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1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学xxx度进行掌握,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安排一个好的教学工作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语文任课教师。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从上课状态来说,理科x班男生多,课堂气氛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跟着老师的学习步伐。文科x班课堂气氛较差,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有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大多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较少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必修三和必修四兼顾了文体和人为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别是:小说、唐诗、古代议论文、说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应用性兼顾。必修四分别是戏曲、宋词、杂文、古代人物传记。小说和戏曲单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把握这类文体额三要素——人物、情节、坏境,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唐诗和宋词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背诵,更要学会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古代一文论和杂文结合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议论文,应用文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人物传记单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句式。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和平时的积累。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
三、教学措施
1、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从周末的“七行本”作业中让学生积累议论文的论据素材。
2、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语言学习的成效主要还是从能否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观点。
3、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转变作业检查和辅导的重点,周末主要以积累作业为主,每周一检查并评价。平时兼以练笔和背诵默写为主。平时的练习册的作业以简单的预习和课内的加强和巩固为主,课外阅读和语言表达的拓展题主要在晚自习完成并当堂讲解,提高作业的质量。
5、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积累的好习惯。
6、每周坚持给学生印发一些与本周教学紧密相联的课外拓展资料。
高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现代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构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确实存在基础普遍不够扎实的问题,阅读本事、分析鉴赏本事及对文章整体感知本事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善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本事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本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必修1“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资料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四、教育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经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我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本事,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我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构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经过对语文知识、本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资料和思想倾向,提出自我的看法。
五、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本事培养的不一样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资料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异常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本事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六、具体措施
(一)进取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资料,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资料、操作程序、教学方法。
(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忙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取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资料外,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本事。进取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供给给学生阅读,,努力经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本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资料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我找资料,既到达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加强备课组合作交流,学和复xxx度、统一练习等。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为完成教学目标,在团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应对新教材、新资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经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我的教学本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齐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经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本事。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才是学习的主人!
(六)注重基础知识和积累和阅读本事的提高相结合,注重鉴赏水平和表达本事的提高,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早自习和课间时间。作业精选精批,及时校对讲解。认真组织好单元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2
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原则文化导入方法跨文化交际,简言之,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随着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相互接触和融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与世界接轨已成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涉外交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就意味着高职学生毕业后参加涉外工作的机遇也随之增加。高职学生也应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包括社会文化教学。通过对学术报刊杂志的研读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根据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建立一套系统的以交际运用能力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必将有利于文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操作。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差,理解、认识能力较低的状况,根据言学习的规律,结合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体会,文化导入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要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需要,适当地传授为达成既定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内容,而不要无限制地或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文化传授。因此,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所选择,针对专业特点,对主流文化的内容或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要精讲多练。同时,还应该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史性和共时,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入一些历史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等。其次,文化教学内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确定教授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2.实用原则
实用,就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学习内容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行业。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文化内容空洞。同时,让文化教学和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文化平等原则
