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1
根据环保产业统计试点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共有4家单位符合要求,其中企业单位3家,分别为: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省市物资回收公司永金报废汽车回收站、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事业单位1家,为县环境监测站。专业从事环保产业生产经营和环境服务活动单位2家,为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县环境监测站,其余2家均为兼业从事环保产业生产经营和环境服务活动单位。4家单位分别涉及污水的处理及深度净化业,废旧汽车回收、拆卸、破碎、分类、分离、加工再利用业,火力发电业,环境监测服务业,其中小型企业2个,中型企业1个,微型企业1个。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二、2013年县环保产业财务状况
根据调查,我县四个单位的总固定资产为496750千元,集体资本为1008千元,综合资源利用产品销售产值1000千元,环境工程建设营业收入1008千元,综合资源利用销售收入50千元,环境工程建设营业利润负280千元,综合资源利用销售利润30千元。
三、2013年县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状况
环境服务本期该项目收入6千元,上年同期该项目收入310千元;环保工程建设本期该项目收入1008千元,上年同期该项目收入461千元;综合资源利用本期该项目收入6238.38千元,上年同期该项目收入3125.85千元。
四、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县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少,产品较单一,生产能力、质量状况、技术水平、盈利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环境技术研发应用情况方面,环境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及转化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还需发展一批本地区各领域骨干企业;
四是环保产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五、下步措施
根据我县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有如下几点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宣传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环保产业发展意识;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2
调查显示:当前影响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振荡多变”;二是“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四是“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五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六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调查报告》就如何缓解当前就业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业问题最终的表现就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扩大劳动力需求,这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工业化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到服务行业工作,这是解决我省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是目前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维持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是缓解当前就业状况的有效方法。
4、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为劳动者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劳动者的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这是对就业渠道的拓宽,对就业观念的创新。
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切实落实近期已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同时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就业与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完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3
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又着眼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促进,衔接互动,既反映当前发展的要求,又反映未来发展的需要,而统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就是如何科学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各要素的变动规律。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思维,全面地回答了在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统计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目标,准确地破解了统计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难题,为现代统计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特别是当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和彰显其在社会和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就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统计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是开创新时期统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理论保障,因此,基层统计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统计工作实践的内容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并建立统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和推动统计事业进步的各环节。
二、当前推动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加强,是快速推进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过中国几代统计人的不懈努力,反映统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计方法制度逐步确立,统计的信息产品与经济社会的结构变化,增长方式转变,人与环境的统一等的联系程度更加紧密,更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随之提高,统计发展的环境更加宽松和和谐,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级党政领导不断深入当地统计机构调研视察,既是对统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给统计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解决了统计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
2、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统计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监测预警功能,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是反映经济社会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和报警器;经济和社会的深入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统计提供强有力的监测、评价和服务能力;同时,统计的发展更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统计内容的变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因循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经济的腾飞又为统计发展提供了更多调查制度需求,丰富了统计调查的内涵;社会的进步为统计发展创造了宽松的人为环境和物质环境,提供了持续永久的发展动力。
3、统计事业新局面的不断开拓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统计内部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统计的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统计的方法制度日趋完善。根据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需求,建立起来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更能有效地监控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党政领导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统计预警监测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统计分析和统计报表就反映什么,社会公众需要什么统计产品,统计工作就设计提供什么产品。统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统计教育和统计文化的发展,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不断开拓,统计的科学发展日趋成熟。
4、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条件。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居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的客观需求越强烈。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的不断增强需求,就必须更好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更全面、准确的分析与监测,对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剖析;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不断增强的需求,就必须努力拓展统计的服务职能、强化统计的预警作用,推动统计工作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前进。
