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换旅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换旅行范文1
目前,针对润版液污水的处理,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污水处理工程,将其与生活污水一同处理,而绝大部分印刷企业并未处理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广东省自2010年已率先强制实施首个印刷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并且正在逐渐加大处罚力度,这就迫使印刷企业对润版液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为响应国家绿色印刷的号召,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绿印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润版液过滤循环装置。该装置不仅有效解决了润版液后的废液循环利用问题,实现了废液零排放、绿色印刷、健康印刷等目标,而且减少了以往需在胶印过程中频繁更换润版液所耗费的作业时间和资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下面,笔者将对润版液过滤循环装置的设计原理、主要结构等进行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设计原理
目前,胶印企业的润版液污水中主要包括以下成分:油墨、润版液添加剂(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丙三醇、醋酸钠等)、酒精、水以及纸毛、粉尘等污染物。过滤循环系统最主要的控制参数为:电导率800~1200μs/cm,pH值4.5~5.5,表面张力0.04~0.07N/m。从过滤要求的指标参数来看,物理过滤手段即能达到目的,所以本装置采用现代净水技术和工艺,将其改造后应用到胶印企业中。
现代净水技术和工艺的核心是过滤材料的选择,只要选择合适的滤材,并进行合理的装置设计,采用过滤器与印刷水箱“并”连,不间断地对水箱中的润版液进行循环过滤,就能使润版液时刻保持干净,适合印刷要求,实现零排放。过滤的要求为:润版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杂质不能通过,而是应当被吸附在滤芯中;保持过滤后润版液的pH值和表面张力等指标符合印刷要求。最后,还要充分考虑该过滤循环装置安装和使用成本低廉,以及对不同规模胶印企业的适用性原则。
1.滤材的选择
通过对滤材市场的充分调研,参考了上海维格拉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开发的以微孔陶瓷为滤芯的过滤装置,以及上海川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张步堂提出的利用中空纤维式MBR膜过滤循环润版液的研究成果,选取了目前几种主流的滤材,包括PP棉滤芯、压缩活性炭、微孔陶瓷、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式MBR膜进行试验筛选,得出以下结论:
(1)除压缩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对过滤后润版液参数影响较大外,其他4种滤材均能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过滤后润版液的pH值、电导率和表面张力均在印刷标准范围内,符合预期目标。
(2)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试验,微孔陶瓷滤芯和普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孔隙堵塞较严重,其中微孔陶瓷滤芯的回收利用比较复杂,普通中空纤维超滤膜虽然可以反冲洗,但是反冲洗不彻底、材料成本高。
(3)中空纤维式MBR膜是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虽然过滤效果好,但仍然存在对堵塞敏感、膜造价高、能耗高等缺点,不太适合很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的应用。
(4)采用孔径为0.5μm的PP棉滤芯,过滤效果好,孔隙堵塞情况较好,而且价格低廉。对过滤效果、使用成本、产业化投入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初步选定PP棉滤芯作为过滤装置的核心滤材。
2.滤材使用寿命的测试
将孔径为0.5μm的PP棉滤芯的过滤器放在某印刷企业车间进行实地使用寿命的测试,通过车间技术人员记录使用情况,单根PP棉滤芯的使用寿命(微孔被堵塞)约为7~8天。
3.滤芯数量的确定
结合实际生产中润版液的使用量,综合考虑过滤循环装置的安装位置及体积(与原水箱的匹配),确定同时使用8根滤芯,经实际测试使用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按市场价每次更换成本约300元,达到预期性价比。
4.运行流程设计
过滤系统运行流程设计图如图1所示。参考了现代净水技术,过滤循环装置使用二级过滤方式,一级采用孔径为1μm的PP棉滤芯作为前置过滤器,主要去除粒径较粗的颗粒,二级采用8根孔径为0.5μm的柱状PP棉滤芯,去除粒径较小的颗粒。
5.自动控制功能设计
为实现自动控制功能,采用电子感应压力表(如图2所示)实现过滤装置的更换滤芯自动提醒功能。
主要结构
1.核心过滤器的结构
为配合柱状PP棉滤芯的形状,有效利用空间,过滤循环装置核心过滤器采用圆筒状过滤桶结构。过滤桶使用上下两级过滤方式,上面的前置过滤器设计成圆桶形过滤篮,内放置填充了孔径为1μm的PP棉滤袋,下面的二级过滤器设计成圆弧形,安置了8根孔径为0.5μm的柱状PP棉滤芯。过滤桶结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
整个过滤桶采用全密闭结构,过滤水由上端流入,自下端流出。过滤桶下方设有机架,机架内安装有自吸磁力泵。
2.外观结构
为使过滤循环装置实现产业化生产,特对其外观进行了设计。并在外部设置了智能数显压力表,能根据过滤桶的压力监测滤芯使用情况,并亮灯提示更换滤芯。过滤循环装置外观如图4所示。
过滤效果及性能测试
取水样进行测试,各参数同样符合印刷要求,在生产中使用,效果很好。过滤前后印刷机水箱中水况的对比图如图5所示。
此工艺流程可过滤掉润版液污水中的无用成分,可过滤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保留其印刷所需的有效成分,使经过过滤的润版液满足高质量印刷的要求,润版液不再需要定期更换。
效益分析
下面,以一台对开四色胶印机安装一台绿印家GPSTAR1000润版液过滤系统为例,对润版液过滤循环装置进行效益分析。
1.直接成本节约
润版液原液的使用成本节约4500元/年;酒精润版液使用成本节约25920元/年;换液过版纸成本节约4000元/年;污水处理费节约15000元/年;1年节约总成本不低于49420元。
