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目标;导入;教学方法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要求课堂效率最大化,更要求效益最优化。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进而在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促

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而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指知识目标,还包括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割裂三者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语文的价值,都不能促使学生得到健全的发展。

如:教学《竹影》时,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明确的目标也会让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更具针对性,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二、做好导入工作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它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该环节的设计,要立足于语文教材,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语文课堂,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课堂中,在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跪羊图》,并引导学生思考歌词,如: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让学生在聆听和思考中感受父母的爱,进而使学生回忆父母的爱,去用心体会父母的那份无私。之后,顺势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下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②作者进山访友都拜访了哪些朋友?③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学生也会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的主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等进行的教学思考。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认为一节课40分钟结束之后,这节课也就会随之而结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反思的课堂只会出现教师经常抱怨的“为什么反复讲过的还是错”“为什么上次对了这次错了”等现象。所以,不仅教师要学会反思,学生也要学会反思,要反思每节课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反思出错问题的原因等等。因此,师生都要注重反思环节,都要在反思中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完善,最终使语文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的推进,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对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定乾.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2(1).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教学;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203-02

“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先让学生拥有“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起点,激发

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知识,体验情感,再以新问题为归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

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商榷。

1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实践

1.1 课前:自主研读,自我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剌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自主预习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预习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心理趋势。如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又会是怎样?(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自圆其说即可。)学生中有的说: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有的说: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有的说: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还有的说: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老师又问:可作者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预习课文,这时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1.2 课始:广开言论,分类把握,在筛选整合中凸现问题。

教育心理学家弗雷斯和施瓦茨从积极的信息加工理论角度去研究学生的自我提问质量和数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会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保持更牢固,但是不经过教学指导,只能提出低水平的问题。我们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分类,就是引导学生把低水平的问题向高水平问题转化,以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将学生的问题分类,进行筛选,意在将学生展示讨论和交流的重点问题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有明确的目标中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顺着学生质疑问题的思路将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分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碎的内容上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进行纵向归类:一类是陈述性问题;二是相关性问题;三是发散性问题。对第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读读画画,就地解决,对第二类问题,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以保护质疑者的问题意识,第三类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理解课文的“抓手”,激发学生情感的“热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对这类问题,要把它着重提炼出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任务。最后教师作交流小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如《藤野先生》的教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围绕“线索”问题讨论筛选整合后设置三条线索,用“说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

①每位同学试着用“一句话”说说“藤野先生”这个人。

②每位同学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我”的爱国思想。

③每位同学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语中情”。

以上三条线索,就从不同的内容方面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

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需要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很恰切很及时的指导、点拨与调控,于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3 课中:精心组织,形成互动,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水平性认知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认为:处于同样认知水准的同学之间通过略有差异的视点和认识碰撞,各自产生内部的认知矛盾,这种认知矛盾的解决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知识的重新建构,把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分在同一学习小组中,就是为了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略有差异的视点和认识”碰撞,以此促进各自对课文内容认识的深化,以及解决问题时思路的再优化,最后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水平性认知互动理论还认为:持有不同研究观点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合作讨论,将为小组同学提供多种视点思考问题的机会,将产生集约思维的效果。在集体汇报中,安排各小组代表进行“问题答辩”,一方面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其他小组,使其吸收借鉴;另一方面从对方小组的质疑中获得不同于自己见解的观点,拓宽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以上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第二步,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发,合作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第三步,小组中的每个同学带着自已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在集体智慧的作用下,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不惜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第四步,各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自已的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质问和咨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时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直陈已见。这样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每个问题的研究中,达到研究资源共享的目的。

1.4 课终:总结方法,巩固迁移,在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

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答辩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客观性的评价,针对成果比较显著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成果。

2 教师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2.1 课前:搭梯引路。

①搭梯:不少学生还不具备摄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单位时间内要搜集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的确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做好先行组织工作:一方面向学生提供

所需要资料的目录和获取途径,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

②引路:学生阅读课文时,可能没有问题意识,这时教师要个别辅导,教给他们一些联系生活萌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换位发问,对位发问,错位发问,通过换位

思考提出问题,通过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逐渐使他们形成问题意识,达到会问的目的。

2.2 课始:“通脉络”、“滚雪球”。

①通脉络。学生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明白地表达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抓住闪光点,帮助学生清理思维的堵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清楚地展示出来。

