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1
一、三市的主要做法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维持着经济生产能力、人类生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
古运河是*的母亲河,环抱半个*城,千百年来对*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年以来开展的综合整治工作的基础上,20*年12月,*市启动实施了运河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全面提升古运河两岸景观。行驶于古运河上,两岸的历史壁画、经典建筑一一闪过,在现代灯光的照射下,河水变幻迷离,远古气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氤氲其中。濠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有着千年历史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它构成了*中心城区水抱城、城拥水、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水城风貌。濠河综合整治与历史风貌保护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古都*,沿明城墙蜿蜒流淌的秦淮河,经过3年综合整治,这里又重现碧水清波、两岸垂柳的秀美风光,赢得百姓一片赞许。根据*发展规划,秦淮河西岸正在迅速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原先环绕古城的外秦淮河已成为纵贯全城的城中之河。
二、考察的主要感受
此次学习考察,我们感觉到*、*、*等地思想解放程度之深、管理理念之新、发展速度之快为考察团所有成员始料不及,所考察的各地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这些都是各地思想解放的具体体现,思想解放已真正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这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深入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意识的差距。江浙地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当地的干部绝没有盲目乐观,没有自吹自夸,更没有躺在已有的成就上睡大觉,相反,“危机”、“紧迫”、“严峻”、“忧患”这样的词汇倒是经常听到。在他们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干事创业、敢做敢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二是发展理念上的差距。体现在加快发展方面,江浙人真正吃透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内涵,不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还是统筹发展、全面发展,他们始终把核心定位在加快发展方面,围绕“加快”二字做文章。三是服务环境上的差距。今年以来,我市召开了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文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在为企业服务上做得很不够,优化环境,安商、亲商、富商、护商做得还远远不够,与“五禁止”、“十不准”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工作目标
我市作为水利大市、农业大市,面对水利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我市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坚持不懈地抢抓机遇,实施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带动战略,争取投资,加快建设,实现水利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作为信阳水利系统的一员,我认为应当结合实际,将此次学习考察的成果落到实处:
一是加大争跑项目力度,使专网建设再上新台阶。在争取项目工作上重点是在市防汛调度中心至大型水管单位及县(区)间实现数据、视频、话务功能一体化上下功夫,逐步立项,分期实施,力争“十一五”期间重点单位达到通信网络化(数据、视频、话务同时传输),办公无纸化(全部网络办公)、会议和监控视频化(异地会议和监控)。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2
关键词:湿地;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902
1湿地基本情况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洪水调蓄、调节气候、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人口增多,人类的破坏使湿地面积萎缩、消失和退化,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保护和恢复湿地已成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
临桂县会仙镇地处岩溶分布区,属峰林平原地貌,分布其中的睦洞湖、古桂柳运河和大量沟汊组成低海拔岩溶湿地,一般岩溶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因这里独特的地质水文构造,形成了低海拔岩溶地区独一无二的会仙喀斯特岩溶湿地,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古桂柳运河)、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湿地范围涉及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山尾、文全、马面6个村委,面积约6km2。会仙湿地自2006年以来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专家的关注,2007年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教授、国际专家BILL考察湿地后在临桂召开研讨会把湿地命名为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
会仙湿地自形成以来养育了周边的人民,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保障(图1)。
2.1维持生物多样性
根据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于2009年4月开展的综合考察和广西水产研究所于2006年开展的水生植物专项调查,会仙喀斯特湿地有维管束植物108科241属316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3科16属20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95科224属294种,其中有二级保护植物野生稻。陆生脊椎动物有234种,分别隶属4纲23目6科,其中有重点保护动物19种,分别为一级保护东方白颧,二级保护虎纹蛙、黑头白鹮、黑冠鹃隼、黑翅鸢、蛇鵰、凤头鹰、松雀鹰、雀鹰、苍鹰、普通鵟、红隼、燕隼、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鸮、领头鹃、领鸺鹠、斑头鸺鹠。鱼类有46种,隶属6目16科39属。底栖动物有30种分属3门6纲。浮游动物有26科59属95种。浮游植物有6门79属。
湿地生物多样性是物种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有重要意义(图2)。
会仙喀斯特湿地位于桂江与柳江分水岭区域上的低洼地带,通过会仙河、相思江、良丰江与柳江、桂江水系相连,柳江和桂江任何一边涨水通过湿地可以灌入另一边,起到平衡调蓄的作用;当两边都涨洪水时,湿地也会有蓄洪削峰的作用。
2.3降解污染物作用明显
会仙湿地地势低洼,周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向湿地中央,周围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流向湿地后,通过湿地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
3湿地的经济效益
