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1

教师不能牢守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范文1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具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用正数、负数和零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零度.

思考 “0”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意义?

归纳 “0”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它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如: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0 m.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3]:(课本P3例题)

【例1】(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例2】(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后语: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类似的还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涨等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会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确地用正负数表示它们.

巩固练习

1.通过例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2.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千米2)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

韩国减少130,新西兰增长434,

泰国减少3247, 孟加拉减少88.

(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国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积减少量,所得结果与增长量有什么关系?

(3)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

(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与思考

(课本P6)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 mm和直径为29.97 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5

℃,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

mm,加工要求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3.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的增减值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增减 -5 +7 -3 +4

根据上面的记录,问: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

类比例题,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体会正负数的应用.

(四)课时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范文2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图里.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 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3,5.7,-7,-9,-10,0, , ,-3 , -7.4,5.2…

议一议 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正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 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试一试 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

有理数

做一做 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

有理数

数的集合

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

试一试 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1416,0,2004,- ,-0.23456,10%,10.1,0.67,-89

【例2】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有理数 有理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的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的正确说法.

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7,0.125, ,-3 ,3,0,50%,-0.3

(1)整数集合{};

(2)分数集合{};

(3)负分数集合{ };

(4)非负数集合{ };

(5)有理数集合{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数就是自然数

B.0不是自然数

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D.0是整数,而不是正数

提升能力

3.字母a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说明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范文3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课本P7的“问题”(学生画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0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0都表示出来,也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数轴.

【点拨】(1)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

第四步:拿出教学温度计,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构是否有共同之处.

对比思考 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

(2)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做一做 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

试一试 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1.5,-3,-2,0吗?

讨论 若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小结 整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点表示吗?分数呢?

可见,所有的

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都在原点的左边,

都在原点的右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例2】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1.5,-3,-,0.

【例3】下列语句:

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4】在数轴上表示-2 和1,并根据数轴指出所有大于-2 而小于1 的整数.

【例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0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有(

)

A.1998个或1999个 B.1999个或2000个

C.2000个或2001个 D.2001个或2002个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数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想.大家要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画出数轴.提醒大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相关点来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规定了

的直线叫做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从用

上的点来表示.

2.P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所表示的数是

.

3.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

A.7 B.-3

C.7或-3 D.不能确定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不是负数 D.不是正数

5.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但它们分别表示 .

提升能力

6.与原点距离为3.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2个,它们分别是

.

7.画出一条数轴,并把下列数表示在数轴上:

+2,-3,0.5,0,-4.5,4,3.

开放探究

8.在数轴上与-1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个,为

;长为3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

个整数点.

9.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对去括号的法则是这样叙述的:“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做1与-1分别乘以(x-3),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x-3)=-x+3

教材中的例4化简(5a-3b)-3(a2-2b)是这样做的:

(5a-3b)-3(a2-2b)

=5a-3b-(3a2-6b) ①

=5a-3b-3a2+6b ②

=-3a2+5a+3b

化简的第①步应用乘法分配律,但没有去掉后面这个括号。

化简的第②步用-1去乘以括号里面的每一项,这样就将括号去掉了。

故这个去括号法则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两个“原”有误读作用,不如改成: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改变。二是这个法则的操作性不强,仅仅起到一个检验的作用,但是例题中的第一步必不可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七年级数学对去括号法则是这样描述的:“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例题中化简:

5x-y-2(x-y)

= 5x-y-(2x-2y) ①

= 5x-y-2x+2y ②

= 3x+y

化简的第①步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没有去括号。

化简的第②步应用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及前面的“-”号。

故这个去括号法则可操作性强,同时也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同样的,例题中第一步必不可少。

现在我们用这两个版本的去括号法则来解决计算当中去括号的问题。

问题一:化简+(a-b)和-(a-b)

解:+(a-b)=a-b

-(a-b)=-a+b

无论用人教版的,还是北师大版的,去括号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问题二:化简3(a-b)(括号前是正数)

解:3(a-b)=3a-3b

当括号前面是正数时,利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将括号去掉,这时用人教版的去括号法则来检验就比较好。

问题三:化简2-4(x-x2+■)

方法(1):

2-4(x-x2+■)

=2-4x+4x2-2 ①

=-4x+4x2 ②

解读:将“-4”看做+(-4),然后用-4去乘以括号中的每一项,这样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括号去掉。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4”中的“-”号大部分学生是读作减号的,在去括号时,与括号里第一项相乘时,他是用-4与之相乘;当与括号里后面两项相乘时,他可能不知道是用-4还是+4与之相乘,大多数学生在去括号时后面两项的符号没有变过来,非常容易犯错,所以并不提倡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2):

2-4(x-x2+■)

=2-(4x-4x2+2) ①

=2-4x+4x2-2 ②

=-4x+4x2

这种解法是教师重点推荐的去括号的方法。

第一步,没有去括号,将“-4”中的“-”号看做减号,只用4去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号及括号保留,这样就很自然地将小学学过的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衔接起来。

第二步,直接用北师大版的去括号法则将括号及前面的“-”去掉。

综上所述,去括号法则是对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的归纳和总结。无论是人教版的去括号法则还是北师大版的去括号法则,都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当面对括号前面是正数时,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括号去掉,当面对括号前面是负数的时候,不能直接将括号去掉,而应该分两步做。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新教材的推广,数学的教与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我认为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等方面去正确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

例:在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合并同类项”一节的教学中,我将问题情境设为:

同学们,我们来做几个简单的数学题:

1. 5个人加4个人等于?2. 5斤苹果减4斤苹果等于?3、 5个人加4条狗等于?4、 5斤苹果减4斤梨等于?

