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至养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至养生

冬至养生范文1

1、此时是冬补的好时机,可适当选用补冬的药材以达到防病强身的保健作用,如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莲子、芡实、山药、川芎、人参、田七、杜仲、何首乌、紫河车、冬虫夏草等。

2、宜常吃芝麻、胡桃、牛肚、羊肚、羊骨、鸡肉、蛇肉、鱼肉、龙眼、荔枝、栗子、花生、羊奶、豆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冬至养生范文2

(公历12月7-8日)

鹃鸥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宜]温补

[忌]受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只是说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要大,相对于小雪,大雪时的天气更冷了。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说,到大雪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求偶;荔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了。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我国北方一般到了每年农历十一月以后下的雪,便很难融化,这种难融化的雪,对于农作物有两大用途:第一用作防寒,因为北方的冬麦在深秋播种,长出麦苗后,要靠“雪被子”盖在上面防寒,否则麦苗就会被冻死;第二用作灌溉,入春以后天气转暖,积雪开始慢慢融化,点点滴滴都渗入土地深处,所以有一句农谚叫“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生活累积习识,可见下雪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大雪时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因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整个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说到进补,立冬那一节我们已经说过,进补要因人而异。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药补和神补,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里我们说一下酒补。

酒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的排位。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从大雪起至春分这段时间,不适宜饮酒。因为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容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此外,像面红或脾气急躁者也不宜饮酒。

对于肝气不足的人,可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因为红高粱的种子直接受太阳的曝晒,储存了太阳的能量,所以酿制成酒就好比把这种阳气的能量储存在液体状态。同时,喝酒尽量在晚上。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应肾,晚上酉时是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晚上适量饮酒可使手指凉、气短者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可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不爽者可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则可养肝阴。但人们也应记住:酒是双刃剑,可养人,也可伤人,要正确对待它,不宜过量,只有正确饮用,才有利于健康。

现在大部分人对“补”的意识比较强烈,但却不明白“通”才是健康的关键。光补不通也不行,中医所谓的“通”是气机、血、经络的畅通,气滞血淤,经络郁阻同样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关于“通”的,很多书里都说过,其实冬季最简单的通法是多吃点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为了御寒养生,古代皇家御膳的首选菜肴就是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此外,因为白萝卜有消积滞、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所以冬季一般吃肉类等油腻食物后吃生萝卜可解腻、消食顺气。不过由于白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白萝卜破气,服人参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也要少吃白萝卜。

只有在大雪时补好了,温补养阳得当,来年才会有坚实的身体底子。

大雪要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大雪节气,因为寒冷,我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而在全身武装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为什么说脖子很重要呢?最简单的就是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症状。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像冬天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多数都是从嗓子开始的。因此,尽量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围上围巾更重要。除了围巾,冬季尽量戴一顶帽子,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散热量;用长围巾系在胸口护胸,可以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冲击。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以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前胸后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喘,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冬季披上坎肩,以防肩膀受寒。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比如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预防冬季“风吹病”

大雪节气,许多地方都会刮起刺骨的寒风,因此许多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极易乘虚而入。这其中,由于大风原因而会传播的皮肤类疾病有两种比较典型,那就是风疹和荨麻疹。

风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会在大风后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它对于胎儿和孩子影响尤为重大。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有时候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突起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不过要是不注意的话也有可能在内脏中引起反应,比如腹痛、腹泻等。

这两种疾病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的,不过,每当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得非常明显,所以冬季要尽量避免,做好预防。

预防这类“风吹病”,首先一点就是我们上文说过的,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脖子,不要有的皮肤在外边暴露。其次是大风时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免被他人传染。再者就是忌口,对于已经发病的人群,一些常见的“发物”,例如:海鲜、羊肉、巧克力、花生等都不要再吃了。如果情况严重的要立刻就医。

多喝水以养阴,睡觉不宜多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尤其是阴虚的人。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17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21点喝,可养心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因为这些都是养阴的食物。

除了养阴,冬季还要“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讳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尤其是睡觉时,很多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比如老年人因为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因此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会感到冷。

