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1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土地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适当合理地增加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
一、建筑工程向高层发展进程
1、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特点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已经经历了五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起始的单一框架结构转变为复杂结构形式,从单一钢混结构转变为包括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经逐步向建筑的规模化与安全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鉴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层建筑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装饰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其次,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量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最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点。
2、建筑工程转向高层需要进行的技术优化
随着高层建筑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应根据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应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工程工序紧密衔接,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高层建筑物具有垂直发展的特性,针对其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应广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最后结合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
二、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中,往往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安装施工的。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的焊接、吊装、测控、安装、拆除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钢结构为框架,通过钢梁、斜撑与核心墙的连接达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并通过楼面钢板的铺设和混凝土的浇筑来加固整体的建筑结构。一般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均有钢结构柱,其数量应在二十四根以上且高宽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以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过程也要按着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这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通过一机多吊和分区吊装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钢结构的焊接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焊接技术内容相对复杂,施工任务重,质量要求较高,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工程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用立焊、斜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要注意焊丝的伸出长度、焊缝层间清理、焊枪的施焊角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焊接的操作方法,以完成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由为重要,因为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会因气候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在工程开工前,要按着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来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强度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以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试验主要调整的是砂石、水混、含水率的配合比,在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在配比、原材料、搅拌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进行细仔的检查工作,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而不注意养护时间,在对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没有确定完整的养护措施和具体方案,所以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时应从人员、水源、昼夜、养护时间要求,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确定养护时间,并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工作。另外,因凝混土质量问题产生的裂缝也要注意,施工中要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避免因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在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三米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用钢丝网进行加固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及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
3、高层建筑的地基与测量技术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高层建筑的基础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果地基土质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预制桩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质量较有保证,鉴别承载力方法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有较大的承载力,预制桩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贵、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所以应采用现浇桩进行地基的施工,现浇桩适应性强,噪声小、造价低,可以作为发展重点,并努力实现机械化。当基础埋置特别深时,在施工技术上困难大,并且不易保证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在高层建筑进行测量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层数多,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故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好施测方案,确定好测量仪器,并根据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网,将高层建筑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砼之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一般采用外控法和内控法相结合,当采用外控法投测轴线时,应每隔数层用内控法测一次,以提高精度,减少竖向偏差的积累,当用内控法时,一般用激光铅垂仪法,必须在首层面层上作好平面控制,并选择四个较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但必须经过校对和复核,以确保准确无误。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
