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1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企业对内部审计“内向性增值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企业的内审部门而言,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人才、技术、管理等软件条件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内审的要求,这种矛盾的日益激化直接威胁到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上世纪90年代,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做法在西方国家就已屡见不鲜,这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综合业务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堪忧

笔者曾向上海市国有企业发出100份调查问卷,对其2006年的内部审计情况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9份。通过分析,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完善。有48家企业都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只有1家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说明上海市国有企业认识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只有17家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仅占总数的35%,其他的32家与纪检监察部门或者财务部门合署办公,这是机构改革、缩编人员的结果,并非从内部审计制度职能需要考虑。另外有5家企业建立了审计委员会,仅占总数的10%。

其次是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够高、独立性较差。调查显示,26%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财务经理领导,57%受总经理领导,17%受董事会领导。

第三,内部审计职能和工作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根据调查资料,49家企业全部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73%的企业开展了财务预算审计,并且有离职情况和基建项目的企业都分别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工程审计,但只有18%的企业开展了经营绩效审计和12%的企业开展了内部控制审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仍是传统的“经济监督”审计,对管理活动审计相对较弱。

第四,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配置看,内部审计人员中来自审计专业的只占7%,绝大多数来自会计专业,而其中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法律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更少。公司中从会计、财务、管理部门转到内部审计部门的现象突出。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来看,主要是会计继续教育及参加CPA考试的形式。国家审计部门及内部审计师协会举办的各种专题性质的培训班没有得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响应。

从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上看,25%的企业只有1个内审人员,38%的企业有2-3个内审人员,虽然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来说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配下级公司人员,但是二级、三级企业就很难有效完成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以及方式的转变;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从总体上提升竞争优势。因此,当前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很有必要。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决策分析,考虑是否开展外部化以及外部化的内容,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内部审计外部化有4种实现形式,即作为内部审计补充、审计管理咨询、合作内审、内审职能全部外部化给会计师事务所。无论企业选择哪种方式,都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和成本来决定。但是成本将不再是企业管理层做出决定的唯一依据,审计服务的有效性,即能否在相同的成本条件或更低的成本支出下,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采用作为内部审计补充、审计管理咨询以及合作内审的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成本效益做出决策。比如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领域,可以采用“作为内部审计补充”的形式,借助注册会计师完成依靠内部力量无法完成的工作。企业对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等方面可以采用“审计管理咨询”的形式。

对于那些内部审计业务很少的中小型企业,难以聘到高水平的审计师,单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此时“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部化”则可能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保障措施

首先是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态度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企业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只要能更有效果、更高效率、更经济地达到这一目的,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是可以次要考虑的。

其次是要重设内部审计机构。建议我国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都应参照国外成功模式,设立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机构,如审计委员会来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第三,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鉴于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时,建议企业与外部审计师联合对员工进行培训。根据企业的需要壮大内审队伍,强化内审力量。

第四,确保良好的内外沟通。企业管理当局应通过深入细致的交流,尽可能缩小外部审计师工作效果与内部管理层期望之间的差距。同时,企业管理层应使内部审计人员明白,外部审计师是来帮助他们而不是来抢他们饭碗的,消除担忧增加信任感,使内部审计师真正接纳外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2

银行电子化业务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兴起,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财会工作模式和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签证与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新的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导向性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结合,它规定了内部审计应从何处入手、如何着手、何时着手等问题。目前有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账项基础审计是从会计科目入手,以凭单核对为重心,目标是检查账目有无舞弊情况,着眼点在于数据的可信性。这种模式在银行现场审计中使用最多,体现了传统银行内部审计“查错纠弊”的本质要求。通过凭证的核对,可以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但这种模式费时费力,即使采用抽样审计技术,也是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抽样,难免遗漏重要事项,也难以做深入的分析,查找错误或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不能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缺陷。在银行电子化业务条件下,不宜单纯采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二)制度基础审计强调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制度基础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控制度各个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内部审计检查。制度基础审计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就内部管理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使内部审计人员过于依赖内部控制测试而忽视其他环节。随着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银行电子化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条件下,产生经营风险的原因很多,其中网络技术安全是最主要的因素,它不仅有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还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操守问题。所以,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也不能充分适应银行电子化业务条件下的内部审计需要。

(三)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银行电子化业务经营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做出与银行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对银行电子化业务各种经营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使内部审计工作适应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快速发展要求。

