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信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1
1)双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双链路负载均衡技术是根据主机连接请求自动评估链路可用性并将通信流量分配到该主机与服务器通信时间最小值的链路:在双链路系统中主机与服务器存在两条独立链路,链路负载均衡技术根据主机IP地址将通信自动分配到最适链路;而另一条链路则作为备份,在必要时分担通信流量、解决流量峰值超出最适链路通信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最适链路连接发生故障时数据流将平滑地转向备份链路,保证了链路系统的高可用性,有效规避了单条链路故障带来的网络风险和网络带宽不足等诸多问题。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双链路负载均衡技术不仅实现了提高访问效率、均衡访问流量的目的,而且也实现了数据主中心的容灾备份和链路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链路系统的网络吞吐量,是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双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将各分节点、各部门的访问数据流根据请求IP地址合理地分配到最适链路中,例如义乌某部门访问金华数据主中心时,双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将数据流分配到主机与义乌副中心的通信链路中,由义乌副中心的服务器提供相关服务,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访问效率,更契合了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副分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2)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是将运行在真实环境上的计算机系统或组件运行在虚拟的环境中并可以在硬件资源或软件资源的不同层次间构建虚拟化层。虚拟化技术可以简化软件的重配置过程,并能够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将硬件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工作负载来简化管理和提高效率,通过将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硬件资源整合。虚拟化技术可以将服务请求分散到众多物理节点上来执行,为金华数据中心的弹性扩展与容错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既符合数字金华主副分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又能为各市县、各部门提供高可用性的服务。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两个方向来帮助服务器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一种方向是把一个物理的服务器虚拟成若干个独立的逻辑服务器,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分区;另一个方向,是把若干个分散的物理服务器虚拟为一个大的逻辑服务器,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网格,两个方向可以综合运用。虚拟化技术一方面能够保证任务执行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会形成明显的负载瓶颈,由于多个虚拟机共享一台物理机的资源,这样就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器硬件资源,降低了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和运营成本,有效减少了金华及义乌服务器集群的能耗,符合当前绿色计算的要求。
3)富因特网应用程序技术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chInternetApplications,RIA)是将桌面应用程序的交互的用户体验与传统的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跨平台性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网络应用程序。RIA技术可构建直观、易于使用、反应迅速并且可以脱机使用的应用程序,实现单一而完整的用户体验。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展示系统通过该技术开发完成,较传统界面更加美观、交互性更强、地图浏览更加顺畅,同时延长了访问者网站逗留时间,并能实现频繁的重复客户访问。RIA综合了B/S和C/S的优点,使用户在提高体验的同时做到了客户端的零部署。“富”的概念包含两方面,分别是数据模型的丰富和用户界面的丰富。数据中的富是相对于传统的HTML页面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少而言,在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和创造更为复杂的嵌入在客户端的数据模型,它可以操作客户端的计算和异步发送接收数据。富也描述了全面提升的用户界面,HTML只给用户提供了非常有限的界面控制元素,而RIA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界面控制元素,这些控制元素可以很好地与数据模型相结合。借助RIA技术,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获得更满意操作体验的预期目标。
4)Mashup技术Mashup是基于Web2.0的应用形式,其内涵是将一个或多个外部数据源提供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功能融合到统一的网络环境中,为资源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仅是基于网络的资源聚合应用更是面向服务的Web应用系统。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Mashup技术将语音识别、二维码、开放授权、网络爬虫等多项Web应用等整合到了公共服务平台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平台的功能。通过谷歌的语音识别应用对平台的搜索功能进行了强化,实现了语音搜索功能,摆脱了键盘对搜索的束缚。平台的语音搜索功能支持多种语言,具有精准的识别率,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使用户乐于搜索,并最终从平台获得帮助。通过二维码扫描应用,方便用户快速将感兴趣信息发送至手机。通过开发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账号(如QQ账号)直接登录平台,减少了用户注册的时间,也降低了注册门槛,这一技术的使用将给平台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同时提高平台内用户的活跃度,极大增强了平台的竞争力。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即时抓取测绘相关新闻页面到平台首页,极大地节省了管理维护的投入。
5)服务巡检技术服务巡检指的是在网络节点中使用一些独立进程,不断地、定期地自动探测当前服务平台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状态,把这些状态通过短信、邮件的形式给运维人员。当平台出现较为严重的状况时,巡检系统将报警。巡检系统提高了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的自动化程度,是保障平台7×24小时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巡检包括核心服务巡检和服务接口巡检。核心服务巡检:核心服务巡检是对构成平台最基础最重要的内部服务的巡检,这些服务是构成平台的核心部分,这类服务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对外大部分甚至所有服务接口都不能正常访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以设定的以秒为单位的巡检延时间隔,不断对Oracle,WMS,WFS等核心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和监控。服务接口巡检:服务接口巡检指的是元服务的巡检,此类服务直接被外部用户调用。对服务集群的各服务进行检测,包括参数配置、开始巡检、停止巡检。主要通过设定的主机IP、端口号和巡检延时,定时检查,并发送平安信息或者故障信息到指定的手机号码。
