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范文1

一、阅卷原则和进程

高考结束后召开各阅卷点的阅卷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在阅卷期间,提高认识,高度负责,因为在阅卷中一旦出错,责任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任何阅卷老师都不得接受媒体采访,必须承担必要的保密责任。

各科分别召开会议进行培训并分组,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保证安全,保管好工作证,严守纪律尤其是保密纪律,遵守阅卷守则,服从安排,服从调换,服从质量评价等。要求在评卷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平公正,并接受质检人员和组长的监控,每位评卷老师的阅卷质量和速度都有相关具体明了的曲线数据进行监控和跟踪。

全省历史科分为27题,29题第二、四问,选修题;三个大组,其中27题第一、二问为一组,第三问为一组,第29题为一组。27题为双评题,大大提高了评卷的公平公正。全体教师接受学科负责人的培训,准确掌握评分细则。

阅卷教师分组后进入试评阶段,目的有两个:一是熟悉评分标准和细则,让组长、仲裁人和质检人员了解各位评卷教师对评分细则的掌握情况,并就评阅速度及时调整分组情况;二是让每位评卷老师熟悉评阅系统和操作,比如特殊试卷的处理,答错位置的试卷的处理,等等。每位教师在进行了大概60份试题的试评后才开始正评。

在进入正评前,组长再次强调严格评分细则和标准,做到“给一分有据,扣一分有理”,对于有大体意思但不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应该做到无论任何人看都是明确表达的和标准一样的意思,才可给分。另外,强调凡是照抄材料的一律不给分。在正评过程中,每位老师的评阅数量、速度、质量,不同分数区间的情况,都能够和平均情况相比较,质检人员和组长都有很合理的监控。评阅系统是科学合理的,当组长或质检人员发现哪位老师的评阅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对话系统对其进行交流和提醒。有些题目进行双评,同一份试题有两个老师评阅并进行比较,误差大于两分要进行三评甚至四评,从而有效保证评阅的质量。比如27题第三问由于主观性较强,全部试卷进行四评的大约有三百份,相对于第一问和第二问大概多一倍。

二、试题评析

和往年试题比较,本次历史题学生普遍反映有一定难度,虽然主观题的平均分不太高,但有很好的区分度,达到了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目标。总体来说,2011年的历史试题仍注重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但和以往比较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方面比例有较大增加。客观题的设计已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选择题选项基本需要逐一辨析,以主干知识为依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历史认识的形成和运用,而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所能解决,在答题技巧上需要同学们充分分析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使用的材料包括引言、图片、表格、照片、曲线图等,形式灵活多样。

2011年的历史试题的确有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程理念来说,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考查方法与技能,形成并能正确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在2011年的试题中,不再仅仅限于思想情感,更多侧重于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将其上升到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更多地体现学科素养。这是一大特点:凸显学科性,考查历史素养。这明确指导了历史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势,侧重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从课程理念的角度来说,试题设计是成功的。

(二)重视史料的运用,有人说,历史没有史料就不称其为历史,就没有生命力,2011年选择的史料不仅多样,而且和主干知识紧密联系,和谐统一,使试题设计得科学合理。这指导我们重视史料的运用,即使老材料也能出新意。比如33题,选用了教材的材料,但设计出了新的具有开放性的设问,考查学生的创新性。在情境设置上,更有新意,比如农奴解放的评价需要说明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并判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更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三)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充分得到体现,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例如学科内的综合性题目――27题,史料、史论、史观相结合,层层深入。设问上更突出学生对史料的鉴别判断和对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解和运用。比如第一问要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问既要判断方法,又要运用此方法再进行评价;第三问要求研读材料三和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黄宗羲思想和孟德斯鸠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影响。这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历史科学思维的运用,要求学生用正确合理的历史方法和历史观点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并解决新问题,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方向。这样便更为深刻地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不仅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而且对高中新课程教学和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第29题文科综合题目在设置上打破原来较为固定的明显科目划分,比如第29题的第二问和第四问是需要用历史科目来作答的,更好实现了政史地各科目间的融合型题目的设置,达到了文科综合题目设计的目的和考查目标:既重视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注重跨学科的整体思维的考查。应该说此题设计突出体现了文综科目的特点。