(1)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每年湿地周边的群众都能从湿地中捕获大量的鱼、虾、蟹等水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提供水资源。湿地周边水稻、西瓜、葛根、淮山等作物在枯水季节都是依赖抽会仙湿地水灌溉。
(3)水运。湿地周边农民生产、生活都是以小船为交通工具。
4湿地的社会效益
会仙湿地海拔在150m左右,属典型的岩溶峰林平原地貌。以大量湖泊、沟汊、洲滩组成的湿地与其中的喀斯特岩溶组成秀美的湖光山色,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会仙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是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会仙湿地是“湘桂走廊”候鸟迁徙的通道,是游客观鸟的绝佳胜地,也是游客体验江南水乡农民驾舟劳作处。
湿地中唐长寿元年开凿的“相思埭”长15km,沿河建有陡门24座、桥11座。对古桂柳运河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为科研提供材料和基地。
5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湿地的作用和效益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往往只看到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忽略了湿地生态功能和社会价值,保护管理不到位,会仙湿地面临多种威胁。
(1)湿地周围人口密度较大,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饲料产生的污染及生活污水对湿地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
(2)大量湿地被围垦为鱼塘、农田、果园和旱地,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减弱。
(3)干旱季节水资源过度利用,湿地周边泥沙淤积,与外界交流的水路不畅,加剧了湿地灾害。
(4)外来物种入侵影响湿地水域健康,主要是水葫芦、克氏原螯虾和福寿螺的侵入蔓延。
(5)我国还没有湿地立法,全国土地保护和利用规划没有专门的“湿地”类型,而是归为河流、湖泊或未利用地,现状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很不利。
(6)湿地范围土地权属集体或个人,农民有自主经营权,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意愿,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明显。
(7)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投入不足。会仙湿地保护与恢复需要多部门大力合作,有稳定的资金投入。
6对策与建议
(1)依据《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案,落实公园范围、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2)充分发挥管理机构的作用,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整合资源,多方面筹措资金,为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提供保障。
(3)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和集中开展活动等多种方式,特别是每年2月2日的湿地日的宣传。通过政府开展以湿地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使广大群众可以深入了解湿地,认识湿地,呵护湿地,弘扬湿地文化。
(4)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倾斜,引入商业开发,并做好开发与保护规划,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5)进行水工程修复,实行生态补水、生态增水,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湿地功能。积极与水利部门沟通,争取水利厅的支持,结合水利局制定的会仙湿地水工程修复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再现唐长寿元年修筑勾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桂柳运河风貌及“水泊梁山”湿地景观。
(6)还田于湖,还地于湖,扩大湿地面积。通过物理、化学措施对被破坏的湿地进行恢复,通过人工种植、人工放流等措施促进湿地生物链重建。
(7)减少周边对湿地的污染,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农业用地实行生态经营。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提供洁净能源。
(8)清除动植物外来物种的危害。
(9)在湿地周边及湿地中适当植树造林,乔灌结合,实现美化、香化、绿化湿地。
(10)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湿地受损失的群体做补偿。
(11)加强与国际保护机构的联系,争取技术和资金支持。
(12)建立作好社区共管。湿地涉及村委,人口近20000人,他们是与湿地保护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通过宣教,使湿地周边社区的居民主动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来。加大社区参与湿地管理程度和加强与社区的信息沟通,提高居民素质,让社区分担一部分基础工作,同时从湿地的保护发展中获得收益或项目支持。
总之,会仙湿地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生态价值,根据现有资源状况,通过保护、修复、开发,发挥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对维护漓江大水系生态系统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生态广西”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考察报告[R].南宁: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水产研究所,2011.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3
关键词:武陵源 风景区 城市化 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区城市化现象日益普遍。风景区城市化是指发生在风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其人口由农村向风景区内的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接待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活动转移,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风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按照发生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风景区核心景区的城市化现象,如通常所说的“山上、沟内、湖内”等地域,另一类是风景区内接待基地(旅游村、镇)的城市化现象。
一、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
武陵源自古地处边远,旧时交通闭塞,舟车隔绝。其开发以1979年由张家界国营林场开放接待游客1.3万人次开始,到2002年接待游客量560万人次。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现象始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自1990年代城市化迅猛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对武陵源的考察报告中,“对武陵源的旅游业基础在1992年评估后的发展速度十分震惊”,认为“武陵源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已变成被围困的孤岛”,它们“对景区的美学质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2000年4月,武陵源风景区建筑物拆迁总体方案出台,“连同居民住房在内将有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拆除,耗资至少3.45亿元”,“自1990年到现在,景区所有门票收人也不过这个数,等于白干了”。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关系到这一世界级旅游胜地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4