我国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以楼群形式进行设计施工的,主要由主楼和群楼组成,其施工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施工成本高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时要对整体工程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施工规划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高层建筑的基础和施工结构是整体施工的必要保障,在地基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结构的特点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缩短地基施工时间为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时间创造有时间条件。高层建筑还具有施工作业面小,空中作业条件差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相对困难,如按着计划的施工进度,很难做到按时完工,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采用机械运输以提高材料的运输效率,在采用了机械化运输后,工程材料的运输时间可以缩短,施工的速度也有了很好的保障,并且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作业量。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上要实行总承包制管理,总承包制管理可以全面的调配施工作业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其主要施工管理的重点是在施工中利用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来缩短作业时间和作业空间,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作业面狭小的特点,所在施工时必须由下而上逐层的进行施工,利用这一特点采取垂直向上的施工,通过完备的组织和工种的协调,做好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使各工种都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施工,形成立体空间的流水作业,这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周期。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能够实现在有限的地面上得到更多的商业和居民面积,因此受到政府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居民的热烈欢迎。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探讨,这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东海.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J].工程技术,2007,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高层建筑的兴建。解决了城市用地有限和人口密集的矛盾。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更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领域内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创新,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当前建筑智能工程日趋完善。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目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已成为建设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2、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高,它的这一特点使它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建筑的一些施工特点。
(1)工期长,季节性施工(雨,冬季)不可避免。据统计资料分析。多层建筑单栋工期平均为10个月左右。高层建筑平均为2年左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全年的时问。合理部署。才能缩短工期。
(2)高空作业要突出解决好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垂直运输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风、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发生打击事故。
(3)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地基处理复杂,基础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另外还需要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
(4)一般在市区施工,施工用地紧张,要尽量压缩现场暂设工程,减少现场材料、制品、设备存储量,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工厂化,商品化成品。
(5)高层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的问题。
(6)防水、装饰、设备要求较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问的防水和管道冷凝水要处理好。设备繁多、高级装饰多、从施工前期就要安排好加工订货、在结构施工阶段就要提前插入装饰施工,保证施工工期。
(7)标准层占主体工程的主要部分,设计基本相同,便于组织逐层循环流水作业。层数多,工作面大,可充分利用时问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8)工程项目多、工种多、涉及单位多、管理复杂。对于一些大型复杂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许多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集中管理。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构成及现状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个过程主要是以下几项施工技术的融合。
3.1、深基坑支护技术
支护结构虽然为施工期间的临时结构,但对施工的安全、工期和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尤其软土地区,往往成为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费用亦甚大,不少高层建筑的支护结构费用已超过工程桩基的费用。支护结构施工,影响因素众多。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能、周围环境、地下水情况、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气候等因素都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支护结构荷载的取值和计算理论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还有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设计的工况进行施工,都容易造成基坑工程事故,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拖延工期。因此,对待支护结构的施工都必须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深基坑的增多。支护结构技术发展很快,多采用钢板桩、灌注桩、土锚杆、地下连续墙和逆作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等技术。施工工艺有很大改进,支撑方式有传统的内部钢管(或型钢)支撑,也有在坑外用土锚拉固;内部支撑形式也有多种。有十字交叉支撑,有环状(拱状)支撑,有采用中心岛式开挖的斜撑。近年来又发展了钢筋混凝土的角撑等。土锚的钻孔、灌浆、预应力张拉工艺也有很大提高。
3.2、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多为深基坑(H>5m)土方开挖。常用的土方开挖方法是分层开挖法或分段分层法。当开挖较深基坑土方时,应采用中心岛开挖法或者盆式开挖法,这是阻止基底反弹,防止高层建筑物下沉的有效措施。
3.3、深基坑降水技术
当地下水位较高,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时,就应当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传统的降水方法用明排水法。在深基坑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方面,已能利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泵和电渗井等技术进行深层降水,而且在预防因降水而引起附近地面沉降方面也有一些有效措施。
3.4、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在基础施工方面,多采用桩基础、筏式基础、箱式基础或桩基础与箱式基础的复合基础。这些基础大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为了减少或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各地都采用了一些有效措施,在测温技术和信息化施工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桩基础方面,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管桩等预制打人桩皆有应用。有的桩长虽已达104m。由于打桩设备和工艺的改善,也能顺利打入。在减少打桩对周围有害影响方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采用了一些有效措施。近年来混凝土灌注桩已有很大发展,在钻孔机械、桩端压力注浆、成孔扩孔、动力试验、扩大桩径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应用越来越多,我国已经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成功地建造深基础。
3.5、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面看,已形成装配式大板、大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的成套工艺。对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装配式大板主要用于发达城市的高层住宅,至今已完成了10层以上住宅近百万平方米,已形成标准设计。大模板工艺在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中已广泛应用,已形成“全现浇”、“内浇外挂”.“内浇外砌”成套工艺,且已向大开间建筑方向发展。除各种预制、现浇板外,楼板还应用了各配筋的薄板叠合楼板。爬升模板首先用于上海,工艺已成熟,不但用于浇筑外墙,也可内、外墙皆用爬升模板浇筑,在提升设备方面已有手动、液压和电动提升设备,有带爬架的。也有无爬架的,尤其与升降式脚手架结合应用,优点更为显著。滑升模板工艺也有很大提高。在模板技术方面,大量应用了早拆支撑体系,发展了一些新型的模板。在钢筋结构建筑施工、粗钢筋连接、泵送混凝土、施工机械化、防水工程和高级装饰技术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3.6、混凝土工程技术
