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1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怀乡之作,与他其余的富有浪漫气息的边塞诗风格迥异。此诗不假雕琢,语言平淡朴实但又透露出丰富韵味,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此诗,发现它与中唐诗人张籍的同是怀乡之诗《秋思》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就题目、思想内容、结构安排、语言这几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
看到《逢入京使》这个题目,很难让人想到这首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反而由于岑参的生平、遭遇而认为这是一首抒发自己的抱负,希望建功立业的诗。等看了正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才明白诗人在思念家乡,可是这好像和题目没什么关系,而接下去引出“入京使”,点名题目,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是要人京使者来“传语报平安”。《秋思》与《逢入京使》不同,从“秋思”两字,不难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就点了题,向读者展示了诗人作诗的背景:秋天木叶枯黄,百花凋零,秋风带有肃杀之气,一种凄凉萧索的景象使人产生凄寂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勾起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从描写眼前的实景来引出思乡之情:岑参“故园东望”引出“双袖龙钟”,张籍是“见秋风”而“欲作家书”:两位诗人都想用写家书的方式让别人捎信来传达感情:岑参碰到入京使是在西去边疆的途中,时间仓促,没有纸笔,只能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倾注在匆忙说出的“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句极普通的话里,使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平安”二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意蕴无穷,给家人带去安慰的同时也使诗人怀乡思亲之心得到慰藉。和岑参相比,张籍虽有纸笔,写了信而不是口头传达,但“作家书”时思绪万千,欲说还休,恐怕把所要表达的给疏漏了,而等到“行人”走时,又匆忙开封检查,可见诗人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两首诗都描写了实际生活中人人可以遇到的极平常的事: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两个诗人都通过具体情节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加任何修饰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里。所不同的是,《逢入京使》中隐隐地表达了国事与家事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想念故土亲人,但为了建功立业不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因而仅报“平安”,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气概。而张籍的诗所表达的感情比较单纯,仅是一个宦游者对家人的思念。
《逢入京使》以路逢入京使者为中心组织诗的层次结构,但诗中只有“君”字提及入京使,重点不在“逢”时,而在“逢”前“逢”后,入京使作为过渡,承前启后,这独具匠心的安排让读者体会到诗人感情变化的复杂:诗人“故园东望”,“双袖龙钟”,是悲切;遇到入京使,能捎家书,是惊喜;马上相逢匆匆,无纸笔,是遗憾;只能捎口信来报平安,是无奈。感情一波三折,构成全诗波澜起伏。形象地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在这一点上,《秋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从特定的环境“洛阳城里见秋风”写起。是感伤;思念家人,铺开纸笔,是激动;思绪澎湃,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是矛盾;复恐说不尽思念之情,是慌乱;临发又开封,是担心。全诗层层推进,复杂微妙的心思尽现。虽没用一个“思”字,却通过一连串心理和细节描写,把自己对家人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强了思乡效果。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2
一、用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
课前播放《乡愁四韵》,用简单的旋律、精美的音画相结合,渲染一种乡愁的气氛,令学生愁上心头。
二、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积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乡愁四韵》这首歌,已经感受到了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三、用实例开发学生的情感空间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1、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节奏感强。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四、用描述萌发学生的情感欲望
师:人们常说,“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五、用创作启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天空悬挂的那轮圆月。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2: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3
1.在朗读与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感情,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加字。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魂牵梦绕、摇曳、恬静、飘逸”等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作家樊发稼的故乡生长着许多朴实无华的芦苇,给他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去看看那故乡的芦苇。请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出示生词:魂牵梦绕 飘拂 飘逸 小心翼翼 欢呼雀跃 纯真 恬静 触须 )
师:谁愿意读读这些生词?(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读好了生词,谁能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芦苇美景 童年趣事)
生:课文主要写了故乡的芦苇。
生:课文不仅写了故乡的芦苇,还写了作者的童年趣事。
师:看来上节课同学们都学得特认真。
【这一环节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梳理了本课的主要内容,也为下面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品读课文
1.赏芦苇美景
师: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了许多梦幻般的记忆,但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朴实无华的芦苇。那么令作者魂牵梦绕的芦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芦苇什么地方吸引了作者?
师:都读完了,谁来说说作者眼中的芦苇是什么样的?(指名读句子)
生:“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师:这就是作者眼中的芦苇,来,同学们一块儿读读这一句。(生读文)
读了这一句,你认为芦苇什么地方吸引了作者?