从以上分析来看,银行电子化业务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应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为主,兼顾其他两种模式。因为高一级审计模式并不是完全替代低一级审计模式,而是内部审计适应现代银行快速发展的一个不断自我调节、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增强银行电子化业务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预警、完善内控建设。在银行电子化业务的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功能应由传统的“查错纠弊”转向注重风险监管,将工作重点放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保障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上。通过功能创新,使内部审计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判断和预警风险,在问题扩大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银行电子化业务所带来的新问题,迅速建立和完善与金融风险预警相关的各项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来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正常运作。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革新内部审计技术和手段。为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处理手段必然要由手工操作提升到电子化处理,从“绕过计算机审计”转变为“利用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它的运用既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与准确性,也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审计人员只需集中注意于那些需要专业判断的部分。二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可帮助审计人员扩展审计的范围,使审计的范围由书面向其他媒介扩展,既包括以书面形式保存的文字资料,还包括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磁媒介或其他储存器中的数据。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1、文书及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人员可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审计文书管理,如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档案均可由计算机协助处理,方便日后的查询及调阅。而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计算机外设的增多能使计算机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转化为数字处理并存储,由此满足了审计各种方式取证的要求,更为审计工作的无纸化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2、利用辅助的审计软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专门的审计软件对银行业务进行辅助审计,直接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协助内部审计人员做出判断。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会使用计算机的某些应用软件,如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有一定的编制程序的能力。

3、在银行业务系统中嵌入预置的审计程序。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业务系统的开发、验收工作,同时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预置或嵌入到业务系统当中,用来即时鉴别出特定的或程序无法识别需要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业务事项,并把它们复制到审计人员的文件中。预置审计程序的技术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的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及手段。

(三)结合现场审计,大力开展非现场审计。我国银行业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现场审计方式,这是由我国特有的金融环境决定的。但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内部审计仅仅依靠传统的现场审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银行业的要求,内部审计方式要有转变和创新,必须走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路子。两者结合可以解决现场审计的三个不足,一是可以实现适时全程监督,解决了现场审计事前对风险预警力不从心的现状;二是可以节约审计成本,通过非现场审计发现风险隐患,从而指导现成审计查证工作,使现场审计更具有目的性,避免了现场审计的盲目性;三是非现场审计的出现,顺应了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解决了现场审计在某些查证领域的不足,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效率。

(四)扩大审计领域,开展金融科技审计。金融科技审计是金融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金融科技在金融业得到普遍应用的必然结果,是防范和化解银行电子化业务而产生的风险,保障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对计算机稽核审计大致可以分为对电子化应用管理的审计和对电子化应用系统的审计。前者包括对数据处理中心和计算机应用部门的人员管理、组织分工、工作流程、权利制约等的稽核;对有关计算机安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稽核;对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的安全保密意识的稽核;对电子设备管理的稽核;对应急计划的制定及其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的稽核。后者具体有对计算机场地、环境的稽核;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等的稽核;系统的运作环境和业务处理程序等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足够性、效率的稽核;对系统开发、使用、维护、变更中的控制的稽核;对数据备份、恢复机制的稽核。

(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银行要努力提高审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审计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审计创新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审计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审计创新效率;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加速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形成一定的技术扩散面;加快借鉴、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审计经验和技术。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1引言

在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系,是实现电网企业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而审计信息化建设,无疑为实现电网企业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高瞻远瞩的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国网公司的审计工作“十一五”规划中也将审计信息化工作作为今后—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可见公司系统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也至关重要。笔者就宁夏电力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谈谈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点浅见。

2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依托于国网SG186工程项目,由中电普华公司开发的一体化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及用于现场审计工作的审计作业工具两大平台。一体化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是国网公司总部审计管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到网省公司、到地市公司的信息高速公路,主要管理国网公司系统审计决策、重点、计划、统计、日常事务等事项。在制度的约束下,大量审计工作在平台上运行,起到信息共享,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审计现代化水平的作用。审计作业工具通过对多种财务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财务数据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达到快速锁定审计方向、把握审计重点并形成完整审计项目资料(记录底稿、审计报告)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应用,审计部门领导可以通过软件,科学地进行审计计划的编制,评估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可以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内,利用软件的各项特定功能,建立一个关联的整体,满足了公司审计业务管理要求。软件通过不同审计项目搜集、分析、加工、筛选后得到的企业信息,按企业名称分类存放到审计软件的中心数据库中,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并获得被审单位各方面的详细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审计是企业控制制度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成效。使用软件进行内部审计作业和管理,加强了企业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规范化控制。审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权限的控制,对不同职能岗位上的人员的操作功能加以限制。结合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基本满足宁夏电力公司审计业务的信息化应用要求。审计作业工具基本达到100%的使用频次,但审计综合管理系统的登录频次偏低,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偏弱。这些都暴露出审计综合管理系统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督促厂家完善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和考核的实施,也是审计信息系统使用效果的有效保障。