城市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大课题,是政府为保障城市高效运转和协调发展所采取的必要行为,关系民生,关系发展,关系形象。加强城市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学习城市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开拓工作视野,更好地服务贵溪社会经济的发展,2013年11月22日-23日,市政府 带领城建口相关单位人员,赴玉山、婺源学习考察城市管理相关工作,实地参观了玉山县菜市场、居民生活小区、城市街道以及工程施工现场,参观了婺源县城市广场、居民生活小区、城市街道以及绿化景观,所听、所看、所谈深有感触,倍受启发,整体感觉两县的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意识超前,水平很高。所到之处城市市容整洁、有序、靓丽,环境优美宜人,人民安居乐业。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收获不少,认为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两县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考察中,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县领导亲自抓城市管理,带动了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空前好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婺源县实现网格化城市管理,每个县级领导挂片包干,一包到底;小区物业费收缴存在困难,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亲自调度等。
2.专项整治有力。在参观的过程中,考察组沿途主要道路无流动摊贩、沿街店面无占道现象、没有发现乱贴和乱涂,在主要街道没有发现一条乱挂的跨街横幅。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城市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和管控能力。此次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其中三项整治的力度,一是户外广告的整治。二是工程车辆抛洒的整治。三是城市“牛皮癣”的治理,给专业清理公司承包治理,既节约成本,又效果明显。这些做法体现了强有力的管控能力,给我们很大启发。
3.营造与管理投入多。两县在城市公共环境营造和管理方面舍得投入,使我们考察组感触很深。据了解,玉山县在去年绿化、亮化、环卫保洁、道路平整等城市管理方面投入了 元。婺源县在去年绿化、亮化、环卫保洁、道路平整等城市管理方面投入了 元。正是其巨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部门配置高规格。两县在城市管理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单位都是高规格配置,如设立了正科级的综合执法局、环卫处、市政局、园林局等,还设立渣土中队、路灯所等。
5.督查质量到位。由县委县政府督查组、纪委督查组、创建办督查组、组织部督查组四个督查组针对各个不同侧重面进行督查,就某一个问题,实行一事一议,专题调度。
二、几点建议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思路完全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为我们城市管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照两县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建议下步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规划方面的建议。玉山县、婺源县在规划上注重标准、注重品位,注重特色(如玉山教育、婺源徽派建筑),城市框架大;新建道路绿化到位,建筑距离退让大,为以后城市发展预留空间。
建议:一是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要把城市外环路的建设早日提上议事日程。二是在规划中要注重城市的发展标准和品位。三是在城市规划中要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空间。四是在土地出让前要坚持先完善基础设施,再出让。
2.关于注重大项目带动的建议。两县非常注重城市综合体等大项目带动,如玉山通过教育园区带动周边发展,注重大项目周边功能布局,凸显城市特色。
建议:要注重大项目的布局,以大项目带动片区发展的思路,将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等统筹考虑,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位。
3.关于绿化方面的建议。两县绿地休闲公园多、城市绿化率高,行道树套种合理,特别是婺源,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
建议:在规划上要预留、布局绿化空间,进一步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加强建流动绿地建设,积极开展全城造绿活动;市园林所出台精细养护方案,加强园林绿化的养护,实行精细化管理,如加强苗木土质、肥力管理,切实管护好树木。
4. 关于广告清理的建议。两县所有主干道无灯箱广告,市容市貌清新,其他道路的广告管理规范。
建议:进一步规范广告管理,做好广告清理的加减法,市城市管理局尽快拿出意见,明确从那条路开始,启动主干道广告的清理工作;充分结合人防宣传等,做好广场屏幕的广告经营,在重要道路、节点设置高品位广告,提升城市形象。
5. 关于整治牛皮癣的建议。两县看不到牛皮癣广告,治理成绩突出,均从浙江请专业公司管理(第一年40万,以后每年20万承包给专业公司);执法力度大,玉山坚持严管勤罚,通过集中整治加日常管理办法,婺源对贴牛皮癣广告人员抓到后通知公安先进行24小时拘留,要求家人清理后再罚2万元。
建议:学习玉山、婺源方法,实行社会化管理,请专业清理公司来管理;加强和法院沟通获取支持,建立城管、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重拳出击,常抓不懈。
6.关于渣土运输的建议。两县渣土运输均采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扬尘少。
建议:严格按照渣土运输百日整治办法,规范、标准化管理,在施工场地内,由建设局负责对全市项目建设现场出入口做标准场地(含清洗池、水泥路段、喷洗轮胎),一周内分别在开发项目、公建项目各选2个做示范;施工场地外,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规范操作、加强管理。
7.关于卫生保洁工作的建议。两县卫生好,清扫力度大,保洁人员作业每天不少于10小时;垃圾处理费收取科学合理,单位办公区域采取单位代扣方式,有物业的小区采取和物业签订合同;两县洒水车每天洒水都不少于3次,夏天重要路段4次以上;婺源县07年成立了8人的河道保洁组,确保河流干净整洁。
建议:对路、小区实行划分区片,由市领导对每个片区挂点负责,采取网格化管理;市环卫处要加大清扫力度,主干道每天不少于3次洒水,其他道路不少于2次洒水。
8.关于市政建设工作的建议。市政工程管理科学;市政基础设施质量、品位高,如路灯的造型、材质等;投入大,每年市政养护经费财政预算高达270万。
建议:对于市政工程需要开挖的,要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并及时告知相关单位;要采取精细化管理,如路灯的开启、更换,品种的选择等。
9.关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建议。两县封闭式管理小区多,如婺源县有40个,并且采取县领导挂点;物业管理费收取上升到领导层面、法院层面,对经常不缴物业费且有单位的,先告知业主单位,有相应单位领导出面,仍然不缴的,通过法院追讨。
