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展主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展主题范文1
关键词:珠三角;一体化背景;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66-02
珠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区域,在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屡创新高,为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珠三角的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各城市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在过去的发展中,珠海市是珠三角发展中的一个重点中心城市,但是从如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珠海市既比不了省会广州市,也无法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进行比较。由此来看,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珠三角一体化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中,珠海市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才能找准自身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自我在区域中的价值,实现城市特色的突显。基于此,积极对珠三角一体化中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
(一)位置优势
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位置优势。首先,珠三角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南部是广阔的南海,沿江又临海的地理位置为其水上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因为此种区位优势的显现,所以珠海市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港口,其中不乏我国重要的特大港。其次珠海市紧靠着澳门。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而珠海就位于澳门通向内地的门口,所以珠海市和澳门的关系十分密切。珠海市有了和澳门的唇齿关系,其地位自然不能小觑。再次,珠海是广东省西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所以其受到的照顾更多。虽然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在经济地位上都要高于珠海市,但是这两个城市对于广东西南经济的辐射和影响力远不如珠海市,所以珠海市便有了粤西南大哥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其地位在珠三角一体中可以与广州市、深圳市比肩。
(二)环境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环境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首先,珠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沿岸,海洋性气流对珠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珠海市的空气湿润度常年高居不下。又因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珠海市整个地区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优势。其次是因为海洋季风的影响,珠海市的空气自净能力要比广州市等位置相对偏北一些的广东省其他城市更强,所以珠海的空气质量比较高,这在全面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显著优势。最后是珠海市有着丰富的亚热带植被资源,这些植被资源为珠海市的绿化提供了较大的作用,所以整个珠海市是环境非常的优美。正因为珠海市的环境优雅,所以有“花园城市、浪漫之城”的美誉。
(三)政策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政策优势。在珠三角城市群当中,属于经济特区的只有深圳和珠海两市,而经济特区的地位也为城市的发展谋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珠海市自被列为经济特区以来,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受到了广东省的优先照顾,更受到了国家的照顾,所以珠海市在政策上享有的好处要明显的高于区域其他城市。正是因为这种政策上的优势,珠海市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战略
(一)依托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外贸经济
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大趋势中,珠海市依托位置优势进行外贸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外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和相对专业的外贸资源和渠道,所以,就此战略的发展部署,珠海市需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原有港口的基础上进行港口的改建和扩建,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珠海市境内港口的货运吞吐量,随着货运吞吐量的提升,珠海市对外贸易的服务基础便会显著增长,对外贸易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第二是积极利用位置优势寻求对外贸易的合作伙伴和渠道。通过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的发展和渠道的开拓,珠海市发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专业性也进一步的提升,而专业性的提升可以有效规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所以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会明显提高。总而言之,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外向型增长经济是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
(二)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
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也是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中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就环境而言,珠海市纬度较低,又毗邻南海,适宜的温度和优越的海陆位置为珠海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目前的珠海市,既可以欣赏到滨海风光,又可以领略亚热带自然区域的美景,更有美丽的滩涂和风景秀丽的海岛,所以说珠海市是珠三角旅游资源的主要汇聚地。充分认识到珠海市本地旅游特色之后,依靠资源开展滨海风光游、亚热带海岛游、亚热带植被观赏等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另外,因为靠着大海,空气自净能力较强,珠海市的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优秀水平,这在全国雾霾泛滥的情况下,为珠海市的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优势。总而言之,利用优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依靠政策把握更多发展机遇
依靠政策把握更多的l展机遇是珠海未来发展战略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珠海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直至今日,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在政策上依然享有一定的优势。在珠海市未来的发展中,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而制定自身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目标,这样,珠海市本身的发展就可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当然,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时候,珠海市可以凭借自身经济特区的优势去向国家或者区域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会更加广阔,未来发展的道路也会更加平顺。简而言之,就是积极利用经济特区享有的政策优势,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珠海市可以在珠三角一体化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广州市、深圳市并肩的耀眼明星。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需要重视的另一个问题。在现阶段的经济竞争中,人才的优势地位显现愈加得明显,换句话说,就是谁把握的优秀人才越多,谁的发展就越有潜力。珠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其发展较为欠缺的就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珠海市要积极进行人才的引进,利用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来弥补城市科技和城市经济在创新方面的缺陷,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才能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当然,在人才引进方面,珠海市要想实现效果的强化,需要在人才落户制度、补贴制度以及特别贡献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完善,这样,有了成体系的人才育留模式,珠海市的人才引进就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五)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
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对于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制定而言也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珠海市有着相似区位优势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连市、青岛市和深圳市。大连市和青岛市虽属于北方城市,但是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地位较为显赫,其发展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珠海市借鉴的。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珠海市最需要借鉴的就是深圳市的发展经验。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市从曾经的小渔村一跃成为现阶段我国举足轻重的一线城市,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纵观深圳的发展,虽然其进步与紧靠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其自身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措施所体现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所以,为了自身的发展,珠海市需要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借鉴,将这些经验用到自身发展实践中,使其发展可以更加迅速。
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未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珠海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对其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具体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展开了全面探讨,目的就是要为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刚,刘锦,陈征卫.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1-6.
