是集体形式与“个体”形式相结合的 形式为主,侧重一带一、一带二的训练形式,与国际优秀选手“个人”体能训练类似,但实 质上是个人训练与集体训练二者优势的结合。
4) 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除合理安排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 训练外,还专门根据每名运动员情况制定了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 练计划。在体能训练实践中,更注重一般与专项相结合、突出训练质量的内容;查漏补缺性 的体能训练内容,即根据测试缺什么补什么,且体能训练内容针对性很强。
5) 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通常采用针对性强、组合变化多样的方法 与手段进行,训练方法手段精心设计,并注重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注重与比赛场 上的运用结合。
6) 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具有针对性,结合训练比赛实际情况 安排,多人参与制订计划,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大大增加。
3.2 建议
奥运备战中国家网球女队冬训体能训练安排相对科学系统,经验总结丰富,但赛间体能 训练相对薄弱,需引起重视与关注,并进一步总结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赛间体能训练经验。为 了加速体能训练理论快速发展,建议国内有计划选派教练员、年轻运动员到国际网球发达国 家训练与培训,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61-17 1.
[2] 张志华.田径运动能力与网球体能训练[D].武汉体育学院,2006(6):6.
[3] 周建梅.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1(7):1001-1003.
[4] 徐伯卓.备战08奥运会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D].首都体育 学院,2008(6):4.
[5] 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编委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4.
[6] 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
[7] 陈正等.国家女网周课训练安排及其训练效果实时监控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 2):103-17.
[8] 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4:265-291.
[9] 闫子龙.在网球训练中应重视体能训练[J].体育学院学报,2001,20(2):87-88 .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速度训练
中图分类号: G 872.3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54705 文献标志码: A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自行车队短距离项目组男运动员7人,其中,国际级健将4人,健将2人,一级运动员1人。
1.2 研究方法
除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外,训练实验以现实训练中的客观资料为研究的基础,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数理统计最终得出结论。
2 速度训练新的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原理
2.1 自行车速度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自行车运动中,运动员在平道骑行时的关键障碍是迎风阻力。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计算迎风阻力的公式为:
〖JZ(〗F=〖SX(〗1〖〗2〖SX)〗ρSCdv2〖JZ)〗
式中:F为迎风〖JP3〗阻力,N;ρ为空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约1.2 kg・〖JP〗m-3);S为与气流相对的正面投影面积,m2;Cd为迎面阻力系数,它取决于身体形状和雷诺系数;v为运动员相对于气流的速度,m・s-1,即相对速度,在无风的情况下就是运动员的骑行速度。由公式可知,迎风阻力的增加与运动员和自行车投影面所受空气速度增加值的平方成正比例[1],即迎风阻力随着运动员骑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运动员主观无法控制,是一个可变而又不可控的因素。运动员骑行速度越快,所受迎风阻力也越大,运动员要花费相当一部分体能去克服本身所受的空气阻力[2];因此,在传动比固定的条件下,所受迎风阻力成为影响自行车运动员骑行的主要阻力因素,是进行速度训练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研究表明,踏蹬频率、使用大传动比的能力和克服迎风阻力的能力是影响自行车运动员骑行速度的3个主要因素[3]。除去迎风阻力这个可变而又不可控的因素,可以认为踏蹬频率和专项力量是影响运动员速度能力的2个最主要的因素,二者也是通过训练可以改变的。
2.2 速度训练新方法与手段的设计要求
自行车速度训练新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满足踏蹬频率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的需要。
踏蹬频率训练主要包括2种方式:一是最高频率练习,二是额定频率的保持练习。所有踏蹬频率练习都应在较大阻力的情况下进行;额定频率的保持练习可以考虑使用电动机来维持运动员已达到的频率。
专项力量训练就是应在较大阻力情况下(较大传动比),模拟运动员实际骑行动作进行练习。
2)充分模拟自行车骑行时的动作特点。
所设计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练习动作应与自行车实际骑行时的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相符合,才能使获得的踏蹬频率和专项力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转化。
3)能模拟运动员骑行时所受的迎风阻力。
由于迎风阻力是影响自行车运动员骑行速度的主要阻力因素,所以自行车速度训练应能模拟骑行速度提高时迎风阻力随之增加的实际情况。
4)满足全天候训练的需要。
自行车训练器的设计应满足全天候训练的需要,要轻便易携带,组装简单,不受场地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2.3 新型自行车训练器的设计结构与工作原理
根据设计思路,在充分参考各种自行车训练器械性能优劣的基础上,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行车训练器――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如图1所示。
2.3.1 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的整体外观、规格与训练比赛用车相近。主要结构包括:1)固定支架、2)可调车把、3)可调车座、4)电子控制器、5)阻力风扇、6)电动机助力装置。训练器各结构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固定支架。起固定自行车训练器的作用,防止训练器侧翻和前后左右滑动。
2)可调车把。根据运动员的个人需要调节车把的高低。
〖JP3〗
3)可调车座。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可调节车座的高低。
4)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是训练器核心部件之一。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的目标和要求对踏蹬频率、电动助力工作时间等指标在电子控制器上进行设定,运动员练习时的即时踏蹬频率、额定强度下的工作时间等指标数据也能在控制器上显示。
5)阻力风扇。阻力风扇安装在训练器的前端,通过链条、齿轮与曲柄相连。随着运动员踏蹬动作的进行,风扇会随之转动,转动的风扇会产生迎风阻力,并通过链条和曲柄将阻力传递到运动员的腿部,使运动员感受到踏蹬阻力。随着踏蹬频率的加快,风扇转速也相应加快,产生的迎风阻力也会加大,运动员受到的踏蹬阻力也随之增加。这样就模拟了运动员实际骑行时随着速度增加身体所受迎风阻力随之增加的情况。而且,自然骑行时运动员是身体先遇到迎风阻力再把它传递到腿部,而频率力量训练器产生的阻力直接作用于运动员腿部,对于发展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更为直接。
6)电动助力装置。电动助力装置通过链条、齿轮与阻力风扇和曲柄相连。运动员在做练习时,如踏蹬频率没有达到设定值,电动机不会启动,运动员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踏蹬动作;当踏蹬频率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电动机便会启动,在设定工作时间内带动曲柄转动。这样就可以产生助力作用,帮助运动员完成踏蹬动作。通过助力的运用,可以人为延长运动员工作时间,可有效发展运动员高速踏蹬时的耐力水平。
2.3.2 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与传统自行车训练器械的区别
从可以查阅到的文献资料和近些年对国家队和一些省市队的调查来看,踏蹬频率训练一般是以小传动比快速踏蹬来提高踏蹬频率,如常见的各种自行车练习台;力量训练一般是采用杠铃或其他重物性器械来发展腿部力量。然后,在各种自然条件的骑行中使这两者的训练效果获得结合。由于练习频率是在小阻力(小传动比)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在实际骑行中采用较大的传动比时,踏蹬频率就会严重下降或根本蹬不动;而以重物性手段获得的力量,又与自行车骑行时所需的专项力量在动作结构等方面差异极大,所获得的力量同样不能在实际骑行中得到充分发挥[4]。〖JP3〗
