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域建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1

1.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生态与文化教研室虽然成立才4年多,但在以往的本科专业教学中就有不少课程涉及到生态与文化的研究内容。在国际上,对于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地域胜文化与设计等的研究与实践己经开展一段时间了,它们是人类未来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对环境的一种负责;而在国内,这些研究方向已经在设计领域中得到开展研究和实践,最受瞩目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多个展馆设计,它们都力求实践和表达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低碳设计。这些理想目标更是受到我国政府的崖纷见,在国家及多个省市的发展敖咙中明确提出建i}T}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会议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政策方面给以指导和支持。国内的高等院校也纷纷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的论坛和教学。清华大学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训研究所”,并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举力、“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论坛,产生重要的影响;广州美术学院的多个设计学科开设低碳设计研究项目。很多国内外的设计大赛,也设置与低碳、司特续及环保设计有关的主题。其中,2012年“为中国而设计一一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设置“环保低碳室内设计专题”,获奖作品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2012年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增设“可持续发展奖(SustainabilityAwards)”,获奖作品得到国际评委的认可。

2.教学与研究方向

在整合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科研力量基础上,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着重开展以下方向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1)基于岭南地域的设计研究

根植于岭南,围绕地域的自然因素(气候、地理)、文化因素(广府文化)和经济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设计中得到本质的体现。当下的国际化影响非常迅速,国家的城市化建设也出现趋同的景象,这使得地域性的研究和设计成为紧迫的和重要的课题。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积极开展基于岭南地域主义的设计研究,在课程及毕业设计中开展相关的课题。例如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研究、广府文化与设计的研究等。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研究。詹姆斯沃尔本克(在其低技术宣言中宣称:“低技术是群众的技术。”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将适合地域的技术、便于人们掌握的技术在设计中进行适当的运用,并体现当下的设计观念。我们在幵展低碳住宅空间设计的教学研究,考察岭南著名的低碳建筑,考察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逐步积累适合岭南地域的低碳住宅设计方法中,也得到宝贵的教学研究资料(图。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开展地域性风景园林的教学研究,使之适应地域的气候、地理规律和人们的生活追求。注重地域文化的综合表达,利用地域景观元素营造空间;注重景观的实际功能运用研究,避免只注重形式和视觉审美的景观设计。在教学中,广东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体系研究就是一个突出的地域风景园林教学与科研,它也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实现科教融合已经三年多,取得丰厚的成果(图。城中村的研究城市的发展过于追求“新”,城市中的村落也受到破坏、拆迁和改造。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广州以及珠三角的城中村,提出更温和的改造方式’用艺术介入的策略引发人们对城中村的保护和改造思考。综合来看,这些都是基于地域性所进行的设计价值研究,也是生态与文化教研室本科毕业设计和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下部分就是年教研室开展毕业设计与论文教学的过程记录,也是具有地域特征和价值的研究。例如对广州石牌村的研究,对广州隔山村的工作坊教学,对小洲村的工作坊教学等,都是城中村教学研究成果的积累。

(2)组织田野调查并归纳整理结果

毕业设计教学,强调设计的过程:田野调查、设计推理、概念生产和综合表达。在本选题中,由于模范村历史已经约有60-100年之久,且时间跨度较大,建筑的图纸和其它详细资料已经不能找到,于是,团队开展详细的田野调查,获得宝贵的第一手现场资料。田野调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场地和建筑的测量。组织团队进行场地和建筑的详细测量,获得具体的尺寸和构造细节资料。第二,拍摄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建立图像的对比分析资料。第三,采用定量访问、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人们对模范村的整体看法。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得到以下的认识:首先,建筑虽然是砖混结构,14栋旧建筑均为山形屋顶的两层小楼房,除了较大的524号(马应彪屋)面积为355平米,523号面积为293平米,其他面积均在250cry以下;但在居住过程中已经有一些加建、改建、修缮和破坏。对于建筑的再利用,应该是持慎重态度。其次,模范村的景观资源非常丰富且宝贵,常见的植物有32种。这些植物资源应该作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它们形成独特的微气候、具有魅力的光影效果和封闭的内环境(图4)。再次,基地位于学校教工居住区与教学区的中间,东西方向是从高至低的走向,高差约有10多米。