三、影响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层统计机构基础薄弱,统计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从中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实际情况看,统计机构建设呈倒挂“金字塔”的特点十分明显:上层统计机构设置健全、人员多力量相对较强,基层统计机构(市县乡镇)尤其是乡镇统计机构设置单一、人员少力量相对较弱;目前,市级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80人左右,县级政府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30人左右,而乡级统计机构人员近2—3人,村级统计网络则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这样的人员规模,既要完成国家、省局的统计调查任务,又要完成正常的业务报表和当地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更要高质量地完成跨度大、时间长的大型普查,统计人员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上强下弱”是影响统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层基础工作也相对薄弱,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服务不到位、统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凸显,周期性的统计普查和定期性的统计调查相互交织,任务重、范围广,基层统计站(所)条件简陋、办公经费短缺,统计人员兼职过多、待遇差、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流动频繁,基础统计资料管理混乱、残缺不全,基础工作不扎实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2、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统计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都由本级地方政府管理和拨付,同级政府对统计机构具有人、财、物权的绝对领导权,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机构仅有业务指导权,这样给统计政令的上下畅通增加了一定阻力,不但弱化了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和统计主管部门在统计数据评估监测等意识领域的矛盾,特别是下算一级制度和地方行政绝对领导现实的矛盾冲突,使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上下都难做人;这种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无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给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增加了难度,严重约束了统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联系不紧,政府综合统计干了许多本应由部门统计干的事,但缺乏对部门统计强有力的管理和协调手段,导致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第三目前推行的国家调查与地方调查双轨制管理模式,由于局队之间职责交叉、权限不明、配合不力,使局队在数据汇总、使用上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统计调查系统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双方各自为政,重复调查,不仅导致了调查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了统计在社会和公众中的形象。
3、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统计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还是属于物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内容、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统计方法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环境资源、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活动,在统计上还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指标体系。抽样调查虽然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代表性以及数据分层使用的问题,还不能满足目前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调查方法的双轨制运行,加重了基层统计的负担,使得统计工作越到基层,头绪越多,任务越重,压力越大。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不完备、数出多门、重复统计、统计调查对象负担过重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样,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是由层层汇总、机械求全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组成。这是在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单一的公有制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所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面临严重挑战,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现象屡有发生。全面报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经难以为继。
4、统计调查网络结构单一,兼容性能差,统计的工作效率难以明显提高。
统计调查网络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终端,统计数据的生成都要通过成千上万个终端进行搜集、整理最后汇总形成完整的数据库。经过20多年的统计建设和发展,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住户,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统计调查网络体系,这些调查网络体系的形成,为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调查网点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调查网点功能单一,工业调查点、服务业调查点、贸易业调查点、城市住户点、农村住户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点、农产量调查点等专业调查点同时交替设立,星罗棋布,且专点专用,互不干涉,调查点的兼容性能差,使调查员跑了东村跑西村,出了南村进北村;二是现有调查点由于受经费、被调查人员素质(记帐户)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调查点的配合程度差,调查质量不高;三是各种类型(级别)的调查点数量庞大,调查成本高,加大了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负担;四是调查点的设立缺乏系统性,重复调查,造成了统计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本来人员紧张的统计系统更是举步维艰、疲于应付。统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严峻挑战。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4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的检查的通知》(天政电[2010]52号)文件精神。我镇对本镇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1、成立了安全小组。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管护人员,安全小组为管理机构。
2、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按责任规定:保密小组对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负主责。
3、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制度。镇网站的信息管护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使用权,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开机密码为其专有,且规定严禁外泄。
(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有效性。
2、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同时,计算机相互共享之间没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3、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没有安装无线网络等。
4、安装了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专业杀毒软件。
(三)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情况
1、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我镇实际,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2、坚持和计算机系统定点维修单位联系机关计算机维修事宜,并商定其给予镇应急技术以最大程度的支持。
3、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修理、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系统备份。
(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国产化情况
1、终端计算机的保密系统和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皆为国产产品。
2、公文处理软件具体使用金山软件的wps系统。
3、工资系统、年报系统等皆为市政府、市委统一指定产品系统。
(五)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派专人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并专门负责我镇的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工作。
2、安全小组组织了一次对基本的信息安全常识的学习活动。
二、自查中发现的不足和整改意见
