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插花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1
1学生方面
插花艺术属于应用型学科,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开设该门课程定位为选修课,授课的学生都是有一定艺术创作技艺的艺术生,但是由于我院学生的文化成绩较低,所以学生的文化底蕴相比其他院校稍微要差些,这对他们的作品创意也有影响。同时由于这门课程定位为选修课,所以它所面对的学生就是来自全系的大一至大三各个专业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都没有花卉学知识基础。所以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就要添加相关知识,以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的花卉学知识,以顺利完成教学的要求。
2教学条件
方面因为是选修课,没有独立的插花艺术专用实训室,也没有实训设备,直接安排美术生专用画室作为实训室。同时经费不足也是教学中面临的另一问题,教学中不能大量使用鲜切花材,对于插花艺术这样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尽量使学生有接触鲜花花材机会,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使学生技能提高。
二、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总的课时是32学时,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安排了16学时,理论课系统讲解了插花艺术发展简史、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花材的分类选择与选购保鲜、花器种类与用途、花材的修剪弯曲造型与固定技术、插花艺术的构图原理与造型形式、色彩理论、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作品的品评欣赏等内容。实践课程包括手绘插花作品,进行创意构图训练和创意思维训练;东西方传统插花的制作技术、插花作品的赠送陈设与品鉴、现代插花的艺术和技巧。在具体的讲学过程中,尽量应用案例和实际插作过程进行理论和技能的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理论课程
调动学生兴趣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涉及花材的知识,造型原理知识,还有美学、文学、宗教、哲学、历史、绘画、书法、音乐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造诣也直接影响插花的水平。首先讲解四个内容:一是插花艺术的特点、作用和分类;二是花材、花器基本知识、插花艺术的基本技能、讲解插花的步骤;三是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造型所依据的四条原则;四是插花艺术发展简史,各个时期,不同地域插花艺术的特点和发展情况。然后再开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依次介绍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随即上对应的实践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总的比例约为1:1。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在讲解基本知识时,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补充大量的相关花木知识、以及与花木有关的文学知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及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即使是范例图片也不是一味的称赞,使学生思路开阔,使得教师与学生互动增强。讲到基本花型插作时,不是直接在讲台上示范插作,而是把插花过程提前录好在光盘,播放的时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讲解,有不同角度示范,达到全方位讲解示范的效果。
3实践课程发挥学生创意
1.实践课程的设置
实践课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根据课程情况设置以下五个实践内容。一是花卉市场调研及花店观摩,了解当季市场常见花材级市场现有的插花造型,同时买回实践所需花材,进行花材保养方法实践。二是插花作品手绘创意图训练,个人完成。三是东方传统插花基本花型插作,小组创作完成。四是西方传统插花基本花型插作,小组创作完成。五是插花作品自由创作,个人完成。
2.实践课程的实施
(1)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插花作品的制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在实践课程中学会基本插花插作,对实践教学环节要作具体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在实践课前进行相关的艺术构思,提前准备好自己需要的花材、花器、花泥和剪刀、胶带、铁丝、钉书机等工具,充分利用好实践课的时间。个人完成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创意,进行一对一指导,实践过程中巡回辅导。小组完成的实践环节,要加强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随时掌握学生实践动态,提前指出需注意的问题和易出错的地方,从理论上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并亲自动手示范讲解。插花作品制作完成后,各个小组之间还要相互鉴赏,评论。经过从作品的构思、选材、造型、色彩搭配、鉴赏评论等一系列课程的实践,学生的设计思维、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插花作品最终完成后,我利用数码相机把学生的作品拍摄下来,同时要求学生写出作品说明,包括作品的名称、所用的花材和花器、作品的创意以及经费花费等,课后做成电子文档上交,课程结束后把插花作品照片和作品说明两个材料刻盘存档,以便于教学资料的规范管理。
(2)合理利用花材、花器插花作品之所以打动人,皆因它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其他材料不可取代。插花实践课程要用真实的花材,才能达到陶冶情操、传递情感和教学要求的效果。插花所使用的花材、花器,档次可高可低,可随课程需要而选用。如东方式传统插花小组实践课程,就要求学生可以利用之前陶艺制作选修课的作品作花器,花材可以选用本地的野生花草、灌木枝条等,最后出来的作品达到了东方式传统插花的意境美和形式美,还具有地方特色。在西方式传统插花实践课程中,由于西方式传统插花要求花大色艳,需要的花材比较多,如玫瑰、康乃馨、百合等,主要是插作技法的训练,因此以小组为单位批发花材、花器,衬叶及配材尽量野外采集,不仅节省了资金,同时锻炼了合作精神,每位同学都得到动手和锻炼的机会。在自由式创作插花作品实践课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有的学生在选材上创新,利用水果和花材制作蔬果篮;有的学生在造型上创新,制作出造型新颖的插花作品;有的学生在技法上创新,制作出花环、头花、胸花、腕花、花盒、手捧花等,而且这些花材都是她们在之前实践课中使用过的花材重复利用,花器也是废物利用,如饮料瓶、易拉罐、家用盘、碟、硬纸筒等改造而成。通过合理利用花材花器,不仅节省资金,还具有地方特色,同时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交自信心和耐心等多方面的素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艺术美的热爱,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插花艺术创作激情,创作出更多有的插花艺术作品。
4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插花艺术课程是以实践性内容为主的课程,检验学生最直观的途径就是看插花作品,但是不能只看结果,要实行以能力考核为目标,对实践过程实行考核。我考核的实践环节包括:个人手绘插花创意、小组作品制作和鉴赏以及个人作品展示说明,这些环节里面要求撰写创意说明,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研究。通过实践过程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可以避免理论考试“一次性”考核带来的不良后果,给学生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的评价也更全面科学准确。
三、结论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插花花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实践;创新
中国传统插花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插花艺术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的花艺学院,插花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体会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们在社会中要占领一席之地,必须从各方面的技能入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学生的素质修养刻不容缓。笔者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插花艺术教学工作5年时间,逐渐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1)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2)重点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3)根据市场需要教授时尚潮流的花艺知识;4)贯彻插花行业职业道德规范;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核学生所学知识。