生:故乡的芦苇特别多。
师:你从哪里来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一片片,一簇簇”这两个词中感受到的。
(播放课件:一片片、一簇簇)
师:为什么作者不用一片、一簇,而用一片片、一簇簇?
生:因为一片片、一簇簇更能突出芦苇的多。
师:对。故乡的芦苇到底多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看出芦苇的多?
生: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师:对,在故乡,芦苇几乎布满了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故乡的芦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所以作者在这不用一片,而用(一片片),不说一簇,而说(一簇簇)。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进句子中读一读,注意读出芦苇的多。(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除了多,芦苇还有什么吸引作者的地方?
生:芦苇很绿、很美。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生: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播放课件: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
师:你认为芦苇绿在哪,美在哪?
生:芦苇有“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
生:芦苇美的就像碧玉、轻云一样。
师:“就像”你很会用词,因为(这是一句比喻句)作者用碧玉比作(秀枝)突出秀枝的(绿),(板书:绿);用轻云比作(芦苇)又写出了芦苇的(轻盈、美丽),
(板书:轻、美)。
师:在作者心中,芦苇可以和碧玉、轻云相媲美,从中你知道什么?
生:作者很喜爱芦苇。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芦苇的美,读出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指名读句子)
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嗯,读得一般般。
生:我认为他读得不太有感情。
师:你认为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要把芦苇轻盈的特点读出来就要读得轻些、柔些。(生读)
师:能把这么长的句子读流利已经不错了,如果你能读得再轻些、柔些会更美,来,再试试。(生读)
师:你的进步真大,老师为你高兴。绿色的芦苇迎着轻风摇曳着,此时的小村多静啊,千万别破坏了这份宁静,谁再来轻声地读一读。(生读)
师:芦苇美,你的朗读更美。请你读。(生读)
师: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
师:同学们,那么多,那么绿,那么美的芦苇,作者用他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芦苇图,耳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看看芦苇美景吗?
(出示课件:芦苇美景图)
师: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芦苇真美呀,我都陶醉了。
生:芦苇给家乡带来了美景,所以作者写芦苇。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一次来感受芦苇的美,感受乡村的恬静吧。
(齐读句子)
师: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美妙的句子也应让人过目难忘。这么美的句子,咱们来试着背一背好吗?
(师生合作背诵第四自然段)
【朗读有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通过朗读一步步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例如:在初读描写芦苇美景这一句时,谈感受,体会芦苇之美。再读,谈芦苇给乡村增添了美景,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一点点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的朗读热情被点燃,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书声琅琅中,既品味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又品味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让我们听起来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2.忆童年趣事
师:美丽的芦苇让我魂牵梦绕,芦苇丛中儿时那欢乐的记忆更让我难以忘怀。下面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去感受那一份快乐。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朗读课文7—9自然段,交流、讨论:课文写了几件童年趣事?给这几件事加个小标题。你觉得哪一件事最有趣,把最能体现作者快乐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生读文,思考,画词、句。)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课文写了几件童年趣事?
(根据回答板书:吹芦叶哨 放芦叶船 捉纺织娘)
师:在这三件事中,你觉得哪件最有趣?
生:我最喜欢吹芦叶哨。孩子们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碧绿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师:你认为“忘情”是什么意思?
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师:孩子们无法控制什么感情?
生:高兴、愉快的感情。
师:是的,吹芦叶哨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喜欢的事?
生:我喜欢折芦叶船。欢呼雀跃这个词最能体现孩子们的快乐。
(出示课件:“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师:你认为 “欢呼雀跃”怎样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欢呼雀跃”?
生:欢呼雀跃就是特别高兴,高兴得又喊又跳。因为小船是他们自己折的。
师:说得好。如果是你看着自己的小船慢慢漂远,当时你会做些什么,喊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自己的想象欢呼雀跃地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说、读)
师:你们感受到了他的欢乐吗?同学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欢呼雀跃的心情?
(面带笑容、声调提高、语速加快、还可以跳起来读)
师:那么谁来试试?(生读句子)
师:现在你感受到他的欢乐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掌声感谢。还有谁愿来试试?一个人放芦叶船就这么快乐,如果大家一起来放芦叶船一定会更快乐。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放芦叶船好吗?
师:(模拟放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读句子)好,请起立!大家拿好自己的芦叶船,然后小心的移到水面上,放!男孩子,快看。你们的船队漂起来了,快欢呼起来吧!
(男生读句子)
师:哟,女孩的船队也动起来了,咱们也赶紧欢呼起来吧!(女生读)
师:同学们,放芦叶船有趣吗?你还喜欢哪件趣事?
