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式方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1
一、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过程与方法,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检验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验根(是否为增根,是否符合题意),给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策略:设计密切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及其解决为导向,引导学生寻求解答之路,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的主要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出示情境1:某班有男生27人,有女生26人。同学们能据此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A: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生B: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同学们提出了10多个问题(此情境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提出问题,主要为第二个情境提出问题做好铺垫)。
师:出示情境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经过个人思考与小组交流,课堂气氛达到了。全班53人有48人提出20个不同的数学问题,经小组汇总后,筛选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 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各是多少?
问题2 两块试验田的总面积为多少?
问题3 第二块试验田的产量是第一块田的产量的几倍?
问题4 第一块田的产量是总产量的几分之几?
问题5 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各是多少?
问题6 当两块试验田同时种新品种时,应收多少千克的小麦?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那么怎样解决问题1?
生C: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kg,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3000)kg,则
■=■。
师:请同学们解一下。
生D:解之,得x=4500。
x+3000=4500+3000=7500。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4500kg,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7500kg。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做法吗?各小组各抒己见,此时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了。
生E: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是否为增根。
生F: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求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审(审清题意)、找(找相等关系)、设(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解(解方程)、验(双检验)、答(写出答案)。
师:只要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后面几个应该没有问题吧,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本堂课大家的激情很高,可能还有很多数学问题提出,希望各小组课后继续做这样的练习,这对大家掌握数学知识很有帮助。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一节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设置了数学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分式方程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情境,动脑思考,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来解决问题。
1.培养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本教学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选择了“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数学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本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
2.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本教学案例创设了身边数学为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的间的交流,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2
八年级下册的分式方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主探索并与同学,老师共同合作交流。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思想,使学生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的认识理解能随着学习内的扩充而不断的深化。让学生主动的获得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对新事物与已熟悉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分式方程的教学就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
(一)从改变教师的贯常态度和例行为入手,客观地进行教学改革。
在分式方程的教学指导上,只重视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分式方程;(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为零,使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舍去);不为零的则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过分的强调预设和封闭。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就是完成教案。
在分式方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上,评价角度存在局限,评价反馈时期长,收效少,评价针对性不强,评价方式单一,教师的语言已成套话,就是好或不好,指导意义不大,在评价作业上,教师书面评改,缺乏师生间的交流讨论,老师的定势思维形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4―6人,且每小组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都要内部团结,相互学习,讨论。每当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教师都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讲台上讲,教师在下面听,学生讲完后,小组与小组之间讨论并做出评价,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评析。再次就是教师批改作业时批改每小组的某个即可。但批改是详改,其余的作业由每组的某一个成员来批(轮流批改)然后把本子反馈给老师,老师再进行查阅,并做出评析。
(二)反思分式方程的教学的升华。
在以上的反思与尝试中,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及以后学习的分式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或高次方程做准备。
1.找相关分式方程的题目进行训练,即训练解题技能,增强解题能力。
2.培养解题兴趣,养成解题习惯。
3.提高思想认识,培养数学思维。
二、分式方程的教学探索。
数学是培养和发展人思维能力的,则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从闭锁规束走向多元化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培养激励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积淀,让学生不怕分式方程。
(一)让学生具有较持久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分式方程的核心任务是打消学生对分式方程的畏惧和顾虑,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使学生敢做,想做,爱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创新。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路解题,促使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我消化。变“我仿做”到“我会做”,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求异性,灵活性与敏锐性。
(三)加强学生的知识积淀,减少学生的知识误点积累,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
设改错卡,减少知识误点的累积,改错卡的内容包括错题,错因分析,改正措施,更正,巩固。
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混淆的知识不断的交叉出现,改变学生在学习中错误知识的再现。从而降低学生知识误点的累积。这样能使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识记得到强化,即能增强学生知识的积淀。
三、加强各环节的实践和开延性思维。
解分式方程是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高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打下基础。
(一)提出问题,列出方程。
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等,问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根据物理学知识“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会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不会很好的分析出来,会不会列出方程;3.对该问题基础较差的学生会不会有困难,应如何加以适当的引导。
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从分析入手,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用这些式子表示相关的量。然后列出方程,即为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做准备。
(二)归纳定义,寻求解法。
鼓励学生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学生自然会想到“去分母”,来实现这一转变,而怎样去分母呢?引导学生找分母的公倍式(也就是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然后求出的解,最后验根。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找分母的最简公分母;2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3把整式方程化为的形式(解整式方程);4把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公分母为零,则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分式的解。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会不会从所列的方程中观察到它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在于“分母含有未知数”;2学生是不是有利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3学生会不会相互的讨论和听教师的见解从中获取知识。因为怎样解分式方程是本节的核心问题,这又一次的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把待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化归到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探索分析,解决难点。
1.解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与。为什么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是原方程的解,而去分母后所得的解却不是原方程的解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分式方程的解而在什么情况下不是呢?