②滚雪球。学生由于受个性、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

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2.3 课中:把握方向,顺势点拨。

①把握方向。教师在各小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要认真关注。当发现一些思路偏离课文内容,难度太大,不可能当场完成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启发小组同学转

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将学生拉回到课文内容和研究计划中,避免南辕北辙。

②顺势点拨。竭力安排好答辩会。当发现问题的答辩者在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疏漏时,教师要巧抓不足,激发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点,并引导本小组同

学对同学们的评点意见及时作出反馈,使答辩过程充满自由民主的气氛;当答辩者有理有据,无可辩驳时,教师要巧转视角,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

行透视,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答辩过程洋溢着创新的氛围,当面对台下同学的提问,答辩者语塞时,教师要巧用“反问”,拨云见日,使答辩者在“疑无路”时

,顿感“柳暗花明”,使答辩过程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2.4 课终:典型引路,提供背景,帮助借鉴。

①典型引路。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时,要有意识对解决问题速度比较快、质量比较高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并请这些小组中能言善辩、思维条理

较强的同学进行“总结性陈述”,以此引导更多的同学从自己学习过程中感悟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或经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感性逐步走向理性。

②提供背景。面对开放性作业产生的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条解决新问题的有效路径,让学生沿着这条路径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

去查阅资料,去调查咨询,甚至亲身体验,力避学生在新问题面前闭门造车。

③帮助借鉴。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同学的进程,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鼓励,并引导其与同学开展交流活动,以便迅速找出症结之所在;在

作业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创造的成果,巧借“他山石”来“美我玉”,使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新问题,不断有解决新问题,完善自身能力的内

在需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把问题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在情境性合作教学中以“问题”

为中心,正是体现了这种科学的进化思想,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课程整合 变教为学 问题导向 核心素养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文字是记录人类经验和智慧的载体。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因此,综合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

语文和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两门主要学科,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凭借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来理解数学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其次,语文中包含了数学内容,数学内容的渗入给语文内容增添了理趣,从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诗人访友,往往不遇,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遇诗”。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就是一个例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其中蕴含了数学中的“可能性”思想。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诗人去拜访“隐者”,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隐者”是在家的。从概率的角度分析,对未来事件的预测,“隐者”在家与不在家的概率各占百分之五十,诗人到了之后,发现“隐者”不在家的可能发生了,因此,诗人拜访“隐者”不遇,才写下了此诗。

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目的是在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理解的基础之上使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三个维度:自觉行动和反思、使用工具及社会参与。学校课程的终点也应该是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这三个维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整合中的实施层面至关重要。实施层面的课程整合可以用如下流程图直观展示出来(见图1)。

下面就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习古诗的核心环节就是理解诗意。古诗文最大特点就是精练,尤其是在古诗中,每个字都意味深刻。“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西辞”就是一个例子。“西辞”到底是向哪“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数学中“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黄鹤楼在扬州之西,要从黄鹤楼到扬州需要向东走,也就是说“西辞”是“向东走”的意思。把数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引入语文课堂,“西辞”到底是向哪“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

除此之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据诗文,可以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字入手。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长江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长江到扬州已是入海口附近,属于下游流域,所以扬州相对于黄鹤楼来说在“下”;黄鹤楼相对于扬州来说在“上”;又因为长江是自西向东流,所以对于长江流域来说“上”就是“西”,“下”就是“东”。所以诗中的“下扬州”就是“向东到扬州”的意思。理解了“西”和“下”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就容易多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体悟诗情、记诵诗文,这样的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古诗中,涉及位置和方向的诗句有很多,再比如被称为“阳关三叠”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深挚的惜别之情融入平淡的话语中,不仅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而且也包含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与“西辞”类似,“西出”是向哪出呢?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渭城,秦时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称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安西,是唐统治者为统辖西域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渭城、阳关、安西的相对位置如图2。

根据图2和诗文内容,“西出”是从渭城向西北走到阳关,接着向西北到安西。从大方向来说,与“西辞”不同,“西出”则是“向西走”的意思。

在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故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送别”即送亲人或朋友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因此,送别诗往往涉及“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也涉及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例子说明运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益于对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可以将这样的问题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这样的学习过程(见表1)。这样的设计既可以用于数学课程中“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也可以用于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