暖身迎冬至,摆脱畏寒怕冷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一到冬天恨不得把自己包起来,即便穿再多的衣服也经常手脚冰凉,跟别人握手的时候,总是一握便松手,生怕别人因自己手太凉了而过多关注。

其实,手脚冰凉大多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寒气过剩引起的。中医上讲“阳虚则寒”,也就是说如果阳气不足,人们就会感到浑身发冷,尤其是手和脚。在中医上手和脚被称为“四末”,顾名思义,也就是肢体的末端,气血运行需要阳气的推动,当气血“火力”全开,运行到手脚时,手脚才会感觉到暖和;相反,如果阳气的推力不足,自然也就会手脚冰凉了。尤其是在冬至最寒冷的时节,手脚冰凉的情况就会更加明显了,需要及时补充阳气。

当然,阳气不足可不仅仅表现在手脚冰凉上,像脸色发白、特别怕冷、特别容易感冒都是阳气不足的信号。像有些人经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那么也说明他的体内阳气不足了,也得补阳气。

冬至补充阳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医上还有一个“冬至一阳生”的说法。什么叫冬至一阳生呢?就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那么在冬至这个阳气初生之日,我们该如何补阳气呢?

明代顾元庆《檐曝偶谈》介绍养生见闻说:“隐士络耕道言,修养之士当书《月令》置于座右,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盖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故当禁之,不特节也。且嗜欲四时皆损人,但冬、夏二至,阴阳争之时,尤损人身。”显然,调理“冬至一阳生”措施的重头戏是“禁嗜欲”。因为“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通俗地讲,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特别是在阳气初生的冬至过性生活,更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不仅仅是性生活,任何干扰阳气的行为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此在冬至前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过多运动,要静。这样,阴气才能旺盛,阳气才能生得更好。比如说,一个人平时很爱运动,那么在冬至前后,就应当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

其次,适当调整作息,尽量早睡,即使不能早睡,也要少从事强体力或是强脑力劳动,使身心尽量处于安静的状态,尤其是不能熬夜。中医认为,熬夜是最伤阴血的,阴血损伤之后,阳气就不能很好地生起。另外,熬夜也伤阳气。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烦劳则阳气张”,意思就是烦劳过度则伤损阳气。在冬至前后,阳气刚生出来,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婴儿必须多吃多睡才能正常发育,如果婴儿吃、睡不足,就会生病,就不能很好地发育。虽然我们一直讲求早睡早起,但是在冬天,特别是老人,最好还是“睡个懒觉”比较好,可千万别早上天还没亮就去外面锻炼,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老人很容易阳气不足,抵抗六的能力不足,很容易生病,而太阳出来之后,气温相对比较高,太阳乃阳气,阳气足,自然抵抗力强了。如《黄帝内经》所说: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再次,如果是病人,而且一直服药,那么,冬至前后这几天,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停药数日。我们知道,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药物可以干扰人体气血的运行。尤其是在冬至前后,与平时相比,人体内的气血对外界的干扰更加敏感,所以尽量不要吃药以免干扰阳气的生起。

药物虽然会干扰气血的运行,但是吃一些食物来调理还是不错的,因此,在冬至这一天,吃当归生姜羊肉汤是补充阳气不错的选择。这道名膳载于《金匮要略》是冬季补阳的佳品。

做法就是,先把500克的羊肉切成小块,再热水加酒中煮,去血沫和膻味,再将30克的生姜切成片和15克的当归连同羊肉一块放入锅中,再倒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煨炖到羊肉酥软,这时再放入适量的盐,再煨炖10分钟左右即可起锅。

值得注意的是,盐一定要最后放,因为过早放盐,不容易让羊肉煮烂。在这里提醒各位的是,虽然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补的效果,但是血脂高的人最好不要常吃。

除了当归生姜羊肉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按摩位于后背的至阳穴。至阳穴位于后背的正中线上,在第七根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当您低头的时候,颈部显著隆起的骨突为第七颈椎,往下沿着脊柱数即为胸椎,在第7个骨突出的下方便是至阳穴。如果身边有亲人的话,那么最好趴在床上,让亲人帮忙按摩至阳穴,3分钟左右即可。

此外,经常按摩。如手弯到后背,用中指和食指一块按压至阳穴照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冬至又称作“一阳来复”,大地阴快尽而转为阳生,等到立春之日才会“三阳开泰”,其实,人体也是如此,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而至阳穴则是由阳中之阴到达阳中之阳的地方,也就是阴阳相交的地方。因此在冬至左右按摩至阳穴,有补阳气的功效。

其实这个原理不难解释,手脚冰凉相当于阴阳对战,而阳处于弱势却苦苦抵抗,这个时候,我们刺激至阳穴,相当于给阳方派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生力军,又怎能不会胜券在握呢?

