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1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初中数学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这多在文科教学中体现,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并形成初步认识,这才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同时,课前预习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并且课前预习要注意讲究方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做好相关的笔记,将课本中的关键词、重要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随手记录,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和有疑问的知识点做好标记,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然,教师要做好课前预习笔记的检查工作,以督促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检查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这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备课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在最初进行课前预习成果检查时,检查的频率要相对较高以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学生的习惯趋于定向时,教师可减少检查的频率,或者进行小部分抽查,或学生之间相互检查,以巩固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当学生养成进行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时,学生也就迈入了掌握学习方法的大门,教师对此环节要尤为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仅靠课前预习学生还不能够完全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这必须等待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谓“教学”,即有“教”有“学”,一方面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认真听课的习惯,以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做好课堂听课笔记,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课堂笔记有利于W生在课下进行复习,或者进行二次学习。
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学生就难懂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当然,教师在讲完某个知识点后,也可以要求学生复述相关知识点,以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当然,认真听讲并不等于完全认同教师的观点,或者以教师的教学为圭臬,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培养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就教师教学中的错误提出疑问,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共赢。
三、注意启发式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学必须符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即以教师为绝对主体,学生为被动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教师可在教学中多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并做出自己的解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讲究技巧,答案不必过于死板,解答的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包括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做出自己的解答。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要讲究方法,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仍要对学生的回答积极进行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回答问题。
另外,教师对学生还要加强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慢慢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知识,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当然,实行启发式教学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究,以某个数学应用为课题设计探究方案,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来提高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的规律,灵活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切实实现提高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复习训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就是在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与巩固。加强复习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习题练习,二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温习回顾。数学最主要的练习方式就是练习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保证练习题的质量,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试题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学生在做习题时一定要学会知识的灵活贯通,尽量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做练习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尽量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当然教师在进行习题训练时,一定要尽量避免题海战术,以质量取胜,培养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习惯。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入门学习;方法
初一是初中数学学习入门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觉得初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差别不会太大,主要还是进行一些数字的计算,却不知初中数学包涵了几何、函数、概率、逻辑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在内容与理论方面拓展了许多,而且其难度较初中数学也加大了许多。往往初中的学习方法不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而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又直接影响着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孩子们掌握好好初中数学入门学习的方法,那么有哪些入门的学习方法呢?下面就此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笔者的意见。
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很多同学在经历小升初的洗礼后,刚进入初中时觉得应该需要享受、休整一段时间,等到初二、初三再开始努力学习也不迟,却不知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主要在于前两年,第三年主要是系统化的复习阶段。而且初中数学最难、最重要的内容都在初二阶段,初一,初二对于整个初中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充分做好学好初中数学的心理准备。当然在刚开始的学习阶段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如学生们由固式思维到理性思维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数学的抽象理解能力也难于一下形成、学习内容繁多让人承受等等问题。同学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把各种问题扼杀在数学学习的初期,防止问题积累,只有同学们的心理准备足够强大,才能更好的做好入学阶段的学习。同时,面对新环境,同学们应该充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快速进入状态,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的教学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前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效率,在老师讲授新课时,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不是只走一个形式,要严肃认真对待,掌握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整理出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带着疑惑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效果。所以,充分的课前预习就等同于好的听课效率,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进行下节内容的预习,从而形成好的学习循环。
三、课堂认真听课
听课对于学好初中数学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堂课听不好影响的并非只有当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听好课在做一些习题练习时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它也能也能帮助同学们节省学习时间,减低精力的消耗。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要认真的听课、专心的听课。好的听课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找准知识疑点和难点,重点听取自己整理出不懂的知识点,认真听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的,老师的解题思维是什么?解题方法是什么?从而逐步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二是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充分发现学生们在发言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老师是如何解决的?
