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招投标 业务流程 实践教学

随着建筑市场越来越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招投标竞争中一举中标,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工作。我国2000年1月1日实施《招投标法》、 2009年开始实行“招标师”统考,建筑企业从以前没有招投标管理的意识到专门成立招投标部门并安排专业人员,由此可见,国家和建筑企业对工程交易市场的重视。各建筑企业都想通过改变人力资源结构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精通招投标市场运作和业务操作能力的招投标人员。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教学要么偏重理论,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能力,要么过分重视重复机械的操作能力,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致使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单一,不能快速适应建筑类企业经济技术活动连贯性的工作特点。企业管理层普遍反映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入职后,需要企业花费较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进行工作岗位能力培训,这样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降低。

招投标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涉及范围较大,内容较多,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中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该门课程一般都开设有模拟招投标的实践环节,往往因为教学组织不严密或实践条件欠缺,导致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本文就基于招投标业务流程谈谈该课程实训教学的改革。

1 招投标实训课程总体规划

基于招投标业务流程进行课程实训,就是模拟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从招标公告到最后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为止的完整过程。根据实训前的策划,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模拟不同的角色。如在招标阶段,让学生模拟招投标公司,从受某建设方的委托进行招投标工作开始,负责招标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进行资格预审、发放招标文件、组织招标文件答疑会和开标仪式,最后中标通知书,投标部分由学生分组模拟几个不同的建筑公司参与竞标,从接到招标公告开始,分别进行投标报名、资格预审、购买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过程中通过参加答疑会、开标会和最后中标通知活动,评标、定标时学生可以扮演专家,按预定好的评标方法和评标工具进行评标。最后召开实训实中总结会议,各组展示工作成果,汇报实训心得和听取老师的点评。

2 基于业务流程的招投标课程实训教学改革要点

2.1 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编制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是进行实训的核心思想,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实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制合适的实训指导书。指导书中除了明确实训的目的、要求,还应注明实训的具体内容、实训安排、实训考核等。基于招投标业务流程进行的课程实训,核心要点是正确分解它的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程分单元进行实训,由于每个单元设立实训步骤、实训要点,该实训课程的工作量大,实训时间长,所以编制这种模式下的实训指导书,应尽可能详细,要在每个实训单元都起到指导作用。

2.2 顺应发展形势,建立实训电子信息平台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颁布以后,工程量清单招标在全国各地迅速实施。高校的教学也应紧跟发展形势,在招标投实训教学中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将电子招投标及评标模拟系统充分应用在实训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如在招标阶段可利用招标软件编制招标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利用《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模板,减少文字录入工作;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利用算量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且便于工程量的管理;在计价阶段,用清单计价软件进行组价和报价汇总;在评标阶段,利用模拟评标系统,可以快速检查投标书的质量,进行报价得分计算等。在招投标教学中使用电子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让学生所学与将来的工作无缝接轨。

2.3 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组建工作团队

根据招投标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在整个招投标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实训, 团队必须紧密合作才能完成,这也符合将来就业的工作现实。实训教师根据事先的实训策划,引导学生组建工作团队,进行角色分配,如设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算量负责人、计价负责人。各项工作设立负责人,不代表独自完成,所有工作组员共同完成。引导学生对小组进行团队管理,如选举组长、设计团队LOGO、创建团队口号等,以鼓舞士气,以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

2.4 精心设计实训任务,以项目法展开实训

实训教师在实训前工作量较大,要做好整个实训的整体策划。对整个实训计划按排5~7天的时间,分单元进行。本课程的实训可以设计成课程引入、组建团队;分析研究招标项目和编制招标计划;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投标报名和资格预审;编制投标文件;开标大会;评标和定标;实训总结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在实训指书上详尽描述,因为全部实训都是由学生团队来完成,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和监督者,实训是按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一个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为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具体的活动,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从项目计划、实施、验收、评估都是以学生作为主体,采取项目教学法,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师根据实训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准备好一至两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招投标工程项目,作为实训时的工作对象,实训教师还要准备实训中要用的各种道具,如招投标单位模拟公章、单位咨信模拟证明、各种招投标用到的表格及招标、投标、计量、计价、评标等教学软件。

