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美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1

关键词:《乐记》;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由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及毛苌等人所作,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音乐理论名著,它奠定了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的基础。《乐记》大致形成于汉代,其关于音乐美学的两种基本观点,来自于两个重要的思想来源:《易传》与《荀子》。它以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基础,论述了有关音乐的本质,及音乐创作的目的;音乐与政治、社会等的关系及音乐审美的过程,在我国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乐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音乐美学理论方面的名著,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概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乐记》中,既有“采”前人思想部分,也有自己新“作”的部分;既从儒家思想出发批判其他各家,又根据统治者需要总结各家。

《乐记》的美学观是以礼教为核心的功利主义,特别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它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表现主义。此美学思想以荀子的性恶论为前提,人性本恶的观点也是《乐记》思想来源——《荀子》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在我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中,《乐记》是第一部最系统的著作,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它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探讨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中华民族音乐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感于物而动”的音乐本源论

音乐的本源,是音乐思想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乐记》提出了“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命题。“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之乐”1。音乐不是人类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产生的,但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及内涵,是人的本性所特有的,而不是外物影响后的产物,外物的作用是使固有的感情激动起来,而不是使人产生感情,并表现于音乐之声。也就是说,人的性情不是固定的,音乐也不是人的性情的自然流露。这肯定了人的性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用声音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音乐。

《乐记》认为,音乐的本源并非是心,而是“天”,因而抓住了音乐的本质,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音乐本源论。

二、“乐者,心之动也”的音乐表现对象的特征

《乐记》说“乐者,心之动也”,可见它既承认音乐具有客观性,又强调音乐的主体性,蕴含着音乐所表现的不是外在的事物本身,而是主体的感受与体验。音乐虽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其本质却不是客观性而是主体性,这就比荀子更准确地把握了音乐表现对象的特征。

三、“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音乐社会性特征

《乐记》中有“乐动于内礼”“动于外”的说法,科学地论述了“乐”与“礼”的不同作用。“动于内”是强调“乐”对人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动于外”则强调“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在《乐记》中,礼与乐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如同与刑、政一样,属于社会体制的礼与乐之不可分离是因为二者同属社会体制。礼与乐的功能是“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因此,礼与乐常常被相提并论,它们在培养人性与规范人心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作用。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用是《乐记》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作用归结起来,便是“和”字。从个人到天下,从天下到整个宇宙,音乐都能起到“和”的作用。“乐和民性”“乐者敦和”“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是说音乐有着陶冶性情,平复心境的功用。正如此,《乐记》主张“致乐以治心”。《乐记》的美学思想中,特别看重对培养人的品德,并提出“和乐”有利于人的良好品德的培养,“乐”则可败坏人的德行。因此,对于音乐本身来说,德是根本。

四、“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是一种以“气”沟通天与人,使天与人相互感应,能直接改变自然万物,并直接决定社会、政治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这种思想的认识论基础是“万物之理以类相动”,把握了某些自然规律,认为宇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故其思想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乐记》夸大了这层含义,将它用在一切领域,又荒诞地将人、社会与自然现象等同。《乐记》中的“气”既具有“生命”的内涵,又具有道德的属性,且与艺术直接联系,涉及音乐的本源,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音乐中的主客体关系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五、结语

《乐记》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音乐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的关系,而不把音乐当作审美的对象,使音乐沦为礼的附庸等。但是,总的来说,《乐记》在音乐的起源、功用、创作等方面的许多推测与论断,具有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与普遍适用的真理性,开创了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系统研究。

《乐记》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问世后不久便被收入《礼记》,成为经典,成为了占据统治地位的音乐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

2.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36.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2

【关键词】道;无为;音声相和;大音希声

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儒家美学思想以其宏大的思想体系,对音乐诗歌绘画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则著成了一部古代哲学的伟大著作――《老子》。