四、课后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学过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对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回忆式的复习法比较普遍,学生就像电影回放似的回忆老师的讲课情景,讲课内容。一些问题如果想不起来,可以打开笔记本或书本进行查询,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都十分的牢固。当然课后复习也包括通过练习习题来巩固知识,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检查自身对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是否完全掌握知识点,如果掌握不准,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体现。所以,要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有必要的。当然,在练习习题过程中,同学们要要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演算、验算的习惯,不要急于求成,马马虎虎。这对以后初中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审题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充分把握题意;解题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简单,自信合理;演算要做到认真仔细,切忌粗心大意;验算要做到把握细节,细致耐心。
五、课外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3
一、转变思维
与小学数学相比较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必须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正处于有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为个人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二、做好预习
初中数学预习应做到:先粗读,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数学的预习不用你做太多的工作,主要是看数学课本,这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数学预习可以有“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下面以“方程和它的解”一节为例来说明这种预习方法。
“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将“已知数”、“未知数”、“方程的解”、“解方程”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例1、下面“归纳”提示内容都要圈划出来。
“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的空白地方,对于y2+2=4y-1和5x+8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为什么?说不出理由,这时我们可以把疑问标在题旁。
“三试”就是尝试性的作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三、认真听课
课堂听课是初中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数学听课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口到:就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在课堂上新的疑问,都提出来,请教老师。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如“只有零和1的平方是它本身”,可以改为“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零或1”。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的动手做笔记。
四、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表,还要知其里,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正确的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犹如造房屋那样,基础打得牢靠些,将来在它的上面造起来的房屋就不会坍毁。因此,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能解出几个习题就干脆把它放过去,又不要以为它很容易懂,而不去深入理解。
五、课后复习
有的同学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必须要求自己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纪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再做作业。
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像华罗庚所说:“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重新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独立作业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用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其次,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
七、善于总结
在进行单元小节或学期总结时,很多学生往往容易依赖老师,习惯于让老师带着复习和总结。其实,作为中学生,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总结的习惯。要做到:
1.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2.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
3.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的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自己去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去领悟、发现、探究、和创新。本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培养上的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大胆质疑
“学源于思。”思考是数学学习的精髓,要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首先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的特点。要想做到这些,质疑在所难免。
质疑是对习以为常、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疑问。疑是思维的开端,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的需要,是探索问题的基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 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积极的评价,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质疑又来源于问题,要想使学生课堂上提出有质量的疑问,教师应适当采用“问题教学法”。既要有目的地以问题为起点,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创设问题情境,适当设计问题予以启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到疑点。课堂上教师应为他们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看法和观点,并及时对这些问题看法和观点做解答、梳理,使学生在猜想、怀疑、讨论的过程中活跃思维。
二、自主学习,感知体验
“人生的最大宝藏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最大的智慧之源。”自主学习是其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自主求知活动,教师可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作适度点拨,而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应放开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感知体验,让其在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中体会数学原理的产生、意义和实质,自主构建其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因此,中学数学课堂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倡导学生学习自主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实战自我才智的舞台,从而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索,感知体验,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探索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身思维的深刻性,这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所在。
三、耐心补差,精心培优