1 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对花艺知识的兴趣爱好,提高专业艺术修养水平
当前花艺技能课程主要设置成考查或者选修课程,学时数一般为30学时左右,而插花艺术博大精深,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同学们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光靠老师在讲台上灌输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于是我们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学时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花艺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中,提炼理论知识分为10个学时完成,包含花艺的东西方发展史、花卉认识、色彩搭配学、物理现象、花艺造型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共同学习,奉行“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一学习原则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另20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模仿优秀插花作品,手感上得到体验,到分小组讨论自由发挥或提出命题大胆设计创新作品,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作品完成的成就感。
2 重点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插花技艺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科,虽然也有理论知识做铺垫,但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完成作品的。因此将课程的安排按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划分为1:2的比例。
这占2/3的实践比例,主要安排为:第一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老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插花作品案例,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分组进行插花制作,将理论初步结合实践,俗话说:“婴幼儿的最初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对于我们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花艺的同学来说,教师让同学们根据现有作品模仿,能够从直观上更清晰明了插花作品的构造以及如何插制;第二步,对插花作品从外形、色彩以及构思理念上进行评判与指导,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下次作品更好地发挥;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同学互评和老师总结的形式。第三步,训练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综合应变创新能力,包括两种训练方式:1)准备固定花材,让同学们从中挑选花材种类、颜色、数量,创造出自己设想的作品,要求形神兼备,立意积极向上。2)提出命题作品,同学们积极思考插花效果,自由购买所需材料等,进行制作。
3 根据市场需要教授时尚流行的花艺知识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分为个人日常消费用花和婚庆、商务会议购花。让同学市场调查日常用花情况,一般需求在于散花批置家庭,随意插于花瓶中为主;或是一部分人们用于兴趣修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插花。婚庆、会议用花则大部分是用于会场的布置,运用大型群组花艺为主,具体到酒店会场中的签到台、主席台、嘉宾台等的布置,另外花车、新房以及参会人员等局部修饰。
其次,教授与引导学生学习花材生长过程,作为一名花艺教师,本着对教学的不断完善,学院新校区建设,我向学院申请花圃建设,让学生不但能在实训室里对花材进行插花操作,更能深入了解各种花材的种植生长过程,对插花艺术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
4 贯彻插花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从事某种工作的人最根本、最基础、最起码的道德观念。花艺从无到有,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不断发展,文明作为花艺工作者,在职业道德中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运用花艺为人类文明而工作,为着这个文明,在教学中要求本人以及学生们能够高度规范我们的职业道德,创造出具有灵魂的作品:从事插花艺术工作,首先得热爱花艺,不嫌弃它在创造过程中的艰辛。花艺作品给人带来的都是美的享受,但在实际工作中,花草还未成为作品之前,我们插花工作者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1)购买时间:为求花材的新鲜,我们必须天不亮就到花市批发市场选择新鲜的花草;为求插花效果,我们可能根据花材的长势,分前后几批购入花材,分时段养殖至作品需要的盛开程度。2)制作:在插花作品制作之前,我们插花人员面对的是一堆花农砍割下来的未经修整过的花草,枝条凌乱还夹杂着泥水,一些花枝上还布满刺,弄不好就扎破手。3)时间: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在你做好花艺作品后才正好来购买,更多的是临时性的,或是凌晨购买,例如花车的扎制。这些都是花艺作品背后的艰辛,教师要提前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一切,让他们认识到花艺不是向平时想象的那么惬意享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核学生所学知识
以分组教学的形式,采取自由组合,观察学生表现,分层次因材施教,毕竟插花是一门艺术修养学科,不是人人都有这个细胞,我们在普及插花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学上,分层次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让热爱这门艺术的同学能在技艺上更上一城楼。
在学分考核方面,理论知识采取书面问答考核的形式,占总成绩的30%,实际动手制作花艺作品占总成绩的4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实现多方面相结合,客观而公平地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3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等调查方法,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如下归纳与总结。(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性较差笔者主要通过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对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及旅游院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表明目前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企业为主要协同单位,协同企业较为单一,极少数旅游管理专业与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旅游院校等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协同合作。(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频率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频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课堂实践模拟频率较高,实践效果较好,说明课堂实践环节得到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广泛应用。其次,学生短期专业见习的频率较低,甚至存在部分学生从未参与过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第三,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室或实训室的利用度,特别是本科阶段其课程设置比率较低,没有很好利用实训资源。