老子处于春秋晚期,这时候齐桓、晋文的霸业早已过去。王室衰微,王纲不振。“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i “朝甚除,田甚芜”。ii列国争雄,百姓生活困苦,使得老子产生消极避世的想法。老子的思想中其核心概念是“道”。它没有形象、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感官上不能知觉的东西,也无法用言语描绘它。事物是有生有灭,变化发展的,而“道”没有生灭、增减,是永恒不变的。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将矛盾普遍性及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及互相转化思想贯穿了起来。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有联系,相辅相成,对立而统一。对立的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处世哲学。老子通过讲述赤子之无知、无欲、无为,凡人之有知、有欲、有为,圣人之无知、无欲、无为,而最终体现他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这种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老子也提出了有关音乐方面的论述。

《老子》五千余言,涉及音乐的只有四处。分别是:第二章“音声相和”,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聋”,三十五章“乐与饵,过客止”,四十一章“大音希声”。虽论述不多,但思想意义却极为丰富。这其中,“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构成了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五音令人耳聋”与“乐与饵,过客止”中的“音”和“乐”多引申为具有感官刺激的声色享受,指违背自然之“道”之音,靡靡之音。故这其中老子对其所持的反对态度,并非是对音乐艺术和审美的否定。所以为更好的理解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必要准确解读“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对“五音令人耳聋”与“乐与饵,过客止”也做简单剖析,更多地了解老子的整体哲学思想,对理解把握其音乐美学思想也大有帮助。

《老子・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提出了美丑观,善恶观。认为一切美丑、善恶等相对之名只有在比较之下才能产生。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或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分别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有其相通相济的地方。所谓“以道观之,物以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而不在已。”(《庄子・秋水》),iii也便是这个意思了。例如昼和夜,在中国是昼的时候,在美洲刚好是夜,这是空间的限制。民国以前,满族是异族,民国以后,同为中华民族,这是时间的限制。老子在向我们阐明这个道理之后,更进一步告诉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妄分是非,不要庸人自扰。

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说的“音声”呢?《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iv《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v依据上述,笔者认为“声”是一个表外的东西,是自然存在的,是粗糙的。“音”是由人内心迸发出的,经过人的大脑思维所发出的感情。结合之前美丑、善恶等相对的词语,不难理解这里的“音声”也应该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说文》有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即为音,这是我国古代的八音之器,那这里的“音”便是指艺术加工的产物,即加工了的自然之声。五声“宫、商、角、徵、羽”各成一声,无调和及无所谓之美感。在世俗之人看来,前者和谐,是美;后者不和谐,是丑。这便是“音声”的相对之意了。

把“音声相和”放回老子的第二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子所讲的不仅仅是“音”与“声”的相对,更重要的是强调“音声”的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和相互统一的关系。“音”必须依赖“声”而存在,无“声”之“丑”,显不出“音”之“美”。“音”与“声”是两个相反的矛盾,心理之声与物理之音的相和,离不开有规律的组合运动,这样才会产生音乐美感。例如有的歌唱家本身音色不是很好,但在对歌曲进行处理时适当融入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情带声弥补了自身不足。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自然之声与内在的体验音完美结合在一起,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精华。最后回归到老子“自然无为”的中心思想体系中,“音声相和”就是要告诉我们,音乐之美感在于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也在于符合自然之规律的组合统一。任何的妄为造作只会屈其美感。

《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3

关键词:传统美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音乐,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文化艺术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历史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三、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4

摘要:先秦“文”,博焉;先秦之“思”亦远与厚也。于“乐”,其“论”者之思乃古乐之先驱,今“华夏乐美”之一统。有孔子的“儒乐”之说,墨子的“非乐”之说,老子、庄子的“无为”之说,更有着孟子、荀子的辩证之说,本文主要是对如此的多的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来进行一下剖析,试着去解读一下为什么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有着如此之多的“流派”以这些“流派”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儒家:

