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现代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现代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现代诗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1

【关键词】感恩;美德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使孩子们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事例1:有个孩子上学父母天天送,可有一天放学,父母稍微迟了一些,这个孩子就不停地哭闹。而她的母亲则不断的自我责备。事后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呢?孩子说:“我是家里的宝贝,父母接我是应该的”。

事例2: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空话,被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几句。下课时,他恶很狠地对同学说:“找个机会给这个呆子一个教训”。

事例3:“六一”节,政府和学校给贫困学生准备了一份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每个学生都淡淡地接过礼物。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应有的感激,有的只是一份理所当然……

从以上的三个事例中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使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也有些父母不是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自已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过多的呵护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我好”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造成个别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由爱生恨,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这必然使子女将父母为自已所做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根木不会对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在许多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这的确是一般学生的“正常”思维,也是当前一部分父母教养观的必然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小皇帝”心安理得地大把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享受父母细致周到的照顾,偶有一点不如意,就给父母以脸色,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相威胁。感恩应首先从对父母的感恩开始,而很多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甚至给孩子的爱过于“伟大”,使自已失去了的尊严,失去了地位和人格,也使得孩子失去了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父母要有自已的尊严,应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对孩子过分关爱和亲密,让各自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亲子之间彼此尊重,这对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教育误区使孩子缺乏感恩。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最终的人才选拔、未来生活的质量,依然由考试一锤定音。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成龙成凤”,家长、学校和社会放松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不是真的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许多教师认为:语数等学科是重要的,因为要考试。而学生的爱心品质在试卷上不能体现。因此不去特别重视,只要学生不出大问题,品德课好坏无所谓。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正因为学校教育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偏颇,让孩子的感恩缺失。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中,教师们也从不将“感恩”放在嘴上。尽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认为“没良心”,但更多的教师是从未意识到“感恩”。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给予感恩教育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

三、社会缺乏“感恩”教育的氛围。

孩子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成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种行为意识在成人的世界中似乎已渐渐远行,而我们的孩子得不到这种耳染目睹的感染,对社会对他人自然缺乏了一种回报的心态。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2

关键词:阅读 教学 兴趣

目前。不少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没有设置阅读课,虽然少数学生能读一些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因此他们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初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也在下滑。为改变这种现状,让初中生喜欢阅读、有效阅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四种阅读方法。

一、激发兴趣,自觉读书――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集中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巧妙引导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推荐阅读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激励方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调研结果,笔者从各种期刊和网络上选择精美的文章或著作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每天30分钟早读课及校本阅读课阅读。事实说明,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并逐渐延伸为喜欢阅读《读者》《中国青年》《美文》《书屋》《青年文摘》《中华散文》《杂文选刊》《时文荟萃》等期刊和一些知名的博客和网站,他们在广泛阅读、大量阅读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智慧,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授之以法,有效精读――会读

教师要对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认真解读教学目标,用好课本“这个”例子,备好学生,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在生对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有困难时,我们经过共同研究,多次尝试,认真分析,最后总结出这样的方法: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对照文章实际合理加以取舍,然后把必要的限制语(需要突出的方面)加上,这样,内容概括就全面而准确了。再如,对于文章题目的研究,我们总结出题目除了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可能是文章的写作线索、写作背景、写作缘由、抒情点、象征点、比喻点等。另外,文章题目的形式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研究,使文章题目更富韵味,吸引读者。教师要按照大纲要求,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遵循阅读规律,抓住阅读要点,这样他们就会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提升阅读水平。

三、博闻强识,厚积薄发――多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流传至今的这些话证明了多读多诵的重要性。“破万卷”不仅是突破数量,更是理解内容;“劳于读书”既指读书之多,也指读书之苦;“熟读唐诗三百首”指熟读成诵。教师要抓住大量诵读这个核心,利用每天30分钟早读课、校本阅读课、课前五分钟诵读等制度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学生乐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开展学生喜欢的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阅读之星”“读书报告会”“藏书之家”“诵读标兵”“优秀读书笔记评选”“诗文诵读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除了保证阅读时间,教师还可以通过好文推荐、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等平台给学生提供质量上乘的优秀读物,通过海量阅读让学生厚积薄发。总之,抓准阅读,也就是抓住了学生发展的金钥匙;抓好阅读,也就使校园充满书香。