[2]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
题探索,2013,(30):73-81.
[3] 朱坚真,闫柳.基于点轴理论的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8-27.
[4] 陆林,汤云云.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4,(1):13.
[5] 李华,姚芳.港口经济与珠海城市互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19-121.
[6] 林雄斌,杨家文,李贵才.村镇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困境与策略探析――以珠海市斗门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3):75-82.
画展主题范文2
[关键字]高职
校园
规划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6-2
教育事业是事关国家未来的百年大计,高等职业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十几年来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的高职院校都经历了校区的新建和扩建。高职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些理念,比如工学结合、订单教育、厂中校、校中厂等等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也必定会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方面。
校园规划关系到校园建设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还涉及到投资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学校的当前与未来做出的一个全局的、总体的安排,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好的校园规划能协调师生员工与校园环境的关系,适应学校教学任务的需要,为师生创造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所以,校园规划设计事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影响深远,其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
中国的高校规划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先后师承欧美与前苏联,历经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重组,发展至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较为成熟的并不断完善的高校规划设计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已广泛被大家所认可,比如"两关三性"的设计理念,"两观"指的是: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 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之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品位和内涵,时代体现建筑的精神与发展。此外还有很多思想在近年来的校园规划中被广泛的运用,比如多样化理论、人文化理论、开放性理论、大学园林思想等等。总体上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是较少被学者们单独提及的,本文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扩建规划方案进行分析,以期获得些许启示。
1背景及现状分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学院占地422.8亩,南北狭长东西较为狭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200-320米,总规划用地约28.19公顷,校园可建设用地23.78公顷。南侧为老校区占地约12.99 公顷,地块内较为平坦,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建筑质量良好。北侧为新校区建设用地,占地约10.79公顷,地块内为空地和水塘坑,北高南低,高差约1-3米,地形较为复杂。
校园现状的优势主要有1、区位显赫--校区紧邻汽车北站和新327国道,交通便捷,校园周边城市景观特色鲜明,环境优美。2、定位清晰--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学术气息浓厚,用地功能布局也比较合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科学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特色鲜明--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校园面貌,凭借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校园特色,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组织校园绿地景观系统的有利因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场地--校园南北狭长,用地相对紧凑,校园绿化环境较好,但休读空间的质量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体育活动场地明显不足。2、景观--各单体建筑均质量较高,但校园标志性景观不突出,景观空间序列感不强,沿城市道路景观界面宜进一步强化处理。
2规划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整体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优化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在这个前提下,规划方案从回归自然、为师生创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出发,以"校园中的园林、园林中的校园"作为首要理念,密切对接老院区现状,形成"曲水流觞,书香溢园"的优美校园环境。校园规划着重体现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2.1现代化校园。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方案通过各种不同尺度和序列的空间类型,营造出多层次的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2信息化校园。总体采用分级生长模式系统化布局,改善传统的各部分封闭独立的布局,既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符合各局部功能管理相对独立的特点。
2.3生态化校园。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在建筑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采光通风和环保的要求,根据现状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校园环境的生态化。
2.4人文化校园。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在校园规划中体现出灵活多变的格局和较强的轴线对位关系。在延续当地传统建筑与园林文脉的同时,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式技术来表达新与旧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校区独特的风格形象。
2.5一体化校园。将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以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综合高效地布局各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土地,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以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3规划设计构思