古语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之首乃为孔子。而其中之“儒”,乃“行与德,风与和“之总。于“儒乐”,孔子老先生提倡“儒之美,仁与和为最,治国以和为贵。因此,治国平天下、礼教与其‘乐之思’密不可分。例如;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再例如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再例如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等等,数不胜数的经典的乐教之言,与其儒家之思紧密结合。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最为核心的则是“仁与美、和与善”。他教学生也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师者,率行也!”孔子提倡音乐,但其认为乐之美,乃自然与仁、和、善为之最。即音乐是人必不可少的东西,人要有一个健全的性格,完美的思想道德,音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上至王者、下至百姓,都应该不断的学习“礼”与“乐”。如得音乐之真谛,小到陶冶自身之情操成为君子,大到治国平天下成为君王。而孔子教学也是边教“礼”边教“乐”的模式。而在教学中,孔子的方法是不是灌输式,乃是“引导式”,提倡发散性的“悟”。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是如此的“先进”。而这其中无不渗透的是“教化”的功能。君子是君王的基础,君子的基础则是“儒”。要体会“儒”,就要从“乐中来寻找”。我们可以用个减缩式来看一下何为“儒”;乐——礼——善——和——仁——君;详解即礼的基础为乐,有“礼”则“性善”;“性善”则与人为和;与人为和即是“仁”的表现;仁小可四方为友,大到天下百姓拥护之。而这些统一起来,则为“儒之本”。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思想是不能和“乐”分开的,从他的音乐思想与人文思想来看,他是对于“礼教”的完美主义者。不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更是将礼教的人文思想渗透到人的生活之中,使得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过度化。而这种人文思想也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既然为统治工具,就会将音乐加上一种政治性的色彩,也就有了后来君王因“好乐”而出现“荒无度、败国”的现象,这也是将孔子“乐之思”过度极端化的一种现象,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与孔子“乐之思”的背离。

墨家:

正因为将孔子的“乐之思”过度极端理想、完美化,才有了君王因“乐”而劳民伤财、荒无度的现象。也就有了后来的“墨家之言”。墨家之首当然是墨子了。时势造英雄,这一点绝对不会错。墨子就是其中一位。如果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可以赢得君王的赏识的话,那么墨子的思想,相对孔子来说就十分的迎合百姓了。他甘愿冒天下之大不讳,截然相反的提出“非乐”之说法,也是站在了人民的现实生活当中了。例如其所言:“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④如果说孔子是完美主义者,那么墨子,无疑是现实主义者了。如果说墨子将音乐功利化,还不如说墨子是将一切功利化。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可以想象墨子如果生活在现代是否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呢?他的“功利化”体现在他认为人活着,靠的是物质,而不是什么“精神”即音乐。物质生产才是生存的根本,音乐这种东西,对于百姓可以消磨其辛勤劳作的意识,对于君王则是伤民和败国的开始。而什么教化作用,美育的功能完全被墨子舍掉了。我们不能说其错了,只能说他的思想又过度的“消极化和负面化”。即“好”的另一种极端“坏”。另外,从其诡辩术“有=少,少=无”就能看出,他的思想又过度的极端化、固执化,固执到即使他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有“问题”,他也不去面对,不去承认。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墨子是否又是一个固执的人呢?他的极端“非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正是那句话,好心办错事。导致他不被国家重用,这无疑也是他的一种“悲哀”。

墨子的这种“思想”,虽然有缺陷,但是,也是先秦音乐思想的大家,因此,他的思想无疑会影响到后来的一些人,即老子或者庄子。

老、庄道家学说:

上面说到,正因孔子的完美主义导致国家统治的败坏,墨子的“非乐”思想的极端负面、与“儒乐”激烈的对撞,才使得老子、庄子的思维出现了没落与没落的贵族厌世的情绪。举个例子来说,当一个人反复沉浸于极端的矛盾冲突之中,那么这个人就会消极的看待一切,即“哀莫大于心死”了吧?老子、庄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对音乐的一种态度,那么他们的“无为而治”,则是对国家君王的一种态度了。我们由此不难想象,老子、庄子是否保持的是一种既不推崇音乐,也不反对音乐的中立态度呢?或许说,老子和庄子是一种对什么都是保持一个中立态度的人呢?他们是道家的创始人,一切讲究顺应自然,顺应天意。可是在他们的思想中,音乐的存在好像何其没有任何的关系。虽然有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说法,但是,笔者认为这不只是对于他们音乐的思想态度,而且是一种对于世界万物的态度。如果真要去理解他们的音乐思想,是否可以说音乐这种东西可有可无呢?