2.5 在实训单元中设立知识点,理论与实践交叉统一

以招投标业务流程为主线,在各个实训单元设置精炼理论知识点、关键点、考核点。如学生在编制招标工作计划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对规定的是什么?在开标阶段,如何鉴别作废标书等。实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训进度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辩论等,来提高学生的热情。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力求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结合。通过基于招投标业务流程进行的课程实训,可以让受训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对将来就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掌握招标投标工作的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引入 案例讨论 案例评价总结

建设工程法规是建筑施工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掌握相关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对于建筑业从业单位、从业人员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典型的建设活动实际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法”,它缘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中相关知识、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案例背景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情景的分析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许多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一)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使之处于形象生动的情景中,通过联系实际工作,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让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原理。(二)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之处寻求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讲授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这些法律规章知识本身显得抽象,也比较枯燥乏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法律规章知识具体化,通过建设活动工作中实际案例情景,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学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学习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将来毕业后在建设活动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规章知识,做到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这就要求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建设活动实际工作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实践应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目前,国家在各行各业广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学生将来毕业后参加各级各类建设执业资格考试时,建设工程法规是必考科目之一。从考试试卷考核的内容来看,主要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情景或案例的形式来检测考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看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引入

在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相关建设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相应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案例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案例,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选择适当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通常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指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应符合建设活动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相关建设活动;二是相关性,指教学案例必须与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紧密相关,能有效地实现相应教学目标;三是代表性,指教学案例能反映建设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情况,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全面性,指教学案例背景资料应尽可能涵盖建设工程法规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时,在实际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施工单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可能导致投标文件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情形严重的甚至可能被没收投标保证金,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根据上述案例选择原则,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选择时,则应尽量涵盖什么样的投标文件会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甚至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情况方面的建设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项目依法进行招标,招标文件规定2011年3月15日为投标保证金提交的最后时间,2011年3月16日上午9:00为投标截止时间。A、B、C三家公司在2011年3月14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A公司由于路上塞车赶到投标现场时已是9:01,但此时开标工作尚未开始,B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30递交了投标文件,由于时间仓促投标文件密封签上忘了加盖单位公章,决定在开标时予以澄清说明,C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45递交了投标文件,为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投标文件中伪造了一项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问题】

招标人是否应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说明理由。

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是否应作废标处理?说明理由。

招标人对C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可做怎样的处理?说明理由。

(二)案例讨论

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配合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教师教授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然后进行案例引入,组织案例讨论。例如在讲授完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知识后,引入上述案例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和督促学生应用招投标法知识,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小组讨论、集中交流,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步骤:

学生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印发给学生,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案例,然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解答问题,拟写发言提纲。比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教学时,我将上述背景资料及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有的学生非常认真,上网搜索招投标法相关资料,有的走访招标公司、施工企业,请教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案例讨论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准备的检查督导工作,并将学生拟写的发言提纲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为了便于案例讨论顺利开展,采用4-6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各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推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召集本组内学生进行组内案例交流,这一阶段工作可安排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综合各人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推荐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代表,准备参加全班的案例讨论。

全班案例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全班案例讨论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为保证公平性,发言顺序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在各小组代表发言时,要求其他各组成员保持安静,并做好记录;第二阶段各小组观点相互辩论,目的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在案例讨论阶段,根据前述案例背景资料对问题1,有的小组认为招标人可接受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路上塞车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观意愿,同时迟到仅1分钟时间且开标工作尚未开始,不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也有小组认为招标人应拒绝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A公司递交投标文件时为9:01,而招标文件载明的投标截止时间是9:00,依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应拒绝接受投标截止时间以后递交的投标文件。对问题2,有的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为有效标,原因是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显然属于一般性工作失误,不影响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澄清说明之后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但也有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作废标处理,因为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可能会影响投标文件的法律效力,失去法律效力的投标文件应作为废标处理。对问题3也引起了各组间的激烈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有序、自由的讨论氛围,不必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意见。

(三)案例评价总结

在学生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讨论结束后,首先,教师应对各小组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依据各小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良好、一般三类等级,并记入平时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并结合学生小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分析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发言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例如,在前述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根据背景资料对问题1的分析应主要围绕“投标截止时间”这一要点进行,并结合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展开论述,而不是从“情理”上去推论,情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前面谈到的各小组对问题1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孰是孰非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在教师评价总结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独立撰写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报告,由教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锻炼学生运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及案例评价总结教学环节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建设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项目化 模块化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51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ENG Zimao, LIU Mengliang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132)

Abstract As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s 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economy emerging discipline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teaching courses in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s, modular aspect.