方案以中国古代钥匙为平面造型元素,以传统建筑牌坊造型为造景元素,取意"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引喻学院技能型教学特色。规划构思巧妙结合基地形状和南北校区的功能布局,新建校区为圆形的"钥匙柄",通过中间的"钥匙杆"连接南北校区,各教学宿舍楼犹如一组"钥匙齿",富有韵律地排列在南北主干上。北区中间圆形广场放射出两条景观轴线,结合景观门的造型,形成"成功之门"的造型。
采用"一轴一带,两区双核"的规划结构形式,有机串联新旧功能空间形态,形成有机整体的规划布局特点。一轴即统领南北空间的结构主轴线,连接南北两个学校大门、入口广场和各主要空间,沿轴线南北展开富有变化的校园空间序列,形成高低起伏、收放有序的校园主空间。一带为贯穿校园南北的生态绿化带,引入景观水系和绿地,形成校园中心的生态绿化带。两区是新旧两个校园分区,南区主要以改造整治为主,北区则是新规划校区。双核即南北校区形成的空间结构核心,南北两个主教学楼前的入口景观广场--南侧礼仪广场和北侧的金钥匙广场。
新建的北区采用半圆形环状路网,大体分为教学综合区、学生生活区、校前广场区、体育运动区、生态绿化区和防护绿化区等六个分区。各区以中间的圆形金钥匙广场为中心,周边环状布置一体化建筑群,形成北侧教学综合区。西侧是文体馆,中间为教学办公楼,东侧为实训楼,南侧为林荫广场和景观水系。通过内侧的形体呼应,三个主体建筑中间形成两个景观大门--智慧之门和成功之门,提取传统建筑牌坊的造型元素,连接三个主体建筑,形成校园内的取景框和视线通廊。东侧的智慧门形成水轴,以水体和绿化广场为主要景观元素,结合金钥匙广场,以运河为主题的水系景观,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西侧成功门形成"文化轴",以绿化和名人雕塑为主要景观元素体现济宁文化特色。
4道路交通系统布局
学校主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南北两条城市道路上,结合开阔的入口广场,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大门。南北校区均形成主环路网,通过中间南北向的主干道连接。校园内建立分级的人行绿化走廊,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人行路线,改变功能单纯的交通空间为内涵丰富的交往空间,营造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互通和情感交流空间。沿校园南北轴线和主要广场绿地上设置完整的步行系统,其它各建筑及环境间均通过小路加以联系,形成完整、高效的校园步行网络。
5空间景观与绿化系统
师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他们在学校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因此,尽力创造校园建筑内外的公共活动空间以适应人们的行为活动是校园规划建设的关键。规划中在校园主教学生活区融入了优美的绿化景观环境,完善了休闲娱乐空间,为师生的交流提供足够的场合和机缘。
空间及景观设计上,强化了南北入口广场、教学综合区及学生生活区的校园主轴线。在中心轴上设置了一系列重要的空间节点。从南面的校园主入口起,经礼仪广场、主教学楼、杏坛广场、墨池和南区学生生活区,到北区的学生生活区、生活广场、主教学办公楼、金钥匙广场和北大门的迎宾喷泉,到北大门为整个轴线的终点,在这些开合多变的空间节点上布置艺术环境小品和标志性构筑物,体现大学校园的艺术文化形象。
规划水系沿轴线贯穿校园南北两区,展现运河文化,体现灵活的学习思维,以北侧金钥匙广场的运河源和迎宾喷泉为水系源头,形成整个校园北区开合有序的水体景观面。北区结合中心金钥匙广场和两个景观大门,分别形成了两条景观轴线:水轴和文化轴,其中水轴位于东侧的文体馆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智慧之门,形成流动的水系,以乐水广场作为水轴的对景,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文化轴位于西侧,在实训楼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成功门,布置雕塑,文化墙等,体现济宁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以教育广场作为轴线的对景点。
绿化设计上,规划整合各种绿地,充分营造中心生态绿带和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使自然园林和人工绿化有机结合。通过道路、庭院、架空廊道,点线面结合,逐层构筑优美校园环境。
5.1校园整体的大环境布局("面"环境)。
采用中国经典园林环境意象,精心叠山理水。水岸曲直相间,水面收放结合,相互映衬,再以小桥、绿化、雕塑来点缀,开拓了校园空间,产生疏密相间、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形成错落蜿蜒的景致。
5.2建筑群体间的步行道空间和广场空间("线、面"环境)。
主轴线空间序列借鉴中国古典建筑群体的轴线处理手法,以层层迭进、收放有致的空间形成起承转合,像交响乐章一般的空间序列关系。
5.3建筑单体围合的庭园("点、线"环境)。
建筑、小品及绿化景观相互渗透、穿插,形成柔美流畅、富于自然韵致的古典园林式校园特色,庭园与建筑相互借景。
5.4建筑物内部的园林空间("点"环境)。
通过天井、中庭、室内绿化等建筑物内部的生态空间处理,力争做到建筑与园林的完美融合。
1)竖向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和规划设计,统一考虑土方平衡。除地块中间地形较为低洼外,其他地势较为平整,尽量保证地块内土方自身平衡,在保证最小排水坡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土方量的平衡。
2)管线综合
规划设计的强电、弱电、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燃气等七种管线均埋地敷设。并考虑远期建设需要,综合规划设计。
高职院校校园的规划应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资源、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的结合体。应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高职校园规划在新时期的特点与规律,使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更加灵活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画展主题范文3
网易日前了2012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2第一季度营收为20亿人民币。其中在线游戏收入18亿人民币。游戏业务占据其总收入的90%,游戏一直占据着网易收入主力军的角色。
网易CEO丁磊在财报中表示,2012年网易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自主研发游戏的多样化。并且网易自主研发游戏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继续拉动收入增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网易的在线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1.4%,新游戏《倩女幽魂》与《天下3》发展势头强劲,《梦幻西游 Online》、《大话西游Online II》和《大唐无双》等旗舰游戏也在2012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坚实的业绩。“我们实施持续改进用户体验的战略在在线游戏领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网易旗下的网站联盟已正式上线。网易在线游戏事业部市场总经理王怡对此称:“网易网站联盟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丰富网易旗下产品线特别是游戏产品的宣传推广渠道。”虽然游戏业务是网易收入的主力军,但却面临着收入偏低及广告收入大幅下降的现况,而建立网站联盟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这种现状。
