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1
在此次调查中,5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2
10月23日,农历的九月初九,时值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这是属于老年人的节日。为了培养幼儿尊老爱老的良好文明礼貌,关爱身边的老年人,我们结合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幼儿访问了敬老园里的老人。以此使幼儿能学着关心身边的老人,了解重阳节的意义与习俗。
早晨,孩子们从自己的家中到来了鲜花和水果,以及重阳节所特有的糕点——重阳糕。老师告诉孩子们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是“步步高”的意思,人们希望生活能步步高。老人的牙口不好,吃软软的糯米糕点有助于咀嚼。孩子们知道后一直小心地将糕点捧在手中直到敬老院里。
敬老园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看见天真活泼的孩子,各个都非常喜悦。孩子们同老人握握手,祝老爷爷老奶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并送上自己带来的鲜花、水果、重阳糕。老人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大家一同唱起节日的歌谣,欢乐气氛溢满整个敬老院。以至于离别时,老人们不舍地拉住孩子们的小手,希望下次再来。
孩子们通过了这次活动,知道怎样从老人的角度为老人选礼物,在高兴的同时,他们发现自己竟有能使爷爷奶奶们高兴的魔力,这种魔力只要陪伴爷爷奶奶们聊天歌唱时便会出现。同时也了解了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过重阳为什么要吃重阳的民间习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九九重阳节”活动小结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的道德取向。成人很容易做到"爱幼",但幼儿却往往不懂得应该尊重老人、如何尊重老人。对"尊老"的概念仅停留到这类肤浅的口号和理解上,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老人,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应该怎样尊重老人。所以,对幼儿实施"尊老"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到了大班,但这个时期的幼儿还是比较自我的,平时很少能体验到爷爷奶奶的辛苦,很多幼儿感觉爷爷奶奶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正逢重阳节,我班开展了重阳节"敬老"活动。让孩子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体验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主题总目标:让孩子学会尊敬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礼貌对待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同时享受对长辈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班里的孩子: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但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只个别幼儿知道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因此我给幼儿讲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让幼儿更深刻了解重阳节的含义。然后学习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然后教师小结:爷爷奶奶每天精心的照顾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关心,照顾他们。也让幼儿们做手工"小花猫"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们。
桔红橙黄,丹桂飘香,在这个金灿灿的美丽季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孩子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我们班在重阳节到来之季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2012年10月22日,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八,我班小朋友与其它大中小班的部分小朋友、园领导,参加国培的全体指导老教师,“影子教师”一起到天门敬老院举行了一场以“九九重阳,老少同乐”为主题的联欢活动。活动主要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给爷爷奶奶赠送礼物、帮他们敲敲背、捶捶腿、节目表演、合影留念。整个活动进行得较顺利,大家在阵阵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而又有意义的时刻。
活动中,小朋友将自己亲手选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用自己的小手轻轻的帮他们敲敲背、捶捶腿,用精彩的演出慰藉老人们的心灵,让老人们的心里甜丝丝的,不停地夸孩子们有礼貌、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与老人家爱到“老少同乐”的气氛,从而培养小朋友们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
2012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上午,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大三班活动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庆祝这个佳节。爷爷奶奶不能来的我们也邀请了爸爸妈妈参加。
整个活动在一首充满爱的童话诗《奶奶讲的童话》展开,小朋友们满含深情的朗读表达了对爷爷奶奶的爱与感谢,接着表演唱《尊敬老人有礼貌》,然后又用优美的舞蹈表演了《有你的地方是天堂》,随后还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腿,拿出糕点与桔子亲手喂给他们吃,恭敬的敬上一杯茶,在场的老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纷纷夸奖自己的小宝贝长大了。
接下来爷爷奶奶们也兴高采烈表演了自己拿手的节目,歌表演的有李肖阳的爷爷《敢问路在何方》,马良骏爷爷的《踏浪》,李傲枫爷爷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曾舒迪奶奶的舞蹈《最炫民族风》,代雨泽爷爷的诗朗诵等等。老人们欢歌笑语,好不开心。
最后小朋友为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制作节日礼物——千纸鹤。老师把准备好的纸发给每个小朋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折了,老人们也在一旁帮助小宝贝们,一起制作。还有些小朋友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没有到场,有爸爸妈妈过来和小朋友一起做。当千纸鹤做好后小朋友将它送给爷爷奶奶,还对他们说了一句:“我爱您,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此时此刻,老人们都十分感动地和小宝贝们抱在一起。
通过重阳节系列敬老爱老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更让小朋友们懂得了要尊敬老人,爱戴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同时也锻炼了小朋友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农历9月初9),首先要祝福天底下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节日快乐,福寿安康!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统美德,所以我们新砚池幼儿园结合“重阳节”开展“宝宝亲手做糕点? 重阳敬老喜开颜”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和爱护,推动孩子们在生活中关爱老人,懂得感恩。
为了让活动顺利开展,在上周末我们向家长朋友们发起重阳节活动
倡议书,得到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并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神秘礼物周一带到幼儿园,还把对家中长辈说的话用文字的形式(书信)来表达。我们还在周一进行教学前铺垫,让孩子们通过观看《重阳节》PPT,了解了“重阳节”命名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充实孩子内在的知识库。
上午8:30分,四位家长志愿者:邱子倩妈妈、张馨予奶奶、汪芯如奶奶、王可瑜奶奶就来到了幼儿园,帮助我们一起搬桌子、和面,准备活动的一切事宜。
10:00我们邀请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均能准时到场。看到自己的孙儿、孙女(外孙儿、外孙女)在幼儿园能干的样子,都开心地合不拢嘴。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3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经典,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教师可抄录高鼎的《村居》,指导学生朗诵,领会意境。教学《劝学》时,教师可抄录乐府诗《长歌行》,体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喜爱之情。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识字的本质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工具,以便学习者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识字教学是先学6周的拼音,再随文识字。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但比现代人更擅长作诗赋辞,这是为什么呢?