孟子、荀子:

上面说到,孔子太“仁”,墨子太“物”,老子、庄子太“空”,那么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则是对上面这三种思想的一种辩证的态度了。下面笔者就此来说一下;

孟子: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这无疑说明孟子对于孔子的学说,还是非常的推崇的。同时,孟子的思想比孔子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推新。孔子讲“君子”、“和”、“仁”等等。对于现在的我们来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一种绝对理想主义者的表现呢?孟子在这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他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对于音乐的态度。例如: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入人之深也。”和其“至于声,提下期于师旷。...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这两句可以说是孟子对于音乐的态度最明确表达了。即音乐的教化作用是有的,同时,音乐是天下人共有的。不分等级、贵贱。那么这其中渗透着一种思想就是肯定了孔子的音乐的教化作用,但是,也说出了,音乐要适度,不分等级,贵贱。这是平等的。而平等也是“仁”的另一种表现。即君王的“好乐”要“与民同乐”。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同甘苦”了。既然有“同甘”,那么,就会有“同苦”,音乐是“仁”的表现,与民同乐也是君王仁义的表现。如果君王能做到这些,那么君王则懂得治国平天下知道,即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对孟子音乐思想乃至其人文思想的最好阐释了。

荀子:

荀子的思想则是在孟子对于“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种思维的辩证,即“先治国,后逐乐”的想法。荀子的音乐造诣是非常之深的,他的著作《乐论》也可以视为先秦音乐思想之大成。在他的《乐论》中,主要以音乐的审美思想为主,提倡音乐的感性。他最大的成就在于将音乐的作用与纯理性分开,他推崇“儒学”,是孔子“儒学”的发扬者。但是,他又不提倡孔子的“性善”之说,反而说人性“本恶”。正是因为音乐,才能使人的性情发生变化。这一点,笔者认为,荀子将音乐的作用理性的看待,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音乐对其是影响颇深的。好的音乐能够使人“向善”,不好的音乐则会导致人性的负面。这一点是非常具有超前意识的。我们说,世事有好必有坏,那么音乐的作用在荀子看来与此是一致的。这种辩证的音乐思想,既否定了孔子的完美主义者思想,也抨击了墨子的非乐之说,对于“仁”、“和”的思想,在他的《乐论》中已经不再有着鲜明的评述。他是一种客观的,“戏里戏外”的角色看待音乐,从而更加客观理性的分析了音乐对于人、对于国家的一种思想态度了。

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因时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不管多么的纷繁多样,美学思想多么丰富,有一点可以看出,任何一种音乐思想都离不开当时的或者说事主观上的意识形态。孔子、墨子两位“领导者”代表了最原始也是最对立的音乐思想。而后来的音乐思想与学说,笔者认为则是这两位带头人的延续和补充。到荀子才形成了先秦时期音乐思想的一种大成。这也是顺应了有矛盾才有发展的一种辩证的美学思想。

注释:

③ 选自《论语》之《论乐》

④ 选自《诸子论音乐》34页

参考文献:

[1]刘蓝.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M].云南大 学出版社.2006.

[2]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5

关键词:和;音乐;关系

据可靠文献记载,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至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递进的阶段,在思想领域中神性地位下降而人性地位上升;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取代了天命宇宙观。先秦史书《国语》《左传》中记载的虢文公、史伯、单穆公、伶州鸠等人论及音乐的话语都涉及到了关于音乐美学的范畴,蕴涵了深刻的美学思想,他们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光辉启点。

音乐实践的发展与变革促使音乐审美逐步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涉及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音乐美的构成