与过去相比,网易今年推出的游戏主要变化体现在游戏品位上。丁磊表示,网易会推出一些类似Dota这样的竞技类游戏,但也会有ARPG这样的作品,比如《斩魂》。在MMORPG方面,网易自主研发已经走到了第二代,所以美术制作和策划水平都比过去有了很大飞跃。因此,丁磊指出:“网易整体对今年要推出的游戏作品抱有很大的期望。我想等到下半年,第三季度结束时,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会知道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虽然网易目前正在推进多款新游戏。但是在这份推进的名单中没有披露有关手游方面的游戏。网易此前曾公布即将进军手机业务,业内人士指出,其手游业务可能会随手机的研发一起问世。据悉,在财报公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网易在移动应用端的表现引起了投行分析师的特别关注。丁磊充分肯定了移动终端平台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他表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网易非常重视这一波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所带来的机会,我们很希望把做得很好的工具软件、资讯类产品和效率软件放在移动终端上,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帮助他们完成工作、学习和娱乐。”
画展主题范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农业产业化围绕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为目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互助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互助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土地总面积为3 423.9 km2,其中耕地面积6万余hm2。近年来,互助县立足实际,依靠当地丰富的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农产品资源,采取多渠道融资,多成份发展的方式,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优势农产品基地逐步形成
近年来,互助县立足冷凉气候特征,顺天应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建成了以浅山为主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达1.87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31%,脱毒马铃薯面积达1.53万hm2,脱毒化程度达82%,菜用型、加工型专用薯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商品薯达20万t以上。形成了以脑山为主的优质马铃薯种薯繁殖基地,集中连片建立高标准脱毒种薯和优质种薯繁育基地,面积达8 373 hm2;以半浅半脑、脑山为主的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种植油菜面积达2.4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2.2万hm2,占油菜总播种面积92%,杂交化程度达88%;以川水为主的优质蚕豆、蔬菜生产基地,蚕豆种植面积达5 006 hm2,占总播种面积的8.3%,蔬菜面积2 667 hm2;以北山地区为主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制种面积超过400 hm2。
1.2 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多样
1.2.1 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互助县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不断壮大。目前,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青稞酒加工企业1家,即青海青稞酒有限公司,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7年生产白酒17 667 t,产值21 968万元,从业人员1 000人。马铃薯加工企业2家,即青海绿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年设计加工能力7 000 t,2007年生产马铃薯淀粉1 416 t,产值510万元,从业人员109人;另一家是青海振青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7年10月份建成投产,年设计加工精淀粉2万t,从业人员60人。油料加工企业2家,即互助县丰盛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食用油2 000 t,产值1 280万元,从业人员84人;另一家是青海西海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油菜籽4.5万t,产值1.18亿元,从业人员50人。另外,外贸公司,年加工精品蚕豆1 200 t,产值360万元,从业人员15人;青海绿革农业新技术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白灵菇、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产值达200万元,从业人员69人。规模以下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60家,其中:油菜籽加工企业54家,年生产食用油4 050 t,产值2 916万元,从业人员420人;青稞白酒生产企业3家,年生产白酒160 t,产值176万元,从业人员95人;食品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油炸薯片20 t,产值40万元,从业人员15人;马铃薯粉条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马铃薯粉条80 t,产值32万元,从业人员14人。
1.2.2 市场发育逐步成型,带动功能日益显现
互助县共建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个,其中:粮油综合批发市场2个,即白马寺粮油综合批发市场、五十乡粮油综合批发市场;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1个,即包家口马铃薯批发市场;油菜专业批发市场1个,即南门峡粮贸公司。4个专业批发市场共有管理人员17名,从业人员283人,占地面积5.51万m2,固定资产240万元,年销售各类农副产品4 655万kg,经销额3 670万元。其中销售油菜850万kg,马铃薯3 200万kg,蚕豆40万kg,豌豆5万kg,小麦180万kg,青稞30万kg,蔬菜350万kg,带动农户1.4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9%。
1.2.3 个体运销大户和个体中介组织发展迅速
互助县共有农民销售大户319个,从业人数520人,经营总量3 058万kg。其中销售麦类360万kg,豆类320万kg,薯类1 200万kg,油菜560万kg,蔬菜618万kg。经销总额3 202万元,经营收入345.4万元。全县共有各类农副产品运销大户368个,从业人员791人,经营总量4 880万kg,其中麦类200万kg,豆类400万kg,马铃薯2 600万kg,油菜760万kg,蔬菜920万kg。经销总额4 588万元,经营收入195.2万元。
1.2.4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发展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向市场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性,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发展。2005年8月在由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农村各种流通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和种植大户组成成立互助县马铃薯协会的基础上,扶持成立了蔡家堡乡东家沟村、西山乡刘家沟村2个马铃薯分会,截至目前共成立互助县边滩乡马家村、西山乡张家沟村马铃薯协会,东和乡、南门峡镇尕寺加村的食用菌协会,台子乡下台一村蔬菜协会等17个农产品专业协会和西上街果蔬品专业合作社等7个专业合作社。协会以推广和营销为主体,搞活农产品流通,帮助解决农民买难的问题,向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提供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维护合法权益,规范交易行为,为互助县农产品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订单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流通
