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元化教学论文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1

1在生物教学中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的意义

生物教材涵盖的知识范围广,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不得不在生物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对于生物教学的优化,在生物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授课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开展生物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仔细观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在生物教学中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的途径

2.1将故事与生物教学相结合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生物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知识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故事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食物链的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在故事讲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这个故事思考和分析一下。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在引入食物链的讲解,这时学生就会明白故事的奥妙,同时也能够更加简单深刻的理解食物链。故事的导入能够为生物教学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2.2巧妙使用多媒体

生物课本的内容是固定的,是不动的,多媒体的使用却可以让生物知识更加丰富,让生物知识动起来。教师在生活教学中巧妙使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观深入的学习生物知识,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和遗漏。因此,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使用多媒体,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人体器官的知识时,书上的图片不够全面和清晰,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人体器官图,通过放大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的更细致更全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展示使生物知识更加直观和全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2.3采用实物教学

实物的引入能够让生物教学更加真实,学生也可以根据实物验证书本上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信服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灵活掌握。因此,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有效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实物的知识时,可以携带绿色盆栽到教室中,然后根据盆栽向学生讲授植物的构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详细的认识和了解植物的组成。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盆栽,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的解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所以教师采用实物教学是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拓展,有利于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2.4将生活实际与生物教学相联系

生物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实际与生物教学的相联系,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的生物学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因此,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生物教学相联系,推动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所学的生物知识在生活中观察或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花的构成以后,可以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多种多样的花朵,了解它们的构成,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教师将生活实际与生物教学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的贴切,通过真实生活喜爱和学习生物知识。这对于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也有积极意义。

2.5开展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应当是生物教学的一部分,它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生物实验的开展可以让学生通过仪器和实践观察到肉眼看不清或看不见的实物,从而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开展生物实验,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教师对于比较课本上需要实验辅助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将关于细胞的知识时,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采用仪器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构成,做积极思考和详细记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开展生物实验可以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加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从而促进学生生物学习的进步,推动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3总结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2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带有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征,也渗透着丰富的文化烙印。因此,学习音乐作品时,要把挖掘作品文化因素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对待。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感知,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

1.教材文化分析。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乐理、歌曲、乐曲和音乐欣赏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其创作过程都带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作者文化素质、作品创作背景、内容文化因素、地域风情特质、时代因素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因素的渗透分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感知。

2.教师引导渗透。

教材是教学文本材料,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教材文化因素的挖掘,当然是教师的职责。学生自身阅历不足以实现自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面对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不仅能够用演奏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听觉享受,还要有正确的引导意识,将学生领进音乐的天堂,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给我们创造的不同精彩。

二、整合域外音乐资源,品味多元文化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文化因素中,域外音乐自然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很多学生很早就开始接受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特别是钢琴、小提琴和一些西洋打击乐,早已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音乐烙印。这些域外音乐文化因素具有超强的控制力,以至于让很多学生产生一些认知错误。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优化教材资源。

小学音乐教材中,域外音乐作品占有相当比重,这说明域外音乐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我们要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学习。要让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2.网络搜集整合。

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极度发达,音乐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媒体介质,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优秀的网络音乐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要帮助学生建立网上学习音乐习惯和意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健康成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学生音乐感知,我曾经在班级里举办过一次音乐作品展示会。这个展示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些不同渠道搜集音乐作品,并从这些典范的音乐作品中感知文化的厚重。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搜集的音乐作品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最好是能够在一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然后在周末集中进行展示。展示时,学生将音乐光盘、文字资料、U盘等,都带到班级里展示。这里有世界名曲,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夜曲》,也有一些国内的老民歌,像郭兰英唱的《南泥湾》、任桂珍唱的《绣红旗》、《十送》等,还有不同时代的一些流行歌曲,像齐豫演唱的《橄榄树》、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等。在展示中,每一位同学还要简单介绍这部音乐作品的相关情况,当然其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很多学生都能够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教材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阔眼界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重视民族音乐学习,形成多元文化网络

