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补课现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补课现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补课现况

小学补课现况范文1

一、针对当前教学现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以及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且多面化。下面从教育教学视角,拟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内部原因。

1.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

调查表明,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平时缺乏教师的关注与呵护,11%的学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即处于被遗忘,更有甚者,处于被摒弃的位置,这导致他们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心,而且具有十分严重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行为上有些偏激。同时他们认为自己不行,不够优秀,对教师怀有敬而远之的畏惧心理和缺乏对教师的信任。长此以往,他们不愿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很少参与班级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自信,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缺乏上进心,学习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38%的学生由于缺乏上进心,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主要基于来自父母和教师的外界压力和要求的因素,是“要我学”而非“我要学”。极个别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学好数学无用,故无心向学。因此,这些学习目标不明确且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学生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有时甚至违反课堂纪律,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课后抄袭作业,应付了事。

3.缺乏独立性,依赖心理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8.6%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大多学困生把学好数学的希望寄托于他人,如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教师和同学,即上课依赖教师,作业依赖同学。这导致他们不愿独立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要么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以程式化或模式化学习,要么索性依赖外界的力量。长此以往,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创新以及变通能力,而且存在极强依赖性,就极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4.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

众所周知,学习效果决定学习成绩。调查表明,有25%的学生存在下面现象:课前没有预习、课后没有复习。他们只停留在“照单全收”的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迁移能力。通常他们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没能正确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只会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二)外部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教师和应试教育的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引导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由于教师职业的清贫辛苦以及社会功利化思想或多或少对教师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结果使一些教师不热爱本职工作,不安心现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讲课只是敷衍了事,教法乏味单调,授课内容缺乏层次,更不用说因材施教而顾及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并且没能倾注更多的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存在心理认识偏差,容易出现讽刺、冷漠、挖苦、体罚学生的现象,这样,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

2.应试教育因素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虽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一味赶进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他们更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非知识的接受过程,盲目地提高难度,大搞题海训练,专注于提高优等生的成绩,注重班级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等,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一味地怨天尤人,强调客观因素无济于事。当然,要想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一现象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上转代策略,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最终提升学习成绩。

1.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习热情,这是学困生的转化前提和保障。每个同学都有自尊心,尤其学困生的自尊心更是特别强。由于他们在成绩上的差距,很难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得他们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这样,他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教师不讽刺,不歧视他们,倾注较多的关注。

因此教师只有对他们以诚相待,平等对待,倾注关爱,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有时教师一个亲切肯定的目光、一句赞许的话语或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把爱学生的情感投射到他们心中,这些都能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可在课后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一旦发现他们具有畏惧心理,应及时沟通交流甚至利用平时休息时间为他们补课

2.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困生转化的核心。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缺乏自信、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这一现状,认真备课,仔细琢磨教材特征,不拘一格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授课时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散难点,及时给予学生模仿练习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讲课话语尽量通俗易懂,声情并茂。基于数学知识相对语文比较抽象,逻辑性极强。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缺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借助肢体语言,形象生动地进行一些类似量一量、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促使他们眼、口、耳、脑以及手共同参与,真正达到以手巧促心灵的目的。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课在推导其计算公式时,可事先或课上叫学生亲自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边动手边思考,积极探索其中奥秘,并通过剪、移、拼等方式发现其与长方形面积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性,最终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样可极大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不断创造成功条件,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成功条件,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这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当涉及到简单一些的题目,有意让学困生回答,若回答正确应给予表扬鼓励,答得不正确或不完整,可先让他们坐下思考,静听其他同学回答,然后再补充。这样让他们有多次获得成功的机会,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备课时,可事先了解他们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他们会做的题目,特意提供一些展示机会,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这种作法不仅巩固他们所学知识,而且又增强自信心且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

4.根据学困生实际,制订可操作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