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创作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唐寅狂放不羁,恃才傲物,其狂放人格的形成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他的文学创作重情尚真,大胆表露自己的真实性情,不拘一格,不避俚俗,这与他狂放的人格是有一定联系的。
唐寅是明代历史上风格特异的奇才。他在文坛上名声显赫,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桢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他还是吴门画家中的重要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才气过人,风流倜傥,放浪形骸,常以诗酒自娱,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集才气与狂气于一身,钱大昕评价他“狂士标格,才子声名”(《像赞》)。对唐寅狂放人格及其文学创作进行论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唐寅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认识人与文之问的关系,而且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唐寅的人格、创作心态和人生悲剧。
一、狂放的人格形态
唐寅潇洒倜傥,放浪不驯。在明代,人们对其为人、创作就有品评。《新倩籍》:“唐寅,字伯虎。雅资疏朗,任逸不羁。”《吴郡二科志·唐寅》:“(唐寅)为人放浪不羁,志甚奇,沾沾自喜。” “顾磷《国宝新编》:“弱居痒序,漫负狂名”。他的父亲唐德广一心希望他能够博取功名,光耀门庭,专门“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而唐寅生性疏狂,放荡不羁,“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并与张灵“赤立泮池中,以手激水相斗,谓之水战,不可以苏狂赵邪比也”。在以斯文教化为圭臬的神圣之地,两人的行为实在是骇人听闻。唐寅不受礼法羁束,任情而动,在民间留下了不少逸事。他曾伪装成玄妙观的募缘道者,以修葺姑苏玄妙观为名,募得黄金五百两,然后“乃悉召诸妓及所与游者,畅饮数日辄尽”。与张灵、祝允明在虎丘冒着雨雪,假装乞丐。唱莲花落,讨来钱后就买酒在寺中痛饮,说:“此乐惜不令太白知之”。
对于唐寅狂放不羁的行为,还有一些记载,如:《六如居士外集》卷一《遗事》:“伯虎一日与诸友人浪游大醉,时酒兴未阑,遍索杖头,无有也。乃悉典诸友人衣以佐酒资,与诸友豪饮,竞夕忘归。乘醉涂抹山水数幅,明晨得钱若干,尽赎诸典衣而返。其旷达如此。”
清梁维枢《玉剑尊闻》卷九《简傲》:“唐寅与客对弈,有给事白浙来访,人其厅,与寅揖。寅日:‘正得弈趣。’给事趋而出。至黄昏,寅弈罢,始访给事。舟人告:‘给事已寝。’寅日:‘吾亦欲寝。’竞上给事床,解衣卧,引其被相覆。给事欲与谈,寅酣寐不应。至明日.午已过,寅犹未起。给事欲赴他席,呼寅,寅日:‘请罢席归而后起。’给事登舆去,寅竟披衣还家。”
《明诗纪事》说:“唐伯虎疏狂玩世,嵇阮之流也。”嵇康、阮籍是魏晋狂士的典型代表,唐寅任情纵性、有违世俗,特立独行,把他归入嵇阮之流,充分说明唐寅身上具有狂士人格特征。
二、狂放人格形成的原因
人格的形成及其存在状态,必定受其自身先天和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唐寅也不例外。他先天赋就的性格特点中就有狂的一面。唐寅天赋异才,使他恃才傲物。唐寅的狂放有其先天秉赋的因素,又有后天因素的影响。明中叶吴地商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的新变,市民意识的兴起、吴中放诞率性的狂狷士风的盛行.对唐寅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唐寅狂放人格形成的后天因素首先是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唐寅出生于苏州吴县阊门吴趋坊一个市井商人之家。唐寅二十五岁左右,父母、妻子相继离开人世,亲人的亡故使唐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无心科举,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弘治十一年(1498),唐寅参加应天府乡试,夺得解元桂冠。乡试第一的荣誉使他更加轻狂得意,踌躇满志。然而第二年的京师会试中。唐寅因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而下狱,被革除功名。贬至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遂还乡。弘治十八年。唐寅在桃花坞建成桃花庵,鬻诗卖画为生。正德九年,唐寅四十五岁时,宁王朱宸濠慕其名,“以厚币聘伯虎”。唐寅赴聘,觉察宁王有谋逆之心,“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五年后闻知宁王果然起兵造反,唐寅算是逃过一场劫难。
唐寅的一生是充满不幸和痛苦的,父母亲人的亡故,仕途功名的决绝,使他被一种巨大的悲凉和绝望所包围。特别是科场舞弊案的打击,致使他多年后做梦都为之心惊胆战。
“二十年余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自分已无三品料,若为惹一番忙?钟声敲破邯郸景,依旧残灯照光床。”(《梦》)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使他深切体会到“人心不古今非昨”(《怡古歌》)。从此,唐寅更为颓放,以磊落不羁之才,放浪形骸,终日过着纵情诗酒、寄意名花的生活,开始了一种融痛苦于狂放中的人生实践。
其次,明中叶吴地工商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吴中文人好尚,市民意识的兴起也是造就唐寅狂放人格的现实土壤。
明中叶,由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苏州成为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而三吴为最。”吴地商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观念、社会风尚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吴中)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虽腧制犯禁,不知忌也。”王铸在《寓圃杂记》描述苏州的景象是:“闾檐辐辏,万瓦甓鳞,城隅濠股,亭馆布列,略无隙地。舆马从盖,壶觞孽盒,交驰于通衢。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舞与市声相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吴中文人不再一头撞在科举的南墙上,更不愿为腐败的政治殉身。放旷成为多数人认可的选择。如唐寅的朋友祝允明“好酒色六博,善度新声,少年习歌之,问傅粉墨登场,梨园子弟相顾弗如也,显示出与传统士阶层处世态度的有意对抗。他们蔑视传统礼法,反对个性束缚。追求世俗生活的欲求,追求个人自由和情感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吴中文人好尚,市民意识的兴起,对唐寅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唐寅出生于市井商人家庭,“居身屠沽,鼓刀涤血”,因而,唐寅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相比。市民气息更为浓厚。其放荡不羁、纵诞任情性格的形成,除与他本性中的狂狷气质有关.还应归因于明代市民社会优越的文化、经济条件。