生:我喜欢的是捉纺织娘。因为晚上我们可以听着纺织娘的歌声进入甜蜜的梦乡。
师: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眠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啊。同学们知道纺织娘吗?老师这有几张纺织娘的图片,咱们一块来看看。
(出示课件:纺织娘图片)
师:这就是纺织娘,正如作者所说,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地玻璃纸似的羽翼。它能发出轧轧的叫声,就如同女子在纺纱织布一样,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纺织娘。
【在学习童年趣事时,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更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努力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3.情感的升华
师:童年里我们吹(芦叶哨),折(芦叶船),芦苇丛中捉(纺织娘),故乡的芦苇不仅美它还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板书:不能忘怀)
师:聪明的你再想想,除了这三件趣事,芦苇还可能带给我哪些童年的欢乐呢?
生:在芦苇丛中捉迷藏。
生:去露营、摸鱼。
生:在芦苇边的河里捉虾。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一件件童年趣事足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多年来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却是(朴实无华的芦苇),为什么每当想起芦苇作者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师: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些回忆都是和故乡的芦苇分不开的。所以作者(生: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芦苇在作者的记忆中成了故乡的象征,芦苇与故乡是不可分割的,对故乡的怀念,就是对芦苇的怀念;对芦苇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热爱。所以作者(生: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作者不能忘怀芦苇美景、童年趣事这都是因为作者(爱芦苇,爱故乡)。
(板书:爱故乡 爱芦苇﹥
【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谈童年趣事,以此感悟芦苇给作者所带来的美好回忆,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芦苇、对家乡的怀念与热爱之情】
三、感悟写法
师:作者对芦苇、对故乡的深情让人感动,而他如诗一般的语言更让人陶醉。下面我们来欣赏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我想请咱们班读书最棒的同学来读。(推荐一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听后有什么感受?
生:这里的景色很美。故乡很美。
师:故乡的美是因为有了:
(生:小河、野花、菜花、棉花。)
师:虽然写得很美,可既然写的是芦苇,它们都与芦苇没关,这不是多余吗?为什么?
生:不多余。这样会更能说明作者对故乡的喜爱。
师:故乡这么美所以(作者很爱自己的故乡)在作者心里,这么多的美景却比不上朴实无华的芦苇,从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师:(作者对芦苇情有独钟)这一段虽然没有直接写芦苇,但却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而这也恰好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那么这一段多余吗?
生:(不多余)
师:其实,在这里作者用小河、野花、菜花、棉花来作为芦苇的陪衬,目的是为了突出芦苇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模仿这一种写法来写。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故乡的芦苇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欣赏了芦苇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芦苇带给作者童年的欢乐,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说出几个写“故乡”的诗句来?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更多有关思念家乡、赞美家乡的诗文、歌曲,也可以有感而发,写一写自己的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4
关键词:理解;朗读;想象;体验;积累;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7-02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领悟、把握和深刻理解、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是人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学的典范,教学中当然必须重视语感培养。
1.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
读懂诗文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没有理解这个基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一两遍诗文的,利用课后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弄清不懂的字词的意思,并把它们放在诗文中去理解、体会,就能做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基本理解古诗文的大意了。”比如古诗《暮江吟》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典的结实为“把东西散开,放置、摆平,”把“铺”字放在这句话中去理解,黄昏时的太阳,快接近地平线了,光线斜照在江面上,使整个江面洒满了夕阳的余辉。这时,学生才感到“铺”在运用得比“照”、“射”等更为正确、形象、生动,它把具体形态的残阳描绘成可铺开的实物。学生对“铺”的理解,就产生了对暮江绚丽色彩的感受,初步培养了语感。
2.重视朗读训练,增强语感
古人曾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设置有层次的朗读,以激起学生对诗人鲜明的“内心情感”的感应和体验,可以训练学生语感。语感训练不可能一步到位,朗读指导必须有梯度,步步上台阶,而且每一步又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教学古诗《静夜思》中,第一次让学生通读一遍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二次朗诵时配以解释有关词句后,让学生想象皓月当空,李白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要求读出思乡的感情来。第三次读让学生思考,李白为什么会思念故乡的?学生就会想到李白一个人在外,远离家乡,感到很寂寞,让学生读出背井离乡后的孤独情韵来。第四次读配以相应音乐,学生就会真正入神入境,正确理解诗的内涵,在一咏三叹的基础上,增强了语感。
3.运用直观想象,丰富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紧密联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或说或画或写,必在学生心中产生“内心视象”,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也就是所谓“入境”。
例如,唐代杜牧的《山行》,借寒山、白云、石径、枫林等构成一幅清新绚丽的秋色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深秋美景的无限眷念。有教师探索在课堂上作简笔画,简明地展现诗意,让学生快速产生语感。学“远上寒上石径斜”,画一条弯曲的石径,从山脚蜿蜒折向山间深处;学“白云生处有人家”,画几间被树木掩藏的小屋,平添几处漂绕的浮云;学最后两行,画上经过概括、整理后的小路边的马车和站在巨崖上留恋美景的诗人及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学完了诗,一幅颇能体现诗意的分解组合式彩画也就跃然学生跟前。由于对诗中静物作了动态的演示,所以学生对“石径斜”、“白云生处”、“红于二月花”等平时不易把握的形象也有了较强的感受,使语感趋于丰富。
4.联系生活体验,深化语感