建议:由房管局尽快拿出我市一年整体提升计划(意见),对当前6个试点小区进行具体细化,形成我市物业管理“领导挂点、单位出面、法院追讨”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10.关于停车秩序问题的建议。硬件条件好,如婺源县四车道道路有11条,停车位5000多个,社会停车场2个;城管、交警密切配合、高度合作,停车秩序管理到位,基本上看不到乱停乱放现象,尤其是玉山菜市场的汽车停放、人行道非机动车的停放秩序井然,婺源步行街专门驻扎步行街城管中队,整个街面无任何车辆停放。
建议:建立城管、交警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宣传,加大乱停乱放打击力度,研究制定完善停车收费方案。
11.关于亮化工作的建议。城市亮化主次突出、层次鲜明,色调选取科学(以白黄蓝为主,凸显徽商的儒雅、恬静)。
建议:对亮化重新规划,色彩重新定位;根据三座桥不同特点进行特色亮化;在铁路、高速、国道等城区出入口布置能彰显贵溪特色、文化内涵的亮化航道标志。实行全面亮化,宣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12.关于店面招牌问题的建议。玉山、婺源都对店招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要求,店面简洁大方,城市街面清新。
建议:加强主要商业街店面招牌的规划、管理,适时选择一条或几条街进行规范,重点打造示范,逐步推开,提升品位。
13.关于市场服务中心工作的建议。玉山菜市场蔬菜食品摊点布局规范合理,干净整洁犹如果蔬食品超市。
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市农贸市场功能,科学布局、加强管理。市场服务中心要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对禽类市场的管理,做到让市场更干净、更有秩序。由市场服务中心负责尽快拿出在城东选点增建农贸市场初步意见供研究。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5
古城的迷人魅力
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历史名城的罗马、雅典、马德里,还是风景迷人的西西里岛、爱琴海诸岛,甚至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米兰,都堪称建筑的博物馆、艺术的宫殿,似乎每一座城市、每一幢建筑都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同众多著名的广场和历史街区交相辉映,构成了欧洲独特的城市风貌。高品味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欧洲许多古城至今仍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欧洲的城市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出来,城市也因此而更显神韵。例如罗马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城,存留着大量的代表性宏伟建筑,因此城市体现出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神韵,使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城市风貌体现出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交融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传统的西班牙古城马德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三者合一的独特气质,科学合理的绿化、交通系统,使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历史名城建设中得到合理诠释;位于欧陆最西边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展现的是另一番海滨城市风情,虽然经过18世纪大地震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不算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配上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的点缀,足以使里斯本称得上是风光迷人又不失典雅文化品味的魅力城市。欧洲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实在令人佩服和惊叹。
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令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
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的,体系的关键就是立法。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几乎每确定一个保护概念,随之便会有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条例、政令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规定。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确,它强调保护工作不是独立进行而是多元的,将保护与资金、住宅建设、税收、政府职能、公众参与等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体系使得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护体系涉及到的制度、环节,如保护内容的形成及确立、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等,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从而为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历史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方面,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法律均规定,文化遗产部门管理遗产,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其工作:城市规划部门主管古城保护及城市景观保全等内容;旅游部门只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促销,不参与遗产的
直接管理。在资金保障体系方面,资金补助的规定是保护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的资金补助额度和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通常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的方式也存在;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使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近年意大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平均每年在50亿欧元以上。可以说,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同其连贯严格的法律、健全的保护机制、高效的管理机构、充足的资金保障所分不开的。
严肃的保护手段
为了一座文化古迹,不惜付出大代价。
与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法律措施和保护手段。意大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名城相当多。古城建设,政府不以破坏历史文物为代价,而是要完整地保留了文物的遗迹原状。对城内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即使有翻新,也要求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让人能够分辨。意大利政府将48%的国土规划为景观保护区,只有经过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认可,保护区内才能开发建设新项目。50年以上的建筑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其建筑物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但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力。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订的法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任何未经同意而进行对登录建筑的特殊建筑艺术或历史特征的拆毁、改建或扩建均属刑事犯罪,任何未经同意的行动都将受到处罚。
