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证护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证护理论文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甲、乙组,甲组24例,孕周:35~41岁,平均孕周:(38.56±1.27)岁;女11例,男13例。乙组22例,孕周:35~42岁,平均孕周:(39.18±1.43)岁;女10例,男12例。两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乙组采用基础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给与吸氧治疗,注意患儿的保暖;(2)给与必要的营养支持,检测脑颅压,给与规范治疗;甲组采用循证护理:(1)通过查阅相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资料,对其全面了解;(2)积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3)在患儿的病房内播放优美的曲子,病房配以鲜艳的色彩搭配,刺激患儿的听觉和视觉;(4)每天为患儿进行全身按摩,刺激周围神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得计量、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标准

1.4.1护理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1.4.2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编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护理方法、态度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66~84分,不满意≤65分。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性对比研究

经过护理后,24例甲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7%(22/24),其中无效2例(8.3%),有效6例(25.0%),显效17例(70.8%);22例乙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7.3%(17/22),其中无效5例(22.7%),有效7例(31.8%),显效10例(45.5%);甲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

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24例甲组的满意度为95.8%,非常满意18例(75.0%),满意5例(20.8%),不满意1例(4.2%);22例乙组的满意度为86.4%,非常满意12例(54.5%),满意7例(31.8%),不满意3例(13.6%);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高于乙组86.4%,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断指再植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46.3±15.6)岁,其中挤压伤9例,砸伤11例,撕裂伤15例,切割伤5例。对照组中22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45.0±14.2)岁,其中挤压伤12例,砸伤8例,撕裂伤13例,切割伤7例。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无其他严重的外伤,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术中先清除肉眼可见的损坏组织,标记好截面处的血管和神经,对截面进行固定。然后在显微镜下修复受损的神经和栓塞的血管,修复后进行肌合。术后采用抗生素等药物抗感染,并在局部伤口处敷上辅料,经常更换。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提出问题:根据患者术后情况,找出影响断肢再植体成活率的因素,如术后感染、血管危象、心理因素等。

1.3.2寻找证据:

通过翻阅图书、计算机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寻找预防这些因素发生的措施。然后成立一支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经过培训和学习后进行护理。

1.3.3实施护理方法:

①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亲切的交谈、健康教育知识等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消除痛苦,使其树立良好的信心。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彻底放松患者心情。②做好患指的保暖工作,对其血运密切观察。患指血管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大,如果温度过低会使血管痉挛,因此保暖工作必须要做好;护士还要定时观察患指的颜色、张力和毛细血管回流情况,对于情况异常者给予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动脉危象。搞好病区环境卫生和患者自身的卫生。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室温和湿度适宜,病区环境干净整洁,并每天消毒;此外还要保持患者床褥的干净,每日进行紫外线杀毒,对患指及时换药,以防感染。

1.4评价指标:

断指再植体的功能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指关节活动度、感觉、外形、肌力、遗留症状等,评分分为优秀(100-80分)、良好(79-60分)、差(59-40分)和劣(39分以下)四个等级。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断指再植体的成活率:

经过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并结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再植体成活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40个断指体成活38个,成活率为95%,对照组40个断指体成活30个,成活率75%,可见观察组的断指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断指再植体功能情况比较:

对患者断肢再植功能进行了评分,其中观察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为77.5%,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

2.3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前者的护理满意度(95%)较后者的高(75%),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一、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核心意思是临床医师应认真、慎重地将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好的证据,用于指导解决临床问题。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医师的经验、直觉或病理生理原理等来处理病人。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的同时强调循证医学即根据科学研究的依据来处理病人,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基础上,要求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发现最有关和正确的信息,最有效地应用文献即证据,根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总之,对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

二、口腔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是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的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新证据的产生是非常之快速的,新的医疗器械的应用随之诞生的就是新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的进步会诞生许多医学学术论文,这些都是新证据产生的源泉。新证据的产生还需要得到及时的应用才是新证据的诞生的价值所在。但是传统医学在临床问题的解决方面在存在重大的局限性,有不少证据都已经被充分证实但是仍然没有被临床采用,例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已经被充分证明,但是知道其后的20年才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当中。

(二)长期工作会产生学习惰性。学生在学校毕业之后原有的学习动力通常在繁忙的工作当中消失殆尽,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学习的动力就越低,在长期的工作中,虽然工作经验会不断纠正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毕竟知识框架还陈旧的,因此在新药和新设备的应用方面会产生诸多的不便和不适应问题。

