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语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教学改革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社会人才结构的大幅度优化使得整个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映入人们眼帘,同时,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当顺历史发展的大潮流进行改革,进而更好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中职学生实际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重对于中职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差异性的思考。目前,从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入学成绩来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从整体水平来看,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动机性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均较普通学校较差。目前,虽然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如果对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清,辨别不明,无视语文教学之中的某些现象。例如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厌学情绪严重、作业拖拉等,则会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最终沦为“纸上谈兵”。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想真正促进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则必须立足于实际。

那么怎么才能够使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对入学考试的重视程度。由于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与联结性的要求,这使得作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我们对于中职学生以前的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有一个较深的了解。笔者认为作为传统教育中对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重要反馈手段的语文考试对于了解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只有加强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实际的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

第二,加强语文课堂观察。目前,从我国中职院校的师资构成来说,应届毕业生以及从普通学校转向中职院校的教师居多。由于经验的迁移性特征,部分教师会直接将自己在普通学校之中的教学实践运用于中职院校之中来,即过于注重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观察与交流。笔者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发现由于部分语文教师疏于对中职学生语文课堂的观察,使其很难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第三,加强与中职学生之间的“对话”。根据笔者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实践经验,许多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并不是因为语文学科枯燥,抑或是难学而厌烦,而是感觉“无趣”。再谈及为何“无趣”时,许多中职学生告诉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所讲授的内容缺乏新意,同时,由于语文学习成绩增长的缓慢性,直接导致学生们经过长期的努力,仍然效果不大。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厌烦等等。通过与中职学生之间的对话,笔者受益匪浅。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想得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传统“屏障”必须要打破,这样才能够使语文教师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进而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当把握语文的基础性

中职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系统的重要一环,其对于我国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与腾飞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与接班人。在中国,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人与人之间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中职教育改革之中,要注重对于中职语文教育基础性的关注。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以来,伴随着人们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思考与实践,许多中职语文课堂甚至演化成了“活动课”,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逐渐放弃了对于语文知识的基础发性的关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其实质是要大力提升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并没有因此放弃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笔者在观察中发现,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对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践,但是,笔者还发现目前我国部分中职语文课堂之中并没有很好的领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教育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的较大矛盾提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之中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强调,并不意味着降低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在一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课堂确实很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一堂课下来、一学期下来,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测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此类课堂的组织者曲解了“以学生为主体”,将“以学生为主体”等同于活跃课堂氛围,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制力较差,再加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组织者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整体与系统的考虑,直接导致了中职语文课堂的失控。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把握语文的基础性,这是由语言学习自身特性以及中职学生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薄弱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之中,不能够一味“以学生为主体”,而是应当努力结合教师的能力性的发挥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长期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对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指导,将大大促进中职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在中职学生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同时,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当突显创新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不仅要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同时,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了达到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在对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加强对于中职学生基础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突显创新性。笔者认为创新立足于基础,创新与基础知识的增长相伴而生。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之中对于创新性的整体追求,要依托于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从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要素维度来看,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职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创新,等等。为了更好地使中职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之中,具有较强适应与调节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更应突显创新性,加强对教育的各个要素进行创新型创造,发展中职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将这种思维传递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清. 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

[2]梁燕萍.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9(10) .

[3]佘爱民.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9(01) .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重视;中职语文;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46-01

语文课和公共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文化理论水平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多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校并不重视语文教学。

一、中职学校不够重视语文教学的原因及影响

1、擅自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急于送学生外出定岗实习,不按标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随意变更各学科课时量。语文是一门软学科,多上语文课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少接受语文教育的“后遗症”也不可立刻显现。语文教学可是个慢工活,远不如专业技能课经过短期的强化培训就能看到成效。

2、学生家长、学生和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错误认识

大都认为中职生就是学技能、学技术的,视学专业课为最高纲领。语文课只是花边、配料,属于从属地位。语文课得不到重视,语文教师的地位也是从属的,他们成长和培养得不到重视,学习培训、深造提高的机会大大少于专业课教师,(有的甚至因此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缺少开阔视野的途径,新的教育理念不易接触到,重复老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将会打折扣的,以至于恶性循环。