史伯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单一的声音是不动听的。高低不同的众多乐音组成悦耳的乐曲。春秋末年的晏婴认为:“和”既由不同事物构成,又由“小大”“疾徐”“短长”“哀乐” 等对立因素构成。这些相异事物,对立因素的结合必须增补不足的,去掉过多的,达到完美的理想状态。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明确的提出了“乐从和”(《国语•周语下》)的命题。认为音乐的基本特征就是“和”。包含两层意思:1.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个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2.平和,无过无不及,即所谓“济其不及、一以泄其过”,使各种因素处于“和乐如一”的平衡状态,任何一方都不过分突出自己,节制有度。

对待音乐,要关注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单一的,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对比的,有些作品的情感则是复杂而多变的。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关注音乐作品的整体,关注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

二、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形成,人们会以自然之“六气”、“阴阳五行”,来解释音乐,重视音乐与“风气”的关系。认为要“省风以作乐”,“省”即观察、考察,考察自然之风以创作音乐;“乐以开山川之风”,即音乐可以用来开通山川自然之风,使之畅通无阻。人们得出关于音乐功用的思想:认为音乐可以用于战事(用音乐听测风声的强弱,与之战争的胜败),也可以用于农事(用音乐预测风声是否利于农事,进而调节风气,使风调雨顺,美好的生物得以繁殖)。

这种音乐观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也能促进自然和谐的思想。就是萌芽状态的阴阳五行音乐思想,这种思想后来为道家所继承、发展:以“天”为本,崇尚自然,以恬淡平和为准则,其思想可以一言蔽之,曰自然乐论。

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可以说自然环境对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源自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音乐同样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崇尚自然风,崇尚中国风,中国古典元素在歌曲创作上也体现得很深刻。

三、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重视两个关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政治。一方面认为音乐必须受政治、经济的限制、阶级关系、登记关系的制约,因而强调对音乐必须““为礼以奉之”(“奉”即遵循,引申为节制的意思),“修礼以节之”(强调音乐必须受制于礼及礼所规定的德);一方面又强调音乐可以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军事、能平人心,成政事、节制百事,使得上下和同,政治和顺。这是萌芽状态的礼乐思想,是后来儒家思想的根基。

音乐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音乐,音乐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必然表现社会的精神风貌与一定的政治倾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依据音乐与社会以及政治的关联性原则,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四、关于音乐的审美准则

此时已经产生了对音乐审美的评判标准的最初雏形。提出了三个美学范畴:“五声和、八风平”“乐从和”“和从平”。“五声和、八风平”中的五声就是五音,音调;八风就是八音,即八种乐器,古代的乐器分类方法,是说八种乐器相互协调。所谓“乐从和”是说,音乐必须和谐,和谐必须平和。以音乐是否具有“平”“和”,是否是“德音”来作为评价标准。反对“新声”“声”(即过度)。对于音乐的评价标准,究竟是“和”还是“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产生了所谓的“和同之辨”。“和”的理论的提出,以及作为评判音乐的标准,是针对当时音乐理论中的“同”而提出的。认为音乐的基本特征就是“和”,即和谐。包含两层意思:1.和谐,即异物相杂,对立统一,相辅相成。2.平和,无过无不及,各种因素节制有度,“和乐如一”。因此“平和”必然引申出音乐中的“节”与“度”的概念。

这个理论在辩证的同时,也是保守的,它强调的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平衡和谐,强调转化矛盾维持旧的统一。这个对音乐实践来说否定了音调的单一,但是也肯定了音乐风格的单一,不利于音乐艺术的变革与创新。

这些音乐理论,虽然不是成片的论著,但是对后世音乐审美,音乐美学史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论述说明,当时的音乐创作已经比较重视音乐实践,把对立统一协调化,作品中反映出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观点,这些都纳入到了对音乐行为的具体分析中。同时,强调社会人文的要素,要求“四和”:“乐和”“人和”“心和”“政和”。