6)空间信息服务拆分及聚合技术空间信息服务拆分是指对现有的服务按照区域或类型进行拆分,形成小范围或单类型的服务以完成简单业务的技术。空间信息服务聚合是指对现有的一组服务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进行集成,并构建服务执行流程的技术。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运用空间信息服务拆分及聚合技术构建了增值的空间信息服务满足了用户复杂多样的空间信息应用需求,实现了个性化服务和按需服务。在平台运行过程中,虽然基础地理数据服务和公共专题数据服务的数量都不断增加,但这些服务都是针对普遍的需求,未必能完全满足每个用户的使用需要,而同时服务数量的增加也带来服务内容重复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难度的增大。通过服务拆分技术,将大范围的地图服务可以按照用户要求进行服务拆分,形成用户需要的特定范围内的服务,提高了数据加载效率,实现了按需服务。通过服务聚合可将用户需要的一组自制的、功能单一的空间信息服务按照正确的业务逻辑、合理的语义约束以及服务质量等指标,进行动态的服务集成和组合,满足复杂业务需要,实现个性化服务。
7)实景和全景影像技术通过将实景和全景影像技术注入到电子地图中,极大地丰富了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展示系统的技术内涵。项目自主集成和研发了三维数据采集车(集成了包括摄像机、CCD相机、激光距离扫描仪、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针对车载立体影像的自动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视差模型和核线约束的视差预测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待匹配点在右影像上同名像点的搜索范围,提高了匹配效率和匹配准确率;设计了基于SIFT特征和颜色特征的综合匹配测度,可以有效地利用局部影像窗口的结构信息和颜色信息,提高匹配的可靠性。此外,针对车载近景影像定地物目标的自动信息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颜色和形状神经网络的近景影像交通标志自动检测与识别算法,实现了交通标志的几何与语义信息的自动提取。
8)前置交换技术前置交换技术主要通过服务的方式自动搜索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变化,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保持客户端数据库与服务器端数据库实时同步、更新的技术。借助前置交换技术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金华数据主中心与各分节点数据中心、各部门数据高效、便捷的实时同步与更新。通过前置交换技术的运用,数字金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横向上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地理空间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而且纵向上实现市县节点之间各类地理空间数据及专题数据的交换,保证了不同数据中心数据的一致性和现势性。通过该技术开发的前置交换系统服务器端部署在金华数据主中心,客户端安装在各分节点的数据中心及各部门数据中心,支持矢量、栅格、影像、excel、word等多种数据类型和WebServices、FTP等多种传输方式。
2技术创新
1)空间服务拆分技术该技术指将不同GIS平台的空间服务按照空间范围或要素图层进行拆分,同时对拆分出的服务赋予不同使用权限,构建出多个增值服务。该技术能跨GIS平台,解决了同一空间服务不能对多个用户设置差异性使用权限的问题,实现了服务一次、多次按需服务的目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服务的工作量。
2)空间服务热替换及动态扩展技术依托自主开发的API集合,通过实现相关空间网络服务接口等效服务,能够达到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动态地替换其他GIS平台的多个或全部OGC标准及ArcGISforServer标准空间服务的目的,但不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功能。同时区别于其他GIS平台API的静态性,在服务运行过程中可通过动态修改该API集合扩展空间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空间服务热替换及动态扩展技术降低了信息系统对GIS平台的依赖并使信息系统具备了良好的扩展能力。
3)瓦片服务动态投影及坐标转换现有瓦片服务根据请求的空间参考信息自动生成新的服务,该服务能够获取现有瓦片数据空间参考信息并自动对其进行投影转换等坐标信息处理工作,实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进行显示。该技术支持标准及自定义投影的动态转换,同时也支持不同大地基准的七参数坐标转换。通过该技术一份数据仅需准备一套瓦片即可满足多投影、多坐标系统的服务使用需求,切实降低数据处理和服务的工作量。
3结束语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2
本文作者:刘杨郭成工作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一般情况共发放问卷1293份,回收有效问卷1143份,有效回收率为88.40%。其中男性524人(45.84%),女性619人(54.16%);小学教师494人(43.22%),初中教师423人(37.01%),高中教师226人(19.77%);教龄10年以下445人(38.93%),11~20年461人(40.33%),21~30年217人(18.99%),30年以上20人(1.75%);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223人(19.51%),1500~2500元636人(55.64%),2600~3500元246人(21.52%),3600~4500元32人(2.80%),4500元以上6人(0.53%);本调查设置了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自我评估这一变量,自我评估教学水平非常好的教师86人(7.52%),比较好的教师670人(58.62%),水平中等的339人(29.66%),水平比较差的47人(4.11%),水平非常差的教师1人(0.09%)。调查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本次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相比,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除人际敏感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SCL-90总分160分以上的调查对象占调查总人数的28.70%,至少有一个因子的得分≥2分的调查对象占调查总人数的51.13%。不同特征调查对象SCL-90得分情况调查显示,男性教师得分高于女性教师;不同学段中初中教师得分最高;对于自身教学水平中评价为“比较差”的教师得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调查对象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SCL-90总分间的相关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和谐与SCL-90总分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与SCL-90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及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和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表3)。