互助县将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订单农业工作的力度,扩大订单面积,2013年,全县订单农业面积达2.53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1%,较上年增加1 333 hm2。订单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制繁种龙头企业的发展,为促进互助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一定的起步,但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营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1)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产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囿于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衔接不够紧密,群众缺乏诚信意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2)主导产业、产品存在有优无势、有质无量、品牌效益差的问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3)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生产加工能力低,产品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高科技含量产品少,效益差,举步维艰,带动能力弱;蔬菜、蚕豆等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4)市场发育程度低,已建成的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不全,规模档次低,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场现象并存,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5)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加工旺季无流动资金,贷款难度较大,受资金制约,错失了发展机遇,部分前景看好的项目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3 今后发展思路
3.1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品
依据互助县农业资源优势和气候特征,重点发展油菜籽、蚕豆、马铃薯、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以现有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以青稞酒、精炼油、精淀粉、优质蚕豆、速冻保鲜蔬菜为主要品牌的优势产业。种植业结构要建立以浅山、半浅半脑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hm2左右,低位浅山种植面积达50%以上;以脑山和半浅半脑为主的优质油菜种植基地,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hm2,占种植面积的40%;以川水、浅山为主的蔬菜、蚕豆种植基地,蚕豆面积稳定在5 000 hm2左右,蔬菜面积达到2 667万hm2;以脑山、北山地区为主的杂交油菜制种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杂交油菜制种面积达到533 hm2,种薯繁殖面积稳定在9 066 hm2。
3.2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3.2.1 落实扶持政策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制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政策,在办证、贷款、建设用地、生产用电等方面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重点倾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2 加大招商力度
突出开发领域多元化招商,从大田种植向设施农业扩大,从种植业向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发展,从单纯注重引进资本,向“引资”与“引智”结合,把外地优势的资金、市场和人才、技术引进来,以此推进种养、加工、流通等农业产业的发展,兴办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2.3 培育优势品牌
依托比较优势,积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扩大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提升龙头企业的效益,逐步创立起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强化了企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后依托互助县农产品优势,着力抓好6大龙头企业:一是以青稞酒集团公司为主的青稞酒系列保健酒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t。二是以青海西海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互助县丰盛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精炼油加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年力争使精炼油生产达到1.3万t以上。三是以青海振青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绿源实业有限公司为主的精淀粉加工,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t以上,成为互助县马铃薯加工的支柱企业,争取年产1万t马铃薯全粉项目的立项实施。
3.2.4 马铃薯种薯脱毒化
以青海省霍普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实现全县马铃薯种植脱毒化。
3.2.5 选育作物新品种
互丰公司以杂交油菜研发为基础,实行油菜、马铃薯、豆类、麦类等农作物及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作物的新品种引育,制繁种,示范推广工作,推动全县现代农业进程。
3.2.6 发展珍稀食用菌和蔬菜生产
以绿革公司为主,开发研究生产无公害绿色珍稀食用菌和反季节蔬菜。
3.3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一是对现有农产品集贸市场进行改造,合理布局,创建专业批发市场。二是以互助县农产品产销服务公司为龙头,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探索新形式下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新途径。三是培育和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发挥其经营灵活、涉及面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兴办专业协会和其他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四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抓好农业网站建设,逐步实现网上销售。同时,为群众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五是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六是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对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运输本组织主营的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除防疫检疫外禁止对农产品运销设卡检查收费,确保农产品流通环节畅通。
