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稹行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稹行宫范文1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8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炎和外伤等病史。临床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1个月。磁共振表现:右侧胼胝体压部见大小约3.2 cm×3.5 cm×4.1 cm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晰,病灶边缘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环绕。左侧脑室三角旁白质区见弥漫性分布的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周围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环绕(图1)。增强扫描,上述病灶呈显著异常对比增强。MRI诊断: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能。治疗:经放疗、激素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MRI复查,原病灶消失,双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区可见片絮状变性信号。
2 讨论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在免疫缺陷患者中,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造成B淋巴细胞性肿瘤。该病占颅内肿瘤的1%,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40~7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典型部位在基底节、胼胝体、室旁脑白质、透明隔,亦可见于脑干与小脑,部分病变可累及软脑膜。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广泛开展,接受化疗患者的增多以及艾滋病(AIDS)的出现,本病有上升趋势。磁共振常见表现为:大脑深部多发占位性病变,在T1加权图像呈边缘模糊的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呈边界十分清楚的高信号,周围有轻、中度水肿,肿瘤有显著异常对比增强。有些恶性淋巴瘤可在T1与T2加权图像中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显示更多的病变,单发肿瘤较少见,但往往较大。使用激素治疗,肿瘤变小,甚至消失。恶性淋巴瘤的磁共振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位于脑皮质的恶性淋巴瘤应与脑膜瘤鉴别,后者T2加权图像呈等或低信号,肿瘤可有宽基底,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尾”征。位于深部脑组织的恶性淋巴瘤应与星形细胞瘤鉴别,前者T2加权图像边缘十分清楚,占位效应较轻。多发性恶性淋巴瘤还应与脑转移瘤鉴别,如果肿瘤呈有缺口的环形强化,则有利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2.
[2]金征宇.超高场MR全身应用图谱[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98-303.
[3]李可丰.颅脑单发转移癌的MRI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19,121.
[4]周军,丁世斌,印万庆,等.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多层CT、MRI诊断在临床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2-133.
[5]周军.眼眶皮样囊肿的CT和MRI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30-131.
元稹行宫范文2
2、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3、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李商隐《对雪二首》
4、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
5、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6、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7、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杜荀鹤《蚕妇》
8、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9、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10、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1、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李白《塞上曲》
12、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13、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14、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15、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16、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7、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18、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伊州歌》
19、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20、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1、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其二》
22、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许浑《汴河亭》
23、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2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5、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26、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27、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李白《秦女休行》