交换旅行范文2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焦虑;抑郁;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改变。近年来腔内泌尿技术的成熟及病理医师诊断水平的提高,其临床报导增多[1-2]。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30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结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其中有4例患者术后合并焦虑症状,运用黛力新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41岁。高血压病5例,术前行常规降压治疗。行妇科B超及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临床症状为膀胱刺激症状者22例,肉眼血尿者8例。常规行IVP、尿动力学、尿培养及膀胱镜检查:病变位于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膀胱镜所见: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滤泡样或白色绒毛样改变。行病理检查为腺性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本组30例在连续硬外膜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电切加膀胱灌注化疗。电切深度控制在黏膜下层至浅肌层,边缘及基底部电灼。术后留置18 F三腔导尿管4~5 d,行膀胱间断冲洗,尿色清后拔除,术后应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10 mg/次,1次/周,共8次。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诊复查膀胱镜。
1.3 疗效判定标准:目前尚无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依据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膀胱镜复查及活检报告来判断疗效。
2 结果
本组30例,手术经过顺利,无术后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尿常规、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报告,均无阳性指征。4例患者术后焦虑,运用黛力新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与长期细菌感染、结石、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外翻等原发病有关。该病好发于女性,腺性膀胱炎病理可分为四种类型:经典型、肠上皮型、前列腺上皮型、混合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下腹及会阴痛、排尿困难及镜下血尿。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膀胱颈部,多数学者认为: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是尿液流体动力的着力点,因无黏膜下层,位置固定,缺乏其他部位舒缩的随意性;此部位常为膀胱炎性反应、尿道逆行感染的高发区膀胱镜检结合组织活检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和活检组织检查。
腺性膀胱炎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可采用经尿道电切术、钬激光等治疗方法。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决定电切的深度及范围。本组电切的范围深度达到固有膜下层至浅肌层,创缘及基底部进行电灼。腺性膀胱炎具有复发、潜在恶变的特点,术后需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或生物制剂。目前主要有3种:免疫生物制品,如卡介苗、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抗肿瘤药物,如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其他类,如高锰酸钾、硼酸等。本资料患者术后选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
经久不愈的慢性膀胱炎患者中存在显著的精神心理障碍,由于对该病不能正确的认识,害怕膀胱炎的复发及恶变,反复发作的排尿异常,从而产生焦虑症状。本组30例中有4例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消失或缓解,伴有焦虑症状。黛力新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增加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产生抗焦虑作用。运用黛力新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说明腺性膀胱炎患者如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单纯行经尿道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尚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腺性膀胱炎诱因较多,单行手术治疗,不能清除病因和诱因。临床症状并不能缓解或消失;②腺性膀胱炎可能与多种疾病共存,其临床症状共为排尿异常。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时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一方面,腺性膀胱炎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若疗效欠佳能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亦可影响患者的预后。
总之,单纯经尿道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状态不良心理状态可能是预后欠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病变较轻的患者我们仍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病变较重的患者术后应积极给予膀胱灌注等辅助治疗。由于腺行膀胱炎的临床结局尚不明确,有恶变的可能,长期随访观察是必要的。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单纯的生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医师应针对患者病因治疗,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4 参考文献
交换旅行范文3
您好!我父亲已经退休多年了,衣食无忧,身体方面也只是有一些慢性病,并不妨碍正常生活,这样的身体状态再加上一个好心情,就可以安度晚年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发现他老人家每天过得并不轻松,他似乎有许多担心,而且担心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程度越来越严重,总是惴惴不安的样子,要我看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为此,我陪父亲去看医生,诊断是焦虑性神经症。我想询问一下,这种病能治好吗?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帮助父亲呢?