第三,狂放傲诞士风的盛行也是形成唐寅特立独行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长于江南地区的吴中诗人,与生俱来地受到明丽秀媚山水景致的陶染.他们大多生性旷达清狂。追求自由放达。他们对社会与人生进行了新的思索,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一批“狷狂”之士。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写道:“吴中自祝允明、唐寅辈,才情轻艳,倾动流辈,放诞不羁,每出名教外。”陈登原《国史旧闻》卷四十八中列举了明代横放才士多人.有桑悦、罗圮、刘俊、王廷陈等。由此可见,明中叶文人才士恃才放达,横放傲诞,这种任诞狂狷之风的盛行对于唐寅狂放自傲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狂放人格与文学创作
唐寅的诗歌创作重情尚真,大胆表露自己的真实性情,抒写性灵。他的诗歌多不经意之作。不务锻炼工巧,而才情富丽,时发奇趣,自成一家。这与唐寅狂放的人格特征不无关系。
1.唐寅狂放人格在现实行为的层面上,表现为任诞不羁。傲诞狂狷。透过诗歌走进他的心灵时,可充分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疏狂和傲诞。如他高中解元后的一首诗,“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题画》),得意与狂傲溢于言表。唐寅的狂放还显现于诗文中对前代狂者的仰慕和追求,在诗歌中自比魏晋名士,“君不见刘生荷锸真落魄,千日之醉亦不恶;又不见毕君拍浮在酒池,蟹螯酒杯两手持。劝君一饮尽百斗,富贵文章我何有?空使今人羡古人,总得浮名不如酒。”(《进酒歌》)再有唐寅特别喜欢以李白自比,“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唐寅恃才不恭、自负和自信,于此可见一斑。唐寅认为自己与李白不同的一点就是“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虽有辛酸,却也彰显了诗人的傲气。虽然自己没有李白得到皇帝征召的经历,但也有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秉性,“不上长安”却醉心于“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的自在生活。
2.唐寅狂放人格是与主流价值取向背道而驰的。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完全抛开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体现出一定的市民性、世俗性和享乐性。
首先,科考案之后,唐寅主要靠书画谋生,商品经济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诗中毫不隐讳自己“鬻画”的创作目的。“诗文书画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之二》)。“青衫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中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3.狂放人格的行为表现是不拘成法、随心所欲的。唐寅的创作风格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他的诗歌不论是抒写人生遭际的激愤之情.还是充满醉意的闲适之歌。或是失意士人愤慨的倾诉,或是风流才子快意的调侃。不拘一格,任意挥洒,不避俚俗。王世贞评价唐寅的诗“如乞儿唱莲花落”。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3
有了交流讨论的抛砖引玉,学生的思维如洪涌而来的浪花般跃动而出。此时,学生要整合好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这是个性作文创作的最好表达方式。从命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再到遣词造句,学生的文采一一透露于文字之间,简单的复制绝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过程也是文学知识的展现过程。初中作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江苏省响水县双港中学殷晓海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话题作文,都本着“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原则,鼓励学生寻找源于生活的素材,抒发真情实感,打破传统单一的作文模式,使之迸发活泼的氛围,充分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不囿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产生联想。这样,学生就能张开翅膀,在富有创意的万里晴空看尽万里山水,从而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作文状况,写出富有特色,语言流畅的好文章。一方面,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讨论与交流为其带来写作思路的来源,发散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渐模仿然后在加上个人特色,是迈向个人创新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必将努力超脱窠臼,继承创新,摆脱束缚,另辟蹊径,将个人色彩溢于文字间,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整合的文章,凝聚集体智慧,具有可读性,也闪烁着个人作文创作的火花。若是缺乏讨论交流,脱离模仿借鉴,学生的思路不能得到开拓,则作文创作效果不佳。有成就的作家不忌讳模仿,重要是模仿中要有个人特色,才能创作出精彩的文章。
二、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及评改