Key word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project; module; innovation research

0 引言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专业的主要核心专业之一,它主要是以工程管理方向的技术与经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方向来培育出对应的专业人才。那么,就当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而言,要达到专业综合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该门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这门课程的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方法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水平的要求。那么,我们对该们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总体设计思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程招投标工作为项目主线,招投标任务为载体,通过几个过程相结合,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1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传授方式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最多就是配上原本来自书本上的幻灯片以及提一些不需要学生理解,毫无意义的一些简单问题,课后的作业任务也只是对相应的概念进行死记硬背。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该门课程作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只有对教学方法手段做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2)教师本身素质不够过硬。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具有高综合性、强政策性、高实践性等特点,同时,该课程与国家政策法规紧密相联,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联系当今实际,将实际市场中的案例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做更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才能领悟到课程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然而,目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却不多,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知道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结合很难达到教学要求与目的。

(3)对学生的实践参与不够重视。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很难参透其实质。而当前教学方式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对这门课程有比较浅显的感性认识,在对实践参与方面老师们强调得较少,也没有组织较多的实践机会供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们所学习到的往往会和实际脱节。当遇到真正的复杂案例时,不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很灵活地运用到其中去。所以,对学生实践参与不重视会很难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考核形式不够合理。在以往的课程考试中,其形式过于死板。其题型非常常规化,如填空、选择、简单的问答、计算等形式,这些题型往往考查的是相关的概念,条款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能够真正理解其根源,也使得教师们不能够很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更好地评估教学质量。因为这门课的特殊性,需要抓住其实质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

2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创新教学体系

2.1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提出预设

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创新教学改革,首先就需要对其有个大体的预设,在实施改革措施后会有一个怎样的基本效果。

首先,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在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会走上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道路上。而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如此下去,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应当改进的。通过项目化改革后,能够将纯粹的理论知识与真实项目相结合,从项目中理解相关概念条款,这样比传统教学中最终使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道路更加优化。通过将课程模块化后,知识间的联系更加紧凑,使学生在结合理论与实际时更加容易,从而解决实际案例更容易上手。这种教学方法更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其次,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这门课程的教学就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而这个体系带有很强的代入感。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都有明显的衔接,在实施起来,循序渐进就很容易真正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来完成对这门课程的探索学习,就会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

最后,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我们所预期的人才出来,虽然这一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但这基本上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因为,通过某一模式培育出来的人才没有达到其基本预期可以说是很失败的。而创新改革后,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这一特点。首先从模式上来说,项目化与模块化的基本骨架支撑着这门学科,通过长期发展只要围绕着这两大模块,就能够将实际与理论紧紧结合,所以它很难使教学和实践脱节。

2.2 项目化教学创新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某一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完整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模块划分,使老师与同学参与这一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与达到教学要求与目标的目的。其创新特点是突破传统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改以往手把手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辅助的新型实践性教学方式。

一套完整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大致包括5个阶段:确立与分项目任务配、确定项目计划(学生自主设计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实施计划于自主实践、考核评阅、归档或应用。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根源。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整个过程,而结果不是重点。因为只有过程做好了,结果必然向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学员的实际参与体验与自主能力的培养是这个体系的精华所在,没有相应的参与就无法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项目化教学的中心是“项目”,整个模式是围绕这一点而进行的。项目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编制与实施;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促进,还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2.3 模块化的设置向导

课程模块化设置原则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结构应当包括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学科前沿信息这三大模块。理论是任何实践的基础。在理论讲解时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这样才不至于讲解得过于空泛。由于市场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不同的教学,训练、考核的方式与实际相对应的行业特征结合,使学生获得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通过将学科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新形势下,学生了解最新的项目特点,以此达到多方面贯通的教学效果。