传统的启蒙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的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识2000多个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而现在的学生小学6年才能识2540个字。
仔细分析《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三是以韵文的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
三、补充内容,加深理解
利用经典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教师可适时补充教学内容,作为课文的补充,加深理解。
学习《莲叶青青》时,教师可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喻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诵读诗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节奏、韵律,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了,巧妙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调、周密的谋篇布局,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的能力。对写作教学,教师可提供有关诗词,让学生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的目的。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时,教师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让学生观察垂柳,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
五、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经典的价值伴随着人的成长,能帮助人克服逆境难题。长期的诵读,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从而陶冶其性情,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
教师可让学生背诵《三字经》、《论语》,让学生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与品格,使自己受到感染。
六、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很多诗词歌赋都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节,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来历,抄录杜牧的诗《清明》等。
七、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古诗文诵读的效果在短期内不容易看出来,它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但事实上,不少学生已经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起他们学过的知识。在三年级的课堂上,老师问谁知道“树高千尺,叶落归根”的含义,一个学生站起来背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个学生的回答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古诗文对学生的影响。
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
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在学校轻松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每篇课文读几遍就会背了,也能出色地完成阅读理解和小作文。我想这与他们一直坚持每天诵读20分钟的经典是分不开的。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泰国中学;文化教学
一、古诗词文化理念
古诗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可以向我们展示古代的生活风俗思想,还是古代文人志士的自我抒写。可以说它既是开启通向中华文化的一扇窗,也是中华文化这幅画卷上最具文化气息的一笔。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三人在撰写的《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将文化教学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全部过程。”这一说法基本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这就使得我们无论选用何种语言的教学方法最终都会涉及到相关文化的教学。也就是讲语言教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是免不了相关文化的教学的。一味的单纯的汉语语言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适当的融入一些古诗词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是汉语语言的教学,而更深层的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著名学者江蓝生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的比重。”自从对外汉语教学兴起以来,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仍要努力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讲到这一定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既包括显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他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潜在的指南存在。”他进一步扩大了文化的范畴,不管是好的坏的,显性或是隐性的都是文化,且提出了文化对人们行为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文化对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看来,再以古诗词为内容设计文化课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开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最富有张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兼具文化和语言的双重性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材料。以古诗词为内容来进行文化课程教学,可以更好的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笔者在泰国中学教学中,了解到汉语教材中编写古诗词的比例只是凤毛麟角,加上泰国中学学生基础不牢固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提起。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进行对外汉语古诗词教学也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了解中国,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减少文化交流的障碍。因此,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重在跨文化的角度设计,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激发兴趣,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融入汉语语境中。
王学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中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移人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学专业课程。”那么在文化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大幅提高对外汉语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思亲怀乡是人之常情,然而学生在思乡的时候也会喜欢设身处地的比较两个地方的生活,这首诗词教学能够拉近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询问学生是否想家时,我们发现同学们都很想家,当想家人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中国古代诗人是怎么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的呢?