至阳穴是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自然也就会阳光普照,我们都知道让后背晒太阳会感觉全身舒服,原因何在呢?其实就在于至阳穴,它把自然界中阳气及收到了身体中,自然也就会感觉浑身舒服了,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所以平时晒晒后背也是养阳的好方法。

当然,至阳穴的好处可不仅仅这一点,像经常忙碌在酒桌上的人们来说,至阳穴更是健康的秘密法宝,因为经常按揉至阳穴能很好地改善肝功能。像有些人经常感到心慌、胸闷,这个时候不妨多按摩按摩至阳穴。

《黄帝内经》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也会逐渐亏耗。像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常常会因脏腑器官“老化”致使阳气不足,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稍不留神就容易生病。这个时候不妨用双手的内劳宫穴贴上后背处的肾俞穴,双手同时上下摩擦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天早晚各一次。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的荥穴,肾俞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腰眼,为肾的背俞穴,以劳宫穴按摩肾俞穴,在强心气、护心阳的同时还有补肾壮腰、加固元气的作用,对于中老年人的手脚冰凉有很好的功效。除此之外,经常揉肾俞穴还可以减缓腰痛的折磨。

所以,想要在冬天告别手脚冰凉的毛病,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补补阳气吧!

睡不醒的冬三月,给身体来点清醒剂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天的时候,不少人特别容易犯困,哪怕是在大白天,也总想跟枕头来个亲密接触,跟周公大战三百回合。

从中医上说,冬天爱睡觉与阳气不足有关。我们都知道,阳主动,阴主静,当阳气不足时,人往往容易犯困。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都有一个相对的平衡,那么人体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自然也就容易犯困了。

《黄帝内经》上说,所谓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普照大地,给大地带来温暖,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就会没有任何生物,阳气也是如此,是我们生命的基础。而中医认为,阳气的发源地就在肾上,肾是人体储藏营养精华的主要脏器,更是生命活动力的原动力,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肾为先天之本的原因了。冬天到了,尤其是冬至以后,天寒地冻,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来御寒,倘若肾气不足,自然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往往睡不醒的原因了。如果阳气过分不足,还会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所以,要想摆脱“瞌睡虫”诱惑,补肾是尤为重要的。

冬天本是补肾的季节,然而冬至正处在冬天6个节气的中间,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给肾补充能源的最佳时期。再者说,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生发,这时再从肾上加把火,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足了,人们也就越来越健康了。当阳气充足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感觉到犯困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才能快速跟周公说再见呢?其实很简单,在这里教您一个快速清醒的好办法――提神枕首法。

做法是,当您犯困的时候,先吸气,双手从两侧往上抬,交叉在脑后;然后吐气,顺时弓身低头,保持1分钟;之后再慢慢挺直身体吸气,再吐气,最后两手慢慢放下,全身放松,连续5次,便可以轻松拒绝周公的“邀请”。

当然,睡个子午觉也是摆脱犯困的好办法。中午吃完饭之后,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能恢复精神,不再浑浑噩噩了。

但是,这些只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让您暂时摆脱特别容易犯困的困扰,要想彻底摆脱睡不醒的冬三月,还要从补肾入手。

要想在冬季补肾,您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说散步、跑步,这样可以让人运动后感觉到精神气爽,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运动后大量出汗也要注意保暖问题,以免感冒。晨练的时候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如果天气不好,最好取消晨练。

经常锻炼不仅仅能让人精神气爽,而且还能健康长寿。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平儿领着刘姥姥去拜见贾母,比刘姥姥小几岁却“眼也花、耳也聋、记性、牙齿都没了”的贾母,正疲乏地躺在炕上让丫鬟伺候着捶腿,而已经75岁的刘姥姥,除了一颗不太“安稳”的槽牙外,真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是因为刘姥姥经常劳作锻炼的原因。

