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31-00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导航仪,只有预先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够在就业之前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并扬长避短;才能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评估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确定具有前瞻性并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发现更多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因此,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提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始终坚持,不断完善自己,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有助于提高就业质量

大学生可以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并设定阶段性计划,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并实事求是地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使自己以后就业时更能处理好发展空间与薪酬、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降低了机会成本,更能有效地利用求职时间,而且还增强了未来工作的持久性。同时,提前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的性质,这样一开始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就会加大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并更加投入工作,对工作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这就充分提升了个人职业竞争力,且会取得更好的工作满意度,并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才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比较晚,重视程度不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认识更为薄弱。一方面,体现在许多高校尚未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也仅仅局限于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投入极少,或即使学校方面举办了相关的讲座和比赛,但却基本上流于形式,没能真正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动态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和内容,也尚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 而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比较滞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时间较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对国外的一些理论,如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匹配理论等难以消化和吸收。其相应的课程建设滞后,职业规划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缺少基础理论支撑。 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实践指导工作严重滞后,而且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再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过于单一化和老化。职业生涯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强或缺乏相关理论和资格认证,不能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职业生涯测评力度不足。我国高校目前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大多从国外引进,并没有真正结合本国实际实现其本土化,因而在测评时有一定的盲目性,测评力度和信度严重不足。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及对策

1.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辅导模式。

2.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大方面内容。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设置从大一到大四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真正落实到“全过程”。

3.在生涯辅导模式上应注意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要求体现全程性和全体性。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全程的生涯发展档案;并且使职业生涯教育惠及每个学生,而不仅仅限于“遇到困难”的或“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龙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田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3]王璇.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4)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2

【关键词】体验;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就被解释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而在日常生活中,“体验”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面对事物产生的情感反应,比如喜憎的事物,我们会产生愉快或者厌恶,其本质是一种情绪体验。另一种含义是指人们亲身参与某项活动,经历某个事件,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其实质是一种经历,强调对这种经历的认知反应。因此,“体验”即有情感层面的,也有经历认知层面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情感是人们都乐意体验并积极追求的,注重趣味性、同时目标导向性强的活动也更容易调动人参与的积极性,并为其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上述哪种层面的“体验”,都会伴生情境性记忆,从而强化记忆的时间和效果,甚至在认知方面获得领悟和提升。因此,将体验运用于学习过程,倡导体验式学习和教学,不仅会从认知、理念等更深层面触动学习者,提升学习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学活动中,依靠创设情感或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教学注重以“教”为中心,偏重理论灌输,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和到达终端后效力、完整性都有弱化,而对于自主性、自律性存在问题的学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区别于此,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在于“设计”“、引导”和“启发”,设计情境或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其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体验”,获得情绪方面的触动或满足,达到认知层面的理解或提升。

二、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特殊的指导类实践应用课程,主要研究个人与他人、与周围职业环境之间积极的探索、互动,从而实现个人发展的合理规划。而且,处在生涯探索期的大学生,囿于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和课业限制,真正接触和体验劳动力市场、生涯人物和职业环境的机会较少。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发展层面的需求十分迫切,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课程中单纯的说教和灌输往往对学生接受知识、培养理念适得其反。因此,迫切需要施教者在课程教学论方面深入研究,在教学法方面有所改进和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了解、领悟所学知识,建立职业规划的理念,最终投身相关活动,实现自我规划。近年来,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笔者一直尝试应用和总结“体验式教学”法。总结了一些经验,当然也经历了一些失败案例,但是所得还是大于所失。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要将“情感反应”和“经历”相结合,相应的体验式活动的设计既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念的系统性、概括性理解,也要兼顾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实践中,笔者在教学对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过往经验描述

这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描述过往经验的基础上,体验部分知识或规律。比如,在讲授自我探索中职业兴趣或者价值观的时候,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成就事件,然后让旁听者做点评,甚至双方可以互动,对讲述者表述的事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重点关照和澄清。听众与描述者都能在对过往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中获得对相关要点的澄清与反思。