逐步回归分析以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作为自变量,以SCL-90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分析时,以偏相关系数为指标,只有当偏相关系数达到0.05的统计学水平时才将该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结果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4个因子先后进入方程(表4)。其总体决定系数R2值为0.229。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F值均达到统计学水平,说明可以解释教师心理健康的变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这一结果与多数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5]。分析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对教师角色的高期望竞争的加剧;教师工作的延后性[6];教师的自我概念、人格特征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7]。除以上影响因素之外,由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教师的薪资待遇较低、教学环境较差、教学设施不齐全使得教师的各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次调查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女性教师,该结果与多数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9]。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男性教师更容易对教师的职业待遇、社会地位产生不满。与许多职业相比教师工作成效与业绩的获得没有办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里人们偏向于用工作成就及收入来衡量男性的成功和价值。这是导致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女性教师的重要原因。面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对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高中及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初中教师。从教育的目标来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初中教师的任务同时包含着小学及高中阶段的任务,这是导致初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水平的评估可以部分的反映教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中形成的稳定的态度和信念综合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该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显示,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职业自我概念以有效地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10]。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满足这一前提的情况下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及应对方式均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这3个因素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但这3个变量仅能解释SCL-90总分变异的15%左右,说明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如人格、生活事件等。综上所述,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作为一类具有隐性压力的职业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应当进一步了解教师压力的来源,并继续致力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3
根据现行煤炭企业的地销经营方式,地销管理信息系统应完成以下目标:(1)安全性高。地磅数据直接采集进计算机,避免人工干预。(2)便利性高。查询各类统计报表要简单易行,体现人性化。(3)集中性高。数据集中储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实现资源共享。(4)可拓性高。能够并入已有的局域网,留有接口,以便今后网络的拓展,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竞争力逐步提升的需要。
二、煤炭企业地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基于上述需求目标的分析,对于煤炭企业地销管理信息系统选型,选择了Browser/Server结构。对于网络的选择,采用100Mb/s高速以太网交换结构,不仅能提供优秀的迁移途径,充分保护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而且成为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骨干连接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的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服务器的选择,采用MicrosoftWindows7操作系统;对于数据库的选择,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SQLServer是海量数据的存储中心,数据在数据库中能完成复杂的计算。针对数据录入的实际需求,运用VisualC#语言与Mi-crosoftWindows7操作系统开发了磅房录入系统、销售部门录入系统两套。信息系统不仅为用户建立了账户和密码,密码设计在系统中加密传输及存储,还为用户设定了权限,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权限,可实施不同的操作。
三、煤炭企业地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
煤炭企业地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系统管理;二是系统操作。关于系统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在输入管理员账号登录系统后可开展相关的系统管理,包括用户账号的管理(新增账号,修改用户信息、权限,删除账号);系统工作模式选择(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票据管理(删除票据);空车误差设定;重车记录管理(删除重车记录);空车记录管理(删除空车记录);煤种信息管理(增加和删除)。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4
1.1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