3ERP实施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宁夏电力公司ERP系统的全面上线,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系统可以让审计人员快捷、深入地了解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并在业务抽样、正确性复核等方面提高效率。如何有效的利用ERP数据、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多样化的分析,审计穿透快速方便以及信息实时,在线监控能够实现等特点,与审计工作实现有效地对接,无疑是现阶段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笔者有幸对上海电力公司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浙江公司和上海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浙江公司审计部2002年起,分阶段、分模块地开发了审计信息系统,经过近4年的不断改进,在2006年就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和集财务、工程、用电营销各种数据源接口软件为一体的审计信息系统。2008年浙江省电力公司用于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达到200万元。上海电力公司结合SAP系统实时在线业务审批和监控功能以及权限的设置和记录,为强化上海电力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帮助上海电力规避内部营运风险,并且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依据。这些好的经验无疑为公司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4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其对策

在国网公司系统全面倡导内部审计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趋势。通过评价和改进财务会计控制、经营管理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促进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完备监测评估体系为前提,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核心,以严格的审计监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沟通渠道为支撑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对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各个个功能要素进行孤立的审计,而要站在全局和系统的高度,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活动和相互作用的效果进行审计,要从总体上对内控能力进行动态、系统的审计评价。这样,只有依托信息化条件,审计人员才可以利用计算机决速、准确的特点,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效益审计,扩大审计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使得内控审计成为可能。因此,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审计手段必须从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内部审计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审计项目管理

5.1审计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笔者认为审计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原来的手工对帐审计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最后应该发展到以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

5.2审计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审计的信息化,也对审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管理主要是利用审计项目管理软件,完成对审计项目的管理、对审计成果的管理、对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等功能。从审计项目的立项到审计项目的实施再到审计项目的终结和归档,审计管理系统都可以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对于审计成果,审计管理系统能够方便的进行存储、检索和维护。审计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审计项目完成的情况等进行考核。

5.3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综合管理系统、作业辅助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力公门户系统,各系统的怍用如下:

5.3.1综合管理系统

通过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整个企业年度审计计划的申报与审批、审计文书档案的管理、业务台帐的统计汇总和基础报表的自动生成,并完成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审计任务的资源调配、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考评等。通过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库、审计专家库、审计案例库、审计对象库)基础数据资料支撑,为整个审计应用系统提供完整、有效的审计-基础佶息支持。在公司目前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现有的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基本能满足以E需求。

5.3.2作业辅助系统

通过审计作业系统辅助一线审计人员完成审计项目,实施电子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运用丰富的各类审计工具完成审计抽样和数据分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引导与控制规范了审计作业过程,降低审计风险。层层归集的基础信息及统计台帐通过系统接口与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并实现现场审计作业数据与远程公司审计部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公司系统的审计现场作业仅限于对财务数据的转换和查询,与浙江、上海公司拥有的财务、工程、用电营销等较为完备的审计作业工具系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5.3.3决策分析系统

通过决策分析系统辅助领导全面掌握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监控审计项目的工作进度。提取审计管言息系统、审计作业系统的相关数据,提供有价值的汇总缬:计信息,为领导宏观决策分晚基础。以公司目前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必须要结合公司系统ERP上线,财务管控系统的实施,充分利用这些系统中的数据库资源,与审计信息系统有效地对接实现业务流程追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配置审核等诸多功能,才能使公司目前的审计信息化进程得到质的飞跃。

5.3.4办公门户系统

通过审计办公门户平台系统,将公司内部管理的内容,向下属各分公司及直属机构有选择的进行公开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4

1.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愿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内部审计的人受工作年龄等实际情况的影响,很多从业者仍局限于审计理念的思想和传统的审计,内部审计方法的理解还不够,不知道会计信息的实施不只是解放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财务管理深层次变化的信息时代,缺乏内部审计信息的理解也阻碍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进程。