3.4 正确引导,建立和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龙头企业提供销路,农户按订单开展生产。二是完善利益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组织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保障企业、基地、农户等各方利益。三是搞活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民间流通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作用,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产品的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系,保障生产营销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利益“双赢”格局。四是健全销售机制。以建立专业市场、规范合作组织、成立产业协会等为载体,推动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并通过农民经纪人推销、商促销、批发商团销,形成政府搭台、中介组织运作、经纪人唱戏的新型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画展主题范文5
关键词:智能建筑太阳能 建筑一体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K511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所谓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的利用设施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代替屋顶覆盖层或代替屋顶隔热保温层,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建造的成本,或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和窗户,这样既可用光伏组件当做建材也可用以发电,可谓物尽其美。太阳能与智能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背景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储量的日益减少,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日益的增多,尤其以清洁的核能、风能、太阳能为主。核能利用方面,因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导致很多国家决定逐渐减少或放弃核能的开发利用;而风能的利用则受到地理条件和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太大,因此发展利用太阳能将会在未来的新能源构成中占主要的比重。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据计算,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因此,太阳能与智能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现阶段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方式
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的建筑,99%都是高能耗建筑。高能耗往往带来高污染,而且居住者和使用者都不会感到舒适。对于中国这个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国家,高能耗并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无论从地球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居住者长久的居住利益角度,或者子孙后代角度,都要建造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建筑,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对地球好,对环境好,也对居住者好。
现阶段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综合应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综合应用一体化。
1.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利用太阳能方面主要还是表现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取暖器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来加以利用,据统计,2009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系统总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451万吨。
2.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即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充分利用建筑物外表面,安装多种光伏发电产品,所产生的电能可供自身使用或并网输送。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我国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
3.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综合应用一体化
当前,因技术或投资资金限制,大部分地区新建建筑物还不能实现所有能耗均来自太阳能,因些,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综合应用一体化研究与应用,可为居住者提供更高舒适度享受,是在实现”零能耗”建筑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智能建筑中太阳能的应用方式
智能建筑中太阳能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制冷、太阳能路灯照明等。
1.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由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水分配系统组成,集热系统的主要部件有太阳能集热器、辅助加热、储热水箱、循环管路、循环泵、控制部件和线路等;热水分配系统由配水循环管路、水泵、储热水箱、控制阀门和热水计量表组成,储热水箱是两个系统的共同部件和连接点;热水管系统由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吸热瓦片组成的吸热器,在晴天阳光下可以产出40~85摄氏度以上的水温,进入储热水箱,再由水箱进入热水管道至每户的分支管道供室内使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过程: 在太阳光辐照下, 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并转换成热能传递给集热器内的传热工质, 传热工质受热后通过自然循环方式将贮水箱中的水加热, 或者通过强迫循环(如泵循环)方式将集热器中的热能传递给贮水箱中的水。这是目前主动式太阳能利用中应用最广泛的、产业化发展最迅速的领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技术。
2.太阳能采暖系统
当前常见的太阳能采暖系统通常分为太阳墙风供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系统。
