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1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14
从教农村小学多年,我深知农村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薄弱的。学生读书少是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层面
1.学生遇到阅读题畏难情绪油然而生,“谈文色变”。
2.缺乏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3.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面窄。
(二)教师层面
1.片面追求高分,课堂教学公式化,缺乏趣味性。
2.教师资源匮乏,团队力量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集体备课效率大打折扣。
3.农村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低,教师又要赶进度,课堂成了“压缩饼干”,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采取的对策
(一)教会学生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大的方面讲,阅读没有固定的方法。从微观上来讲,学生的阅读学习确实有方法可循。现在,我结合多年的农村高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在阅读中比较。体裁相同但主题不同的文本,主题相同但体裁不同的文本,同一个体裁、主题但选材不同的文本,均能通过比较阅读来初步感知讲的是什么,研究其技巧。如《金色的鱼钩》和《桥》都写人,均反映了精神感人这一主题。老班长为了营救小战友牺牲了,老村长为救老百姓阵亡了,然而体裁不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若表达相同的主题,应尽量采用相异的体裁。《金色的鱼钩》采用回忆录的形式,《桥》运用散文的形式,但均达到了目的。只有加强阅读,在比较的时候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文本的特点,才能在比较中提高能力。
2.在阅读中寻解。扎根乡村教学一线多年,我根据课程的目标,向学生提出了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请学生从文中寻解,标出关键点,并在上课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此乃阅读寻解。此方法要注意难易程度。假设教材较难理解,就提出若干阶梯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探求答案。较好的方案: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很想试试,乃至自发展开讨论,促进阅读寻解的自觉延伸。我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先板书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学:“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刻地感受到晏子机智过人、随机应变的特点。
3.在读中问“为什么”。农村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教育,早走出了思维之荒土地,具备了一定的质疑问难的素养和辨认是非的能力。农村基层教师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起初,不管学生问什么问题,我均作示范提问。如果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我马上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我很有成就感。
在阅读中问“为什么”,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准确意思以及篇章的结构。学生均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归纳起来,全班讨论解决。例如学习《童年的发现》时,通过阅读,学生提出疑问:费奥多罗夫到底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通过讨论,学生总算明白了原因,答案在质疑中解决了。其实,学习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方法对路,在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1.每天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并设计简易的思考题。
2.要求学生每天做摘记,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片段,并定期检查。
3.把读与写有机统一起来,每周不定期通过多种形式来强化阅读效果,如仿写、续写、补写等。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确定目标,分解任务,相互协调,统筹规划,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方案,按计划上好各类研讨课,多评多议,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3.立足课堂,以课本为本,了解阅读命题的要求和方向,编制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2
一、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永恒法则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我们知道课前的预习是学习的法宝,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课前不主动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这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目标设计的参与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这把金钥匙?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
提倡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较零乱,不能系统化。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指导阅读方法,强调文章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先学后教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课堂有合作,显得热闹就是高效,这样往往是本末倒置。尤其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就是独学,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去和组内同学交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答案,最后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由老师解答。
例如,我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独立学习课文,把自己不能理解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然后提出来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解答。这样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能力,比老师“满堂灌”的效率好得多。所以不论是课前的学习任务安排,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点是实现高效学习永恒不变的法则。
二、 合作学习――体现双赢思维,千金难买三人行
学习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由小组长负责管理,避免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讨论,而坐在一起聊天,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双手做。因此,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有效。
(2) 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
从我个人的课堂教学看,小组内合作学习后,经常发言的往往是那些表现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组内的好学生,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心里想着反正有你来回答,我很安全,这些学生基本上在课堂教学中参加而不积极参与。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思考进步的机会。然后教师对组内成员,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任务。在课堂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知识资源达到共享。
所以,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各异,百花齐放,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体现了双赢的思维。
三、探究性学习――创造奇迹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是探究的准备,也是探究的中介。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3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两本”的结合能比较人物的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两本的结合能探究人物的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两本”结合能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两本”结合能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4
一、 “之”作代词用,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之:代“他”。
3.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之:代“这”。
4. 代事。
如: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之:代“晏子使楚”这件事。
5. 代物。
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之:代屡。
6. 代军队。
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之:代齐军。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般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 “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 “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陋”提前到了动词前。
5. 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 ① 妻之 ② 市,其子随之 ③ 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④ ,妻止之 ⑤ 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⑥ 教。今子欺之 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5
一、“疑”在何处
⒈“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疑在阅读中
疑问,只有在阅读中才会产生。面对文本,我们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阅读中,我们的思维随着文章的脉络跳动。阅读中可能会碰到“岛屿”,也可能触到“暗礁”,此时,就可能“浪花”飞溅,疑问便渐渐萌芽,郁闷填塞胸间,问题现于脑海,这阻隔之际,正是极好的质疑机会。所以,质疑的前提是先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在该疑处
疑要在能疑之处,疑需在该疑之处。阅读文本要找准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些“焦点问题”。面对一个题目,平淡之中是否有深意?别致之处在哪里?面对文本,何人何事自是不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有着怎样的性格?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是如何表达的?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实际上,只要你觉得有价值,就不妨去一探究竟。知道疑在何处,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要想真正把握质疑的精髓,仍需结合具体的内容去展开,掌握一定的质疑的技巧。
二、如何引导学生的质疑
1.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质疑问难。老师要引导学生的质疑,所说善于引发就是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要灵活,不拘一格,有疑处需有疑,空白处要起疑,无疑处能生疑。
钱梦龙先生在上《愚公移山》一课时就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京城氏家里那个小孩子也跟了愚公去参加移山劳动,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先生不愧高手,他没有直击“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而是巧妙地拐了一个弯,从思维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这种“曲问”自然让学生疑问顿生?他爸爸?他有爸爸吗?那“孀妻”“遗男”是怎么回事?它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提升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其疑也,可谓巧,其引导之法可说巧妙。而且疑问故意为之,可谓奇妙。
⒉莫为浮云遮望眼。浅层次质疑以弄明白文章内容为目的,以字、词、句作为质疑的重点,以阅读中随时碰到的磕绊为疑点,不需要下很大工夫即可完成。但要注意不能被浮云遮蔽,要善于从泥淖中走出。
例如: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究竟是几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真是这样吗?你从这句话里得到哪些启示?
