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1

通过教师课题研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一)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

2、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一批优秀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应该能在数学学习、能力发展中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从而为数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3、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数学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要求

中年级以撰写数学小发现、小体会为主,把握好“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训练应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高年级撰写数学小试验、小调查为主,引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数学学习引导讲发现、重创造。

在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或者中,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敢于思考,善于发现,特别是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

2、、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思维重于记忆、长远重于眼前的评价思想,特别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与提炼,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3、引导部分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如节俭、环境、交通、运动、经济、实践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写出小调查、小报告。

4、引导学生读好《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学大世界》等数学报刊杂志,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小发现或小试验或小调查,积极向学生报刊。

5、在适当时候,出一些数学小课题研究专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出一些专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二)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六、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维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②“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学生的“数学化”的进程贯穿在其所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③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七、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九、研究时间:201x年2月至20x年7月

第一阶段:准备

时间:201x年2月至20x年3月

主要工作:1、拟写工作

2、制定实验方案

3、落实分工

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阶段:实施

时间:201x年3月至20x年4月

主要工作:1、召开会议

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

3、课题展示

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

时间:201x年4月至20x年7月

主要工作:1、课题展示

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论文

5、教案

6、个案分析

十一、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黄静

组员:高小贤蔡秋香李素娟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范文(三)一、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工作是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目的,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具体内容

1、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显得重要。本学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准备结题。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题小组成员的培训

(1)每位课题小组成员每月自学有关多元评价及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并书写读书笔记。

(2)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交流讲座,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3、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

结合学校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课的活动,围绕研究课开展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相互提高。

4、落实好课题实施计划

(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个课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5、开展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撰写

课题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验教师上交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十月:按照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围绕课题开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十一月: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修正完善,总结经验教训。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训

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实验总结。

科研反思集锦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2

(实施阶段:2014.1-2015.4)

板桥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背景:

理化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要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在理化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度低的局面。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动手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形式。我们进行课改,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我们的实验课题。探究创新式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当今社会是知识与技能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会学习,会生存,会交流的新兴人才,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塑造,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现代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

3.当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4.“做中学”理论。

5.初中生的心理思维逐渐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富有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课题研究实验设计:

1.设计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培养浓厚兴趣,使学生不仅在能力上而且在情感上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体验化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

2.教师要用先进教育观念推进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用理化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理化地思考”,即通过探究学会运用理化的知识、方法去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3.课题研究内容

(1)、切实完成课标要求必做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2)、创造条件完成课本家庭实验和兴趣实验。(3)、加强改革实验教学积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实验。(4)、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研制教具,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实验教学的功能”及课改精神。

4.课题研究的的方法、手段及途径

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特点:采用改进课程实验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课外研究性实验活动。与电教模拟有机结合创建理化学习情景,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辅以问卷观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自主互动”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2.明确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3.用实验及电教模拟构成理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理化学习,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问题的方法,体验理化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理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构建良好的理化课堂文化。

4.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在课堂上,实行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启发小组发现问题,在理化学习中,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培养其理化感。

3.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通过质疑,调查研究,分析研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理化的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总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能激趣,引发思考。

5.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特点:采用改进课程实验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课外研究性实验活动。与电教模拟有机结合创建理化学习情景,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辅以问卷观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研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做中学” 能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板桥初级中学:张荣春

我校理化学科的教师在教研员王红老师的带领下,在校领导的关怀下,确定研究课题,在五位老师的努力下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做中学”能力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特别是应用分析,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这就是为理化新课程的实施,创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的实践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验实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理化的兴趣及能力,就是我校理化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

2.发展心理学理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

3.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4.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5.“做中学”理论。

6.初中生的心理思维逐渐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富有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创设演示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维, 激励学生放大标新立异,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以此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通过实验可以使理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

(2)通过加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化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理化知识。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逐步学会理化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用实验及电教模拟构成理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理化学习,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问题的方法,体验理化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理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切实完成课标要求必做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2)、创造条件完成课本家庭实验和兴趣实验。(3)、加强改革实验教学积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实验。(4)、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研制教具,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实验教学的功能”及课改精神,对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可实施性

1.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对本课题的研究寄予厚望。

2.学校有丰富的电教资源和标准规范实验室及充足器材。

3.本课题组成员:一线理化骨干,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意识。

4.规范的管理制度:学习交流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等,确保课题正常开展。

5.可供利用的平台:学校教研室QQ群。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措施:

(一)时间规划

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2年(2013年12月~2015年10月)

(二)研究步骤和措施

1.课题研究的准备(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理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加对搞好理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做好计算机维护和远程教育资源整理工作及理化实验仪器配套。

2.课题开题报告会(2014年2月)

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3.课题实验(2014年3月~2015年4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利用实验室教学设施拓展实验思路,通过教学示范、经验交流、课件展示、评价鉴定等形式,推动实验教学向纵深发展。每两个月将工作情况向县课题管理机构汇报一次

4.汇报成果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课件、论文、材料、数据等。

5.修改完善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6.上交专家评审(2015年9月)

7.进行课题结题报告。(2015年10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多区域、多层次、多类别、多特征的课型状况进行充分地调查与研究。创新: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理化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构建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

2.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课型的大容量相关文献作以收集、梳理、研究和综述。

3.理论建模法--对实验课型的理论加以系统性研究,对课型的模型加以系列化构建。

4.资源推广法--开发课型优秀资源,对课堂问题与现象加以集成,为课型实施与优化搭建平台。

5.实证分析法--把传统课型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在多样本实证研究中完善课题成果。

6.网络动态法--通过课题研究网,呈现研究过程、开辟课题博客、动态修订成果。

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开放、动态、灵活,实践探索性强:即由参加课改的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突破性成果

1.通过对整个初中理化的实验教学案例的梳理,拿出一套体系完整的理化实验探究的校本教材、校本学材和校本习材。

2.初步形成理化实验课的评价标准。

3.理化实验课的优质课范例。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 课题研究负责人:张荣春

2. 理论研究负责人:岳富荣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3

    认真贯彻实验区有关文件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宗旨,以培养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任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保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立制作网页课件的能力。通过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确实起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做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操作能力,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尽量不耽误教学使用。

    4、做好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硬件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软件支持。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丰富校资源库,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共享,我们将继续通过自制、下载和购置相结合的多种渠道,为各科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验校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各组责任明确,措施具体,成员分工明确,保证学校的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硬件建设。

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教学所需的设备建设,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建立栏目功能全、实用性强的校园网站,并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作用。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成立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信息中心,从硬件维护、网站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对信息中心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校园网及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构建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结构。学校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操作平台,发挥常规教研的作用,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个教师配发业务学习笔记本,规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定期检查督导。对全体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2)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等,特别是要以国家级信息技术培训为契机,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全部考试合格。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3)、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学期末,开展教师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展评。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认真上好计算机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2)、继续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3)、开展各种计算机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5、课题牵动,进一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工作,初步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初步构建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6、按照课题组的要求,搞好课题验收,积极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的检查验收。

四、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计划。

2、技能培训

十月

1、整合课课堂教学研讨

2、准备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验收

十一月

1、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2、教师说课比赛

十二月

案例交流

一月

整理学校资源库

三月

典型教学设计评比

四月

课题研讨活动

五月

1、教师个人空间展评。

2  参加各种大赛

六月

教师说课比赛

七月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课程 比较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技工教学课程改革的热点。一体化教学是借鉴了德国“二元制”、澳大利亚职教“培训包”、美国和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教学及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工教育现状,在职业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技工教育新形式。

一、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由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三大部分内容组成。

焊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是对焊接专业概况,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条件和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可归纳为焊接技能人才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和人才评价标准三部分。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明确规定,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焊接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包含焊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它在国家职业标准(焊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更能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焊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是对焊接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安排、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和考核与评价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有实施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学习工作站(场地和设备等)和教学资料等内容。

二、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一体化课程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课程是课程规范中的核心内容,需要经过本专业的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取并加以转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焊工),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共提取金属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等涵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四个层次的14个典型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14门一体化课程。

《焊工国家职业标准》(2009年修订)中气焊与气割、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和埋弧自动焊等常用熔化焊接与切割方法及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都在一体化课程各学习任务的专业能力要求上得到了体现。学习任务真实地体现了焊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焊接初、中级一体化课程为例,课程中涉及的技能要求完全满足2009版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焊工的工作要求。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等初、中级一体化课程,包含的工作要求如下。

(1)低碳钢板的手工气割。

(2)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中厚板SMAW和GMAW角接头和T型接头角焊缝焊接。

(3)φ≥60mm管径SMAW管子转动焊和水平固定全位置焊及φ

(4)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与GMAW板平、立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5)低碳钢板或低合金钢SMAW、GMAW板立、横对接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管-板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和角焊缝焊接。