二是,保证睡眠。《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而睡觉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所以保持睡眠,不仅可以摆脱白天嗜睡,也是养肾的好方法。传统养生讲求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使空气不流通,而且卧室也不宜太大。为什么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卧室是聚集阳气的,如果太大的话,阳气聚集的浓度相对就比较小,而且,人在睡着的时候身体表面会形成一层阳气保护层,称之为卫气,如果室内有流动的空气就很容易把这层卫气吹散了,吹散了之后身体自然也就会从体内再度补充到身体表面,这样就会循环往复淘干阳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早上起床浑身没劲的原因了,因为您的阳气少了。

我们都知道五味中咸入肾,于是不少人在冬天的时候猛吃盐,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盐吃多了反而不好,尤其是在冬至左右,阳气初生,如果这个时候吃得太咸了,反而会损伤肾。理由也很简单,咸味食物多为寒性食物,最容易损伤阳气,而人体阳气的根本就在于肾,肾阳被伤了,那么体内的各个系统自然也就出现问题了。《黄帝内经》中就有“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的提示,认为吃过多太咸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肾气、脾气和心气的受伤,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少吃咸的东西来养肾。

虽然说在暖暖的太阳底下晒着有点让人昏昏欲睡,但晒太阳却是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在古代,晒太阳被称为“负暄”。战国《列子・杨朱》中曾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农夫经常“自曝于日”,并跟邻居说这叫“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必有重赏”。也许这种做法在那个时候被别人耻笑,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失为一个养肾的好方法,像宋代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曝日》中言“晃端仁尚得冷疾,无药可治,唯日灸背乃愈”,认为“负暄”不仅可以养生防病,亦可以祛疾。清代医家赵学敏也在《本草拾遗・火部》中说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当然,至于这个日光浴该怎么做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中医上认为,前为阴,后为阳,所以在晒太阳的时候,最好晒后背。

冬至吃点啥,还要因人而异

“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古训,成了如今不少人冬天保健的最大理由。于是许多人药补、食补轮番上阵,都希望把自己补得壮壮的。

然而,不少人狭义地认为,所谓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物,用点壮阳的补药,多吃点人参、鹿茸。

要知道,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人的体质也有气、血、阴、阳之分,而体质特征,有易于上火、喜暖怕凉、肾气虚弱、脾胃不好这些区别差异。如果不顾人的体质而盲目进补的话,那么非但不能起到补的效果,反而会让疾病缠身。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任何补品都需要肠胃的吸收,如果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功能失职,而这个时候盲目进补,尤其是滥用膏滋等滋腻的补品,就会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原因很简单,这些膏方往往会药性黏腻,不好消化,这样自然也就会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从而出现腹胀的副作用,这也就是中医上说的“虚不受补”。

像患有感冒、发烧、咳嗽这些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再补鹿茸等温补的东西。我们知道,疾病如同敌人一样,常常会乘我们虚弱没有防备的时候袭击我们。正如金代名医张子和所云:“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假如病邪侵入人体,如果先行补虚而忽视祛邪,等于关了门,将病邪留于体内,那个时候就很难驱除,往往会造成病症迁延不愈。这就像在古代守城池一样,如果敌人已经侵犯到了城中,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城中敌人赶跑,再加固城墙才会守住城池。

所以,当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而成后患。那么,不同的人该如何进补呢?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特别容易疲乏、讲话声音无力,还特别容易出虚汗,那么,多为气虚。这个时候,不妨补点人参、党参、五味子等益气药物。当然,这些人适合多补一些温补的食物,像栗子、胡萝卜、牛肉、羊肉、海参、虾米仁、韭菜、黑枣、核桃等。

血虚的人则常常会有面色枯黄、经常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等症状。这个时候,不妨来点补血的东西,如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您也可以在平时吃点滋补的食物,像银耳、百合、鸭肉、山药等。

如果身体既不气虚,更不血虚,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平补的食物,像猪肉、蛋类、豆腐等。