“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聚起来,积累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叶圣陶语)。语言来自生活、产生于劳动,生活实践是语感体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加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生活,开拓视野,提醒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在古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联想在生活中的体验,唤起脑海中的感知形象,增强其对语言的感受。
例如,理解古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能漫天作雪飞”二句,可引导学生观察杨花、榆荚开放和随风飞舞的情景,再结合讲述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描写的精妙。而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没有说实际作铺垫是难以感悟那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的语言魅力的。再如“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春色,如果仅按教参上面的解释“杏花所代表的春天春色”显然不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茵茵绿草、百花盛开、蝴蝶飞舞、蜜蜂忙碌”的真实情景,促使学生展开联想,联系切身生活中的感受,这样由“语”上浅出,由“感”上深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尽力能联系其身耳濡目染过的多种具体语言环境,定将能使学生对古诗句精语句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5
关键词:诗词教学 兴趣 诗词氛围 诗词鉴赏
教师应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讲解方式与教学策略,使晦涩难懂的诗词教学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在提高高中生学习诗词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能力,让高中生将古诗词学习作为高中阶段难能可贵的回忆。
一、激发高中生对学习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只要有兴趣,就会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从高中生的兴趣出发,结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具体的诗词和高中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高中生对学习诗词的兴趣,从而爱上古诗词。我们不能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接受的都是处在时代最前沿的新潮事物,高中生早已对古代文人骚客的低吟浅唱丧失了趣味。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把先贤名句和时展潮流相结合,赋予古诗词时代的气息充分展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激发高中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讲解古诗词中男子对女子爱慕的诗句,让学生品味和现代社会男子爱慕女子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表达了君子对窈窕女子的爱慕之心,从而使感情更加细腻,娓娓道来。同时高中生又处在成熟阶段,情感活跃却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为此教师可以以《氓》为例讲解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故事。这是一首典型的受封建礼教迫害导致女子婚姻悲剧的四言古体诗,教师可以对这首诗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爱情的话题,从而增加诗词教学的兴趣。因为感情二字是高中生活中相对比较敏感的词,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是很少涉及的,但是高中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以及懵懂的心态从而会对感情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活动渗透有关感情方面的教导,从而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避免学生走入歧途,影响学业。语文教师把感情问题穿插到诗词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欣赏诗词文化的魅力,还有利于纠正高中生的感情观,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诗词风采的平台,让一些对古诗词感兴趣的同学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借助这种方式也为其他同学学习知识开通了渠道。近几年的高考题型中考查的多是高中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背诵能力,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高中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诗词鉴赏效率,也推动高中诗词教学的进程。
二、营造利于诗词教学的良好氛围
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描写的诗词背景、所写的故事情节都不是三言两语或者短短几行字就能概括的,它所描绘的具体画面也是高中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的接受和理解的。学生通过一字一字的读、背诵不但不会有很高的学习效率,长此下去学生无法进入诗词描绘的具体意境,从而降低学习诗词的兴趣,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具体的诗词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渲染课堂氛围,从而变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例如,在俞桂《送人到松江》中“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雨细雨过松江。”全诗的第一句主要描写了萧瑟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并且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和地点。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为学生播放具体的诗句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画面可以把学生带入具体的古诗氛围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具体含义。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营造古诗氛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中教师可以借助古色古调的《思乡曲》渲染具体的氛围,在《思乡曲》中如泣如诉的箫声可以充分表达离家游子渴望回归家中的那种思乡之情。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展现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的语言风格,显现诗词教学课堂的不同,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选择用更加具有诗意抒情的语言或者是华丽壮美的词汇来描绘诗词中的具体意境,从而为诗词教学课堂奠定具体的基调。例如,在《村行》的颈联中教师可以借助照片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看啊,在这张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到棠梨叶已经纷纷的飘落,呈现胭脂的颜色,如雪的荞麦花开慢山野,细细感受,仿佛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这让我想到《村行》中的诗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首先为学生营造具体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鉴赏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知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诗词鉴赏活动,提升高中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高中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举办小型的诗词朗诵会,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朗诵后的互相评点,带动学生欣赏诗词的热情,从而让高中生通过诗词鉴赏活动调动自身潜在的“诗人”情怀,并且主动尝试着自己写诗词。