四川 肖静
肖静:
你好!关于焦虑症带来的痛苦,如果不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如果不是亲属陪伴所见所闻,可能没有人能理解那种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以这样的话开头是想让你多理解你父亲,理解了当事人的感受,家属才可能减少抱怨,才可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至于你提的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解答。
焦虑的特点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某些事情而产生过紧张不安、焦灼惶惑的感觉,我们称为焦虑性体验。随着事件过去或情景转移,当事人内心自然复归平静,这是正常人的体验过程。通常人的焦虑表现为:无明显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过分思虑或忧心忡忡。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显得很不相称。患者在焦虑时常伴有心跳、气短等身体反应,不少人以为自己身体器官出了问题,直接到心内科就诊。
焦虑的人格特点这类患者通常较常人更为敏感,遇事考虑周全,比较注重细节,当遇到超出自己判断和应对经验的事情时,就容易发生焦虑情绪,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焦虑源于自己的内心冲突。你可以对照着这些特点看一看你父亲的性格,药物治疗之外肯定需要心理疏导,包括必要的安慰和支持。由于身体逐渐衰老,老年人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心身承受能力都在下降,他们对外部事件的感受和应对能力更为脆弱,容易担忧(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老人担心过度,最好让他说出来,必要的问题化繁为简地给予解答,不必要的事情从略不计,如果是一些具体事宜,最好接过来替其代办,让老人感觉有人相助、有着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焦虑症。
交换旅行范文4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氟西汀;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6-0436-03
慢性心力衰竭(chor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1],导致心脏每搏输出量明显下降,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瘀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而且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焦虑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使慢性心力衰竭和焦虑病情不能被及时控制。本研究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患者加用氟西汀治疗心力衰竭和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患者80例。入选标准:(1)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级)在Ⅱ~Ⅳ级之间;(2)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患者填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大于14分;(3)均行人为的心理干预和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4)入院前未经过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5)入选患者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确诊为精神疾病史以及精神病家族史者;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检查及治疗不能配合者;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律失常者得不到持续性控制;无原因失访患者;量表不能完成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心力衰竭的程度、焦虑程度、文化程度、经济水平、饮食结构、血脂水平、家庭背景关系、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补钾、抗室性期前收缩、消除病因、去除感染诱因等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和心理干预外,观察组患者加口服盐酸氟西汀(礼来公司,20mg/粒)20mg,每日1次,疗程至少为3个月。
观察指标:分别在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观察心力衰竭不适的症状及肝肾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rtricular efection fraction,LVEF)、B型尿钠肽前体(N-emr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NT-proBNP)[2,3]、6min步行试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I-BREF)、HAMA评分的变化,住院天数、死亡率、再次入院率的变化。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标准[4],显效:心功能能够明显改善减少2级以上或者较治疗前完全缓解症状;有效:心功能分级一般在Ⅱ~Ⅲ级,治疗后减少1级,患者部分缓解症状;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未见缓解,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e3.0方法建立数据库,采取双人平行录入;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情况: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出院3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总分、LEVF、6分钟步行试验、WHOQOI-BREF总分、住院天数、再次入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见表3-4。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或者成瘾病例。
3 讨论
近期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并发焦虑性疾病[5~7]。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应激能力差,病情较隐匿,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影响患者预后。本次研究中,从表2~4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量表评分的分数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前焦虑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不良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1)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亢进、血小板的功能失调、心率变异下降等变化,增加心脏的前负荷;(2)外周血管的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增加心脏后负荷;(3)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4)加速心肌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氟西汀是通过增加细胞外5-HT浓度,选择性抑制突触细胞重吸收5-HT。而且无锥体外系反应、无成瘾性、不影响患者心室率。因此,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的患者联合氟西汀治疗安全且有效。该研究为提倡“双心”治疗[9]奠定基础,具有现实意义。但此次研究入选人群比较局限,患者的样本量小与临床观察时间短,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Alvarez MS, Olmos JJ, Pisa H. Heart failure and depression. Apsychosocial perspective[J]. Vertex,2012,23(106):439-445.
[2]邢莎莎,魏芳,刘振东,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5(5):471-474.
[3]司拥军,赵智慧.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定量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7):25-26.
[4]邹勇.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2-53.