民族音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学习,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这是教育人文回归的重要体现。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是厚重无比。这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传承。

1.教材文化解读。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发展历史,学习民族音乐等于是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提到那些老民歌、老电影插曲,我们的父辈祖辈都会如数家珍,像《对花》《编花篮》《刘海砍樵》《打猪草》《天仙配》《英雄儿女》《日出》《珊瑚颂》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百听不厌的热门歌曲,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成长。

2.教师深情演绎。

音乐教师演绎音乐作品,这当然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虽然各种音像资料都可以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展示,但教师的亲自表演,对学生的影响会更为深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音乐学习的环境。在音乐课上,学生最喜欢教师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音乐作品。像流行歌曲,很多学生都会唱,因为曲调时代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口味和欣赏层次。《伤不起》这首歌也许是时下最流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够听到这首歌,三岁小孩都整天“伤不起”。这本来是一首情歌,当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但流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大多不计较歌词是什么,只是对旋律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接受正面的教育,我在班级中演唱了这首歌,所不同的是,我把歌词都修改了。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伤不起”。学生听过之后,反响很强烈。因此,我要求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学生热情很高。这歌词的文化意味更为浓重一些,通过修改歌词,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信息文化比重大大增加。

3.社会有益影响。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3

一、单一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般叫做“注入式”或“填鸭式”。这种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组织得法,调配得当,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在知识传播的系统性、扎实性、快速性上就会拥有独到之处。在我国大多数的课堂上,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注入式”都是主流的教育方法。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从长时期看来,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疲惫感,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等都有这种提法,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是一种进步,强调了学生这一主体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但这种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扎实性和快速性上却存在严重的不足,我们无法将课堂和知识完全交由学生支配,这样就失去了课堂本身的意义。

二、中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李秉德先生在《教学论》中对课堂做过系统的分类,我们参照可以得出五种形式:

(1)以语言文字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这是主要的一种形式。(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即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比如练习法、作业法、操作法等。(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比如陶冶法等。(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三、多元化教学活动的探索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革新与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他们更加渴望参与到教学中,不再愿意完全被动地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地调整,用多元的方法来引导、刺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定义

多元化教学活动,即摒弃单一的、模式化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为根本,运用多种授课方式、多种教学工具,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的、趣味的生活化内容。

2.建立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校情构建教学模式。校情的分析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2)考虑教师的专业水平;(3)考虑讲授的课型即讲授课程本身的内容。

3.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讨论

(1)说明文课型:参与式教学法

比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建筑》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就近找到一处古式建筑进行参观、学习,现场讲授。在参观之前,我采用学案的方法指导学生先自学课文,了解古代建筑的特征、术语。其次,学生在参观时通过手绘部分结构图加深了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组,复原本市古城部分建筑并绘出图纸,当做假期作业。假期回来,我们召开了研讨会,许多小组做得都非常精妙。可以说,在学习中将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既使学生看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又有了学以致用的意识。

(2)文言文课型:读诵法、写作法、基础知识竞赛法。

虽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较远,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了解它,比如:读诵法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节奏,了解内容。讲《项脊轩志》的时候,第一步先让学生通过学案疏通文义,然后引导学生重视三读,一读生字词,二读文义,三读感情。第二步是让学生写作,以文言的形式写一件自己难忘的事,要求不超过50字。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在写中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使文言成为语言的习惯。通过朗诵会的形式,引起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最后运用竞赛法强化基础知识,寓教于乐。

(3)诗歌课型:品读法、表演法。

“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古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司空图把品味语言的韵味作为学诗的前提。那么,我们该如何品味?如果是单一的模式,久之必会生厌。《邶风·静女》写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细节描写很突出。我让学生用哑剧的形式即兴表演,学生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在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发给学生画笔和纸,让他们在充分体会诗意后给诗歌配一幅插图,要求最大限度地展示作者的情感,这一方式启发学生去认真思考作者的心境、情感。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4