28、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29、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30、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31、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32、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3、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34、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妇词》
35、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36、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37、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38、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39、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40、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41、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42、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43、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杜荀鹤《春宫怨》
44、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45、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李白《西施/咏苎萝山》
46、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47、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48、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49、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50、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李白《湖边采莲妇》
51、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52、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李白《古意》
53、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王昭君二首》
5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55、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56、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李白《陌上桑》
57、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贾至《春思二首》
58、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59、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郑遨《富贵曲》
60、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元稹行宫范文3
【关键词】诗歌 景与情 手法 高考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古诗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如何才能轻松巧妙攻克高考诗歌鉴赏题?我觉得准确把握诗歌特点,抓住其景与情的关系,准确审题,明确答题的步骤,就能做到答案准确而不失分。
一、明确诗歌特点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清代李渔也曾说过:诗不过“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他的这些理论是对中国古诗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读懂古诗的关键所在,更可以作为攻克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把握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读懂诗歌
1.抓住意象,把握诗歌内容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这样诗歌的内容和感情也就很容易把握了。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考的是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有草、涧水、芳树、花、春山、鸟,这样就能知道诗歌的内容是描写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
又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写的意象有阳光、江山、春风、花草、泥土、燕子、沙滩、鸳鸯,这样也能很快懂得诗歌描写的是明净绚丽的春景。
2.分析写景的技巧,把握诗歌手法
“诗言志”,诗人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感情。要鉴赏诗中的景,就需留意写景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也要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色、绘声;还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明暗、虚实、香臭、酸甜、苦辣、冷暖等。留意了写景的技巧,也就准确把握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3.明确景与情的关系,把握诗歌情感
(1)从景与情的距离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缘情设景、融情于景、因景生情等。面对这么多的专业术语,我们的学生很容易被弄蒙,甚至有时连我们教师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就允许学生在考试时统言之“借景抒情”,不要去细分细说,免得弄巧成拙。
例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
(2)从景与情的感彩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例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三、利用诗歌景与情的关系,轻松攻克诗歌鉴赏题目
准确把握了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诗歌内容、手法、情感,这样即使面对异彩纷呈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也会觉得容易上手解决。