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比较传统自行车训练器械的新特点。
1)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利用风扇阻力模拟自行车骑行时遇到的迎风阻力,而且风扇阻力随着踏蹬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模拟了实际骑行时随着速度增加所受迎风阻力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改变了踏蹬频率训练只能在小阻力和不变阻力下进行的情况,使频率练习更加符合自行车运动实际情况。
2)使用频率力量训练器练习时,动作结构与自行车实际骑行完全一致,改变了传统力量训练中动作结构与实际不符的状况,所获得的力量由于符合自行车运动专项特点,因此,可以在实际骑行训练中得到充分发挥。
3)由于频率力量训练器将频率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融合在同一种训练方法中,改变了传统速度训练中,频率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相互脱节的不利状况,使得运动员的踏蹬频率和专项力量得以协调发展,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相关练习科目训练成绩变化分析
在训练实验中,使用频率力量训练器进行踏蹬频率练习,主要包括2种方法:最高频率练习和最长时间练习。
最高频率练习,要求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以最大爆发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踏蹬频率。
最长时间练习,首先根据运动员的最高频率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设定一个额定值,运动员的踏蹬频率达到该值后,电动机开始工作,帮助运动员完成踏蹬,若低于该值计时器停止计时,电动机停止工作。
这2种练习都要求运动员必须尽最大努力完成每次练习。运动员可根据个人情况确定每种练习的练习次数,以练习成绩不明显下降为准,一般每种练习安排2~4次。
本课题选取了2005年3月至8月的训练器相关练习科目的练习成绩,对每名运动员及运动员整体每项练习科目的月平均值进行比较,见表1。为研究方便,将全体运动员分为主力组和替补组,主力组包括冯永、高亚辉和王启明3人,替补组包括黄涛、魏纪仁、和徐铜聚4人。
3.1.1 最高频率练习训练成绩变化分析
如图2所示,主力组3名运动员3月份最高频率练习的训练成绩均为6个月中的最低值,从3月开始3名运动员的成绩持续提高。高亚辉和王启明的训练成绩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8月份保持稳定,冯永则在8月份达到自己的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3名运动员6月份的练习成绩均提高缓慢,高亚辉甚至有所下降,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6月份备战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自行车训练器练习不够系统有关。从图3中可以看到,替补组运动员类似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与主力组运动员相似,此处不再详述。
对全体运动员最高频率练习的月平均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运动员每月的平均成绩是逐步提高的。3月份的成绩均值是154,8月份的均值是172,均值差是+18,P
3.1.2 最长时间练习训练成绩变化分析
图4和图5分别是主力组和替补组运动员最长时间练习成绩月平均值变化图,频率力量训练器设定的额定频率为130周/min,从图4中可以看到,3名运动员从3月至8月保持了训练成绩的稳步上升。其中,冯永8月份的平均成绩46 s,是该项目训练数据中的最大值,他40 s以上成绩的出现次数(5次)在所有实验运动员中也是最多的(其他运动员,只有高亚辉在7月和8月出现过2次40 s以上的成绩),这表明冯永表现出了超出其他人的高速耐力水平。教练员基于冯永的特点,将其主攻方向确定为需要极高速度耐力的1 km计时项目。仅仅经过了不足2年的系统专项训练,冯永在1 km计时项目上实现了国内登顶,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3名运动员6月至8月间的练习成绩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说明在额定频率为130周/min的情况下,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已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调动,成绩的提高速度放缓。此时应及时改变练习条件,提高练习强度,才能促使训练成绩进一步提高。
如图5所示,替补组4名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也呈现了逐步提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与主力组运动员相似,此处不再详述。
对全体运动员最长时间练习的月平均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每月的平均成绩是逐步提高的,3月份的成绩均值是26,8月份是37,均值差是+11,P
3.2 训练实验前后运动员使用传动比的变化情况
除了踏蹬频率之外,专项力量水平(或称使用大传动比的能力)是影响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另一项重要因素。人体由于受到自身生理特点的限制,当踏蹬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要提高是比较困难的,而提高力量相对容易,所以依靠提高专项力量和使用较大传动比来发展运动员的机能能力,进而提高成绩是自行车高级训练阶段更为现实有效的训练途径。为配合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的练习,更好地发挥获得的训练效果,短距离队教练员鼓励运动员在各种骑行训练当中大胆尝试使用更大传动比。表3说明了训练实验前后每位运动员使用传动比的变化情况。
7名运动员中,有5人在一个阶段的专项训练后增大了训练中所用传动比,见表3,而且阶段训练中历次训练和测试的成绩都保持了原有水平甚至有所提高。大部分运动员在训练实验后都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更大传动比,而且训练成绩稳中有升的实际情况充分说明,通过系统的频率力量训练器的专门训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均得到有效提高,使得使用大传动进行训练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挖掘运动员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成绩奠定了训练基础。
3.3 运动员争先赛资格赛比赛成绩变化情况
场地自行车争先赛设有资格赛,即以行进间200 m俯冲的成绩确定运动员在决赛中的位置。成绩在前的运动员对阵成绩落后的运动员,增加了取胜的几率。各队在日常训练中都把行进间200 m俯冲作为一项重要的练习内容予以强化,166 m俯冲练习是200 m俯冲的一种训练形式,在河南短距离队训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对3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04年和2005年争先赛资格赛的比赛成绩作了记录和分析。
3.3.1 冯永行进间200 m俯冲比赛成绩分析
冯永2004年参加了4次争先赛资格赛比赛,平均成绩11.208 s,最好成绩11.057 s。2005年冯永参加了3次比赛,平均成绩11.041 s,最好成绩10.848 s。2005年无论平均成绩还是最好成绩都好于2004年。
注:1~7代表冯永在2004―2005年依次参加的男子争先赛资格比赛。1为2004年冠军赛第1站、2为2004年冠军赛第2站、3为2004年冠军赛第3站、4为2004年全国锦标赛、5为2005年冠军赛第1站、6为2005年冠军赛第2站、7为全国锦标赛。
3.3.2 高亚辉行进间200m俯冲比赛成绩分析
高亚辉在2004年3站冠军赛的成绩稳步提高,而全国锦标赛成绩出现下滑。2005年开局不理想,但第2站成绩创造了10.862 s的年度个人最好成绩,全国锦标赛10.919 s的成绩也超过了2004年的最好成绩。高亚辉2004年比赛的平均成绩是11.104 s,最好成绩10.967 s。2005年的平均成绩11.023 s,最好成绩10.862 s,2项指标均超过2004年的水平。
3.3.3 王启明行进间200 m俯冲比赛成绩分析
2004年王启明由于受伤等原因只参加了一次争先赛比赛,10.887(当时的全国纪录)的成绩表现不俗。2005年王启明参加了3站冠军赛和一次锦标赛,有3次成绩超过了2004年的10.887,在全国锦标赛上创造了10.489的全国新纪录。
3名运动员参加2个年度争先赛资格赛的比赛成绩显示,3人2005年比赛成绩的平均值和最高值均超过了2004年。2005年运动员在该项目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明,利用频率力量训练器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训练中专项力量与踏蹬频率无法协调发展的矛盾,促进了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提高。
3.4 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大赛获奖情况分析
3.4.1 参加全运会自行车比赛获奖情况
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参加了第10届全运会的比赛。比赛结果,冯永获得1 km计时赛冠军,王启明夺得争先赛冠军,高亚辉获得凯林赛冠军,冯永、王启明、高亚辉和黄涛4人合作夺取了团体竞速赛冠军,此外还获得2枚铜牌,前8名名次共8个[5]。将8、9、10届全运会河南自行车队在男子短距离项目上的成绩作比较如图9所示。
