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问题;对策

临床实践是每一位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医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一个过渡阶段[1]。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将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合格医生的关键环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诸多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训练[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总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实习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参加实习的医学专业实习生326名,其中男125名,女201名。1.2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态度、实习满意情况、影响实习结果的因素以及就业态度等问题进行调研,评估临床实习效果,对临床实习生所掌握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情况进行考核。本次调研发放问卷326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影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的包括: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冲突,考研与实习时间的冲突,医患关系的影响,实习时间,学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实习管理等。见表1。

3讨论

3.1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冲突在本次调研过程中95.71%的学生认为就业时间与实习之间的冲突是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医学专业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受到较大的限制,导致其就业面较窄;另外,由于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级别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导致所学不能致用。而学生的临床实践的时间往往也正是其找工作的时间,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学生在准备面试材料、个人资料、面试、考试等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其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不能很好地掌握临床知识以及相关的临床技能[3]。在本次的调研过程中,也对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以及相关动手技能进行考核,发现实习生对相关技能掌握情况不好。另外,找工作时往往会增加学生的请假次数,这也是导致实习质量受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3.2考研与实习时间的冲突本次调研显示有77.91%的学生认为考研时间与实习时间冲突是影响其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在最后1年的实习阶段,往往也是准备考研的阶段,很多学生抱着试试的态度,一面参加实习,一面准备考研。在此过程中,实习生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复习考研的相关知识和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上,因此,导致其对临床实习抱着一种敷衍应付的态度,有的甚至干脆不去参加临床实践。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先进,因此多数的医学生希望能够留在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的三甲级医院,而报考这类地区的研究生是多数医学专业学生的目标,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4]。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大多数的医学生几乎放弃临床实践学习,对其实习质量造成影响。3.3医患关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医患关系也在发生转变,患者具有自和隐私权。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多数情况是在带教老师身边观摩学习,但是由于医患关系的变化,学生想要观摩学习和动手必须得到患者的同意。而多数情况下的患者是选择医生对其进行治疗,这也使得临床实习生动手的机会大大下降,导致其操作能力下降,这也是对实习生实习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3.4实习时间医学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转科的方式实现对每一个科室的学习。因此,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每一个科室的学习时间最多只有1个月。而通过本次调研发现,65.03%的学生认为1个月的实习时间并不能满足临床实践学习的需求,是导致实习生实习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3.5学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在其学分上只占总学分的25%,而实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毕业分配情况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就导致很多医学生对临床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另外,学校对于实习成绩的划分也导致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的重视度较高,轻视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这也是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之一[5]。3.6实习管理学校将学生分配到医院之后,对学生的管理度下降。学生参加实习之后,学校很少与医院方面进行沟通,也很少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而带教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往往存在较大的疏忽,这一现象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自己的临床实践结果,进而对实习质量产生影响[6]。综上所述,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参加临床实践时,应综合对上述因素进行考虑,进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争取向一名合格的医生转换。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用过早地担心工作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临床实践的学分较低而降低对临床实践的重视度。另外,学生可以集体向学校或者医院反映相关问题,使得学校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提高对临床实践的重视度,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阳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2]周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3]袁羽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医德教育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

[4]周全.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评价系统的优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

[5]隋树杰.医学院校治疗性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医学生;专业素质;临床能力

近几年来,我院在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方法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注意提高学生临床素质及能力训练,收到一定效果。

1思想上重视教学

首先临床医师要意识到自己的教师身份,关爱患者、善待病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才能悉心指导学生,做好带教工作,提高实习质量。将实习生培养和教育纳入到对科室考核的范畴等。主要措施可以包括备实习科室举办常见病诊治专题讲座、严格执行出科考试制度,并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医学生毕业的重要参考等,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工作的开展,增强医院的带教水平和学生主动参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意识。

2注重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素质[1]。首先,一个临床医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思维能力的强弱。如何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呢?那就要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为此,我院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入院的病人病历书写包括诊断与鉴别诊断,其中含有一个主要诊断,然后将其与该病人的症状、体征相近似的所有疾病的相同与相异点排列起来逐一进行鉴别。在每周的疑难病历讨论会上,要求每个实习同学要预先准备,在会上发言,使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所谓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病人的心理、行为、症状、体征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来判断病情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观察从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观察、定期观察,从内容可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每个临床医师都应当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我院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病历,对医学生从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三方面进行培养和锻炼,要求学生深入病房,多观察病情,充分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从观察病情变化上多思考,是否合乎规则,想自己的诊断、治疗方案,老师提问讲解,在每天上级医师查房前,自己先提前去查房,再向上级医师回报病人的心理、行为、症状、体征的变化。使之及早形成良好的医学观察能力。