提出以上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懂得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这是为什么呢?如何进行检验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探索,并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认识.用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释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全面落实。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
3.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x-2=0或x+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x+2=0或x+3=0,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2.例1解方程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x(x+2)=0……第一步
x=0或x+2=0……第二步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或x-3=0.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中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3解方程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x-2=0或3-x=0.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练习P.22中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5x-4=0或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P.22中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中A1、2.
教材P.23中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例1.……例2……
二、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练习:……
(2)…………
(3)……
(4)……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作业参考答案
教材P.21中A1
(1)x1=-6,x2=-1
(2)x1=6,x2=-1
(3)y1=15,y2=2
(4)y1=12,y2=-5
(5)x1=1,x2=-11,
(6)x1=-2,x2=14
教材P.21中A2略
(1)解:原式可变为:(5mx-7)(mx-2)=0
5mx-7=0或mx-b=0
又m≠0
(2)解:原式可变形为
(2ax+3b)(5ax-b)=0
2ax+3b=0
或5ax-b=0
a≠0
教材P.23中B
1.解:(1)由y的值等于0
得x2-2x-3=0
变形为(x-3)(x+1)=0
x-3=0或x+1=0
x1=3,x2=-1
(2)由y的值等于-4
得x2-2x-3=-4
方程变形为x2-2x+1=0
(x-1)2=0
解得x1=x2=1
当x=3或x=-1时,y的值为0
当x=1时,y的值等于-4
教材P.23中B2
证明:x2-7xy+12y2=0
(x-3y)(x-4y)=0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4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学、渗透
《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
一、 在备课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挖掘。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应该挖掘知识间隐藏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把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到教案中去。比如,在讲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时,教师只有把握住数形结合思想,并坚持节节课渗透,学生才能抓住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的形成数学技能和思维。
二、 在上课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1)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对于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必须掌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时机和分寸。比如在讲《探索规律》时,教师从儿歌引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教师在此提问:“这个儿歌能唱的完吗?你怎样用简洁的话概括它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和讲解,自然地渗透了化归思想和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和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教师自然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启发学生领悟到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再比如在讲九年级《分式方程》一节,教学时不能只简单介绍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而是从复习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出发,然后依据辩证思想自然引出分式方程,接着带领学生领会两个概念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再利用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说出分式方程的解题基本思想,从而发现两种方程在解法上虽有不同,但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学生在知晓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概念和解法的辩证关系后,就体现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对立统一思想,就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收到一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2)在方法的提升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中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强调知识体系形成之后,在方法提升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总结和渗透。比如从研究过程上来看,二次函数的学习也体现了研究函数的一般套路和方法,研究“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可以类比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进行。也就是先画出函数图象,然后从图像上观察函数的性质注意,最后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性质,用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在应用的训练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初中数学中有许多体现“分类讨论”思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那么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2)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时多少?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通过解决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分析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认识物质世界。再比如“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们在探讨数量关系时常常借助于图形直观地去研究;而在研究图形时,又常借助于图形间隐含的数量关系去求解:
(1)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a+b|-|b-1|-|a-c|-|1-c|= = 。(2)如图,用8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矩形地面,那么这块矩形地面的面积S= 。以上两题,一个是利用数轴的直观性,结合实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是注意观察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将对应的数与形结合起来,体现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直观与简明,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三,在复习时,注重数学思想的延伸。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中,以隐形的方式蕴含于数学知识的体系中,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弄清楚教材中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它与数学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适时作出归纳和概括。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概括和总结,并适时地强化,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基础知识,挖掘、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数学思想,而不是生搬硬套,华而不实地死记硬背。
总之,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数学思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通过教师积极的挖掘与引导,适当的训练与概括,合理的设计与运用,一定能够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5
关键词: 高大模板,模板支撑,安装拆除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first south high school small amphitheatre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process flow,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m dismantled, etc are repeated proof, ensure the high security model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hope can give similar project template support design of tall offers some reference.