希腊的雅典虽然没有能够像罗马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希腊政府为了保护雅典卫城的环境风貌,拆除了卫城周围的所有现代建筑,雅典的重要历史地区,任何建筑活动必须事先报文化部批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雅典1991年建立了先进的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并且限制汽车进入卫城。此外,据说在希腊萨洛尼卡市有一座长1000多米的陆地旱桥,建桥的原因只是因为桥下有一大片古罗马征服时代的遗迹。为了保护古代遗址的原貌,又不破坏城市规划,希腊建筑师在这里建起一座奇怪的旱地大桥,让大道从古迹上方凌空而过。大桥的造价虽然大大超过公路的造价,但是它保护下来的却是无价的历史古迹。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样有着严格的保护手段,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马德里市中心区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并且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马德里对历史街区的维修改善制定了长期的实施计划,不急于求成,仅第一期(34.5公顷,756幢楼,11878户居民)计划的时间就长达4年。
得到的启示
欧洲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几种趋势:
1.保护内容:从对历史建筑保护到历史环境保护;
2、保护体系:从以立法为核心到公众参与;
3、保护方法:从单一保护到整体保护;
4、保护目标:从历史留存到价值重现。
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以及2个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一些古城的历史格局和风貌被破坏;较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一些历史街区内的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普遍缺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大拆大建,毁坏了大量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和一般性历史建筑群;“旅游开发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较严重,人为随意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其逐渐丧失历史原真性;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公众历史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通过考察,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宣传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有关领导及专业人员对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掌握历史文化保护的正确方法,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同时,还要合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特别是那些反映传统风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建筑群,以及有纪念价值的遗址等,已经构成了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当地民众的民情、民风和历史文脉,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二、以立法为核心,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完善历史保护的法制体制工作,做到有法、有政策可依。欧洲大多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充分结合的方式,使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我国的保护体系显得单薄的多。在广东,更是缺乏较系统的地方管理体系,因此保护起来显得较生硬和空泛。建设部已于去年2月颁布实施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并且正在修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草案)。根据这一形势,广东积极酝酿出台有关条例、配套政策和有关指导性文件也势在必行。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尽快填补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体系中缺少的环节,真正建构起一个健全的保护体系。
要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和岭南历史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和历史名镇(村)保护的主要内容,完善保护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规定,积极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市、县在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也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制订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资金筹措等相关政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以整体保护理念指导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实践
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城镇风貌、历史文物古迹、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资源,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工作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整体保护理念,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离开对其保护进行城乡规划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最终必将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因素,并合理地对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获得更好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认为,在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四性”原则:一是原真性。在进行文物建筑保护时,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真实保护所遗存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全部历史信息;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区和名城(镇、村)时,不得破坏历史文脉和肌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二是可读性。在整治和改造时要在历史遗存上真实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加建和改建部分要与原貌有所区分,要做到“可识别”;三是整体性。不仅保护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珍惜不可再生的历史风貌;四是可持续性。要通过历史保护激活历史环境价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力再生,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四、引入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理念,广泛拓展保护的筹资渠道
