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1
立冬和冬至是冬天的节气,这两个看似相同的节气搞混,殊不知立冬是冬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而冬至的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两者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
一、时间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二、含义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三、气候不同
1、立冬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2、冬至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习俗不同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2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_冬至都有哪些风俗”,欢迎阅读与借鉴!
冬至的文化习俗1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文化习俗2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2015年的冬至是:2015年12月22日。
冬至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了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各地冬至饮食习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饺子,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南方则吃汤圆、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汤圆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的文化习俗3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现在,我们共同阅读全国各地冬至有什么不同的饮食风俗。
北方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广东潮汕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合肥南瓜饼
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冬至的文化习俗4霜降刚刚过去,接下来,我们就要迎来今年的立冬时节了,那么大家知道立冬时节习俗都有哪些吗?各地的立冬时节习俗有什么不同吗?
立冬时节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
关于立冬时节习俗,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习俗主要是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的文化习俗5冬至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温馨小贴士提醒您:
1.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2.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3.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4.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5.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润肺之效;
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适当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热量,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6.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 7.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8.积极参与健身运
动,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9.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
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词组本位;词类;词类活用;介宾短语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85-1.5
该书着重讲述的是词类和句法结构的问题。其中第三章到第六章、以及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讲的是词类,包括体词、谓词、代词、介词、副词和语气词六大类;第七章到第十二章讲的是各种句法结构(也可以称为词组或短语),包括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和连谓结构;其余各章涉及了语法单位、词的构造、复句等问题。
我认为这本书最突出的地方,是词组本位的句法分析观,这是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他主张以词组为基点进行句法分析,将词组和句子看成实现关系,用词组的规则解释句子的构造规则,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分布考虑词类,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词组的层次和关系。这种词组本位观及层次分析方法在八九十年代成为语法教学的主流,至今在国内也是影响最大的。
关于语法本位观,除了熙的词组本位,还有马建忠的词本位、黎锦熙的句本位、徐通锵的字本位以及邢福义的小句本位,词组本位的句法分析观最切合汉语语法的实际。词组本位是建立在汉语的词组构造原则与句子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符合汉语语法的特点,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的出版,标志着词组本位的句法分析观基本上摆脱了印欧语法的干扰,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走向了新的成熟阶段。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出了不少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陆俭明先生将其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关于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本质依据的观点;关于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观点;关于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观点;关于粘合和组合的观点;关于指称和陈述的观点①等等。
