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1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2
好词摘抄:
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广寒仙子: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
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花残月缺: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好句摘抄:
1、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又飞去飞来,是那么的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2、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阳台上,各种月饼也都一齐拿了出来。大家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亲人;有的人在月光下举杯相庆,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烟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绽放!
3、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4、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5、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6、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7、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8、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本文来自免费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牵动着我们的血肉亲情。家中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今晚很有可能和我们一样,围坐在本文来自免费这柔和温馨的月光下,为我们祝福。
10、从时令上说,中秋又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11、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那天,人们吃月饼,赏月,有的地方还有花灯,十分热闹。
12、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与家人团圆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祖国还有一个游子--xx?让我们共同祝愿,xx--这位饱经风霜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温的怀抱中。让我们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从此团团圆圆,不再骨肉分离!到时候,让我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举杯邀明月,共谱团圆曲”!
13、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沐着徐徐清风,披着溶溶月色,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同享节日团圆之乐。
14、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5、团圆,离别,思念……这些月色承载的美好,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圆时有月饼吃。立秋后,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这一天,月饼香甜。这点念想如同草丛里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胜过头顶的月亮。
16、浩瀚的夜空中,一轮皎白无暇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许多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在玩耍。寂静的暗夜里,不时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此情此景,好不美丽,也令我深深陶醉其中。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3
1、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阳台上,各种月饼也都一齐拿了出来。大家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亲人;有的人在月光下举杯相庆,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烟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绽放!
2、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3、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4、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5、至中秋,菊黄桂香。在这样一个携着岁月沉淀过的感悟,带着令人滋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人们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惬意地品尝着一种向往和想象。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那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6、广寒仙子: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7、今年中秋节,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
8、团圆,离别,思念……这些月色承载的美好,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圆时有月饼吃。立秋后,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这一天,月饼香甜。这点念想如同草丛里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胜过头顶的月亮。
9、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10、在这个短暂的驻定里,回首身后,是一连串流浪的身影,踏着如霜的月色,挥洒着如银的年华,伴随着如风的孤独,在诺大的空间和时间里,流浪。
11、你,是遥不可及的思念;家,是温馨舒适的港湾。我在梦跟现实之间,捕风捉影似地想要温习每场故事。一家人,一桌菜,一盘月饼,简单的情景都催人泪下。
12、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沐着徐徐清风,披着溶溶月色,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同享节日团圆之乐。
13、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14、月圆是美丽的,可当月圆之后呢?残缺的,悲伤的。残缺的月亮,带着我的悲伤外加一点点迷茫,是我一直坚持寻找的方向!也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
15、李白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寂寞孤独的他,忘记了月中的嫦娥,那个来自原始社会的精灵。嫦娥寂寞么?自从吃下那不死药,飞进美丽寂寞的广寒宫,从原始母系氏族,直到今天,她就一直注视着人间。想对于繁华富庶的天堂,嫦娥是个边缘人,虽然她最初的理想在那里,可是她留在了月宫,就这样独立于天庭和凡世,细数着几多星转斗移的沧桑。
16、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17、中秋节,就这样在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中,慢慢延续,恒古不变。不只是那些神话故事陪伴我成长,还是我在祝待和寻找那些美妙的传说度过那段凄苦的岁月。
18、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9、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20、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
21、今夜月圆,月圆了,却忽然想流泪,却不知眼泪早已流下,想是心的感应,是逢起怎样的情景,怎样的美好,抑或伤痛的记忆里,需要对的感觉。于此时,却不知是温暖的记忆如潮,还是它刺痛了谁的眼睛,无关的,就想这样静静地释放。
22、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已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23、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24、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25、花残月缺: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26、浩瀚的夜空中,一轮皎白无暇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许多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在玩耍。寂静的暗夜里,不时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此情此景,好不美丽,也令我深深陶醉其中。
27、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28、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本文来自免费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9、今夜月圆,这个太多人期盼的夜晚,又是给了太多人太多期盼的夜晚,不知只是期盼它的到来,还是想着再遇到这样明月清风里,以期实现微小的愿望,人说对自己的自私是无害的,是对别人的祝愿,在这个夜晚里传递一点温暖。久愈久的,似是等待太久的,并不为相逢,只愿更多的思念,思念你,情字无眠。
30、从时令上说,中秋又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31、在此佳节来临之际,我当欣然留存这美好的心情;到那夜色璀璨,酒纯饼香时;再与亲人们同饮桂花美酒,共庆这欢乐的中秋佳节!
