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复读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复读原因;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38-04
自1999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政策,并相应采取全面推行远程网上录取工作,这一系列举措获得广大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不知从何时起,全国逐渐掀起了高考复读热潮,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股热潮的势头已经愈]愈烈。以2006年为例,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为950万,其中应届生667万名,占70%,复读生占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30%,有183万人。据资料统计,2002~2006年,全国总共有1000万复读生,平均每年有21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不仅是复读人数逐年递增,更可怕的是,复读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落榜”发展为由于不满意所考取的高校的院系或专业而放弃录取机会的“主动落榜”。[1]37~38是什么原因燃起了这股复读热潮呢?
一、复读现象原因分析
1.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由此就业压力随之而来。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出现了一些追逐学历和名校的严重倾向,如,不考虑岗位及工作内容的实际、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毕业生;首选本科以上,有些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历;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提出硬性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必须是“211”、“985”的“全国知名高校”!面对这样的隐形就业歧视,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黯然神伤,纷纷放弃已经到手的就读机会,择机想来年录取更好的高校以免毕业后就业被“淘汰”。
其次,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考生报名的政策变得非常宽松。例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以至于屡屡出现类似的大龄青年参加高考的报道。还有,规定中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或对往届生的入学资格没有作出特别要求等,这些规定或者确切说是政策漏洞使得考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复读热潮持续高涨,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复读经济”,即由复读这一社会现象而产生的一个经济产业链。尽管目前对这个不规范且波动很大的市场还无人做过全面的统计,但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为记者作的一个测算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约30%为复读生计算,2007年全国1010万名考生中约有复读生300万人,由于各校依据复读生每年高考成绩收费,标准不一,这里以平均每人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 亿元。如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总额将会更多。[2]15高考复读市场逐渐成为了一块“大蛋糕”,而复读经济成为“高考后教育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来自学校的变相鼓励
如果说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是复读现象盛行的根基,那么不得不注意到相当一部分高级中学在此类盛行中扮]了主导作用。从总体格局看,高考复读市场缺乏市场管理和规范化,教育部门目前也只对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对学校的招生、经营无法强制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高考复读学校间的竞争此起彼伏。[3]30~31如各公办、民营私立高中为了提升高考升学率、创造经济效益而大办复读班;为了创自己的“品牌”,争抢好生源,各高考复读学校和办学机构竞争激烈,花样翻新;还有的复读机构为了争抢生源,用重金悬赏、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考生,造成原本正常的、依据考生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读]变成一场恶性复读。而为了应对这个局面,一些条件尚可、期望通过升学率提高知名度的高中也启动了“生源大战”:有的不惜打破学校原有各年级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给复读班配备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有的则以入学减免学费、高分考生给奖金、考上名校拿大奖等条件为诱饵,竞相出台高分复读优惠政策,引得那些高分“失意”生在“走”与“不走”之间犹豫不决。[2]15
3.来自家庭的名校意识
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孩子考上重点院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高考录取开始后,经常可以听到某某家的小孩子考了多少分,进了什么大学,学校是某省份的重点高校、“985”、“211”等,这样类似的攀比逐渐成为其他家长和自己小孩谈话的内容,并且潜移默化的使小孩子把名牌高校看成了惟一的选择。他们现实而无奈地匍匐在这个图腾的光环之下,形成了非名牌大学不上的思潮。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考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4]14在这种期盼下,许多考生产生了一种潜意识压力,如若考试发挥失常或者实力不够只被一般院校录取或调剂,也不愿意就此屈就,而是选择回到中学复读,以求来年再圆名校梦。
4.来自个人的主导因素
不可否认,做出复读这一选择往往来自于考生自身,而其主导原因是盲目的志愿填报及自身定位的不精准。由于填报不当或者技巧不够,考生往往在志愿填报这一环节出现失误。比如,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要么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要么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并且由于考生自我认知不当,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定位时不够精准,在报考志愿中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爱慕虚荣、心存侥幸、傲慢自大等心理特点。而且受社会或家庭的影响,有些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报名校、热门专业,而其他院校、专业调剂都选择不服从调剂,而最终的结果是因不服从而落榜或被院校退档。[5]23或者有些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只顾及近期利益而忽视长远规划,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冷热的相对性,造成一些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而其他考生却只能靠调剂志愿进入其他不感兴趣的专业,于是干脆不去报到。这样盲目而仓促的志愿填报,对他们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不利的。
二、复读的利与弊
虽然每位考生做出复读的选择是出自于自身的考虑,但是由前面提到的“复读经济”,我们已经了解到复读这一潮流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1.微观层面的利
从微观层面来看,复读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次契机。对于那些失意的考生,高考不再意味着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再争取一次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争取的途径就是选择复读;而对于那些犹豫在“走”与“留”之间的高分“失意”生,选择复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当代青少年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2.宏观层面的利