(二)职业活动角色扮演

本课程中,运用较多的职业活动角色扮演是模拟面试,我们通常会外请企业专职面试官,学生分组参加面试。每一个都是被试者,同时在他人面试时,又作为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角色存在,利用评价表对他人的被试者角色做出评价和描述。这个活动是本课程学生最为紧张、参与热情最高和效果最好的活动之一。对于学生领会求职准备部分的内容大有裨益。

(三)职业规划体验游戏

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一些随堂小体验游戏的运用方面。比如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和时间的紧迫,我们会在该部分穿插“时间纸”游戏,通过具象的撕纸、计算大学所剩时间,起到对学生情绪进行触动,认知进行改变的目的。

(四)心理和行为测试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会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进行职业心理和行为测试,这样的测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学生比较欢迎,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理念和实践的目的。

(五)小组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组,给出活动主题,调动学生围绕主题设计相关活动或参与相关活动。比如将学生分组,安排其参加学校大型综合类招聘会,在毕业生求职的真实情境中引导中低年级学生体验就业形势、求职细节、劳动力市场信息、生涯人物访谈等课程重要的理论内容,通过体验性实践督促学生主动了解求职问题。同时,活动结束后会组织课上讨论,对前面的体验活动加以总结和提炼,强化前期体验所得。

(六)恰当利用职业规划方面的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肯定要服务于相关内容的教学目的,形象生动的呈现,能够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同时,某些多媒体资源还能作为案例讨论的丰富资料,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如:在涉及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资源的部分讲解时,我们会在现场上网,向学生展示校园就业网和学院就业公共邮箱的便捷设置,激发学生“试一试”的主观能动意愿。

参考文献

[1]权福军.“体验式学习”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2]陆萍.情感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课堂实际运用[J].学周刊.

[3]沈艳华,任国升.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4]李春立,陈彦彦.大学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法应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5]谢春玲.体验式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吉 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前言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向实际生活回归,从而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解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和思想问题,是顺应时展和满足社会和谐需求的新趋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就是在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向思想政治教育靠拢,从而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融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共同为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贡献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下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许多高校大学生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不健全,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处在试行阶段,导致学生总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话题离自己比较遥远。再加上近些年学校只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一味追求就业率和签约率,从而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认为增加职业生涯规划会投入大、产出少,因此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推广造成阻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其次,我国在大学生就业观上存在偏差。只有正确的就业观才会带来正确的择业行为。在重点大学,许多学生都认为出国可以为自己镀金,于是就不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一味地追求出国留学;一些学生认为外企职员比中小企业骨干更有发展空间,不愿意到中小企业任职;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考研是比就业更好的出路,从而走上利用考研“逃避压力”的道路。

再次,我国大学生对就业环境认识不清晰,盲目地认为大学文凭就是自身能力的证明,不愿到小城市去发展,把就业地域仅仅局限在大城市和机关事业单位,从而忽视了西部地区和基层岗位这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的地方。此外,我国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还存在自我评估不准确,职业规划方法不科学以及跟风现象严重,个人目标不明确等缺陷,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国外思想涌入中国,受国外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走向多元化,因此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再加上许多高校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不足,这两门课程主要以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主,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感,从而造成了形式化的教学现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育内容同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比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务实,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许多思想都是以思想政治为基础,能够为其提供更丰富而生动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从而增强了其实效性。

2.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可以说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能够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以及方向。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帮助其提高人格魅力,从而能够更快地接受并适应职业生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还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驱动力,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受到思想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既然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那么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必然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的熏陶和品德的培养方面还比较欠缺,仅仅侧重于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一起,一方面能够通过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指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能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发展需求,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者进行结合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契合点。

首先,两者的对象一致。二者都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因此都对大学生的客观实际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这就造就了二者的共通点和共通的工作着力点。其次,二者的教育内容具有互通性。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当前的就业环境,了解社会需求和竞争状态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二者表面上看各有侧重,实则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具有很好的互通性。再次,二者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互补性。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清晰,更具有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最后,二者在功能上具有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导向功能、认知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四个方面。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完善工作体系,为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奠定基础。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首先要在制度层面进行总体安排,明晰工作机制,从而打好坚实的工作基础。在高校中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并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还应该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这样有助于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成长档案中要尤其注重记录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经历等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规划策略。