2.焊接一体化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传统技工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技能练习基本采用单项技能模拟能训练的形式,侧重培养学生的焊接专业能力。对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中急需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及学习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缺乏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焊接一体化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任务都要求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学习中要求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突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焊接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评价

焊接一体化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中边教、边做、边学。学习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学业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突出过程评价。以低碳钢构件焊接课程成绩评定为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为60%、40%,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比重为10%、40%和50%。

三、一体化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区别

近些年来,一些职业学校在焊接专业的教学中也采用了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焊接一体化教学与之相比,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1.教学目的与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的侧重于掌握事实性知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业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项目教学与一体化教学均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上项目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小组学习,而一体化教学侧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过程评价。

2.课程内容和特点

传统教学分为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练习两部分,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学习焊接原理、焊接方法、设备和工艺等理论知识;在实习车间模拟练习常用的熔化焊接方法,在板平、立、横和管子全位置焊接等单项操作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焊接原理、焊接特性等专业理论知识仍采用单独讲授的方法,焊接方法、设备、工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技能学习内容大都以传统教学的熔化焊不同位置单项焊接操作技能模拟练习为主。

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将焊接专业理论和技能糅合在项目中进行教学,通常一个项目涵盖了一种或多种焊接方法的多个位置焊接操作技术。部分项目内容贴近焊接企业生产内容,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体化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中的学习任务涉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钣金冷作、制图、焊接专业理论、焊接操作技能等内容;所有课程来源于焊接企业、行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产生经过严谨的归纳和提炼,具有系统性和普遍适用性;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3.师资要求

在传统教学中,焊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常由不同的教师担任,部分教师只教专业理论知识或焊接操作技能,知识结构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理实一体化教师及项目教学的教师融专业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但较少接触焊接专业基础知识。

一体化教学教师应熟悉一体化教学的理念,掌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与要求,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焊接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焊接操作技能和企业生产经验;掌握焊接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冷作与钣金等)知识和技能,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4.焊接学习场所

其他教学形式的焊接教学场所主要是教室与实习场地,配置黑板、课桌椅和焊接、切割设备设施即可;一体化教学场所(学习工作站)不同于传统的教室或实习车间,其设备资源配置比传统的教室或车间要复杂和多样,尤其是在资料查询方面增加电脑、网络等设备设施及专业书籍,配备焊接、气割设备设施。

5.教材与学材

工作页是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编写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主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传统教材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介绍,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焊接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学习资料是学习工作页,主要是引导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技能学习等活动,来完成工作页的各个引导问题,从而学习到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锻炼和提高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工作页内容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相关性,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但在工作页使用时,学生需要借助传统的教材来查阅、学习专业知识。

四、焊接与其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异同

不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和教学资源等框架结构基本相同,具体内容因专业不同而不同。

焊接专业属于第二产业,社会总体技能水平发展较慢,很多企业对焊工技能要求还停留在手工或半自动操作上,强调操作的熟练程度。在一体化课程规范中,它与广告策划、汽车维修等专业相比较有几个特点:一是课程数量较少;二是企业实际生产中产品体积较大,需要对课程中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处理加工;三是课程中学生技能练习所占课时数较多;四是课程的考核评价中除了强调对学习任务的考核评价外,对学生个人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极其需要。

在一体化教学资源方面,由于焊接作业中烟尘、弧光、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往往需要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学习区、技能练习与生产加工区两个区域,这与其他专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专业的学习工作站建设差异较大。

五、小结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5

关键词:测控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殷红(1978-),女,四川都江堰人,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彭珍瑞(1972-),男,甘肃民勤人,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交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Z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78-03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都包含了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平台体系。在近30年的课程改革发展中,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一直是兰州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重点建设的课程群之一。随着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与铁路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的先进测控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对机械类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势在必行。[1]

我校机械测控技术重点课程群建设随着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启动,开启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测控技术类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工作。[2]在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中,以“服务铁路,机电结合”为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业测控技术紧密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优化研究,彰显了我校的铁路优势,突出我校测控专业的特色。第一,解决了机械测控技术发展与教学内容、手段之间如何衔接的关系问题。第二,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及实验实习教材和设备缺乏的问题。第三,解决了长期以来青年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结构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测控技术类课程体系包括“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测控电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微机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等课程,为机电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体系。一般课程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目前,机械测控类课程每年授课人数达800多人,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动力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等多个专业。主讲和辅导教师形成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组成的合理梯队,为培养机械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然而,如何将测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课程教学,如何适应地方高校扩招以来,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教学面临大众化教育转型的问题,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为了适应铁路发展的需求,使课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授课效率更高,测控对象更加明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后如图2所示。这些专业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部分密切联系。只有有机考虑各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关系和知识更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才能有力地突出铁路机械测控技术的特色。