首先,复读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对教育的认识和需求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在国家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在终身学习型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步成为国民教育的主流。出于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需要,国民的教育理念也正在逐渐提高,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其次,允许考生复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教育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教育机会均等下的当代教育理念的完美体现。如上文提到的颇具争议的大龄或高龄参加高考的现象便是一种国民“平等享有教育权”的鲜活例子。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复读班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就业压力。临近毕业季,涌现了一大片大学生求职群体,随之而来的是针对社会和个人的就业及求职方面的压力。但是,随着一部分学生进入复读班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几年后学生毕业季的生源求职压力。同时,教育市场也随之活跃,就业对毕业生不再是焦虑的事情。
3.复读现象的弊
首先,复读潮流的愈]愈烈造成公办学校职责定位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考生复读其实质是侵占了其他应届生受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教育公平性。为此教育部曾在2002年起就下达了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禁令。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受利益的驱使,仍然有很多公办的高中在偷偷举办复读班,或者为了应对上级的政策,学校内部不再出现复读班,而是以培训学校的名义举办复读班。表面上看来,培训学校是民办的性质,但是授课的老师,所用的复习资料及教材等都和高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其实质就是学校的附庸品。
其次,复读潮流的盛行使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受到了影响。各高校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实事求是的按照学生的志愿选择进行择优录取,如果考生放弃志愿的选择,高校原来制订的招生计划就受到了影响;相反,部分学生因分数的差距却不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只能被迫复读。而造成如此两难的困境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一昧的复读其实误导了学生的思想,使不少学生偏离了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轨道。为了考大学,他们重复一年的学习,被人戏称为“高四生”,更有甚者念到“高五”、“高六”。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不仅多花费一年的青春,更多的是没有依据自己的潜能有效自主地发展自己,而是被封闭的知识牵引,其中得失,大概只有这些考生自己心里才能体会。
三、建议与对策
高考复读现象在社会中涉及范围之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现象问题,而是上升到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收费政策、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民族文化统一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措施就可以解决的。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1.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
依据目前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形式,我们可以预见复读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都将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基于教育“机会公平”这一出发点,我认为盲目的反对复读对于复读生是不公平的,但是适当的控制复读生的数量与复读的年限也非常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应届生的权益;或者国家教育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对于往届生参加高考的,在应届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一定分数作为录取往届生的门槛,这样在赋予复读生同样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也彰显了高考门槛的平等性。
2.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
“复读经济”的出现,也启示了我们思考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既然这种现象不能消灭,那么正视它的存在并且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各高等院校也应该在复读这一热潮中深思: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发展各自的优势专业才是硬道理。不管是综合性的高等重点院校,还是具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相应的层次中独树一帜。只有这样对复读现象逐步引导和管理,才能使国家的教育更加平稳有序的发展。
3.正确疏导社会各阶层的“名校”心理,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
对于社会上比较流行了“名校”层次论,学校、教师及家长,应该树立正确合理的名校意识,最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名校,切不可为一时贪图名校之“名”而盲目的断送孩子的前途。同时,我国的教育结构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关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阶段论”,无论哪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 尤其是占适龄人口15%以上的人进入高等学校,都不能视为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因为只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才能引起教育功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使高等教育在质的方面出现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在传统的英才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进步,同时对于一本、二本等各批次高校的招生规模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输送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打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若干年后,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
[参考文献]
[1]米红,徐益能.高考复读:中国教育的沉重话题[J].学习月刊,2006,(8上).
[2]丰捷.高考复读班屡禁难止[J].教育博览,2007,(10).
[3]张克新,朱成科.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4]玛捷米.不要沦为“名校”的奴隶[J].中国城乡桥,2007,(5).
[5]潘俊峰.关于高考复读生增多的思考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9).