第四,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其参与校外实训和实践教学频率较低,甚至有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与过校外实训,校外实训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三)旅游管理专业缺乏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调查,发现目前的专业课程内容其实践性课程比例较低,实践性课程内容较为集中,主要开设课程为导游模拟实训课程,餐饮服务实训课程,客房服务实训课程等,部分院校同时开设了前厅服务实训课程,酒水服务实训课程,以及茶艺、插花等方面的课程,但总体上看,实践性课程设置比例偏低,并且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缺乏完整而科学的标准,专业方向区分度不强,随性较大,以上均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实践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协同性不强,因而,完善与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化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化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需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协同创新理念正是符合时展所需要的科学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即协同化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化是指以协同创新为指导理念,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多方协同,通过高等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部门的多方协同,构建多方资源协同共享平台,实现培养本科旅游专业学生以“高位就业”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校企政多方合作协同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虽然学校是主要力量,但是光凭借高等旅游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是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真正平台差距较远,因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积极与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平台,推动多方合作,实现校企政多方协同化,不断推进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二)实践教学内容协同化实践教学内容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科学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协调创新,课程的选择和分配要结合专业方向的特点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实践教学课程的协同性还体现在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科学而连贯的培养计划,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课程训练,最终能够实现协同创新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学生的“高位就业”。此外,实践教学是一个包括实验、实训、实践、顶岗实习等诸多环节的教学过程,每一教学环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强调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协同性。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链接点具有较强的协同性,协同创新理念贯穿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三)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协同化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具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同样是协同的过程,不同的阶段与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相搭配,在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测试,层层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完成学生跨越基础岗位实习,最终实现“高位就业”的目标。因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具有高度的协同性。
三、结语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134-02
当前,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呈上升趋势,技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越来越趋向复合化,传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将不断得到改造和提升,而复合技能型人才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所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特别是注重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过硬职业本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接受过一定专业教育并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这些人是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和生产现场的灵魂,他们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在生产分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具体工作任务的具体操作者,其地位无可替代。
在欧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技能型人才早就被普遍认同,并得到长足和健康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长期推崇精英教育,重视研究型教育,忽视应用型教育,致使人们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等字眼十分敏感,很多人不让孩子上职业院校,认为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职业院校,这种学校很差,学不到什么东西,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等等。因此,要让职业教育真正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道路还很漫长。
2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个园林行业发展迅速,国家对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同行竞争也愈来愈烈。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顺应市场需求,自2006年开办园林专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a多时间。几年来,我们针对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结合地方行业背景与专业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实践,每年不断完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技能实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技能实训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与改革,本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收到明显的效果,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3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
