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营销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流营销方案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1

它做什么?

JiaThis(加网)是针对网站主的社会化营销工具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今,JiaThis旗下有三款产品——JiaThis、友言、友荐。

JiaThis为网站提供社会化分享按钮工具,是公司最早的一款产品,为网站主把社会化分享的端口以工具按钮的形式聚合在网站页面平台上。同时,根据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不同习惯和频次,对这些按钮进行自动智能排序,方便用户更快地找到对应的社会化媒体。

2011年JiaThis获得富达基金投资,收购了第三方社交评论系统“友言”。友言为网站生成社会化评论框,用户可以直接在评论框中用社会化账号登录并进行评论,评论内容将同步到自己的微博等社会化账号上;紧接着又推出智慧化内容推荐工具“友荐”,为网站各文章信息进行相关内容聚合推荐。

这些工具的目的是帮网站跟社会化网站打通,同时帮助实现网站之间或者网页之间的流量打通,给网站提供社会化营销方案。

它的客户是谁?

目前已经有超过72万家网站正在使用JiaThis分享按钮,聚合117家社交网站的分享按钮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友言、友荐共有接近7万家网站在使用。蔡凌云介绍,根据资料统计,客户中最多的是新闻类、博客类网站,其次是电子商务网站、论坛和视频类网站。

与同类公司的差异性?

“JiaThis是一个整合性方案的提供商,而非单一做分享工具服务。”蔡凌云强调。友言、友荐、JiaThis三款产品,在域名上是独立的,但是从后台上已经全部打通了。通过一个账号打通所有的平台,JiaThis提供社会化分享按钮工具,友言把好的内容聚合起来,根据评论数等资料判断出内容的传播度,友荐再进行推荐。“未来的产品就是要将信息流置于一个循环、连贯的流动过程中。”

JiaThis还说明网站主和网站之间的信息打通,网站之间也可以互相加好友,对它们的SEO(搜索引擎优化)或者SMO(社会化媒体优化)都会有说明。

如何想到做这个生意?

蔡凌云发现国外很多不同的网站嵌入的都是同一种分享按钮,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模式。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兴起,社会化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流的模式。那么,如何利用强大的社会化媒体的流量?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怎样使孤立的信息整合到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流之中。加分享按钮是一种最简单的SMO做法,在网站上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与社会化账号互通,产生一种传播效应,进而为网站带来更多流量、更多用户。

2009年底,国内提供分享按钮代码及数据统计服务的非常少,如果由网站主一个个去添加这些按钮,是很大的工作量,效果也不太好。于是他们就尝试做了JiaThis。

下一步计划?

除已有的Web端产品外,接下来的移动端战略是把Web端的优质信息做聚合,分享、收藏到手机。

目前JiaThis的服务还是免费的。蔡凌云介绍,现在的服务主要是基于网站主的社会化工具的延伸,同时为网站主提供社会化营销方案。“不会去做一个数据公司,还是想做一个解决方案的公司,而不是靠卖资料赚钱。在中国这个路子不太行得通。”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2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

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3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商务活动的要素流构成,诸流的作用与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信息流处理工作是商务劳动的主要内容。继而详细论述了信息流在商务中的功能,即意向、机会发现、诉求沟通、组织协作、决策支持、反馈认知、控制调整和服务支持。进而从实现角度,总结归纳出四种商务信息流的模式,对其优缺点、适用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基于互联网络的虚拟化数字信息流是迄今最佳的方式。本文面向企业提出一个清晰的观点,从根本上变革商务须从信息流入手,企业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商务 信息流 功能 实现模式 数字化

商务的内涵极为丰富,宏观上,商务包括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之总和;微观上,商务几乎涵盖赢利性组织除去生产活动外的全部对外的经济活动。商务的核心为交易,交易是指经济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基于彼此间达成的商业契约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商务过程体现为信息的传递、资金与商品实物的时空转移,通过三流的协调运动最终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让渡,也即商流的实现。