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形式承担着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情感体验的职能,使音乐常能在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或具体的社会交往场合发挥某种带有实用效益的功能。音乐之所以能作用于人类的生理、心理状态,其最底层的物质基础是声波对听觉器官的刺激会引起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脉搏、血液成分、内分泌、脑电波的变化)以及动作、情绪反应;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乐音则以其形态样式的整体对应于社会生活的情景、民族心理的特质、阶级意识的显现等。因而能把这类反应导入意志行为和社会情感的轨道,并最终导入人格、情操的范畴。因此,音乐所唤起的人类理性并不停留在语言符号的、抽象的、精神性层次(如知识领域里的概念体系,道德领域里的律令训条)上,而已经落实到调动一整套生理活动的、实践的、物质性的层次上,是一种充满热血激情的实践理性。原始氏族用于图腾祭祀、庆功禳灾的乐舞,就具有这类组织交流功能;在社会发展早期阶段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各种歌曲都有这类实用功能。在漫长的手工业时代,各种劳动号子都以自己特有的节奏、音调、句法协调集体的劳动动作,并起着消除疲劳、鼓舞意志的作用。进行曲和军歌统一步伐、鼓舞士气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中国古代有“梁红玉击鼓助战”的故事。各类抒情性的歌曲则以音乐表达与交流情感,使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互相引起共鸣,达到一致。各种严肃的颂歌、赞歌和仪典音乐表达了社会成员共同的庆祝、歌颂、祝愿、憧憬,葬礼上的哀乐和悼歌则表达共同的悲痛哀思。

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音乐能把千锤百炼、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为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就给人以教育,不仅对智力开发给予有力的促进(提高联想、幻想和创造性想象能力,提高抽象思维、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对于外来信息的记忆、反馈能力),而且对各种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种良好素质的塑造,都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在原始公社时期形成而以后保存在奴隶主子弟教育项目中的“乐”,是音乐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的古老而朴素的形态;它是古代乐教思想产生的土壤,在古希腊柏拉图和古中国儒家的政治理想中都包含这一成分。在欧洲,自从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审美教育主张以来,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更广泛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家和音乐学家王光祈也都提出过美育和乐教的主张。在当代生活中,高尚音乐的演出和传播,是以社会教育形式出现的审美教育活动,它可以对社会成员发生道德伦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如果这些演出和传播不按照健康的审美理想加以规范,音乐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塑造将发生反面的效果。萎靡、粗野、丑陋的音乐,只可能导至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低级,甚至混乱。

音乐还可以提供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通过松弛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神的素养和活力。从原始氏族的集体歌舞,后来的儿童唱游,到各民族现存的集体歌舞,群众聚会上表演的歌舞节目,都发挥这样的功能。通俗轻松的娱乐音乐,在古代社会中常作为宴饮音乐出现,在后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则常作为餐厅、茶座、商场、候车室等及其他休息场所的背景音乐来播放,以增强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情趣。从这种社会功能的反面表现来讲,娱乐音乐中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部分可能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这是有必要抵制和克服的。

参考文献:

[1]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4.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 [C].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1990.

[3]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音乐美学思想范文6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

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其中礼为表,是制度和等级所维持的。而“仁”则为里,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以音乐的形式。所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就是“仁”。孔子认为,音乐必须表现出“仁”的思想,否则是乐。这既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更是孔子对美本质的认识。孔子所说音乐所要表现“仁”,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即是如今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但又比如今的人道主义更加深刻。因为孔子的“仁”不仅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也包括了无私和忘我。“仁”是孔子音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渗透、贯穿了他音乐美学的各个方面。孔子的仁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现实社会改造的理想目标,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每一个读书人的具体要求,既是梦想也是规范。也就是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完美的追求,以道德为基础,以提倡人的生命人格发展为条件。这对于当时仍处于奴隶社会背景下的孔子来说尤为显得伟大。所以,孔子在音乐美学方面注重的是人在听音乐的时候所体现所得到的一种内在修养的提升,得到的一种仁爱、人文关怀的教育。目的不在于人从音乐中得到了多大的欲望满足,得到了多少快乐的释放,而在于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高尚思想与品德,提升各个阶层人民的修养,使得社会可以和谐的发展。虽然说这种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性有些过于强烈。但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人道主义音乐美学思想,在如今也对我国文化和音乐思想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近现代思想家先生曾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这也正是孔子思想近代演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