2011年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视学科思维,坚持能力立意,强调探究性,依托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加强开放性,重视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创设和运用。

三、参加本次高考阅卷后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和运用,评分标准和细则要求我们务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务必掌握得扎实和准确,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绝不能一知半解。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即要在掌握扎实基础的同时学会运用。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的培养,高考改革和新课程的理念说明这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探索过程。

(二)学科语言运用的根基仍是学科思维的形成,以适应高考评卷标准的严格性,而尽量减少似是而非的答案和一知半解的失分。

历史试题范文2

[一、秉承了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特色]

乍一看,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这种失衡不仅存在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之间。这种失衡在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在12道选择题中,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就有6道之多(第24、25、26、27、28、29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选择题分布比例为3∶2∶1,确实给人以比例失衡之感,让不少师生倍感不适。不过,如果从整体上看,我们就可发现在全部历史试题中,无论是中国史与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政治史、经济史与思想史之间仍保持着稳定平衡。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考点分值分布等,都显现出一个非常明朗的特色,那就是保持了以考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风格。整套试题中,如果不考虑选做题,仅有3道题关乎世界史,其中选择题两道(第34、35题),非选择题一道(第40题),分别考查了古罗马法、世界多极化趋势、重大科技成果与工业革命进程三大基础知识点,涉及世界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方面。而关于这几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既是对历史知识或历史现象的解读,也切合了当今社会发展实际,透露出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全面关注历史必修内容,突出中国历史的主体地位,树立历史学习的基础意识、时代意识、薄古厚今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二、平实之中彰显新奇,意境深远]

不少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表示,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难度不大。的确,该套试题更多地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而不是追求“新”、“奇”、“特”。在考生们看来,不管自己做题的结果如何,至少这些历史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自己不感到那么陌生,甚至于还貌似见识过。然而,经验丰富的一线历史教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发现该套试题在平实中隐含着诸多奇巧,对广大考生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一道试题看似熟悉平实,但试题背后却隐藏着非常丰富的隐性知识或信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内涵丰厚、意境深远,绝不像试题表象所展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如选择题第24题: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不少考生表示,这道试题的难度其实不大,通过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但是,若是问及这道试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除了汉代监察制度,能够答出其他知识的考生就不多了。就这道试题本身而言,无论是语言还是历史信息都非常直白明了,不像考生所畏惧的中国古代史中所常用的文言文那样,在考查基本史实的同时,还要考验考生的古文功底。这段材料所考查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考生熟知的,材料也不陌生,只是命题的视角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事实上,这道试题包涵了丰富的隐性信息,如汉武帝时期不仅设置了监察地方官吏的刺史制度,而且设置了涉及封建等级、礼乐、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题干中的“汉武帝”、“十三州刺史”、“田宅逾制”、“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等关键字眼或显或隐地展现在考生面前,有意无意地误导着考生的思维与判断。果然,不少考生依据题干中的这些信息和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为此题就是单纯地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本题不仅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的作用,实际上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兼并这一经济现象。中国古代为加强中央集权,不仅在政治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经济方面也没有丝毫放松。

认真研究2011年高考全国及各个地方的历史试题,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一块涉及科举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政制等诸多方面,唯独没有考查监察制度。而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则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这应是2013年高考考生复习备考中应加以关注的命题现象。也就是说,研究历届特别是当年高考历史试题,对于下年度历史复习与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试题范文3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是历史试卷中的基础题型。它主要包括最佳选择、否定式选择、概念选择、排序式选择、组合式选择、材料(图表)式选择等几种题型。