景观项目考察报告范文6
第一部分 宁杭高速综合考察
“宁杭高速的建设代表我国21世纪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方向”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对宁杭高速公路的建设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宁杭高速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方面有着很多创新的理念,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实施,给我们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从业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和探索高速公路很多重新定位问题。考察组一行在对计重收费考察的同时,也对宁杭高速其他代表性的优秀方面进行了考察。
一、宁杭公司及宁杭高速公路简介
“江苏宁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22日,是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出资控股,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无锡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参股,共同组建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企业。江苏宁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建设资金的筹集与投入,开通后的经营管理,同时负责宁高高速公路的资产管理和道路养护。目前公司的总资产50多亿元。
南京-杭州高速公路是沪苏浙长三角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是连接江苏、浙江两个经济大省的快速通道,也是南京与杭州两个省会旅游城市的黄金纽带,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是上海至云南瑞丽国道主干线及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全长147.9公里,一期工程起于南京溧水县骆家边,止于苏浙两省交界的父子岭,长114.4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其中溧水至溧阳新昌段47.9公里,为四车道标准的高速 ;溧阳新昌至苏浙省界66.5公里,为六车道标准的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南京至溧水桂庄38.1公里,将于2005年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通车运营。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是江苏省第一条代表21世纪高速公路建设水平的“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沿线田园山水风景宜人,为广大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畅通快捷、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
二、考察成果与体认
1)生态高速公路理念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高速公路”理念。宁杭是中国首条依据可持续发展观修建的高速公路,引进了英国伟信公司“珠链”设计理念,通过“借景、引景、造景、遮景”等一系列手段使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为广大使用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畅通快捷、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
驱车行驶在宁杭高速公路上,沿途视野无阻,人文自然风光尽收眼底,路途因地造势、路随景出,景由路生,许多安全路段不见了防撞护栏,如影随形地镶嵌在林地、草地和湿地景观中,在优美和谐中表现出时代和人文特色。 在不改变公路沿线原始植被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选种了近百种当地特有植物实施沿途绿化工程。在实现“不见一片黄土、不见一块裸岩”的同时,绿化与周围原始植被做到了和谐统一,极少看到人工雕凿的痕迹。
道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一改往常清一色的蜀桧品种,而是分别以紫薇、棕榈、龙柏、四季桂花为主要树种,辅之以白三叶、金叶女贞、丝兰、木兰、葱兰、美人蕉等多类景观植物。在通途大道上,沿线分层次种植了以杜英林、香樟林、竹林、茶树林、雪松林等为主的七大林带。服务区则尽显古典风情,在服务区与路之间种植了特大型银杏、梧桐、紫薇、香樟等树龄不一、高矮参次的树木,服务区的建筑则掩映其间,景色十分怡人。
在开挖土方的路段,建设者们从优化环境考虑,把填筑路堤尽可能做成放缓坡度,通过绿化、美化使大道两侧更加贴近自然生态环境,使沿线裸露地段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6.1%。
据了解,对公路建设项目专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其绿化景观设计上的投入一般不超过20万元,而这次为精心打造生态大道,其设计投入一下子提高到100多万元。
宁杭高速提出的“生态高速公路”理念可以理解为:以尊重生态为原则、运用生态方法设计的高速公路,主要特点是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将高速公路融入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景观,又使高速公路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道景观。
生态高速公路理念的提出,突破了高速公路的固有设计理念,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延伸了高速公路的内涵,值得大力推广和实施。
2)以人为本的理念
宁杭高速公路在设计、收费、服务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a)设计上的以人为本
i.收费站、服务区、跨线桥的外形设计上以人为本
宁杭高速共设10个收费站、3个服务区,目前共计里程114.4公里。每一个收费站、服务区都进行了专门的景观设计,使其与自然和谐统一,符合大众的潜在审美需求,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靠近机场的收费站整体外形设计为飞机的翅膀,行车人开到收费站便可联想到接近机场了;如太湖服务区的整体外形如同一个的贝壳,行车人达到服务区便可联想到已到达太湖之滨。
宁杭高速公路的每一座跨线桥外形设计都全然不同,新颖别致,并与周围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每座跨线桥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b)收费上的以人为本
宁杭高速各收费站统一制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物品。在收费人员着装上放弃了传统的绿色公路收费制服,该由自己设计的淡蓝色制服,少一份庄严和距离感,多了一份亲切感,表现出的服务意思,体现了“以行车人为本”的理念。
在考察中,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宁杭高速公路的收费员在收取通行费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站立姿势。经宁杭高速管理人员介绍,这是他们公司的规定,这个规定体现了一种服务意思,收费员是在为行车人服务。