1.1按地域划分

从空间一维角度来划分,又可以将整个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突出表现在是以空间发展为根本,受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而形成了属于本区域特色的独特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变迁中,由于地域环境的复杂产生以地域、地形为特点的文化类型,如草原文化、河谷文化、海洋型文化和山岳型文化。根据地理位置的发展,历史中又主要划分了几部分对人类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类型,它们分别为: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两河流域文化、古印度文化、玛雅文化和中国黄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化。

1.2阶层文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阶级矛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都出现了多种阶级和阶层,他们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符合其阶级定位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等,都构成具有其阶级或阶层特点的阶层文化。在我国的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期的奴隶社会、,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及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各个时期都形成了属于其阶级或阶层特色的文化,这对于人们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还分别产生了宗教文化、年龄群体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元文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文化的趋同性,也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适当安排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历史教学中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一某个人、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多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这两个根本特征,积极进行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观,要正确审视本国文化,客观对待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2.1要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

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领略我们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充分体验到我们国家灿烂辉煌的艺术,可以想象到过去繁荣发展的经济,甚至可以深入历史画卷,一品过去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同样,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在品味过去的繁荣时,也可以认识到近代社会时期我们孱弱的大清王朝,可以体验到近代社会疲软的经济,可以了解到人们生活的苦难,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进而培养其爱国热情,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发展观,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

2.2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体验

在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还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着眼于世界其他的优秀文化,丰富其阅历,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各个民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价值,让学生学会尊重、欣赏、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会站在他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批判性地审视各种文化的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从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2.3加强对历史资源的整合利用

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文化是其中最为瑰丽的一支,因此,学生要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深入了解,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对历史素材的整合利用,进而加深历史文化研究。因此,教师在准备历史教学中,要善于从教材中找资源,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影音资料、古籍资料和古迹名胜等,从而将这些作为进行多元文化教学的课程资源使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其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3.小结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5

(一)多元文化语境下钢琴教学现状

我国的钢琴教学也收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在进行教学时,主要以传统曲目为重点教学曲目,中间穿插着近代优秀作品和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选取的曲目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都有很强的艺术性。大部分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各大国际钢琴赛事上,以培养出比赛获奖者或者钢琴家为目的。另外一些音乐院校如四川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在教学风格上主要是以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的演奏为重点,培养目标是流行乐手和流行音乐家。师范类院校的钢琴专业,则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师范素质的培养上,要求学生在掌握重点演奏曲目,拥有一定演奏能力的同时,对钢琴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现状

钢琴演奏需要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各个国家和民族也都通过不同的演奏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更应当进行不同文化的了解,从而真正的体会钢琴演奏技巧。但是在现如今的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学生缺乏对钢琴曲目文化背景的了解。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通常只重视弹奏技巧的教学,忽视了对钢琴曲目的文化背景介绍,学生无法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阻碍了学生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材更新速度过慢也是阻碍当今多文化语境下高职钢琴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音乐相关书籍也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书籍出自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有些人在相关专业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建树,在利益的驱使下也都纷纷出书,导致了音乐教材市场混乱不堪。而且市面上的大多数教材都是适合本科院校,很少有高职院校专用教材,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而这些有限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内容已经严重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影响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正常运行。