在泰国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重这几点:
首先是以实地情景的方式教学,对古代诗词的学习理解,最为重要的是明白作家的心志,然后才能理解内在神韵。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却是对中国文化并不熟悉的学生。当今与古代之间的时间跨度是难以逾越和改变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从空间地理上着手,尝试从空间上感受古代诗词作家的心境及文化气氛。把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寓于文化旅游当中,以真切的实地情景促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进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把学生带入思亲怀乡之情,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以及传统节日的一些符号,及中国人喜欢节日团聚的观念,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等节日,并向学生询问他们的节日的情况,让学生比较下他们的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在比较讨论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会加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用想象情景方式教学,古诗词是相对注重抒情的语言艺术,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姿。教师的角色可以转变成为引导者,让学生自己描摹勾勒诗中的优美风景、生动人物和历史事件,变语言为图像。教学中则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础,借助图画、音乐视频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情境。通过这种极具直观性、生动性的方式把古诗词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所塑造的各种形象,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文化。例如笔者在教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展示了茱萸的一些图画,这是一种带香气的植物。并解释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只要出现“茱萸”就会让人想到重阳节,成为一种符号,另外还介绍一下重阳节的符号还有。
再次是以再现情景方式教学,是将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模拟或其他形式的参与达到再现,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再现古诗词情景,模拟情境中的人物进行思维活动,不仅仅是有利于以现代汉语的形式把握古诗词的文化精髓,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是诗人王维抒发的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自己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与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讲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想象、以及诵读技巧。以诗句为凭借,引导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感受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5
本身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在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里,人们进一步发挥了酒的这种自然功能,通过制作和饮用各种时令酒,以更好的状态度过岁时节日,达到自然的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时令酒在一定程度上是“药酒”,其中一些品种传承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1春节的椒柏酒、屠苏酒春节旧称元旦,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后,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习惯上正月初一至初五均叫春节。春节是人们送旧迎新,祈盼来年好运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有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传统习俗。《荆楚岁时记》言元旦时:“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其中,椒柏酒和屠苏酒就是人们针对春节期间的时气而特制的“药酒”,人们认为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可以达到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椒柏酒,有祛病的功用。汉代时就有元旦饮椒柏酒的习俗。据崔寔《四民月令》所记载,“椒”即“玉衡”星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吃了以后能免除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古人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祛病长寿。古诗中留下了关于元旦饮椒柏酒的记录,如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屠苏酒,也有祛病的功用。屠苏本是草庵的名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俗说屠苏者,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里闾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孙真人《屠苏饮论》云:“屠者言其屠绝鬼炁,苏者言其苏省人魂。其方用药八品,合而为剂,故亦名八神散。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分,乌头半分,咬咀以绛囊贮之。除日薄暮,悬井中,令至泥,正旦出之,和囊浸酒中。”可见,屠苏酒是一种用多味药材浸泡的酒,这些药材的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古人认为这种酒对身体有益,元旦时合家饮之可不病不疫。椒柏酒和屠苏酒的饮用还有一定的规则,即让全家年龄最小的晚辈先饮、长辈后饮。元旦饮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身体健康的向往,历代一直沿袭,椒柏酒和屠苏酒也成为各阶层人士在元旦时共饮的时令酒。