3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3.1 实践性原则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将此教学体系应用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尊重并遵循这一特点。然而体现这一特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与项目创立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创新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案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项目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的,而不是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掉的项目。基于这一特点,学校与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共赢的理念,实现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实际项目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实际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实践、实习、实训三大环节,着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3.2 目标性原则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它预期的结果,所以在具体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有秉承目标性原则,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目标导向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对具体文件项目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施工招标文件做重点讲解与说明。在具体项目上,以项目立项、报建、招投标、合同审核与签订、合同变更、索赔管理等各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以实际案例代替空泛的理论讲解。

3.3 可行性原则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者是学生。所以对学生参与的项目来说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开始阶段,可以以简单的招投标为指引,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如在项目任务设定上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拓展,提高工程招投标任务的可操作性。

4总结

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作为向导,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做一个系统的创新,使之成为一个在高职教育中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具体任务为主线的项目化内容重组;以具体模块内容划分的模块化形式实施,做到“教、学、做”于一体,基本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信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此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挥其作用,当然这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期望在接下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能够积极探索,以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BJA090060

参考文献

[1] 王婧.项目教学法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10).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作过程、园林计价、课程改革

中途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直接为生产、服务和技术和管理一线岗位工作的,具备综合技能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技能。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增强人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园林工程计价》使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施工方向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园林工程项目模拟招投标和计价,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熟悉不同计价方法条件下工程费用的构成、计算方法、步骤和过程,了解预算在工程建设和招投标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可根据市场和运用工程造价相关规定去分析和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和造价文件,以适应社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一、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程讲授、学生课后复习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但几年本人教学过来,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志不坚定

基于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和对园林施工的兴趣,学生一开始对园林工程计价还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随着集傲雪内容的逐步展开,难度也相继增加,相关理论概念和知识增多,许多学生出现意志不坚定,相关热情也逐渐淡化。

1.2、理论知识多、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园林工程计价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工程招投标和概预算,理论知识点多、子项目多且抽象,尤其是招投标过程、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较难理解。

由于每部教材的编者不同,其编制的计价政策都是编者所在地的计价政策, 在其他地域无法使用。国家计价政策变化很快, 各地的计价政策随国家计价政策随时在调整, 使教材无法跟上这种较快的变化步伐。

1.3、考核形式单一

闭卷和开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考核形式,有时也是唯一的客观的考核办法。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造成考试时候全忘光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及完成园林工程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学生兴趣出发,来选取《园林工程计价》的教学内容。将教材理论与企业工程项目实例相结合,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设计,因此,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园林工程招投标、计价方法和规则、园林工程项目实例三大教学阶段;招投标文件编制、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实践四大学习领域组成。

本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基于园林工程工作过程,由园林工程招投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与步骤导入,首先学习预算定额计价,再进一步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其组织形式是打乱原有书本目录的编排顺序,用子项目取代章、节、目的做法;实践教学体系由招投标实践、定额计价实践、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践3项专项实践和1项综合实践来构成,来加强教学环节的交融,实现“教、学、做”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编制园林工程预算的技能。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内容来重新设定教学方法,构建“预习-提问-教学-复习”的循环教学模式(见图1),重点培养和要求学生结合招投标策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合理确定和控制预算的技能。

图1 园林工程计价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园林工程计价》专业课的定位,通过就业形势和发展前途的展望,提高对课程的预期,强化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在教学方面离不开职业化的教学方式,必须让学生要掌握园林工程预算的计价概念、程序和方法,但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和原理的介绍,应该基于工作过程,从简到难,从少到杂的方式逐步性开展教学活动。从工程项目开端-招投标开始,逐步从预算到结算、决算进行深入。提倡学生课前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提前预习,课堂上主要以解释理论,模拟项目计价为主,笔者通过多年对本课程教学所得的经验和体会,建议理论内容40%,实践内容60%。进而减轻课程理论教学的压力,进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2、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步骤,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法,来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效果(见图2)。

① 课堂教学课前:

对于上周课后作业进行检查,分析作业错误当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再给予解答。

② 课堂教学前期:

对于上周课堂教学内容和本次将来进行教学内容预习情况进行不看书提问的检查和引导。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为下一阶段如何进行教学做一定铺垫。