商务的要素流组成

一般地,我们认为商务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构成,此为众所熟知的“四流说”。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又增加了人员流和信用流,构建了“六流”模型。笔者认为,信用流本质上是信息流的一种,反映了交易各方主体的信用属性或状况,不成为独立的流;传统商务交易的实现,高度依赖低速、高成本的人员流,由此决定了传统商务总体的低效和高成本。电子商务则不同,交易主体通过网络建立起虚拟的连接,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从而在效率、成本上对传统商务形成突破。电子商务的最终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与无人化,如EDI。因此,商务的要素流,还是以“四流说”更为可取。

(一)商流

商流以货币为媒介,是指通过商品的购进与销售活动所实现的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及所有权的转移。它是交易的直接目的所在,其他几流的存在以商流为前提,同时其他几流的实现以商流为归依。商流贯穿整个交易过程的始终,人们在交易中所从事的所有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商流的最终实现。简单地说,商流即商品所有权在交易主体间的转移与流动过程。

(二)信息流

信息流是反映、调控商务活动的各种信息,在交易各方主体间交互传递的过程。它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商品流通的始终。无论是物物交换阶段,还是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易阶段,或是电子商务时期,信息流都是存在的,其重要性也是一贯的,区别只在于信息处理工具和传递媒介的不同。

(三)资金流

资金流是指商品交换实现中,资金从买方主体到卖方主体直接或经由第三方的转移过程。它始于买方,止于卖方,中间一般需经过银行等金融部门。资金流是在货币出现后才开始产生的,货币的出现使社会交易从多流合一的物物交换阶段,发展进入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易新阶段。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加速资金流动具有财富的创造力。

(四)物流

物流是商品流通中,商品实物从卖方向买方的空间转移过程。物流由商流引起,反过来又是商流实现的基础和保证。物流在传统商务下主要是实物商品的流动,在网络环境下,其内涵得到了延伸与扩展,也包括在网上直接发送的数字产品,如电子歌曲、书籍等。

以上四流是商务活动的基本要素,如同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独立不可替代,必需不可或缺。其中商流是核心,代表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和资金流是途径,分别代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转移;信息流则是关键,对整个商务过程起着驱动、集成、控制、反映与监督的作用。它们在时间或空间上可以分离,但相互有序配合、协同,以实现交换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对商务中四流的作用与地位等而视之,信息流具有特别的地位与意义。

商务信息流的功能

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往往是有形的物质转换劳动与无形的信息转换劳动交织于一体,两者协调互动共同创造人们所追求的价值。从哲学意义上,两者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不易清晰区分。商务劳动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转移,不存在生产中实现物质转换的工艺性劳动,所仅有的物质劳动主要存在于物流之中,如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等。由此决定了商务劳动的内容相对单一,以其关键的工作为例,如从市场中搜寻交易机会、磋商交易条件、办理各种手续、提供服务支持等环节,均以信息处理为中心。信息转换处理与传递沟通工作在整个商务劳动中所占比重远较生产性劳动为高,信息在商务中所起的作用或功能也更为突出,至少有以下诸种。

(一)意向

购销双方同时心怀交换意愿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前提,而意愿要转化为真实的交易,还得广而告之。鉴于此,商务人员借助一定的媒体形式,将购销需求以信息为载体出去,提高可视度,以让尽可能多的竞争对手碰触到己方的交易意向,这是创造交易机会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商品实物的现场展示,纸张印刷宣传册、产品说明书的发行,还是平面媒体的文字图片广告或广播电视的音视频广告,或是互联网上的多媒体网页广告,都是交易意向以信息为载体的对外表达。该阶段中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商品供/求信息制作;商品供/求信息、传播。