信息化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网络运转,需要信息工程人员创建服务器和管理系统和一定的系统运行维护,具有智能化、定量化、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对实训基地的信息进行统计运算和模拟人脑的信息处理。随着我国高职类学校的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学校设备的不断更新,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硬件建设和网络通信已经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运用相当普及,网络通信端口已经覆盖到校园的教室、实训室、寝室等每一个角落,良好的信息覆盖环境为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设备和运行条件。同时,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比较普及,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实践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系统专业的师生可以组建团队,共同维护校内实训基地信息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2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行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大量的数据记录和实训室设备定期检查保修等。记录内容冗杂,包括实验实训基地开发管理、实验器材库房管理、教学日志管理、仪器报修记录、科研人员日常工作管理、实训学生考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学科实验实训发展规划管理等。庞大的数据统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学校专业的增多,招生人数的扩张,学校的实训基地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有的基地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当下高职教育的专业种类繁多,很多学科交叉教学,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交叉学科对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共享,节省教学成本,增进专业间教科研的交流。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为在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基地管理人员提供网络查询的端口,师生用自己的账号通过校园客户端可以顺利查询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并对实训项目进行网上咨询,开辟了现代化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法,是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建设的必要措施。
2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满足师生查询、实训资源报账、管理工作记录等多方面需求。
2.1人员管理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辐射到教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自主查询系统、基地管理系统等,通过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实现不同人员的分组管理和特定服务。通过校园一卡通,教师、学生在校园网可以直接进入网上实训基地进行查询、申请等服务,在校外网则要通过用户权限来进入,满足校内实训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学生和普通教师通过权限登录网上实训基地可以随时查询实训室的实训项目内容、位置、设备情况、实训课程安排等情况,还可以申请使用空闲实训室、申请使用空闲的可借用实训设备、申请使用实训耗材。管理人员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通过高级管理用户和一般管理用户对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内的实训室信息管理、实训室使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耗材管理、日常维护管理的模块功能进行操作。
2.2实训基地的日常服务管理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5
本文研究的地形图信息,是指关于地形图各方面状况的描述、反映和记录,而不是指地形图本身所包含的房屋、道路、等高线等地物、地貌要素。其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图的变化信息、更新信息及相关规划信息。这些地形图信息一般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形图信息的空间分布范围,另一方面是地形图信息的具体内容。地形图变化信息是指地形图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此外还包括发现变化的时间(巡视时间)、发现变化的人员(巡视者)。地形图更新信息是指关于地形图更新过程及成果具体内容的记录。本论文所指的地形图更新信息主要包括更新方法、更新的数据源信息和更新的过程信息。相关规划信息是指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成果。规划信息具体包括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项目的名称及编号、项目的完成时间、完成人员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用地红线范围等。
2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方法
2.1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的含义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份: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一般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和40cm×50cm矩形分幅,10cm×10cm为一个坐标格网。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是指在空间上以格网为最小单位对地形图信息进行管理。从实现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将地形图信息赋予了相应的地形图格网。在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时,格网的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合理确定。
2.2地形图信息的格网化方法
本文主要以1:500、1:1000地形图为例进行研究,地形图格网的划分在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行,格网的编号也在地形图图号的基础上确定。以格网编号为关键字,建立整个测区的地形图格网的索引。地形图信息的格网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获取的原始地形图信息在空间上一般表现为不规则多边形范围线,所谓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就是将不规则多边形范围线转化为规则的格网范围。该过程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同一坐标系统下进行,二是规则的格网范围必须完全包含不规则的多边形地形图信息范围线。地形图信息范围线格网化的同时,根据其坐标值,可以计算相应格网所属的地形图图号,进而得到格网的编号。经过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可以得到多个与之对应的格网,这些格网通过编号可在整个测区范围内进行统一管理。(2)地形图信息内容的格网化地形图信息内容的格网化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将原始获取的地形图信息内容作为属性赋予地形图信息范围线,二是将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属性以格网编号为关键字,赋予相应的每个地形图格网。为便于管理,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信息范围线可以设置不同的图层、颜色等。