最佳选择和否定式选择题型主要通过认真读选项来选择答案。最佳式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性,选项都是正确的,但只有一项完全符合要求。在题干中多有“最能反映”“最主要”“最重要”等表示程度的词语。在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把握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

否定式选择题在题干中都会含有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不是”“不正确”“没有”等词语。但学生却总习惯性地从肯定的角度去选择,造成丢分。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可以采取逆向推法。

概念选择、材料(图表)式选择题都要对题干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分析。概念选择题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要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实质”“目的”“标志”“特点”等关键词。

材料式选择题需要从提供的材料(包括文字、图表、图像等)信息中弄清与之相关的人物或事件,与相应的所学知识联系。主要是检验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组合式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选项充分运用排除法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二、归纳列举题

这一题型主要就是写出符合某一条件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或相应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内容相结合。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材料,它的类型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或漫画材料、数字材料等。第二部分就是设问,利用给出的材料,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首先要带着问题去读材料。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之间的联系,抓住材料的核心。同时也要注意阅读材料的出处,以及省略号前后的文字,这也可能是抓住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关键。如果是图片或漫画材料,不要只注重图片,更应该把重心放在提供的文字信息上。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与相关知识点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其次,要组织答案。根据每个问题的具体指向,进行组织答案,语言要言简意赅。第三人称、地名、历史事件等专有名词要书写规范。开放性问题,观点要正确,要围绕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答题。

历史试题范文4

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ADBACCBDA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CDABBDBAC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1分,29题为15分,共50分。

26.(1)闭关政策。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分)

(2)特点:美日乘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2分)影响:美、日在华的经济扩张,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对比。(2分)

(3)喻指:中美二十多年的断绝交往。。(2分)

影响:打破了由于美国遏制中国所造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中日关系迅速发展;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答对任意2点)

27.(1)原因: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急需人才;维护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2分)

(2)特点:官督商办。(1分)性质:采用近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1分)

历史试题范文5

一、材料型选择题

由于实施新课改,各地区使用的历史教材不尽相同,因此高考历史试题中考查记忆的试题比重较小。在这一形势下,材料型选择题就逐渐成为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因此,解答好材料型选择题对提高高考历史成绩至关重要。

解答方法:材料型选择题的答案来源于材料,因此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在于看材料是否包含与选项有关的内容,这样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分析:材料虽然提到俚民举办婚宴,但没有说明韦宙反对,因此不选A项。材料虽有“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但没有说明韦宙认可,因此不选C项。“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并非提倡婚俗完全汉化,因此不选D项。“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有反对婚礼大肆操办之意,因此选择B项。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看材料是否包含与选项有关的内容,这样就能逐步排除错误选项。

二、材料知识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在高考历史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较大,2014年高考重庆文综历史试卷的12道选择题中有5道属于材料知识型选择题。

解答方法: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涉及的知识点,然后与选项进行对照,这样就能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例.《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C.光绪帝 D.宣统帝

分析:材料涉及的知识点有:亲政的经历,国家富强,外敌入侵,意欲洗雪国耻,战败,割地赔款,提任新人,锐意改革,发奋图强。

康熙亲政之后乾隆当政之时虽国家富庶,但无国耻之危,无战败割地赔款之事。宣统帝时,国力衰竭,在提任新人上没有建树,无改革奋发图强之志,故排除A、B、D项。光绪帝亲政之时,正当取得成效之时,是以春秋方富,号为同光中兴,光绪帝主战日本,战败割地赔款,启用维新人士,变法维新,发奋图强,因此光绪帝符合材料的知识指向,故选C项。

由此可见,在解答材料知识型选择题时,学生要读懂材料,掌握材料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三、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一般是在题干之下列出若干选择肢,然后将这些选择肢进行排列组合,构成选项。

解答方法:对每一个选择肢进行判断,然后基于判断作出选择。

例.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解答此题时,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不太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④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在当时的欧洲绝大多数封建国家是没有出版自由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选出正确选项A。

