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规划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规划论文

社区规划论文范文1

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这时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满足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需求提升到了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层面,这样一来,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也颁布了生态小区的发展意见,在未来生态城市居住区应是在空气、水质、土地等自然资源都能达到一定的绿色环保标准,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一路前行,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污染情况,显然是与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违背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生活的意志。比如,前几年北京地区在秋季经常性的形成大面积沙尘暴,这与北京周边山区的植被贫瘠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津冀等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虽然绿化不是罪魁祸首,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绿化规划方面的问题,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城市绿化规划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具体到居住区的问题上,问题则更加明显,首先我国城市居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集中性的区域性的高、矮类建筑楼层为居住区;第二,以大面积不同人口密集区为居住区;第三,先规划社区领地,再考虑环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区规划方式,就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楼宇密度愈来愈大,所以该区域使用空调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气破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其次因为人口密度巨大,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体销毁,这其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无法估量的,最后开发商在选择用地时,优先考虑在交通发达区域进行规划,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为了规划而规划,不能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与人口分布的特定条件,从而进入了无法摆脱人口稠密的死循环。

3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km2,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形较为复杂的多山地区,尤其像四川,云南等地更是山水连绵不绝,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兰城街道森林区域,辖区总面积39.39km2,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1805hm2,森林覆盖率47%。在如此多山的地区进行居民社区绿化全面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大面积的山林区包围着城市,但这些山林俨然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在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风沙及污染空气的进入,同时能够有效过滤掉城市内部的空气杂质,在面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时,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并且山林作为生命繁衍的重要栖息地,动植物的出现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闲度假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5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提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等内容成为指导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中提到的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内容,恰好是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所发展的方向,所以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早已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在绿化规划中将整体区域的长久、有效发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以建立区域性长效发展机制;其次,应满足建立有效生态功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发展,减少空气污染情况,是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再次,应满足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这一原则即是通过绿化规划,使植被规划面积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同时还能兼顾到城市经济投入的正常比例,让城市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后,还应满足科学绿化规划的原则,在绿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选择植被品质与绿化规模,应当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方面进行植被选择,最大程度地运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少限度地改动土方,这样不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还是应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前发展。

5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法

由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每个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其实并不一致,但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还是可以提取出一些关键性设计方法的。

5.1明确绿化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绿化之前应针对绿化区域的空气、土质、水源气候条件等方面做好调研工作,然后集结各方面的专家就当地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状况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所适用的主要植被种类、绿化面积,但要注意的是所讨论的内容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为核心思想,然后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贯穿这一主旨,使每个绿化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这一核心思想。

5.2科学选择绿化区域并进行预整处理

结合之前的讨论结果,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区域的确定方案,同时根据该区域所需要种植的主要植物情况进行土地的预整处理,包括除草、除石、翻土等,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条件,保水保墒以促进幼树生长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整土地时应尽量保证面山的原始风貌特征,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5.3进行多树种混交林开发

在对绿化区域进行规划时,要保证该区域的种植品种多样化,形成混合型森林形态,这样的混交林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保证绿化区域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蔽沙及抗逆能力,而且会更加贴近原始森林风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具有非常理想的自然风景观光性。

5.4建立幼苗保护保障机制

在没有成型的绿化区域内,不乏多树种的树木幼苗,这些幼苗还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长效的保证树木幼苗顺利成长的环境,森林防火、禁止砍伐树木、防虫防害等措施都应当积极的执行,这样才能使经过培育后的森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5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和谐的生态居住区

在绿化区域形成以后,还应当继续加强绿化区域管理工作,为当地居民普及森林防火、防灾意识,使其深刻意识到森林对于城市居住区的实际作用,让生态居住区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6总结

社区规划论文范文2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二、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一)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二)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

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

包括小区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1、自然生态规划

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

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平方米以上。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

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据台湾对交通运具的绿色评估,徒步、脚踏车、轻轨、电车等的得分达40以上,而一般公车、货车、机车等得分在0分以下。因此,生态小区绿色交通规划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交通。

2、经济生态规划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3、社会生态规划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总之,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态住宅的内涵

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在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2、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室内外采用节水型器具,采用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

3、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室内保证自然通风,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声环境系统方面,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日间噪声50dB、夜间噪声小于40dB,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噪声小于30dB.

5、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

6、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小区环境绿化是生态住宅的重要主题,同时,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生态住宅,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分类率达50%.

四、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

(一)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二)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亚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据资料介绍,安装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热水洗浴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需投资约15万元,全年的节能费约为8万元,2a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5~20a,那么这套设备的节能费就高达100~140万元。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最为显著,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分别是30%和50%.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及率仅为6%左右,且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较集中,云南省普及率最高,达10%.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茶、洗米、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三)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3方面着手:

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万方数据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四)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建议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

社区规划论文范文3

在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主题公园被看做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强有力的工具。漪汾公园在整合优化地形土壤、水、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时,主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造园中引进海棠、玉兰、银杏、山楂、竹子、牡丹等上百种珍稀树种及花卉。公园遵循自然的原则,从起伏的景观山丘,到疏林草地,均以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植物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创造出一座上、中、下(乔、灌、草控制面积比例约为5:3:2)相得益彰的城市生态型绿地[1]。公园不断栽种、补种应季树种及花卉,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观花的观赏景观。

公园的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力争打造成一个通俗化、适应大众、能解除人们生活压力、展示社区形象的场所。公园更多的倾向于“动”,倾向于“娱乐性”。公园中设置很多开敞的大空间,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大,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满足居民娱乐、享受、休憩的要求,使得他们有家可居,有园可游。为了使市民在园内观赏植物的同时增加一些树木知识,公园中各种乔木、灌木的枝条上绑有标签,上面注明该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所属科类及其主要习性[1],增加了市民的园林树木、花卉知识。

