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1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801教室

活动负责人:王金尤

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09-1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多数才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过一过心理调适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会逐渐的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当中,充分的享受快乐和充足的时光。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丛内容、目的、方法、坏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大学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得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上大学前我们已经交了好多朋友,在一个未成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单纯、随意。

进入大学一年多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凝集力、巩固友谊,我们公共事务管理09-1班举行了心理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动目的:大学同窗好友的友谊,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身上,通过大家的参与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彼此,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把笑脸带给每个人。

活动内容: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主持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心理活动的主题,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流程。分别为: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彼此进行优点的点评,对大学生几个心理问题的讨论,针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和活动感想进行总结环节。

1、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

本坏节主要由主持人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蝴蝶效应等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演示以及人际交往中解决人际冲突等策略的内容“人际交往时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才会有正常的心理坏境所以进行这场教育是必要的,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2、彼此进行优点点评坏节

本次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一位同学坐在同学中间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原来自己子别人心中的位置。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讨论

为了紧扣心理活动主题,主要由同学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的心理问题。

4、游戏互动

本坏节由主持人向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命题,让每个同学进行复分析后进行角色扮演。

5、活动感想环节

主持人谈了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认识,至此活动给了大家一个很深的启迪,我个人认为在生活中使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乐趣,具备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时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与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2

关键词:和谐;人际关系;大学生;构建;途径分析

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担。通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能起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就业发展的作用。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程,对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价值、能否成才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际关系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的综合体现,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流的中心在于其实质的交流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的现象和原因

1.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

(1)缺少沟通、交流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同学间缺少沟通、交流。同学之间不善于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缺乏“同理心”,自我意识过强。

(2)班级或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

由于同学间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班级或寝室里的同学很自然的和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组成小团体。

(3)不适当的攀比、炫耀、嫉妒。

人际关系交往不和谐的同学,往往表现出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炫耀行为以及嫉妒心理。

2.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出现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大学生个人因素导致。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自身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对事情易冲动、爱面子、封闭自我,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化。

(2)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好坏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目前大部分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课程设置不足,没有从真实的情感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来设置专门人际交往培养模式,师生间联系较少等等。另一方面,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性格上形成独来独往、不善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的建立很难维护。

(3)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个别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掺杂了社会中的金钱、利益等因素,甚至有时只注重一时利益而违背诚信、说谎言等等有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4)个别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心理因素的主观判断)

有的大学生在第一次与陌生人交往认识过程中,容易受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受自己主观意识影响比较严重。例如:晕船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等等。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由于方法不正确,导致不和谐建设的产生。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1.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大学生只有在和谐人际关系环境里,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学习中树立团结互助的观念;在未来发展中, 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人生观;在生活中,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平等、尊重、沟通、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2.大学生道德水平和价值观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并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就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提升自身个人方面的素质,走出校门的时候才能立足社会,取得社会的认可.

3.和谐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

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就是素质和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他们心情愉悦,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也是大学生在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丰富自我的手段,所以说,健康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就业的重要纽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中,学校也对其实行了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企业需求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在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分析

1.完善自我,从自身出发。

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认识自己的缺点,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他人的长处并从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个人的交往优势,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因场合而异,表现最好的自己。反省、总结自己在实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善于总结和发现,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课程,学校锻炼、培养学生的人际交际能力

在各大院校缺乏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课程前提下,学校应该大力开展人际关系培养课程和实践课程,真正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模拟真实的人际关系场景,对个别人际关系不和谐案例进行剖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一方面,学校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也要开设面试择业课、语言表达和自信心训练课程。通过各种课程的放松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际关系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从中学到人际交往知识并能更好地运用。

4.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三方面联合

学校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可以全力支持、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活动。老师应该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建设指导。家长可以通过电话、信件和网络与孩子沟通,随时能够掌握孩子的心里状态,帮助孩子在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三方联合能够从全方面、多角度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大范围开展

高校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开展心里 辅导活动, 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标。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应针对的是一部分学生群体,他们对人际交往和未来存在困扰、固步自封,咨询活动的开展是解决这部分人的心里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例如: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者,学校应建议其看心理医生解决问题。

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培养至关重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未来就业的强有力竞争优势。大学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阶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一位学生必学的课程。因此,帮助大学生提高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席波;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06年02期

[3]王涛;席波;王翠丽;徐立柱;;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

[4]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3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1

   XX年,我在教育局及活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挥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之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方式、内容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开展明年的工作,特写此总结与计划。

   一、 工作总结

   1、XX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x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暑期先后赴x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 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多人服务。