教师特别注意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更多的赞扬,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满足,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待差生的作业,更要精心批改,抱着满腔热情的期望分析错误的原因,排除其学习的障碍,使其保持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逐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培养数学优生,成立数学培优辅导小组,吃“小锅饭”。 使他们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中获得最大的进步。
四、善于反思 ,拓宽视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每次做完题后如果不进行反思往往印象肤浅,思维的深刻性及批判得不到发展。因此,在问题解答后,要经常问学生有何感悟:此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还有其他解法吗?如果换个题设,还能得到这个结论吗?题设不变,还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回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有助于学生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改进措施,防止以后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思考还有更简捷,更恰当的解决方法。这样通过题目解题思路的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反思了解决问题的视野,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究,学生可以解决类是相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五、详略得当,有收有放
学习数学时,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中档题应步步详述,且忌跳跃隔步;而对于综合题,应在明确已知、未知的情况下,考虑其在什么知识范围内,重点寻找解法,分析题目类型,再用一种又一种方法试解,一旦确定了思路,可在草稿上画草图分析求解,把关键步骤写下几个,过程不拘形式,因而可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5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是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使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归纳定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的体验性、独特性
1、培养学习的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我就提前布置学生到自己熟悉的银行,调查有关不同种类的储蓄利率问题。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并且有选择地层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
2、培养学习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一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3、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6
误区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或不会”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这也是在课余经常能够听到的部分同学的反馈信息。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解题时一旦遇到稍有变化的新题型时却无所适从呢?这说明上课听懂还停留在“听懂”这一初级层次上,而能达到举一反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却是对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加工重组构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每位同学必须达到的要求。
教师所举例题是范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手段,作为学生不应该只学会题中的知识,更要学会领悟出解题思路与技巧,以及蕴藏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应作出如下的策略调整,步骤如下:第一步:合上书,自己重做一遍例题,做题过程中,找出自己遇到的思维受阻的地方;第二步:对照课本解法,寻找自身思维漏洞,问自己:为什么课本这样解决问题?我的解法不足之处在哪里?第三步:进一步思考:本题的条件、结论换一下还成立吗?本题还有其它的解法与结论吗?第四步:总结解题规律,提醒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作出重点提醒标记。
误区二:“数学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数学概念不重要”
有不少的学生认为数学多做题就能学好,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的原因在于概念不清。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往往导致认识、理解偏差,解题出错。
例如,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刚学习正负数时,教材曾把算术数前带有正号和符号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有理数的运算以后,再这样形式地理解正负数就非常不够了。这时应当把负数理解为小于零的数。如果缺乏对概念的这些更深层次的理解,就将导致出现 “-a是负数”,“a>-a”,“a+b≥a” 等一系列错误。
这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失误的典型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由此可见,概念不清,做再多的题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想提高成绩谈何容易!
调整策略:第一步:记住概念,理解概念;第二步;“咬文嚼字”,抓住关键词,吃透概念;第三步:联系前后相关知识,深入理解概念;第四步:对照题目条件,联想、对比相应概念;第五步:积累经验,精选题目,注意类型,勤于总结。
误区三:“多做题目总能遇到考题”
有这种想法的人总会感到失望。每一份综合试卷,出卷人总要避免考旧题、陈题,尽量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设计问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多做题,不会碰巧和考题零距离亲密接触,反而会把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知识点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别对所解题目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经验的同时,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确认复习的重点。
调整策略:一让自己花点时间整理最近解题的题型与思路;二要思考:这道题和以前的某一题差不多吗?此题的知识点我是否熟悉了?最近有哪几题的图形相近?能否归类?三要善于归类。不仅总结知识,更要总结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如:在“无理方程”的教学中,归纳出解法:① 去分母法;② 换元法;对于换元法给予归纳出两种常见的题型:A 平方型;B 倒数型。又如在“三线八角”教学中,由于图形较于复杂,学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字母“ F”,内错角找字母“N”,同旁内角找字母“L ”。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误区四:“对于数学公式,记住并会套用就行”
这种想法与做法在解题过程中并非完全不奏效,从而让这样做的同学更加坚定了信念。然而这种做法也并非完全奏效,也有“失灵”的时候。后者多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所给题目条件有限制,不能完全适用于公式;二是公式本身也有限制条件,并非适用所有题目的求解。
如:解方程:(a+1)x2-2x+5=0 。有的同学看完题目就开始套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事实上,本题能否套用求根公式主要取决于方程本身是否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因此应就“ a+1 ”是否为0作出讨论,分别就两种情况求解。
调整策略:一是不仅记住公式,更要记住公式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二是对照公式,仔细审题,看清哪些适用,哪些需另做讨论。
误区五:“多做难题、偏题、怪题,就能提高成绩”
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简单的题目不屑一做,总喜欢钻研一些综合性强的、灵活度高的“难题”,以为这样就能学好数学;而喜欢做“偏题”、“怪题”的同学想法也很简单,以为这样就能拉开与其他学生的距离,提升自己学习成绩。可结果却总爱捉弄这些独辟蹊径的学生,给他们当头浇上一瓢冷水,让他们不由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甚至灰心失望。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中考试卷难题少,偏题、怪题很难遇到。而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这些“独特”题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