4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充分利用临床病例,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机会,每周教学查房尤为重要,在查房质量上力求做到准备充分、目的明确、熟悉病史、查房程序规范、体检顺序及手法规范、病情分析时表达能力强、思路清晰、正确评价辅助检查结果,归纳总结突出重点。通过真实病人――影像资料――病理报告――最新进展介绍――病案分析资料这一系列示教过程,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看到某一种疾病时,可去查阅其他相关资料,使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亦能对这些病种有清晰的认识。并鼓励实习医师多听多问,边听边思考,边提问,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看各种操作,如术前让学生复习相应手术的局部解剖、术式等有关知识,术中学生才会看,术中适当提问,让他们边看边想,术后要求他们学习术记录,体会总结,并注意术后各种情况观察处理。一定要让实习医生多动手,操作前告诫他们任何操作都有技巧学问,老师放手不放眼,按规范操作步骤实施每一步操作,严格无菌观念,锻炼其细心、耐心及条理性和协调性。学生要把握好这样的机会,不要害羞,不要胆怯,不要怕丢面子,在训练中要做到“胆大、心细、脸皮健康”。

5培养医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的思考

5.1现有临床教学的局限。国家执业医师法规定只有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才具有从事临床检查和诊治疾病的资格,因此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即使有带教教师的监督,也不能进行具体的临床活动[2]。为此,我院建成教学实训室,购买教学仿真模型,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

5.2由于就业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忙于考研及找工作,忽略临床实习。对实习只限于应付,对此,我们与学校密切联系,加强组织管理,与学生沟通交流,让他们明确实习的重要性及了解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有助于考研及找工作。

参考文献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3

 

本文通过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的不同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的评价指标体系。

 

预防医学是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预防医学通过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使学生成为理论和实践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预防医学生的就业去向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如卫生部、卫生局等)、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这些单位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理论和实际结合能力十分重要,寻求探索各种实习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预防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预防医学毕业生能力提高的当务之急[1]。

 

鉴于预防医学的特殊性,近几年来,我院从战略的高度对预防医学毕业生的实习进行了改革,使预防医学毕业生更能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本文通过探讨我院在近几年进行的不同预防医学实习模式,并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实习模式,探讨培养优秀预防医学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为了培养合格的预防医学毕业生。

 

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国的卫生防病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各种政策改革,从而对卫生管理防治等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在实习模式改革前,实习模式主要是在学院内按不同科室选择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实习时间为5个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不同的教研室进行实习。实习方向分为: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以及卫生统计学。在不同的教研室进行课题设计,完成毕业论文。在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学以及卫生毒理学进行实习的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完成毕业论,而流行病学及统计学通常是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学校实习这一阶段的优点十分明显,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室进行工作,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虽然时间相对短暂,但是学生能够及时和导师探讨,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查阅相关的文献,独立完成数据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有非常好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学校经常安排的讲座以及最新的科技发展,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跟上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学生在独立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提升,科研思维的锻炼对未来工作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为在未来工作时进行现场操作或者取样、采样以及实验室结果检测和分析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此种实习模式同样有其弊端,由于学生全程在实验室中进行课题,从而造成学生对实际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日常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单位时会有陌生感,需要一段时间对整个单位的运行状况进行熟悉;学校与工作单位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落差,不利于学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运转。

 