(二)机会发现

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任何个体、组织都需与外界保持交换以维持生存,交换意向的存在是永恒的,但要成为现实的交易,则需搜寻机会以形成供需的碰触。现代商品交换中,搜寻交易机会的方式众多,如现场浏览、考察,访问商业中介的专业资讯,或是阅读媒体广告材料,电话问询或互联网上的搜索等。搜寻方式虽多样,但本质均是通过搜寻信息发现商机。此外,搜寻还可降低交易的成本,搜寻经济理论创始人斯蒂格勒认为,在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形下,买方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在交易前通过适度的搜寻,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而减少成本,是交易者基本的策略。如俗语中所说的“货比三家”,在价格离散的市场上,尽可能增加搜寻次数,可以筛选出更好的厂商,从而节约采购资金。在发现商机的搜寻中,寻找、阅读分析相关信息,是主要的工作内容。

(三)诉求沟通

交易双方各有利益诉求,诉求间有落差属自然现象。这构成了市场摩擦或冲突,需通过磋商、沟通,并采取一定的让步来化解。磋商涉及众多内容,如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需承担的义务,商品的种类、品质、数量、价格、交货地点、交货期、付款方式、运输方式、违约和索赔等交易条件。买卖双方通过当面洽谈或利用一定的通信工具,进行谈判和磋商,最终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并以合同方式固化下来,使之成为约束双方交易行为的依据。磋商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沟通,以信息为载体在双方间协调意见与立场,所以主要表现为诉求、立场信息在双方间的有限循环传递。 (四)组织协作

现代商务活动中,交易链上包括众多主体。除了购销双方外,还有政府管理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以及交易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运输),交易流程长、环节多。内有企业自身多部门、多人员的共同参与,外有其他多组织机构的携手协作。商务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越组织边界的分工与协作活动,信息则是将交易链各节点整合为一体的纽带,唯有通过有效的通信,才有可能组织起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有人将信息称为组织的粘合剂,此称谓着实非常形象。信息的组织作用,在双方达成契约后的手续办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流程则较为复杂的外贸为例,报关、报检、保险、收汇、船运等手续的办理过程,其实也即各类贸易文件、单证信息在交易链上各机构、部门间的流转处理过程。

(五)决策支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商务活动中,管理者需思考并解决一系列的经营问题,努力使企业与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目标。如确立营销目标、制订营销计划、设计营销方法、选择营销工具等。思考经营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即西蒙所说的“决策”,科学的决策必须基于充分的信息。首先需搜集来自企业内外的信息,结合管理人员大脑中所记忆存储的专业知识、经验,设计若干供选的解决方案,最终基于职业判断,择其一组织实施。决策过程中,无论信息的收集、整理,还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分析、思考、设计、判断、抉择,都是以信息为加工与处理的对象,最后输出的结果也以信息的方式呈现。

(六)反馈认知

交易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有着清晰目标的经济活动。然而,商务活动并不必然地向着既定目标,按预先设计的轨迹运动。及时发现商务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发出调控措施进行修正,是保证系统实现既定目标的客观需要。这也即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控制,实施控制,以有效的系统状态反馈、观测通路为前提,没有信息,也就没有控制。通过反馈通路,人们获得反映商务系统当前状态的信息,由此构建对系统的认知。

(七)控制调整

如前所述,企业商务系统要达到既定的运行目标,系统需有健全的自动控制机能,包括控制决策和控制传递两个层面。前者是信息的加工处理问题,而后者则是信息的传输问题,两者都与信息密切相关。出于对控制与信息关系的深刻洞察,维纳将控制论定义为一门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控制决策需以信息为依据,控制实施离不开信息传递的支持,再控制则需有信息的反馈。信息是控制的灵魂,控制以信息为先导,通过控制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和流布,最终实现控制的目标。企业商务活动中初始指令、计划的制订与下达,调整、整改计划的拟定与落实,从管理意义上是典型的控制措施,而本质上都是信息的处理与传递过程,集中表现为文件、通知、图表等信息载体在交易链节点间的流动。