3.1 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确定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园林行业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和竞争,我们主动深入省内与我专业有合作关系的30多家园林公司走访,同时要求班主任与毕业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就专业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访谈,认真记录、整理往届毕业生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素质和能力培养、就业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往届毕业生成为本专业的的信息源和形象代言,使用人单位成为本专业最好的宣传员,不仅可以打开园林专业在省内各园林相关公司的就业之门,还掌握了园林行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需求特点。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主要面向苏中地区,培养以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和园林生态为综合基础,从事风景区、公园及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及园林工程施工等一线工作,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与施工、园林植物繁殖及栽培管理、园林苗木的营销、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等职业岗位。
3.2 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涵盖了很多学科,包括生物生命科学、建筑规划设计、工程与材料、艺术美学、人文历史、、环境生态、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众多领域[2]。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园林专业人才,我们每年暑假,都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注重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力度。每年都会邀请行业不同企业专家,特别是从事多年园林绿化施工的一线人员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训项目和技能考核项目进行讨论,共同创建了包含“专业认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顶岗实习”5个能力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
3.3 适应不断变化的园林行业职业技能需求,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园林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使之对园林人才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变化。所以我们的课程结构也在根据变化的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针对园林行业目前对园林设计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需求,从2008开始逐步增加了平面设计PhotoShop、园林AUTOCAD、3DMax、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并不断改进,进行课程合并,现将几门课程并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二),并建设两个配置较高的专业机房,满足学生的上机实训要求;基于园林专业对植物的系统需求,自2013年起,将园林树木、园林花卉课程合二为一,变成园林植物一门课程,更为系统全面地讲授植物知识,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有连贯性、延展性;鉴于目前工作中对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高要求,自2009年起逐步增加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机械等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机械等相关技能,更好地为就业服务。同时,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对课程内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进行了优化整合,加大实践、实验实训比例。还对实训周进行创新教学,利用2周综合实训周进行项目教学――“平方花园”,在2周内从设计、材料购买、施工等环节进行系统实践,锻炼了学生分组团队协作及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调整优化的课程Y构更好地适应了行业、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技能支撑[4]。
3.4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保障 目前园林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齐备,拥有园林园林设计室、园林制图室、画室、插花与盆景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园林植物标本室、植物综合实验室、植物组培实验室、园林工程材料实验室、园林测量实训中心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而且还有较为先进的集教学、科研、“三农”服务和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现有阳光温室768m2,荫棚620m2,标准化微喷扦插池1 500m2,炼苗区17 000m2,标准组培准备室400m2,无菌操作室500m2,培养室600m2,占地11.33hm2的万竹园,占地1 000m2的地被园。还有占地4 000m2的精品树木园,这些实训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均为学生的技能实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校企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本专业与省内30多家园林公司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坚强后盾。
3.5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拓展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 当今社会,园林行业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一个综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岗位管理职责,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所以这几年来,本专业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积极通过多样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了多个锻炼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开发内在潜能的平台和空间。如鼓励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辩论赛、知识竞赛、文体竞赛,参与水族造景协会、植物标本协会、盆景协会、组培协会等各种社团,义务及志愿劳动,配合市园林局的树干涂白、服务泰州市风筝节等,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是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积极主动进行大学生创业各种各样的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作、与人相处的技巧。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愈来愈烈的社会,园林单位更愿意招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工作与就业,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主动适应行业人才的需求。
4 结语
自2006年本专业开设以来,经过9a多的发展,现已有7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6%。麦克斯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反映状况良好,这也与园林专业一贯实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实际,建立于行业需求,完善于企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关系到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5],也是我们当前及今后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欣,李美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5-48.