(3)提出设计改造的整体策略

针对基地问题以及整体认识,提出设计改造的整体策略:原则是保护场地的肌理、建筑文化以及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式的改造发展;目的是建立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交流窗口,象牙塔式学术研究与社会公众建立一种良比的沟通;功能是院系研究所、对外交流与研讨中心、模范村历史博物馆与展览厅、图书馆、商业服务中心、公共沟通平台等。基于以上的研究,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设计改造:微公共空间的塑造—在校园中塑造微小尺度的公共空间,并具有场所的精神;游园—吮置换功能并形成新的导线,加建连接廊道,创造一种难忘的游园体验;下凹景观一一基于保护的角度,将行走路线下凹,避免影响建筑及基地特质;静谧公共空间的营造一一研究原有建筑的构造秩序,结合室内功能与室外景观资源,营造一个静谧的交流空间。

(4)表达方式

强调清晰、有效的传达手段和方式,包括专业的概念陈述部分、调研部分、图纸部分、模型部分。概念陈述部分主要是解释对场地的判断和设计改造的观点;调研部分主要是田野调查的资料、数据整理和得到的结论;图纸部分是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图表和相关的示意图;模型部分包括四个尺度的模型表达,分别是区域尺度的模型一说明所在区域的位置和整体关系,场地尺度的模型一说明场地的现状,设计方案的模型一说明设计的整体概念和重点,细节尺度的模型一说明重要的构造或具体设计手法(图。在有可能情况下,鼓励学生利用动画或其它能众参与的方式表达设计,众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毕业设计成果参加年中国环艺学年奖,得到专家的认可,获得不俗的成绩。其中,何苑诗同学的方案“游园——中山大学模范村整体设计改造策略”获得本次环艺学年奖的景观设计类的金奖一中山大学模范村整体设计改造”获得本次环艺学年奖景观类的银奖。

二、毕业设计教学

一中山大学(南校区)模范村的整体设计改造选题中山大学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其南校区又叫康乐园,其中有栋红砖楼和亭子,均建于年至年之间。模范村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模范村建筑群建于年间,共落成栋村屋,现余栋,它们代表了教师住宅的小洋楼模式,即“屋有两层,上为宿所及露台,下则课堂、膳室、浴房、厨所、储藏室皆具。屋外留地数弓,花圃菜畦,随意开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模范村已经没有人居住或办公,现在处于荒废的状态。学校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模范村应该怎么保护,模范村要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模范村是否可以成为学校与社会连接沟通的重要窗口?这些难题,正是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的毕业设计与论文思考的重点所在。

三、建筑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教学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2

地下建筑空间火灾原因分析:一项调查发现地下建筑空间的起火原因中26%是电气线路和设备故障引起的,13%是由于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引起的,11%是纵火、爆炸等人为破坏引起的,9%由于不良习惯如乱丢烟头引起的,还有41%的火灾是不明原因的。地下建筑空间的火灾原因主要集中在人为因素和电气故障所致。找出地下建筑空间火灾原因将有助于指导地下建筑空间的科学管理和科学施工;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预防和早期报警。

1.1人为因素所致

主要是指人员有意或者无意的一些危险行为引发的火灾,如部分人员在地下商场吸烟用火、违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乘车规定等。

1.2电气故障所致

地下建筑空间工程电力、电气设备和电缆较多,安装的电缆和电气设备因潮湿、鼠害、老化、过载、维修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负荷、漏电。

2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解决对策

做好日常地下建筑空间消防知识的普及,具备并做好迅速有效应急处置的各种措施及防控,尽可能地减少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发生,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2.1地下建筑空间人员密集、流量大,发生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和排烟散热是关键