例如:2007年山东卷考的是徐兰的《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题目:分析“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照应诗的最后一句,桃花是家乡温馨美好的景物,雪是塞外清冷生活的代表。作者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生活的厌倦。
这里考的是对比的艺术手法,但解决这个题目时却需要紧密围绕诗歌的景情关系来分析。
此外,江苏卷考查借景抒怀,浙江卷考查寓情于景,湖北卷考查对比。只要仔细分析,正确运用情景关系的相关术语这类题目就可以成功解决了。
高考中有不少题目要求再现诗歌描写的艺术场景、诗人的形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这类题目也要通过情景关系来解决。
例:2007年全国卷II考的是王维的《新晴野看》
新晴原野旷,纵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题目:说明尾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题目表面是要求分析场景,实际要结合诗人王维的形象才能正确答题。
这一联诗人描绘新晴之后农人忙于耕作的景象,这种热闹与前文中的静态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立于原野喜欢静观世象,但又在这一派生机中难以掩饰其喜悦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动景与静情形成对比,全诗也因此活了起来,布满了生命和生活的气味。
元稹行宫范文4
关键词:电梯;检测;共振;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5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电梯在运行中出现振动,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要加强检测中的振动控制,保证电梯的行使安全。
二、引起电梯系统振动的因素分析
1、曳引机因素
曳引机的机械运动部分是电梯振动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曳引机中的蜗轮蜗杆运动副的制造、安装精度和轴承精度,则是影响电梯机械振动的主要因素。电梯使用太久,长期不进行检修,蜗轮蜗杆与齿轮间的磨损比较大,就会出现电梯加速或者减速时有轴向窜动,继而导致加速或者减速时有台阶的感觉。如果蜗轮副的加工装配存在误差,在运转过程中蜗轮副不能正常完成啮合过程,就会引起蜗杆、蜗轮齿间的连续冲击,形成蜗轮副受迫的激振力,加工时的误差越大,形成的激振力也会越大,这样引起的机械振动也越大。因此,为减少机械振动应对曳引机的制造提出更高的要求,蜗轮副的制造精度按照GB10089中的5~6 级进行制造,并更换曳引机的部件或者更换质量最好的曳引机整机。另外,减速器密封圈损坏,漏油夹带着异响易造成噪音超标,这是由于电动机主轴—联轴器—减速器输入轴的传动不能保持在同一轴线上,齿轮间的啮合不完全造成齿轮油有问题造成。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将螺丝紧固,并每隔一段时间对电梯进行检修。
另外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由于省略了传统减速箱等减速部件,在构件上主要由电机、曳引轮、制动器 3 部分组成,因此在电梯使用中具有很多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比较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运行比较平稳,维护简单,绿色环保。
2、导轨和导靴的因素
电梯在下行时振动非常明显,最直接的原因有可能是导轨表面不好造成的,导靴损坏,可以加油或者更换导靴。导轨的垂直度和两导轨的平行度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数值才符合 T型导轨的平行度,如果误差比较大,电梯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振动或者抖动现象,个别电梯的轿厢会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导轨的工作接头也要符合标准,接头如果处理不好,轿厢的个别位置也会出现台阶感。如果导靴太紧,电梯在启动时也会有台阶感;如果导靴太松,轿厢也会有晃动感。因此在滑动的导靴和导轨之间应该有少量的间隙,可以稍加一些油。
3、钢丝绳松紧均匀度的因素
钢丝绳的松紧是否均匀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受力有着重大影响,如果钢丝绳有几根比较松弛,有几根绷的很紧,在某一时刻内受力较大的曳引轮绳槽必然会加快磨损,这样就形成节经差,形成异常抖动,继而带动轿厢抖动。在这个期间,绳间又会出现相对滑移,对运行中的振动和噪音的影响也会更大,并且这种影响还是不能调节的。因此在对钢丝绳的张力调节上,应该保证其张力保持在平均值的 3%范围之内。并且在曳引机的制造中应对曳引轮节经差提出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应该小于0.10 mm。在对钢丝绳的均匀度进行测试时,可以让电梯停在中间偏上的楼层,在轿顶用手以相同的力拉对重侧每根钢丝绳。如果拉开的距离大致一样,这就说明钢丝绳的张力均匀,否则就必须对其松紧度进行调节。此外,在安装钢丝绳时,应提前对盘旋捆扎的钢丝绳恢复一下,释放一下其扭应力,以保证钢丝绳呈现的张力是其常态下的张力。
4、防机械共振装置检查
门机在关闭后堵转转矩非常大比较容易引起电梯轿厢顶部共振,继而引起噪音,因此主动减震装置对减少噪音和振动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电梯中的减震装置,可以进行如下检测,主机隔音橡胶垫的安装有没有错位,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被螺丝并死等;钢丝绳从轿底穿过轿厢,轿底和下梁的连接螺丝,安装方式错误也可能导致轿底跟下梁为硬性连接,轿厢也会出现抖动现象;轿顶轿厢减振弹簧或橡胶是否安装正确;轿厢过于轻容易产生共振,特别是高层速度又快的电梯,可以加一些适量的负载来改变轿厢的固有频率,从而消除机械共振。
5、电梯轿厢安装是否紧固,密封是否完好
电梯在高速负载时,轿厢要承受很大的作用力,如果轿厢架或轿壁等处某个部件没有紧固好,如果电梯速度比较快,该部件容易产生相对位移,继而引起电梯产生振动。
6、电梯轿厢是否平衡
轿厢平衡分为动平衡和静平衡,动平衡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导靴紧蹭导轨面,运行中会有振动或抖动感。静平衡是指当电梯停在底层时,卸下轿底导靴,看轿厢是否倾斜。轿厢的悬挂中心偏离或补偿电缆的悬挂,轿厢有偏载,都会是轿厢产生一个不平衡力,造成较为强烈的抖动。因此应调整悬挂中或补偿电缆或正确放置重物,使其倾斜不大于3%。轿厢的平衡系数比较大的时候,也会引起电梯运行过程的舒适感不好或者发生故障。如果有问题,可以改变轿底物件的悬挂点来调整平衡。
7、抱闸调节
电梯在启动或停止的瞬间,人们会感觉到不适感,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影响电梯的使用,但这说明变频调速的电梯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出现这种问题有可能是抱闸间隙调整的不太好、闸瓦与制动轮间间隙过小或过大、抱闸的间隙过紧等。过松则会引起电梯倒溜,甚至会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抱闸时间与停止时间不一致、启动的曲线太陡、调速器减速时间太长、控制器的有关参数不合适等原因都会引起电梯在启动或停止时产生振动。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将抱闸间隙调整合适,将调速器的有关参数重新调整设定,同时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
