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文1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每次端午节,奶奶家都会包起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来源:文章屋网 )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0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时刻娇宠着的书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叠的“小皇帝”,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仿佛离华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礼貌、自私自利等等劣习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遇到了挑战,危机四伏。为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二、发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从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三、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四、巧用多媒体,在激趣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偷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传承民俗,点滴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文3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范文4

关键词:语言接触;英语帝国主义;汉语耗损;英语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97-02

千百年来,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载体和身份的标签。但随着英语的强势传播,汉语越来越面临着危机。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1770人参加)显示,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了,其中45.0%的人表示“下降很多”。英语在国内的普遍运用和高度重视使汉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其次,国人的汉语自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不断衰微。中国一批正义爱国之士也表达了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忧虑:朱竞(2005)认为:“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守住我们的文化和根,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一、汉语耗损研究的理论背景:汉英语言接触

语言耗损(language attrition)指的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经过若干时间(例如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不使用而产生的第二外语或外语技能知识丧失或退化的现象, 亦可指操母语者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而产生的母语技能退化和丧失的现象(蔡寒松, 2004: 924)。本文所讨论的汉语耗损现象专指第二种。

下面笔者就汉语耗损现象做了具体调查研究。

二、英语全球化下的汉语耗损研究

通过笔者对大学生汉语应用水平的实验调查,进一步说明汉语耗损的程度,并探究背后的原因,以及汉语耗损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汉语应用水平调查

1.目标样本和试卷设计

本研究选取53名大学三年级学生(本实验中不考虑专业背景和地域差异)作为目标样本。测试为听写,由30个常用成语组成,其素材来源于各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语文基本功的客观题。为了方便计算分值,取了前25个成语进行统计,满分100分,每个4分,错误和空白都记0分。

2.评分标准

本研究通过对53名目标受试发放测试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然后统计这50名受试25个成语的正确率。试题的评分等级分为5个等级:满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满分100分;优秀80分以上;良好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

3.分析和结论

在对受试的测试完成后,我们统计了测试卷的成绩(满分100分)。根据我们之前的评分标准,目标受试的成绩分布如下。

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在50名目标受试中,没有满分受试存在,即所占百分比为0;优秀的有9个,占总目标受试的18%;良好的受试有3个,所占百分比6%,及格的受试有20个,占总目标受试40%;不及格的受试有18个,所占百分比36%,从数字上看及格人数最多,接下来依次是不及格、优秀、良好;也就是说大部分受试的成绩只是及格线上。

(二)总结

综合讨论结果,笔者在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过程中,将发现的成语错别字的几个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常见字写错或以拼音代替。如:“孑然一身”。错别字有“洁、截、了、桀、劫”;还有把“孑然一身”的“身”写为“生”;而“瞠目结舌”的听写中,有23个人写错,有“嗔、、瞪”等;错得最多的是“美轮美奂”有42个人写错,即错误率达到84%。还有人将“引吭高歌”写错为“饮行高歌”或是“引杭高歌”!还有很多受试将不会写的字以拼音代替:jié然一身!或只写偏旁部首,如“瞠目结舌”的“瞠”只写出“目字旁”,右边是空着的。

2.有些错别字类型单一,如将“甘拜下风”的“拜”写为“败”;而另外有些错字的版本相当多,如“工于心计”的“工”写错为“功、宫、攻”;“引吭高歌”的“吭”写错为“杭、行、航、亢、抗”,“引”写为“饮”;“瞠目结舌”的错误版本有“‘目字旁+掌’目截舌”;“铤而走险”为“挺尔走险”;“和盘托出”的错误版本为“盍盘托出”;“一副对联”写错为“一幅对联”;不一而足!

3.书写潦草。笔者将测试卷回收后,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被试只写了7个,其他都是空着的;而且大部分受试的字迹非常潦草,难以达到美观大方的汉语书写标准,更别说对美观程度要求更高的硬笔书法了。

本文的受试是大学三年级学生,从上面的实验分析过程看出测试的不合格率为36%,而且优秀率(18%)和良好率(6%)也非常低,也没有满分成绩存在,这个统计的结果令人心痛,汉语应用能力的不足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些是经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天之骄子,短短3年,汉语水平不足,怎能不令人担忧?

三、汉语耗损原因分析

对于汉语耗损原因,借用白先勇先生对现代汉语命运的阐释来分析汉语耗损原因。

(一)外患――英语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是由Schiller于1976 年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度被使用和诠释,而后来的Said在《东方学》中强调指出西方人制造出的东方学是被当作一种西方认识东方的框架与视角,它以西方对东方的支配、霸权为基础让西方处在有利地位而替东方讲话的东方学。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西方人在用自己的概念认识来间接影响和主导东方人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

(二)内忧――国人对汉语的轻视

千百年来,古老优雅、隽永有致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中最美丽的部分,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深邃的思想、代表着我们文化的印记,我们的根。但是今天的汉语危机却如此严重,让人心痛,折射出国人对于本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漠视甚至缺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57.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60.9%的人认为当下中国存在“汉语危机”。笔者觉得用朱竞(2005)的话来评述中国人这一狂热的现象最合适不过:“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另外,汉语危机还来源于中国人大量使用电脑取代手写,笔者所做的调查实验中就显示,有近半学生字迹潦草,难于辨认,或者缺横少捺。

(三)汉语危机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且看当下国人还有几人在吟歌赋诗?“迂腐、过时、晦涩”是许多人给古诗词扣上的帽子,但其实许多精髓、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便出自其中。连舒婷都给予古诗词极高的位置:“古典诗词的潜移默化,涓涓潺潺,积少成多,是我们平时想不起,终身扔不下的无形财富;是纯净的源头;是汉语的核心;是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文明社会的基本构架。”仔细品读这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很有共鸣,但是转眼看看当下,又觉得何其悲哉!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语在中国极受追捧,数以千万计的人学英语、还有一阵过洋节的热潮: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年年红火;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却无人问津;若遇到情人节刚好在春节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真是让人看了心寒!

究其原因,除了过分膜拜西方文化导致的文化崇拜外,对本国文化不自信、不认同是根本原因。民族认同感的缺失对于一个民族非常危险,因为“没有民族性我们就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基点”(阎真,2005;转引自陈海叶 2012);其次,与国人轻视汉语不同的是,东方文化已经在西方开始慢慢兴起,国学大师季羡林(2005)就曾预言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用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活动,济西方“征服自然”之穷,就可以称之为“东西文化互补论”。

四、结语

英语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害,而其背后的文化耗损更隐性、威胁性更大,因为这关乎民族认同感甚至民族存亡的问题。本文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甚至比预期更为严重,发人深省,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汉语耗损现象还在继续蔓延、中国文化还在继续受到戕害。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汉语如何延续传统血脉,走得更远更广,是摆在炎黄子孙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能否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最贴近我们内心深处的母语、或是吟唱在《诗经》、《离骚》、《蜀道难》中的连接着中华文化血脉的声音呢?

参考文献:

[1]Brutt-Griffler,J.World English:A Study of its Development[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2.

[2]Herbert munications and Cultural Domination[M].NewYor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1976.

[3]Phillipson R.Linguistic Imperialism[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Pennycook,A.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94.

[5]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6]季羡林.东方文化将再现辉煌[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5,(4).

[7]萨伊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8]舒婷.汉语的魅力值得一生体味[J].初中生世界,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