2.1.1全面强化地下建筑空间内工作人员心理拓展及逃生疏散的演练,普及人员的逃生常识,维护并确保应急通道畅通,运用热成像仪、烟雾视像仪等设备与各种救应方法手段措施,确保并有效组织被困人员能够紧张有序地撤离。

2.1.2排烟散热是地下建筑空间火灾处置关键:

(1)要充分利用排烟管道口及通风口排烟,实施对火灾发生时所产生并集聚的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的快速扩散,防止火灾周边温度骤升;

(2)进行机械排烟的同时,可集中使用喷雾水枪进行稀释排烟排热作业。排烟时,应注意正确选择时机及方法、部位,以防止因排烟改变火势蔓延的方向和扩展速度,对灭火救援工作造成新的困难。

2.2地下建筑空间火灾具有特殊性

2.2.1要对地下建筑空间建筑内的结构与功能、布局与运行使用情况、消防设施(包括气体灭火间、排烟设施)、可用水源及其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方向及数量,升降电梯运行等进行情况熟悉与掌握。

2.2.2针对地下建筑空间的使用、高峰客流、运营管理等情况,制定出实施操作性强的灭火救援预案,做到“多预案”。

2.2.3开展对地下建筑空间的快速开通救生通道、防控与救援等作业的实战演练,并结合制定的预案,在地下建筑空间以及区间隧道、上盖建筑开展针对性的火灾业务演练。

2.3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不可能时时发生

对于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扑救的经验教训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积累和提升,总结国内外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案例,加强对过去国内外发生的大量的地下建筑空间火灾案例中的方法研究,重新学习,重新展评,提升应对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能力和素质。

3应当注意的事项

(1)现场各级指挥员,要切实根据火场情况,研析火灾趋向,将对讲机等通信呼叫设备逐台对应深入设置,确保火灾现场指挥员与抢救人员之间保持通信畅通。充分调动移动式充气泵对火灾现场空气呼吸器进行充气,充分考虑、及时调整救险替补,以保持前方灭火人员有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战斗力;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3

一、搭设事故要特别注意架子外侧或上方有无输电线路,特别是高压线。

现在一般城市里已经是钢管取代了毛竹或木头用于搭设脚手架,而铁质钢管是良导体。宁波已有许多起架子工手中的钢管碰上高压线,架子工不是死亡就是重伤的事故例子。也有钢管失手掉下不巧搭上在下方的高压线,造成高压线短路跳闸的。

发生钢管从高处跌落是很危险的,如砸中下方人员,钢管又是有一定高度落下的,不管他或她是否带安全帽,一般都造成死亡。2001年8月宁波大学工地发生了一起钢管从屋面滑下,砸死下面工人事故。

第二要注意的是搭设时的架体稳定性。特别一些特殊架体,如当一个井字架为两幢楼服务时,两幢楼之间要搭设过道。这种过道架子窄窄的,却很高,工程是六层楼的,它有六层高,工程是八层的它就有八层高。要有计算书,要有搭设方案。还有是层高很高的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架子。南京2000年10月就发生了电视台演播厅工程现浇砼模板支撑钢管架倒塌,死亡12人的恶性事故。

还有一类事易发生在毛竹脚手架上,宁波有这样一个事故,竹脚手架已搭至六层,当时脚手架向里倾斜,架子工拿杆子支在六层的刚砌的一人来高的砖墙上向外顶架子,结果新砌砖墙向里倒塌,砸断楼面多孔板,断裂掉下的多孔板又逐层砸下来,直至底层,砸死了底层二民工。