学院发现此问题后,为了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改革后,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如下:首先,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毕业生在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单位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主要是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并配合实习基地对各个科室的资料进行整理,或者随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所实地进行检查。在实地单位进行实习对于预防医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并且在毕业前这一阶段进行实习有很多优点:实习阶段等同于在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工作,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疾病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或卫生监督检查及资料审核等,学生了解了疾病控制中心各个科室的工作内容,资料的整理、录入和分析等;了解现场工作的主要内容,实地进行检查或取样检测,学生通过采用各种仪器实地观察,取样品以及进行检测出报告等一系列程序,掌握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卫生监督所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卫生检疫等工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了实习单位的工作内容,在进入新工作时非常容易融入环境,大大节约了熟悉工作内容的时间,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但是,以上工作过程虽然使学生在程序上了解了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日常工作内容,然而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这段实习时间与年终总结相冲突,因而学生实地观察和取样等现场工作机会大大减少,转而是进行各科的流转工作,即了解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基本工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习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习工作的宽度和广度;接下来,学生会在5月初返回学校,5~6月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文献查阅、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并撰写论文完成答辩;毕业论文是学生实习的总结与提升,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掌握多种与科研相关的能力,如查阅文献、翻译、统计分析等。这些科研能力为今后进入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提供了很好的实践锻炼。

 

然而无论是在疾病控制中心或是在学校实习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在毕业实习改革的近两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了两种实习模式,从毕业论文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单位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实习的指导情况,学院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实习的指导情况,毕业论文实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毕业论文类型的转变,等等几方面了解实习状况,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后的毕业实习模式效果更显著,比较贴近实际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论文实习,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如利用工作单位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外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进行论文设计、数据分析处理、论文撰写等[2,3]。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学生直接进入实习基地,学生与学校导师的交流相对较少,缺乏理论方面的知识引导,因此学生在论文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非常薄弱,那么在学生实习前开设一些关于科研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课程和讲座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议在学生进入实习前进行两方面的锻炼:首先,了解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配合实习基地进行日常工作;其次,开展各项科研能力的学习,如进行案例教学、文献检索学习、科研思维的培养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等[4,5]。

 

此外,我们也调查了实习单位的意见,在两种实习模式下实习基地对学生能力的反馈,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据的整理统计等能力来进行调查;从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对于现阶段预防医学实习模式的改革具有较好的成效,80%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能够快速处理现场的问题,采样以及检测方面能够独立完成,大大节省了用人单位的时间,能够快速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各项任务,总体比较满意。

 

以上实习模式的改革举措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显著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各项能力,适应现实工作的暂时需求。然而,随着21世纪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预防医学的地位显著凸现出来,预防医学不能局限在某个地区或者国家,而是要上升到国际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考虑,建立信息通道的全球化[6],因此对于预防医学而言,又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预防医学生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预防医学生需要逐渐和国际接轨,全方位的看待医学和人群的健康问题,处理疾病与健康的问题,用来增强全民的保健意识,如何培养更加适应国际的预防医学人才也是未来将要面临的重要医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预防医学实习模式的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努力,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和需求。此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合理的建议,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发展提供更合理的实习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的评价指标体系。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学生主导型; 病例讨论; 教学模式; 临床实习; 综合能力

Research on Student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to Train Intern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JIANG Xiao-gan,LU Wei-hua,JIN Xiao-j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67-07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 for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interns to improv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Method:Sixty 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2010 in 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model of teacher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model of student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s.The evaluation scores and the questionnaire in dispute to evaluat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n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error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result of theory assessment mo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But comprehensive ability contrast analysis,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test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he student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Clinic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19