(三)临床工作尤其是口腔外科护理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尤其需要用新的的适应时代需求的证据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四)学校中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且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也比较小,日后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循证医学理念可以有效地达到持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

(五)循证医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质量,而且也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三、教学实例

我们以阻生智齿为例:无症状阻生智齿能够进行预防性地拔出,对于此问题的争议比较大。有学者认为:“一旦确诊为阻生牙,应尽早拔除,因为阻生牙可能引起冠周炎、邻牙龋坏、邻牙牙槽骨吸收等,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拔牙更加困难,并发症增多”。针对这个命题,导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列“循证”工作,具体工作是,知道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查询工作,此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查找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文。但是学生反映,没有找到关于“无症状阻生智齿能否进行预防性地拔出”这个主题的RCT论文。学生经过齐心合力证实一点,即对无症状阻生智齿进行预防性地拔出会损伤舌神经以及下牙槽神经,所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没有证据表明无症状阻生智齿的预防性地拔出是对患者有益处的,但是有证据表明预防性地拔出会损伤舌神经以及下牙槽神经。此时的观点已经非常明确。另外需要特别告诉学生,预防性拔除智齿(不管是有症状的还是无症状的)均是存在风险的。最后做出应用评价,在所有参考文献当中,文章质量较低,如果要对该问题进行确定,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循证医学的局限性。虽然循证医学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仍然不能够替代临床经验、临床技能以及临床资料,所以证据要应用自己的患者使必须要严肃慎重,应该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身体指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二)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名词已在国际会议和杂志论文中到处可见,应用范围也扩大到为专家们制定诊断治疗指南和政府制订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循证医学并不等于RCT:有人认为应用某项RCT结果作为治疗的依据和指南,就是循证医学,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对RCT结果应根据治疗性试验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如果该试验设计合理,科学性强,也要根据自己病人的情况分析是否适用。

参考文献

[1]Hitoshi niwa. 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2]Sackett DL,Sharon 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vidence-based medicine.New York:Chruchill Livingstone.2000,(01):1-10.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4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经验,这是她的优势,但是也造成了其在临床工作中常常沿袭着前人的经验,而相对缺乏在微观上进行解释的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中医的护理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缺乏科学的依据的临床决策在实践中高达85%,很多护理实践活动是凭借经验和直觉来进行[4],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医护理整体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尽管近年来中医护理的著作和论文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质量并不理想,多为经验总结性的文章,而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并且缺乏对研究成果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评价。因此在中医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理念,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在科研方面的科学性,对于推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5]。

深化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中医护理的整体观既包括人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又包括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同意。循证护理同样强调整体观,其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健康需求出发,在提出问题时多考虑患者,在寻找和搜集证据时强调对患者的有利性。循证护理和中医护理都涉及整体这一观念,都将患者的感受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护理的目的,但是循证护理的整体观念更多的考虑到了人文本身,随着医学模式逐渐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临床工作中进行的诊治决策需充分考虑临床研究的证据、医生的经验以及患者的意愿。

而中医护理虽以“辩证施护”为其理论的核心,但是该提法作为一个方法论毕竟不够全面。护理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简单的以“辩证施护”的方式实施中医护理,可能存在着资料收集不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继承“辩证施护”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创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给予其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对护理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形成一套新的护理实践模式。

中医护理中的辩证施护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搜集来的患者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但是其在对患者疾病的本质进行判断时往往存在着证据不足的现象。循证护理可以通过科学的证据对临床进行管理,寻找证据是其中心思想,其在解决临床问题时更加强调文献证据的作用,并对这些证据进行严格的分级,然后应用于实践。它弥补了中医护理的不足,为中医护理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证据,使其临床实践具有可信赖的科研结果进行解释和支持。

加快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进程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护理的方法,在科学思维的同时更加强调证据,与中医“辩证施护”的观点相同,都是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做出护理决策。但是由于中医中复杂的“症”与“症候”,护理人员的经验不同,可能基于不同的辩证施护方案,中医诊断往往以主观经验为主,而缺少客观指标。将循证护理引入中医护理中,有利于不断完善中医护理的理论体系[6],重视临床工作中科学证据的运用,并总结和分析实践所取得的干预效果,为以后实施中医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中医护理工作不断进步。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5