不仅要求高职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提高语用能力,它还要求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在工作和交际中传播本国文化。但应注意到,中英语交际过程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它涉及到的是双方或彼此。涉及文化的语言交流又是一种双向活动,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还应该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英语民族的文化一定比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或者低劣,而是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
二、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几种方法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注重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日常英语语境的创设存在困难,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职院校招收学生,英语方面的文化知识都比较缺乏,课外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导入英语文化是必要的,但必须讲究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专门用途英语的口语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如下方法,把文化教学融入其中,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对比法
对比法,是学生通过语言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教学中对汉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利用“同”来扩大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指出“异”来防止文化习得中的“负迁移”,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这种对比方法有助于学生外语交际中的正确理解和表达,使学生在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升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防止和克服“社交语用失误”,有效解决怎样说的问题。如在学习接待来访代表团及(Hosting a VisitingDelegation and Individual)一节时,涉及到了宴请问题。我国习惯于围坐一桌,频频举杯祝酒。而英美等国家习惯于只祝一次酒,举杯来回行走,吃自助餐。为使学生掌握这一文化差异,在情景对话中让学生作分别的练习,对比其异同,使学生印象深刻。
2.词语背景溯源法
在口语词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局限于对语言材料机械的、枯燥的解词释义,而是透过语言看文化,通过所学语言了解其中包含的民族文化语义,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近几年情况看,高职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上热情不高,接受能力较差,通过文化的传授,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知识。如遇到单词sandwich(三明治),这是我们很熟悉的食品。但我们把它隐含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就可以引起学生兴趣。Sandwich一词来自John Montagn,他是Sandwich家族的第四代伯爵。此人赌博成性,以至无心回家吃饭。于是,他就命令佣人到家中拿来夹心面包,边赌边吃。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他吃的这种食物叫做sandwich这样学习单词,既记得牢固,又了解了该国的文化。又如,china为什么表示瓷器?在教学中把古代中国(China)盛产瓷器,因此,把瓷器译为china讲给学生。这不仅从文化教学上取得效果,而且会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很多这样的词,需要在文化教学中不断实践。
3.语法提示法
语法提示法指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把英语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融入教学之中,提醒学生注意具有英语文化特点的语法现象。例如,英语和汉语都有时态问题,英语的时态多,其构成形式各不相同。动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汉语动词无时态变化,表示动作发生的不同时间是借助“曾经”“已经”“正在”“将要”等表示时间的副词或利用“了”“着”“过”等后缀来表达的。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习惯于用汉语的模式套用英语的语法,就容易出现错误。如How long has he died?这个句子的错误主要在于对die这类动词的性质和概念不清,按照汉语的思维说成了这样的句子。对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这类动词属终止性动词,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里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可以译为:How long has he been dead?这样可避免学生在英语交际中产生用词错误,尤其单复数错误在英美国家认为是有失修养的。
4.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写等感观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录像和电影,举办专题讲座等。给学生布置文化作品阅读任务,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的积累,是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文化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把握的课题。其中,涉及语言学、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目的、方法等多个方面,还需要英语教师在高职教学中不断地探讨,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交化交际意识;班课教学技能
1 多样文化交流现状及学会交流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20世纪30年代,Bateson 的“文化接触与分裂创始”(Culture Contact and Schismogenesis) 这篇文章当中提及此概念。文化不可能是独立而且分散的存在,一定是多种因素融合下产生的,是一个抽象体。既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人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语言,准确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美洲和非洲的男人和女人,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人,他们作为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在共存中通过对方的存在而相互定位。“英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Bateson认为,通过研究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接触,就能够了解处于冲突之中的群体互相协调、友好相处的过程。”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质应该是教授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化体系。显而易见,学习英语的课堂上不能用汉语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授课教师需要设身处地、情景带入地演绎文章并进行教学, 不能随意散漫、灌输式地教授知识,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被动接受是不可取的行为。文化是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等每个部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必须使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互相兼容,相得益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 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外语文化容忍度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对交际对象的思维定式、认知方式、民俗风情和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明了。举个例子来说:
用英语为交际媒介的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英国学生在初次见面时可能会这样打招呼:How do you do(您好) 或者From now onwe are no longer strangers to each other, have more contacts in thefuture.(我们不是外人了,以后多联系) 。很明显,前者是依附 于英语文化的;后者是依附于中国文化的。可能还是依附于英语文化的后者显得更自然,更地道。学会因此灵活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则是培养跨文化社交意识的关键。
2 高中跨文化交际群体现状分析
2.1 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
“在我国《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学生具备交际能力,就能够认识到国家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并能够处理好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提升学生的 语言素质水平”。国家课程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仅如此,还告知其必要性。首先,我们明确高中生跨文化交际主要接触的来源,授课教师主要以英语老师为主力军且在教室进行授课,就国内现状来看,高中生容易陷入题海战术,对英语学习中了解西方文化 和背景的必要性认识较为浅薄。作为授课教师,从根源上改变学生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次,授课教师自身需要认同高中阶段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这一观点,以听力考试为例,听力考查到底是什么?如果不了解文化背景能否选对答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前瞻性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英语是贯穿学生漫漫求学路上的一道风景线,高中生下一阶段是大学生涯,下一阶段是研究生、博士生。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若想取得不错的成绩,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连英语国家的人如何说话、有何习俗以及文 化背景都不清楚,简直是无稽之谈。听、说、读、写样样精通是打开新世纪的大门。因此,学好英语的路不拥挤,跨文化外交认识值得被重视!