由于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推广,已出现几千立方米甚至万余立方米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上海已浇筑了17000m3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技术的进展十分迅速,C50、C60的高强混凝土在一些高层建筑施工中已不少见。应用量日见提高。C80的混凝土已开始用于预应力管桩。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正在研究之中,这几年商品混凝土有很大发展,已接近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技术会进一步提高,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必将不断出现。而在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应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其中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发热,引起混凝土构件在升、降温过程中,因各部位温差应力加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等因素,所产生危及结构安全的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是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质量:①减少混凝土本身发热量;②内降温、外保温,运用信息监测技术,及时调整和控制结构内外部分的温差在25℃之内;③延长并做好养护工作;④尽可能科学地组织施工,提高浇筑强度。
4、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大中城市一栋栋明亮美丽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写字楼、办公楼、宾馆、酒店和居民住宅楼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在繁华的大城市,寸土寸金,向空间和地下发展是扩展城市空间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高楼大厦还会有更多更高的发展趋势。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丁翠红主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6.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体型复杂、机构形式多样以及楼层较高是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工序与交叉作业方面,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结构施工方面,要求整体的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达到规定标准。不仅如此,高层建筑施工时在设计时还有很多的因素需要仔细考虑。
一、高层建筑特征概述以及施工特点
(一)高层建筑特征
高层建筑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需求量,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具有用地少、所占空间巨大的特点。现如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飞快,导致用地越来越紧张,再加上现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土地利用效率必须不断提高,因此高层建筑这种空间层次与建筑形式多样的工程建设时未来建筑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不仅如此,高层建筑还能够把节约出来的土地资源用作管道建设和道路交通或者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场地空间,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城市布局,使城市行人、车流、建筑以及各种绿色带之间达到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并且使高层建筑这种形式多样的标志成为城市街景突出的主题,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城市人文景观。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施工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与高度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提前选购与运输机器设备、原材料,还要对每个施工环节的通讯、水电供应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妥善的安排。
2、施工设备方面要求较高:随着高新科技与市场积极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小康社会的蓬勃建设,人们对于生活与工作居所的建筑施工技术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施工时,不仅要充分设计好楼层结构,还要在其造型、布局以及功能方面下功夫。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合理进行原材料选择,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由于高层建筑载重巨大,如果在选择材料时不恰当的话就会导致建筑物的部分结构出现变形、松动状况。这也就意味着建筑混凝土原料必须有较高的质量,并且还要设计好配合比,从而强化混凝土防裂变能力。[2]只有热胀系数不大以及达到标准要求的混凝土,才能充分满足高层建筑抗变形、耐高温等要求。
2、合理进行施工措施选择,提高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主要是按照斜面流淌、一层到顶、逐次推移的方法进行的,并且缓凝时间要长达8小时以上,,但通常情况下,其流淌长度都会在15~20cm之间。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混凝土上下层间距时间进行考虑,使其处于初凝时间范围内,并且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之前要对混凝土温度以及坍落度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终不悔出现分层以及离析现象。[3]同时,还要及时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
振捣混凝土时要充分考虑到其斜坡摊铺较长以及坍落度大的特点,在进行振捣时要求振捣帮插入浇层的深度至少为50m,并且从坡顶和坡脚同时向坡中进行振捣。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混凝土层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不会导致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有有序排列振动器插点,并使振捣时间和插点之间形成紧密配合,防止由于出现时间超出范围而导致混凝土离析或紧实度不够等状况。
不仅如此,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泌水的妥善处理以及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泌水处理时,要在底板外模打上一些泄水孔,等到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利用软抽泵统一对泌水进行排放;混凝土养护方面,在压实的混凝土上洒定量的水,并盖上一层薄膜,然后覆上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夜间暴露,并起到降温作用。[4]此外,对底层塑料布依照6m至8m间隔进行补水软管设置,并根据底层湿度变化进行定量注水。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剪力墙模板工程:该工程要用满堂架对模板进行连接以及整体的定位加固。在检测墙筋达标后,就要将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在挡土墙上,并在非挡土墙位置安装上与墙厚等同的模板限位撑筋。[5]在高层建筑安装墙体内模时必须用满堂架对其进行校正加固,并将止水对拉杆安装在挡土墙上,最后安装墙体外模。
2、柱模板工程:柱模板工程类似于剪力墙模板安装工程,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柱模板需要安装剪力墙,并且要利用满堂架进行整体拉结。对于圆柱定型钢模通常需要场外拼装,并且还要用塔吊进行吊装加固。
3、楼梯模板工程:安装楼梯模板时应当在踏步侧模板的中部进行倒三角连系木板的设置,并在连系木板或踏步侧板位置安设三角斜支撑,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楼梯模板出现变形状况。
4、梁板模板工程:安装框架梁首先要根据起拱要求进行梁底的安置,然后进行框架梁模板的铺设工作。接着要绑扎框架梁钢筋,并在验收合格之后进行侧梁模板安装。
5、模板拆除工程:依据混凝土结构相关施工质量标准,当跨度超过8m,悬挑构建模板和梁板等到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100%时方可进行拆除。由于墙柱棱角在拆模后容易出现由外力牵动引起变形,因此就需要加上成型的阳角模板使其避免受到损坏。
(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设计图纸有一个清晰详尽的了解,特别要注意对结构关键部位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绑扎钢筋的方式和程序进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统一的检查与核对。
为了切实保证钢筋绑扎的牢固程度,需要在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对悬臂结构的螺纹和撑脚进行细致检查,确认其接头是否旋紧。[6]此外,不能随意割断和切除钢筋,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规划进行切除,而且工程结构所用的钢筋规格是设计和技术部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规定的,切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替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对钢筋位移问题的良好控制,就要对柱插筋的位置进行严密的安排,并且还要控制好悬挑部位钢筋面板负筋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到钢筋的正确使用。而在跳板保护与钢筋支架设置方面,则要注意避免由人为践踏引起的钢筋变形。
(四)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是基坑支护问题。在开挖基坑之前,应当依据当地环境和土质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在深基坑附近要做好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以及加强对坑壁的全过程监测;第二就是脚手架问题。要对高层建筑脚手架结构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并依据施工方案和特点进行辅助计算书的添加,最终按照二步三跨方式进行建筑物结构和架体的拉结工作。