(八)服务支持

在交易的售前服务或售后支持活动中,物质转换劳动与信息转换劳动并存,而且更多是以信息为主。企业设立诸如实体客服机构、电话、网站等,无非是对用户的咨询、疑问进行及时的解释与答复,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该项工作因此主要表现为信息通过一定通信渠道的提供。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商务劳动具有区别于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其劳动主要围绕于信息转换与传递之间,从而致使信息流的作用与地位远高于物流,跃升为主导性质的要素流。信息流贯穿商务过程的始终,须臾不可或缺,在商务中起着先导、反映、控制、驱动、组织、整合、服务等综合功能。

商务信息流实现模式的进化―由实物流向虚拟数字流

信息流不仅在商务中的功能重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务运作的整体品质。信息流的效率与成本,是商务效率与成本的主要组成方面。纵观数千年的商业文明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改善信息流上的持久不懈的努力。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信息流的实现模式也经历了口语、纸面、电信号、数字等四种实现方式的渐次演化。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Internet向商业应用开放以来,商务迅速进入了以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电子商务时代,这是继农业、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商业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发力点就是信息流的革新。

(一)口语实现方式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符号系统,用以表达并传递复杂的信息。口语是商务信息流最古老的实现方式,它通过空气的振动传递信息,至今人们依然广泛运用口语介绍商品、磋商交易条件与解答客户疑问。口语表达直接,沟通效率高,但信号衰减速度快,信息传播的有效半径较小,限于数百米的范围。该方式要求交易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这意味着将交易场所制约在狭小的地域空间之内。基于这种信息流模式开展跨地区、跨国家的远程交易,将不可避免地存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以消弭距离障碍,从而导致人员成本的急剧攀升。此外,口语实现的信息流,无法可靠地存储,对交易主体商业行为的约束力较弱,当有纠纷发生时,也会导致取证上的困难。因此,这种实现模式的信息流,适合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当面交易,如农贸市场、百货商场、超级市场的日用品交易。在当前如火如荼发展的电子商务中,这种方式已基本被数字信息所取代。

(二)纸面实现方式

自人类发明了纸张、笔墨以及印刷术以来,纸张成为商务信息重要的存储和传递介质。在国内及国际贸易中,曾经广泛应用平面媒体广告,纸质的产品手册、说明书、合同、发票、询价单、报价单、支票、汇票、快递托运单、报关单、原产地证等。首先,纸面载体信息在邮递系统支持下,能比口语传播更远的距离,更有利于远程交易的开展。同时纸面载体不易变质,稳定性好,保存期长,容易鉴别真伪。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纸面信息流同时物化为纸张的实物流,决定了传递速度受限于交通工具;商务信息处理基本还是依赖手工方式,如手工填写、编制、核对等。由此,形成书面信息流的若干弊病:高强度、高差错率、高成本、低效率。美国专家对此有一统计数据,表明纸面信息流的费用一般占货物价值的7.5%左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纸面信息流方式的低效与高成本已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电信号实现方式

现代商务广泛应用的第三种信息流实现方式,是基于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电子信息技术,通过金属导线或电磁波以电信号传递信息。如商家在广播电视传媒广告,使用电话、传真进行联络或商谈。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速度快―光电速度,覆盖地域广―接近全球,无疑对提高商务的整体效率,拓展人类的商业活动半径,具有明显的效果。但电信号的信息流实现方式,成本较高,无论是电视广告、长途电话还是电报、费用均不菲;此外,该方式只具备传输信息的单一功能,不具备信息流处理所需要的存储、分类、统计、输入/输出等功能。该种方式从诞生到现在,主要是作为其他方式的补充,应用于商务信息的广告宣传或人员间通信。