在货车计重收费实施之前,宁杭高速在省政府和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向社会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他们时刻以客户满意为中心,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在不能确定责任方的情况下,他们主动让利于客户。同时与设备厂家联系,每半年对计重设备进行一次校对和调试。
c)服务上的以人为本
为了方便客户和科学管理,在各个服务区设置了“无人标识站”,客户刷卡后可以顺利到达对侧服务区休闲、就餐,在休闲、就餐完毕后再次刷卡通过“无人识别站”后进入高速公路继续行使。
管理中心、服务区及收费站处的指示牌除指路外,还“兼职”导游,推荐了离挂牌处最近的景点及线路。此外,考察组在东庐山服务区发现了完善的儿童游乐设施,并看到一名儿童在家长的看护下高兴地玩耍着,不由得使我们想到了美国知名企业“麦当劳”店内的场景,想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
服务区可就餐、休闲、观景、购物、娱乐、加油和住宿。就餐上提供了多种选择,既有十五元一份的快餐,也有豪华包间内提供的具有当地特色各种绿色菜肴和高档食品。中午时分,就餐人员络绎不绝,表情平静,还有外籍人士边饮啤酒边欣赏着美丽的太湖风光。超市的商品价格与当地的物价水平基本一致。服务区总体上与传统服务区的观念形成强烈反差。
3)高新技术的成功应用
宁杭高速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大量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取得了成功效果。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采用了客土喷播、轮胎固土、草种附着袋等多种技术工艺在植被修复上得到良好应用。“客土喷播”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适合在贫瘠土及石质边坡上进行植被建植的新技术。它通过特定设备,将种子、客土、保水材料、稳定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高压设备喷射到经加固处理的边坡表面,其生长的绿草和灌木就能在岩石边坡等难以绿化地段实现快速绿化。
单臂独塔斜拉桥、人工岛服务区等都通过科技手段成功实施,并做到了与周围地形、建筑相呼应。
标线大面积采用振荡标线,该类型标线不仅提高了标线在夜间、雨天的视认性,同时也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安全、防止越线,提高了行使的安全性,防护栏在防腐处理上采取了新型的纳米防腐材料等。防光路汀使用了环保的圆球形光学路钉。
宁杭高速配备了先进的监控、收费、通讯系统,设立监控指挥中心,中心是三大系统的枢纽,是该公司系统管理的调度中心。在江苏省最先开通和实施了计重收费,并利用系统资源建立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办公网络。无线集群通讯网、可视电话会议系统。
4)服务区的全新定位
宁杭高速大大提高了服务区的建设标准,据悉,宁杭高速公路的3个服务区硬件和软件水平都达到了四星级宾馆的标准。在设计上使其成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在服务上可提供就餐、休闲、观景、购物、娱乐、加油和住宿等服务,并在诸多细节上体现着“生态、环保、旅游、景观”的思想。
宁杭高速突破了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传统附属设施的设计理念,而认为是提供高速公路增值服务的设施,提升该高速公路品牌的窗口。在管理上服务区不以盈利为出发点,而认为服务区所提供的服务包含在通行费用中。
5)公安、路政、养护、收费、监控中心建立了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道路的优良品质,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为行车人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辖区内的公安、路政以及宁杭高速所属的养护、排障、收费、监控中心等单位建立了联动机制,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技术练兵和实战演练。每个收费站都设有公安、路政人员现场职守,发生异常情况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解决。
特别要提到的是,宁杭高速与路政单位的紧密联系,路政单位在每个收费站都设有执法点,并配备规定数量的路政执法人员。宁杭公司为路政人员提供办公和住宿条件,并承担路政人员的所有费用,使得路政执法人员与宁杭高速保持了高度的协调一致,工作开展方便。而路政人员又有独立的管理体系,归通厅管理代表政府执法,从而保证了路政单位执法的合法性和必要的独立性。
公安、路政、养护、收费、监控中心联动机制良好运行,能高效、合法、联合解决高速公路的各种紧急事件和突发事故,从而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6)高速公路作为准公用设施的准确定位
高速公路本属于准公用设施,介于商品和公用设施之间,既有商品的属性,所以须收取通行费用于偿还建设资金和支付运营养护费用;又有公用设施的属性,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国家须对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加以必要的限制,在建、养、管的过程中须兼顾公众的利益。
宁杭高速公司准确定位了宁杭高速作为准公用设施,以提供舒适、快捷、安全、畅通的高速公路服务作为工作重心,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不以盈利作为目标,但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宁杭高速作为准公用设施的定位,具体体现在实施计重收费后,由于交通量的增加按照政府要求下调了收费标准,并且每一年下调一次。通过下调通行费的实施,强化了其作为准公用设施的定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方便了其于政府的沟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使其获得政府有利政策成为可能。
7)资本结构较为合理
江苏宁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是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出资控股,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无锡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参股,共同组建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企业。
江苏宁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理解为: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代表江苏省出资控股,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南京市,常州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常州市,无锡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代表无锡市出资参股。江苏省和宁杭高速沿线途经的各地方城市都出资了,省里掏大头地方掏小头,既解决了资金的来源,又保证了各方都能受益。这样就解决了各方的动力问题,由于各方都通过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了,自然各方都会出力,比如在地方协调、征地拆迁等困扰工程建设的问题上,能较方便地解决,最终保证工程建设地顺利完成。