根据《通知》中的具体要求,在自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同时结合我镇实际,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安全意识不够。要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设备维护、更新及时。要加大对线路、系统等的及时维护和保养,同时,针对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的特点,要加大更新力度。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5
㈠调查目的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⒉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㈢调查方法
⒉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㈣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柯桥小学1—6年级部分学生。
㈤调查步骤
⒈问卷调查。
⒉分析汇总调查结果。
⒊分年级个别谈话。
⒋分析结果,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人数
年级一个小时以上半小时左右 0小时
一年级10%
20%
70%
二年级20%
35%
45%
三年级35%
45%
20%
四年级40%
50%
10%
五年级55%
45%
六年级30%
70%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6
二、调查课题: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调查问卷
三、调查时间:2011年8月
四、调查目的:
在总体经济亟待转型和产业亟待转移的大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披露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和企业增强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方在推动报告发展的同时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转型路径和升级工具,它的积极作用也开始凸显出来。
最真实地掌握社会公众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了解和实践情况,最全面地掌握多利益相关方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期望和诉求,以期通过调查在社会公众和行业之间建立起一次沟通对话和信息反馈的机会,对于鼓励更多的行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实现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乃至贡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经济转型产业转移行业自身建设
五、调查过程:
根据调查的目标和分析的目标,本次调查问卷在内容设计上既包含了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又包含了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准则、细则的考量,同时还富于创造性地对我国当前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现状、推动力量和挑战困难进行了开放式问答和讨论,既充分保证了相关知识的科学严谨性,又力求体现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和区分度,希望藉此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问卷信息,实现调查目标。
在调查方式上,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对不同从业背景的社会公众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本次调查累计发出问卷125份,回收100份。
六、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分析
从内容设置反映出的结果来看: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常识性知识了解的层面看,在所回收的100份调查问卷中,不太关注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占到了61%。在回答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所起到的作用的时候,虽然有近9成的受访者表示认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促进整体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初衷和落脚点却较为含糊,38%的受访者认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基于行业自身建设的需要,但也有近5成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应该在于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从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细则、准则的考量来看,38%的受访者表示会首先关注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透明度状况,与此相对应,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完整性、真实可靠性和通俗易懂性的关注则分别占到了受访对象的24%、21%和17%。在回答最为关心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具体细则方面,绩效评估占到了40%,而近几年较为引人关注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则引起了23%的受访者的注意。在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最为关心的主要议题的选择上,产品质量、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低碳发展这三个细则依次成为受访者提及更多的议题,而这一比例也分别占到了85%、72%和59%。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现状来看,近6成的受访者对我国目前的行业社会责任现状不太满意,而选择不关心的也出人意料地占到了20%。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这一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升这一问题上,40%的受访者表示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与此同时,表示同样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机构的推动的也占到了受访者的35%和21%。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具体挑战的开放式回答和讨论中,我们发现,尽管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它对推进行业整体社会责任建设将会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于它的发展持肯定和看好态度。反映到问卷的回答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责任管理的实践水平,而通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其本身所具有的宜传作用和引导效应,亦将有助于在行业层面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进而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提升行业自律和诚倌的水平。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大部分受访者的担心则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不作为、具体实践和推进不得力以及来自社会的忽略和不重视。
从受访者的从业背景来看:
作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实施的主体,行业组织无论是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还是相关细则、准则的关注和把握,抑或是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所处的外部、内部环境及推动力量,往往能够切中要害,较好地把握到了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挑战方面,也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而作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企业往往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表现不错,但在特定时期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缩影涵盖和关注的议题,其把握得还不够准确,虽然也能列举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在政策建议和实施推进等环节仍有待提升。
尽管在整体上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使用情况和后期实施推进上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但在问卷中,我们发现,面对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大的趋势,已经有不少的科研机构开始关注和挖掘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涉及到行业社会责任所遇到的现实挑战方面,开始尝试着通过机构的研究和调查,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纵深发展和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二)调查结论
在本次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并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一,从本次调查分析的整体情况来看,相比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尽管人们对于以行业为主体社会责任报告还不是很了解,对于其现实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仍有待提升,但却正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始越来越多的获取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并表现出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发展趋势、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迫切关注。这也表明了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传播渠道建设和媒介建设,真正做到宣传好、保护好、引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