1.2端午节的菖蒲酒、雄黄酒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古人十分重视逢双的单数的日子,如农历的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认为这些日子的时气不佳,必须小心度过。五月初五,在传统观念中是一个恶日,人们采用多种趋吉避害的手段来达到安全度过此日的目的,端午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健身强体、抗病消灾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食粽子、咸蛋,放艾草,挂香袋,饮雄黄酒、菖蒲酒等。其中,菖蒲酒、雄黄酒是一种时令药酒,古人认为两者能够趋吉避害、强身健体。菖蒲酒可以避恶去毒。菖蒲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本草上品,菖蒲根“辛、温、无毒……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菖蒲酒最初是以菖蒲为药材,以黄酒为原酒浸泡而成。以菖蒲浸酒能治病,《本草纲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石菖蒲煎汁,或酿或浸,并如上法。”唐五代以后,人们就开始盛兴端午节喝菖蒲酒。唐人殷尧藩《端午日》说:“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知,菖蒲酒是新兴饮品,人们认为它比艾草、灵符更重要。《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又坡词注云:“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渍酒而饮。”雄黄酒具有同样的功能。它有两种制作方法。其一是单用雄黄浸酒,可涂,单饮需慎重。《本草纲目》认为雄黄“苦、平、寒,有毒。主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清《燕京岁时记》云:“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雄黄酒的避恶去毒功能强大,单饮需慎重,在著名的传奇故事中,白娘子在喝了雄黄酒后显出了原形。其二是合用菖蒲和雄黄浸酒,可饮可涂。《清嘉录》云:“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又记,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五日剉蒲根入火酒,和雄黄饮之,或以涂小儿额上。”诗云:“细切蒲菹劝举觞,不须九节证灵菖。娇儿怯试烧春味,一抹妆成半额黄。”
1.3重阳节的酒、茱萸酒等重阳节的时间是农历九月九日,今又以此节为敬老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饮酒和茱萸酒等。其中,酒和茱萸酒是时令药酒,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时饮用可以延寿避邪。因在九月开放,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标志。古人认为,可辅体延年,有助彭祖之术,因此被人们称为“延寿客”,人们喜爱,在重阳节有簪菊、赏菊、作菊枕、品饮酒等习俗。酒有两种制作方法。其一为酿造法。《岁时广记》引《西京杂记》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饮菊酒,令长寿。盛开时,采茎叶,杂黍米酿酒,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方熟。且治头风,谓之菊酒。”其二为泛酒法。即在酒中加而成。《梦粱录》记载:“今世人以、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作为中药,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平胆明目、防病辟疫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赤等症,用泛酒确有一定的养生功效。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食茱萸,另一种是山茱萸。古人认为,茱萸不但具有治寒驱毒的药效,而且有增年益寿、避邪去灾的作用,人们称茱萸为“避邪翁”。在重阳节时,人们有插茱萸、佩茱萸、看茱萸、嗅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岁时广记》引《提要录》:“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宋人饮重阳酒更盛,人们常以、茱萸浮于酒饮之。重阳节饮酒、茱萸酒的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除了两者,一些地区的人们在重阳节时还要浸制枸杞酒。《岁时广记》引《四时纂要》云:“重九日,收枸杞浸酒饮,不老不白,去一切风。”可见,重阳节时正值枸杞成熟,用它来浸酒饮用具有养生功效。《本草纲目》认为:“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此外,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还有立夏制作“驻颜酒”、夏至颁“冰酒”、七夕制作“明星酒”等风俗。这些酒的制作均遵循了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顺天应时、顺应自然的观念,饮用这些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2社会功能———祭祀迎神,怡情和谐
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相对有限,酒作为一种怡情之物,在人们的日常和社交生活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传统岁时节日中,各阶层的人士大都要饮酒聚宴。酒在传统岁时节日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不仅体现了“酒以成礼”,在祭祀迎神等场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无酒不成席”,作为传统岁时节日里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剂”,具有怡悦心情、抒怀、通气合好、和谐欢愉的作用。