冬至养生范文3

一个人最疲劳的要算双腿,不是跑路就是站着。特别对于那些站立式工作的商场营业员、宾馆迎宾小姐来说,一个班站下来,两条腿像灌了铅,怎么也拖不动。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睡觉。难怪说营业员练的是站功,此话一点儿也不虚。记得当年我刚进商场当营业员时,实在受不了这站的规矩,好几次想辞职不干。幸亏一位老营业员传授我消除疲劳的“脚趾操”,让我不仅练就了过硬的站功,而且还治愈了其他一些毛病。

所谓“脚趾操”,就是活动脚趾与按摩脚趾相结合。活动脚趾有八种方法,一是双腿直立,脚尖并拢,双手扶椅背;提身历用脚尖站立,保持1分钟后,回到原位,身体重量先由脚尖过渡到脚掌。二是坐在凳上,用脚趾从地板上夹起小球,或双膝微屈,两脚掌前部夹往地上的一书本,反复练习;或在坐、在卧时有意识地随意活动脚趾,持之以恒。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脚趾神经更是敏感,多活动脚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消除足部疲劳,对长时间站立的人来说尤其有益。按摩脚趾就更简单了,每天洗澡或洗脚时,让双脚在40度热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然后先用手按摩脚心。按摩左脚时用右手,按摩右脚心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在按摩脚心的同时,再多动动脚趾,用手将脚趾来回按摩。一位相熟的老中医告诉我,按摩脚趾不仅可以消队疲劳,恢复体力,还对一些疾病有疗效。他指着一张人体经络图解释况,大脚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脚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脾益胃。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矫正妇女子宫。所以,足浴后按摩脚一底、脚趾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精神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我练“脚趾操”已有数年,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一个班站下来一点儿也不感到累,有时小姐妹们休息没人顶,我还自告奋勇地连班倒呢。

值得一提的是,退休的老人自己在家里活动脚趾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度,活动后觉得舒服即可,注意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活动脚趾。

冬至养生范文4

喧嚣的城市,哪里才是心灵宁静的所在?生活处处充满压力,当“亚健康”、“过劳死”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和神经之时,偌大的世界却无处藏身。所谓压力其实是一种失去平衡的反应,是外部不和谐导致了某种内部的不协调。当压力出现时,应该积极地自我调整。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传统医学Ayurveda“阿输吠陀”就提出预防为主的健康概念。

自然古法

Ayurveda源自古印度梵文,阿输Ayur是指生命、健康,吠陀Veda是指知识、法则,“阿输吠陀”就是“养生之学”或“健康法则”的意思。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长久以来发展形成的传统古老医学与养生文化。

“阿输吠陀”医学经典中记载,在人体七万二千条脉道中,中脉是最重要的一条,它上起头顶(百会穴),下至生殖器(会阴穴)。端直若柱,上面分布着七个脉轮,控制着身体、精神和心灵的功能。这七个脉轮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至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能量体,并在周围形成能量场,能量与物质在运动中守恒,万物之间以运动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只有在能量平衡时才能处于正常状态,只要一方失衡都将引起局部或整体的混乱。作为宇宙中的一分子的“人”亦不例外,人体是一个发光能量场,体内有七个脉轮即人体的能量中心,在健康的人体中高速旋转,与自身及周围事物进行能量交换。当人体处于平衡和谐状态时,能量中心保持部分敞开,关闭能量中心就不能接受外部能量,将导致各种混乱。随着年龄增长或外力干扰时,旋转速度就会随之变缓。人体所有至关重要的功能都取决于围绕这些能量中心旋转的能量,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这些中心,至关重要的能量与血液一起围绕着能量中心子午线方向循环并且充满人体所有器官及各个系统。当这个循环变缓甚至停止时,人体变得易受干扰和感染疾病。

只有与周遭的万物保持平衡和谐共处时,人体才能处于最自然健康的状态。

Chakras脉轮能量平衡芳香疗法

原美财富Chakras脉轮能量平衡芳香疗法在“阿输吠陀”医学基础上,以人体与生俱来的自然康复能力为依据,融合了历史上应用极为广泛的“芳香疗法”、“音乐疗法”、“色彩疗法”、“触感疗法”,在相应的音乐氛围中运用不同色泽、代表不同意义的专属植物精油涂抹并按摩身体的相应部位,借助冥想,补充及激发人体活力,打开肌肉和经脉的郁结,让压力得以释放,达“身・心・灵”平衡的境界。