2.内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也不长,社会需求量处于正在增加的状态,真正的内审专业人员比例不高,很多内审人员都是财会人员兼职,难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难以胜任高科技和新业务的审计项目。大部分内审人员都是通过培训学习才开始从事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这些培训大多是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由于受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培训后,仍然不能熟练开展计算机审计。再加上我国目前已有的审计软件虽然较多,但软件的用法上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如果只培训而不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过的知识将逐步被遗忘,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3.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但内部审计方面还不能及时与会计信息化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内部审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仍然处在摸索阶段,存在功能简单,数据分析方法和风险管理不足,实时审计系统不健全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是一台计算机作为一个审计信息平台,不能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造成在线审计很难得到实现。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和开发相关软件的投入资金不足,企业在开发符合实际工作的审计软件方面也遇到了难题。不少企业硬件配置精良,却没有合适的软件资源可用,使设备形同虚设。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内部审计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报纸,专业杂志,各种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内部审计人员应意识到,如果不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不将计算机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就会失去审计资格。审计信息化在于领导,如果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工作放在首位,充分了解目标和信息技术概念和内部审计方法的含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素质,重视对来自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层面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要从战略规划的层面上高度重视信息化内部审计建设,采取有力的措施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提倡灵活应用基本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信息技术审计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于信息技术引入审计走高科技,以提高效率和促进建设和发展的内部审计信息。

2.注重内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为了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大信息技术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内部审计部门,各级内审部门也应与实际相结合,开展灵活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信息知识的审计水平,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培养一批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审计,具有信息化思维能力的审计人才。首先,高校会计和审计专业应把审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其次,后续教育要有保障,保证后续教育时间,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内容和力度。通过现有的在线审计监督平台,培训审计信息化人才,建设复合型骨干队伍,为审计信息化技术深化应用提供人才储备。

3.推进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普及

要加强内部审计软件的研发力度,除了继续完善内部审计软件在信息处理、数据查询、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功能外,还要在内部审计软件的智能化方面有所创新,如数据分析、问题判断和内部控制弊端等。我们要把业务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要开发和使用优秀的内部审计软件。在保证电子证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未来的计算机审计要向分析型方向发展,各级内审机构要建成各类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积极开发和完善内部审计软件,创新软件技术,通过软件的可视化、自动化、协作化等方式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使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三、结语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5

近年来,国际上防止会计舞弊的制度和手段不断完善,但是会计造假案例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的众多学者在研究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时,大部分强调加强市场经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建设和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这一要素对它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内部控制环境这个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

内部控制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

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像奥林巴斯、雷曼兄弟等都深陷会计造假漩涡之中,国内也频发了如华源集团、云南绿大地、科龙电器以及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这些情况下,大大减缓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及其管理的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对股票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使得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了信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政府、投资人、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的利益格局有着重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债权人的信贷行为,还影响企业员工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对于这一情况,虽然制度建设和企业员工的道德观的缺失是其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内部控制环境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1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设定了一个企业的基调,并且能够影响企业员工的管理意识,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以及内部审计机制等。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以下将从内部控制环境以上五方面来探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1 公司治理结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正常运转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各权力机关相互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组织结构设置和制度安排)。它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经理层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而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无法完全正确地协调这种利益关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也就不能形成严格的内部控制,企业就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1.2 内部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中,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以金字塔的形式来呈现的。但是这种形式层级比较多,并且每个层级的机构设置比较繁杂,人员冗余,每个人不能够完全明确自己的权责,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信息传递比较慢,时间滞后,甚至到最后容易出现信息传递错误,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1.3 人力资源政策

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人这个概念,它的向前发展与衰退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它的发展与否是与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能力是紧密相关的。这是由于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保证员工不会因谋求个人利益而进行会计信息造假,专业技术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员工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从而进一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这样一要求,科学严谨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可以满足的。

1.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内部控制效果,是企业内在的一种的精神、意识和理念。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操守,进而就不能够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也就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那么企业也就不能够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好,领导和员工沟通不畅,势必会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5 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机制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一大要素,它是公司企业进行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控制活动,是对企业内部其他控制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控制。要想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进行再控制。目前,由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分配不明确,这样就可能造成会计舞弊,并且这种会计舞弊没有被内部审计发现。那么内部审计机制就很难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不能对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这样,内部审计机构将形同虚设,造成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来看,对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合理的内部机构设置,明确权责分配

针对当前社会很多企业出现的治理结构混乱的情况,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比如目前我国企业中董事会内部化程度较严重,不能对经理层进行较好的领导和监督,企业应当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充分调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关系,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

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减少上下领导层级,缩减冗余人员,达到会计信息能够快速有效传递的目的。明确权责分配,能够使员工在自己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2 优化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应当建立统一、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政策,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政策,完善员工约束与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除了创造企业内部规范完善的规章制度环境之外,还应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建立完善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2.3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例如,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并培养管理优秀的人才。