(四)数字化实现方式

二十世纪中叶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促使了网络的诞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网络已成为技术成熟、功能全面的信息处理与传输平台,商务信息流的实现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商务信息以电子器件或磁性材料为介质,以二进制的比特数字为信息单位,以数字文件为信息集合,保存于计算机的存储器内,信息可以通过广泛连接的网络高速传递。它以高速穿越网络时空的数字流,取代了纸面媒体时代的实物型信息流,信息流由此失去了可视性,呈现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性。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信息流方式,同时可传递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信息。

结构化信息的网络传递试验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的EDI为其代表。发送方从本地计算机系统中提取待交换的商务数据,由专门的软件系统转换成格式标准的电子文件,此文件称为EDI报文,或EDI电子单证。经网络传输到交易伙伴的计算机后,也由专门的软件系统将标准EDI电子文件反向转换为企业内部的数据格式,并提交给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保存或处理。由于数据结构符合预定义的规范,这为摆脱人工处理,直接代之以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创造了条件。事实上,EDI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是一种自动化的数据交换方式,既提高了效率,避免重复录入,减少差错,也降低了信息成本。在巨大商业价值的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争相应用EDI技术,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无纸贸易”热潮,同时也促进了与商务有关的各种信息技术在商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开启了商务运作全过程电子化的进程。人们习惯上将基于EDI的商务活动称为第一代电子商务。

EDI技术发展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网络技术尚处于增值网(VAN)阶段。这是一种非公共、专用的封闭网络形式,使用资费高昂,同时EDI硬软件系统造价不菲。这样一种“贵族化”的通信技术将广大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也制约了自身的普及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广域网杰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发展成熟,并向商业开放。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功能、性能最为卓越的信息处理与传输平台。由于其公共网络的廉价、开放特性,以及WEB完善的多媒体信息动态与搜索能力,迅速风靡全球,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互联网同时可传递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信息。对于前者,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WW、即时通信等。而对于后者,目前有两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综合EDI与Internet的优势,将两种技术整合应用,即所谓的Internet-EDI技术;二是新一代的扩展标记语言XML为人们实现互联网时空里标准格式的信息流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人们习惯上将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称为第二代电子商务。

商务信息流的实现模式基本上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这四种模式在现代的商务实践中,往往整合使用,以各取所长。但从信息流的覆盖地域范围、效率、成本、功能等指标综合对比,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流无疑是最优的形式。这一点已为近十余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的飞速发展所证实。

结论

综上所述,在商务活动的三个要素流中,信息流处于特别的地位,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信息处理是商务劳动的主体,信息流的效率与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务的整体效率与成本。低效的信息流,将拉低资金流与物流的效率,进而决定了商务整体效率的低下。因为低速的信息传输,致使前后商务作业环节因滞后脱节,产生大量并不创造价值的时间等待与浪费。

企业应认识到,从根本上变革商务必须从信息流入手,必须大力应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不只对信息流产生影响,它也带动了资金与物流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转变,进而推动传统商务整体向电子商务的演变。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J.迪克.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乌家培等.信息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腾红等.经济信息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4

为此,市场营销在云南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 云南企业的特点

云南是中国的不发达地区,如全省的GDP还不如广东的一个市。除烟草企业由于特殊的原因形成了规模外,其它产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国内先进省份与国外。由此形成了云南企业的以下特点:

1. 规模小。云南重点扶持的医药产业年销不过20亿元,还不如哈尔滨一个药厂的规模大;云南的鲜切花总产值现在已经位列全国第一,可没有大型企业;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去年茶叶销售额仅7.8亿元;由于管理与体制的原因,云南的旅游总收入在2000年虽然达到200亿元,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的旅行社也分部门、分个人进行了承包,不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产生不了规模经济效益。

2. 无核心竞争能力。由于企业的管理者沿用的是陈旧的管理思想,企业的融资与再投入没有强化其核心能力,而是以短期利润为中心进行扩张,形成了滩子大、效益差的局面。如某上市公司既经营百货、房地产,还经营金融、投资,甚至去养猪,在以Val-mart、Price-mark为代表的先进零售业进入昆明后,其经营陷入困境。