Analysis of Phenomenon of Return Study against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QIU Ji-xiang, KANG Yu-tang
(Academy of Education Studi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2
作者简介:陈益林(1982―),男,汉族,福建龙岩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研究实习员,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韦宁(1981―),女,布依族,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研究。
摘 要:近年来复读生大量涌现,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全国高考复读人数已约占当年考生人数15%的比例。复读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旨在剖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复读现象,探究复读生群体数量不断上升的深层原因,查找复读生群体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复读培训机构举办策略和复读行为的“生存空间”,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提供适宜的改革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复读生;复读现象;高考;公平
1977年高考匆忙恢复,当年超过50%的考生不是应届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高考考生才以应届为主。但到了21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复读便逐渐成为一种“气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通知叫停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在江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已被叫停,但事实上,“复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旨在查找“复读热”动因,并提出复读生参加高考是高考公平性的体现的看法,遵循了考试机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复读行为,出路在于“导”和“监督”,在于“合法化建设”,而非单一的“禁”和“堵”。
一、复读原因透视
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0万,而招生人数为530万,这也就意味着有420万落榜生,而这批落榜生的绝大多数将选择复读。北京2006年参加高考人数11万多人,实际录取8万多人,预计高考后将有两万名考生复读,其中不乏高分考生。①复读生增多问题的出现,一是高分落榜生的增加;二是录取后考生不报到的人数加剧,需要复读生自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舆论等几方面协同努力解决。
(一)复读生“不慎出错”
大批落榜生走向复读之路,原因在于高考自我定位不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名校情结等因素。部分考生自我认知不当,不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个人的志趣爱好来合理定位,填报志愿不当而导致落榜。有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冷热”的相对性,造成许多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只能是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于是不去报到。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或者因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心理,结果往往是被迫或不甘心地放弃入学机会,加入复读大军。此外,许多考生都把名牌高校看成唯一的选择,出现了“高分复读”现象。
(二)高考招生制度不尽合理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报名条件有很大的放宽,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等,使得复读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但是,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太少,同批次高校间录取分数差异较大,同步进行录取造成实质上变成仅第一志愿能成为有效志愿,其他志愿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投档模式也造成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报考某校时,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生源严重不足时才能生效,否则其他志愿毫无作用。有些名牌大学宁可降一个或几个分数段招收而不愿意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三)公办高中鼓励学有潜力学生复读
学校和教师的误导也是造成复读生增多的重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对考生的志愿报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替考生填报志愿,或者要求考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意图去填写志愿,从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名校和重点大学,以此提高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二是指导考生保守报考,填报志愿过于求稳,以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从保证第二年升学率角度看,复读生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公办高中为提高升学率便鼓励或默许学生复读,以优惠学费、给予奖学金等条件来吸引高分学生复读。因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导致当前复读生增多的诱因之一。
(四)社会舆论误导“复读潮”
社会和高校对招生的宣传存在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名牌思想,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有些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不考虑学生素质高低和岗位设置实际情况,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学历,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就业现实面前受到影响,纷纷放弃就读机会。考生家长之间“攀比心理”也容易形成对落榜学生的“另眼相看”,因此,复读生选择复读也与家长的“高期望心理”有关。
(五)农村复读生人数增加
在复读生群体中,农村复读生、家庭经济困难复读生占较大比例。此类型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大多努力学习,但在高考中失利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再考,多为理性复读主义者。他们立志通过高考改变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因此在高考失利情况下只能选择复读,在他们看来,读书上大学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除此则别无其他途径。“1999年以来,农村往届生的录取率高于农村应届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接近20%,而农村应届生的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②因此,农村应届生要具备与城市考生同等的学业竞争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不现实的,一旦高考失利,就不得不选择复读。
二、复读行为类型分析
按高考落榜及复读原因划分,复读生可大致分为因录取学校不理想而复读者,平时成绩突出临场发挥失常者,平时不努力、落榜始着急者等几种类型。他们大都承受着较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但在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较强。从复读动机来看,可分为四类:
(一)工具性复读行为
工具性复读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选择复读一年来获取一定的回报,以追逐高考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升学主义的角度讲,就是有目的的选择复读。复读出发点即为了通过高考获取资源并采取复读这一执行策略体现了复读行为的工具性、功利性。理性复读主义者为升学主义的行为主体,更多时候其行为模式表现为理性的选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升学是唯一有效改变自己身份的渠道,复读为升学,升学为跳出农门,为改变家族和个人命运。
(二)随波逐流复读行为
此类型学生选择复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受同龄人群体影响较大。此类型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在高考中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如高考失利、上线但志愿未填好、志愿填报不当)而选择复读,则紧跟着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情况――选择复读。此类学生在复读生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类,其中不乏天资聪慧者,尤以男生居多。童年、少年时的贪玩,使他们先天不足,等到上高中甚至面临高考,要选择人生之路了,他们才幡然悔悟,然而为时已晚,复读便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三)符号性复读行为
符号性复读行为指的是复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为者追逐某一符号快乐感和愉悦感,并借此向自己表达和传递“自己能行”的极度自信心态。此类型学生视院校为符号,视走入某一院校为一种身份地位,此类复读生所看中的是高校所代表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此类型复读生选择复读不是为了解决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为了考上哪所大学的问题。该类型复读生多为高出本科线以上的高分学生,如“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学生。
(四)惯习性复读行为
惯习的行为也即“本该如此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行为,通过习惯进行的行为。惯习式行为模式是一种生成性结构,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所致。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就包括考生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期待心理等。农村复读生人数的增加便证明了这一点,落榜生如若不通过复读来改变自己命运,留在农村,则被认为是非惯习行为,是要遭耻笑的。学而优则仕的民间教育价值观、望子成龙的家庭期望值使得落榜生选择了复读这一“理所当然”的行为。
三、思考及建议
复读行为对当前的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毕业班教学带来了冲击,但仍大可不必对复读现象横加指责,欲“严加取缔”。因为,举办复读班,允许考生在落榜后继续复习再考,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原则,体现了高考的平等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今天允许复读现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是为了更加凸显高考的公平,就是为了更能维护考生权利,解决之路在于如何合理规范办好复读班。社会各界不应漠视复读生渴望进入大学校门的愿望和权利,而应正视现实和加强反思。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有关部门不应简单地一关了之,而应以疏代堵,本着对复读生负责的态度,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规范实施。
(一)统一“复读行为合法性”认识,更新观念
《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提供了“复读行为合法性”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公民考试权利的合法地位。公民依法享有参加考试的权利,公民的考试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在公民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要发展繁荣复读文化,巩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奠定稳固的社会认识、情感和评价取向,增强社会对复读行为的认可、接受、信任和参与程度。
(二)复读生自我准确定位,卧薪尝胆锤炼自己
复读生在决定复读之前应慎重考虑,要考虑到自己复读一年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复读生本身也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和造就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中生。“当一扇门向你关闭,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敞开”,复读生要有如此般的豁然心态和警醒的头脑,要有卧薪尝胆的勇气,在复读生活中锤炼自己,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查找自身主观原因入手,通过复读生活来改变自身命运,以坚强的意志来度过复读生活。
(三)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复读办学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是复读现象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复读班管理及监督规章制度,以便规范各省市的复读班举办机构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行为,对复读班举办机构的资格做一严格限定,明确复读生群体的权利及义务。应允许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倡导社会力量成为复读班举办主体,并由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审批和监督指导。但要根据学校实力而定复读班规模,严禁复读班中乱收费,公平公开透明收取费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破除当前“明禁暗行”“遮遮掩掩”的态度,实行对复读现象的合理引导,保障复读生参加高考行为的“合法性”。
(四)平衡院校发展差距,促进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均能得到有效发展
复读这一教育中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院校之间的差距,这与择校现象有相似之处。旺盛的大众高等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高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院校之间的不均衡性发展,使得考生在填报志愿和进行升学选择时常持名校心理,非重点院校不读。国家优先发展若干所重点大学,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这必然导致高校之间差距较大,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一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难、考生不愿意就读等现象,这是复读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促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控制好复读行为的治本之策。
(五)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弱化了。要化解复读需求强烈的矛盾,高招制度必然要改革。每年高校招生录取结束后,总有不少已被高校录取但不去报到的考生重返中学复读。低分考生复读,高分考生也复读。出路在于改变现行的高招制度,让高校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实现选拔精英化、考试经常化、考试中介化、招生自主化”③。当前可行的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改革高考体制,借鉴国外GRE、托福等考试模式,增加考生的考试次数、入学次数、录取机会,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保护高校和考生的利益。