在水电接入、收费人员招聘、景观引入、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都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宁杭高速的“生态高速”理念在国内独具创新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上在国内做出了很多开创性贡献,在科技应用、服务区定位、联动机制实施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经验,通过高速公路准公用设施的定位、资本结构的合理运作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上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北京作为首都与其他地方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北京高速公路的特点与宁杭高速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发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资本结构也与其不同,特别是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所以我们还须因时、因地而制宜,将宁杭高速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首发公司的实际结合起来,升华为一定的工作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再在工作实践中修正我们的工作理论,不断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有首发公司特色的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如何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与高速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结合起来,在奥运盛会举行时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北京高速公路的雄风,是摆在所有高速公路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长期性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创新、探索、研究和实践,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部分 宁杭高速计重收费考察
一、考察的目的
2004年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部委托北京奥科瑞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超限车辆计重识别系统在首发高速公路上应用研究”的课题。2004年已完成了计重识别系统的研发、安装、调试和试运行,但在编制“北京首发公司计重收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他已成功实施计重收费系统的高速公路公司进行考察,从计重收费的技术、经济、政策、实施经验教训等各方面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数据,从而科学地对北京首发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二、计重收费系统的概念
公路通行费实施计重收费是一种新的收费方式。所谓计重收费就是借助动态称重系统,根据计费质量确定收费标准和费用总额的一种公路通行费征收方式。一般分为对车辆总重实施计重和对实际货物总重实施计重两种模式。这种收费模式将保证对未超限超载车辆征收通行费与现有收费模式基本相同,对于超限超载车辆除征收基本通行费之外进行额外加收。
谈到计重收费,有必要将超限和超载的含义说清楚。
超限的含义:超限是指车辆的轴载质量、车货总质量或装载总尺寸超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限值。这个限制,不仅是从载货对车辆本身性能的考虑,更是从对道路使用与破坏的情况来考虑制定的,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限值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它既规定了质量限值也包括车辆尺寸限值。车辆超限运输将对公路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国家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赋予了公路养护运营管理部门对于超限运输实施处罚和限制的一些权利和义务。
超载的含义:所谓超载就是车辆载重超过了车辆何载的限值。车辆的荷载是车辆制造厂家出厂时一次性标定的载重指标。载货超过这个指标将对车辆性能产生影响。车辆超载行驶是违法行为,公安部门有义务和职责对其进行管制。
三、国内计重收费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有江苏、河南、四川实施了计重收费,山东省实施了超限运输加收通行费。
江苏省物价局、财政厅、交通厅在2003年12月2日发出《关于对公路载货汽车实施计重征收通行费的通知》,要求2003年12月9日开始对全省路桥收费站分批实施计重收费,现已全部实施。
河南省自2003年7月1日起,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河南省开始执行公路治理超限运输政策。2003年10月10日,全省境内的所有公路收费站恢复执行计重收费。
四川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于2004年11月6日联合宣布年内全面推行计重收费。
山东省2004年9月25日物价局、省财政厅、省交通厅发出关于对载货车辆超限运输实施加收通行费的通知,并规定2004年10月10日开始按照通知规定执行。
四、宁杭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实施状况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9日正式实施计重收费,至今计重收费系统运行了一年半的时间。考察小组对计重收费系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宁杭高速公路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
1)宁杭高速计重收费系统资金投入情况
宁杭高速公路目前所辖3个服务区10个收费站,计重收费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相当于目前宁杭高速一天的通行费收入。因此分析,计重收费系统的资金投入,所占通行费收入的比例是很小的。
2)宁杭高速计重收费系统现场设备状况
3)宁杭高速公路称重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检测范围
额定轴载荷:30t
过载能力:150%
被测车辆最大通行速度:30km/h,允许轮轴停在秤台上
称重精度
静态精度:OIMLⅢ级
显示分度值:20 kg
动态精度:
0~5km/h匀速 5~20km/h匀速 20~30km/h匀速 明显变速
<±2% <±3% <±5% <±8%
输出检测信息:轴重、轴组重、整车重、车轴数量、轴型、车型、轴距、速度、日期和时间、数据记录序号、车辆加速度、超限判别标识等。
两车可分离的最小间距:200㎜
工作环境:
a)温度:-45℃~ +80℃
b)相对湿度: 95%R.H
防护等级:
a)控制设备:IP65
b)称重传感器:IP67
4)宁杭高速公路称重系统结构框图
5)宁杭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工作流程示意图
6)宁杭高速公路平面布置图
五、宁杭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实施的成果
通过考察组对宁杭高速的现场调研及与宁杭高速公司管理技术人员的调研,及我方在考察前后查阅的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宁杭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的实施取得了如下成果:
1)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
实行计重收费后,缓解了超限车辆低速行驶和乱占车道的状况,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提供了高速公路行车的优良环境。宁杭高速从开通至今,全线累计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为7人。
2)增加了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
宁杭计重收费实行后的初期,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明显增长,增长幅度达到15%左右,大概一年后逐渐回落,但由于通行效率提高通行费收入仍比计重收费实施前等效增多。
3)大大降低了超限车辆对道路的破坏
实施计重收费以后,迫使道路使用者减少装载质量,避免了公路路面被严重超限的运输车辆碾压,超载货车的比例比以前大幅度减少,大大降低了超限车辆对道路路面和桥梁的破坏。
4)降低了养护成本
计重收费实施后,降低了日常养护支出,延长了大修年限,从而降低了高速公路养护成本。
5)减少了路产破坏
计重收费实施后,由于安全事故减少,减少了对路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