2.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渠道,努力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持续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就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除了专业的职业技能之外,良好的思想素质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要求负责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主动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功能,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巧妙地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从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社会实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立足点,鼓励大学生参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实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表现。在学校举办一些职业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再加上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和论坛等活动,就能营造出非常浓厚的就业氛围,从而使职业规划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对加强学生对社会现状和用人需求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其正确的职业规划方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必须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必要的、可行的和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整体对接。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4

摘 要 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研究,以期推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发展。本文遵循“理论分析―问题成因分析―改进建议”的研究思路,探讨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当今我国体育人才事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的数目也随着节节攀升,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2010年的630万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居高不下的毕业生人数与增长缓慢的就业率形成鲜明的对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脱轨的,从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对缓解就业压力,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为“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评定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特质;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行之有效的安排,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观念,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

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规划意识淡薄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活动、短期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外的一些兼职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盲目认为毕业后就总会找到工作,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这样,由于认识不够、加上动力不足,自然就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或者制定的生涯规划缺乏竞争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应有作用。

(二)职业目标模糊

对大学生而言,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对自身体力、能力、智力有充分的考虑,在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初次就业。但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种种问题,走入误区。当然,最严重的是许多同学目标缺失,没有发展方向,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学习、工作缺乏动力。由于目标缺失,导致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虽然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参加各种职业证书资格考试,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有过实习经历,没有把这些实践和学习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结合起来。

四、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应广泛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

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等,成立专人专班负责规划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增加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资金投入;社会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成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并对现有的指导机构进行整顿提高,加强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职业规划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也不再仅承担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更要做好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的工作,提升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高校应加强生涯指导课程建设,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就业指导课是实施全程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四年的教育当中,将其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的、逐步提升的、针对性较强的而又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和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高质量的、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三)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

要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也就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自我剖析的内容包括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活动能力等,即弄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我剖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暴露和解剖的过程,其重点是分析自己的条件,特别是性格、兴趣、特长与需求。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比自我分析更重要。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为每个人提供了活动空间、发展条件、成功的机遇。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及趋势、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个人的要求以及环境中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

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又要兼顾个人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因此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首先,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是其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们常常把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但它不是衡量人才的绝对标准。单纯的知识数量并不足以表明一个人真正的知识水平,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指宝塔型和网络型两种。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综合性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有良好人文修养;既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能展现个人专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学习和积累,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辛勤耕耘。

其次,要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正向着理论日趋成熟、操作体系日趋完善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等问题。

2.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得出:传统体制的束缚;社会观念的误导;高校指导专业化不足;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全程指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是其主要原因。

(二)建议

1.体育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端正择业价值取向;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估;确定基本的职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2.作为组织的管理学院应采取的措施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外部力量,提高组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浪.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2] 闫允璐.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

[3] 陈兆陨.吉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5

关键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育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已有近10年的时间。从这些年的教育实践看,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最贴近职业教育的实际和中职生的实际,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及人才观,顺利地就业、创业有重要作用。

新一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引导学生科学发展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灵魂。课程强调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于家乡、国家的发展之中;把个人的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在确保方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满足“两种需要”,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始终,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坚信自己能成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明白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懂得“先就业、后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对学生的高要求,而且是对老师的高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作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呢?