2.2 高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难点
当今阶段,各大地区和学校的高中课堂仍旧以考试为依托,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法就是大量输入,输入的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译几大部分,其中写、译占了百分之八十的比重,课本和高考试卷被师生奉为经典,背单词、背作文模板、背语法结构 ,这些都是英语课堂老师重视、学生爱听的内容。那听、说、读这三部分比重自然而然就被降低弱化了。恰恰是听、说、读这三部分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内容反而被忽略。这是对“哑巴英语”的真正诠释,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既然无法体会到英语国家是如 何进行交流、如何交际,那么教师逐渐脱离西方文化环境转向以教学为目标,学生也无法浸泡在西方文化中,久而久之,跨文化交际就抛到九霄云外了,跨文化交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高中教材不够完善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大力展开,如今的英语教材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一,目前高中英语教材中更偏重与口语训练和交际,在每节课之前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们进行对话交流。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是推动任何事物进步的重要力量 ,但这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当你翻开书时,高中英语教材上标注的要么美式发音要么英式发音,放的情景和漫画均是与美国和英国有关,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区,难道学习英语就是要研习英美两个国家的言语和文化吗?英美文化和语言的确是更悠久,但是学习内 容不全然是这两国。其二,跨文化交际一定是多种文化交流的现象,既然是跨文化就需要进行同类型比较,教材中的设计均是不同情景下英文的表达,但是没有设定同样的情景下中文是如何表达,犹如半空中架起的桥梁,悬空而立,必然不能通行。高中教材已经改善很 多,但任重而道远。
2.2.2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顺利地进行对外沟通,但是高质量的英语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甚至文化冲突现象。与此同时我们要考虑到国内外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应试体制下学习的重心不 得不转移,学生学习英语的重心是学习单词、固定搭配、写作等理论知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却没有得到重视,最终结果就是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2.3 教学结果评价不够先进
结果是对过程最好的反馈与评价,跨文化交际实施的成果如何?通过问卷调查来看,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来检测。检测方式是闭卷考查形式,若是市级以上条件好的学校会有英语角、外教授课等形式。但普及性最好的还是试卷,仅仅 通过试卷反映高中生英语水平比较片面,不够先进的评级体系也是影响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因素。
3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谷启楠提出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具备以下目标:
1) 理解外国文化;
2) 对外国文化抱有正确态度;
3) 具备交际能力;
4) 能获取文化信息。
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要引入文化教学,也就是说,坚持通过语言学习去了解其文化的原则,学生要同时学习语言和文化两个符号系统。具体举措如下:
3.1 培养跨文化情感和交际认知
《心理学大辞典》中这样界定情感:“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不是与自己本身的需求相符合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如,通过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换位思考能力、和形成得体的对外交际能力。作为某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一名成员,个体往往都带有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色彩,习惯了用本民族文化标准去评价其他文化,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文化思维定式、偏见,甚 至是反感情绪。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课堂体系,有助于增加学习者对其他外来文化的正确认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
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应当严格按照高要求,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升高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如:听力可以达到听懂英语对话的水平,掌握中心大意,抓拢住对话的要点和细节。口语表达,可以 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表达出个人的切实情感、态度、立场等,能够陈述一些基本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表达清楚,得体,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2 采用传统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
接受新鲜事物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日日新,苟日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有些大,如果不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就落伍了,因此就得跟上新鲜血液的步伐,才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比如,在课堂上适当地播放一些英文原版电影,生动有趣的有声课堂容易 营造出一种仿真化的英语学习氛围,汲取英语文化中原汁原味的营养,避免触碰到文化禁区。教师还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讲传授文化和介绍其文化背景一起融汇到现代化多媒体课堂之中。同时,教师在选择跨文化交际素材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是一个师生平等互动的场所,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设置,一股脑的大量推送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心声,接收学生的反馈,不能把课堂演成一言堂,而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讲授内容结合起来。(2) 依照课程性质,分清主次。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旨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短板,通过有声有色的影音类资料帮助学生立体地掌握英美国家的真实的日常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试听”教室 ,还是一个提升学生地道地听力和口语表达的场所。
3.3 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考评体系
高中英语教学评价还不够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都不够精准,还沿袭旧的评价方式,高中英语教学考评体系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基础知识的以及每部分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素质全方位多角度进项评价,全面的考评分析,既 要科学地、系统地发挥考评功能,还要使考评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总之,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与跨文化能力培养都不容小觑,必须多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4 结束语
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错综复杂且任重道远的过程,语言离不开文化背景和交流习惯,跨语言交流过程当中会存在重重阻碍,既要求老师拥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又要求学生转变思维,不只是埋头伏笔专注试卷当中。
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目光长远地去投资英语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言语知识,而且要培育孩子对不同文明的认识,发觉到英语学习学习其中地道的语言表达非常重要,通过兼容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认识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评价力和包容度,教会他们用理性的眼光去接 受新的知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理想彼岸有明灯在指引方向,即便困难重重,当代高中生仍旧需要拥有全球眼观,用更广阔的眼观看世界。
参考文献
[1]兰玉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英语广场,2019(2):39-40.