三、结语
现如今,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对业内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对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施工技术,还是具体到施工中加强裂缝、强度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施工,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从而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安坠.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的高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4)
[2]王鹏飞.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2(21)
[3]何登前.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
[4]李宁.现代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2(15)
[5]朱彩娥.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05)
[6]吴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影响施工技术因素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所以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组织者的思想比较传统和局限,缺少创新,造成很多工程中的质量缺陷,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影响施工技术质量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没有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规章制度或技术规范,只是标语式的挂在墙上,搞形式,走走过场。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故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程序,为所欲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原因。
2.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务工的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在业主及监理下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原材料缺少科学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原材料贮存、堆放,对原有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施工进度的控制不明确,导致工期拖延等。
3.安全措施管理混乱
安全负责人,有名无实,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思。施工中违章操作,组织者很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脚手架的搭设没有组织验收。消防设施的虚设,诸多原因留下施工过程中很多隐患,加上周围环境条件,组织人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机械化施工的进入以及机算机在施工中的应用,带动了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重点项目,高层综合楼的施工,对组织者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组织者,不但有理论水平,更应具备管理水平,在整个施工中涉及方方面面。那么对于一个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目标的完成,项目组织者如何组织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除了应有的优势条件,在工程施工中,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制度优化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实行技术责任制的目的是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图纸会审要求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未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可分级进行,分级管理,目的是使全体参与职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包括交建设单位保管的竣工资料部分和施工单位保存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均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测量、试验和工程变更管理。
2. 施工阶段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从而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也有具体的实施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
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汇总,修改定稿。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三、未来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能源问题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而建筑节能则是其中重要的影响面。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应从我国的环境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采取不同的建筑节能措施,积极的推行各项建筑节能新技术,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各个方面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
1. 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有效应用
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科学的节能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的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2. 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一直是我们人类可以利用的最洁净、最丰富的能源,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功能众多: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由配备的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将相关线路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施上,基本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需求;太阳能技术的采暖和供热功能,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要;太阳能技术还可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利用等。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无污染、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方便安装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
对于太阳能建筑技术的选用,可以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对于北方城市的建筑,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所以要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采暖能耗,积极的改进供暖设备的调节功能。而对于南方城市的建筑来说,由于南方天气潮湿炎热,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技术和遮阳技术则是其重点,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既达到了环保的效果,又保证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 高效保温墙体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蒸压粉煤灰添加气混凝土来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这是一种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不仅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而且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产品。新型建材的选用和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管理人员要在节能理念的引导下,积极的推行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4.优化建筑施工方案,节约建筑能源
科学的节能理念只有深入到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建筑施工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和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对于一些物资的浪费现象,可以很好的监控,对于人力安排的不合理现象,也可以积极的调整,有效地解决了建筑施工中的窝工现象和机器空转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允许一定程度的立体交叉作业,有效地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积极的推动各项建筑资源的循环使用工作,从而实现建筑能源的节约。