一、对中职生实际情况的调查

对于中职生要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必先问三个问题:

我到底想干什么?――发自心底的愿望;我到底能干什么?――这是一二十年职业生涯经历的证明;我到底为什么干?――回答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中职一年级新生,他们的回答又是如何呢?到底想干什么?――什么都想干。到底能干什么?――我什么都干不了。到底为什么干?――当然是多挣钱,或者是我喜欢呀。这些幼稚狂妄的答案说明相当多的学生连职业的概念都没有,更别提职业规划和职业意识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就必须担负起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锁定未来目标的任务。

二、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育方法

(一)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是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其显著特点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每个中职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每一个人成长的背景也不尽相同。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个性化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对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一种方式,不过个性化指导成本较高,对学校的师资能力要求较高。

(二)集体化咨询。集体化咨询是针对整个集体在特定时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咨询,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这是心理学上团体咨询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扩展应用。这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教师可以关注某个个体,也可以引导整个集体相互启发、讨论,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实施集体化咨询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榜样式启发。榜样式启发是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成功榜样,这样的榜样最好是本校的毕业生,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榜样式启发可以通过那些获得职业生涯成功者的榜样力量的启发,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做得比较好的职业规划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榜样式启发时要注意,选取的榜样必须是正面的、成功的例子;榜样应具有可模仿性,并适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实践性体验。实践性体验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行业实践、行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认识自我,形成科学的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职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再加之年龄较小,特别容易形成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职生只有走出校园,亲身实践体验,才能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一份可借鉴的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选自:河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人物:山东省章丘市第一职业中专张锦涛

专业:微机运用

前言:时代总是在不停进步,带我们走过了机械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一直走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人们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我们作为微机专业的学生,未来信息时代的一员,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采取切实的措施,跟上时展的潮流,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认识自我: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生活在一个在当地还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中,父亲开着一家约有十几名工人的私营企业――“鸿昌汽保设备厂”。从小受父亲这位“企业家”的影响,我对企业生产管理等有关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妈妈也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对财务管理尤为在行。因为这份兴趣和特长,我也初试锋芒,获得了一点小成功。比如:像在本地比较有名的“腾达”塑料厂的商标就是我设计的。

我特有的生活环境及父亲的影响铸就了我倔强的性格――不轻易服人,也绝不盲从,而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比如在学校举办的辩论赛中,我赢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等。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粗心大意,做事缺乏足够的耐性,这直接导致我中考近一两分之差,而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值得庆幸的是,我还能进入重点职业中专,并且选择了微机专业。

我的目标:我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充实锻炼自己。

第二阶段目标:考上理想高职。

第三阶段目标:扩大“鸿昌”规模。

措施及安排:

1.2004年7月―2005年7月:提高学习成绩。

措施:把文化课中比较弱的科目――数学补过来。在专业课上,努力做到不能有半点松懈,并且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牢固掌握。

2.2005年7月―2006年7月:争取学习成绩保持在前五名,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打好基础。

措施:订阅《电脑爱好者》、《学习报》等,加强对专业课的学习。

3.2006年7月―2007年7月:考上一所理想的高职院校。

措施:珍惜时间,给自己加一节早自习,充分复习功课,查缺补漏。

4.2007年9月―2010年7月:在高职学习期间,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符合社会潮流的高素质人才。

措施: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学好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企业营销知识,搜集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为经营“鸿昌”做好准备。

5.2010年―2015年:回“鸿昌”就业,结合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措施:深入企业的各个部门,找出企业的优势与不足,大胆改革,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

6.2015―2025年:把“鸿昌”规模扩大,扩大就业能力,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措施:投入资金及设备,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本厂知名度。让计算机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让职业生涯大放异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成功的职业生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相信,通过我的踏实努力,未来会属于我自己。

这是一份切合地区实际、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它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一是它的实践性,每一个阶段目标后,都有一个措施,一个可执行的措施,是将目标变为现实的有力拐杖;二是长远性,作者每一阶段,都为了最终扩大“鸿昌”规模、带动地区发展而设计;三是实际性,目标规划始终结合了兴家这一命题,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在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其昂扬的兴家动力;四是社会性,在文末,作者提到了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是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宗旨相一致的,也与作者本身的眼界有关系。

这份职业生涯规划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教师可多利用网络、书籍等,收集其他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取长补短,借鉴学习。

结合对中职生现有心态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借鉴他人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制作好一份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宝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需要把握的问题》的讲话内容.中国教育报,2009.10.10,(3).