架子工往往还要搭井字架架体,这时候要注意架体稳定,要按要求张拉好缆风绳。或做好架体与墙体的连接。

二、拆除事故与搭设时一样要注意高压线,一样注意钢管的不小心坠落,及要注意失稳问题。

但要特别指明的是失稳致架子倒塌问题,2000年一月,宁波一个20多层的大楼工程,已经做了二年多了,马上结束的,当时在拆架子,且架子也拆除得只剩东北角约六七米宽十来米高一小部分了,再过一二小时架子也拆好了。但事故就在这时发生了,原因是这样的,这么高的架子当时拆得只剩下顶上四根钢管与墙体连接着。事故发生时,这四根钢管又拆去了两根,架子终因失稳倒塌,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脚手架与墙体的支撑(现在要求硬支撑保证既能承受推力又能支持拉力,不能是以前的铁丝,不支持推力)数量要按规定设足。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工地一到粉刷阶段支撑就拆去了许多,事故隐患就来了,宁波去年就发生了两起这类事故,两个工地毛竹脚手架倒塌。

在倒塌后的处理上,钢管架子比毛竹架子更困难一些,毛竹可以用刀砍用锯锯,开出一条路,把压在里面的人救出来,钢管处理就困难得多,特别是大面积的模板支撑架倒塌,人如果压在中间一点,上面提到的南京电视楼事故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钢管架子要特别注意受力计算,注意与墙体的支撑足够,防止发生倒塌事故。

三、脚手架防护不严的事故施工电梯与井字架进料口包括进料走道和进料口的防护门,这些部位往往是架子工处理,要做好。

宁波曾有进料口不牢出事故死了人的。

脚手架围护安全网应拉挂严密,可防止诸如砖块钢管钢筋掉出掉下伤人,也可防止在架子外递送钢管等碰上输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触电伤人。

一些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往往也是架子工搭设围护,这工作也要做好。

四、作为模板支撑支模架事故现在楼面普遍现浇,模板支撑变得很重要,特别底层是商场等底高三四米甚至五六米,二层如还是商场等荷载大楼板厚,浇筑混凝土时对下面的模板支撑的要求也高。

如钢管或木头等支撑未经设计强度不足,特别是考虑失稳的水平连杆或斜向支撑不够,稳定性计算达不到要求,就可能出事故。

已经有四起支模架倒塌的大事故,分别是00年10月的南京一电视演播大厅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支撑架子倒塌,导致6人死亡;02年7月的浙江大学一活动中心楼砼支模架倒塌至3人死亡;03年2月杭州UT斯达康小灵通厂房24米见方28米高的超高钢管支模架倒塌,至13人死亡的特大事故和同年3月的宁波雅戈尔一厂房支模架倒塌至2人死亡事故。

混凝土支模架在一定荷载以上或一定高度以上的可以考虑以型钢代替钢管支模,或混凝土实在太厚时考虑分层浇捣,等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达强度后再浇上一层混凝土,以一一层钢筋混凝土分担上一层混凝土的份量,减轻支模架的荷载。宁波一高楼2米多厚的混凝土楼板支模架就采用了分二次分层的浇捣方法,当然这要与设计单位联系。

五、脚手架钢管吊运和装卸事故塔吊吊运钢管主要是要捆扎牢固,平稳吊运,起吊时还要被什么东西挂拉住,吊运中还要撞上什么东西,吊到位放下时特别注意下方有没有人,如塔吊臂长不够送不到位时不允许下方人员以推拉送到位。

宁波有一工地曾因钢管捆扎不牢,一根钢管掉下,戳中了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幸无人员伤亡。

运输装卸事故特别是卸的时候要防止满车的钢管滚下砸人,钢管装卸也要注意安全。

运输途中要注意钢管捆扎不牢掉下砸中路人,钢管毛竹等如果超长伸出车箱时,其末端要挂醒目红布等,。开车时要小心,防止急刹,避免后车撞上发生事故。

六、架子防火主要是毛竹架子。

2000年10月24日,宁波镇海邮电大楼工地,曾因有人在10楼外墙烧电焊,熔化的铁件掉在了六楼毛竹脚手片上,经过一段时间隐燃终成大火,当塔吊上的人发现已无从扑救。大火在30分钟内将整12层楼的毛竹架子烧光,损失20万元,延误工期2个月。