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的教学团队、导师团队与临床实践基地的护理专家组成了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队伍的复合型主要表现在来源的多元化,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工作岗位、中医和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背景、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及其他不同学科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建设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我校专职护理教师21名,17名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4名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0名教师(47.6%)具有高级职称;18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5.7%),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正在就读博士,攻读方向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基础医学。专职教师中9名(49%)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其中3名为中医医疗背景,6名为中医护理背景。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规定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有2年的临床工作时间,工作5年后平均每年完成100h以上的临床工作。除专职教师外,在我校3所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聘请护理专家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为了保证专家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聘请的兼职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且目前全部在临床一线工作,涵盖了内、外、妇、儿、急救、重症监护、社区保健等各个领域,中医、西医兼具,以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兼职导师。

2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别于西医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最重要也是最具自身优势的就是中医特色。我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设置了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基础和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部分学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高级护理实践技术。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将研究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既强调经典理论的知识继承,又兼顾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创新;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以及书面考试成绩3大部分之外,对学生自主研究所得的学术交流报告和学术论文水平做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交流报告时提出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3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课程体系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科学型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整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校都推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专科技术为重点,以实践理论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技能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设了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等与就业相关的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要进行出科考核。此外,学校要组织阶段性考核,对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衡量,考查学生独立处理临床专科领域中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转科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阶段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力争做到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配合,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训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护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4引入循证思维,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

实际分析能力是指对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揭示能力。事物的现象是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只有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才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手术室临床实习阶段,如何在带教中引入先进的护理带教方法,在教授护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实习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分析能力十分重要[1]。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突发事件多,对护理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容易使刚进入手术室的实习护生产生畏难情绪[2],无法进行相关实际问题的分析。因此,如何在传统的手术室临床带教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将是我国护理学带教需要探索的问题。

1 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1.1传统带教方法的不足

邱瑞娟等[3]将临床带教模式归为两大类,即经验型临床教学方法和教育学理论临床教学方法。这两类方法又可各自细分为多种带教方法。虽然目前各医院手术室的带教模式多种多样,也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教科书及个人经验仍是这些模式主要依靠的知识基础,而教科书更新缓慢、个人经验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待商榷。其次,这些带教模式过于重视临床带教中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提高。

1.2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使广大师生能够摆脱教科书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其次,避免了“书呆子”型临床护理学生的产生,对于护生未来护理工作的开展颇有益处。

2 培养手术室实习护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方法

2.1多媒体教学

对于手术室中的技术操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的无菌准备,术中无菌物品的传递,常见手术的摆置等。带教老师通过将这些操作制作成教学录像带,集中向实习护生展示,并重复观看研究细节。有利于护生理解、记忆,并牢固掌握知识要点。

2.2制定带教目标

总带教老师可以提前制定每期手术室实习带教目标,并向所有实习护生展示,从而使整个实习教学有章可循。如此,各手术室带教老师和护生便可以自己明确实习的要求和目标,减少实习的盲目性和跟随性,提高护生的主动进行分析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实际操作模拟训练

在真正进入手术室前,集合全体师生进行操作模拟训练。训练中,学生作为主体,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进行独立分析。老师只负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答疑。周丽萍等[4]进行的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手术室带教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她们提前一天对护生必需参加的手术项目及工作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一方面,由总带教老师集中示范讲解配合手术的目的、配合要领、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另一方面,各手术室不同带教老师分别模拟术中的角色(包括病人、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巡回护士等),帮助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准备器械台、配合铺巾、消毒及手术物品的传递配合等,直至熟练。其次,第二天,在模拟训练结束后,按照实习计划安排,由各自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生参与到实际手术护理操作中,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快速进入手术室的工作状态。这种情景模拟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带教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4分阶段教学方法

前期熟悉阶段:在进入手术室第一天,由总带教老师带领全体实习学生熟悉手术室环境,并初步学习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介绍常用手术器械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护理内容等;练习阶段:由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模拟手术操作;实践操作阶段:护生实际参与手术配合。

2.5循证护理理论的运用

循证护理是指综合分析当前的相关研究依据,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的,结合不同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将这三者相结合,综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5]。手术室不同于其他科室,实习护生需要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因而对其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具体结合手术中的发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包括期刊文献、科技期刊、各种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网络等,并引导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结

临床实习是将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手术室工作更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使实习护生感到无所适从[6]。而这要求带教老师能够结合本院手术室护理实习的实际,对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带动实习护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提高其实际分析的能力。

作为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学会驾驭信息、重视培养实际分析的能力。因此,在学生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之初,就应当重视培养他们的循证护理能力,并进行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王超虹,苏淑梅.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07,28(4).

[2]扈树桂.浅议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体会[J].海南医学,2009(1).

[3]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4]周丽萍,周俐.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手术室带教模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