3、课时配置有偏颇现象 大概是考虑要与世界接轨的原因,国人的“外语热”狂潮也波及到中职学校。语文课被压缩无关痛痒,英语课却轻易不敢动。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重要作用

1、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学语文是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适应丰富多彩学校生活学校,积极参与到将来各项工作中。只要走近现在的中职生,就会发现他们的语文素质亟待提高,大多数学生写不出一段语句通顺的短文,错别字千奇百怪,更不会写申请、请假条、借条等。如果再不给这些学生在临走向社会前加紧补上这一部分知识,真担心咱的学生该如何应付今后工作和生活!

2、现在所提倡和实施的语文素质教育,是实现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统一的一条有力途径 如果把语文素质教育比作一个体魄健全的人,那么培育人格为躯干,训练能力为四肢,追求活力为灵魂,启迪悟性为脉络。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水融,密不可分的。语文教育与人格培育,二者互为表里,不能将二者割裂。目前,青少年因心理问题,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应引起我们教育者们深思,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师教学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3、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高尚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语文学科中确立美育的任务,既是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又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美育对中职生进行美的形象感染,美的情感熏陶。美的信息激发,就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滋润其心灵、净化其情思、陶冶其性情,发展其智力,都不无好处。语文教材所提供的实施美育的条件,确是其它学科所难以相比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实在是语文教师的崇高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4、语文学科担负着思想与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具有广泛性,它从听说读写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一个阶段,一个单元乃至一堂课的教育重点,它在感染渗透,潜移默化,这种方式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不象政治课有一个明晰的思想教育系统。

5、语文课具有稳定“军心”的作用 教学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所学课程中比较喜欢语文,能让学生学懂、感兴趣的语文课在一定程度上能留住学生。

语文课的特点,多端开头立体式的学科。只要你愿意学,从哪里开头学起,都能学得进去,有所收获,开卷有益,加之所选课文都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散文、诗歌、小说等。

与学生的学习程度有关。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紧缺,招来的学生大都基础很差,遇到比较抽象和难理解的课程,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跟不上学习进度,上课没吸引力,就想逃离课堂,旷课、上网等消极的学习状态越来越严重,最后完全自暴自弃,他们的言行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学生。那时,我们的一切努力、一切教育都会归于失败。这也是我们中职学校虽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千方百计招来学生,但又让很多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几点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配置课程 教育主管部门检查、督促各学校严格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切实按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配置课程,保证各门课程有足够的课时。有了足够的时间和课时量,就可减少拿语文课“开刀”的现象、也可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半成品”就往社会上输送的现象发生。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语文;兴趣;引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75-01

去年年底,我调入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原来在强调基础教学任务的学校,虽说也了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来之后还是让我有些不能适应。接着原任课教师的进度进行教学工作,正好是古代诗文内容,学生就问我说,他们是学水暖电器安装的,是学汽车修理的,是学钢铁冶炼的,是学化工工艺的,工作中跟这些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学这些东西没有作用,语文能认识些字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学这么多内容。从学生本身来讲,有些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对现代汉语知识都没有搞清楚,对这“三怕”之一古文根本就没有兴趣,根本就搞不懂。回到办公室和老师们交流我把学生的话重复说了,有许多老师也是这样的观点。一开始我也觉得他们说的有些道理,但做为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来说,若按这样的想法去做,自己实在感到不是滋味。因而我尽快调整教学思路,重新定立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措施,从语文观阵出发,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活动走上正常轨道。现就中职语文教学中一些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让教材变薄,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突出了它的实用性,当然也有许多传统篇目,确有很大难度。中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中连最基本的知识都难以掌握,因而教学中就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舍弃学生难以学习掌握的内容,从浅从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来接受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中采取学生确立学习内容,由课代表在上课前两天告诉学生选定的内容,根据学生要求备课上课,教学中根据学生意愿舍弃一些篇目,尽量浅入浅出,学生对语文言课堂不再排斥,大多数学生能在老师带领下学习,他们觉得语文学习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这正是我要的结果,因而中职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真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老师可以做出大胆的取舍,比仿说先生的《雷雨》(节选),是戏剧单元传统的名篇,然而学生对这样的戏剧没有兴趣,上课讲这些,学生必定是昏昏欲睡。古文学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用法,词类活用、句式等知识也可不讲,只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便罢,能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就可以了,学习中能在思想认识、习惯养成上起到教化作用,也可以说就达到了中职古文教学的目的。