[2]王浩,苏同向,赵兵.聚点成面、以面拓展、强化核心-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建[J].中国园林,2008,1:16-19.
[3]陈秀波,丛慧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115-117.
[4]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07-7308.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技师学院 文秘专业 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范围明显改善,吸引力有所增强。2014年,伴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指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并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政治高度。总理则强调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培养更多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珠海市产业结构升级,“三高一特”产业布局的基本形成,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同时,笔者对企业的实际调研发现,企业对文秘专业的需求呈现出两极化,既需要高端的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又需要能执行文秘等具体工作任务的技能型人才,而目前企业反映的具体情况是,本科院校培养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一般不愿意长时间从事基层工作,因此,技师学院开设文秘专业对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很有必要。
一、珠海市职业类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珠海市共有1所技工院校和3所中高职院校开办了文秘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类型丰富,文秘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各个学校在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定位不同,所以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1. 重理论培养,轻技能训练
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应该重点突出技能培养,但是笔者在实际学习中发现,诸如XX概论、XX基础等理论性课程较多,而实践性课程、操作性课程相对较少。又或者很多教师因没有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不会将理论课程转化为技能实践课程,虽然安排了实训课程,但是综合性不够,趋于形式化和片面化。
2.重课堂教学,轻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N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类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如果教育培养的人才脱离了社会的需求,那么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蜻蜓点水”。
3.重智商培养,轻情商修养
“情商是指情绪商数,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文秘专业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文职类工作,内容比较繁琐,时常千头万绪,距离领导核心较近,工作压力较大。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课程只是教学生们如何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例如职业道德修养、心理学知识、沟通协调工作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情商类知识的教育不深、不透,不利于学生工作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技工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技工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指从事秘书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二是通用能力,指与秘书工作无直接联系,但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筑了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文秘职业能力包括核心职业能力和一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以写作能力、文书处理能力、办公室管理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为主;一般职业能力以工作组织和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公关礼仪和接待能力、信息档案管理能力、商务活动和会议筹备策划能力、参谋辅政能力等为主。
三、珠海市技师学院文秘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珠海市技师学院是珠海市唯一一所公办类技工学院。该校商务文秘专业创办于2002年,已走过十四载春秋,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文秘人员。很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的中层领导或骨干。目前本专业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在校生300多人,专任教师8名,企业兼职教师14名,有2个校内实训室和4家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在培养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1.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0年,珠海市技师学院开展了“一体化教学工作”试点,文秘专业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行业的特点,与本行业专家、高校专家、企业专家等一起,对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首先,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和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其次,通过教师们的专业知识,结合《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五级秘书)》《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四级秘书)》《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三级秘书)》等教材,完成《一体化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和学生工作页)的撰写;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根据“六步教学法”,并配合使用情景导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方法,实现校企人才共育
学校文秘专业学生从第三个学期起,利用学期3周的教学实训周时间,分别到企事业单位(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珠海时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学习,在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撰写公文、整理档案、计算机录入、事务性工作、礼仪接待、会务服务、会展活动等任务。此举在全省技工院校中名列前茅,至今已有25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掌握了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口语表达等能力。
3.采用校内轮岗教学方法,创设职业情境