2.3地形图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格网化后的地形图信息可以通过格网编号在整个测区内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主要包括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建立地形图信息数据库是对格网化后的地形图信息进行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地形图信息,可以利用数据库的查询语言,根据地形图信息中的某项或者多项具体内容进行单一条件或多重条件的查询和统计。建立地形图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工作就是定义数据库表,确定其数据结构。本文根据实际需要定义了格网表、格网巡视记录表、地形图变化内容表、格网更新记录表、格网放线记录表、项目信息表、项目类型表等七种相互关联的数据库表。
2.4地形图信息的入库
地形图信息的入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图形编辑软件中完成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绘制、属性输入,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二是利用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接口,以格网为单位将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属性数据传输至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库表中。
2.5地形图信息查询方法与结果输出
地形图信息查询包括地形图变化信息、更新信息、规划放线信息三类信息的查询。地形图信息查询主要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满足单一条件的地形图格网,可以数据库表中的任一字段为关键字进行,查询满足多重条件的地形图格网,可在满足单一条件的地形图格网中继续查询,进而得到查询结果。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的满足设置条件的所有格网,可在图形编辑软件中展绘出来,并根据需要定义图层,输出为图形文件。
3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以《苏测院数字化地形图现势性格网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例,介绍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以AutoCAD2008为平台,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VisualC++8.0)和AutoCADObjectARX2008SDK开发包进行二次开发而成。
3.2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系统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功能,一是基于AutoCAD2008平台的图形处理功能,二是基于MicrosoftSQLServer2005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系统参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设计。根据系统需实现的功能,将系统分为图形绘制、格网计算、数据交互、数据库管理、查错纠错、成果输出六个模块。
3.3系统应用
3.3.1利用系统实时掌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成图时间
通过查询地形图更新信息,实时掌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成图时间,了解地形图的新旧程度。
3.3.2利用系统快速统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现势性情况
通过查询地形图变化信息,以格网为单位,快速统计出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现势性情况,为地形图修测项目的立项工作提供客观、充分并且定量的依据,并可利用系统输出地形图现势性情况统计图。
3.3.3快速获取其他专题信息
利用《苏测院数字化地形图现势性格网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快速获取其他专题信息,如某年内利用建设工程竣工图更新了多少面积的地形图,某年内地形图修测项目更新了多少面积的地形图,某年内完成了多少规划放线测量项目,涉及多少个地形图格网,于是可以预测这些区域的地形图即将发生变化。
4总结与展望
4.1总结
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是一个效果良好而且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较之基于图幅管理地形图信息,在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基于格网的地形图变化信息、更新信息及相关规划信息,测绘管理部门可以编制更加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地形图修测计划,从而避免重复测绘,节约测绘费用。以AutoCAD2008为操作平台,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地形图信息进行系统、高效的管理。可以实现海量地形图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快速查询,是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方法的较好解决方案。
4.2展望
地理信息论文范文6
1.1全球的定位系统(GPS)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技术,由于其具有的高测绘精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化信息化管理中,而且采用该技术还可以快速掌握各级待检测控制点的所在位置。在开展快速静态确定及测量工作时,已经不需要继续采用点间通视技术就能够得到精确度很高的测量结果。目前我们所采用的RTK技术进行定位测量,由于其具有的及时定位性及定位精度较为灵活性,仍然被应用于各项测量领域中,例如地形的测图、地籍的测量以及界址点的点位这些许多方面。而对于高精度的控制测量领域,则更多的会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已获得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1.23S技术
现如今,3S的技术主导是把GPS作为信息的来源,经过户外的调测获得遥感影像来作为科学参考,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地理信息的平台来进行图样的迅速绘制,然后就可以将各个地区的实际状态进行综合清晰的标记,然后再直接并且迅速的完成对广阔的土地资源的实践和调查的管理。最后,我们就可以将遥感信息材料凭借数字化的工具和软件完成迅速的处理,还可以直接处理地理信息,经过数字化的处理把它导入到数据库当中。