医学临床思维是医疗人员运用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结合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所采取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认为是医疗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认识的具体化,并由此指导进行临床诊疗活动的思维过程[1]。临床本科医学生毕业实习是本科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2]。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3]。现今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病例讨论过程一般以教师为主导,实习生作为旁听者或者被动接受者参与这一过程,不符合当今教育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思维的理念[4]。自2012年以来,皖南医学院重症医学科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在保持系统性教学基础上,创新病例讨论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临床生产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相结合,旨在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以期增强实习学生综合素质,并改进临床带教方法,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两组学生基础医学学习成绩情况基本相同,实习期间实习环境、管理制度一致,实习期间参照实纲要求,所讨论的病例内容及诊断、病例讨论次数相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每组学生在同一科室的实习时间为4周,实习期间由通过教师资格考核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直接带教,上级医师参与指导。每周选取两例诊断相同的病例开展病例讨论,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带教老师完成,病例讨论时实习生参与旁听并记录。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学生完成,具体工作步骤包括:(1)资料收集:按照实纲要求选取病例资料,并将相关资料结合实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制作汇报幻灯。(2)病例验证: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体检和病史收集,带教老师对采集的病史,体格检查进行验证。(3)讨论及问题引申:各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采取交互式问答方式进行讨论,通^对病情特点和发展经过的汇报,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有论据的讨论,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由师生双方共同评价,包括由教师方制定的出科考核和学生方的自我评价两部分组成。(1)教师制定的出科考核在实习结束后由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分数各100分。理论考核题目由本教研室制作的题库随机抽取,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包括病史追问、体格检查、诊疗计划等。考核由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考核小组参照皖南医学院制定的实习教学大纲考核内容及标准进行,并对评分标准及考核指标量化。同时记录两组学生医疗差错发生率。(2)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实习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匿名评价,采用10分制,调查项目以优、良、中、差四种等级评分,每种等级分别对应10、8、6、4分。教学效果评价项目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综合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阶段,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5],这就造成了在教学中重视临床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而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认识不足[6]。临床思维能力体现着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相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来说,其培养过程更为复杂和漫长[7]。医学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临床能力的医生,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8]。而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解决临床问题,从而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9]。但目前大部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存在片面性、表面性以及被动性,对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无法系统并正确的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两方面因素[10]。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合适的病例带教,让学生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11]。

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比较多见的带教模式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无益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2]。学生长此以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仅扮演讨论记录者的角色[13]。教学的目标往往仅注重实纲要求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系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完全按照带教老师的思路进行诊疗,无法将理论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14],因此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产生打击[15]。学生往往仅局限于进行开列化验检查单,书写病程记录等机械性工作,但却不理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和对诊断的价值,更不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现个体化治疗。长此以往,实习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认为实习就是写病历记录病程开具检验申请单和写病程记录,同时又因需要经常进行理论考试和对未来工作问题的担忧,实习倦怠感增强。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实习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强,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是实习带教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16]。

近年来,笔者教研室在临床生产实习带教中,摸索、实践并推行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病例资料的收集、验证和问题的提出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既有对未知问题的疑问,也有对已知问题的理解性,还可以是将来问题的探讨[17],而教师自始至终发挥了积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带教老师运用“病史资料收集是否完整”“体格检查是否遗漏”“实验室检查是否合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是否充分”以及“未来的诊疗方案该如何调整与进行”等多元化的启发方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从而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带教教师适时监督,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笔者通过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为载体的临床实习带教实践中,发现学生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即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讨论学习并经带教老师归纳总结后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从而开始了主动学习行为。第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即实现了“得鱼”向“求鱼”的转变。在这种实习带教模式下,学生能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并实现独立思考,运用各种医学资源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解决问题[18]。第三,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即将“知书”转变为“获术”。实习生在个体化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提高临床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从患者实际出发,通过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探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了解病史、亲自进行体格检查,随后根据这些资料探究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应用循证医学的观念和最新医学资源来处理临床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对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将多学科复杂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关键一环[19]。研究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对于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S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从而对医学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娟,张媛媛,赵晓红,等.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50-151.

[2]郑力峰,叶君健,林建华,等.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37-141.

[3]刘波,肖际东,毛玉瑶,等.临床病例讨论法在超声诊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46-147.

[4]孙晓楠,刘莹,张静,等.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 环节的研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11-13.

[5]倪致雅,成信法,夏. 基于非医学类专业的《中医临床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57-2358.

[6]胡青,张高岳,楼国光,等.电子病历结合PBL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0(7):575-578.

[7]黄小平,邓常清.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37-539.

[8]金辉,沈孝兵,方霞,等.自主研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机-以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4):31-32.

[9]高毅英,马宏,赵研芳,等.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76-78.

[10]孟晓燕,谭鹤长,王英,等.PBL结合CBS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0):121-124.

[11]李凛,任晓燕,张海燕,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教学改革及西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6,35(6):64-68.

[12]马聪,陈柱,肖立志,等.PBL与LBL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933-936.

[13]刘勇.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6):182-184.

[14]王焕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53-155.

[15]刘继平,冯素梅.有声思维病例分析讨论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6-17.

[16]张金荣,韩东亮.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1-13.

[17]周海燕,潘央央,王锡萍,等.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12):68-69.