2.1太阳墙风供采暖系统
加拿大、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的住宅、厂房、学校、办公楼等不同用途的建筑上已广泛使用太阳墙技术,它是一项用于提供经济适用的采暖通风解决方案的太阳能高科技新技术。此系统的特点有:造价比较低廉、而且无需维护;微能耗、降低运行费用;提供新鲜空气,改善居民的室内环境,还可预防疾病;同时,它作为一种外装饰材料,还具有美观、醒目的特点。 “山东建工学院梅园一号学生公寓” 是我国太阳墙技术应用的一个典型工程。
2.2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系统
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简称太阳能地暖。地面温度为24℃~28℃时,人体的舒适感最好。因为太阳能热水温度可达到40℃~60℃,这就使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成为可能。
太阳能地暖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控制器,集热泵,蓄热水箱,辅助热源,供回水管,关断阀若干,三通阀,止回阀,过滤器,循环泵,温度计,分水器,加热器组成。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具有节能、清洁与环保、舒适性好、便于热计量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的采暖方式。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方阵,充放电控制器,交流配电柜、逆变器,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太阳能组件自动除尘系统等设备组成。
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
4.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
从理论上讲,太阳能空调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由于大功率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昂贵价格,目前实用性较差;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因此,当前太阳能空调技术一般指热能驱动的空调技术。
所谓太阳能制冷,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有三个主要优点:季节适应性好,也就是说,系统制冷能力随着太阳辐射能的增加而增大,而这正好与夏季人们对空调的迫切要求一致;吸收式制冷机的介质为溴化锂,无毒、无害,环保;可以将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和其它季节提供热水结合起来,提高太阳能系统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5.太阳能照明系统:
根据太阳光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照明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种, 一是直接利用方式,二是光电转换, 将太阳光直接转变成电能用于照明;三是利用光纤或导光管, 将太阳光直接引到室内实现照明。
四、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与应用
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工商联主席、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国与德国、美国等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太阳能应用市场有很大的发展需求和空间。”
开发利用太阳能对于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调整能源结构的重大意义。就目前而言,光伏发电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其运行费用较低,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正相继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太阳能的应用和发展。
2011年2月19日,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科技系统示范楼落成庆典仪式隆重举行。该办公大楼全面展现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前瞻性、低碳性、高科技性和人文性,实现了太阳能玻璃幕墙、阳光屋顶太阳能与宏伟建筑的完美对接。并把地源热泵、余热利用、雨水收集、空气质量监控、节能控制及能量计量系统全部融合应用于该建筑中,是迄今国际一流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及节能综合解决方案的示范工程。
江苏南通强生光电建设的1.05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是国内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中唯一一座兆瓦级非晶硅薄膜光伏系统。看似普通的玻璃幕墙,就能给企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它的幕墙玻璃是非晶硅薄膜电池。
强生光电1.05兆瓦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光伏系统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分别安装于强生轻纺、亚振家具等14栋厂房和房顶上,已于今年9月份建成
国内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中唯一一座兆瓦级非晶硅薄膜光伏系统2011年10月2日在江苏如东并网发电。 这看似普通的玻璃幕墙和屋顶采用了非晶硅薄膜电池,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薄膜电池光伏幕墙,平均每天发电600多千瓦时,年发电量120万千瓦时。
据介绍,强生光电自行研发和制造核心设备,生产线成本仅为进口的20%;非晶薄膜电池产能、转换率、销售量均居中国非晶薄膜电池工厂前列,是国内乃至全世界薄膜电池组件成本最低并能盈利的工厂之一。
2011年9月27日,南昌国体中心的综合训练馆竣工。训练馆有一面玻璃墙,站在场馆边,从内往外看,一览无余,可是从外往里看,却一片漆黑,什么都瞧不见。这面玻璃墙主要是将太阳能发电产品与建筑结合,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所发电可以基本能满足电视机、音响和电脑系统所需要的电力。另外,这面墙面还具备隔热和消音等节能作用,且不产生污染,没有温室气体排放,还能降低光污染。是我国太阳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完美有机结合的又一典范。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建筑密度日益增加,楼宇日益高层化,有限的建筑空间难以安装足够多的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随着太阳能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技术研发的不断创新,太阳能与智能建筑一体化必然成为行业推广的模式,让太阳能真正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旦太阳能与智能建筑相结合, 就要考虑使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智能化技术对太阳能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 将其纳入到智能建筑的组成中, 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将太阳能应用系统监视和控制起来, 发挥出最大的节能环保效益。建设我国低碳、节能、环保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江亿.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 J] . 新建筑, 2008( 2): 4..7.