如图9所示,8、9、10届全运会河南队在男子短距离项目比赛中成绩逐届提高。8运会没有获得一枚奖牌,仅得到一个第5名;9运会获得了1金1铜2枚奖牌,前8名名次4个,成绩有了较大提高;10运会一举夺得4枚金牌、2枚铜牌,前8名名次
共8个,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3.4.2 参加场地自行车世界杯和世锦赛成绩
冯永参加了2005―2006年度的世界杯场地自行车男子1 km计时赛比赛,取得了一站第一、一站第四的好成绩,获得了世锦赛参赛资格,并取得了世锦赛第6名的不俗成绩。其中,冯永夺得世界杯悉尼站男子1 km计时赛金牌,并以1 min 3.16 s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取得了我国自行车男子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首枚金牌[6]。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踏蹬频率、专项力量和迎风阻力是影响自行车运动员速度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据此,设计了一种自行车专项训练器械――频率力量训练器,设计基本原理是依据自行车运动的专项技术特点,在模拟迎风阻力的情况下,将踏蹬频率与专项力量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根据频率力量训练器的功能特点设计了一套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最高频率练习和最长时间练习2种方式。
2)通过半年周期的训练和比赛研究,受试运动员训练器的最高频率、最长时间练习成绩稳步提高,专项力量能力(使用传动比的能力)也相应增强。运动员在第10届全运会、世界杯等一系列国内外大赛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3)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充分证明,该训练器及其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且具备实践操作性。它实现了自行车运动踏蹬频率与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各种竞技能力协调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4.2 建议
目前,该速度训练方法与手段体系只是针对河南自行车队男子短距离运动员进行了研究,今后还需以国内其他自行车队的男子和女子短距离运动员为对象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对其进行科学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延烽.全国自行车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教材:高级[M].北京:国家体委自行车摩托运动管理中心,1997:8086
[2]李良标,吕秋平.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461
[3]延烽.全国自行车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教材:初级[M].北京:国家体委自行车摩托运动管理中心,1996:1115
[4]孙伊.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速度能力训练方法学指导原则发展回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47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女子投掷项目;训练;特结构征;优秀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 G 808.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76-05 文献标志码: A
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有机体达到理想状态,以保证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多年训练计划是现代运动训练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周密、组织良好的多年训练计划为运动员合理地使用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协调有序地发展多种竞技能力,提供着重要的保障;所以,多年训练全过程的组织就具有更高的竞技价值。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时间过程,及时捕捉、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投掷运动项目的重大变化,把握投掷项目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性特征,把握科学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方法和程序,对于体育科研人员和教练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国优秀女子投掷项目运动员,级别为健将以上共计70人,其中铅球25人,铁饼22人,标枪23人。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别从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理论书籍,在中国知网等体育资源数据库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从文献中获取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对涉及的研究内容全部进行了收集和分类整理,并进行系统分析,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在国内举办田径大型比赛期间走访了20名国家田径队投掷教练员、优秀运动员、高校田径教师、体育训练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了解投掷项目的特点、投掷项目各阶段划分的依据、
年龄特征等,并邀请5名田径投掷领域专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进行审议。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多份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后,进行第2轮专家问卷调查,获得阶段划分结果。
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对其中部分研究对象的投掷运动员进行了定基和定环比增长幅度统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划分过程特征
对于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阶段划分,是一项对于训练安排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体育界中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问题。其中苏联、前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训练学的专家们,在长时间跟踪分析大量运动员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相应的训练划分阶段[1](见表1)。
3.2 中国优秀女子投掷项目运动员主导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特征
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终极目标。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是要充分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竞技能力。
投掷运动是典型的以体能主导为主的项目,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发展水平是构成其总体竞技能力的核心[2]。除此之外,运动员的专项形态特征也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过程首先确
定反映女子投掷选手特征的身体形态、专项素质及投掷能力指标,并将各形态-素质指标模型值分别与各专项成绩作两两相关分析、排序(见表2)。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各筛选出贡献率最大的2~3项指标,作出各专项回归推测方程,并在样本内、外进行随机回归检验(见表3)。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优秀女子投掷选手在专项素质能力方面的特征,研究中又选择了同等水平的中、外女子投掷运动员进行了小样本比较(见表4~表6)。
3.4.1 运动员仍采用大负荷量的训练方式
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在多年训练的各个阶段、总负荷量的课次、课时指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比重,全年课次一般都在300~400次之间,全年课时一般都在700~900 h之间。这与我国各级政府在训练体制上的有效保障有着直接关系,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外国优秀选手是望尘莫及的。
3.4.2 对专项能力负荷训练予以高度重视
专项投和大力量负荷内容在各个训练阶段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在机体所能承受的有限的“量”的前提下,借助有效恢复手段达到训练“质”的要求,进而寻求更加积极和深刻的训练效果。如各个训练阶段专项成绩最好的专项投掷次数一般在3 000~8 500次,专门投全年投掷次数可达1万~2万5 000次,负荷力量累计可达86~650 t。