[18]周力,续畅,陈晖.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的效果评价与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132-134.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临床实践教学考核;应用与研究

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结合自身教学优势,遵循“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汲取和总结国内、国际先进考核方法,在临床教学的三个阶段,即临床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毕业生产实习阶段和毕业阶段,对考核目标、指标、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重新构建,以目标明确、指标量化为特点,将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标准化病人(SP) 、模拟病人、实际病人等模式进行综合应用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在临床实践教学考核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2002级医本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1.2 方法 设对照组(2000、2001级医学生98人)与实验组(2002级医学生45人),然后对其实践考核成绩、就业、考研、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对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影响。

1.3 过程 在各阶段考核前,需对考官和学生进行培训,充分掌握各阶段考试要求。

1.3.1 量化式一级目标考核 ①考核阶段:临床基础知识学习阶段。②考核目标:熟悉诊疗过程;锻炼交流沟通技巧;掌握检体方法、步骤和重要性。③考核类别:检体实践。④考核形式:模拟病人考核。⑤考核内容:体格检查。

1.3.2 量化式二级目标考核 ①考核阶段:毕业生产实习阶段。②考核目标:具备良好的医德和学习态度;熟练掌握诊疗过程,具备基本临床诊断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熟练掌握沟通交流技巧;熟练掌握问诊、查体技巧;熟练完成病历书写、答辩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熟练完成医嘱、处方以及辅助检查项目、技能操作;能够作出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好掌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建立诊疗意识,能够为病人作出基本医疗预算;具备科研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③考核类别:出科考核。④考核形式:实际病人考核。⑤考核内容(单科工作能力测试):平时表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嘱、处方、病历书写、病历答辩、辅助检查、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诊疗预算。

1.3.3 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 ①考核阶段:毕业阶段。②考核目标:具备高尚的医德、敬业精神,较强的临床诊断思维和交流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熟练独立完成新病人的入院处理、病历书写、辅助检查和技能操作、诊断、治疗;具备群体健康预防和指导,以及医疗/效益成本的预算;具备较强的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研究意识和发展潜力。③考核类别:毕业考核。④考核形式: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4~7]与标准化病人(SP)[5,6]结合模式。⑤考核内容(临床综合能力测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口试)、辅助检查(笔试)、技能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结果统计与分析

总成绩均为100分,其中≥90分为优秀,<90分≥80分为良好,<80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2000~2002级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对三组的成绩进行H检验,Hc=表1 2000~2002级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统计表45.905,P

2.2 两组医学生就业、考研结果统计分析

2000~2002级医学生就业、考研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表2 2000~2002级医学生就业、考研情况统计表结果分析:三组资料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

2.3 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统计分析

通过对25名临床带教教师的问卷调查,完全认同率在80%以上,完全否认率为0%,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完全认同率在75%以上,完全否认率为0%,均认为该方法是培养和建立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条新途径。

2.4 结论

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优化设计和整体构建,形成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从而探索了一条科学培养、建立和加强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新途径。

3 讨论

检体实践考核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首次临床基本技能测试,处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初期,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采取了模拟病人考核方法,量化考核指标,侧重体格检查规范性和技巧性,避免了以往欠缺整体观念、生搬硬套教材的弱点,为较好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出科考核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形成、实践能力培养和建立的关键时期,也是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该阶段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设置的单科考点最为丰富,内容涵盖量最大,采用了实际病人考核,既真实反映了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状态和效果,也很好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与病人沟通能力,较好促进了医学生向合格医生的转化。

毕业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综合思辨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医学教育成功与否验证的重要指标。因此,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的目标设定更加丰富和开放,采用了国际推行的OSCE和SP相结合的方法,即避免了传统考试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主观性,又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功能,达到了综合测试临床思辩能力和考核客观性的双重目的,为培养合格临床医生把住了最后一关。

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较好改变了以往考核的标准偏低、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的弱点,使临床实践教学考核形成了新标准和体系,具有了更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是培养和建立医学生临床思维、实际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同甫.关于在我国试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1819

2 李群、余丽,史济纯,等.按《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社会评价结果的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7072

3 王宗海,向焱彬,冯爱娟.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不足[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25126

4 王锦帆,黄华,陈玉心,等.仿真型临床技能多站考核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0(6):7273