1.3遥感RS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中能够获得为高分辨率的数据资料,尤其是在土地调查、更新以及监测等方面运用更为广泛。从30m到0.61m的分辨率信息全都可以在各个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采用遥感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机交互式边界的提取产生一些影响,使得测得的面积存在0.01~0.1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另外还会存在0.1~0.3之间的自动提取相对误差。(2)可以和遥感相结合来实施土地应用和类型的分别,人体交叉式的分辨的科学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其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上下。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就现在来看,各个信息处理以及数据的采集都是在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来发展的,在土地信息测量工作中,由于测绘数据和信息的量非常庞大,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测绘人员会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而GIS技术是集多学科、多技术于一体,主要涉及到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测绘遥感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多个领域,因此GIS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实现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整理以及分析,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进行数据的显示和输出,并且还可以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决策辅助和提示。
2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针对测绘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新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控制整个工作获取全面精确的土地数据资料,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效率。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详实的数据,可最大程度的获得更加精确的土地面积资料、所在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权属分界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创建地籍资料、绘制地图以及建立数据库系统等,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测绘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保护耕地,充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测绘技术能够更加迅速的发现土地状况的变化,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土地调查工作。除此之外,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为计税控制及土地产权管理等提供依据,因此,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3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与提升方法
3.1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提升
现阶段,在我国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土地规划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规划设计的内容相当之多,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所在位置、数量以及实际价值的评估等。因此,要想做好土地规划设计工作,就需要先要掌握土地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并明确土地的性质及质量,以便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数据,完善土地的规划和设计内容,为日后土地的利用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遥感集成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土地信息,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得到土地可视化图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进一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我国土地的利用及变更状况提供全新的数据信息,及时对变更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自动生成实时的土地利用信息库,这就对土地的结构和设计的优化以及运用状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2在土地的利用状态动态的监测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的信息化管理中,对土地利用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到土地的利用和变化情况。在遥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解译的矢量数据一般情况下都会标明土地的所在坐标,然后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对该坐标进行精确定位,可以破译位于该坐标建筑物内的作业情况,有效提高了遥感技术对土地信息解译功能的可靠程度。所以,在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通过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土地利用者的动态监测效率,对土地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得到新的土地数据,为制图工作提供便利。
3.3在土地的利用和执法检查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通过对其利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以便及时获取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掌握土地的变化。而通过遥感技术测得的数据通常都会显示地理坐标,再加上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定位的精确度,加大了室内作业的破译成功率,以此来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应用中的可靠性。增强地理信息技术、GPS还有遥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来进行实时的监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得精确的土地利用的变化数据,再加上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精确定位,更加深入的对土地发生变化的空间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变化后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在土地执法检查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土地进行“可视化”管理,及时掌握土地的变化,更新数据库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制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测绘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执法工作人员对违法的土地位置进行定位,为违法惩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利用数字执法方式协助执法检查。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