3.4.3 比赛次数明显不足
运动竞赛是提高训练质量与创造新的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世界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年都积极参加大量比赛,借此加大比赛强度,提高训练的专项化程度。马特维耶夫早在1964年就曾报道优秀投掷运动员每年应参加比赛在(23±3)次。霍缅科夫则认为,如采用双周期年度安排的优秀投掷选手每年参加专项比赛的次数在冬季应达到8~10次,在夏季应达20~40次。通过数据汇总,我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年度参赛次数在专项基础阶段仅为6~12次,在专项强化阶段为8~13次,在最佳竞技阶段为9~13次,这些数据都远远不能符合现代训练的要求[1,4]。
3.5 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心理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运动员大部分准备参加国内或国外的大型比赛,因此,必须特别注重比赛心理素质的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通过心理训练改善运动员运动专项所需的心理因素和个性特征,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把握心理潜力,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术水平的正常和超常发挥。
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位教练员怀疑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运动员在竞赛场上剧烈地运动着他们躯体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激烈的“运动”,也就是心理活动,它往往决定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表现和发挥。心理活动也像运动员的身体活动一样,要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高水平的表现。因此,心理训练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在各种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和教练员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心理训练对竞技运动的重要作用。美国田径运动员刘易斯获得4枚奥运金牌后,他的教练说:“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心理因素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强,能克服外界影响和急于求成的心理障碍,做到完全放松,所以能充分发挥他的短跑能力。”[5]美国格鲁拨先生在1984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恰恰相反,心理因素的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占20%。”从这个百分比不难看出高水平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其心理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中各个阶段的心理训练在表现特征、内容、方法手段上都表现着不同的形式(见表11)。
3.6 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训练方法与手段特征
在运动训练方法学体系中,运动训练过程是保证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实施途径,运动训练负荷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转移的重要动力;然而两者的习作方式,即直接表现形式却离不开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方法与手段是训练负荷及训练过程的基本保证。有效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采用,是现代运动训练方法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2]。
3.6.1 组合训练方法的应用
组合训练方法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及其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规律,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取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如快速力量性项目选手为了有效利用机体在大强度力量或速度训练中达到高度激活状态和“痕迹效应”,紧随其后安排高质量的专项技术训练,或大强度的训练之后即刻安排一些辅的恢复手段等[6]。这是在人体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范围内提高训练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高级投掷教练员和多名优秀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并采用加权率分析,对我国高水平女子投掷选手全过程各阶段应用组合训练法的情况归纳出以下共性特征和阶段特点。
3.6.1.1 训练过程中组合内容的共性特征
围绕专项特殊竞技需要而安排组合内容。在各个阶段组合训练课中,力量+技术+速度、专门投+速度、专门投+力量+跳等组合的加权常用率均达到80%~90%以上。在以上4大类组合形式中,各阶段均偏重于以技术、力量、专门投为主的组合形式,而以速度为主的组合方式,在各个阶段训练中未有一项达到80%。这种情况明显反映出对于与项目特点密切相关的力量素质、专项能力以及努力挖掘技术潜力的高度重视。
高效率的组合训练方法在我国培养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已经成为重要的训练方法,并贯穿于运动员从事训练活动的全过程[7]。
3.6.1.2 训练过程组合的内容阶段特点
专项基础阶段,各种训练组合均无权重上的差异;专项强化阶段,力量、速度与专项技术训练组合的频度最高。
竞技最佳阶段,训练组合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高度集中、高度优化。其中加权常用率达到90%以上的组合方式仅为技术+力量、力量+技术2种组合方式,其他各种组合方法的运用加权常用率基本上处于稳态或略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此阶段运动员机体承担相应运动量以及高强度生理和心理负荷水平,有能力更加充分地展现最佳竞技能力。
竞技维持阶段(29岁~退役),此阶段有4项组合加权常用率达到90%以上(技术+力量、力量+技术、力量+专门投、专门投+技术),运动员在一定的体能状况下,主要借助于与专项能力的保持和巩固联系更为紧密的训练组合以及用其此手段来维持竞技能力。
3.6.1.3 训练过程中核心训练的手段选择
训练过程中所设计的所有身体练习都针对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供能、负荷和恢复特点[8],围绕提高专项竞技能力的需要展开。通过女子投掷常用训练手段,分析加权常用率得出结果:
1)与专项爆发力高度相关的高翻、卧推、半蹲、快推(铅球)、扩胸(铁饼)、仰卧拉(标枪)等力量手段在4个阶段加权常用率都达到80%~90%。
2)速度训练手段中接近专项动作速度特点、显著依赖磷酸原无氧供能方式的30 m起跑在前3个阶段的加权常用率均超过90%。
3)运用多种途径追求最佳整体技术效益和专项训练效应。专项技术训练中的轻、重器械全程投在4个阶段的加权常用率均达到80%~90%。
4 结论与建议
1)本研究建立的“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形态―素质结构模型”可为培养国际级女子投掷选手提供相关指标的参考。
2)研究设计的“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模式”符合实现培养高水平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目标的需要。
3)中国女子投掷选手应注意不同阶段负荷安排的有机联系,各阶段的高强度专项负荷量以逐级递增式安排为宜。
4)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始训早、高峰早、退役早的“三早”现象值得注意。
5)在中国优秀女子投掷选手的训练实践中,广泛运用的3种训练内容组合为:力量+技术+速度;专门投+速度;专门投+力量+跳。中国优秀女子投掷选手素质训练中常用的核心训练手段为:高翻、卧推、半蹲、30 m起跑、快推(铅球)、扩胸(铁饼)、仰卧拉(标枪)。应用上述手段,可有效地发展作为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投掷项目选手的专项运动素质。
参考文献:
[1]Felix Suslov.Annual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Sport Specifics Fit-ness Levels of World Athletes[J].New Studies in Athletics,2001,16(l/2):63-7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7-119
[3]宋广林,孙健.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J].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4]王卫国,李志华,许以诚.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匹配发展的理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39-41.