③ 课堂教学中期

通过承上启下的方式,采用范例的方式,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④ 课堂教学后期

总结本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和作用。进一步布置下阶段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本次课程的课后作业。

⑤ 实践教学

走向园林工程实训基地,进入温室花房,引导学生开展工程量的测绘、统计实践工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图2 课程教学方法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确定合理计价的技能。课程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平时考核占40%,主要以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为主,期末考试占60%,主要是以工程实例计算开卷性考试。这样即可考察学生对园林工程计价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编制预算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园林工程建设的投资逐年加大,而园林工程造价是其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园林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在随着建设市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市场逐步走向了公平交易的形式,而竞争也就成为建设市场上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因此,拥有优秀的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的人才,直接影响这企业的生存,而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严谨的课程教学,以适应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发展、变化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金锦花,李继浩.浅析高职《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9, 109(09):6.

[2] 谭光营,张燕妮.《园林工程预决算》实验课改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1:6.

[3] 舒美英,张叶田,潘剑云.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职业化教学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 (02):5-7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5

(1)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传授方式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最多就是配上原本来自书本上的幻灯片以及提一些不需要学生理解,毫无意义的一些简单问题,课后的作业任务也只是对相应的概念进行死记硬背。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该门课程作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只有对教学方法手段做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2)教师本身素质不够过硬。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具有高综合性、强政策性、高实践性等特点,同时,该课程与国家政策法规紧密相联,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联系当今实际,将实际市场中的案例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做更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才能领悟到课程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然而,目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却不多,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知道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结合很难达到教学要求与目的。

(3)对学生的实践参与不够重视。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很难参透其实质。而当前教学方式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对这门课程有比较浅显的感性认识,在对实践参与方面老师们强调得较少,也没有组织较多的实践机会供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们所学习到的往往会和实际脱节。当遇到真正的复杂案例时,不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很灵活地运用到其中去。所以,对学生实践参与不重视会很难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考核形式不够合理。在以往的课程考试中,其形式过于死板。其题型非常常规化,如填空、选择、简单的问答、计算等形式,这些题型往往考查的是相关的概念,条款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能够真正理解其根源,也使得教师们不能够很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更好地评估教学质量。因为这门课的特殊性,需要抓住其实质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

2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创新教学体系

2.1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提出预设

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创新教学改革,首先就需要对其有个大体的预设,在实施改革措施后会有一个怎样的基本效果。首先,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在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会走上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道路上。而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如此下去,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应当改进的。通过项目化改革后,能够将纯粹的理论知识与真实项目相结合,从项目中理解相关概念条款,这样比传统教学中最终使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道路更加优化。通过将课程模块化后,知识间的联系更加紧凑,使学生在结合理论与实际时更加容易,从而解决实际案例更容易上手。这种教学方法更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其次,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这门课程的教学就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而这个体系带有很强的代入感。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都有明显的衔接,在实施起来,循序渐进就很容易真正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来完成对这门课程的探索学习,就会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最后,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我们所预期的人才出来,虽然这一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但这基本上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因为,通过某一模式培育出来的人才没有达到其基本预期可以说是很失败的。而创新改革后,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这一特点。首先从模式上来说,项目化与模块化的基本骨架支撑着这门学科,通过长期发展只要围绕着这两大模块,就能够将实际与理论紧紧结合,所以它很难使教学和实践脱节。

2.2项目化教学创新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某一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完整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模块划分,使老师与同学参与这一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与达到教学要求与目标的目的。其创新特点是突破传统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改以往手把手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辅助的新型实践性教学方式。一套完整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大致包括5个阶段:确立与分项目任务配、确定项目计划(学生自主设计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实施计划于自主实践、考核评阅、归档或应用。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根源。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整个过程,而结果不是重点。因为只有过程做好了,结果必然向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学员的实际参与体验与自主能力的培养是这个体系的精华所在,没有相应的参与就无法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项目化教学的中心是“项目”,整个模式是围绕这一点而进行的。项目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编制与实施;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促进,还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2.3模块化的设置向导

课程模块化设置原则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结构应当包括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学科前沿信息这三大模块。理论是任何实践的基础。在理论讲解时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这样才不至于讲解得过于空泛。由于市场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不同的教学,训练、考核的方式与实际相对应的行业特征结合,使学生获得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通过将学科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新形势下,学生了解最新的项目特点,以此达到多方面贯通的教学效果。