2.1春节的春酒、年节酒如前所述,春节旧称元旦,是人们送旧迎新、祈盼来年好运的节日。人们通过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来达到顺天应时、强身健体的目的。除了这两种时令药酒之外,人们在春节期间还有喝春酒、年节酒的习俗,这种习俗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元旦天亮之后,邻族戚友以及官宦之间要交相拜贺。亲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在古代,冬酿春熟之酒,被称为春酒。《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由此可见春节饮酒的范围之广,场景之热闹。相信如果没有酒的参与,春节期间人们相聚的欢愉程度就会降低。元旦期间,人们还盛行互相请客吃饭,称为年节酒。《清嘉录》云:“元旦后,戚若友递相邀饮,至十五日而止,俗称年节酒。”可见,年节酒的时间持续较长,这其实就是人们在春节,即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休整期中,密切联络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尤其是增进亲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其实在古代社会,人们不仅在元旦期间饮宴,有钱有闲阶级甚至把这个时间范围延伸至整个正月,如《岁时广记》引《玉烛宝典》记载:“元日至月晦,并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酺聚者,大饮之名也。一云,出钱为醵,出食为酺。”这种恣意享受生活的状态,当然不存在于普通社会阶层,但从中可见春节期间人们饮宴的欢愉和魅力。
2.2社日的社酒社日为中国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人祭社,每年春、秋各一次。汉以后,社日的具体日期不断变化,一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即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为春、秋的社日。春、秋社大约在春分或秋分后五天之内。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举行。社日的重要习俗就是饮用社酒,它不仅具有祭祀迎神的功能,更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荆楚岁时记》里有社祭的具体情形:“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祭社神的目的,最早不过是祈丰和庆丰,后来则发展到祭祀后人们在原地聚饮联欢,同时也作为春种前后、秋收前后的休整。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诗中有关描写很多。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的朱熹描叙社日活动则言:“农亩怀岁功,壶浆祝神釐。”人们在丰收后,纷纷提携壶浆,祭祀土地神。社日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其实不只是为了“祝神”求佑,而是为了欢乐、友聚和畅饮。《东京梦华录》云:“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在古代的中国,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们不仅在社日请客饮酒,而且还给朋友和亲邻送酒,人们通过社日的欢饮,融洽各种社会关系。热烈的社日聚饮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清嘉录》的记载更为详细:“(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社日的欢愉,是劳动者们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奖赏,也是点亮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2.3上巳的“曲水流觞”上巳,又称元巳,作为节日特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日古代有“祓禊”等风俗,三国魏以后,“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古人认为,三月初三时气不好,因此要在水边沐浴清洁,去掉疾病和不祥,人们还采摘鼠曲草,用蜜汁加粉调和,做成饼团食用以去除不好的时气。后来,人们常临水宴饮踏青游春,并产生了“曲水流觞”的饮酒习俗,极具文化情趣。“曲水流觞”的习俗更多地是具有怡悦心情、抒怀的功能。《荆楚岁时记》言:“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在弯曲的溪中,将盛着酒的杯子浮于水上漂流,借流水传杯,人们各自守候一处,酒杯漂到谁的地方,谁就取饮赋诗,借以取乐。这种漂浮的酒杯,两侧有一对耳朵或翅膀,称作“羽觞”。因此,曲水流杯又称“曲水流觞”,这是魏晋以前人们从修禊事时临水宴饮、踏青游春演变出的一种饮酒方式。以曲水流杯为契机,朋友借此常聚会,最为著名的是晋代王羲之与朋友的会稽山阴兰亭修禊的故事。但是,当时的“曲水流觞”的活动,并不限于文人墨客。到了唐代,上巳成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在节前五天,按照官吏职位高低,皇帝要分别赏给不同的宴会费用。上巳日皇帝照例赐宴曲江亭,百姓也到曲江行乐。唐《辇下岁时记》:“三月上巳,有锡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豪家缚棚相接。至于杏园,进士局在亭子上。宏词拔萃宴在池南岸,内学士驸马等张建封宴元巳曲江,特命宰相同榻入食。”此外,唐诗中也多有描写上巳的作品,尤以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佳句最为脍炙人口。宋代以后,上巳日祓禊“曲水流觞”的风俗虽明显少于前代,但还在文人学士的阶层流行,成为文人学士们交流叙情、倾吐心声的一种娱乐方式,“曲水流觞”,这一古代民众的饮酒方式逐渐演变成为文人学士的特有的饮酒方式。流杯本是野外溪畔所为,后来人们修备专门的园池进行,今存清代流杯之处不少,可见“曲水流觞”之俗传至清代。