[5]王倩.世界冠军投掷运动员的比赛安排与竞技状态的变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5):49-51
[6]周仲林.投掷项目的力量训练方法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35-37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4
【摘 要】 本文以陕西省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培养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出了对策建议:转变办学观念;加强政策支持;打造合作团队;完善法规制度;改善知识结构。
【关键词】 陕西省;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在奥运会等世界级体育大赛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大批优秀运动员的涌现,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优秀苗子绝大多数来自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少儿体校)为我国竞技体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材需求的变化,就业者择业观念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如招生困难、就业不畅等。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使少儿体校持续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研究ο笥胙芯糠椒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西安、宝鸡、榆林、延安、安康、汉中六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办学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对策。
二、陕西省少儿体校办学模式运行现状分析
1、政策法规
国家体育总局在2000年出台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全面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上的竞争实力;继续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的原则,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重视文化教育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优秀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扩大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比例,运动队逐步向院校化过渡,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为便利的入学、深造条件;加快训练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1]
2012年9月,为贯彻落实全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市、县级体校建设,夯实陕西省业余训练工作基础,加快构建举省一致的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体系,陕西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本着“扶优扶强、以奖代补”的原则,制定了《陕西省少儿体校评估奖励办法》。
2、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2]
(1)运动训练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在西安、宝鸡、榆林、延安、安康、汉中六市少儿体校的训练方式上,“亦读亦训”的占比高达76.9%。
(2)运动训练计划类型及执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制定了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和周期训练计划,这与每个学校对教练员的工作要求密切相关。其中,74.4%的教练员有年度训练计划,92.1%的教练员有课时计划。对于周期较长的计划,很少有人能严格执行,是由于教练员们普遍认为,即使有了多年训练计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会因为运动员的年龄层次、竞技水平以及突发事件等各种原因而导致难以落实。因此,教练员们一般只认真制定并执行更为具体而实效的课时训练计划。
(3)教练员学历及职称情况。调查表明,各市少儿体校教练员的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比达到97.31%;中专、大专以及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人数很少,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仅1人。在具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中,有18.46%的教练员经过正规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或运动训练专业的全日制学习,其他教练员则通过函授或者其他学习方式。
六市少儿体校教练员的职称结构水平比较相近,但是,西安、宝鸡、榆林三市表现出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占比更高一些的特点,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能力更强。
3、少儿体校管理现状
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主要有运动员日常教学管理、运动训练管理和经费保障三大部分,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管理的最大功效。[3]
(1)运动员日常教学管理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各市大部分学校的运动员都是“三集中”(学习、生活、训练)的学训方式,只有少部分运动员属于“二集中”(训练、学习)和“一集中”(只负责训练)。这就要求教练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必须严格管理,并担负起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以及与训练有关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工作。教练员的角色也变得多样化,他们有时是学生的老师、教练,有时是学生的朋友甚至父母。
(2)运动训练管理情况。在被调查的主管训练的学校领导中,大部分领导所学专业是运动训练或者体育教育,且本科学历达到90%以上。少儿体校看重的是领导的业务水平,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抓训练、出成绩。
(3)经费保障情况。经费来源单一是全省各市体校办学面临的共同现状。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各市少儿体校的经费均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能得到社会或个人投资办学资金的体校几乎没有,而办学经费不足又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拓宽办学资金渠道、克服“等靠要”思想,成为陕西省各市少儿体校共同面临的难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近年来陕西省以不同形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对于少儿体校的办学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外部环境。
(2)六市体校竞技教练员主要以中青年教练员为主,各市业余竞技教练员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都基本合理,但是年龄结构存在地区差异,学历含金量不高,高学历偏少,教练员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不足。另外,有44.2%的教练员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太满意”,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在文化课教学管理方面,有72.1%的领导以前是学体育的,75%的体校领导都认为现有的训练经费不能满足正常的训练竞赛开支,而且经费来源单一。
(4)所有少儿体校生源匮乏,毕业后成绩好的运动员进入上级训练队,其他流向普通或重点学校。
(5)陕西省少儿体校办学模式的弊端是:培养运动员目标单一;生源匮乏;运动竞赛中“金牌主义”功利的错误导向;重视训练、轻文化课学习思想严重;后勤经费保障不足。
2、建议
(1)转变办学观念。坚持把学习为主、训练为辅的原则作为少儿体校办学目标,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改变领导思想,重视和明确办学目标,强化组织实施力度,努力贯彻落实。增大少儿体校学生的升学率和输送率,吸引更多具有天赋的学生积极参加少儿业余训练。
(2)加强政策支持。促进省市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协调沟通,共同领导,共同管理,引导“体教结合”模式向有序的轨道前行。提升政府投资,加大自我创业力度,拓展思路积极开展相关体育产业的经营性收入。政府应减少壁垒,鼓励和支持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举办少儿体校。
(3)打造合作团队。建立“合作型”的教练员队伍,以继续教育的方式进行岗位培训,改革教练员选拔聘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教练员来源渠道,竞争上岗,建立教练员岗位培训考核指标体系。
(4)完善法规制度。增加运动员的注册和省、市级交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落实管理制度。
(5)改善知识结构。加强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技能学习,努力形成适合体校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注 释】
[1]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http://sport.gov.
[2] 周桂琴,尹军.国内外振动训练在训练学领域比较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15.
[3] 王永训.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04-18.
【参考文献】
[1]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Z].新华网(北京电),2008-9-29.
[2]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13.10.
[3] 张永龙.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14.6.
[4] 杨再淮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6.
[5] 严德一.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8.
[6] 唐建倦.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8.
[7] 马志和等.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验及其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2.
[8] 高松山.河南省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5.3.
[9] 罗普磷.我国竞技体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10.