从第一个学期起,利用学期2~3周的教学实训周时间,文秘专业教师与学校有关行政部门联系,申请将秘书工作相关的岗位提供给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轮岗实习(即“文秘岗位初体验”),如在学校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安排学生轮流实习实训,一方面解决了行政部门教师工作繁杂的问题,另一方面,让文秘学生在校内就获得了真正文秘人员的工作经历。同学们主要帮助教师们完成日常办文、办会、办事的工作,在相关岗位教师们的指导下,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独立进行实地训练,边干边学,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企业教师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文秘专业的建设,丰富授课内容,每个学期文秘专业都会开展“企业教师进课堂”活动,通过企业技术骨干到校给学生上课,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先后邀请澳门现代婚纱摄影有限公司高级形象策划师梁少明女士、珠海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梁雒鳌⑻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综合部主管肖丽金、珠海市紫庐茶馆总经理莫勇良等企业教师,分别为同学们教授了形象塑造、职业生涯规划、茶席设计、插花、咖啡调制等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企业教师进课堂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技能。
5.依托秘书事务所联动内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由于秘书岗位的特殊性,一家单位不可能一次性接纳十几个或几十个学生实训或实习,学校很难在校外找到集中的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只能将学生分散到不同单位实训。秘书事务所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轮岗,继续为校内行政部门和各系各专业服务,成了工学交替之后的辅助场所。
6.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顶岗实习是技师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秘专业的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工作,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们掌握操作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安排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通过学校推荐、自助择业等方式进行,学校安排了经验丰富、专业相关的教师担任专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提供帮助。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提交《顶岗实习月总结》《月度评分表》《顶岗实习自主联系工作申请表》等资料,并配合《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指导教师定期走访、与企业联系了解学生工作动态,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文秘专业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有助于消除目前学生们普遍厌学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W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都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拓宽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技师学院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诚,聂伟.职业教育的有一个春天――中国职教五年发展的成就与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16-2-16.
[2]张彩虹.技校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3]莫正桂.论中职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
插花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情境项目;行动导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1-03
一、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分成五大部分:
①造型设计基础概述;②造型设计基础的形态研究;③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三大构成形态;④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⑤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一门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形态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对形态的整体感知,锻炼其对形态的塑造能力。
二、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构成学科的历史及重要性,熟悉三大构成的发展趋势,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内涵,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与造型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家庭、办公、酒店、商业等典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思维技巧,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发挥创造能力,为设计创出更宽的道路,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构成规律来培养对事物的审美自觉性,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艺术修养和创意水平,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设计公司和企业中的装饰工程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素养,具有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独立获取新知识,活学活用。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思路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①打破传统观念,确立科学全面的思维模式;②着眼形态,培养立体感觉,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③增强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提高造型技巧。打破传统的分开教学模式,使构成课程的各部分学科间的衔接和联系更合理密切,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程内容也以技法训练为主,忽略了对造型本质的研究与探讨。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1.行业企业调研,实施学习领域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建筑装饰设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家庭、办公、餐饮、娱乐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门化设计等,结合行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归纳出家庭、办公、酒店、商业四类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从职业能力分析角度分别涉及到了室内墙面造型设计、室内色彩搭配、室内家居设计以及室内灯具设计。
2.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造型设计概述、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综合构成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我们把这种传统课程知识的排序看成一个并行体系,然后通过解构和重构,得到一个以行动课程能力排序的串行体系,主要包括:家居空间造型设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酒店空间造型设计和商业空间造型设计四个情境教学。
3.开发适合的载体,实现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迁移。结合真实的工程项目,寻找适合教学开发的项目,以此为载体进行开发。