二、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语境下钢琴教学模式

(一)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当今多文化语境下的钢琴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在高职院校教学课堂中,所包含的钢琴曲目数量和风格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想要更大程度地接触到不同的作品,带领学生进行群体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教学方式。另外,合作学习使学生不面对单调的作品曲目,通过与同学的共同合作来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作品。合作教学可以将教师和学生放在一个整体的地位,更进一步加深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影响。合作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本节课的研究范围,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搜集相应的乐谱和音响资料,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习,在共享乐谱和音响资源的同时,对相似类型作品的特色和演奏特点进行讨论学习,同学们畅所欲言,在讨论的同时进行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如四手联弹、协奏曲等双人演奏方式,使学生在合作演奏过程中体会到钢琴演奏的乐趣,还有利于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如在进行根据琵琶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一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西方钢琴曲与之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比出传统的中国曲目与经典的西方钢琴曲目的区别,重点讨论如何在演奏过程中突出不同曲目的特色。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高职院校在多文化语境下的钢琴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分层教学主要指的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是钢琴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前的基础不同,分层教学方式更适合在钢琴教学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过程。在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运用教学方法时,教师都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方式针对钢琴教学应当分为小组课和个别课,根据个人的不同能力有针对性地选取难度不同的钢琴曲目,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需求。分层教学方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将共同问题集体进行解决,重点解决个性化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真正专业优秀的学生,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也能够有效解决。如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第一学年的共同学习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主修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一对一进行教学。对于将钢琴作为辅修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就业意向分为侧重伴奏或者侧重流行乐的不同小组进行集中教学。例如,《阿拉木汗》的课堂教学中,该曲目属于新疆民歌,有着明显的新疆舞蹈特征,属于伴奏音型,具有形象生动、节奏鲜明等基本特征,配合伴奏音型,能够有着别致、统一的风格,将新疆舞曲的基本风格全面突出。通过分解和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特色需求以及旋律风格的基础下,改变伴奏音型,让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创造更加适合、更多的音型织体,应该在统一中使用伴奏音型,确保获得一定的改变,倘若单乐段仅能采用一种类型的音型,则其他曲式就采用两种以上的音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伴奏音型,防止出现弄巧成拙、杂乱无章等情况。

(三)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

探究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探究教学方式主要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固定要求,而是通过引导教学来教会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出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演奏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演奏方法。现有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进行固定知识的讲解,对于钢琴的操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很高的学习效率,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良好的钢琴操作习惯除了需要教师进行即时的示范和讲解,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通过不断的操作来探究规律。探究式教学在古代就已经进行广泛的使用,孔子时代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卢梭也提出了“人生来就有探究欲望”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探究能力之上。探究式教学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的方式,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有利于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有很好的了解,从而掌握相应的音阶、和弦等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如在进行以中国古代周易十四卦逻辑系统为基础创作的《太极》和结合十二音技法与中国民族音调结合创作的《梦天》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当提前向学生们进行十二音技法和周易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们充分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才能够在演奏的过程中掌握整个曲目的精髓,对于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钢琴曲目也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学生的具体演奏进行讨论学习。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实践教学也是高职钢琴教学模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大都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钢琴教学也不例外,而且钢琴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个过程,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现如今的钢琴教学还大多局限于课堂内部,与实际演出还有很大的区别。另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如钢琴教师、钢琴伴奏等,不同的岗位需要的实践机会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在整个教学阶段尽可能多的引入不同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高职院校的实践应当将舞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进行真实的演练前也需要安排大量的反复练习。实际演出相比课堂实践,不管是在现场控制上还是学生心理上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在注重指导学生技术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引导,保证演出实践的顺利进行。实践教学就是将学生带离出单纯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演奏技能和知识进行检验的过程,将自身的艺术修养展示给不同的听众,甚至可以去幼儿园、小学进行演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一些曲子改编成小学生听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旋律,还可以将动画片中的插曲改编成钢琴曲进行演奏。例如,圣桑改编曲《天鹅》的教学中,由于该作品高音区能够将晶莹透亮、均匀流动的伴奏织体平静的演奏,将湖水碧波荡漾的优美画面全面描绘,在对该声部进行弹奏时,左右手应该通过手指之间以慢速轻轻触碰键盘,确保能够和乐曲Adagio有着一致的速度,使曲目表达的音乐意境得到有效描绘。另外,例如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曲目的教学中,其速度是Allegro,处于乐曲旋律的基础下,伴奏声部以左右手交替的方式将活泼伴奏织体准确地弹奏,通过指尖与钢琴键紧贴的方式将匈牙利民族奔放、热情的性格有效的表达。采取不同风格乐曲弹奏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正确控制、感觉伴奏织体的能力有着全面的了解,明白旋律以及伴奏织体在钢琴学习中均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结语