当木工房和厨房等与架子连在一起或靠得很近时,这些地方失火就可能殃及架子。所以木工房厨房尽可能与架子隔开一段安全距离(如6米)。

七、架子工应注意的其它事故预防酒后不能登高,不能穿拖鞋上岗,有心脏病的不能从事搭设架子工作。

进工地要带安全帽,搭设架子及井字架等时要系安全带,架子工要带工具袋,搭拆架子时不能向下抛钢管等物件。

其它建筑工地一些共性事故预防架子工也要注意,如防止触电,架子工如不懂电气知识还要在工地上或宿舍里拉电线接电灯;工地边有河流的,特别夏季施工要注意游泳洗澡引起溺水事故。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接地方式; 电磁兼容

中图分类号:TM5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在建筑领域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大量兴建的智能楼宇。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测量、控制、电信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其中,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相互结合,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盐碱规模集成化及新型风格通信技术的发展都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工等致命弱点,一旦遭受雷击或浪涌过电压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系统的运行中断,设备永久性损坏,重则造成其它相关系统的中断瘫痪,酿成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深远影响,对于金融、证券、医疗、保险、航空、航天、国防等国家重要机关尤其是这样。

为此,通过对常用的几种接地系统的介绍,分析了适合作为智能建筑的供电接地系统方式,并对其所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几种接地式分析

1.1TN-C(三相四线制)系统

TN-C系统被称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过PEN线。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用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由于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使中性线N电压波动,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不但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身造成危害,而且也无法取到一个合适的电位基准点,精密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可靠运行。因此,TN-C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的接地系统。

1.2TN-C-S(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区域变电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在进户时共同接地后,不能再有任何电气连接。该系统中,中性线N常会带电,保护接地线PE没有电的来源。PE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及金属构件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因此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人及物的安全性,同时只要采取接地引线,各自都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及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取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那么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一种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应采取的几种接地措施

2.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

智能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以及他们相应的布线系统。从已建成的大楼看,大楼的各层顶板、底板、侧墙、员顶内几乎被各种布线布满。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均属于耐压等级,防干扰要求高,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因此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施必须严密、可靠。智能建筑的所有功能接地,必须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并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

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接闪器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mmx4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不大于10mx10m的网,该网格与屋面金属构件作电气连接,与大楼柱头钢筋作电气连接,引下线利用柱头中钢筋,圈梁钢筋,楼层钢筋与接地体连接,外墙面所有金属构件也应与防雷系统连接,柱头钢筋也接地体连接,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雷击损坏楼内设备,而且还能防止外来的电磁干扰。

各类防雷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应根据落雷时的反击条件来确定。防雷装置如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2工作接地

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如阻抗、电阻等)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接地。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护三相电压基本平衡,这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2.3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摈一些金属构件,用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 PE线与N线连接。

在智能建筑内,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非带电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接地措施。

当没有做安全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经人身、大地回流中性点;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并经线路对地电容形成通路,这两种情况都能造成人身触电。

如果装的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

Id=Id’+IR

式中:Id——接地回路中的电流总值;

Id’——沿接地体流过的电流;

IR——流经人体的电流。

由上式可以看出,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经过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即Id≈Id’。实际上,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也随之很小,所以设备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人站在大地上碰触设备的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就不会造成危险。

2.4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在智能建筑内,电磁兼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机能出现障碍,甚至可能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或者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原因是超高电压,大功率辐射电磁场,自然雷击和静电放电。这些现象会对设计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频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用保护措施,以免受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老弱残兵 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摩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3.5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其对当地的建筑学教育会提出不同的社会要求,而建筑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教育更应当重视建筑地域性设计理念的培养,从而让我们的建筑地域性得以延续,、

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而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则需要从学生起开始灌输,作为培养建筑师的高等院校在建筑学教育中对这一教学方向不能忽视。应当使学生在进入这一学科的初始阶段就认识到只有重视建筑地域性的特色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地域性