认识脉轮

在理想状态下,所有脉轮都会对我们的情绪和感觉发挥正面作用,但实际上,通常脉轮会不够活跃以致无法发挥作用或部分脉轮过度活跃。位于底部的三个脉轮只要主导本能部分,是人生存在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身体意识相关;身体顶端附近的三个脉轮则影响我们的本能部分,是人的精神基础,和超我意识及灵魂相关;中间的心轮代表爱,是连接人性和神性,物质和精神的桥梁。

香气诊断

打开脉轮芳疗专属的植物精油瓶盖,逐一置于鼻前轻闻,并按喜欢到不喜欢的顺序排列。位于前面的三种代表体内旋转弱(即能量缺乏)的三处能量中心,处于后三位的代表体内过于活跃(即能量过剩)的三处能量中心,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此时体内最平衡的能量点。

芳香蒸汽浴

在蒸汽浴时加入7滴“香气诊断”中最喜欢的第一种脉轮精油。芳香蒸汽浴是一种全身性透热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精油经高温蒸发与湿热空气混合,通过呼吸或与皮肤直接接触进入体内,可明显感受到身体力量的恢复。

脉轮能量按摩

点上一盏脉轮气味香薰灯,伴随着神圣、空灵的脉轮静修音乐,闭上眼睛,缓而慢的深呼吸,逐渐进入冥想状态,脉轮能量按摩师将根据“香气诊断”的顺序以7、6、5、4、3、2、1滴的用量将七个脉轮对应的精油滴在脉轮部位上,此时会感觉到暖暖的植物精油能量注入体内参与能量转换,如母亲的怀抱那般温馨、踏实、包容万象。在能量按摩师双手的温柔触摸帮助下,随着精油逐渐被身体吸收,体内的躁动、不安、自私、惰性……等负面情绪在慢慢地消失……体内充满激情与活力。如若融入音乐、芳香的世界里完全进入冥想状态,将能到达一个美妙的境界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亲见自身脉轮色彩,开启心灵与宇宙的对话,或许只是那么一瞬间,但却曾与自身灵魂相遇,见识了生命最炫丽的光芒。

脉轮能量疗程适合――

任何人;特别适合心力交瘁、过度消耗、忧郁沮丧,或因长期服药而体能衰退者;希望随时充满能量、或想长期保持精神饱满者;希望通过身、心、灵静修开发自身无限潜能之成功之士。

特约专家 / 刘千瑜

英国海外芳香疗法考官

中国【原美财富】芳香美疗主题店创始人

冬至养生范文5

自古以来,黄酒以其低度、醇和的酒性和独特的养身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在传统中医学上的应用,更体现了其良好的保健养身功效。

黄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造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是秫、粱、稷、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粱,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

据《即墨县志》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区(包括崂山)已是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地方。当时,黄酒称“醪酒”,作为一种祭祀品和助兴饮料,古时官员将“醪酒”当作珍品向皇室进贡。

相传,春秋时,齐国君齐景公朝拜崂山仙境,谓之“仙酒”;战国时齐将田单巧摆“火牛阵”大破燕军,谓之“牛酒”;秦始皇东赴崂山索取长生不老药,谓之“寿酒”;几代君王开怀畅饮此酒,谓之“珍浆”。唐期中期,人们发现“醪酒”威力“适筋骨入骨髓”,别称“骼髅酒”,又称“骷辘酒”。

而《汉书·食货志》记载,“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这是古人对酒在医药上应用的高度评价。中医素有“医源于酒”之说。在唐代,我国第—部药典《新修本草》规定了米酒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醨不同,惟黄酒入药用”。由此可知,历来人们用黄酒作酒基制成养生和医用治病的酒,而且说明黄酒与中药药剂有一种天然的糅合因子或亲和性。