下面具体谈一下我读这本书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一些我不大认同的地方。
1.第二章第六节中,复合词的主谓式有个例子是“冬至”。书中把“冬至”看成是一个主谓结构,把“至”看成一个动词,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第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至”有个义项是极点,下面举的例子中就有冬至,可见“至”在这个义项上是一个名词。其次,如果把“至”看成动词,把“冬至”解释成冬天到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冬至不是冬天的开始,立冬才是冬天的开始,冬至在冬天的所有节气中处于中间位置,而且在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形象地说,冬至是在冬天这条抛物线的最高点上。“至”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因此“冬至”这个复合词不是主谓式,而是偏正式。
2.第四章介绍体词,书中说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就是把处所词、方位词和时间词作为和名词并列的词类了。陆俭明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将各家很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或语法著作划分的词类进行了统计分析,只有《语法讲义》从名词中独立出处所词、方位词和时间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这三类词归入名词,但单独提出来,看作是名词里的特殊的三小类词。其他各家都把它们归入名词。陆俭明认为“熙先生把它们从传统的名词类里边分出来,分别单独立类,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考虑到它们各自包含的词数量太少,再说,对于它们的特殊性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显示,不一定要非得将它们单独立类才行”。②我也觉得把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看成名词下的三小类比较合适。这样,在《讲义》的基础上减少3类,剩下14类,既不太少,也不太多,比较适宜。
3.第五章第一节中,提到了这样一类动词,可以受“很”修饰,又能带宾语。受“很”修饰的时候,后头不能带宾语;带宾语的时候,不受很“修饰”。作者认为此类动词带宾语的时候是动词,不带宾语的时候是形容词,看成是动词和形容词的兼类。书中所举的例子是“委屈”、“端正”、“巩固”、“严格”。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这类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后面带宾语的时候,有使动意义。例如书中所举的例子“委屈你了”、“端正学习态度”、“巩固国防”、“严格手续”,都可以理解成使什么怎么样。我认为这类词可以归为形容词,后边带宾语的时候,可以看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样比看成兼类词要好写。虽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用法,但是现代汉语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了古代汉语的一些特点,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里未必不存在,只是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4.第七章讲的主谓结构里,时间词和处所词作主语是个复杂的问题。书中举了以下两组例子:
A B
今天是中秋今天下午开会
八号是星期三晚上会下雨
北京是首都教室里会下雨
兰州在黄河边上墙上挂着地图
A组中的视角处所词语明显是被判断、说明、描写的对象,因此肯定是主语,这类格式跟名词或代词作主语的主谓结构没有多大区别。问题在于B组,对于这种句式,有两种观点,书中认为这类格式依然是主谓结构,是时间词和处所词作主语;另一种观点是把这类格式解释为偏正结构,把前边的时间词和处所词看成状语。我觉得书中的观点是比较合理的。B组的最后一个句子与其他的又不同,这是一个存现句,“墙上”是主语。
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处所词语和一般的名词同时出现;二是没有一般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同时出现。例如:
(1)去年我们学过这门课。
(2)去年学校开过这门课。
张斌认为,在一般性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之间,应该以一般性的名词为重,在优先级上,一般名词>处所词>时间词。在一般名词和处所词时间词同时出现的时候,一般名词看成主语,其他的都看成状语。而在《讲义》中,则没有时间词名词作状语的说法。
书中把(1)、(2)两个句子都看成主谓结构作谓语,也就是把一般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都看成主语。如果按照张斌的说法,(1)中的“去年”应该看成状语,(2)中的去年也应该看成状语。相比之下,我认为张斌的这种观点更容易令人接受。
5.在连谓结构这一章,作者认为“汉语的介词大都带有动词的性质,所以介词虽然不算谓词,可是‘介词+宾语+谓词性成分’的格式跟由谓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性质十分相近,可以算是连谓结构的一种”,而且在第十三章中说“所有的介词结构都能作连谓结构的前一个直接成分。书中举的例子如下:
在草地上/躺着
把这首诗/抄下来
跟你/开玩笑
书中对连谓结构的定义并不很具体,只定义为“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我本科学的邢公畹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连谓词组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连用,彼此间没有偏正、述宾、述补、主谓、联合等语法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或关联词组,连用的谓词或谓词性词组都能和同一主语形成主谓关系”。显然这个定义比《讲义》中的定义更为精确。介词虽然大部分是由动词变化而来,但既然已经看成介词,就是虚词,不能和动词一样。因此,这种介词结构是介词词组作状语的偏正结构,而不是连谓结构。
【注释】
①陆俭明:《熙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汉语学习》,1993年第3期。
②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熙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J].汉语学习.1993(03).
[2]宋玉柱.读《语法讲义》献疑[J].
[3]江边.《语法讲义》读后[J].语文研究.1987(08).