(六)复读培训机构应重复读生管理,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
复读培训机构要加强复读生群体的管理,为复读生创最优学习环境。摸索复读生成长规律,促进复读生学业进步,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要让复读生抬起头来。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较多的心理问题,“高三复读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分高于应届毕业生,复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应届高中毕业生。”④为保证复读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做好心理疏导,以保障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发展。
(七)家庭、社会要肯定复读再考是对“一考定终身”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家庭、社会要为复读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肯定复读生也是公平的高考竞争者。选择复读是个人不甘落后,改变个人命运的一次人生选择。要破除种种来自社会各方质疑复读现象的压力,取消对复读生“另眼看待”的政策。家长要为复读生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并且要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在营养、卫生、娱乐等方面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积极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困扰他们的问题,给予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全力支持。
注释:
①王茗辉.今年高考以结束 制造2万复读生[N].法制晚报,2006.
②苟人民.高考公平的实证考察及认识来源[N].中国教育报,2006(5).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3
这里,暂且不去追究假高考状元的是非功过,也不去理论学校及教委等部门的渎职与否,单是从“假”何以㈩现的原因人手,就足以发现当前教育的悲剧所在-毫无疑问,众人心日中的“名校崇拜”情结,催生了形形的招摇撞骗。2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台实施的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部存在“名饭情结”。
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号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据《中国妇女报》报道:在北京,已经报名复读的学生中有号到590分以上的。北京精华教育机构的刘冬昕老师介绍。高分段学生增多、报名时间提前成为今年复读班招生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地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复渎班带走了我的青春和朋友。”这是一位高号高分复读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2005年6月26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北邵庄村一女生,因二次高考落榜后自杀。这不能不讣我们警醒。高考复读班原木应该是为高号落榜生举办的,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线生,尤其是一些上厂重点分数线的高分生也加入了“高复”大军。
在众多家长学生的眼中,北大、清华是魂牵梦萦的圣地,是实现理想抱负的“梦工厂”?至于为何非名校不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在线凋查发现:76.0%的人认为名校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68.1%的人觉得从名校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49.4%的人认为,进了名校,就意味着以后能挣到更多的钱。
怀着对名校的无限崇拜,许多人不再是理想的主人,而沦为了“名校”的奴隶,他们心中的名牌大学,也不再是―所学校本身,而升华成了“成功”的代名词。
从出国留学看,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更受同外大学的青睐;从就业趋势上看,用人单位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情有独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北大情结、清华情结也就自然膨胀。但是,如果人人都一味追求“名牌”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此外“唯名校是读”还容易形成一个高分复读的怪圈。高分学生不到录取学校报到,首先打乱了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其次这些高分号生积压至下一年,增加了下一届考生的升学压力,会对下一届的考生造成不公平竞争,义会造成新一批高分复读。这种循环,对本已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浪费。
其实学校的牌子并不是决定因素:在名校,好的学习环境,雄厚的师资是外因,而学生自身的努力才是内因。一味追求外因条件的完善,而忽视内在原因,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没有哪所名校敢保证:读厂我们的学校就一定成功,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他,如果两名毕业生来应聘,一位来自名校,一位来自一般学校,他会用一样的标准号核他们:考核结果相同的话,他更倾向于录用来自非名校的学生。因为名校学生卒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却与非名校学生表现一样,那证明前者不如后者优秀。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4
今年高考揭榜后,类似造神运动的宣传口吻,将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临川一中及其所在的上顿渡镇,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不知名的农业小镇。在临川一中的校门上,比书法家启功的题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巨幅的贺喜标语。校门后并排而立的红榜上,记录着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名字,以及部分考上其他名校学生的名字。
包括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名额在内,今年清华北大在江西省招生的名额仅166个,38名学生题名清华北大,意味着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占据了清华北大在江西招生人数的近1/4。
“把中学当成航空母舰办”
上顿渡镇作为临川区的政治、经济中心,面积并不大,从小镇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半个小时。镇上无须公交车,人们出行以“蹬士”(人力三轮)代步。公交2路车将其与7公里外的抚州城连接起来。
曾有人分析过上顿渡的地形:南有赣江、崇江、抚河在此北汇入长江和鄱阳湖,西北有环行山脉挡住西北风,“山环水抱必有气”,使得临川成为聚集人才的风水宝地。
据当地工商局一位干部的说法,曾有风水先生说过,该镇“要有一座塔镇住,才会旺”。2004年,临川区政府募资400万元,在宜黄河中间的小洲上建了一座临川文塔,这座高56.8米的文塔成为临川的高度。
巧的是,在文塔建成后的3年里,临川像风水先生“预言”的那样,“旺”了起来。这股“旺”气源于镇上的两所中学: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这两所外表平常的学校,连续几年在高考中报捷,甚至惊动了深圳市高级中学、湖北黄冈中学这样的全国名校前来取经。不过两校间也有差别,尽管均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且曾经一度互成瑜亮,但二中的声势如今已远不如距其10分钟路程的一中。
临川一中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始于2004年,这一年有12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个数字在随后的两年里,变成14名和24名。与这个数字一同增长的,是一中学生的人数。在2002年左右,一中只有约4100人,短短5年间,一中就像一块巨大的人才磁石,将省内其他市县,甚至其他省份的学生吸纳至麾下。现在,包括复读生在内,一中已有11000人。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一中是在“把中学当成航空母舰办”。