2.4中秋的团圆酒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传统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饮团圆酒之俗,寓意团圆美满。中秋节的团圆酒习俗,除了具有祭月、拜月的功能之外,更多地是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中秋节的饮食活动一般以家庭范围为主,非常强调融洽的家庭氛围,这十分有利于增进亲情。这一天,不管是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大都离不开赏月饮酒。《东京梦华录》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从“争占酒楼玩月”,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在酒楼赏月饮酒的热闹氛围。《梦粱录》言:“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时人们不分阶层,无论贫富,纷纷解囊饮酒赏月,欢度佳节。中秋节和此前中国盛行的岁时节日不同,它们大多是以节气为标志或以祭祀迎神为目的,而中秋节是一个具有深厚人文伦理情怀的节日。中国人之所以对中秋之夜的圆月感兴趣,除了“中秋之夜,月色倍明”之外,还因为它能象征亲人、至友的团圆,而中秋的团圆酒则更添加了这种节日团圆的气氛,能够更好地融洽家庭关系。即使家人不能够团圆相聚,人们也会用一壶清酒来思念亲人,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酒让人更加珍惜家人的团聚,进而祈盼家国的平安。此外,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还有花朝节饮“花朝酒”、十月朝的“会饮”、除夕饮“分岁酒”等风俗,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具有祭祀迎神、怡情和谐的社会功能。
3小结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6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华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汉语言。它作为人的交际工具,并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使我们的学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
一、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美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育学生,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所倡导、所尊崇的文化主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种古今文化相契合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去感悟、去体味。从而使他们的心灵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便成为他们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标准。
例如,当我在教学《小儿辩日》时,可以让学生去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韵味;在教学《论语》时,教师提到孔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慈祥的长髯老者,带领一群门徒,风尘仆仆,辗转各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孔子那似一棵坚忍不拔的树,虽经历贫困、饥饿、嘲笑、驱逐的风风雨雨,却能始终坚毅地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凡此种种,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使他们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来,进而能够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
二、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毋庸讳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扬光大,而且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几乎是空白,那种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所剩无几,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和缺乏公德的事例倒让人常常感慨人心不古。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而庄严的社会重任,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课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本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识,增强自身的民族观念。
如我在讲授古诗《青松》时,在讲述古诗含义时,适时插入讲述的民族气节,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何等刚毅和坚强。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英雄们的气势,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比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来得更为重要。
三、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对学生性格的塑造
春秋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文学大家。说到庄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在山间云游的仙人,是一个濮水边钓鱼的老者,是一个思想奇幻的思考者。在做“宁其死为留骨而贵”的神龟与做“宁生而曳尾于涂中”的活龟之间,他毅然地抛弃了前者;而在文章里,他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大鹏展翅万里,北海虚怀若谷,盗跖声色俱厉,庄周幻化蝴蝶,文思跳跃,开阖无端,令读者恍惚迷离,唏嘘不已。显而易见,在教学中这样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我们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之前,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诵读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时节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深入了解和挖掘出来其中的内涵,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