三、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1、导靴和导轨的原因。由于很多的电梯人工安装都非常不重视轿厢,使得后期的振动比较难以实现。要进行针对于导轨和导靴的检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进一步改善相关的平衡模式。加强轿厢导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标准轿厢导轨为0.5/5000,+2mm:对重导轨为0.8/5000,+4mm,要避免出现过大范围的误差,减少相关的失衡因素,加强稳定,保持轿厢的平衡。
2、曳引机。机械运动之中曳引机经常出现振动不平的情况,对于曳引机的实际使用来说,有的时候会因为加速减速导致其中涡轮蜗杆与齿轮之间出现较大程度的磨损,这样才能够实现相关的改善。对于曳引机来说,需要加强传递,实现对传统模式的突破,比如省略了传统减速箱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制动系统,对于相关的组成,也能够体现出比较大的优势,在振动的时候,振动的幅度比较小,能够提升实际的效率,完善的安全可靠,提高制动的能力,加强运行的平文化内容,这样才能够实现绿色环保的运行。
3、钢丝绳需要紧张均匀。对于钢丝绳来说,有的时候受力不均匀会导致紧绷的状态下失去平衡,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抖动,影响轿厢的实际运行。对于磨损来说,会带来轿厢的抖动情况,这样就会出现滑移,难以调节实际的平衡,尤其是在运转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很大的噪音,致使钢丝绳的受力比较严重,应该加以控制。
4、安装轿厢需要加强密封的程度。在运行的时候,一般轿厢需要承担很大的重力,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加强一定的振动完善,才能够改善现有的模式。静平衡的情况下一般能够减少相关的振动,也就是能够通过静平衡检查轿厢的实际位置,查看是否有倾斜等情况,对于现有的平衡系数来说,要加强分析和考察,一般在导靴和导轨的摩擦不合理时,会引起电梯中的舒适感不良的情况,所以,改变轿厢的电缆和悬挂等模式,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不良的运转状态。
5、调节抱闸。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之中,有的时候抱闸间隙不够完善就会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现有的导轨间隙来说,要完善适应相关的平衡模式,改善机械因素,加强调整相关的重要性,实现一定的数据参数加强。最终的运行参数要和实际的抱闸间隙需求相吻合,以便于能够实现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模式要求。
6、改变激振频率。共振是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降低电梯的振动,首先要改变曳引机的激振频率,使其远离曳引机的固有频率,从而降低共振产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的振动传播过程中,可以在曳引机与电梯的连接部位采用其他的消振方式,降低其他方式的振动传播,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振动。
7、定期检查电梯设施安装的完备性。电梯各个部分的安装误差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对电梯的振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电梯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电梯及各个安装部件的完备性。例如,紧固件的紧固性是否符合要求,电机的振动是否仍满足振动要求,对于已经不符合要求的或者超出使用标准的部件,可以通过更换或者维修的方式对电梯进行维护,进而保障各个部件的强度、硬度等。同时,检查并调整各钢丝绳的张力,对于张力已经不满足要求的,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消除振动。
8、改变桥厢的隔振设施。桥厢底部在电梯停止时与导轨的碰撞对振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改变电梯的振动,可以在电梯桥厢底部增加软硬度的隔振橡胶,对碰撞作用有一定的缓冲,从而实现桥厢的软着陆,从而提高电梯乘坐的舒适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梯振动的控制,能够有效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保证行使安全,因此,要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祝沛.简述对电梯检测工作影响较大的因素[J].广东科技;2009年22期.
元稹行宫范文5
关键词:苏丹地震施工 雇员管理
1. 问题特点的剖析
1.1 借鉴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雇员劳资纠纷试图转交到有一定解决雇员纠纷能力的单位。
1.2 研究适用于季节性物探地震勘探施工的佣工模式,既满足当地的政府保护性政策趋势,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适用于地震勘探施工。
1.3 工区的频繁转换,要求雇员能在短时间适用地震队施工。
1.4 减少对雇员的培训支出。
2. 解决方案的研究
2.1针对于苏丹等落后国家的实际情况,几乎没有完善的雇员管理机构。因此,主动联系当地的一个石油发展委员会的部门,此部门隶属于当地政府,同时又有权支配油区的各个村落人员人数分配,因此,借助于此部门可以有效的加强雇员的管理,与其协商后,石油发展委员会会专门派出一个工作组,专项负责我们的雇员纠纷的管理和招聘工作,地震队只要由一名雇员管理人员负责与其沟通,即一旦有雇员的劳资纠纷等雇员管理方面的事情,即可由队上的雇员管理者把要处理的纠纷安排到这个工作组,然后由其工作组负责和雇员进行交涉和管理,避免了地震队直接面对当地雇员的麻烦。因为此工作组同时又隶属于当地政府部门,对当地的雇员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由他们出面协调或者处理劳资纠纷的案子,不仅能在当地劳动部门的认可,同时也能让当地的雇员所信服,因此大大的减少了雇员管理方面的压力;同时,和当地劳动局同样隶属于当地政府,因此在处理雇员劳资纠纷的时候,沟通起来特别容易,不会让劳动部门对其本土雇员进行无理的偏袒,更能使其严格按照劳工法公平公正的解决纠纷。因此可以完善雇员纠纷案件的处理文档,使公司不受以后雇员的隐患威胁。
2.2 因为每次地震勘探施工开始之前,在营地搬迁到一个新的工区的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就会同甲方保安部门的负责人交涉,要求队伍最大可能的用工本地化。这个也是国际用工发展的趋势。在此问题上,为了既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要求,严格遵守当地劳动部的劳动法,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有利于地震队伍勘探施工,因此,在向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上报人数需求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减少正式雇员的数量,而把大量的当地劳动力以临时雇员的形式招聘入队。这样,可以减少雇员的用工成本,同时又方便与对当地雇员的管理。