根据抚州市政府前几年的规划,一中要创办万人学校,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目前这个面积仅为105亩的老校区,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日益膨胀的规模,为此,该校不得不严格控制招生人数。一般而言,一中每个教室的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有的高三班级甚至坐了90多人,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往往椅背紧贴墙壁,而教室里的过道也仅能容人侧身通过。
今年,一中在小镇的新城区建设一个占地300亩的新校区。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介绍说。可以容纳10009名学生的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中的高中部。这个规模与市政府对该校“创办万人高中部”的要求一致。
神话,还是神化
今年的高考揭榜后,该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饶礼喜的名字,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在多家媒体上。校方的积极宣传和媒体的配合,使得一中在全国的名气陡涨。一中的学生也迅速适应了媒体对自己学校的好奇,在采访中,一位学生对记者介绍,“央视和湖南卫视都来过,听老师说,美国的媒体也报道过我们”。
这种荣耀感在一中人身上变成了自信力。在百度“临川一中吧”里,有学生发帖说,“我们学校除了(江西)师大附中就没有对手了”。一个流传于学生间的故事是:在今年高考前,几次与南昌一起的模拟考中,据说一中都只是报过去了应届生的成绩,但即便如此和师大附中比起来还是略占上风。一位老师说:“如果报了历届的成绩过去怕会吓到他们,到时他们奋发图强就不妙了……”
不应忽略的是,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阵容同样可观。
据徐武平介绍,今年一中的考生约为3800人――这个数字几近于一所中等规模中学的总人数。而被学生们认为已能与之平起平坐的江西师大附中,今年有25人考上清华北大,考生人数只有600人。
残酷的学习氛围
“也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中为什么能考这么好,我倒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只是我们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做得更好吧。”上届高三(0)班班主任曾长根说。在一中的分层教学体系中,所有班级被分为O班、重点班和平行班,其中O班集中了冲击清华北大的尖子生。曾长根所带的O班,今年有12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至于哪些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曾长根举例说,“就像研究高考试卷,大家都在研究,但研究的效果有好有坏”。任教高中数学10多年的他,根据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预测出今年高考最后几道大题会考到“放缩法”,“因为前两年都考了,而命题组长没换,第三年肯定还会考”。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他集中为学生讲解了相关题型。在他自己的班,学生高考数学平均分高达130多分。
教高中英语的佟玉(化名)老师认为,高考的出色发挥,与一中残酷的学习氛围有关。在一中读书,从初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学生进入高三后,并不会有负担突然加重的感觉,因为他们学习的量一直很大”,她说,“对我们老师而言,教高三是最愉快的,因为对于一中的学生来说,经过这么多年训练,基础知识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讲些综合性的能力题。”
一中的老师是“把自己卖给了学校”,佟玉说,每天早自习7点就要到,晚自习每节都得去。因此,很多老师在抚州城买了房子也没法住,只得在洲下租房。“在其他学校可能只有高三老师才这样,但在一中,每个年级都是如此。”
而用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的话说,如此显赫的成绩,是以临川地区“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的“四苦”精神为基础的。“学风好,抓得紧”,是当地人对一中的普遍评价。
徐武平介绍说,原来在一中正对面有好几家网吧。每到放学,教导主任都要亲自带队去网吧围追堵截,但仍有偷偷跑去上网的学生。最后,校方只好求助于临川区政府,政府将镇上所有网吧迁到位于新城区的“网吧一条街”。
“挖人”事件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生源好”是一中高考成功的重要条件。对此,徐武平的说法是,一中近几年高考成绩持续走高,吸引了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读,他们传出的捷报又吸引了更多的绩优生来读书。如是形成良性循环,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其他地市的一些老师的看法则有不同。在百度“临川一中吧”里,一位“兄弟学校的老师”发帖指出,临川一中曾“在南昌开通了临川直通车,免费让家长到校参观,派出招生人员到
处游走游说,甚至设立招生站,周边地市深受其害”,此外,还“对高分学生以高价收买,尤其是落榜的高分生”。
二中一位老师也指出,去年,分别以全市中考第二名、第五名毕业于二中初中部的张大峰、张小峰兄弟,莫名其妙地转学到了一中高中部。
“以我们现在的影响力,还需要花钱从其他学校挖人吗?”面对指控,徐武平不以为然。他虽然承认很多高分考生流向一中的事实,但他认为那些考生是冲着一中的牌子来的。“我们的升学率摆在这里,在同等条件下,人家愿意选择我们,再正常没有了。”
对于张大峰、张小峰兄弟的事。他解释说,兄弟俩在小学升初中时,本来已经被一中录取。后来不知何故去了二中读初中,但他们当时与一中约定。读高中时再回一中就读,“我们只不过调回原来属于自己的学生”。
临川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邓高平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表示,集团对学校间相互挖人管理得很严,一旦发现有老师进行类似活动,将停止其该年的一切评奖评优与晋级资格。并会开会全市通报批评。“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录在册”。
但他承认,在周边地市设立招生站的事。在2002年、2003年时确实曾出现过,派出的招生老师甚至曾被当地扣留。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教育改革中的短暂失序,“既然要改革,就难免出现一点混乱”。
曾跟踪报道过教育集团成立过程的一位当地记者透露,“以前,为抢优质生源,每年中考一结束,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与抚州~中三所学校总会派出100余名教师前往各乡镇招生,每年三校为此要耗资250万元。同时,三所学校之间也互相挖抢老师”。
对复读生的大力吸引
复读生群体是缔造一中高考神话的重要力量。今年考上清华北大的38名一中学生中,就有18名为复读生。据一位重点班学生的家长反映,学生进入高三以后。整个年级的人数几乎翻了一倍。徐武平提供的数据证实了她的感觉:创造了高考神话的这届高三,3800名学生中,有1500名为复读生。
在一中对面小巷里经营餐馆的钱老板透露,她的侄女钱佳琦,去年高考分数为588,立志非清华不考的她来到一中复读,直接进了应届生的。班,班主任正是曾长根老师。在校复读期间,她的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住宿费等全部免除,钱老板强调说,钱佳琦在学校住的宿舍是两人间,“是学校里条件最好的宿舍”。
曾长根介绍说,钱佳琦的成绩很好,每次月考几乎都能在班里排进前10,很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但这个平时细心的小姑娘,偏偏在考场上犯下大错:在考英语时,她将答题卡涂错,导致客观题部分只得18分,总分也只有618分,尽管这个分数己然不低,但在分数线奇高的江西,意味着她第二次冲击清华北大的努力付诸东流。“她的英语成绩平时都在130分以上,如果加上这个分差,她本来是很有希望上(清华北大)的”,曾长根叹息道。
即便有对高分考生包括复读生的大量优惠政策,一中也面临着自己的高分考生被人挖走的尴尬。佟老师介绍说,去年的江西省理科状元,本来是一中的学生,结果在高考前夕被其家乡黎川县一所学校劝回去参加高考,“他们当时给了那学生4万块钱,还给他父母解决了工作。没办法,我们不能也给钱啊”。
每到高考前几个月,都会有其他市县的学校来一中挖人去参加高考,“有的甚至是副县长亲自带队来公关”。佟老师无奈地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们只能跟家长解释,高考前突然换环境可能影响到考生的心理,“你是要这几万块钱,还是要孩子的未来?”