这些问题,浅读就会知道答案,但它是我们深入理解课文的第一步,是我们进一步进行拓展的基础。
3.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深层次质疑是对课文内容、写作技法或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需要花大气力,考验学生的质疑能力,也体现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记承天寺夜游》虽为短章,却是佳制。佳处何在?在于对月夜景色寥寥数语却纤细逼真的美妙描绘?还是巧妙地呈现出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阅读中步步生疑,疑问引导我们去探索,去思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已经“不见”为何还要留在此处?“空留”是惆怅哀怨,还是友情依依?前面的环境描写与此有何关系?围绕疑问,反复读,围绕疑问,再感受,在疑问中,学生们体会语言的美妙,进而从“山重水复”中走出,步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4.走出文本天地新。创造性质疑是在原文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展,需要宏观视野和创造精神。不能走出文本,囿于文本,如何得以提升?一味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哪有创造性可言?
读《晏子使楚》,我们会为晏子的机智所折服,他凭借自己的出众的辩才和智慧不辱使命,但只是凭借辩才和智慧就可以吗?有此疑问,学生们才会想到:若是没有强大的齐国做后盾,楚王哪会把晏子放在眼里?要不辱使命,不仅要机智,还要靠强大的国力。若是再联系当今的环境,学生们不仅会有深切的感受,更能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读《奇妙的克隆》,面对奇妙在何处的疑问,学生们在阅读中自然能寻觅到克隆的妙处,但克隆技术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的疑问,则可能将学生引向更深入的探讨。当学生们能够不局限于文本,走出文本,那么,探索的天地就在他们面前展开,创造的天空将任它们飞翔。
对阅读来说,疑是必须的前提;对学生而言,不会质疑则要慢慢培养。但不疑、懒于疑,甚至不屑于疑,实在是阅读的大忌、语文学习的大忌。
三、“疑”不惊人死不休――质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鼓励学生“把质疑进行到底”。质疑问难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通道。应该让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质疑,未读可先疑,读中随时疑,读后尽情疑……课前课后,课内课外,不拘时间,不拘形式,有学习的地方,有阅读的地方就会有疑问产生。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去质疑,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毕竟,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2.重视激励的作用。不要因为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幼稚就对“质疑”全盘否定,什么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历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大胆鼓励,精心引导,灵活点拨。
3.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以“讲”代读不可取,以问起疑可以,但不可以问代疑,不能剥夺学生必要的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能做“包工头”,不可越俎代庖,阅读不能是“蜻蜓点水”的“昙花一现”,“读”也匆匆,疑必然也匆匆,那种走过场,不给或不让学生有充分感知课文的机会,读不通,读不顺,读不出真情实感,疑问也就无从而出。
培养阅读的能力,应由疑入手;实现阅读的突破,不能不疑;提升阅读的水平,不可不疑。质疑乃是阅读的第一步,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天长日久的历练,质疑不断,学习不绝,循环往复,必然可以臻于佳境!若问:疑在何处方为高?那就是:疑在该疑之处,疑在能疑之处,疑在可提升阅读能力之处!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6
1 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力乃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生动、精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较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学要根据课堂的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具有童趣的故事情和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的创新思维。笔者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学程序上作了下的安排: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故事情节、人动作和语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告诉学生在动作上可适当发挥。学生开始较为胆怯,但在笔者的鼓励下,一学生上台后将晏子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变通,他的表演不算出色,但却引来了阵阵掌声。这就说明学生对这种“叛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赞同或者说至少是不反对。学生们情绪高涨,在台下不断地演示着自己所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变通给予了及时的肯定。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了课文的内容,从表演的对话、行动中,感受到了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最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学生的兴趣昂然,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气氛,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笔者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楚王再用别的方法侮辱晏子,晏子又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又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如果能够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营造氛围,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的兴趣,且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及时鼓励,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也不遗余力地捕捉,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创造的心理体验,体味创造的甘苦,激发出新的更高的创造情感和动机,以更大的努力去进行新的具有一定创造意义的活动。
2 在教学中引入创新意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纲,惟权威是命,惟标准是遵,使课堂教学变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单调。教和学都是为了考试,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械化。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
3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趣”。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主体对阅读要有兴趣。兴趣产生了,自然会有阅读的激情(冲动),以激情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导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教材特点等,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带着学习兴趣进入到求知探索过程。其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奇”。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