[5]Hermans H, Evenhuis HM.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olde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esults of the healthy ageing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tudy[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3,28(7):691-699.
[6]Sin MK.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v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Hispanics with heart failure[J]. Issues Ment Health Nurs,2012,33(8):522-527.
[7]Graven LJ, Grant J.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individuals with heart failure: update and review[J]. J Cardiovasc Nurs,2013,28(5):429-443.
[8]解瑞东.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医疗前沿,2009,8(4):95-96.
交换旅行范文5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肾内科 福建省福安市 3550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宁德市闽东医院行规律HD 联合HDF 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2 例,采用HAMA 评分表,分别评估单纯HD 治疗3个月以上、HD 联合HDF 治疗6 个月以上时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析联合HDF 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以及临床指标比较。结果:62 例患者HDF 治疗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HD 联合HDF 治疗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焦虑;抑郁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医保比例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寿命不断延长,随之而来的是尿毒症并发症不断增加,其中,心理疾病尤为突出,HD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远高于健康人群[1],是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情绪[2],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HD 联合HDF 治疗对MHD 患者焦虑、抑郁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随机选取宁德市闽东医院自2000 年1月至2015 年5 月行单纯HD 治疗3 个月以上后改为HD 联合HDF 治疗患者62 例,男性42 例,女性20 例;HD 治疗方案为:HD 4h/ 次,3 次/ 周;HD 联合HDF 治疗方案为:HD 4h/ 次,2 次/ 周,HD 4h/次,1 次/ 周。年龄在16~77 岁,平均年龄(46.23±16.70)岁;透析龄15~52 月,平均透析龄(32.13±12.87)月;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6 例,高血压肾病12 例,糖尿病肾病16 例,肾病综合症4 例,多囊肾2 例,痛风肾2 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HAMA 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分别对入选对象在HD 治疗3 个月以上及HD联合HDF 治疗6 个月以上时焦虑、抑郁评分及临床指标观察。
1.3 焦虑、抑郁评分[3]
焦虑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该量表包含14 个条目,所有项采用0-4 分的5 级评分法,各级标准为:0 分:无症状;1 分:轻;2 分:中等;3 分:重;4 分:极重。躯体性焦虑:7-13 项得分较高;精神性焦虑:1-6 和14 项得分较高。总分≥ 29 分,可能为严重焦虑;≥ 21 分,肯定有明显焦虑;≥ 14 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 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 分,没有焦虑症状。
抑郁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该量表包含17 个条目,所有项采用0-4 分的5 级评分法,各级标准为:0分:无症状;1 分:轻;2 分:中等;3 分:重;4 分:极重。总分>24 分,为严重抑郁;17~24 分,肯定有抑郁;7~17 分,可能有抑郁;小于7 分,没有抑郁症状。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联合HDF 治疗前后HAMA 焦虑评分在14 分以上的分别为26 例(41.94%)、20 例(32.26%)。HAMA 抑郁评分在17分以上的分别为20 例(32.26%)、16 例(25.81%)。联合HDF 治疗后焦虑、抑郁症状较治疗前均改善,t=2.161,P=0.035、t=2.362,P=0.021,均有统计学意义。
(2)联合HDF 治疗前后指标比较 (附表1)。
3 讨论
焦虑、抑郁症状是MHD 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4],国内报道显示[5,6,7]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高达20-5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尤其在MHD 中年人患者更为突出[8]。我们随机选取宁德市闽东医院MHD 患者62例,HD 治疗3 个月以上,采用HAMA 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结果显示,焦虑患者26 例,占41.94%,抑郁患者20 例, 占32.26%, 可见我院MHD 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畏惧、对透析治疗本身的畏惧、经济负担、生理功能降低、社会关系变化、血管通路对仪表影响等有关,相关报道显示,患者在社会中被尊重、理解的情感体验及满意度较低可能为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一[9]。入选患者HD 联合HDF 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及骨痛症状得到改善,与冉玉力[10] 等人报道一致。另外,联合HDF 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分别为32.26%、25.81%,较前降低,与联合HDF 治疗前比较,症状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制可能为HDF可通过弥散作用更彻底清除尿毒症毒素如血磷等以及对流作用清楚如PTH 等大中分子毒素,减少皮肤瘙痒、骨痛等并发症,而皮肤瘙痒及骨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并且,HD 联合HDF 可有效减轻透析失衡综合症[12],较好纠正患者贫血,改善发力等症状,从而减轻患者对透析的畏惧心理、提高患者自信心以及提高社会回归率,也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因此,我们认为HD 联合HDF 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临床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并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22-23.