3. 无长期发展战略。许多企业的目光只盯在昆明、云南的当地市场上,由于消费能力等的限制,决定了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的限制。而不像北京、上海等企业在发展之初的目标就是全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

4. 以民族土特产品为主。主要是资源型企业。 二、 云南企业营销的难点

企业销售困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表现在市场营销上。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发生了居大的变化(如图)。由于产品的横向透明度与纵向透明度的提高,新产品普及的速度加快、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价值下降,企业还用老一套管理方法很难取得利润,必须进行变革。

国外企业为增加利润采用的普遍方法是利用先进制造技术以降低制造成本,如CIMS、 MRP2、Virtual Enterprise、JIT等;利用电子商务以降低交易成本;利用一对一营销、顾客化定制等以提高消费者认要价值,从而增加或保持企业的盈利水平。

由于文化水平、管理者素质、企业物流成本及投资等原因,云南中小企业缺乏利用以上技术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在营销中表现难点很多:

1. 缺乏市场营销的技术。目前的营销已经渡过了观念转变的阶段,成为企业发展管理的技术工具,而云南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撑握,在市场机会面前束手无策。

2. 市场定位不准。在云南企业产品的定位上普遍采用类同定位,在中国即将入世、竞争已经国际化的今天,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3. 无网络能力。网络是产品进入消费者的最终环节,企业缺乏进入全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网络,使其产品销售困难。

4. 发展战略滞后。在企业战略制定中,没有进行市场细分与目标选择,以无差异化形式进入市场,与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直接竞争。

5. 综合能力不足。云南产品的表现是:一流产品、二流技术、三流营销、四流包装。 三、 云南企业营销的策略

为适应云南企业特点,加强企业营销能力,可采取的方法的多方面的。主要有:

1. 引进先进的产品制造技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可利用的方法主要有::MRPII制造资源规划、JIT准时生产制、PDM数据库营销、LP精益生产、AM敏捷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ERP企业资源规划、BPR企业流程再造等。

2. 采用电子商务手段,降低产品交易成本,扩张市场范围。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手段正在被他们所广泛使用,以取代那些传统的商务交易方式。通过基于Internet的EDI可以低成本的将这些在互联网上交易的商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且通过它的有效运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

3. 利用先进管理思想,整合企业核心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删减与外包非核心能力,使企业的增量投入真正进入核心业务,与其它优势企业合作,才能使本企业做大做强。

4. 选择目标市场,进行企业定位。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实行差异化营销。

5. 利用供应链管理,降低链内各环节成本、加强企业合作。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由企业之间的竞争提升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的优化将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与合作战略,进一步密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供应链”对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有重要作用。可利用的主要子技术有:3PL第三方物流、BPI物流秩代、TOC约束管理理论、企业联盟等。

实力强的企业,在充分利用云南省内外各种资源的前提下,以我为主,可以自己构建一个供应链体系,进而带云南产品的市场扩展。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企业没有能力自己构建供应链体系,可以纳入省外或国外先进的供应链体系,如已经在云南开业的沃尔玛销售供应链等。

构建销售网络。销售网络是企业的命脉,没有网络的企业,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畅销。在网络经济来临之际,云南的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机遇,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电子商务中的B2B业务,以低成本构建产品的销售网络。

6. 建立市场快速反映机制,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与销区必须信息对接。核心企业必须建立市场预测系统,准确预报销区情况,并快速的满足其需求。快速反映机制的建立,可以利用目前在美国已经成熟的QR和ECR技术。JIT是在机械行业形成的准时生产制,利用JIT技术可以减少库存、避免浪费、提高效率与效益。高新技术行业的库存减少会极大的提高其效益,所以,引入JIT技术是本行业发展的关键。