随着机械测控技术重点课程群建设深入开展、校级精品课程“机械测试技术”和省级精品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平台的搭建、历年来对教学中出现的弊端的资料积累、学生就业趋势的分析调查,[3]对全面调整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课程体系的优化中,紧密联系我校自身的优势,结合测控系的师资特点和硬件设施,优化改革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突出我校面向铁路的办学特色,使课程体系结构实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详略得当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思路

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参考知名特色测控专业的办学水准,准确定位具有我校铁路机械测控技术特色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作用,编写优秀教材,改革实践体系,加强学生测试与控制实践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4]实施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的重构和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中秉承宽领域、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思想。课程体系所涵盖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参考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特色测控类课程的教学计划。但各学校的特点和主要面向的工业领域以及师资特点不同,所以并不都完全适合我校的专业建设。我校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群建设上不断探索。考虑各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内容重复讲授,也避免有些重要内容在各门课程中都没有深入阐述的情况。这对于在有限而珍贵的课时中讲授更多现代测控知识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关键的。

另一方面,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课程前后衔接的优化研究也非常重要。课程的设置需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重点指向铁路机车车辆测控对象的特点,同时兼顾一般工业过程的测控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突出铁路机械测控的特点。

同时,在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充分训练学生在检测与控制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与重点课程的理论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做到与大交通、新测控的发展与时俱进,与铁路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的先进测控技术紧密结合。

三、实施方法与效果

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紧密联系我校自身的优势,结合测控系的师资特点和硬件设施,优化机械测控技术的课程体系,突出我校测控专业的办学特色,合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参考全国各大高校优秀的测控专业办学单位的课程体系,分析我校和他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可参考的类同之处和区别,在此基础上突出铁路机械测控的特色,为我校测控专业及机电学院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建立完整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

1.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删减重复出现的内容,加强现代测控技术知识的渗透,强调铁路及相关运输领域中的测控对象实例。由图2的结构可知,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机车车辆为最终测控对象,侧重机械类测控技术知识体系的构建。

将学科基础部分和专业教育部分的课程有机对应,形成知识良好的继承性,去除知识讲解的冗余,避免知识衔接的断裂。使实践教育中具有铁路特色的机械类测控对象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在教学进程计划的优化中,强化机械类课程的设置,加强机械与测控教学的联系。弱化光学类的课程教学,电气类课程根据机械测控课程的进程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服务于机械方向测控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机械测控课程的教学主线,对专业教育课体系进行优化建设。

2.立体化教学系统的建立

教学团队围绕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群建立了由课程教材、实验教材、电子教案、网上资源库、试题库、远程实验系统和自动命题系统组成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如图3所示)。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教材确立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同时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PLC》、《面向对象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等,都是该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支撑资源,这些教材在国内十多所高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实验教材和远程实验系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5]网上资源的建设开阔了学习的视角,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强了各门课程知识间的联系。[6]自动命题系统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公平性,也为学生自主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建设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课堂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立体多维的学习环境,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7]

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我校的铁路优势,突出我校机械类测控技术教育的特色,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建设推向“知识、能力、素质型”大众工程应用型教育。

同时,也积极探索试点班级的精英教育,在“詹天佑班”的建设中开展的控制工程双语教学拓展的学生的专业视野,纵深推进了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精英化教育。[8]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平台,在“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等省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辐射带动作用,启动其它课程全面改革的进程,带动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优化,从根本上实现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改革。

3.加强实践教学

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占总教学工作量的27.8%,占据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检测和控制工程领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工业检测、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实践能力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采用了“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科学研究”三者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结合课堂内容自主开发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实践学习环境。远程实验系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加大测控系统设计、单片机、PLC、电子工艺实训等重点课程的课程设计力度,调整金工实习的内容和课时,突出测试和控制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认识广度,解决实验设备有限和实验项目多的矛盾,可以将虚拟实验室和常规实验室相结合,兼顾学生动手实践和对高新测控技术的感官认识和仿真操作能力,使实验体系的改进得以实现。通过基础实验室、测控实验室、金工实习基地、计量实习基地、校内外科研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强化训练,不仅丰富实验内容,也可以带动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对工业工程问题的认知。