同学们纷纷回答,第一题等于1个人,第二题等于1斤苹果,但是第3、4题同学们非常疑惑,不知怎么回答,此时老师及时总结,在肯定前面两题答案正确的基础上,并对后两题作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前题之所以能算出来,是因为他们的单位是一样的,故能相加减,而后两题的单位不统一,则不能相加减。”顺便我就把我事先写出的一个多项式“”展示给同学们看,并把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比喻成刚才四个问题中不同的单位,同学们此时很快就找出了哪些项是具有相同性质的项。我就马上借此对同学们说:“像这样7xy与-4xy; ; 具备所含字母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我们把他们叫做《同类项》。从而同学们对“同类项”的定义的理解很轻松且牢固,并且马上就有人说:“7xy与-4xy合并得3xy;合并得;合并得”, 于是同学们在我还没讲怎么合并同类项的情况下便争先恐后的说出了 “”合并后的正确答案。还有人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作出了个全面正确地归纳总结。由此我觉得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教学情境,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同学们的学习带来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例:在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列“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打折销售”一节的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利用周末到服装店进行关于服装打折销售的社会调查,了解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

一件衣服标价498元,以7折销售后仍然获利110.6元,请问该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提示:利润=销售价-成本)

由于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社会调查,所以能很快的找出该题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顺利解答。然后我又让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出一道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各组同学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各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一一得到展现。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深切体会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例:我在教学“中位数与众数”这节内容时,先以这样一幅情境引入新课:

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

月工资/元6500500030002400

员工职员C职员D职员E杂工

月工资/元220021002100700

经理说:我公司收入很高,员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职员C说:我的工资2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2100元。应聘者:这个公司员工工资到底怎样呢?

创设了这个情境后,我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小张是我校初中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考上高中,于是到广东某公司应聘,当他路过一家公司门前时看到了这样一则招工广告:“我公司因业务扩展,急需员工一名,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有意者速来面试。”看完这则广告后,小张非常动心,于是他经过简短的面试后,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小张仅领到700元的工资,他感到很吃惊。随后他又了解了周围员工的工资情况,竟然没有一个人工资达到3000元。他非常愤怒,便以公司虚假招聘广告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请问:小张能打赢这场官司吗?

故事刚讲完,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说:“小张肯定赢。”有的说:“不一定。”……

我出示“公司本月员工工资表”之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5分钟后,各组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张输定了,因为通过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正好3000元。

最后让他们分析小张被骗的原因,进过一番讨论后,我向他们揭示了小张受骗的本质原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要反应真实情况则应该选取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中位数与众数”。过后很多同学都积极地思考出了要反应本公司员工们的工资的真实情况应看其“众数”而不是“算术平均数”。此时同学们也对“众数”的定义和作用都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117-0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反映了他们对于学习过程的内心感知和主观态度,它不仅包含了学生对于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面对疑难时的焦虑和困惑,也表现为在学习探究中获得认可时的愉悦和满足。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升个性品质,凸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将情感与认知视为一个整体,在各个教学环节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情知共育中实现数学综合素质的持续、和谐发展。

一、加强情境渲染,唤醒认知需求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精心预设进行酝酿与发酵的。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情境的渲染中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可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新知学习充满期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情感的酝酿过程也是一个激发兴趣、培养动机的过程。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主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多种感官处于亢奋状态,以饱满的情绪、充沛的动力投入数学学习中。

如在教学《相反数》一课时,教师让两个学生在讲台前背靠背站好,要求两人在听到口令后往各自的正前方走。随后教师发出“向前2步走”的口令,学生按要求完成动作。这样的情境既简单又别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规定向右为正,向右的同学记作+2步,那么向左怎么表示?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进入新课学习。

二、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认知效率

情感具有感染性,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情感去传递,从而让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教师要调整好情绪,努力改变传统的不苟言笑和严肃刻板,使课堂少一些压抑、多一些轻松活泼;将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地位,用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赞赏的话语,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升认知效率。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的“归纳总结”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到台前通过板书来完成结论的归纳。这种角色互换,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于本课时的结论印象更加深刻、全面,同时也让学生在自我板书中完善了数学符号与文字表达的一致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书面表达能力。