Keywords: tall templates, wordpress: template support, installation is removed
中图分类号: TU75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支架垮塌事故,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工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工程技术人员对高大模板支撑这一重点安全部位应该进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现场作业安全。
1工程概况
首南中学小阶梯教室工程位于宁波鄞州区首南街道。本工程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450,室内外高差150,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18.2㎡,建筑层数:地上一层。阶梯教室一层结构面标高为-0.040m~1.280m,屋面层结构标高8.10m。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建筑场地类别Ⅳ类,宁波市基本风压w0=0.5KN/m2。
本工程的屋面板结构标高为8.10m,其模板支架立杆落在一层结构板上(110厚),一层结构板面标高为-0.040m~1.280m,模板支架最大搭设高度为8.14m,属超高模板支架。本工程局部楼板支架高度超过8m,该工程设计超高、超重模板支撑主要在承重架处,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文的要求,需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模板支撑形式材料选用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根据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2.1梁支撑选用材料
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计算时按15mm厚进行),龙骨为50×70㎜松木;支撑系统采用48×3.2钢管(计算时按48×3.0进行),立杆下设200×200×50垫块。
2.2板支撑选用材料
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计算时按15mm厚进行),龙骨为50×70㎜松木,支撑系统采用48×3.2钢管(计算时按48×3.0进行),立杆下设200×200×50垫块。
3模板支撑设计验算
因由于本工程的复杂性,本工程的模板支架按实计算很难落实,为偏于安全,我们以考虑承受700厚的板厚荷载。
3.1板模板支架参数
板厚(mm) 700 搭设高度(m) 8.14
楼板立杆纵距(mm) 500 楼板立杆横距(mm) 500
立杆步距(m) 1.8 方木间距(mm) 250
注:扣件连接全部采用双扣件连接。
3.2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3.2.1荷载计算
取1.0m单位宽度计算
名称 荷载大小:kN/m
恒载标准值 [0.5+(24+1.1)×0.7]×1.0=18.07
活载标准值 (2.5+2)×1.0=4.5
组合荷载标准值=+ 22.57
组合荷载设计值=1.35×+1.4× 30.694
3.2.2抗弯强度验算
抗弯验算: Mmax=0.1ql2=0.1×30.694×0.252=0.192kN·m
σmax=Mmax/W=0.192×106/37500=5.116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
3.2.3抗剪强度计算
抗剪验算:Qmax=0.6ql=0.6×30.694×0.25=4.604kN
τmax=3Qmax/(2bh)=3×4.604×103/(2×1000×15)=0.46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3.2.4挠度验算
νmax=0.677ql4/(100EI)=0.677×22.57×2504/(100×6000×2.81×105)=0.35mm
νmax=0.35mm≤[ν]=min[l/250,10]=min[250/250,10]=1.0mm
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梁底模板的变形计算如下: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5qkl4/(384EI)≤[ν]=min(l/150,10)其中,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300.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 5×12.32×300.004/(384×6000.00×1.30×105)=1.671mm;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ν] = min(300.00/150,10)=2.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1.67mm
3.3扣件抗滑力验算
最大支座反力Rmax=max[R1,R2,R3,R4]=9.115kN
1.05×Rmax=1.05×9.115=9.571kN,9.571kN≤0.8×12.0=9.6kN
在扭矩达到40~65N·m的情况下,双扣件能满足要求!
4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4.1搭设流程
支撑排架搭设流程:立杆定位放线铺设垫板放置立杆放置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如此重复往上设置剪刀撑放置方木、模板检查验收。
4.2立杆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6
《小红帽》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三课的学习内容,在备课中,相对于前两课的内容,歌曲的篇幅一下子明显增长,难点节奏增多,但是《小红帽》的故事对学生而言,耳熟能详,又能给课堂增添不少的亮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以故事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朗读,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仔细推敲,课似乎有些老套,但是新课程实施至今,经验不少,问题也不少,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中音乐的魂无法摈弃。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大刀阔斧”,经典保守也不失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思考问题
1、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教师到底放手了吗?
2、开放式的音乐教学,何为开放?