2.3 当地政府强制性要求雇用当地雇员的时候,是按照劳动力的需求而定,即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不做要求,只要求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型雇员人数。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对地震勘探队伍岗位划分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把需求岗位划分为技术岗位,因为技术岗位是可以由队伍从外地招聘的,即多部分为随队多年的老雇员,从而减少在频繁转好工区的时候解雇和重新培训的费用和精力。
2.4 在签订雇员合同的时候,尽可能的把雇佣关系定义为临时用工,即每天的工资定额,不涉及其它奖金保险等纠纷,同时这种雇佣关系可以随时解除,不需要额外支付解雇赔付,这样做,既符合苏丹劳工法的具体要求,同时不仅给队上节约了一大笔的用工成本,更是让雇员有一种危机感,提高施工效率。
3. 适用情况
具体实施的时候,分别从雇员招聘的手续的不同;雇员劳资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对雇员需求岗位的划分标准不同和对雇员招聘的用工性质的不同几个方面,综合考评了季节性地震施工雇员管理新模式的巨大优势和可借鉴和推广性。
下面是2010年度和2011年度同一支队伍,在同一个区块的两次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雇员管理模式的效益对照表,从表格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季节性地震施工雇员管理新模式带给地震队的效益:
季节性地震施工雇员管理新模式在2011年苏丹3&7区过渡带地震施工中应用,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在地震施工由苏丹南方政府和北方政府交界处工区转换过程中,成功的实现了雇员管理的高效性,对地震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同时大大降低了雇员管理方面的成本,给在季节性施工中的队伍提供了一种新的雇员管理的理念。
4. 结论
季节性地震施工雇员管理新模式,创新性的提出了采用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雇员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和思路,顺应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大方略,同时,国际人力资源的管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舞台,适用于当地政府的劳动法和当地的佣工习俗,能把地震生产有效的提高才是硬道理。
元稹行宫范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县共开展科技行动1次,开展科技培训3期,培训林农300人次,印发各种林业技术资料800余份;全县共培养技术能手12人,转化科技成果(低效林改造技术)1项;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示范点1个,形成科技示范村1个,共培养科技示范户8户。
二、主要做法
(一)狠抓林草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全县林草生产发展现状,结合林草生产发展技术需求实际,今年以来,狠抓了林草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根据全县林草发展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教授核桃低改技术,为指导全县林草生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切实加强与川农大、省林科院和县经科局及有关单位合作,积极组织举办林草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集中培训乡镇林草技术能手12人,共培训林农300余人次,共印发各类林草实用技术资料8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全县林草产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林草产业丰产稳产和增加经济收益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林草技术推广应用。结合核桃产业低效林改造实施,推广低效林改造成果应用覆盖全县1200亩核桃面积,为全县现代林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及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林草基地建设,强化引领示范。结合全县林草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了林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富兴镇建成毛叶山桐子生产科技示范基地1个500亩。以山桐子生产科技示范基地为基点,拓展科技示范点2个,建成科技示范村1个,培养科技示范户8户。林业产业基地的建成,为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科技指导落地落实。一是狠抓科技服务,结合省林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与县科协科技下乡活动到13个乡镇实地指导林草生产管理技术工作。二是积极主动做好林业科技三下乡活动,2021年上半年,组织乡镇科技下乡活动3次,现场为林农答凝800余人次。切实加强了林草实用技术宣传和推广。
三、典型案例
(一)利用资源,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切实加强与县妇联、县科协、县团委等单位合作,全年共举办以培训农林产业大户、农村妇女、农村青年、乡镇林草技术骨干等为主的培训班3期,培训乡镇林草技术骨干和乡土专家180人次,培训乡镇农村妇女1250余人次,培训农村青年2000余人次。印发各类林草实用技术资料8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全县林草产业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林草产业丰产稳产和增加经济收益打下了基础。
(二)积极培育,有效带动。永安镇红马村成立县红马藤椒专合社采用集中流转土地的方式,建成1200亩藤椒基地。基地辐射周边3个村,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和谐发展。为该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问题
一是林业产业资金整合困难。在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示范园的建设、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力度不大,林业部门资金整合困难,是制约我县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由于缺乏资金,致使林业产业难于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方面效益不明显。我县竹产业和经果林产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产规模较小,尚未实现产业规模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科技培训及推广方面发展滞后,致使我县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