三、加强切身感悟,改进认知方式

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与感悟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它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与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进行同化的自我建构过程。将学习情感与感悟融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充分唤醒学生认知、感悟的自主性,形成积极主动的认知态度,自由、大胆地去尝试各种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探究方式。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既定步骤展开教学,而是在进行充分的认知铺垫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文字、图片以及实物等素材,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倾向通过“勾股圆方图”“青朱出入图”“赵爽弦图”以及“欧几里得证法”等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让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

四、加强评价激励,激活认知动力

要使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课堂上的有效评价。正确、合理的评价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生热情,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数学思考,他们带着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认同和期望,从一个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教师要从关注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机制中脱离出来,从学生课堂行为态度、合作参与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学生的表现;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帮助学生正确地评判自己和他人,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增强学生小组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5

一、预习作业不断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数学教师需要在设计预习作业过程中,充分遵照作业设计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将预习作业设计的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通常情况下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为了充分发挥预习作业的作用,不断贴合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进而强化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可以有效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效促进初中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对于问题的把握越来越准确,对于数学课程教学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辅助。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前,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保障预习作业设计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本节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旨在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与球体等图形进行判断。通过观察将立体图形识别与分类,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人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搜集形式各异的图形,学生观察角度的不同,收集的图形也千差万别。如,通过画画的形式将图形展示,然后将实物与画像进行对比。从中挖掘其图形的本质;也可以借助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将实物拍摄下来。以图片的形式予以展示。此种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预习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预习的趣味性,有效缓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不仅是一种高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同时也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数学即生活的学习理念。

二、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分层作业设计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此学习成绩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情况,教师需要在进行课前预习作业布置时,针对班级中学生学习差异性问题,合理把握作业难度。通^对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全面保证班级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创新思维学习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学。

三、设计反馈性预习作业

当前阶段,反馈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也不是随意的教,而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需要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总结、整理预习成果,有效解决学习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预习作业反馈性指数的高与低,其不仅是保证师生学习互动的有效桥梁,同时也是教师全面建构“教”与“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对预习作业的重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七年级数学上册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多媒体;数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00-02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抽象的概念,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思想方法,都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因此,数学教学要展现数学逻辑的思维过程,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自己来发现“结果”。每个教师天天都会遇到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模式的选择、设计优化的教学环境等难题。

进入21世纪,数学知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目标。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开阔的本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它们的实施需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观念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画图、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数学教育的创新,需要在教学中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猜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比较容易用数字、图形、符号、语言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创设与课题一致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变为“数学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提示,大胆创新学习,提高思维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美的熏陶,创设情境,改善认知环境,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来呈现出它的强大优势。下面就以几个课件的片段为例,说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越性。

1)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第一章的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这一节中,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几何直觉以及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如“地质探查”“石油勘测”以及“医学CT”等,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与几何息息相关的事物,同时体会“截”这一意义。为帮助学生理解,提供“直觉”材料,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几何”的意境。然后动画演示用一个平面切截一个正方体,并观察截面的形状,比较不同的截法中截面可能出现的形状,同时学生自己动手仿照动画中的过程切截自己准备的正方体物块,由观察到动手实验,使猜想得到验证,同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动画演示几种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切截过程,请学生观察截面的形状,同时由图形中的变化发现规律,将学生引入充满观察、实验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在对几何体的切截的想象和操作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第七册数学第二章的第十节“有理数的乘方”一节中,重点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用课件展示细胞分裂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该细胞分裂的过程。通过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理解细胞分裂的速度之快,为下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作好铺垫。在观察细胞分裂图时,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讨论互相交流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与他人的合作。通过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数目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定义及有关的概念。然后大屏幕展出一组巩固练习,对于乘方定义中的底数和指数,特别是对于底数是负数和分数的情况,以及不添加括号时底数是如何区分的。对此展开大量练习,学生采取口答的形式,互相监督,互相检测,共同提高。使用课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乘方这一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减少教师的板书量,加大练习量,巩固学生对乘方概念的掌握。

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第四节“角的比较”一节中,需要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其大小关系的认识,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会解决实际的方向问题。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多媒体课件就呈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课堂教学中,用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出一个公园的示意图,给出方向标,然后让学生讨论各个景点如海洋世界、猴山、虎豹园、大象馆分别在大门的什么方向,并从图片中动手测量各景点分别在大门的北偏东或南偏东多少度,观察讨论图形上共有多少个角,哪些是锐角、钝角、直角,指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同时在大屏幕上演示模型,固定角的顶点和其中一边,动画演示另一边,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并在旋转的过程中依次体会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感受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分类,并建立几何模型。再次演示模型,通过角的一边的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导入角的比较,让学生就此问题4个人为一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组织学生讨论后可得出角的比较方法:1)重叠法;2)度量法。

此时,大屏幕上用动画演示重叠法比较两角的大小,并强调重叠法比较两角的大小时应顶点重合、一边重合。为加强学生对这两点的印象,可在大屏幕上闪烁重合后的顶点和一边,同时重叠的部分涂上不同的色块,以便更好地区别角的大小。

度量法中关键是量角器的正确放置,因此,可在大屏幕上播放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过程,同时也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链接。接下来则由学生动手实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