二、让教材变厚,拓宽学生视野

中职语文教材不管是基础模块还是专业模块所选篇目都有许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章,教学中就是要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下功夫。讲孔子,可以讲他名字的来历,可以讲他周游列国的历程;讲老子,可以讲《道德经》,讲“紫气东来”;讲李白,可以讲“力士脱靴”,讲他的狂傲不羁;讲苏轼,除了他的“大江东去”,可讲他妹妹――苏小妹的故事。课本中出现的人物、历史,“正传”大家都知道的多,就不感兴趣,但“野史”就知之甚少定会吸引他们。“百家讲坛”为何受到大家欢迎,就是除了讲大家知道的,最主要是讲大家知之甚少的东西。做为中职语文老师,就是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教学中相关的信息,扩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

三、充分利用教材,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学生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4

教学不能顺利完成,则教师成就动机也会降低;相反,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师,成就动机也会提高,而成就动机高的教师在备课上追求成功的倾向更强,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对自身基本功的要求标准更高。这是教师备课中自我效能感在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评价、课堂的表现是影响中职语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端正教学心态,正面激励引导,激发学习活力

(1)赏识每一位中职生。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关爱。在中职生的记忆中,这些几乎成了“奢侈品”。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大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或多或少地经受过教师的否定甚至忽视,被同学及伙伴排斥,受到大家的斥责甚至打骂。可以说,他们的内心是相当脆弱的,特别需要教师的理解和爱护。完全接纳他们,赏识他们,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态度。如果教师对学生持厌烦、冷漠的态度,那么教师的情绪首先就失控了,还怎么去有效地教学呢?事实上,这些学生都是渴求关爱的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当教师以赏识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就会快乐地传授知识,也会促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

(2)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要真诚,真实地展现自己,诚恳、忠实地对待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教师具有亲和力,像朋友般对待自己的学生,学生就能得到安慰与鼓励,从而因受到真诚的感染和暗示而逐渐诚实地表达、袒露自己的内心,思维积极、情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3)教学评价模式体现灵活性。如何让职校学生走出阴影,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职校老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后的、统一化的、终极式的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拦路虎。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目前这种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终极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如,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迟到、早退、旷课,以及听课情况,还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课文的背诵情况。另外,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二、语文评价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一纸考试”的语文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对能力、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不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的课程教学目标,无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适用型人才。随着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推行,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现代技术人才的更高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了一套有用的语文评价模式:

(1)为配合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需要,确定语文评价的内容,如识字需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和应用性写作等,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2)语文学业评价分考试成绩与平时作业两个模块,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制定一套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目的。

(3)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及训练,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4)提高教师评价艺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尝试运用分时分块的评价模式,化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

以上评价模式重视过程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态度,以及参与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予以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Medium occupation Chinese teaching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Zang Yuanli

【Abstract】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the knowledge refresh rate and the propagation mode compared to formerly had the earth-shaking change, in thi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network today, the entire society also mentioned the corresponding altitude to talented person’s request. The 21st century’s talented person, needs to derive the rich humanities knowledge and the scientific ideal nutrition, the human nature, beauty, the science is the future talented person synthesis entire quality central content. But these will cause the education idea, the education content, the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he educational mode transformation.