   三、 工作计划

   (一)完成咨询部本职工作,扩大咨询部社会影响。

   1、立足活动中心,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推广

   亲职教育公益讲堂,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

   2、继续搞好学生心智成长主题冬夏令营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辅导。

   3、做好课题研究。申请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并发展有积极性和有能力的学校和老师加入,尝试走出一条边学边研,以研促教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4、完善资料归档留存,为明年文明城市验收检查打基础。

   5、完成咨询部室软硬件建设。

   6、做好咨询部对外报道工作。

   7、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沙龙运作机制,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模式。

   1、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持续开展培训和学习,让我们的心理老师有一个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五年之内,帮助我区心理老师有理念、会技术、能研究,在所在学校生动、活泼、有效、多渠道、多形式、独立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以心理教师为主体,通过集体教研、公开课展示等形式,尝试以绘本为载体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班级教学实验,探索形成我区学校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区学校应用的《生活素质教育》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

   3、主动对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帮助。选择有兴趣、有潜力的重点学校重点辅导。

   4、坚持义务送讲座下校,满足学校对教师、班主任及家长的培训需求。

   5、时机成熟时,组织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的活动,如优秀咨询手记征集、心理活动课设计评选、绘本故事朗读大赛、“我画我心”绘本故事创作评比、心理健康节主题宣传等,推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动、积极、有效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2

   活动背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的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举行了“感悟生命,寻找真我”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大家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更好的珍惜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活动地点:xxx 活动主题:“感悟生命,寻找真我” 活动流程:此次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感悟生命——生命可以如此美好” 此阶段为大家展示了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结婚生子到安享晚年这一漫长人生历程的所有美好瞬间,同时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诉说自己生命历程中最希望被定格的瞬间,带领同学们重温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意在让大家感受我们人生中那无穷尽的美好,启迪大家感悟生命的.真谛,热爱生命,憧憬人生,去体味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第二阶段:

   “感悟生命——生命因坚强而美丽” 此阶段为大家播放了“渐冻人王甲”一只手书写坚强的生命、武汉大学三名女学生为救助重病室友省吃俭用,靠卖废品赚钱的感人新闻、以及为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制作的感悟生命之100个坚强瞬间的视频,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那一刻,他们流下的泪,是对坚强生命的敬畏,是对民族大爱的震撼、也是对生命中那些无法预知的未来的辛酸无奈...

   第三阶段:

   “生命很坚强,却也很脆弱” 此阶段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频发的大学生自杀、凶杀案例,一幕幕残忍的画面绷紧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心。我们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

   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抑郁症的易发人群,抑郁症也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 在播放过此视频后,我们展示了一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数据,通过多种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紧接着让同学们做了一项包含40个小题的心理测试,并随机抽查测试结果,结果发现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缓解心理压力,我们让部分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减压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了大学生心理调节法以及面对心理问题的各种应对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加强交流,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找寻真正的自我。

   第四阶段:

   “珍爱生命——拒绝不良嗜好” 我们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聚众斗殴等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向大家播放了拒绝不良嗜好的教育片。通过播放视频以及随后的分组讨论,小组回答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嗜好的危害,让其明确身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帮助其更好的认清自我,拒绝不良嗜好。

   第五阶段:展示班级微电影《拥有》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以“感悟生命,寻找真我”为主题拍摄了微电影《拥有》,此片讲述了一名普通的师大女生捕捉生命美好,找寻真我的故事。通过此电影让同学们对生命的美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启迪同学们以一种健康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生活,充实自我。

   活动目的

   1、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心理素质,锻造做人的品格。

   2、帮助同学们纠正不良嗜好,改变不良习惯,认清自身优缺,更好的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3、引导同学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活动成效此次活动主要以播放视频的形式进行,在每一阶段的视频展示中都给大家带来了心灵上的洗礼,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好,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帮助同学们改正不良嗜好,培养做人操守;引导同学们认清自我现状,明确自身责任。与此同时鼓励同学们写活动感言,微博互动,以现代大学生应有的方式传递温馨,传递感言,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3

   时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已近三年,回顾这三年历程,我校也和全镇各兄弟学校一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配合中心学校的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

   一、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这项课题的认识。

   自从中心学校确定在全镇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之日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贯彻了上级的会议精神,组织大家围绕关于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这项课题研究。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它不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家长、教师的共同需要。

   二、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机构。

   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认为要把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领导机构,因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知识水平较高的王典红老师任副组长及咨询老师,各班主任老师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布。

   三、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

   为了使受辅导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准备了一间室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标准较高的一间教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室。此室建好之后,我们在此进行数次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十几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答复,几十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每次辅导都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这里学生学到了怎样做人,学到了怎样求知,还学到了怎样健体和审美。