[2]彭红亮.策划人生,实现梦想.课件008网.

[3]余爱贤.深圳教研网.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圳市开放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范文6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前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员工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员工流失、消极怠工等现象普遍存在,究其根本是国有企业没有引导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体与集体目标有所偏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个性特质、职业发展动向,且能够明确员工需求、目标,实现对员工针对性管理。同时,按照员工兴趣、特长等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挖掘员工潜能,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系。企业引进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将会朝着激励、维持及开发方向,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员工完成职业目标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现双赢目标。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增量资料,是调控、支配其他资源的基础,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及时更新员工陈旧的知识、技能,激发员工创造力,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满足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现状

(一)管理意识薄弱

21世纪,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有企业积极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但社会飞速发展,在该方面仍然显得不够。一般来说,很多国有企业都关注招聘、考核及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视。虽然,国有企业逐步改变传统理念,但由于缺少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之后,导致该项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用人机制陈旧

国有现行用人机制陈旧,主要表现在激励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论资排辈情况普遍存在,上荣下耻思想严重,且针对基层问题上,公司决策层以稳为主,以此来避免矛盾的发生。而针对人员引进与退出来说,引进时缺乏系统考察与监督,退出时却显得保守,即便员工能力不足,但是只要不出现错误,能够始终留在企业。同时,从员工激励角度来看,激励手段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具体需求,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三)职业通道单一

职业通道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得满意工作朝着生涯目标的途径。从总体上来看,公司职业通道具有单向性,管理职业晋升为主要路径。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地位、薪酬等方面与领导干部差距较大,导致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职位晋升上,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技术人员自我提升积极性。

三、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人才测评

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个性化特点,如果员工不能够准确对自身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将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效果。因此国企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要建立科学人才测评体系,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消除员工迷茫感。在测评中,可以采用数据指标测量、沟通直观测评等多种方法,帮助员工能够充分了解自身能力倾向、兴趣等特质,为员工提供指导,更好地激发员工潜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设计多元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国有企业领导要积极转变传统思想,认真学习和思考,以人为本为工作基础,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现代人事管理理念,将其渗透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提供更多支持。当今社会,国有企业设置单一职业发展通道远远不够,要制定多元通道满足不同类型员工发展需求。其中多元,是指企业要为员工设置不同的晋升道路,具体来说:一是职务晋升,与管理职务相对应,沿着基层管理一一科长一部门经理一副总一总经理路径发展,促进员工职务能够直线上升;二是技术晋升,根据员工职称水平,按照助理一一工程师一一高级工程师一一教授级工程师路线发展,促进员工能够在技术层面上不断提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是业务晋升,由一线人员逐步发展成为专业拔尖人才,设置多元职业发展通道,员工能够根据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各个晋升通道相互独立,且能够相互转换,引导员工能够在发展道路上认清自己,获得持续发展。

(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针对员工的激励,国有企业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如工作激励,为员工创造改变工作的机会,赋予员工更多自,实行轮岗机制,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能够保持对工作的激情。晋升激励,科学确定人员晋升计划,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严格挑选,使人才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薪酬激励,立足于市场薪酬平均水平,坚持人岗匹配原则,制定科学的绩效薪酬制度,其中岗位工资要根据员工所在岗位予以确定,而绩效考核,可以将员工浮动薪酬、调薪幅度与工作绩效相结合,采用多样化薪酬激励,充分满足员工个性化差别,逐步找到企业与员工需求契合点,培养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制度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基础,企业针对员工职业发展要求进行定向培训,为员工发展指明方向,使其能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同时对每段时间培训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调整和优化,从而促进员工更好地发展。目前,多数国企培训集中在业务培训上,缺少长期规划,不利于员工长期发展,且培训缺乏针对性,导致培训资源严重浪费。在实践中,国有制定培训计划应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和研究,强化培训针对性,促进培训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落实好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激励员工能够学以致用,鼓励创新,提高培训有效性,进而推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五)实施岗位轮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