完成作文创作后,对作文进行批改及评改是重要的一步,而学生对于创作后的文章所存在的缺点不能及时指出,不了解对于自己写出的文章到达什么程度。这时候只能留给别人评价,毕竟局外者清。这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矫正错误,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传统教育模式来说,这场剧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能担当听众的一角,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因此,要打破一人独霸的僵局。按照新课标理念,作文修改主要分为老师面评与学生互评两种形式。老师面评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展开关于作文的一个交流过程,相互讨论作文中的优点与缺点,这个过程彰显了师生关系之间的互相平等与互相尊重,而学生互批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了解,因为每个学生的阅历不一样,审美观点、作文功底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借鉴与相互学习的过程,使双方能从各自的文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实验证明,相比于老师的评语,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较为高,再者,相比于老师,学生批改作文更加认真仔细。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有教师主评、学生主评与师生共评。师主评是教师作为评讲主体,对作文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全面的解读。学生主评是学生作为评讲的主体,可由一人进行主评而其他人进行补充的形式进行。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生共评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共同挖掘文章的价值所在。特别要注明的一点是讲评要注重激励,要善于发现长处,找出文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另类的创新,将特别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在学生间相互传递,让大家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之处。这样不仅让小作者感受到当作家的愉悦感,而且激励学生之间竞争意识,在竞争同时得到作文水平的一定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关系方面,要发展学生个性,激发思维活力,需要理清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提倡开放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使自己的角色转变:努力成为学生生活的促进者,与学生一起经历各种辛酸,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了解学生的动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对待,宽以待人,相互尊重。教师不要摆出一副高傲在上的样子,而是要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克服在写作中的惰性,从而实现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铸造出拥有个性,凝聚集体智慧的作品。
三、小结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4
从艺术创作的共性来看,创作素描基础教学的范围,不应是单纯的基础教学。绘画制作表现基础、画面构成表现与设计、专业理论基础等,都应该纳入基础教学的范畴里来。因此创作素描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理论基础教学、创作思维训练、表现技法训练、综合材料运用努力训练、思维表达陈述训练、作品归纳与展示训练共六个方面。其具体要求与课时如下。
1.第一单元课题:理论基础教学
创作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这包括理论、技法与感受。创作素描作为艺术专业创作的前期课程,艺术创作理论基础更不仅仅限制于,作画经验与步骤之间的讲解。教学目标为: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技法训练等方式将学生逐渐从,基础训练带入到创作思维训练中。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课中那些单纯的基础训练转变为在艺术思维指导下创作训练,通过观赏、讲授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通过剖析一定成功艺术家创作思路的例证;建立起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以速写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改编等一些创作练习的理论指导依据,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和习惯,为进入以后的专业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取决于当代学生所具有的特性(强烈的时代性、思维敏捷、易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强等)所决定的。而对与学院所开设的文化理论选修课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为从事创作的理论积累又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具有深层的文化修养不一定就能画出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但却能一些其创作的品格。
2.第二单元课题:创作思维训练
创作思维训练它是以区别传统素描对物象的透视、解剖、质感、结构等因素的如实表现,以追求描绘再现和塑造能力而提出的。创作思维训练的出发点是:解放学生的观察力,从自己的兴起点入手,发现并引用物象在画面里的图式结构,用结构的、设计的、意象的造型方式引入想法,并且在这些图式的实验中提炼种种造型因素和可能性,启发学生的思想主动性,在自己对传统写实性素描的基础上“分娩”出自己对物象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观点。在创作思维训练的课程中,每一副作品都是下一副画的实验延续和造型暗示,即每一件作品都是大造型意象框架内的一部分。只是承担的造型因素和分解方式各自不同,这种思维的连续性训练,是学生在过程中随时检验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问题。如蒙德里安对“树”的研究方式,毕加索对“牛”的造型系列分析,都能看出画家如何从自然物象的客观形态中提纯出形式语言和符号内容,他们把对物象的自然观察融入一种形而上的超越客观物象本身规律的一种观念。