5.改进施工工艺,减少建材浪费
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都在不断地改进,并且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建筑施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施工工艺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也有效地节约了建筑能源。在以前的建筑施工中,对于钢筋的连接主要是采用搭接的形式,这种做法对钢筋的浪费较大,不利于建材的节约,经过不断地探索,螺纹连接的新工艺被普遍的应用,这种新的施工工艺极大地减少了建材的浪费现象。可见,建筑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建筑节能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管理人员应重视施工工艺的改进,将其与工作效率和建材节能连接起来,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要
1.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特别是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建筑高、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较长,对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科学、施工工序等要求也较高。所以,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不断引入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别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依据高层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点,国家和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施工理论的革新。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并不断发展为钢结构或钢混结构,有效减轻建筑自重。针对施工材料,不断优化和筛选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运输的施工材料,并考虑配合混凝土进行浇注或模块化处理。
(1)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结构基础和支撑点,依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俨然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地基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较成熟的一种地基处理形式。其中,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它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质,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其整体承载力可达1万kN以上,而传统桩型中泥浆护壁孔桩,因其适用性强,已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之一,国家积极推广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配合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桩施工集成技术,并不断研发动态、静态测量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模块,适时掌控桩基承载力的状况。
(2)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相关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材料,特别是在浇筑方面需要大批混凝土,而混凝土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影响其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强化混凝土出厂的检验和混凝土制备中的检测,确保使用混凝土的性能。强化施工混凝土的泵送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应积极开发研制混凝土浇筑新工艺,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不断革新现有的支模技术,加强支模材料的优选,动力提升设备的研发,并向大模块方向发展,集约化发展拆模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进度。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高层建筑施工中,轴线、标高和垂直度这三个问题是比较基本而且要严格控制的要点问题,由于这三方面问题涉及的面广,操作难度大,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位移或不准现象。因此,这三方面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难题。
(1)垂直度的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往往达到数百米,若其垂直度控制不好,当施工到建筑的顶端时,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而且垂直度上的偏差会使建筑的重心出现位移,与设计的建筑基础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出入,对建筑的基础的安全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因此,控制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关键的技术控制要点之一。为了控制高层建筑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做好测量与放线工作。施工时,可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然后利用员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达到100%的情况下,对模板进行加固和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个边角柱施工完毕后,可以这四条边角柱为基准进行其它柱子的施工,从而达到控制整座建筑的垂直度的目的。
(2)轴线的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搭建,导致了的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0.000结构施工完成并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其轴线的纵、横方向上预埋多块200x200x8mm的钢板,并在钢板上标出主轴线的控制点;建造高度达到二层或以上时,在一层楼面预留钢板的位置分别开设200x200mm的方洞,透过方洞利用锤线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然后在施工楼层利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所需的混凝土体量较大,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国内大多高层建筑工程选用泵送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控制好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还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布料机和混凝土泵机。工程上通常高泵程混凝土会掺入一定的化学外加剂和粉煤灰。高层建筑的泵送混凝土技术综合反映了配合比设计技术、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掺合料技术、泵送设备技术、泵管布置铺设技术及泵车操作技术,使得混凝土泵送高度不断取得新突破,为高层建筑混凝土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较高,应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控制混凝土体的强度。
(1)确保混凝土配置材料的质量。高层建筑所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大多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应对其择优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沙石的含泥量都会影响其质量,所以应严格控制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沙石、掺合料以及水等原材料的质量,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抽检,抽检合格才可使用到工程中。
(2)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比例。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受到混凝土配比的影响较大,如果各种材料的配比不当,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泵送性,从而影响到浇筑质量。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比例关系控制水泥、砂石、白灰、掺合料等材料的配比,控制好最佳含水量,尽量避免使用早高强型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收缩、泌水现象,从而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管理。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应严格振捣工艺的施工工序,推行二次振捣抹面技术,以减少混凝土体内部的气泡和水分,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浇筑过程中要根据需要留设后浇筑层。
(4)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大,通过合理的养护,控制混凝土体的温度与湿润程度,有效降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而防止出现结构裂缝。
结束语
总之,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黄柳,黄志军.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企业导报.2010(9).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范文6