32、月亮冉冉而升,精致的一盘,其实,她是天空中的明眸,肃穆,静寂,不会被那些微弱的声息损害。我看到了,一张渍泪的脸,一团荷的脸,写了纯纯的胸臆,把一种凝思,曝于月的窥看。
33、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34、中秋佳节已过数日,我的希翼:“心思会收敛,心海会息波澜,相思会厉兵秣马,思念能泯灭焰火。”然而在白云的影子里,日复一日地破灭。就像唐诗人王建笔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4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聊聊古代诗人词人的名字。
2.谈话:今天,我们要走进宋代杰出词人苏轼的人生。让我们走进苏轼的作品,仔细品品,也许能品出一些人生的滋味来。
二、演绎故事,阐释“欢、合”
1.引出故事,讲述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科举考试,双双高中、名扬京城的故事。
2.把故事概括成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喜、乐、欢)
3.链接学生生活,解读“欢”。
4.小结学生发言:像生日、结婚、考取大学……这些喜事儿、乐事儿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好,觉得难忘,是因为在这个日子,全家人和亲朋好友都能够――(学生回答:欢聚一堂)。
5.这情景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学生回答:聚、合)多开心的团聚呀!因欢而合,因合而欢,合欢,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呀!
三、演绎故事,阐释“悲、离”
1.讲述苏轼金榜题名后母亲去世的故事。
2.说话训练:他再也不能看到――;他再也不能听到――;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吃上――
3.引导概括:再也不能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时此刻,苏轼的心情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就是?(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痛、悲)
4.用苏轼的爱妻和慈父去世的故事揭示“离”。
四、巧借动画,感受苏轼乐观
1.欣赏画面,展开联想。⑴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只有苏轼孤零零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他眼睁睁地凝望着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什么呢?⑵此时此刻,你觉得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呢?
2.反复吟诵。⑴乐观坚强的苏轼,想到这里,低声安慰自己――(指名读)⑵豁达博爱的苏轼不仅安慰自己,他还要把自己的体会告诉身边那些和他有同样遭遇的人――(同桌互读)⑶超凡脱俗的苏轼彻底想明白了,只要远方的亲人健康长寿,即使远隔千里又何妨,天涯若比邻呀!他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全世界的人――(全体放声吟诵)
五、紧扣两词,感受苏轼博爱
1.解读“婵娟”。婵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人眼里,月亮还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请看:(出示诗人对“月”描写的诗句)
2.链接学生生活实际,说说学生眼里的月亮。
3.指导朗读。孩子们,你们所描述的就是月亮丰富的内涵,就是苏轼眼里美好的婵娟,谁来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来读一读这句词。
4.解读“人”。苏轼把这么美好的情感、祝福送给谁呢?这里的“人”可能指谁?每个人的解读都可以不一样,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
六、走进苏轼作品,感悟人生真谛