黄酒的当代养生密码

山东省中医院肺科主任医师陈宪海告诉本刊记者,黄酒的养生功效已经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从我国黄酒酿造工艺演变而来的日本清酒,被医学界发现具有预防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症、骨质疏松等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长期喝清酒的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041%,为全球最低,不到美国人的十分之一。

江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对绍兴黄酒进行研究发现,黄酒中多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远高于清酒。以绍兴黄酒为例,每升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含量达16g,是啤酒的4倍。绍兴产黄酒中的氨基酸达21种之多,且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升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40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或更少。

“黄酒由于酒精含量仅为15%~16%,适合中老年人饮用。”此外,黄酒还含有糖分、有机酸、酯类、高级醇和丰富的维生素等。所以黄酒本身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且从饮食习惯上讲,也利于养生。“黄酒温热后浅斟细酌,不易醉,符合现代慢餐、慢饮、慢生活的健康休闲理念。黄酒含有多酚、类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尤其是在与药材和其他食物配伍时,能发挥更好的健身、防病作用。”陈宪海告诉记者。

链接

黄酒之时尚饮法:

1.温饮黄酒

黄酒最传统的饮法,当然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

2.冰镇黄酒

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3.佐餐黄酒

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最佳饮用方法

黄酒温饮,暖胃驱寒。黄酒的传统饮法是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45℃为佳。在黄酒烫热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黄酒品味

1.要鉴赏品尝黄酒,首先应观其色泽:须晶莹透明,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无沉淀物泛起荡漾于其中,具有极富感染力的琥珀红色。

冬至养生范文6

当今社会,因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物质追求的过热,导致对精神追求的渐冷。这样的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引导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政府、文化、教育、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过度地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致使人们普遍在以物质财富为条件下的信仰、道德缺失,以至于人们对价值观选择、形成的混乱和迷失。

人的价值观,是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一种主观、客观反映和认识,是对人的一种衡量标尺、信仰指向的界定。通俗地说,就是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的思考和认识。

我以为,人的价值观饱含三个方面,即:生存、情感和认同。人依赖于个体生命的生存、自然与人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体情感精神,在人的价值体现、实现及体验过程中,这三种价值属性与人的一生、乃至与人类的发展共存共荣。

生存价值即生命价值。这是人的价值观的第一层次,也是人的价值观的最基本最前提的条件。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并在生长和死亡过程中有条件的存在反映。它的本质是存在。泰戈尔曾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这是一个诗人对于生命的价值观。任何人都一样,离开生命、生存,去谈任何价值的实现毫无意义。回顾我的人生过程,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在对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在信仰确立、道德规范约束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并支持一切有利于生命本身、人类生存的价值取向。

情感价值即精神价值,这是人的价值观的第二层次,是在满足、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之后精神的归宿。归纳心理学和哲学的定义,人的情感价值就是:人对于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里体验,是人存在和作用于客观现实的主观认识。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爱慕,痛苦、鄙视、仇恨、嫉妒、愤怒等。是生命在自然、社会各种生存体验过程中,遇到挫折、磨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是人通过道德约束,规范人的基本行为的有力途径。人往往在迷茫、忧伤、徘徊的时候,总会寻找自我排解、调整的理由,情感是精神的灵魂和依附,是人继续生存下去的营养和根。

认同价值即社会价值。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对自我认同,对社会贡献的认同感受和经验。认同价值的实现是人对自己一生的满足感,是对社会贡献的被认同感,是人的价值观的最高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的社会作用,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生命价值、情感价值除了满足生命的存在条件和精神依赖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社会的认同,在社会认同感之下获得个体生命附加的额外意义。我一直希望并坚持着,在一生中能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并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努力追求情感、精神的寄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可以被家人、群体、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乃至历史所认同。

生存价值、情感价值和认同价值,是有层次的,但也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作用,这构成了人的价值观,也是我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原因、动力和目的。

沈从文说过:“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在这个翻书的过程中,人的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存的动力和方向,生存的积极与意义。

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情感而活得有滋味,为了被自己、社会认同而努力活着,这是我为生命而活的基本价值观。我希望自己,像我诗歌的句子一样,不离不弃地活,活得自然、活得有寄托、活得有意义。

“生命,一半是生,一半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