画展主题范文6
关键词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77-02
所谓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就是以设备智能化、测控智能化为基础的变电站体系。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智能化变电站能够自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信息采集、数据测量、信息控制、信息保护以及计量和检测等。同时,在智能化的变电站系统网络中,系统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对电网进行自动调控,同时还能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实时的解决方案。此外,智能化变电站的协同互动性,使相邻变电站以及电网之间进行相互调度变成了可能。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不断进行,变电站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来研究智能化变电站关键技术问题。
1 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克服,保障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总体来说,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的技术问题主要有:首先,着力对智能化电子设备进行研发和升级,通过智能化电子设备基础来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其次,需要建立变电站建设相关技术规范,在智能化变电站组织架构以及技术体系方面,需要重点进行规定。最后,需要对变电站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监控和信息诊断等,提升变电站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变电站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2 智能化变电站高压设备测控技术问题
智能化高压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智能化变电站高压设备需要进行智能化测控,因此,对智能化的测控技术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在智能化测控中,变电站通过传感器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测控,保证整个变电站系中的电气设备具处在有效的可观测和可控制状态之中,进而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目标。在智能化变电站高压设备体系中,高压设备智能化测控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高压设备的及时状态和信息,然后利用信息融合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模型,对处于被检测状态高压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使用寿命等进行综合评估,当然,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高压设备的结构特性、运行参数、环境因素等。此外,还需要重点对变电站高压设备测控技术的功能进行拓展,可以对测控技术的信息感知能力进行提升,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为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智能化变电站信息融合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信息融合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功能强大的技术。通过对多种信息进行获取,对各信息间的内部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对信息进行融合和优化处理,达到智能化变电站有效运行的目的。在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融合技术中,通过对多源信息进行协同利用,采用的是多视角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而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取信息的内部联系,对有用的信息进行保留,对错误和无用信息进行删除,提高系统信息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发展。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变电站信息融合技术中,已经能够全面和独立的进行在线监测,热别是在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中,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极大的减少了设备特征量采集中存在的盲区,进而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二次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减少故障,实现优化运营。
4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构建五防系统
在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为了防止失误操作,需要构建五防系统,对变电站误操作进行控制,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在变电站五防系统的作用下,倒闸等操作都需要在五防系统中进行模拟和判断之后才能实施。因此,在智能化变电站中构建五防系统,通过五防系统来保障变电站网络的有效运行。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给电网带来了极大用电负荷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构建五防系统十分重要。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通过变电站层以及间隔层二者之间的以太网,对五防逻辑闭锁过程中所依赖的间隔层IED信息进行实时交换。在这个过程中,变电站数据经过开放的过程层,对变电站事件进行传送,同时依靠过程层合并器对模拟信息进行获取,利用智能接口对遥信数据信息进行获取等。此外,在间隔层中,GOOSE机制的采用,能够让系统及时获取五防逻辑闭锁需要的各项基本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各个间隔设备的控制闭锁逻辑条件进行判断,最终得出变电站设备的逻辑闭锁状态决策。例如,以某智能化变电站五防系统为例,该系统的网络化闭锁功能如下图:
在该示意图中,底层网络是基础,整个间隔层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交互操作等都需要根据底层网络来进行,常规系统中采用的电气编码锁装置被替换了。在这样的五防系统闭锁功能示意图中,设备运行状态可以进行实时识别,然后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出设备运行决策。同时,变电站网络系统间隔层中,GOOSE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技术层面保证了网络化五防系统闭锁功能的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
5 结论
本文选取了几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对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以及运行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当然,笔者的见解只是一部分,在今后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工作以及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还需要大家的进一步努力,共同探索智能变电站各个工作环节中的技术问题,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推进电力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