5 马兴国.OSCE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415

医学生毕业实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技能

[作者简介]王朝辉(1971-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神经病学;刘岩峰(1978-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医学部实验实习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颅脑损伤;温春阳(1962- ),男,北华大学校长助理、医学部部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培训模式改革。(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61-01

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正逐步深入推进。《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件)的实施,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关于培养卓越医生目标的论述,均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医学理论教育缺乏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单一且分散,阻碍了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的培养。特别是临床医学作为一门针对性强、实践难度大的学科,对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临床医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教学平台的建设,才能保证医学生具备合格的临床操作技能,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

一、目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与医疗体制的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1.教学模式不合理。现行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外科学总论、实验诊断学等课程组成。根据教学计划,各临床专科技能教学分散在医学生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各系统疾病理论知识不能和相应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并且医学生由于不能在早期学习阶段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校学生到临床实习医生的角色转变。等进入到课间实习和临床实习阶段,鉴于各教学医院医疗条件和教学水平限制,很多学生无法完成既定实践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造成其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缺失。

2.临床实践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多数教学医院存在着指导医生教师不足、医院床位数不够、病人配合教学意愿低、医疗风险增加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效果。单纯依靠医院见习和实习带教的传统临床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学需求,学生实际操作和接触患者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医疗风险和责任,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在降低,相当一部分临床实践教学浮于形式和过程。

3.临床技能操作及考核形式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临床技能操作和考核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完全凭借个人习惯和经验,导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够严格、规范。另外,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以及考研、就业的冲击,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操作不严谨,考核走形式。同时,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缺乏严格和规范的管理,易受客观条件制约,加上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组织纪律涣散,很难达到考核和技能培养的目标。

二、加快推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进行课程体系优化重组,完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根据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我校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非常注重技能培训。集中表现在:对外科学总论、诊断学等课程减少理论讲授,增加实践操作训练;按照外科学、内科学等专科临床操作内容,修订实验课程大纲,随课程进度阶段性培训实验项目;按照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的规模和标准,参考国内外实践教学中心的成功经验,做到了教学内容规范化,操作标准国际化,并购置了大量新型数字化模拟教学模型,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合理布局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效,有机调整,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实训、考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按照懂临床、实践强、素质高、擅沟通、重人文的思路,建立相互衔接的模块式教学,并将各教学模块分为基础教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注重职业品德培养,设立多站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综合运用标准评价方式,形成了“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地掌握医学专业知识。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在实践中创新教学内容及方法,开设临床技能课程,与临床理论紧密衔接;拓展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式教学;开展情景式模拟教学,建立手术室、病房等仿真医疗环境,应用数字化模块及教学模型,整合各专科的实践操作内容,进行模拟训练;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实际病例视频讲解操作流程,将理论知识直观融入实践操作中,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人际沟通,构建医学生职业品德素质培养模式。据调查,80%以上的医疗纠纷案例中,事发原因均源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为此,我校开设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在加强医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沟通能力、法律法规意识、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学生反映良好,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3.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临床技能考核中应使用标准化题库,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我校为例,由于以往技能考核内容较为单一、主观性较强等因素,我校尝试将客观结构临床技能考试(OSCE)引入学期末的操作考核。学生进站考核,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和技能操作;第三站辅助检查,分为心脏听诊、胸部听诊、心电图和X线片阅读四部分。通过对现行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学时的调整,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行考、教分离,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适当在部分临床学科引入问题式学习教学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全过程实践讲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临床课程的同时,回顾前期基础课程,使学生充分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创建临床技能多重强化培训与考核系统,进而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

4.加强临床技能平台建设,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加大实践技能中心开放力度,规范实验室开放程序和提高实验室开放服务的水平,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搭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平台,走临床技能教学与优势临床学科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器官、系统或疾病为中心,多点融合,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性设计,实验由指导教师设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验项目中的科研思维,引入动物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践总结

临床医学专业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操作和实训,保证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医疗环境,培养医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进而促进临床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卉,金延安,张文,等.医学生实习前教育和技能强化训练的必要性及其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2]孟卫东,杜庆锋,谭剑,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实践的总结[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

[3]史京萍,黄华兴,沈历宗,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外科学课程考试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于春燕,王云东,董志恒,等.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体系构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5]余结根,刘文艳,王丽,等.我校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装备,20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