四、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写读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3

关键词:网络;中学生;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13-01

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课堂,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青少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拓展了新的空间。网络化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近年来, 青少年“触网”后的道德问题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各界关注。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

(1)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道德情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网络是开放的,信息内容巨大,为中学生查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纷繁的网络内容加上无节制上网会使中学生出现心理、生理疾病,造成道德情感淡漠和人格的缺失。据调查,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偷看他人邮箱和侵入别人电脑获取信息不违法。还有的中学生缺乏网络行为责任感和正义感,认为在网络上说什么、干什么都无所谓。这些都是不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必将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日益突出。

(2)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冷漠倾向。网络文化为中学生扩大了虚拟社会的交往空间,使有的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于互联网并试图从中寻找精神寄托。这种行为造成中学生现实交往空间缩减,损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中学生社会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冷漠倾向。他们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对社会外界漠不关心,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认为现实中的世界是“不识时务”。久而久之,这种狭隘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我角色失调、人格障碍、语言交流能力丧失等,使他们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

(3)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道德羞耻感弱化。网络由于具有开放性特点,往往有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羞耻意识,减弱了中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使得中学生审美感退化,丧失羞耻感。再加上网络文化的隐蔽性,使得中学生在网络文化上所表现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道德羞耻感越来越弱化。网络作为一种先进事物,具有许多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全球化意识。在享受这一现代技术的快捷、高效时,对它的负面影响不可掉以轻心,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二、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中学生道德问题的存在不在于网络,而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学生这一群体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就使得学校成为加强中学生德育消除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主战场。因此,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是直接战胜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网络的一系列问题呢?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学校教育应渗透网络文化科学内容。首先,应开设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教育课程,引导中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就要求学校开设多样化并且切实有效的网络文化教育课程,渗透网络文化的科学内容,广泛普及网络道德文化知识,引导中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网络。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就网络上关注度较高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其次,应着重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教师要意识到学校德育建设中渗透网络文化科学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德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德育无界限,处处教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教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焦点问题都应当有所涉猎。平时多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举止行为,适时地对其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消极负面的网络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家校合作共同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共创家校合作的新局面。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彼此重叠的,随着学生年龄及年级的改变,家庭和学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合力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家校合作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力度。针对学生年龄较小的情况,应主要采取约见家长的方式,教师与家长们共同商讨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的方法。总之,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良好的氛围,才能促进中学生德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职学生;实效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高职学生的这种特点大大增加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具有信息化、现代化、实时性等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地应用于高职学生的管理。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独特之处

教育技术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一切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物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智能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中,由此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与传统教育技术手段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其独特之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特征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时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内容的选择,并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三)在教育方法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教学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四)在教育形式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倡终身教育。

二、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对高职学生的实效性管理

Internet网络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电脑来实现世界范围的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将Internet网络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变被动管理方式为主动管理方式,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学生可以随时利用Internet网络主动调取相关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并对自身作出规划,实现自我管理。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改善高职学生的学风

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高职学生经常存在不爱学习的现象。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那么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为此,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引入高职学生的管理中,要求高职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改善高职学生的学风。通过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在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相关课本知识,独立进行思考,并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能够主动地去查阅相关资料,以解决难题,从而改善高职学生的学风,提高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管理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以及看法,从而能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立体性、系统性等优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管理,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对高职学生的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然后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在完成之后上交完成成果。教师只能看到学生的完成成果,却看不到学生在完成结果的过程,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教师将现代化通信手段应用于高职学生的管理,那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通信工具,随时与学生进行联系,询问学生进度,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提高对高职学生的管理效率,实现实时管理,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有利于结果的反馈。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结果反馈时通常会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这种方式受到时间、地点、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十分不方便。而如果教师采取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那么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现代化通信手段进行汇报工作,不再会因为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汇报延误的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结果反馈以及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制作成电子档案,并通过现代通信手段传送给家长,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结合起来。

五、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具有信息化、现代化、实时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沙胜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实效性研究[J].才智,2011(31).