[4]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范文4
今年恰是酉年,酉年说酒,正当其时。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邀请到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的杨静静博士,为您奉上12期关于中外酒文化的饕餮盛宴。
每逢节日,亲朋聚会总少不了各种美酒相伴。美酒种类繁多,享誉世界的有法国的葡萄酒、德国的黑啤、日本的清酒,等等。但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酒,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并不高,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临近春节,咱们就来说说我国传统美酒佳酿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底蕴。
醪糟
说到咱们中国的传统酒,必须先从醪糟说起,南方人也管它叫酒酿。醪糟历史悠久,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是一种大众普遍喜饮的甜食和饮料。将大米或是糯米(以糯米为优)蒸熟,加入生米粉和草药制作的“酒药”进行发酵,没有滤除渣滓的就是醪糟。过滤澄清后留下的白色汤汁,就是古代的白酒。将白色汤汁过滤静置一周后,抽出上清部分,留下的白浊部分即为浊酒,澄清透亮的那部分叫清酒。古人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广为传唱,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里的清酒就是古代白酒中的上品了。
古人的白酒与现今人们喝的高度数白酒可不是一回事。北宋之前,人们喝的酒主要是米酒之类的低度浊酒,口感很好,酒香味浓,酸甜适宜,酒精度数应该在10度左右,比我们现在喝的啤酒度数略高。
我们经常看武侠小说、听评书,会感叹动辄饮酒十数碗的古人酒量怎么那么大?其实“大英雄们”喝的酒,酒精度数比现在的白酒低很多。武松上景阳冈前,在山脚的小饭馆里吃饭喝酒。小饭馆有告示:“三碗不过岗”,但是武松一气喝了十八碗,喝完后,带着醉意连夜上山,不仅能赶路还打死了一只老虎(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可看不可学)。就是因为他喝的酒跟现今的白酒相比度数十分低。
米酒
米酒是将酒酿长时间发酵形成的,江浙一带的老白酒就属于米酒,中国五千年诗酒文化指的也是米酒。一般来说,用糯米做出来的甜米酒质量最好,食用也最普遍,一年四季均可饮用。米酒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和血益气。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是一种低酒精含量的酿制而成的米酒。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又岂知,它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创的酒精类饮料。说我们的酿酒技术高超毫不为过,古人不仅掌握了用“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中国用“曲”酿酒的技术在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
黄酒
世界上有三大古酒,黄酒、啤酒和葡萄酒,唯黄酒源于中国。黄酒,又称老酒、饭酒和绍兴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为主,在南方普遍用稻。不同原料酿造的黄酒中,以糯米酿造的口感为最佳。
黄酒与米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黄酒之所以被称为“黄”酒,其实是因为酿造酒在长期陈化之后,由于氧化反应及容器的金属离子转移等原因,酒体会逐渐变黄,这一过程是自然的反应,酒龄越高颜色越深,这是判断黄酒酒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但实际上人们等不了那么久的自然陈化过程,所以真正上好的黄酒是非常难得的。黄酒度数低,酒精含量在5%~20%之间,属于低度酿造,营养丰富,糖度也适中,色泽黄中带红或黄中带白,呈琥珀色,十分明亮,香气浓郁,醇厚可口。黄酒性缓,有甜味,回味悠长,故口感更得喜食酸甜的江浙人民的欢迎。
黄酒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具有得天独厚的调味功能,因而既可饮用,又可以用于烹调。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用于做菜的料酒就是用30%~50%的黄酒作为原料的。
日本清酒
说中国酒为什么要提日本清酒呢?这是因为,日本人民正是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方法,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才得到了如今堪称为日本国粹的清酒。
一千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民最常喝的饮料。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该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清酒是一种谷物原汁酒,很容易受日光的影响,因此不宜久藏。
烧酒
烧酒,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白酒,属于蒸馏酒。虽然中国早已能够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度数较低的果酒或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酿造酒经过蒸馏,可以得到度数较高的中国白酒。白酒蒸馏技术在元代传入中国,在清朝发扬光大。因蒸馏技术的发展,白酒的保存和流通性均得到了提升。绝大多数的蒸馏酒白酒品牌都创始于清朝,比如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等,以香型或地名为记。
冬饮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寒冷的冬季,和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喝上杯温暖的美酒是件何其幸福的事。传统温酒方法分为两种,一种直接用明火温酒,另一种用隔水温。明火温酒就是直接放在明火上温热来喝,或用金属或以陶瓷器具盛之,用的就是这“红泥小火炉”。隔水温酒的温度比较均匀,讲究的人会选用非常美丽的酒器。
冬日美酒温饮不仅暖胃,更有利于健康。温酒,可以令酿造酒中可能存在的微量有害成分都挥发出去。一般可以将黄酒隔水烫到60~70℃再喝,合适的入口温度大概是38℃。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酒类加热时间都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香气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
冬酿
冬天是酿酒的最佳时节,我国传统有所谓“冬浆冬作”的讲究。冬天温度低,杂菌少,更利于控制发酵的质量,酿出的酒不易酸败。此时,酒的发酵速度慢,发酵时间长,边糖化边发酵,缓慢的发酵过程可以酝酿更美好的滋味,低温也便于发酵完成后的储存和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