3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3.1实践性原则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将此教学体系应用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尊重并遵循这一特点。然而体现这一特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与项目创立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创新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案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项目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的,而不是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掉的项目。基于这一特点,学校与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共赢的理念,实现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实际项目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实际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实践、实习、实训三大环节,着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3.2目标性原则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它预期的结果,所以在具体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有秉承目标性原则,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目标导向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对具体文件项目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施工招标文件做重点讲解与说明。在具体项目上,以项目立项、报建、招投标、合同审核与签订、合同变更、索赔管理等各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以实际案例代替空泛的理论讲解。

3.3可行性原则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者是学生。所以对学生参与的项目来说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开始阶段,可以以简单的招投标为指引,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如在项目任务设定上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拓展,提高工程招投标任务的可操作性。

4总结

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物业管理招投标;项目化教学;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52-02

一、高职《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物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基础性和影响面广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突出表现在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归纳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现阶段《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理论课程教学多是采用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听讲记忆的形式。从对实践课程的实施形式来看,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招标文件编写、投标文件编写、开标会情景演练等环节,从表面上看,似乎包括各个实践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实训操作多是在教室内进行,学生只是根据教师提供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不能体验真正的职业情景,实践过程很难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另外,对学生实践环节缺乏真正的监督机制,学校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程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主要以卷面成绩为准,多侧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不能考察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这同高职教育的本质相违背。这种评价方式较易于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3.教学内容构成不能匹配实际工作需要。《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内容多是从招投标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程序和编写招投标文件应遵守的标准示范文本,但没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安排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设计缺少对物业管理企业招投标工作的实际了解,没有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使教学内容构成不能匹配实际工作需要。

二、《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思路

项目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对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专业能力并提高综合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

“项目化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任务或者试验方案,从方案的起草到数据排序的操作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师在此过程当中主要作用在于负责解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困难和问题。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可以纯熟掌握完成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要求。

三、《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1.确定参与主体。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的项目化开发除需要一线任课教师参与外,还应选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从事具体相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优秀人员,即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发小组。另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首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因此还应包括工作任务分析专家。概括来说,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的主体应包括三部分人员:行业、企业专家、工作任务分析专家、一线任课教师。

2.具体实践过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分为三个步骤:工作项目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项目是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它可能与工作岗位相对应,也可能不对应,这取决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组织方式。工作任务是指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单件任务。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分析就是依赖于行业、企业专家同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的密切合作,弄清楚某一职业或职业群包含哪些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哪些步骤。职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动作、行为和所需要的知识。

3.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整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传统的以知识点为序进行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已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解决方法是进行项目化的知识重构,以项目为载体,将物业管理招投标所需要的专业实战技能融入到每一个工作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达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目的。

项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项目设计应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降低操作上手的难度;第二,各项目应注意覆盖全部专业技能,课程知识点是服务于项目的,不必全部讲授,而是根据各项目的要求有选择性地选取各个知识点,故项目要兼顾全面性;第三,项目设计应难易适中。难度太大,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善始善终;相反,如果难度过易,学生觉得缺乏挑战性,不够重视,就容易形成散漫的学习风气。

综合以上内容,结合《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内容及专业技能要求,对课程进行了如下项目设计:

物业管理招标工作物业管理投标工作物业管理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

4.课程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解。我们所说的工作任务不是实际工作任务,而是用于学习的工作任务,是根据工作情况有意设计的全仿真工作任务。物业管理的招投标包括多种专项工作任务,这些实际工作任务是行业、企业专家及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结合一线任课教师按照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

为了满足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同时又要在教学中可能实现,在选取内容时要求将繁杂的招投标内容浓缩为有代表性的主要工作。

5.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最后步骤,任何的改革都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检验。对本门课程的改革成果需要在教师教学、学生实践中得到反馈,并不断改进完善。对于实践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在学生的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评价上,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各小组普遍完成情况不理想的项目,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时修正项目内容设计。

四、结语

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项目,希望能够改善传统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并且改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业管理招投标》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探索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提高现代化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耀中.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设计选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