建筑总是在一定的地区、地段、地点内的空间建造,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与建造地点相关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地理方面的关联,是某一地区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气候与地形因素,这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南方气候闷热潮湿,要求建筑防潮、通风,而北方的气候风沙大,冬季严寒,这就要求建筑注重防风沙和保暖。从地形地貌来看也有平原与丘陵山地的区别,看重庆的吊脚楼与北京的四合院,其为了适应地形从建筑形态上就有明显的区别。另一个是当地的人文及历史传承,这是主观存在的影响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予人栖息之处,还承载了民族内涵和历史意义。纵观那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我们总能找到一些某个历史时期留下来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建筑形态,这些建筑形态让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可以说,地域建筑文化本身就是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二、建筑学教育中的建筑地域性特色体现

建筑地域性的存在,在培养建筑师的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地域性的印记。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根据当时的建筑风格把建筑学派分为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京派”、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海派”和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广派”。这些高校培养出的建筑学学生其设计风格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或者说本校自身的设计风格。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袭。因此当地的传统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而位于广卅l的华南理工大学于1932年成立,在当时广州就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建筑,例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等,且岭南地区素有开放的商埠文化氛围,客观上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华南理工大学,在建校之初,建筑学科的发展就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之后到五、六十年代,随着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三位教授的加人,办学风格开始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关注,为华南理工的建筑学教育开拓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华南建筑史学等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1953年,夏昌世教授设计的中山医学院采用了开敞自由式的布局,结合环境气候设计了多种遮阳格栅,不但在建筑外观上通透轻巧,还保证了建筑的遮阳,成为亚热带气候建筑的典范。到了现在,华南理工大学以何镜堂院士为代表,其建筑学教育延续了一贯的岭南派建筑风格,不单在研究生教育中以此为主要研究领域,连在本科教育中都开设了岭南建筑与园林和广州城建发展史两门选修课。正是由于其这样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风格,使得华南理工大学轻易地通过了学科评估。而其培养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岭南,耳濡目染当地文化,教师义侧重于岭南建筑的教授,毕业之后,他们的设计风格都带上了浓厚的当地风格,成为广东地区岭南建筑风格的接班人,让建筑的地域性得以保持发展。

三、当代建筑学教育中建筑地域性发展的误区

我国目前已有80多所高校建立了建筑系科,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风土人情不尽相同,学生所受的环境熏陶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海外建筑设计的大量涌入让各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市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沦为一个技术性的人T产品聚集体。居住小区缺乏与周边的联系正沦为一个个封闭的城中村。城市街区形态与单体建筑之间丰富复杂的联系机制被简化为几个僵化的数据控制,人们缺少交流的地方,社会变得冷漠,地方文化特征也面临被消解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学教育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海外的建筑书籍和互联网让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世界建筑的大同;另一方面,我们过快的城市发展速度,忙碌的出图出方案使多数院校的教学不能深入的挖掘教学特色、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只是平平淡淡培养出能够快速出图的好手。建筑的地域性需要建筑设计师来完成延续,建筑学教育地域性的丧失将会使得我们的城市更进一步的丧失地域感,建筑学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把握建筑学教育规律,挖掘、建设本校的建筑地域性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中,地域性建筑设计无疑是一个重要且值得肯定的探索方向,在建筑学教育中,建筑地域性的挖掘和建设也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去做的事情。像清华、同济、华南理工这些学校,保留其地域性是十分重要的策略,而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办学特色的学校则需要深入挖掘出当地特色。具体的方法可以包括:

其一,挖掘和依赖本地资源,教师本身提高对当地地域性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

其二,加强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在保证评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本地特色。例如北方的建筑御寒保暖技术、南方的防潮隔热技术等等。

其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参与到当地的实践项目或者科研项目中去,让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更直接的体会到当地建筑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有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与美学精神,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的理念和技术条件,吸取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探索新的形式,这可能是寻找失去的灵魂。避免世界文化趋同,促进当代城乡环境丰富多彩的途径之一。”建筑学教育作为培养建筑师的摇篮,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点,挖掘出自身的地域性特点,从而让我们的建筑地域性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齐康,建筑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