2.4 加强内部审计机制建设。

针对这一点,企业应当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林俊,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改善与实施效果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2013

[2]秦娜娜、韩冉冉,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2期

[3]冯浩,石玲玲.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2(5)

[4]何玉芬.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内部审计文化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内笠作为一种传统的内部审计形式,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影响其工作的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紊质参差不齐,导致其不能积极地发挥防护与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加强内部审计法规建设,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评价,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改善管理,使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具有经济监督、鉴证评价和建设服务三大职能。在经济监督职能中,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股权结构及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内部审计成为公司发展的自我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就成为公司的自觉行为。在鉴证评价职能中,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运行,公司内部审计将在评价公司计划、预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服务职能中,公司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能因此也有了质的飞跃。

内部审计内置是指公司内部设立审计机构,配置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属于公司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内置作为一种传统的内部审计形式,存在于许多公司之中。

一、内部审计内里对公司治理的有利影响

内部审计内置于公司内部,可以自行确定审计时间,便于加强管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等,这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包括:

(一)审计时间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内置,内部审计人员就能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问题,并向公司管理当局报告,确保管理当局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造成重大失误。所以说内部审计是面向控制和面向未来的,信息的及时性显而易见。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人来源是年度报表审计收人,这样就导致事务所在业务上存在忙季(每年的1月份至4月份)和淡季之分,如果企业在事务所的忙季将内部审计外包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的内设机构和人员,不存在忙季和淡季之分,接受企业内部有关机构的领导,能在企业急需的情况下及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审计服务,保证管理层及时获得信息和采取措施。

(二)为公司管理层服务的忠诚度

内部审计职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忠诚不是仅凭利益性的契约关系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成为企业的一员,审计人员才能真正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着想,为管理层服务。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的成员,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他们的目标,再加上他们对企业组织文化的强烈趋同感,会更加投人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有着很高的忠诚度,这种高度的忠诚度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公司内部管理。

(三)公司内部信息的保密性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扮演着独特的内部监督与信息传递的角色,内部审计信息属于公司秘密,包含公司内部财务状况,经营策略等信息,内部审计内置可以有效保护公司秘密。

二、内部审计内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内五有局限性,仅仅是查错防弊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当初内部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维护国家财经法纪,致使许多人把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层的对立面,把经营管理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认为内部审计与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无关。这样导致公司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错误认识,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不予设置或削弱或淡化内部审计职能;更主要的是使内部审计人员把审计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为查错防弊,而不是积极地发挥防护与促进作用,重事后查处,轻事前控制;重违纪违法查处,轻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二)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影响工作的权威性

目前,部门、单位内部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并向其直接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方式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其它业务部门处于平行地位,使审计机构和人员难以处理与各部门的关系,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往往受单位领导及其他部门的干涉,甚至阻挠,使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充分发挥,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真实的审计结论,做出的审计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另外,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没有予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不够规范,久而久之,内部审计便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影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长此下去,内部审计在监督公司经营决策,内部管理,财务安排方面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三)内审模式选择和组织机构设置不适应审计监督的要求

公司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忽视其独立性、专职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等一般原则。对公司自身的特点及控制管理上的实际需要考虑粗略,缺乏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合理搭配,简单地发个文件,组成一个审计处或审计科,内部审计机构就算建立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较为随意,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了又并,并了又设,审计人员很不稳定,没有较稳定的机构,人员容易浮躁,很难为公司在管理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内置于公司内部就要求公司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许多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会计、财务、管理等部门转岗而来,有的审计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没有获得较权威的内部审计资格证书。没有高质量的信息,公司很难据此进行决策,就会影响治理效果。 三、针对内部审计内置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法规的建设

尽快制定企业内部审计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同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规定的考试课程,颁发统一的合格证书,方可执业。

(二)保持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不管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结果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在组建组织机构时,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会或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并对其直接负责并报告工作。这就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并根据单位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需要,随时对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应与被监督对象没有影响独立性的利益关系。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使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日常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是深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制,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内部审计结论客观、公正、真实的前提条件。因此,单位任何领导及其他职能部门都不得对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工作进行过问和干涉,影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做出客观、正确的审计结果;否则,应当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受到相应的行政及法律处罚。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围绕企业管理的需要制订审计目标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少的投人取得最大的产出,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以企业的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制订审计部门的战略目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做为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向企业的最高决策层、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管理层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但要查错防弊,更要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科学的审计目标,不仅只是查错防弊,要向管理深人,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合理化建议,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