7. 建设第三、第四方物流中心。物流是指从物资供应到产品销售的物品流通过程,经包括物品购进、验收、储备入库、生产领用、产成品入库、销售和物资回收利用等环节。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第四方物流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因此第四方物流成功的关键在于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发展第四方物流需平衡第三方物流的能力、技术以及贸易流畅等管理等,为客户提供功能性一体化服务并扩大营运自主性。物流设施与公司都是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下,云南物流设施的建设才能支撑云南经济的发展。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5

【论文摘要】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容纳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营销系统在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客导向、内部营销、快速满足顾客多变的需求,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营销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与之配套。本文通过研究网络化营销系统,为具体营销实践提供指导。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在高速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开始停滞不前,甚至过早地步入衰退期,除了竞争加剧、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管理难度加大外,企业不能及时地调整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尤其是营销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在黑暗中摸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映了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网络化的营销环境现状

企业利用Internet,可以及时将产品和市场销售信息发送给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的营销人员,以便随时调整营销策略,应用web浏览器和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建立和维护关键客户的信息数据库,业务人员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实现产品报价、商品交易、提供订单、签署合同、交换商业文件和支付账单等业务。营销人员还可应用网络查询共享有关的专业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自身业务素质,拓展新业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利用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在线技术帮助,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企业可通过Internet在网站上向世界展示企业形象,如建立电子橱窗等方式展示产品,提供技术咨询,进行售后服务和市场开拓。企业管理人员可将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做成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见问题)放在企业Internet网站上,为遇到问题用户提供在线的专家技术支持。

二、网络化营销系统的发展和进化

传统上,营销系统把客户的需要、竞争者的产品和战略等各种外部信息传递给组织中的各个其它子系统,这些不同的子系统再针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采取行动,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营销理念下,营销系统只是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它假定公司很难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且客户也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发生直接关系。但是,在一些新型的企业里,很多职能部门可以与客户取得联系,一些跨职能团队从事着以前只有营销人员才从事的工作。营销部门不再是唯一的一个与客户发生关系的部门,它的职责变更整合所有针对客户的工作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当客户与公司发生关系时,他们所见到的是类似的面孔,所听到的是同一种声音。急剧变化的营销系统及其内外部环境,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系统、其它子系统与市场三者的交易成本的对比,使营销系统的形状和内外部边界也总是处在变动之中。信息、知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三者之间的低成本、快速传播,为营销系统边界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营销系统网络化的必然性

传统组织中人们沟通的方式也由一系列的规则所约束。沟通方式由他们在单位中的位置决定。最高层的管理者可以与任何人沟通,而层级底部的操作人员却受到严格控制。这些死板、僵硬的规章制度,使组织难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营销系统网络化是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根据系统理论,系统内部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有序化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化的过程中有两种基本趋势,一种是向着一个起核心作用子系统集中的中心化趋势,另一种是向着多个子系统共同起作用的机制化趋势。当系统最初发生时,总是有某种特殊的子系统形成了对其它子系统的控制约束作用。而当这种约束作用在系统中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时,这种控制作用就会扩大,以至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中心化的系统,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呈单向作用的“树”形结构。上述的第一类营销组织形式,就是这种中心化组织。 伴随着中心化的过程,系统还有一个向着各个子系统共同起作用的机制化的过程。这时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丰富,有些形成了相互作用,有些形成了横向联系,有些形成了循环的相互作用,系统中核心子系统的控制作用相对降低,向着由多个部分共同起作用的方向发展,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特定结构的相互作用来调整自身和适应环境,系统内部的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相互交叉的网络,系统由内部多个子系统间的互动联系形成的机制来推动系统的发展。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中心化在前,机制化在后。没有中心化,系统的各部分就不能实现最初的和最基本的联系,但仅仅完成了中心化的系统是简单的、线性的、保守的,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系统必须进一步向着机制化,即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四、网络化营销提高了沟通效率