【Keywords】Medium occupationChinese teachingHumanities education

1.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背景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这个自然法则永远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教兴国”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而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2.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比学习成绩更重的比重,学期末记入学生档案。这种管理体体制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返,一些学生会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没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刚刚入校以来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更有甚者,产生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因此一学期下来处分已堆了一大叠,可是校纪校风有没有好转呢,违反纪律的同学照样层出不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那么究竟何为人文教育呢,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②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3.1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了:①丰富的思想性。“思想性”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②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3.2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钱理群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然而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范畴演化为重理轻文的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即把教学内容客观化,淡化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崇尚理性知识结构,忽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情感与想象的、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转向,导致人文精神内蕴、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丧失。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或多或少地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使职高的语文教学有过根本的改变,和其它的一些普通高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固然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但缺乏思想上的认识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职业学校固有的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那么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

4.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而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从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课现象严重。比如笔者所教的通信技术线路专业的学生,一个班级全都是男同学,他们大多只是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才走进了职校的大门,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基础课根本提不起劲。有人甚至称“英语”为“鸟语”,既然听也听不懂,索性也就不听了。语文虽然还好一些,但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文言文《劝学》一课时,读了大概有二十几遍,有些学生还是将“中”(zhòng)读成“中”(zhōng),将“有”(yòu)读成“有”(yǒu),将“生”(xìng)读成“生”(shēng),而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在讲到林冲的故事“岳庙烧香”、“樊楼饮酒”一段时,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更大的挑战。但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并不冲突和矛盾,正如韩愈所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学生基础太差。”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虽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我们不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据说有个人看了毕加索的抽象画后非常不解,于是就去问毕加索,“你画的是什么东西,我怎么看不懂?”毕加索就问他“听过鸟叫吗?”回答“听过。”“好听吗?”“好听啊。”“懂吗?”“不懂”。毕加索的这个富有幽默感的提问启发了我们:对于这些学生你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能够对某一个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只要他们还有丁点儿的感觉,就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给自己定位,要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要和他们保持同样的高度,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达成一种内在的和谐,才能完成教师知识的灌输和学生人格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由于受学生素质、思想观念和所学专业的影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使中职毕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难得到理想的岗位或在自己所选岗位上难以做出理想的成绩。针对这样的现象,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呢?经过自己近两年的教学摸索、探究和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着眼从事岗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整合教材四个方面,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能力,顾名思义职业能力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进行转化或整合后所形成的并且能顺利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仅是自己生存的手段,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自己价值的充分显现,更是人的发展和和创造的基础保障和源泉。什么是职业教育?说白了,职业教育就是增强并提高职业能力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情境训练中才能得到更好地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所做的贡献。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有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它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应用性强。主要包括交流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和外语应用等能力。在这些能力中,交流表达位居首位。足以可见,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它在一个人能否驾驭一种职业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在和人们沟通交流中进行和完成。而交流表达能力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任务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具体涉及到语文教学中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认真解读。

2.1着眼所从事的岗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职业学校的一些专业,诸如文秘、客服服务、销售等专业,已成为一些学生梦寐以求的专业。鉴于这些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显得重要,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保驾护航。我平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每周定期的抽出时间来搞一些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如组织一些讲故事、演讲比赛、诗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比赛,有的学生找回了自信,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为他们以后的就业积累了“财富”,奠定了基础。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感。例如在学习《将进酒》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讲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示范性阅读,阅读时注意阅读的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然后让学生试着来读或进行比较性朗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掌握了这首诗的含义,理解了其所表达的感情,同时也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来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凸显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3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我们常听语文教师抱怨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他们带来的困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比普高的学生还要困难。因此一定要注意要求不要太高,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并施之于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是基础的教学,它在日后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很高,并且关系到学生所学专业的发展。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所授内容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通过一系列工作模仿的场景,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地创作训练,还可以邀请校外从事该专业的专业人才亲临现场指导或做一些经验介绍,让学生懂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道理,从而实现语文知识和专业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

2.4整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包含范围较广,尤为突出的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内容的设建无疑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我曾经设计了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天生我材必有用”。通过周密的布置和安排,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演唱歌曲,有的排练小品,有的编成相声……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那些不曾言出的美好的理想,那种真挚、朴实的情感,在这堂综合活动实践课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到位。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跳出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对以往教学内容的新型整合,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力平台。

3结语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明磊;职业化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