二、孔子对音乐的要求

孔子在《论语》中曾有着这样的两段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这两段记载告诉我们,孔子在听韶乐的时候获得了很大的审美享受。韶乐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仍保留下来的一种古乐舞,韶乐和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大咸》,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周代的《大武》六个雅乐舞蹈并称为六代乐舞,是我国古代正统音乐的典范。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上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思想上的“仁”的要求。因为韶乐表现的内容是歌颂舜帝,舜帝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尧的功德,这是一种远古禅让制度的体现,因此不难明白孔子对韶乐有着极大的偏爱及推崇。而六代乐舞的另一作品武乐,孔子的评价却没有那么高,武乐所表现的是武王以征诛而得天下,没有表现出仁爱思想,却带有一种以武力强势服人的思想。因此孔子认为武乐虽有美的形式,却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韶,声容之盛,美轮美奂,为尽美;舜绍尧治,揖逊而有天下,为尽善。而武王以征诛而得天下,声容之盛亦尽美,然,故未尽善。)

可见,孔子在对音乐的要求方面,即是对好的音乐的评价标准上,也自始至终贯穿着“仁”的思想。孔子对音乐的要求是从音乐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内在“仁”之善两个方面来评定的,追求尽善尽美。艺术上要美,思想上更要符合“仁”的要求,必须包含仁爱与人道的精神,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三、孔子的音乐审美思想

“和”是孔子最重要的音乐审美思想.这也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之一。传统中国人讲求凡事中庸,不求过多,也不过少。音乐方面也是如此。

“和”这一思想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乐和”,即指音乐本身的外部美感,包括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以让人听起来悦耳动听舒服为目的,不过激,也不过于低沉。这看似与老子的“大音希声”好像有一些关系,但其实却有很大区别,老子的“大音希声”如果在孔子看来,应该会显得过于极端,因为其否定了一切人为的音乐,只推崇自然而然的音乐,也过于抽象。其次则是“人和“,即音乐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反过来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也会影响到人们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和性情,所以孔子认为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也非常重要。

基于这样的原因,孔子提出了乐而不、哀而不伤;重视雅乐、排斥郑卫之音的音乐审美态度。雅乐是当时从周朝传承下来的典礼礼仪性乐舞艺术,具有庄严、肃穆、安静、和谐的气氛。孔子非常推崇并喜爱雅乐,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仁”为特点的高尚道德品质,不去作违背道德的事情。而孔子极度厌恶的郑声实际上是指当时的“新乐”,它的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容易激动人心。孔子认为,“郑声”,孔子所说的“”,是指过分,不中正平和的意思。所以孔子认为新乐没有以正面的教育为核心,在表现形式上任由感情自然发展,没有节制,极容易诱发人们的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社会秩序,所以要禁绝。因而他把“雅乐”比做正人君子,把“郑声”看做谗佞小人。这是孔子的一种对音乐的审美态度。不少学者认为孔子重视雅乐,排斥郑卫之音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部分。但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以“仁”为美,毕生都在为提高君主和人民的修养,促使社会和谐发展,使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生活为目标,因此在当时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得到不到保障的时期,才会对容易激发人的欲望的音乐——郑声如此厌恶。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核心是“仁”,要求是“尽善尽美”,标准是“和”。孔子的思想在每一方面都渗透着“仁”,这一当时社会最具人道主义内涵的思想,在对音乐方面也是如此,从对音乐的要求,对音乐的标准及对音乐社会作用的认识上都得到了体现。他的这种“仁”的 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几千多年具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现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社会也是一个社会改革的时期,社会的每一部分都牵扯着很多利益关系,“仁”“和”“礼”“乐”这些思想都对如今的社会起着很大的不可或缺的融合调剂作用。对孔子音乐思想的再次发掘,或许会对如今音乐美学的发展和普及产生影响,对于中国音乐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