在学习诗歌《泥土》中就有关于仿照《泥土》创作一首诗的课后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借助具体的诗词欣赏活动让学生尝试着写,用发现的眼光发现生活中平常事物蕴含的大道理,写出普通但是却不平凡的诗词,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举办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结成两组对某一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主题辩论,从中总结归纳出该诗中诗人表达的具体思想感情和次要的思想感情,借此活动提升自身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古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细细斟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需要以时展作为教学的大背景,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并从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出发,营造良好的诗词教学氛围,举办诗词鉴赏活动提高高中诗词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6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读的欲望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够持久、爱转移等特点,因此,朗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朗读活动中全面提高朗读效果。如,我在课堂上常采用学生表演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细心地解读了文本。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孔子论水”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志向”、“有情义”、“善施教化”呢?然后带着个问题去研读课文,找住关键的词句写下自己的体会。在教学“德行”时,抓住“哺育”“奔流不息”,体会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有德行,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在教学“情义”时,从“流必向下”“或方或长”读出水的谦虚有礼,善解人意,领会水和顺温柔,有情有义,像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在教学“志向”时,引导学生想象:眼前是不是浮现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小到水滴、溪流,大到瀑布、江河、海洋?感受有志向的水像君子百折不挠的坚贞情操。在教学“善施教化”时,由“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想到万物入水,荡涤污垢,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水仅仅只有这四点美德吗?学生从水清澈透明,读懂了它――胸怀坦荡、坦荡无私、纯洁无瑕;水滴石穿,读懂了它――有恒心、有毅力;水川流不息,勇往直前,读懂了它――充满活力、勇敢顽强、志在千里;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读懂了它――有气量或大丈夫能屈能伸;水满则溢,读懂了它――懂得知足常乐,不能贪得无厌,满招损、谦受益……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个性解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思维也更活跃、更深刻了。
二、 大胆取舍,突显朗读的精当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留给学生所谓的“充分时间”从何而来呢?我想,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因此,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寻找教学的“抓手”,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段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教学既有较大的涵盖性,又更加精炼简洁,节约大量时间,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来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这首诗的灵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以课题为线索,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佳节”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抓“倍”这个字,引导学生从“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重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句话,扣住“更加”一词,初步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在引领学生精读时,以“为什么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主问题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通过“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多次让学生朗读,他们的理解感受在不断深化,思想情感在不断升华。
王维借“每逢佳节倍思亲”唱响了一曲思乡、思亲之歌。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老师的配乐范读,指名读,齐读,使学生走入王维的内心,把他的孤独,无奈,悲伤读出来!在迁移运用的环节,我请学生们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和大家说一说,如:生日时,家长出差在外;在轮船上执行任务;外地的同学没法和家乡的爷爷奶奶团聚……学文时,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积淀,动情的诵读水到渠成,朗读和表达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从而一步步品出了诗韵。
三、 经典示范,彰显朗读的艺术
随着信息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推广,已有许多老师范读课文时以媒体代替完成。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很有必要,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宜将教师的范读取而代之。范读,还需要加强。
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如在教学《荷花》形态各异时,我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荷花池中除了文中描写的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姿态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样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怕骄阳晒黑自己娇嫩的肌肤。”还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
在范读“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从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时,我一边读,一边用右手拿支粉笔展现眼前,慢慢来回涂写,画了荷花和荷叶;时而用力轻快大幅度画蜻蜓的样子。我不时用眼睛窥视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都用眼睛盯着自己,静静地欣赏,学意甚浓。学生的奇思妙想更是令人折服。有的学生说:“蝴蝶飞到我身边,对我说:‘荷花姐姐你真美啊!’”有的说:“小鸟飞到我身边,告诉我一路的趣闻。”有的说:“蜜蜂飞到我身边,告诉收获的甜蜜。”还有的说:“青蛙蹦到我身边,告诉我捉虫的快乐。”等等。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对教师范读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