“教育产业化”逼出高考“神话”
在临川二中校办公室主任熊海水看来,一中、二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被逼得没办法的结果。此前,两所学校曾经在“教育产业化”的边缘徘徊不定。
熊海水介绍说,2002年,由于受到“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不堪财政重负的临川区政府曾打算让高中教育“断奶”,把两所学校推向社会。其时,香港一家企业在考察过一中、二中的办学能力后,想出资买下两所学校。但在抚州市教育局前任局长游若飞的斡旋下,抚州市市政府决定,将原来归临川区管的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与抚州一中组成临川教育集团,由抚州市政府直接管辖。这意味着,在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抚州市政府接下了三个财政负担。
临川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邓高平证实了这个说法。他介绍说,目前,抚州市政府每年都要支付三所学校初中部所有老师的工资,至于高中部,市里只付三校在成立集团时上报的那部分老师的工资,“至于各个学校后来自己招聘的老师,我们就管不了了”。
学校之所以可以不通过市人事局自行招聘老师,是源于“教育产业化”时期的放权思想,当时临川区政府许诺,允许学校有“五个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人事自主、筹措经费自主、使用经费自主。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说,现在,这“五个自主”虽没能完全实现,但这个政策优势已经足以支持学校的发展。在他看来,一中既区别于那些完全依赖政府财政的学校,也不同于那些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民办学校。
徐武平说,抚州市政府的财政支持只能解决学校发展的部分需要,剩下的资金缺口由一中自己解决。除了正常收取学费外,向学生收取择校费是他们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收取择校费”得益于市政府给的政策。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5
【关键词】 招生录取;新生不报到;成因;对策
每年新生开学后,各高校谈论的话题就是报到率。知名高校报到率都达不到100%,何况是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考生“毁约”,已使学校面临不小的尴尬。录取时已经完成招生计划,但真正开学报到时却是生源大量流失。除了极少数考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身体健康造成的不报到情况外,其他考生或不辞而别,或另攀高枝,或复读、出国、工作。那么追根究底,究竟为什么越来越多考上大学的学子不去录取学校报到呢?本文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分析
1、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体制下,高校每年的录取考生不报到的情况逐年显现。据了解,在我国刚恢复高考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但那时候的高等教育是真的属于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人都是别人眼中的优等生、高材生,只要能上学那管专业对不对口,学校有没有名气。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非常稀缺,供求严重不匹配,高校没有生源压力,即使有个别考生不去报到,根本没有影响招生大局。但是当时还是有一项规定,如若考生被录取不去报到,将会停考一年。所以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学生不敢不去报到读书。
过去的高等教育受到办学规模、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发展的脚步一直落后于别国的高校教育。随着社会发展,高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国家所有政府办学的形式,实行了多元化、多结构的创建模式,推动了多种办学模式。高校扩招如一把有力的杠杆,把办学体制改革推向了新的平台,民办本科、高职院校的加入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重大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录取不报到就要被停考一年的规定,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失去了强制力,形同一纸空文。很多高校在争取生源时,自动放弃了对违规者的惩罚。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大幅度扩招,各地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使得读大学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考生们便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录取后不报到成为让高校头疼的大事。
2、高校生源竞争激烈,专业之间冷热不均
在高等院校中,每年的招考都希望能找到高分考生,这种形势和观念一直没有改变。有些院校从一志愿到二志愿,录取的考生考分越来越高,服从调剂阶段录取时还会有很多高分考生。这些考生大多是高考填报志愿撞车造成的。高校发愁的是录取的这些高分考生往往不报到,造成学校需要补录,甚至浪费宝贵的招生计划,所以有些学校宁肯降分录取报自己志愿的低分考生。
尽管考生填报志愿时同意“服从分配”,但毕竟最终录取的学校不在考生意料之中,考生对录取学校、专业还不甚了解,难免会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在复读与否之间徘徊。据报道,某省一所著名的中学9个复读班中,有一个班20多名复读生全部出身于省市级重点中学,而且高考成绩全部在600分以上。复读班的作用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校”转变。有些考生非北大、清华不上,导致一部分一类院校也存在考生不报到现象,需要补录。一批本科院校扩招,相应的拉走了一部分二批本科学校的生源,二批本科学校也被迫要去争取民办学校的生源或专科生源。这样就造成“录了退、退了补、补了又退”的循环现象,考生即便不去这所学校报到,也能被那所学校补录,造成各高校人力财力的重复浪费。
3、大众意识的转变
由于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有国家和个人双重受益性质的接受,高校扩招中根据家庭实际承受能力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得到认可,因此,高校扩招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是靠学生交纳学费解决的。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理念已经为大众所接受,同时,大众对国家、对学校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是一种投资,人们会根据成本收益来分析自己所受的教育,以更加现实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共同追求。人们普遍认为我花自己的钱在教育上投资,理所应当享有更大的自。在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的今天,公众开始掏钱买教育。既然是买卖,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就出现了看中知名度、校名、专业,甚至地点等等条件,一旦被录取的学校没满足要求就放弃入学。
二、对策
1、严格招生管理,严禁违规操作
按照招生录取程序,确定一个考生是否被某一学校录取,应以省市招办电子录取库的数据为依据,经省市招办批准录取并打印录取名册后,录取学校方可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但有很多高校违规操作,为抢夺生源,不管考生是否处于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状态,只要来学校进行补录登记,便随意发放录取通知书,先斩后奏,致使一名考生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现象。正是部分高校录取的无序性,导致部分考生钻了空子,可以在各高校之间随意进出。还有部分考生凭借社会关系,在高校之间挑来挑去,分数不够仍能走后门进入。有鉴于此,各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尤其要按照招生录取程序操作,既维护了高校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整个招生状况的改善。从各省招生录取政策角度来看,也应采取一定办法,如已被录取的考生自愿退档,应不再允许其转录其他学校。
2、学校应加强竞争意识,办出特色
作为高校,要从根本出发搞好自身建设,积累实力,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而不是仅在招生录取时想尽办法争夺生源。学校靠定位生存、靠质量生存,还得靠特色扬名、靠特色发展。
对同批次的学校来说,学校的知名度、办学规模、办学地点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原因之一。就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而言,报到率也相差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考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影响的不同,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趣。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在文科理科中,考生对每个专业的兴趣也相差很大。另一方面,一个学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符合社会舆论导向,以及就业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学生兴趣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他的教育质量如何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不同培养目标的学校其质量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各种类型的高校都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竞争力。