1.拓展苏轼的三句诗词。感受着浓浓的真情和博爱,我们一步步走近苏轼,走进苏轼的作品。苏轼以66年的人生,给我们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时,禁不住会想起苏轼被贬黄州,人生被蒙上灰色阴影时,却写出的激荡人心的豪迈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时,自然会想起苏轼坦然面对人生风雨,超凡脱俗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生活中由于钻牛角尖陷入困境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诵读以上三句诗词。
3.引入《水调歌头》一词:当我们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远方亲人时,也会不由自主想起那流淌着乐观、旷达情怀的千古绝唱。(反复吟诵)
七、走进苏轼一生,指导自己人生
1.感悟苏轼一生:同学们,学到这儿,我真想对苏轼说:苏轼呀,面对金榜题名,您潇洒一笑;面对骨肉分离,您悲而不怨;屡屡升官,您不狂喜;锒铛入狱,您不灰心;历经坎坷,您宠辱不惊,仍旧微笑面对人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范文5
①①我听见春雨哗啦啦地砸在红瓦上又迸射出几个更小的雨滴,散落在红瓦上、房檐上,又滴落到地面上,汇成小河向远方流淌。①①①①①①①
①①我听见春雨嘀嗒嘀嗒地落在小草上,小草轻盈地摆动,好像在跳着感激的舞蹈,感谢春雨让它们重焕生机①①我听见春雨哩哩啦啦地飘到小花上,花朵展开美丽的笑脸把雨滴轻轻搂在怀里,像搂住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心中睡着甜美的梦。①①①①①
①①“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走在路上,我没有看见鱼儿,倒是有一两只早回的燕子在雨中斜斜地飞,时而在地面低旋,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在我眼前掠过,好像给我做燕尾剪春雨的表演。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
①①我索性收了伞,任春雨在脸上、身上浇,不一会儿,我的头发湿了,衣裳湿了,鞋子也湿了,就好像淋了仙露,灌了醍醐,飘飘欲仙。啊,我的心灵也遭受着一次春雨的洗礼呀!不是吗?仔细听,有雨儿在轻轻地对我述说:“我本是蓝天白云上的最小天仙,因为不爱学习,因为我不太努力,被老天爷罚下人间。但我是高兴的,因为我让世界焕然一新。”哦,雨滴也要好好学习呀,于是,我赶忙拿起伞,快步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写下这段爱雨的宣言:①①①①①①
①①我爱春雨,它让万物复苏,让大地充满生机;我爱春雨,它让树木发芽,让人间更加美丽,我爱春雨,它让我更加珍惜时光,好好学习。①①
①①点评:淅沥沥,淅沥沥,作者用轻柔曼妙的文笔为我们的大地、为我们的花草、也为我们的心灵下了一场珍贵的春雨。春雨是无形的,可它分明在玻璃上、房顶上、树林间为我们舞蹈;春雨是无声的,可它分明在小草上、花朵中为我们歌唱;春雨它不会说话呀,可它却分明在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要抓紧努力!”微风习习,小雨飘飘,一把小伞,几只燕子,还有一个淋雨的少年,这就是作者为我们营造的一场美丽的春雨。①
“淅沥”是象声词,它形容轻微的风、雨、雪等的声音。它下在地上,怎么会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呢?说春雨打在大地上像“炸响的迎春的鞭炮”,就更不合适了,春雨岂能如此猛烈?
第一句中用“飘落”来形容春雨,最后一句又讲是“微风细雨”而中间又连着用了三个“打”字,这是自相矛盾。
“砸”字也不妥。
这简直就是一场引发洪水的暴雨。
“哩哩啦啦地”和上面“嘀嗒嘀嗒地”这两个象声词皆可删除,春雨滋润万物是“细无声”的。
“睡着……梦”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做着……梦”好些。
诗句中的“斜”字最为传神,下面写燕子的飞,可围绕这一字展开,可是却写得一般化。
“浇”字用得不当,此字适用于倾盆大雨。改为飘洒好些。
活用了“醍醐灌顶”这一成语,但“灌”字却用得不妥。下面的“淋仙露”可以改为喷仙露,这样更贴切。
画了横线的这一段,可以说是文章的败笔,有点煞风景。为什么这样说呢?文后的总评中再作分析。
把此文说成是“宣言”,不当,可以改为感受。
这组排比句存在逻辑的问题。
用“轻柔曼妙”来形容学生的语言,不妥。
讲得过头了。
教师用自己的话把作文的内容重复一遍,对春雨又作了一番描写,这没有必要
春雨有让人好好学习的功能吗?牵强附会!