3.第三单元课题:表现技法训练
对于创作素描训练课程中的表现技法训练单元,首先本人想引用一句话“功夫在画外”。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在说,“画画的人基础要扎实,功底要厚重。”但对于什么样的基础才叫“扎实”却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因为我们不能将从事写实与抽象表现绘画的人放在一个标准上出评价。本人认为对于审美修养的培养,应更甚于对技巧的偏好,毕竟只有“眼高手低”的前提,才可能在绘画艺术中更具创造与思维能力。吴冠中先生说过“无情时努力画画,有情时奋力画画”,这就是说做画时对“有感觉”和“没感觉”两种状态的处理方式。因此在该个单元的训练中,教师因结合理论单元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人文审美意识培养,以培养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主见,有思考,有兴趣的进行多种尝试。再则并是探索与分析各专业表现技法的特性与同性找与自我表现最融洽的方式。当然,学生的资质不同,在几周课里不可能解决他们的每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更谈不上运用自如,但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方向,提供了一种可能,这对他们树立学术理想也是很重要的。
4.第四单元课题:综合材料运用训练
本单元训练的要求即是,打破学生对素描表现媒介转换的意识。要积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突破素描仅仅是作为基础训练的概念,将其上升到作为“架上绘画”的范畴里。这一阶段,学生将要运用的材料多样,有色粉、丙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麻、沙子、石膏、旧画报等。这些材料在丰富他们的想法和兴趣的同时,提高和增强了他们实验的积极性,但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混乱与不和谐的画面,这恰恰说明学生们对于他们自身在处理想法、造型的手段以及与材料的结合上出现问题。还需要在对于材料的运用和画面的把握还有整体想法贯彻上都要进行认真推敲和思考。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从早就培养关注材料,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与手段去艺术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5.第五单元课题:思维表达陈述训练
从素质教育来讲,培养美术工作者,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理解力、创作力、与表达力。全面提高他不同于常人的艺术修养。在创作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交流、探讨各自在实践过程中甚至在思考过程中的想法与心得,并都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中吸取精华,以培养我们的学生多思考、善于表达、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的好习惯以最终为培养能画、能写、能说的艺术家而做好前期工作。
6.第六单元课题:作品归纳与展示训练
俗话说“三分长像,七分打扮、三分画,七分裱”,对于如何整体、系统的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这也成为创作素描课中要涉及到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通过一定时期的实验尝试不同的题材与表现方式,慢慢的沉淀下来最终发现在一定时间里自己所要的“东西”或者说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由一个“点”不断的发展成为一根“线”最后成为一个“面”的创作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该课程快结束的时间里,引导学生将自己画的作品整理、调整从具有“思维延续性”与“发展性”的系列作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再精彩的作品,它的精神文化承载量是有限的,有时间宽度的系列作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二、结语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5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王阳明 《大学问》 《大学》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28-02
《大学问》是阳明研究古本《大学》并对朱子《大学》的解读作了批判之后的结合。《大学》一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唐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南宋,二程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且朱子重新做了编排整理后,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从此《大学》成为宋代以后历代读书人必读的经典,朱子对《大学》所做的解释也因此而成为历代所公认的权威经典,及至明中叶,王阳明心学成为明代儒学的主流。王阳明由早年信奉朱子之说转而怀疑并批判朱子之说,因而才有《大学问》一文的创作。王阳明《大学问》的创作,构成了继朱子之后解释古本《大学》的另一经典范本,在阳明心学体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问》一文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思想,是研究心学和理学分歧的重要素材。
一、宋明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也称宋明道学,它是从北宋三先生开始,后经北宋五子逐渐发展及演化形成的三种学派:即以张载为代表的气学、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在这三派当中,理学和心学影响最大,所以自心学形成后,有“范围朱陆而进退之”的说法,这基本上成为宋明儒学家共同的为学路向。[1]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其最终归本于孔孟儒家的心性之学。心学发展的演变史,在《象山文集序》中,王阳明认为,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尧舜禹时期,即心学之源头。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即心学,它最终可追溯到尧、舜、禹时。在书中,他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2](《王阳明全集》卷七,第245页)