4.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组由治学严谨的资深老教授督导,建立了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平台,探索出可以不断培养出优秀中青年教师的良好机制,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成员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测控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将测控系的教学特点与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所的科研内容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3人次,承担教改项目4项,实验教改项目3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多篇,出版教材8部。

四、结束语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测控技术课程体系已发展多年。为了适应测控技术发展的脚步,与铁路机械测控对象紧密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和编写优秀教材为切入点,参考知名特色测控专业的办学水准,准确定位我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以专业教育课的体系重构优化为重点,突出铁路机械测控技术课程的主要脉络特点;通过实践体系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检测与控制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强各门课程内部的细节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宏观调整与微观建设同步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实践环节的配套改进,使机械测控技术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最终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49-53.

[2]刘欣.课程与教学发展变革的基本走向[J].教育探索,2012,(4):23-26.

[3]崔军.整体工程观:毕业生就业能力诉求与课程结构调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68-72.

[4]杨学军.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5-8.

[5]赵建华.高校实验教学目标探析[J].高教探索,2012,(4):73-75.

[6]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6.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6

关键词: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网格化课程体系;气象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理论,结合气象事业全球化、专业化、一体化特征和气象业务岗位的实际需求,较为科学地设计了气象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并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气象培训体系,其中,重点阐述了气象培训体系的结构、科学内涵和重点任务。

一、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老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将人生简单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一次性终端教育已无法满足个人、职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获得学历后开展专业继续教育,即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应运而生。

(一)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内涵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继续教育”明确了教育目的和性质,继续教育不是终端教育,而是以满足终身教育需求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学历后”明确了继续教育的阶段,不是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而是在完成大学教育获得学历之后的阶段;“专业”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对象,不是泛指全社会的成人,一般特指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或管理人员。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获得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通过包括培训在内的多种教育方式进行的以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非学历的教育形式。

(二)学历后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具有教育时限的终身性、教育目的的发展性、教育对象的高层次性等特点。教育时限的终身性表现在这种教育是秉承终身教育的理念,对某一专业在职人员进行连续不断的知识更新和补充,以胜任岗位发展需求;教育目的的发展性表现在突破了以往仅仅以专业技术提升为目的的框架,而是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组织的发展目标对工作岗位、专业和知识技能的需要;教育对象的高层次性体现在其针对性强,受教育者主要为取得大学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除了上岗资质类培训外,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等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已经成为重要内容。

(三)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面临挑战

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所涉及的课程类型、结构、层次等实际形态复杂多样,因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具体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专业教育与实际业务需求脱节。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得大学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以气象行业为例,高科技和新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明显且日益扩大的供需矛盾。

第二,现有培训与组织目标存在差距。为解决上述矛盾,多数行业设置了培训部门,并对员工开展培训,但大部分培训模式以一次性办班为主,系统性思考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需要加强,造成了现有培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不能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组织目标,不能有效提升培训的效益规模。

第三,终身教育理念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体现尚不充分。多数行业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人才的培训目标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依靠持续化、终身化的培训才能够逐步实现。现有的教育培训工作在现代教育规律的探索方面尚不深入,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二、构建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网格化课程体系的实践

(一)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

在通识教育领域课程论积累了丰硕成果,但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领域的课程构建模式尚不完善。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横向、纵向的课程组织结构,基于该理念构建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分层分类的理解较为机械,对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中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不够,不能贯穿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不利于所在单位宏观了解员工专业技能的进展情况。为了减少培训课程设置的盲目性等问题,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王卓妮等(2016)提出了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

(二)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的特点

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基于分层分类的核心理念,重点考虑了课程与课程的联系,注重课程设置的整体性,按照气象事业的业务方向分为预报、观测、公共服务、资料业务、管理等类别,参考CBE课程理论提出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岗位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将预报方向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该模型还具有系统性、多维度、全覆盖的三个特点:系统性体现在课程体系摈弃了过去“缺什么补什么”的临时性、片段化的培训,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完成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超前设计;多维度是指在组织某一专业知识体系是加入时间维度的概念,按照组织需求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层设计,分步实施培训,有效避免了课程的重叠,同时体现了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覆盖体现了对气象部门不同岗位类别和不同岗位层次的全覆盖,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在学历后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学历后气象专业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与气象业务需求相衔接、与世界气象先进水平相衔接。