[2]Bossola M,Ciciarelli C,Di StasioE,et a1.Correlates of symptoms of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ronichemodialysis patients[J].Gen HospPsychiatry,2010,32(2):125-131.
[3] 李钦君, 张长岭, 光等.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探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6):321-324.
[4]Grifflths KM,Farrer L,ChristensenH .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i n t e r n e t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f o r d e p r e s s i o nand anxiety disorders:a reviewo f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 s . M e d JAust,2010,192(11 Suppl):S4-S11.
[5] 梁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4-15.
[6] 王扣英, 朱春梅, 丁美红等. 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6):28-30.
[7] 徐飞亚. 循证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5):588-589.
[8] 王红巧, 李健.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21-525.
[9] 曾美华, 王饶萍, 唐春燕等. 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 [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7):736-738.
[10] 冉玉力,徐蓓蓓,吴艳春等.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3):301-302.
交换旅行范文6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丙戊酸镁缓释片;丁螺环酮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传统治疗常用苯二氮艹卓类和三环抗抑郁药,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药物依赖和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研究显示[1],丙戊酸镁缓释片可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为此,我们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2]。(2)汉密顿焦虑量表[3](HAMA)14项版本评分≥14分,其中第6项评分(抑郁心境)≤2分;汉密顿抑郁量表[3](HAMD)17项版本评分≤17分。(3)入组前未用药或停药≥2 w。(4)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物质依赖、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共入组100例。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1例因恶心退出研究,2例因经济因素脱落,实际完成研究47例。其中男17例,女30例,平均年龄(29±6) a,平均病程(13±4) mo,初次发病22例,继发25例。对照组1例因恶心退出研究,1例因经济因素脱落,实际完成研究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28±7) a,平均病程(15±3) mo,初次发病22例,继发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0.5 g·d-1,最大剂量2.25 g·d-1,平均剂量(0.63±0.21) g·d-1。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起始剂量15 mg·d-1,最大剂量45 mg·d-1,平均剂量(30±3.4) mg·d-1。疗程均为8 w。严重失眠者可联用小剂量艾司唑仑治疗。
1.2.2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4 w、8 w末采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8 w末以HAMA总分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量表评定由本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在经过一致性培训后进行评定。入组前及治疗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χ2检验,t检验及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8 w末研究组显效37例(78.7%),进步7例(14.9%),无效3例(6.4%)。对照组显效35例(72.9),进步9例(18.8%),无效4例(8.3%)。经Ridit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1.059,P=0.273)。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表1 两组HAMA评分(±s)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 w末2 w末4 w末8 w末研究组(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转贴于
表1显示,HAMA评分研究组治疗1 w末起,对照组治疗2 w末起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评分比较在1 w末、2 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3.16,-3.08,P<0.01),第4 w末、8 w末差异均无显著性(t=-0.41,-0.10,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CGISI评分(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表2显示,CGISI评分研究组治疗1 w末起,对照组治疗2 w末起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同期评分比较治疗1 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极显著性(t=-3.42,P<0.01),2 w末、4 w末、8 w末差异均无显著性(t=1.27,1.13,0.76,P>0.05)。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恶心7例,口干2例,出汗2例,便秘2例,食欲减退2例,嗜睡1例。对照组:头痛头晕9例,恶心8例,口干1例,出汗2例,便秘2例,腹泻3例,食欲减退2例,失眠4例。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多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能自行缓解或消失。实验室检查两组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临床治疗中常用苯二氮艹卓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但长期应用上述两种药物易产生依赖和不良反应,从而降低了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丙戊酸镁缓释片是一种情感稳定剂,在服药后缓慢释放,作用时间延长、血药浓度平稳持久,避免了普通剂型的血药浓度不稳定、不良反应大、每日服药次数多的不足,但仍保持起效迅速的特点。陈晋东报道[5]丙戊酸镁常用于治疗癫痫、躁狂发作、高血压、心率不齐、失眠、心肌梗塞等疾病。Brodkv L等[6]报道丙戊酸镁缓释片能有效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本研究显示,治疗8 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91.7%,经Ridit分析两组总体疗效相当(z=1.059,P=0.273)。HAMA评分研究组治疗1 w末、2 w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t=-3.16,-3.08,P<0.01),CGISI评分研究组治疗1 w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t=-3.42,P<0.01)。提示研究组较对照组起效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多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能自行缓解或消失。
总之,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一线抗焦虑药物应用。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黄希顺,唐敦立.丙戊酸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6~107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1~212
[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