多元化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国际化多元化交际能力

跟随这世界发展的脚步,当下中国的发展已渐入国际轨道,而培养与其发展相接轨的人才则成为当前教育的目的--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文化,面向世界的人才,就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然培养面向世界,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英语要过关,英语--一种国际语言,一枚让学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从娃娃抓起,则是培养面向世界人才的关键,根据儿童智能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抓住幼儿,小学低龄时听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在一年级时正式开设英语课,大力推广“兴趣,情景,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则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阅读大量教育著作后,我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1.1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的语音语调,必定能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敢于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1.2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学习材料和内容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教师在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在使用教材前,教师要想办法使教材中的情景新颖可信,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1.3教材内容尽量与时代同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方式以交流互动为主

教材只是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的一种“样本”并不是学习的唯一素材,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受到网络等多种资源的冲击后,教材的局限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经过筛选的网上语言资源就成了教师经常使用的素材,并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英语的课堂中,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听说读写的英文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授课,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我们在教"doyouwanttohaveapet?"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实物图展示,课件辅助的教学法把方法,引导学上讲出身边的animal,并提出哪些动物可以作为”pet“被他们拥有,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加其中,使得课堂气氛接近并融入日常生活,而课堂中营造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从的工具到文化:开创外语学习的新境界

真正的外语学习,应该是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语言只有在相对应的文化氛围中才能真正被激活,而文化也只有在积极的语言应变和交流中才能充满魅力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多元化的,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

2.1使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外语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老师该教什么”而应该是“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口脑并用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2.2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并提出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我们在教授“Asktheway”的内容时,应避开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让学生设想自己便是情景中的迷路者,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自行讨论“如何向他人问路”和“如何给他人指路”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有老师点评,在学会“Asktheway”的技能后,可以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theclassroom”,有的“Askthebookshop”,还有的“Askthebathroom。”,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创造情境为其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境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解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应用英语的自信心,也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开展学习课外材料、如举行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等智力比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

2.4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

掌握源自于运用,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英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交际工具,其工具的作用只是为让彼此进行交流,然而只有单纯机械的语言学习而不涉及其文化过程的学习终将是不完善的。例如:“luckdog"如单单只是给学生讲“luck"“是幸运,运气,好运”的话,想必大部分的中国小学生都会将“luckdog"翻译成“幸运的狗”“好运气的狗”吧!而导致这样后果的直接因素就是学生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不了解,很显然,犯这样错误的直接原因就是“汉语言,汉文化”的负迁移,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和狗有关的习语大多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但在西方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happydog""luckdog"等学习英语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对单词,语法,句型的简单学习,而是从工具(语言)到文化(具体)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时,可适当的举行一些英美文化,英美风情,以及中英文化差别的知识讲座来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

三、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是共识,如何培养,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不过从近年来国内对第二外语的交际意愿与与日俱增的研究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要真正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愿望,换句话说,除了交际能力外,外语教学的么表还应该包括对交际意愿的培养。

3.1标准的。国际化的发音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母语”来说,发音难免会有汉语的负迁移现象,而标准的国际化的发音则是我们开口说英语的第一步,那么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标准的发音,同时还应让学生多听看英语的原版影片。如:采用动画电影,因为动画电影画面丰富,场景感人,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让他们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练习并模仿片中的标准发音,尝试根据片中的场景与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配音,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爱看动画片的要求,还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标准地道的发音,是他们英语发音标准,口语的以提高。

3.2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三心。六忌。九坚持

三心:

三心即树信心,下决心,立恒心。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能学会母语,外语就没什么可怕的。横下一条心:"inforapennyinforafound"“不干则已干则到底”,坚信"it''''sdoggedasdoesit"“坚持就是胜利”

六忌:

1.忌难为情,别怕出错,别怕被人笑话,“丑”尽甘来。

2.忌自卑心,相信你能说,你能行,相信你可以把英语说得像汉语一样棒。"practicemakesperfect"。

3.忌完美症,不要追求无误,更不能追求完美,这些都是羞于开口,练习口语的最大敌人。

4.忌默译法,不要时时借助汉语,不要时刻在自己的心里把想说的话想成汉语然后再用英语翻译,有母语的干扰,英语是说不流利的。

5.忌挫败感,不要因看不到进步而灰心,不要因一时的挫败而放弃,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要相信进步与投入成正比。

6.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言的学习,重在练习,只有天天说英语,才能说好英语。

九坚持:

1.坚持仔细听辩,这是口语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对语音的连读。强读。弱读。吞音等都要听清楚,这样才能首先做到发音清楚并可以听懂他人说话。

2.坚持认真模仿,要坚持模仿英美人的地道口音,只有模仿到位,口语才有保证。

3.坚持大声朗读,大声朗读有助于发音器官,改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质量。

4.坚持丰富词汇,只有掌握了足够常见的口语词汇,口语表达才能游刃有余。

5.坚持段篇背诵,背诵有助于丰富大脑中的“资料库”有助于英语口语表达的布局谋篇。

6.坚持知识的积累,只有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交际知识,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7.坚持使用英语思维,只有坚持使用英语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才能做到在口语交际中反应灵敏。

8.坚持积极参与,要积极参与各种口语练习,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9.坚持大胆实践,要大胆用英语交流,特别是若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增加感受,获得信心。

3.3以英语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程度和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或核心内容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在面对当代小学英语教育问题上,要摆脱其应试性和哑巴式英语,不要跟学生施加“负压力”。比如说“今天上课老师讲的那些单词我应该会默写吗?今天老师讲的那些是重点,今天老师讲的那些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到?”等等。而应该给学生一种愉悦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绝不是仅仅会写几个英语单词,会做几道语法题,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作用就在于交流和沟通感情,所以学习一种语言,重在其运用的灵活性,因而在小学英语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教育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能力,他们才有想要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起学生的英语基础,影响与学生的交际意愿,成长与学生的持续练习。相信有了这些内因和外在动机的支配,其交际能力则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4将学生推到风口浪尖,真用,实战,英语口语才会真正提高

语言学习是完全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语言学习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想想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时,并没有人去教我们怎样问路,怎样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怎样。。。。。。。但慢慢的,我们不是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吗?不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吗?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学习汉语是的种种经历与过程,不难得出结论:“学习一种语言,环境和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都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试想:“从他们一开始学习英语,我们便做到在英语课堂上绝不出现汉语”也许这样的做法起初会让老师觉得授课很难进行,因为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纯英文的授课会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和理解,但是不用担心,想想我们对汉语没有“概念”时,我们不也无法理解它吗?但不过是短短三四年的耳濡目染,我们便可以对其得心应手,因此,在小学生初学英语时,我们便采用纯英授课,甚至可以将校园的标语全都换成英语的,相信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学生将不再会有那种“汉转英”的转换思维,相信用这种方法将学生推到风口浪尖,学生的英语将会脱口而出,交际能力就会得以真正的提高。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交流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初学者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4.2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4.3融洽的师生关系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因学生喜爱这门课业得有利因素。

4.4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4.5让英语对学生有持久的吸引力

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具体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对于他们的提问更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对于知识层次高的学生,,也不能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

2、关心鼓励。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我在班上实行平时成绩计分制,鼓励学困生平时多表现,多加分,增进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结:随着“地球村”的来临,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就英语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把外语教学的内涵发挥到极致,真正的做到从工具到文化的新境界,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其将英语的听说能力发展到“第二母语”的水平,同时,教师在培养方式上应摒弃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平台,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根平人民教育2008年20期中国教育报刊社2008年10月18日

【2】戴丹妮我与英语有个误会。中式英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