3、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三、案例描述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形象性,《小红帽》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教学铺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在紧接的节奏练习中,节奏的难度较之前几课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牢固,一遍遍的反复练习,很多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无奈,和刚才听故事时的专注相比,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些压力。这节课也许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上。不管怎样,课还是要继续。
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坚持”后,新歌的教学正要开始,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我正想播放《小红帽》的录音,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了,是费怡晴。“你有什么事吗?”我走到她面前,这是一个平时很乖巧的小孩,“老师,我会弹这首歌!我学习电子琴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此时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导入呢?“是吗?老师请你为大家来演奏这首《小红帽》好吗?”教室里一片沸腾。
(课堂随想:我忽然领悟到,平时常常在接触与学习的动态生成型教学就这样在我的课堂里自然而然的生成了。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师生之间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应该给学生“说”与“做”的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真正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是,费怡情在我的电子琴上开始了演奏,虽然由于没有事先充分的准备而有些紧张,但是学生们听的很认真,并抱以了热烈的掌声,另我更惊喜的是,还有三个学生也是校艺术学校电子琴班的,他们也会弹这首曲子,于是,另外三位小朋友也相继演奏了《小红帽》,四遍音乐的相继演奏,让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很完整的音乐形象。于是,灵感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
师:老师想请这四位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学习这首歌曲,行吗?
生:好!(教室里一片欢腾!)
师:下面老师就把课堂交给你们,老师也做你们的学生。
四位小老师在一番的讨论后,开始分工合作教学,形式居然多种多样,有领一句跟唱一句的小老师,也有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的舞蹈小老师,无论是担任小老师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每个人都很投入,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随想:课堂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开放式的无限的空间,当课堂中出现了与教师原本的教学“套路”不吻合的地方,是“扼杀”学生的想象与观点,形成某种既定的“统一答案”,还是鼓励学生说完,教师给予肯定?是按照教参教案去上课,还是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我终于知道,让学生去讲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效果要好,教师及时的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对学生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有了小老师的帮助,课堂上学生很专注,因为在座的学生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会弹这首歌的小朋友,在他们的天真的心灵里,老师会的东西小朋友也会,该是多么另人值得敬佩的事情呀!于是,在他们的世界里,欢乐与喜悦在一点一滴的悄悄蔓延,而此刻的我呢,也坐在了学生中间,做起了他们的学生。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一直在偷偷的看看我,然后转过头去,带着他满足的微笑继续他的学习。也不知什么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了,窗外的天空风高云淡,而留在我脑海里的孩子们那真诚与自信的笑脸,久久挥之不去……
四、课后反思
鲁迅先生曾说“纸上得来终肤浅,心中悟出始觉真”。我想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是绝没有想到过,课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无疑,这是一堂典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学生们演绎的《小红帽》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极好表现,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位费怡晴同学,还要归功于我对那位学生的鼓励。设想,如果没有她给我的启示,我不会对课临时来个这么大的改变,放弃预先设计的教学,而完全被学生牵着走;如果我没有对她的肯定,而是毫不留情的否定,她肯定会有逆反情绪,恐怕从此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正是对她的"独出心裁"给予肯定,并巧妙地加以引用,才有后面精彩的场面,才会生成出如此精彩的一堂课。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过于强调基础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一开始我过分注重学生节奏练习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练习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厌烦情绪可见一斑,此刻的我已很难轻松的驾驭课堂,正是有了学生出现的这个和谐的小插曲,才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课前的备课不再是光备课还要备学生,而我在这一节课正是缺乏了这一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生成课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要求教师不能做教材的奴隶,不当高高在上的说服者,也不只是"教书匠"而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成了学习音乐的主人,老师成了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欢乐的海洋。
五、问题讨论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主导因素是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1.转变课程观,进入课程编制者的角色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家长等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被动的教书匠。而是在平凡的教学中善于反思、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新课程主动的构建者。
2.立现代学生观,进入学习指导者的角色
现代学生观的依据之一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人都拥有言语、数理、空间、音乐、活动、自我、交往等七种智力,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都有自己的强项。它启示我们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应该相信所有学生都有艺术的潜质与追求,都会有一定的发展。在以创造为生命的艺术活动中,应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表达个人情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角色,从过去音乐知识、技能的权威,传道授业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喜爱音乐的引导者和学习音乐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在审美情境中的审美伙伴,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亲密朋友。教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这里,转变教学方式是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