4.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形成逐步细化的梯队,逐层落实。①家居空间造型设计。以电视主题墙设计和玄关造型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解为六个项目:中式风格设计、田园风格设计、欧式风格设计、简约风格设计、日式风格设计、地中海风格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风格元素;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以公司LOGO墙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电脑公司形象墙设计、装饰公司形象墙设计、4S店形象墙设计、银行形象墙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企业文化;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③酒店空间造型设计。以快捷酒店总服务台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总服务台背景墙设计、总服务台插花设计、总服务台柜台设计、总服务台灯具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④商业空间造型设计。以专卖店橱窗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五个项目:女装店橱窗设计、商务男装店橱窗设计、珠宝店橱窗设计、童装店橱窗设计、婚纱店橱窗设计。以商业建筑门头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中式餐厅门头设计、门头设计、茶叶店门头设计、4S店门头设计。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不同空间的要求;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5.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的各项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师资配置、教学条件等。
四、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总结
1.教学条件。①课程教学团队。任课教师至少两名,其中主讲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辅导教师一般为来自企业的资深设计师,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②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开设造型设计工作室,主要有广告雕刻机、磨光机、木工机床、电脑、多功能翻板椅、投影机、演示台等设备。一次可容纳50人,一个班级,分组教学。校外实训基地为可提供真实工作岗位和任务的顶岗型装饰公司,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计划,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由实训基地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且实施过程考核。
2.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体现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特色。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创办,采用学校监督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目的是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与企业任务结合的工作室为平台,企业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借鉴企业的运作流程,并适时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项目教学。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创设“工作小组”,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完成教学评价。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盲目被动接受者,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受动感与依附感,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配合,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能动、自主地选择,并尝试主动去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调整。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工作小组的讨论、质疑、探索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更科学全面的思考、学会了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于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了学生面对校园向社会过渡过程中“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实践来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情境教学法,每个项目情境由1~2个载体来支撑,每个载体分解为若干个案例作为子项目,每个项目都由六个步骤来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其中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工作方法以及完成时间上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资讯阶段,主要是布置任务,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②计划阶段,将学生以工作小组形式划分,分组调研,搜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并获得参考资料和设计资源,在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填写学生记录手册,拟定工作计划。③决策阶段,学生在课堂可以采用PPT演示各自的小组分工情况、信息采集、初期草图构思等内容,然后小组互相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判断,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④实施阶段,以工作室实训基地为辅提供基本的素材、设备,在主讲教师与企业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设计方案合理调配资源动手操作,完成工作任务。⑤检查阶段,启发学生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内部开展讨论,独立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⑥评价阶段,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实施修改。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主讲教师和企业辅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通过努力自主解决问题。在项目情境教学法中,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配合启发式、讨论式、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保证教学执行效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等手段丰富表现技巧与效果,提高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4.考核与评价。突出职业素质的教育与评价,实施多元化学业评价机制改革,用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让企业优秀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订,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部分,及时发现不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参加企业实训过程中,由企业负责实施考评。积极参加国内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代评。学生实训采用“小组分工”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阶段都会有教师评价和信息反馈的节点,目的是将考试考核的重点分解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现过程考核。随堂任务考核占的比例为70%,整个情境的整体评价占的比例为30%。整体评价分为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两部分。
参考文献:
[1]陆红阳.现代设计元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2]肖勇.芬兰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吴国荣.色彩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7.
[4]卢春生.建筑造型分析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