历史试题范文6

一、认真审题是前提

审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主要表现在审题能力上。学生审题能力差表现在缺少解答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如何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做到详略得当,怎样寻找答题途径,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等,学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题时审题随意,对于题目没有认真查看,忽视试题可能埋伏着隐患(迷惑项),造成判断失误。

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审题能力的关键环节,设定为四个方面的限定:即时间限定、史实限定、答项限定和方法限定。“时间限定”是指试题中的时间要求。时间是历史的灵魂,在历史试题中强调时序概念的题目很多,因此时间概念的判断在审题时至关重要。“史实限定”是指题目要求回答的史实内容。“史实限定”的判断是为了不偏题,不走题,充分理解命题的立意,为答案内容限定一个基本框架,以便于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知识内容。“答项限定”是指题目要求回答的史实的具体方面。“答项限定”的确认是为了答题时更加准确到位,避免答非所问,或泛泛而谈,或不得要领。“方法限定”是指题目要求的作答方法。“方法限定”的明确可以引导正确的思维路径,使答题时避免走弯路,使答案的准确度更高。

审题时一个限定的范围正确判断可以解决问题的题目比较少,大多数题目的审题是需要几个限定的共同确定才行的。审题时,一般是按时间限定、史实限定、答限定和方法限定的顺序来审题的,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仔细作答。选择题审题时不仅要审题干,也要审备选项;非选择题审题时不仅要审问题、还有审材料,包括题目的引语,材料的出处。审题一定要做到处处到位,字字落实。

二、综合分析是基础

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括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对于这类历史问题的考查往往综合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升华。解答这类问题较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缺乏宏观与微观分析的方法,缺乏必要的史学理论观点的准确运用。

任何一个历史单位体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要素、侧面、方法或部分,正确认识一个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总是要从认识它的各个要素或部分开始,这是一种历史分析能力。这个能力的最基础层次是将一个历史单位分解成为若干互相联系的并列的要素或部分,从多种角度将一个或几个历史单位体分解成不同的、互相有联系的要素或部分是此项能力的最高层次。它既包括历史单位体的各个侧面,也包括历史单位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解答这类试题要把角度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结合起来,找出历史发展过程不同阶段中相关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按某种关系组织起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实质与规律。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

三、全面概括是核心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很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依据什么方法或者线索进行概括,有时概括的角度不符合题目要求,造成无序的堆砌。

概括是把各种历史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特征联系起来,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为深刻;比较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历史事实的异同,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精确。

因此,历史概括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是在历史分析、综合能力基础上形成的两种重要的历史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运用分析、综合方法对历史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概括。对历史事实进行横向或纵向概括。首先需要概括的各种历史事件中应存在某种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其次应特别注意提问的角度,第三要注意横向概括的深度,纵向概括的广度。

四、行文组织是保证

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逻辑性不强,甚至在作答时自相矛盾。答题错误主要表现为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无谓的文字重复,每问一句都要重复一下相关设问,这些文字是没有必要重复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挤占了试卷的答题空间;三是书写欠规范,有的学生答卷时不知道分段、分层,不懂首行空两格,仍然是一段到底,没有层次,卷面混乱,字迹潦草;四是一些考生不注意卷面文字,或书写潦草,或字体过小,阅卷老师难以分辨。基本的常用的文字不会写,或错或别,阅卷老师难以看明白考生要表达的意思。行文答卷仍缺乏表述技巧。

答卷行文规范的标准是: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其具体要求是三个方面:

一是在答案内容的构成上要规范,做到史论结合,不能堆砌史实,也不能空发议论;二是在答案的组织形式上要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分明;三是在答案的文字表述上要规范,做到行文有序、条理清楚,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不要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答卷行文规范性的具体操作要依据以下要求:

上一篇经典短语

下一篇投资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