1.1基础埋置深
“深”是高层建筑工程的突出特点,也就是说基础埋置的深度较深。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对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加以切实满足,因此,埋置地基的深度就需要满足所要求的深度。通常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埋置的深度至少要在地面下5m左右;超高层建筑工程基础埋置的深度不小于20m。高层建筑工程的深基础施工难以避免的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其中就涉及到地基的处理,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存在着诸多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这样会对施工工期及工程造价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便使得深基础支护开挖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重点。
1.2高空作业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控制高空作业,而在高空作业中就必须将人员、材料、制品、机具设备等的垂直运输工作切实的做好。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注意做好高空临时厕所、安全保护、通讯、用电以及用水等诸多问题,施工现场应当注意将安全意识提高,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因高空物体坠落所带来的损失。
1.3施工周期长
“长”是高层建筑工程的有一大特点,指的是高层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这便难以避免出现季节性施工,比如冬季施工、夏季施工等。通常而言,多层建筑每栋所需要的平均施工工期大约是10个月,而高层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平均施工工期在大约为2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是借助于缩短装饰及结构施工周期,来实现整体施工周期缩短的目的。高层建筑工程即便是有着较为繁多的施工工序,大体主导施工工序为现浇混凝土。所以,如果能够对模板体系合理的加以选择,那么便能够有助于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主体结构工期的缩短。
1.4建筑体量大
高层建筑工程“大”的特点指的是高层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工程量和建筑体量。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较为独特的地方:安全质量要求高;施工工种多;涉及单位多;管理技术要求高;施工方法选择多;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尤其是在某些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采取的是边设计、边施工、边准备的施工方法,即便是有着较多的优势,但是总包及分包往往难以避免的会涉及到诸多单位,离不开整体建设过程的配合与协调,这势必会加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协调、计划和组织的难度,因此,应当精心的进行施工,并且将集中管理加强。另外,还可以将高层建筑工程工作面大、层数多的特点利用起来,展开平行流水交叉立体作业,以便于有效且充分的利用空间和时间。
2高层建筑工程当前施工技术状况
2.1钢筋连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当中,钢筋连接技术的研究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具体原因就在于: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类变形钢筋数量不断增多,造成钢筋接头也随之增多。在钢筋连接技术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带肋钢筋套挤压连接技术,该技术具备着一系列的优势,比如施工速度较快、接头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稳定及使用设备简单等。
2.2预应力技术
我国近年来发展了全新的一种建筑施工技术,这就是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与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加以比较可知,其特点为:在横界面上,混凝土更小,体积更轻;综合经济效益与综合经济价值较好;对抗裂度以及刚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预应力技术具备着以上多种特点,因而在我国的房屋建筑中,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技术不但需要对低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加以满足,并且在高层及多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当中,预应力技术能够更加将其自身的先进性凸显出来。现阶段,在预应力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是后张无粘结的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2.3支护技术
由于我国城市土地面积是较为有限的,并且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中可利用土地会越来越少,房屋建筑逐步朝着高层领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房屋建筑的高度也持续加大,这些均会给今后的建筑施工带来难题及挑战,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及保持土地稳定性的问题上。对以往传统的放坡方式加以采用,已经无法满足日趋提升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我们迫切的需要更实用经济、安全性更高的一种支护结构体系。当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桩、冲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以及钢板桩等支护结构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往往工程实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无法完全采取照搬套用的单一模式,再加上土层工程的基坑大小、地质因素和临近建筑结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这便使得基坑支护结构有着不同的标准要求。因此,在选择支护结构时,应当按照具体条件研究分析,将合理经济的判断做出,以此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3强化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途径
3.1培养技术性人才
要想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提高,那么就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基础要素。为了能够有效的研究、分析及应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先进技术,那么就必须切实的加大发现、利用和培养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要想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那么就应当将技术管理加强,以便于提升技术水平。在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应当强化及重视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的继续培训和继续教育,这样便可以在施工中应用大量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还能够促使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可行性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进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3.2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新技术的推广是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将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的精髓加以充分吸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推广与引进新技术。应当明确的是,工程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所以,还应当在应用成功案例的前提下,充分的与国内外成熟且先进的施工技术理论相结合,以此不断的完善施工技术理论研究。另外,还应当对先进技术充分的予以汲取,推广及应用新技术于具体的施工案例中,从而推进和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确保高层建筑工程能够切实的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相满足。
3.3重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采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也随之得以不断进步和崛起,建筑施工行业也是这样的。由于计算机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模拟再现功能以及计算机分析功能,在诸多功能的支持下,技术人员能够模拟测试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必须确保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而且技术人员还可以客观且科学的对新技术的所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可行性进行判断。所以,应当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纳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从而推动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