[2]孙顺英.开放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学大众,2012(7).

[3]袁蓓.浅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J].教育界,2011(24).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5

关键词:小学;现代化教育;数学教育;学生积极性

一、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数学课本,让学生在课本知识中遨游。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片、有趣的人物甚至是卡通人物都能够吸引住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丰富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知识的储备。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注意力不断强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将现代化技术和小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那么,在完成数学任务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是非常的集中,并且有很多的小动作。那么,我们怎样把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拉到我们的课堂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把多媒体技术引进来,以不断强化我们的课堂质量,一方面,从客观角度来讲,它能够把一些知识点形象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将一些传统的教学任务通过声音图片和一些视频来辅助,以丰富我们课堂上的教育,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不断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增加自己学习的动力,从而对学习有更好的把握,不断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现代化技术在我们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对一些知识的重复掌握,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这个平台不断地将自己的知识与总结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断地增强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更好地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生现代诗范文6

现代女性文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五四至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第二时期,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第三时期,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至。又可以分别简称为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战争时期。第一时期女性作家包括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淑华、苏雪林,丁玲;第二时期女性作家包括谢冰莹、冯铿、沉缨、萧红等;第三时期女性作家有张爱玲、苏青、梅娘等。这三个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有的又绵延于解放之后,她们的创作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文学。

二、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精髓

所谓女性意识,指的是一种性别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特色的理解和把握。在文学界,女性文学渐成独立的学科,女性文学研究包括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等已是硕果累累。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独立意识,即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人公要求完全独立自主;依附意识,即女性主人公对男性的依附;反抗意识,即在面对男权的压迫与损害时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和对压迫者的控诉和反抗;自尊、自信、自强意识等。这些意识在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大都以栩栩如生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展示出来,通过家庭生活细节、社会生活冲突、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等现实问题进行塑造,并非理论说教,情节生动、故事感人,常常会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或饶有兴趣的阅读中受到启发熏陶,从而使读者的道德品质提升,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形成。

三、在校女大学生女性意识偏差的现状

根据调查,在校女大学生女性意识偏差的现状复杂多样,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包养”现象;功利型婚恋观;学得好不如长得好;价值回归传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习惯于“男强女弱”“男高女低”“贤妻良母”观念;人生理想缺失,甘愿做家庭主妇等。

四、如何利用现代女性文学资源培养在校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女性意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蓬勃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很多高校女多男少,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由于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女大学生面临着人生追求的迷茫、主体意识的困惑、显性或隐性的传统性别偏见等问题,亟需教师给予疏导。而现在的女大学生不太容易接受教育者灌输的人生大道理,枯燥乏味的说教已不是高校德育的最佳选择,作为教育者,应该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在校女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女性作家及作品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传奇人生、惊世才华、创作个性及她们作品对女性情感、女性命运、女性价值等的关注,深深地吸引着女大学生,引起了女大学生的共鸣。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效运用女性文学资源,尤其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资源,运用一定的形式,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资源与在校女大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现代女性文学资源潜移默化地净化在校女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在校女大学生的情操,从而起到既“润物细无声”又“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把现代女性文学中的积极健康的女性意识渗透到在校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去,是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一是把现代女性文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在师范类、非师范类高校,在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女性文学设置成相应的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通过较长时间的现代女性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的阅读,慢慢习得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精髓。二是把现代女性文学欣赏讲座常态化:现代女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了解和精通现代女性文学的学者专家较多,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的人力资源,适时、及时、经常开展以现代女性文学为主题的讲座,突出现代女性文学中积极健康的女性意识,从而影响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三是在现代女性文学电影电视观看中进行德育渗透:目前我国以现代女性文学为题裁拍摄的电影电视作品较多,各级各类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安排周末、假期等合理的时间,让女大学生们在电影电视的欣赏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正确的女性意识,完善独立人格,从而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四是在班会中对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班会活动,应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渠道,面对现实中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的偏差,传统的道德说教固然可以采用,但是,充分利用班会活动,选取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女大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最后形成正确的结论,更有利于女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