   四、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

   咨询信箱做得美观大方,规格较高,安装在辅导室门边,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把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两年来,共收到学生的咨询信件达200多封以上,我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利用课间操时间及辅导课及时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

   五、充分发挥了校内墙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教作用。

   为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教育,学校做到各班有班刊,学校有校刊。能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能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和各班的班情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改版,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点出现象,使学生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

   六,抓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开展学英模见行动及“远学洪战辉,近学申金凤”活动中,并结合我校的典型人物曾婷进行学习,曾婷是我校上届六年级一位女生,历年担任班长,是本镇“十佳”学生之一。她个子矮小,身体并不强健,家庭条件极差,但她能战胜一切困难,刻苦学习,成绩年年优秀,在家是一位小管家,在班上是一位好干部,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一位好助手,学校抓住这位典型,号召全校学生向她学习,使有困难的学生能勇于去战胜困难,不愿学习的也想认真去学习知识。让典型的力量得到应有的发挥。

   七、抓受挫折学生的心理转化。

   学生受挫,人之常情,学生受挫以后一般情绪低落,心态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受挫的学生呢。为此,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探讨,我们的想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受挫学生的反常现象,并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然后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其倾吐内心的痛苦,解开心理上的疙瘩。

   八、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力军的作用。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4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健康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存在着许多的健康隐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身心健康方面。所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经过国内外的体育专家、学者发现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忽视了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使大学生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体育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学会自我提高、完善,取得不断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询和翻阅相关的资料、书籍、杂志,了解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收集有关体育运动对健康作用的相关资料。

2.2.2访谈法

随机选取了3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访谈对象,询问关于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知识,并做了归纳总结。

2.2.3观察法

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20名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2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一个月的观察,通过观察他们平时的身体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的情况,总结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和心理上存在的差异。

2.2.4问卷调查法

通过了解相关体育运动和心里健康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问卷,然后在学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7%,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运动和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

3.1.1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很少,积极性很低。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在课余时间中27%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43%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才会参加体育运动,30%的大学生平时从来不参加体育运动;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男生占74.4%,女生占25.6%,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很少,积极性很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不清楚参加体育运动能带来益处,对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再加上体育运动是一种体力活动,大学生不愿意动,所以很多人不选择参加体育运动。由于平时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很少,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大学生也就不会刻意的去学习某种体育运动项目。 --!>

3.1.2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并不多。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对心理的影响方面,44%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智力发展;65.3%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缓解人的压力;51.8%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4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某些优秀品质;34.9%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改造人的气质;37.5%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发展和完善人的个性;68%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39.2%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它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之间相关知识的认识上,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都相当肤浅,对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多。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对自己本专业知识接触较多外,其他学科则很少涉猎。由于对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不足,所以就缺乏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没有参加体育运动就无法切身体会体育运动带给人的各种益处。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比较精通,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从而达到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目的。

3.2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带给大学生的身心变化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明显区别:在性格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比较大方、活泼、热情,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则表现的比较内向、话少;在身体抵抗力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的抵抗力强,精力充沛,而其他的各项身体素质,都要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优秀很多;在人际交往方面,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人际圈子比较广泛,为人热情、豪爽,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则显得比较孤独。

3.3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认识都很肤浅,不够全面。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是大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之间相关知识接触掌握的少,没有机会更多地去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导致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让大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体育运动具有调节大学生紧张情绪、缓解压力、改善心境、陶冶情操的作用,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体育运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融洽的体育运动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等优秀品质;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还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相对于沉迷网络、吃喝玩乐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4.2建议

4.2.1大学生应该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各项优良品质。

4.2.2大学生应该了解更多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之间的知识,在原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4.2.3参加体育运动应遵循的原则: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起到强健体魄、减小压力、增进友谊、和谐和净化校园文化风气的目的。(作者单位:1、3: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重庆市璧山县大路中学校)

参考文献

[1] 季浏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 兰自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3] 阎长安,张喜梅 《体育与健康》[J]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6-1

[4] 钱建龙《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里健康;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生活环境的改变

刚入校的大学生,承载着家长的希望进入校园,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而他们当中多数都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离开了父母的照顾,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集体生活方式,事事需要自己动手,就会感到生活上的不适应,从而容易导致一些心理上的烦恼。

(二)学习方式的改变

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的“满堂灌”,学习具有多样性,主要依靠自学,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大学生角色的转换,培养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还是个人才聚集的地方,许多高中时代的佼佼者面对激烈的竞争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同学接触机会的增加,学生们开始涉足爱情这个领域。然而,这恰恰也是对大学生造成困扰的问题。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问题出现偏激,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严重时甚至走向极端。