“营造……春雨”不通。
这则评语,对文中的不当之处非但没有指出,反而还要重复和强化。
封面说明: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复旦大学,原名复旦公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秋节正式开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着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诊断与建议
有句俗话说,春雨贵似油。春雨,不仅有着审美意义,还对人们生活、生产有着巨大的价值。古往今来以其为描写和歌颂对象的诗文可谓多矣。
这篇写春雨的思路是对的,――在写春雨形态、声响的同时还写了它的精神品格,但全文存在两处明显的败笔。
第一处是对春雨的形态未能把握准确。我们先看一段有关春雨的经典描写,它出自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者,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本文却说,春雨“打在大地上噼里啪啦的,像大地炸响的迎春的鞭炮”,“滴落到地面上,汇成小河向远方流淌”,还用了“打”“砸”“浇”“灌”等动词,这些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雨相差何其大也,也许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夏日暴雨更贴切些。也许有人会说,春天也会下大雨,甚至是暴雨呀,为什么不能这样写呢?是的,春天有时也会降大雨暴雨,而夏天也会有牛毛般的细雨,但不能因此而认为一年四季的雨怎么写都行。因为“春雨”这个词,已不是指某一天的具体的雨,而是对春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抽象的一个意象,而且经常被描写,已成为一个文学意象,在文化的传承中,它已有了某种规定的特征,是不可随意改变的,否则就很难被人所接受,比如提到“朝阳”这个词,我们脑中就会闪过“鲜红”“冉冉升起”“活力无穷”这样的印象,如果把它写成是暗红色的,因云遮雾绕而变得面目不清的,就会难以让人认同,尽管早晨的太阳并不乏这样的情景。
第二处是春雨的那段讲述以及“我”的顿悟:“我本是蓝天白云上的最小天仙,因为不爱学习,因为我不太努力,被老天爷罚下人间。但我是高兴的,因为我让世界焕然一新。哦,雨滴也要好好学习呀,于是,我赶忙拿起伞,快步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写下这段爱雨的宣言。”
春雨,本是一个美好的意象,而到了作者笔下却成了因学习不好而“被老天爷罚下人间”的所谓“最小天仙”,显得十分生硬;后面春雨又说“但我是高兴的,因为我让世界焕然一新。”――一会儿又从不好好学习而变得很有思想境界、很有本领,写作岂能如此随心所欲!此段的最后又说,因为“雨滴也要好好学习”,所以“我”结束了雨中散步,回家写这篇作文。春雨对人居然能有这样的教育作用,真是匪夷所思。想象其实很难,它不是天马行空,不是生硬编造,而是要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基础,要合乎情理。照现在这样的写法,写起来倒是不费劲,但给人的感觉是不真实,不靠谱。
为什么这位同学会想到与春雨并无内在联系的学习呢?――说什么春雨是由于学习不努力而被老天爷罚下人间的;明明是在春雨中散步,却突然会萌发要好好学习的想法,回家倒写起作文来了。――也许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已像梦魇一样纠缠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无法摆脱。从这一侧面似可看出,他们的心智情感并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大有被训练成学习考试机器之势,连想象也不能放飞,只是局限于考试和成绩而已。
最后谈谈那个排比句,――“我爱春雨,它让万物复苏,让大地充满生机;我爱春雨,它让树木发芽,让人间更加美丽;我爱春雨,它让我更加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这段话的问题在于:①第二句的“让树木发芽”已包含在第一句的“它让万物复苏”之中,犯了重复的毛病;②“让大地充满生机“和”让人间更加美丽”意义上也是重复的;③“它让我更加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这句话不能成立,不合情理;④三个句子之间未能构成逻辑关系,缺少内在联系。
微格素材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出处]
唐・白居易《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早秋的虫儿叫了又停歇,残更的灯火灭了又点亮。隔着窗扉知道窗外下着雨,因为芭蕉先已发出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