第二阶段,尧舜禹时期至孔孟时。王阳明认为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后受到墨子、告子学说的影响,心学大坏。阳明云:“迨于孟子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同上)
第三阶段,从孔孟之后直到宋代。当时周敦颐、二程开始追寻‘孔颜之宗’,精一之传已开始萌发其端倪,王阳明说:“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同上)
第四阶段,即心学发展到陆象山时,已基本成熟定型。王阳明在书中谈到:“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孔孟之传”。(同上)
心学发展到明代时,王阳明承接陆九渊之路,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到明中叶,王阳明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提出“致良知”说,使理学中心学的一派取得完成的形态,盛行一时,才打破了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3]《大学问》乃阳明晚年之教,钱德洪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全集》卷二十六)
作为“师门之教典”,《大学问》作于阳明的晚年时期。阳明作《大学问》是他领悟了圣贤之旨和专提“致良知”后这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阳明思想境界可谓是达到了“所操益熟,所得益化”的境界,因而成书于这一时段的《大学问》很好地反映了整个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这为我们了解王阳明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大学》对于重构整个宋明理学的重要作用
从思想内容上,《大学》之所以成为儒家重要经典,是有其重要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渊源的。其一,《大学》作为儒学系统纲领性的作品,它为维系整个儒学道统的传承提供了一个中间媒介的作用,充当了一个纽带环节,为整个儒学道统的传承提供了一个中心思路,因而《大学》成为历代儒家所奉认的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二,《大学》系统地解决了“大人如何为学”这么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思想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教化民众,提供了理论凭据,为当时统治者教化民众,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于学者修己治人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
其三,《大学》作为儒学系统纲领性的作品,为对抗佛道提供了坚实的堡垒。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受到很多学者甚至是帝王的推崇,因此儒学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道家在战国时期就与儒家相互争执,互相批评,汉朝道教形成后,儒佛道三家各执一端,相互排斥,相互抨击。于是,一些儒学者们开始寻求回应佛道挑战的方法。及至唐代,佛道更加盛行,因此崇信儒学的韩愈提出了“儒学道统”以抗衡佛老,韩愈说: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4](《原道》)
韩愈提出道统以对抗佛道,他发现《大学》中的内容格、致、诚、正、修等内圣与齐、治、平外王方面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佛道所关心的仅在内修方面,而无外王这一块,儒家所关心的不仅有内修,还有外王,这样儒学就足以拒斥佛老,于是韩愈将《大学》推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后朱子将其收编入《四书》,并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能融合贯通内外之说,足以拒斥佛老。后学儒家基本上都是按照韩愈所开创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的。
三、《大学问》——回应朱子《大学》的解释
朱子在对《大学》作了重新编排整理之后,于是《大学》成为了儒家必诵的经典。王阳明崇信儒学,他早年对朱子《大学》的解释也是深信不疑的,并且躬身实践。《年谱》记载早年时期的王阳明:
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龙山公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皆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不得,遂遇疾。(《阳明》卷三十三)
可见,早年的王阳明非常信奉朱子之学,并躬身实践,但未得圣人之学。后来王阳明思想开始转变,逐步放弃了朱子之学,《年谱》记载:
一日读惠翁上宋光宗书,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探讨虽博,而未尝循序以致精,宜无所得,又循其序,思得渐渍洽浹,然物理吾心终判为二。(《全集》卷三十三)
可见,王阳明思想已经开始由信奉朱子之学发生转变进而放弃朱子之学。及至王阳明37岁时,被贬到贵州龙场,并在龙场悟道。由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认识到圣人之理全在个人,而不在于外在事物。所以王阳明彻底放弃朱子之学,转而回归内心,从个人心性之上去求圣人之理,《年谱》记载了当时王阳明在龙场驿站时的情景: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全集》卷三十三)
这表明以龙场悟道为界线,王阳明已经彻底放弃朱子之学,转向心学发展。而对于儒家重要经典《大学》的诠解,阳明最终亦由亲身践履的功夫中得到了内在心性的印证,完成了功夫的内在转换,彻底抛弃了朱子对于《大学》的解释。而在之后的躬身实践中,阳明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大学》独特的见解,而《大学问》正是阳明研究《大学》思想的成型之作。
所以综上所述,王阳明《大学问》的创作,它不是悬空臆想的,也不是对朱子盲目的批判,而是王阳明通过自己的躬身实践之后,发现权威的朱子之学是错误的因而给予《大学》另一番的解读,它是王阳明亲身实践体悟出来的。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5.
[2]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