功能分区及分析:

(一)功能分区

公园的建设满足了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不仅起到文化继承的作用,还提高公园的内涵与品位,树立社区形象与特色,为周围居民展开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大舞台。公园规划设计以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娱乐、教育为主导,将公园划分为休闲、观赏、活动三个功能区。北区在设计上以体现晋商文化为主题形成休闲区;中区结合亭、台、廊、桥等园林小品构建成公园的主要观赏区;南区设计则体现资源共享特色,社会与学校共享的体育场所构成了活动区。

1.休闲区

休闲区则是公园北区,以幽雅自然为设计理念。休闲区的入口为次入口,因此入口处不需要宏大的气势。此处以不锈钢火柴雕塑为中心(如图1),辅以观光广场、环形花坛的布置、太阳能“科普画廊”及其他园林小品作为序幕。广场周围分别设置花卉带、景墙、玉兰园、泡桐园等景点,简洁明快的步行道穿流于疏林草地之中,或坐、或行、或观棋、或读书,怡然自得,幽雅、平和。其中种植泡桐、玉兰观赏林,配以灌木、草坪及长椅,创造出安静幽雅的空间。在这个圆形的平台上,附近居民早上在这里跳广场舞、打太极,下午在这里跳交谊舞、戏曲演唱、踢毽子等,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2.观赏区

观赏区为公园主景区,主出入口设置在千峰北路处,位于公园南北距离的中段。入口南侧设置一处小型停车场,方便远处的市民驾车来游玩。规则式布局、敞开式入口,配以小型假山、景亭点缀,创造出大气而不失华丽的广场(如图2、3)。区域北侧结合地形落差设置一座高4m的山丘地形,山丘按摩步道贯穿南北。山丘后面则是望景高层小区,以草坪、围栏分割,并与小区内的绿地建筑相结合,整体形成高低错落有致、住宅与园景相融合的景色。山丘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形式配置,园林小径蜿蜒在草坪绿地之中,配以木椅、徐继畬的雕塑和纪念亭(如图4),形成自然、安静又有内涵的氛围。山下设计水面及小栈道、木廊桥(如图5),以小段木桥将水面分隔为北静水和南部动感假山水景相结合。北侧水面用卵石滩形成自然的驳岸形式(如图6),水面上架起木廊桥、水上栈桥形成一系列的亲水空间;南侧水面则设置喷泉,自由式不规则叠石的池岸方式(如图7)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小型动感瀑布主要是利用山丘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潺潺流水及水帘后若隐若现的景观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赏。有了水这一生命的母体,有利于公园及其附近城市区域生态微气候的形成。

3.活动区

活动区入口处以小型雕塑遮挡视线,绕过雕塑,则豁然开朗,占地7630m2的运动场尽现眼前。该运动场实属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运动场,其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6对标准篮球架及其场地。运动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健身运动的场所,也解决了太原市外国语学校运动场的难题,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目标。运动场的北出口处,是供游人休息活动的运动器材区,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可谓老少皆宜,方便了附近居民来此健身,充分体现了社区公园的功能。

(二)设计分析

1.地形设计

公园设计对地形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公园西侧靠近城市干道,设计师采用大片绿地与松柏林及高大乔木的种植,巧妙地将道路的喧嚣与公园的静谧隔离,从园外望园内也起到隐约可见、诱人入园的效果。公园东侧与高层住宅建筑紧邻,设计师进行了适当的土方调整,填土成丘,并设计下沉草坪与住宅区连接,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配合植物群落的强化作用,将住宅与园景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公园的立面景观效果和空间层次。

2.园路及空间设计

公园中优美的园路曲线,形式多样的路面铺装,与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图,给人一种不是“因景设路”,而是“因路得景”的感觉。园路的设计主次分明,主干道将各个景区融洽地贯穿起来,既保证了高峰期人群流动的通畅,又增添了公园空间变化的趣味性。次干道及散步道均铺有鹅卵石,起到按摩健身的作用,同时根据地形的起伏,构造出不同坡度、弯曲度的园路,给那些喜欢晨练、通过散步来进行锻炼的人以多种选择。公园中的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路边摆设供人们休憩的坐凳或辟出一块舒适、和谐的活动场地,周围适当配以小灌木、草坪和观赏树木,尺度宜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公园园路设计时,注重两侧空间的变化,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融洽地结合,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起到了兼顾游园路线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

3.绿化

公园十分强调绿色景观的打造,将大面积绿地展示给居民,植被覆盖率达80%,并通过密林、草地等多种表现形式来体现这种自然式园林的手法,从密林小径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同时通过树阵、几何形园路、规则草坪来分割、展现高低层次不同的绿色景观,两种绿色景观相辅相成,形成对比的同时,也给游人丰富变化的视觉感觉;在引入绿色的同时,又体现着一种自然与规整的融合。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注入了“四季有景”的设计理念,按照上层乔木、中层乔灌木、下层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和缀花草地三层设计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以保证夏景的浓荫与冬季有景可观。公园绿化的后期养护与重建的管理工作相当及时、到位,养护人员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管理公园中的植被,并重建或更换一些不适合的植物。

4.水体、小品及其他设计

水体是公园的灵魂,公园内水体设计由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和静态水体相结合,形成了动静鲜明的对比,充实空间艺术气氛,满足了游人亲水、近水的需求。景观小品是独立设置的,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小巧,起到点缀装饰、隔断空间、美化强化景观、休憩和观赏的作用。公园内可见的景观小品有亭、池、廊、桥、花坛、喷泉、瀑布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作为社区公园,还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器材和公共活动的设施,不仅增添园趣,丰富景观,又能给人一种亲切宜人的感觉。

5.设计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