三、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一)构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挑战

网格化气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出对开展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该体系涉及专业门类繁多、课程种类复杂、对层次的划分也应基于实际情况完成。此外,大量与业务相关的课程需要专业教师开发并实时更新,完成该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

全国气象部门人数很多,现有250多位司局级领导干部、4300多位处级领导干部、近5万名一线业务和管理人员以及大量聘用人员,完成上述人员的培训任务比较重。气象行业还具有专业性强、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高等特点,加之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国家需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急需提高这些都对构建满足不同层次、类别、岗位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构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途径

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摇篮,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气象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弱化了专业教育,缺乏对一线气象业务的跟进,高校毕业生对气象行业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熟悉,由高校来承担与业务一线紧密结合的网格化课程体系不太现实。此外,考虑到气象部门的专业特点和规模轮训的需求,干部教育和专业教育密不可分,社会培训机构难以完成专业性培训任务。因此,网格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由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来完成更加合适。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整体设计、系统开发、重点推进的方式,目前已设计完成一批满足岗位特点、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的分级分类分岗的课程体系。从培训策划、课程体系研发、教材编写到教学组织实施及质量评估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系统科学设计、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在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干部学院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并荟萃了一支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为核心的兼职教师团队。“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为气象部门培训机构落实网格化课程体系的科学理念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但仅仅依靠气象部门培训机构尚不能完全实现网格化课程体系的科学理念,建立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才能够实现网格化课程体系所提倡的分层分类、全覆盖等目标,才能够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三)建立开放协调的组织机构体系

开放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应由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相关高校、业务单位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构成,同时需要建立层次分明、统筹协调的任务分工。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是气象教育培训的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气象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复合型气象人才的培养基地,发挥在气象培训体系中的辅助作用;业务单位为人员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可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则是气象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

作为气象培训体系的主体,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由国家级和省级两级构成,国家级包括干部学院和干部学院分院,各级培训机构分工各有侧重。干部学院主要负责培训体系的统筹牵头,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承担骨干人才培训及示范培训,并对教育培训进行统一评价;干部学院分院重点按照统一布局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牵头面向所在区域的培训任务,并开发设计其特色培训项目。省级气象培训机构则主要面向本省,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利用气象远程培训管理平台开展面向本省的远程培训,面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培训等。

(四)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在气象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还需要重点加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保障体系的建设。

设计构建网格化的课程体系。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以气象教育培训开放的组织机构为依托,加强需求调研,围绕组织需求,兼顾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努力构建与大学专业基础教育衔接、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具有终身教育特点的多层次、全覆盖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并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具体需求及时更新,超前设计好各类主体班型。

编写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材。编制与网格化课程体系框架相适应的教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培训。同时,应完善培训教材实时更新制度,使培训教材能及时反映气象业务进展和科技最新成果。此外,应加强培训教材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培训教材建设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

建立为实施课程体系提供支撑的保障体系。培训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环境建设。培养和打造一批满足培训要求高水平的骨干专职教师,构建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实习实训平台与基地、气象远程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等培训环境建设,开发仿真模拟、虚拟现实等现代化培训技术,可以为网格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确保培训质量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动态监控培训质量,进而改进培训活动,提高培训效益。应在培训项目前期策划中加强需求分析,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应建立系统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国家级面授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培训后效果评估,重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估数据的客观性。此外,还应创新大规模培训项目的管理方式,提升异地办学的规范性;应多方面丰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四、结语

本研究运用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根据终身教育理念和气象事业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气象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和方法,并围绕气象培训体系的组织机构展开分析,阐述了各个部门的任务分工,最后探索了气象培训体系重点需要完成的工作。从对气象培训体系的研究可以看到,气象培训体系的建设经验对于民航、地震、海洋等其他行业的体系构建亦有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Wang zhuoni,Deng Yi,Gao Xuehao,et al.Research on Grid Curriculum System for Meteorological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long Education.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Continu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6.

[2]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高学浩,杨萍,罗林明.面向终身教育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15(2).

[4]高学浩,王卫群.美国气象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继续教育,2005(8).

[5]杨萍,罗林明.面向基层气象人员的模块化课程建设[J].继续教育,2015(7).

[6]薛泉祥.大学后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弹性学习制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7]解建红,陈翠丽,张毓华.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特征及设置原则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