(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当今大学生常常面临交际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熟悉沟通技巧。另外,同学们习惯、爱好、风俗等多方面的差异,也容易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不稳定情绪。

(五)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所关注。大学几年的努力,无非是为自己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近几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人数日渐增多,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使得许多面临毕业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后,更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在总结日常工作经验的同时,认真向辅导员前辈们学习,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从源头上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刚入校的大学生单纯而又充满好奇,从中学来到大学,是人生新的一页。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建立学生档案,熟悉学生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另外,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迈进校园以后逐渐适应大学生的身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创建和谐校园氛围

大学几年的经历和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说过:“最可怕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习惯,而是养成了某种恶习却不自知。”一个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不仅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也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要说,更要靠做。同时,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在学校要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帮助学生们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打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班级口号。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制定好完整的大学规划。学生在思想上积极乐观,就会自然地远离心理健康问题。

(三)开展班级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放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而不是等到出现心理问题了再解决问题。辅导员担任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要主动承担心理辅导的工作。适当开展班级的心理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活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特别是针对人际交往、大学环境适应等容易出现问题的话题,开展主题活动。我个人认为,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的活动效果要比讲座的方式效果好,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许多都是长期困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致,简单的几次班级心理教育活动,可能会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同学帮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很多,面对心理问题生要冷静分析原因,积极引导学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了解其思想动态,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二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替学生分析问题,如果注意力太过集中于一点,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所以要全面的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变换角度思考,转移注意力。

同学之间接触最多,同龄人之间也比较容易敞开心扉。因此要鼓励学生之间建立信任,互相帮助。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扰,避免一个人“钻牛角尖”的现象。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消极情绪;处理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和表现

心理压力也可以称作精神压力,指的是个体面对压力应激源而产生压力反应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应激源主要分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独立生活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同学竞争的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等。众所周知,心理压力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适度的心理压力对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压力不足或者过度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起着消极而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志涣散或者缺乏行为动力。

心理压力超负荷的表现主要有: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反应相对较迟钝;记忆力衰退,容易遗忘人忘事;自我评价较低,精神紧张;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有轻生的念头或行为出现;变得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害怕去人多的地方;表情呆滞、行动迟缓、对周围的人或事毫不关心;常常沉迷网络、恶意酗酒,睡得很晚,醒得很早。

二、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

(一)抑郁

是指学生遇到因挫折等外因带来的压力而出现心理上无力承受、无处发泄的一种反应,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之一。比如:大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竞赛失败、被同学孤立等事件引发出抑郁情绪。但是有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患有抑郁症,个体只有在抑郁长期存在且越演越烈的情况下才会发展成抑郁症。

(二)焦虑

是指学生个体对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常常出现焦虑、畏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基于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产生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比如大一新生刚进大学对新的校园环境和新的同学师生关系不能适应而产生焦虑和迷茫,当积极面对大学新生活,度过大一上学期后这种焦虑就自然消除了;基于因为无原由的挫折和威胁而产生的焦虑被称为病理性焦虑,比如学生担心期末考试的失利而产生焦虑,从而会出现失眠和紧张的状态,而且还会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越发严重。

(三)自卑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智商、能力或者家庭现状的低评价,不认同或者瞧不上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通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己没有价值。多数情况下,自卑对个体起着消极的影响,一个人老是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相比,就很容易身心失衡,否定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轻生厌世的想法。

三、从辅导员的角度帮助学生缓解与消除心理压力

(一)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人交流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如学生在失恋之后,可以用身边的例子、自己的例子来安慰学生,直面失恋带来的短暂的痛苦,要积极的去提升自己,而不是自怜自艾。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参加社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上,让学生明白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学生遭遇社团、公司的面试失败时,可以告诉学生这只是漫漫求职路上的一次小小失误,要勇敢的重新振作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在失败的事实上,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二)辅导员帮助学生积极评估压力源

辅导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评估压力产生的主要影响,比如让学生反思“这件事对我到底有哪些消极影响”以及“这些消极影响中哪个让我最在意”等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寻找到哪些途径来摆脱压力困扰,然后尽早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辅导员指导学生尽快排解压力情绪

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轻松与平静的状态。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了,只有自己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压力的产生源,才能继续对生活充满动力和希望。比如学生自觉压力过大,可以让其找个僻静且安全的地方大哭一场,把淤积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向同学老师把压力产生的事件描述出来,寻求他人的帮助;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跑步、打球等运动来调节压力。

参考文献:

[1]魏青,曾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