系统的组织结构可划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从上向下的指令和从下向上的报告构成了系统信息的纵向流;而每一层次又按水平方向把各主要职能分系统的信息贯通起来,称为信息的横向流,这样就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信息流通中的两个主要指标是传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在传统的层级组织中,系统的信息是逐层流动的,越层流动的信息较少。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组织的层次增多,管理幅度会降低,通常信息流通的时效性和精确性会出现一定的矛盾性,即层次增多使信息流通的路径增多而分叉减少(因为管理幅度减少),从而延缓信息流通的速度,但却提高了精确性。相反,如果减少层级,则必然会增加每层的管理幅度,这样虽然流通时效性可以增强,然而信息分叉点增多、信息在流通中出错的机会增多,就会影响到信息流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司林胜.企业绿色营销系统的构建与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3,21(4):38-42.

[2]高风彦,佘廉.企业营销组织的风险模糊评价与预警管理[J].武汉交通科技学学报,2000,24(2):125-128.

信息流营销方案范文6

一、网络化的营销环境现状

企业利用Internet,可以及时将产品和市场销售信息发送给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的营销人员,以便随时调整营销策略,应用web浏览器和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建立和维护关键客户的信息数据库,业务人员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实现产品报价、商品交易、提供订单、签署合同、交换商业文件和支付账单等业务。营销人员还可应用网络查询共享有关的专业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自身业务素质,拓展新业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利用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在线技术帮助,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企业可通过Internet在网站上向世界展示企业形象,如建立电子橱窗等方式展示产品,提供技术咨询,进行售后服务和市场开拓。企业管理人员可将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做成FAQ(FrequentlyAskedQuestions,常见问题)放在企业Internet网站上,为遇到问题用户提供在线的专家技术支持。

二、网络化营销系统的发展和进化

传统上,营销系统把客户的需要、竞争者的产品和战略等各种外部信息传递给组织中的各个其它子系统,这些不同的子系统再针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采取行动,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营销理念下,营销系统只是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它假定公司很难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且客户也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发生直接关系。但是,在一些新型的企业里,很多职能部门可以与客户取得联系,一些跨职能团队从事着以前只有营销人员才从事的工作。营销部门不再是唯一的一个与客户发生关系的部门,它的职责变更整合所有针对客户的工作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当客户与公司发生关系时,他们所见到的是类似的面孔,所听到的是同一种声音。急剧变化的营销系统及其内外部环境,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系统、其它子系统与市场三者的交易成本的对比,使营销系统的形状和内外部边界也总是处在变动之中。信息、知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三者之间的低成本、快速传播,为营销系统边界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营销系统网络化的必然性

传统组织中人们沟通的方式也由一系列的规则所约束。沟通方式由他们在单位中的位置决定。最高层的管理者可以与任何人沟通,而层级底部的操作人员却受到严格控制。这些死板、僵硬的规章制度,使组织难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营销系统网络化是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根据系统理论,系统内部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有序化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化的过程中有两种基本趋势,一种是向着一个起核心作用子系统集中的中心化趋势,另一种是向着多个子系统共同起作用的机制化趋势。当系统最初发生时,总是有某种特殊的子系统形成了对其它子系统的控制约束作用。而当这种约束作用在系统中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时,这种控制作用就会扩大,以至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中心化的系统,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呈单向作用的“树”形结构。上述的第一类营销组织形式,就是这种中心化组织。伴随着中心化的过程,系统还有一个向着各个子系统共同起作用的机制化的过程。这时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丰富,有些形成了相互作用,有些形成了横向联系,有些形成了循环的相互作用,系统中核心子系统的控制作用相对降低,向着由多个部分共同起作用的方向发展,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特定结构的相互作用来调整自身和适应环境,系统内部的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相互交叉的网络,系统由内部多个子系统间的互动联系形成的机制来推动系统的发展。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中心化在前,机制化在后。没有中心化,系统的各部分就不能实现最初的和最基本的联系,但仅仅完成了中心化的系统是简单的、线性的、保守的,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系统必须进一步向着机制化,即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四、网络化营销提高了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