[10] 陈道裕.“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科学,2010(第26卷)1.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体教结合”制约因素改进对策
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政府直接投资并管理的高度集中、高度专业化的训练体制方式进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但随着市场经济和体育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原有的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已不再适应现有社会的发展,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条块分割的界限,实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体教结合”是一项双赢的战略,把体育与教育结合理解为解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是狭隘的,同样,把教育与体育结合理解为运动员为校争光也是狭隘的。
1.现阶段“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制约因素
1.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技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姻的体制。
举国体制是我国现行体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涵义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核心是充分发挥集中制的优越性,把丰富的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实现为国争光的工作目标。它包含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三个方面,共同构成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制度体系。与其他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体制相比是异质的,是一种“差异性战略”,体制中有着合理和先进的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附加值战略。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比举国体制更好的制度能够取代它。
1.2学训矛盾依然尖锐。
学生的学习由所在学校来负责,训练比赛由业余体校负责,这样,学生的学习和训练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学生既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中小学生的比赛,又可以参加省运会这样的体育系统大赛,从而实现双赢。南京的学生体育,九中的男篮、三中的女排、梅园中学的男排、长江路小学的体操在南京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不少学校甚至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体教结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学校的知名度吸引生源,有不少学生练体育就是冲着这些名校而去的。但“体教结合”仍有不足。现在各个学校抓学习成绩非常紧,不少“体教结合”的学校面临着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现在学校考核教师就是看均分,成绩达不到要求的,教师甚至要被扣发奖金。但是体育生的成绩一般都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名校,他们和普通生的差距就更大了。如果一个班有两三个体育生,一个班的均分被落下两三分是很正常的。所以经常出现教师为了给体育生抓学业,学生到六七点才能放学的情况。而体校一般训练在下午两节课后就开始了,教师不放人,体校的训练就被耽误了,这就导致了两者间经常出现摩擦。
国家队或专业队优秀运动员被“特招”挂名到高校,但这些运动员仍然要忙于队里的训练比赛任务,几乎从不上课,“体教结合”流于形式。2009年6月乒乓国手刘国正等4名运动员就因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相应的学分从上海交大自动退学。
1.3体育后备人才生源不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青少年群体已经形成,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竞技体育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从事竞技体育的付出、风险与回报相比,付出更多,获得回报的风险更大,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艰苦训练,使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进而谋求美好的人生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首要追求。体校教练和学校体育教师手下无好苗子可练,缺乏积极性。
目前,江苏省的部分基层体校面临招生困难,优势项目无人报名,特别是体操、举重、柔道等重竞技项目、击剑等中国军团的优势项目。目前各个项目中只有篮球、乒乓球和网球的招生比较好,因为这些项目市场化程度高,学生也都乐意来练。包括足球在内的众多项目的基层招生都不是十分理想,因为项目本身发展前景不诱人或国内环境太差。
不少学生和家长并不喜欢体育,而选择练体育就是为了借助这个平台能够选择一个不错的学校或者出路。由于练体育的动机不是那么纯正,不少即使有资质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也都选择借助这个平台去读书,导致基层体校的人才流失很多,成才率也不高。现在不少学生不愿意进专业队,就是因为如果在专业队混不出名堂,退役后还是要回高校上学,再找工作。
业余体校内的训练、学习、食宿相对封闭,体育后备后备人才长期与普通学生分离,游离于同龄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之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龄人的社会共同观念,再考虑到文化学习的松懈管理、身体素质的早期过度开发,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体教结合”只能成为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三集中”式业余体校培养模式本身就有先天缺陷,体育系统可以考虑赛前短时间和假期集训,确保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或将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淘汰下来的学生能回归到正常的学校教育,减少学生与家长的后顾之忧。
1.4教练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异性大。
现今体育系统教练员大多是退役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运动专项技术和训练水平,虽没有经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单一,但只要肯学,勤于钻研,把各种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手段与自身的运动经历有机结合,就能提高执教水平。教育系统的教练员基本都来自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编制),虽经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全面,但在专业水平、比赛经验等方面都很不足,而这些几乎是难以补的。因此,对大多数学校来说,高水平教练员的缺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经验的缺乏,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教结合”在学校的发展。因此,“体教结合”的学校可实行教练组搭配,主教练由体育系统的教练员担任,助理教练由该校体育教师择优担任。这就涉及教练员的跨系统转移问题,可由两大系统协商,制定相关政策,包括编制、职称评审、奖励约束机制等,最好能建立两大系统人才对流通道。此措施实施的难点在于,二者相比,教练员是公务员待遇,平均收入高,奖励力度大,而体育教师平均收入低,奖励力度非常小。当然,两大系统也可从进入渠道上进行调整,到体育专业院校选择专业运动员出身且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毕业生。
1.5“体教结合”的深度不够,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渠道不畅。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几乎都能通过政策性安置实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国家不再负责退役运动员的工作分配,教练这一岗位也已趋于饱和,这就使得运动员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退役后的出路问题。
我国退役运动员输出、就业途径有三种:(1)政府安置式。强调“授之以鱼”,按照“从哪里选送,回哪里安置”的原则,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劳动、人事、体育、编制、财政、社保等部门联合进行系统的安置行动。(2)自主择业式。政府给予退役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以经济为杠杆,激励退役运动员不经政府安置而自谋职业。上海、浙江、江苏等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财政经费来解决这笔费用。(3)继续教育式。选送优秀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拿到文凭之后,通过高校渠道再就业,将政府的计划职能过渡到市场。
综合上述三个途径,政府安置式只解决塔尖问题,能拿奥运冠军或全运会冠军的极少数人;自主择业式能解决批量运动员,但成功的风险较大,适合家庭条件优裕的运动员;继续教育式具备一定的优势,“授之以渔”,能解决批量运动员且风险较小,为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及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但是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决定了只有少部分有条件和资格的优秀运动员才能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而大部分文化水平低,而又想学习的普通退役运动员或伤残运动员只能“望洋兴叹”,政府的措施只起到了隔靴搔痒的作用。希望两大系统加强合作力度,从少部分运动员扩大到部分再到大部分以至全部。
2.改进对策
2.1政府意志与指令将是推行“体教结合”策略、完善举国体制的最终决定因素。
现阶段,我国要想在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争金夺银,只有自成体系,采用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才能完成。但必须针对这一制度框架下一些具体制度的滞后、缺陷进行完善,如举国体制下的管与办的问题、市场资源配置与利益问题、“体教结合”问题、竞技体育职业化问题、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等。
2.2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促使竞技后备人才全面发展。
由于目的受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同的组织与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目的不同或侧重点不同。体育部门执行“体教结合”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体育系统当前遇到的难题,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教育部门执行“体教结合”政策,其目的是解决教育的缺位问题或尝试新的运动员培养体系;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其目的是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并以此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小学搞传统项目学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校体育政策与经费上的支持,提高升学率;运动员进学校,是因为面临就业的压力;学生进行竞技体育运动,目的是为了升学或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等等。因此,“体教结合”的组织与个人的目的处于分散状态,这是当前“体教结合”混乱而又难以有质的突破的观念障碍。但“体教结合”只要在深度和宽度上敢于突破、创新,就能实现多赢的局面。