3、改革入学制度
提出招生体制改革,已非一时之说。近年来,高考录取政策不断放宽,录取率不断提高。如年龄、婚否及体检标准,只要不影响学习和其他学生,在录取时一般不受限制。但目前仍造成了许多高分考生进不了自己满意的学校,因此很多考生心有不甘,必然选择复读、出国,这是对人才和金钱的浪费。
目前普通高校招生数量已是1998年的近2倍,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已达到70%以上。如果每年考不上大学的仅仅寥寥数人的话,是否还有必要进行工作量繁重的全国统一高考呢?由于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入学选拔制度不可能废除,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还不可避免要有严格的选拔,如近几年来的自主招生。从历史趋势和现实看,传统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将逐步走出历史舞台,日益被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的入学方式所取代。
高考复读政策范文6
在此5天前,包括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5位公民,联名向总理上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
2亿流动人口的权利
“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桃源(网名)已经接受了让孩子回老家复读高考的现实,但她依然出现在《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的会现场,她希望能和其他家长一同继续推动“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希望像我们家这样的悲剧继续发生。”她说。
1996年,桃源夫妇俩从山东来北京发展,不久便购置了房产和汽车。随后,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在了北京。1999年,桃源的孩子也跟随来到北京就读小学,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三第一学期,直到今年3月,回到老家中学就读准备高考。
由于北京和山东的教材不一致,这位在北京读书时还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在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只达到当地三本录取分数线。而孩子昔日的北京同学们,却纷纷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让孩子考回北京,桃源夫妇决定让孩子在山东老家复读一年。但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极少回去的老家,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这种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孩子就不停地吃,买东西,现在胖得……”桃源话未完已止不住眼泪。
桃源的丈夫则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回老家陪读。“这是我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桃源说。
在北京,像桃源孩子这样的随迁子女已有40多万。而放眼全国,这个数据则更为庞大——数据显示,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已达997.1万。在中国的农村,尚有未能随迁的留守儿童约5800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如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
这多少是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留守儿童问题凸显;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任何一种选择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丁香花(网名)199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但一直未能获得北京户口,如今孩子选择了在北京读高中,因为没有户籍地山西的学籍,三年后孩子只能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回山西参加高考,但“社会人士高考录取有诸多限制”。丁对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
中产维权撕开口子
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拥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北京户口,而在转为北京户口前,享受与北京户籍一样的同城待遇。但很快,这种“期限”被无限期地延长。争取随迁子女高考权利的志愿者,首先就来自这些“绿卡族”家长。
北京的“绿卡族”家长大概在2005年左右开始进行维权。这两年,这个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自称“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他们甚至已经拥有一个网站()作为维权的平台。在十几个家长志愿者QQ群中,家长们相互鼓励,任何有关异地高考、户籍的话题都能引起一阵讨论。
而他们的例行工作,则是街头或网上签名和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去当地教育部门和国家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这些志愿者已经征集到签名达51000人次,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志愿者家长来看,这些家长多为有房有车的中产阶层。在流动人口中,那些富贾们直接将孩子送去了国外。而收入不高的农民工,则被迫将孩子留守在户籍地。只有这些中间阶层的流动人口最为尴尬,也因此最有维权的动力。
随中国房地产市场而兴起的中产维权意识,在随迁子女高考权利的争取中得到了验证。这些随迁子女家长的利益诉求,也从最初的只为自家孩子权利扩展到流动人口群体的权利,甚至开始关注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
志愿者的努力并非没有成果。北京小升初取消户籍限制就是例证。2010年5月份,北京市政府废除了1986年制定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随后北京各区陆续表态把非京籍学生也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外地子女就此进入北京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尽管不敢断定这就是志愿者推动的结果,但多多少少和这些家长的鼓与呼有关。就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梁文永称:“希望这个(教育)黑幕要有一个口子,这个口子需要有人撕开,不管撕的对还是不对。”
孩子们等不起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曲相霏是上书的15位公民之一。据透露,她与北京大学张千帆教授等人有一个相关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异地高考等问题调研了两年时间,上书便是研究的工作之一。
她承认这次上书社会反响很大,但阻力依旧很大。她称,一个十几年未能联系的同学在看见他们的上书之后曾电话告诉她,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的私人答复是“不大可能放开,不仅不大可能放开,可能会越来越紧。”这让曲相霏感觉不可思议。
多位专家也表示,对于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要求在教育部是可行的,但压力更多的来自地方政府。
但他也说,来自地方的压力太大,教育部也是有苦难言。一致的担忧在于,在现有的分省高考和录取体制下,存在“高考洼地”,一旦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之后,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流入北上广等大城市,产生大量的“高考移民”。
为此,民间方案建议,“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北京、上海两地,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这个过渡期的方案,被批评为是在用新的不公平代替旧的不公平。“我们现在拿出的这个方案并不是最公平、最完美的方案,按照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最后要得到的是统一高考公平录取,绝对地让高考与户籍脱钩。”曲相霏说。
随迁子女家长的行动和15位专家学者的呼吁,也让部分北京、上海等本地户籍人士产生了担心。在微博上,有关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论战开始出现。部分北京、上海户籍人口认为,放开之后,外地人将抢占他们的子女的教育资源。
北京、上海是“高考洼地”,担忧很正常。但另一个流动人口大省广东并非“高考洼地”,其“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改革同样难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