2.3建立和健全各级“体教结合”领导机构和日常协调管理机构。
国家仍然保持对体育系统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先政策和投入力度,一个国家的两个系统都各成体系地培养同一种人才,其本身就是对国家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应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以教育、体育、财政、人事、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全面统筹协调,部署和检查本地“体教结合”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做到“体教结合”工作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检查标准,统一安排评估,统一表彰奖励。体育和教育部门要发挥主要职能,成立由相关处室组成的日常协调办事机构,确定联络人员和定期检查会商制度,加强对本地区“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就“体教结合”工作进行专项督察、评估和总结。
2.4对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进行资源重组。
选择当地教育体育条件好、知名度高的中小学作为依托,对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进行资源重组,优胜劣汰,逐步把业余体校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序列,实现体教两家办体校的体制,从而解决学训矛盾和体校生源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选择一所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条件完善良好的中学,所有参加训练的学生都集中到这一个学校,进行统一的训练和管理。也可以把训练项目分配到各个学校,每个学校成立一个专项运动训练队,主抓一项训练。一个体育项目在同一个市要建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培养训练体系。这些专项运动队或体育班,在当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领导、共同管理的前提下,实行体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协办,或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协办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训练和管理,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两种建制,既是体育系统的体育运动学校,又是教育系统的中小学校。两所学校的校长由一人担任,配备一名熟悉体育训练业务的负责人协助校长工作。在教练员的配备上,可以由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共同聘请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担任教练,也可以由体育部门聘请专职教练员担任教练。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配给,应单独设立运动员食堂;为了调动在训运动员的积极性,吸引有运动潜力的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应给训练队员一定的伙食补助。体育和教育部门要联合加强对各级各类体校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的管理。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的管理。根据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训练在项目设置、年龄结构、选材标准、训练内容和训练竞赛机制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体系相融合,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定期联合对业余体校进行评估检查,合格的挂牌,不合格的摘牌,对实行“体教结合”,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教育部门和单位给予奖励。
2.5鼓励高等学校申办高水平运动队和承办省优秀运动队,推广院校化教育。
将全省优秀运动队纳入高等教育序列,走优秀运动队院校化的道路,构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一体化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平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代表所在省份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省运会高校部比赛,鼓励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省优秀运动队进行竞争,选拔高水平运动员代表所在省份参加全国比赛,对承担全运会、奥运会任务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纳入省优秀运动队的高校学生给予省优秀运动队的同等待遇,高等学校应该成为所在省份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体教结合”中发挥其“龙头”作用。
2.6逐步完善各种运动会和青少年竞赛体制。
美国不仅篮球、棒球、网球等热门运动有完备的人才储备体系,就连曲棍球这种冷门运动也有从中学到大学的各级联赛。体育和教育部门新的培养体制下,在保证各层次学生运动员正常的基本学习的前提下,应强化业余训练的激励机制,共同举办青少年比赛、大中小学生比赛、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比赛、体育传统项目比赛及省运会有关项目的比赛,如:改革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使其向一年一度的各城市、各地区乃至全国性的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各项目校际比赛的形式转变,省运会增设高校部比赛,为各层次学生运动员创造足以促使其运动水平获得持续提高的竞赛机会和竞争机制。如此可调动各类学校为国家培养奥运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促使优秀的竞技后备人才不断涌现。
2.7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教育管理。
尽快制定与“体教结合”相关的制度与措施,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时间,把运动队文化教育列入到运动队工作成绩的评价指标中来,建立运动训练比赛成绩、文化学习成绩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广大运动队管理干部、教练员、教师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既要保证普通教育规范的原则性、严肃性,又要从优秀运动员的实际出发,在学制、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招生体制和考核办法诸方面,以及主要从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的配备、业务培训及继续教育、成绩奖励、职称晋级、社会福利等方面,允许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
体育部门必须建立业余训练工作评估、资助及奖励办法,从组织机构、基础设施、科学选材、输送和参赛成绩等方面,评估业余训练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各级政府要设立“体教结合”优秀组织奖,对实行“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和教育行政给予表彰奖励。要加大奖励力度,完善奖励机制;改革运动员输送奖励办法,提高奖励标推,评定输送奖、贡献奖、输送质量奖等。建立合理的青少年运动员奖励制度,改变传统的以竞赛成绩作为单一奖励标准的做法,充分考虑青少年运动员成才的特殊性,以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基层教练员、主管部门业绩的主要标准。
对体育特长生在求学、升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放宽优秀体育特长生进入各级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入学、转学条件,确保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在当年学校招生计划中的比例,对于特殊体育人才经测试可采取免试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录取入学,并可跨地区招收体育特长生。高校可以与省体育局共同办省级优秀运动队(省队校办),在国家有关招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体育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学习的条件,减少优秀体育运动人才外流,符合录取或免试条件的省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可以成为高校的正式学生。省体育局的省级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凡是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前三名和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以及世界纪录创造者,可免试申请进入重点高校学习;亚运会、亚洲杯赛和亚洲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的前六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的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冠军获得者及运动健将等级的运动员,可免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
2.8大力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
体育部门要发挥教练员资源的优势,鼓励教练员到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训练、指导工作,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训练工作,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各类体育教师,在技术专业职务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上的倾斜,体育教师从事学生课余训练和带队参加各级比赛的名次和成绩可计入个人工作量。同时,对积极开展“体教结合”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给予物质奖励,要把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作为学校工作的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祁社生,朱学雷.上海市优秀运动队“体教结合”运作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研(上海),2003,24,(5):39-41.
[2]陈道裕,周奕君,陈显健.“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体育科学,2006,(1):82-85.
[3]张红松,张锡庆.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36-38.
[4]卢志成,刘华荣,裴琨.“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6):7-8.
[5]汪广茂,宋允清,侯远峰.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59-65.
[6]华洪兴,超越“路径依赖”,谋求全面发展――“体教结合”的探索与思考.体育科学2006,(6):75-78.
运动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国姑娘》 创作背景 体育报告文学 价值
鲁光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之前,发表了体育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激荡着全国人民的热情,极富生活气息和感染力。作者跟随女排训练,详实记录了女排运动员与教练员平时训练的艰辛与不易,真实表现了女排姑娘夺冠后的激动与欣喜,以及她们为了祖国荣誉、人民期盼而坚持奋斗的执着运动精神,以平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她们的日常训练、比赛过程、国际交往、老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以及理想和情操。
一、《中国姑娘》创作背景
在改革开放春寒料峭之时,女排获胜让国人压抑已久的激情在一夜怒放,“女排精神”“五连冠”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心灵。接下来是1982年9月女排再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84年8月,女排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女排三连冠时,邓颖超发表《给中国女排的一封信》:“中国女排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向中国女排学习,为我们四化建设,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1985年女排蝉联女排世界杯冠军;1986年再夺世锦赛冠军。中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的骄人战绩。而“女排精神”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80年代。
“女排精神”的第一个提出者,应该是中国体育报记者、报告文学作家鲁光。那时候中国女排还没有获得三连冠,但鲁光和女排在郴州集训了二十多天,感受到了女排的一股不服输的力量,感觉到这支球队在未来的希望,于是写了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获得第二届报告文学奖,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书名改成《红色魔妇》。在这部报告文学的最后,鲁光用那个时代特有的语气总结道:“中国女排创建近30年了,她的成员更迭了不知多少,但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却在每一代运动员中闪闪发光。究竟是一咱什么精神呢?啊,那是一种伟大的爱,对我们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正是这种深沉伟大的爱,使中国女排新老运动员们为此忘我,如此痴情!”更多的中国人则通过《中国女排》认识和体会到了女排精神,真实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二、《中国姑娘》在体育报告文学上的地位和价值
鲁光的《中国姑娘》在中国体育报告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选材真实,记录详实,生动鲜明了展现了女排姑娘的训练、成长历程及夺冠的艰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生动且个性鲜明女排姑娘的群雕,成为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中的“首奖”之作。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学,被称为“冠军文学”。
1.刻画人物注重个性化的语言及鲜明的人物思想特征,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细节的描写和环境的描写。《中国姑娘》所描写的女排姑娘及教练等主要人物有十多个,虽然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性格迥异,生活经历各不相同,“献身祖国的体育事业,为祖国的荣誉奋斗终身”的共同理想。例如对女排队长曹慧英的描写“外表看,她恬静、文雅,瓜子形的脸上,总露着几分淡淡的笑意。”而在赛场上对她的描述则是“一个险球从曹慧英身边平飘而去。她飞身扑上去。球救起来了,而她倒在地板上,左腿肌肉拉伤,像撕裂似的疼痛。”,展现了她“铁姑娘”的一面。而当面对裁判的不公平待遇时又“气不打一处出,蓦地站了起来,瞪圆了双眼,忍着钻心的疼痛,继续投入比赛”,生动、个性地展现了曹慧英顾大局、坚强、直率的性格特点。作者能够注意运用生动的艺术细节刻画人物。细节是叙事作品艺术生命的寄托,可以这样说,没有细节的措写,就没有真正的报告文学。还给每位女排姑娘都起了个性鲜明的绰号,如“铁姑娘”曹慧英,在日本,出现了一股“杨希热”,崇拜她的观众都喊她“唷要——希!”。
2.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巧妙地安排文章结构,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精彩而形象的议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到激动人心的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中国女排》作品中通过女排姑娘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一颦一笑,生动描绘了每个人训练的辛苦,金牌背后的汗水与努力。例如在女排与前三名失之交臂的时候,作者的评论让读者身临其境,深有同感“中国姑娘们从刚才来路上欢乐的峰顶一下子跌落下来。如果地板有缝,她们真恨不得马上钻进去。轻柔如云的一方方黄手绢啊,竟重得把姑娘们的手臂都压得抬不起来了。胸前运动衣上的”‘中国’两个大字和闪闪发光的国徽,变成了两团火,烧得她们浑身发烧,脸发烫。”再如在描写中国女排再次击败日本女排时,作者直呼“过瘾啊,看得实在过瘾!犹如乘一叶扁舟,在江河里穿风越浪,虽然担惊受怕,却能饱尝那种惊心动魄的情景。”
3.在艺术形式上,都以情节编织为结构特色,求取情节的相对完整,都以具象的(心理、场景、行动)再现性描述为其基本方法。描绘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一个又一个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的激烈场面和艰苦的日常训练场景,主题多涉及两项突出的主题:一是歌颂英雄,二是爱国主义,有着统一的概念化的脸谱特征:姿态正派,始终洋溢着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爱国热情和昂扬斗志。此时的作家们都怀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几乎这一时期所有的体育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注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和体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善于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女排姑娘外表柔弱,内心坚韧,训练上刻苦,写教练在训练场上要求严格,近乎“冷酷无情”,“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朝袁伟民瞪眼,虽然谁也没有骂出口,但心里一定都在骂他,恨他。”走出训练场他就变了一个人,关心运动员,平易近人,“有一位姑娘,眼泪还挂在脸颊上,嘴噘得老高。显然,她还在生他的气。袁伟民笑嘻嘻地打趣道:噘得太高了,都可以挂两个油瓶了……姑娘先是把脸往旁边一扭,不理睬他,接着就猛冲过去,使劲捶他的背,然后是破涕为笑,骂他: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呢!”,为了训练时常“舍小家,为大家”。
4.善于引用。鲁光的《中国姑娘》中,开篇就引用友人的诗歌“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起到了开头就点题,彰显了女排为国家争光,为理想奋斗的伟大理想。还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作品在最后还大量引用了观众的来信,接力赞扬女排姑娘的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于你们的胜利,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誉,唤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唤起了我对国家前途的信心,使我心灵深处的一潭死水重新荡漾起希望之波。”这些被引用的一封封来信,突出的不是女排姑娘的排球技术多么精湛,而是训练、比赛过程中彰显的“国魂”、“民族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