[2]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系统功能语法与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娟.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72-0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交流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各国家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在交流时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将会产生隔阂。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英语教育进行跨文化沟通意识的培养正在不断完善。传统高职院校英文教育环境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障碍,都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产生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深刻的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产生。并且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教师应丰富自身修养,增加对西方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的W习。教师只有丰富自身文化后,才能更有效地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一思想,根据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逐渐渗透西方文化。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西方国家民族知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对西方国家的民族知识进行渗透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形象生动地向学生渗透西方国家民族知识,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并且,教师在对相关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应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特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促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增强记忆。除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渗透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更具实用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场合的英语口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三、丰富教学手段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以教科书为基础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感,降低课堂效率。在新时期,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应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开始,教师应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完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如播放影片资料等,为同学们展示西方文化。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情境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将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差异在情境故事中展现出来。或是排演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关的舞台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展跨文化交际优秀论文评选,以及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氛围,使学生通过活动深入了解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总结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传统的教学内容,如语法、发音以及词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及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生活习惯等。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西方国家文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周鹏.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25-26.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5
一、了解对比文化背景,拓宽学生视野
外语习得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以对比学习方式来增强认知体验,是全面深入理解记忆的最好方法。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源于地理位置、思维习惯等方面。这也是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发展过程中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条件。对比则是了解学习的最好方法。
从文化产生的背景来挖掘语言发展过程,更利于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语言学习自觉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能够运用互联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来了解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汲取丰富文化营养,挖掘富有情趣的内涵信息。学生在了解中,通过与本域文化对比,不仅能够记忆共性的内容,还能够了解中西文化在表达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开阔自身的文化知识视野。
正是基于上述要求,现行的《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下同)教材在编排上尤其注重对课程文化的丰富,要求学生能够从节日文化、饮食习惯、交际运用等方面了解彼此之间差异。像在7A Unit 3 Let’s celebrate!的“Reading 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产生背景,通过与我国的端午、中秋等节日风俗对比来加深理解记忆。
二、突出对比运用过程,增强学生感悟
学生以对比来进行理解仅是增强了学习信息知识的储备量,而灵活运用则是提高理解感悟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形式来予以运用,更利于加深认知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语言文化对表达交际的影响来突出中西方的运用差异。引导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探寻规律和使用规则,以提高综合运用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可借助演绎归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运用中发现跨文化的特色,同时运用对比交流形式来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加深理解来增强运用技能。
突出对比运用过程是增强学生交际运用能力的内在需求。像在《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 Food的“Reading 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教学中,就西餐的刀叉使用和我国的筷子使用、中西方进餐的文明礼貌习俗不同,可创设一定的语言交际情境。可通过播放饮食文化宣传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If you were there, what would you do?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更利于学生增强感悟认知。
三、注重对比鉴别发展,关注学生创新
从对比过程中发现规律和提高运用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学习能力。从对比鉴别中传承文化的运用发展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运用能力的前提。
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鉴别发展,以文化运用在表达交际中的发展为契机,鼓励学生多阅读贴近现代生活的报刊杂志,多查阅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文化交际知识,多观看西方现代文化生活在交际交流中的运用。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指导语言学习的方式,建议学生能够在充分搜集和运用现代媒体以及语言文化读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和想象思维来深入学习探究,并建议学生通过运用真实情景交际来深化语言文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知识进行灵活表达运用,以此来培养其发展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客观要素,更是学生在学习中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上述探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前提;(2)多为学生提供表达交际的情境,增强认知体验,是优化教学的关键;(3)引导学生深入接触西方文化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多元化运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学习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
[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是当今社会上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个课堂,英语中含有的文化已经成为我国高中英语高中课堂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导致高中英语语言教学有脱节的现象发生,因此,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更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对高中英语中的文化教学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希望对我国的高中英语课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是指国际间文化进行交流,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由于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属于自己的交流方式,这样对文化的交流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障碍。例如:英语中的“please”,在汉语中的意思是请的意思,但是英语语言中“please”这个单词不能用于任何一个语境当中,但是汉语中请是可以用于任何一个语境中的,像是请吃饭、请喝酒等等。通过这个例子来看,高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对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进行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一)高中英语老师应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陈旧,依然受到传统观念教学的束缚,这样就必须老师加强教学理念,使新鲜的教学血液注入到高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另外,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例如,老师在讲解“Healthy eating”这个词组的用法时,老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在学生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老师要在旁边进行一定的讲解,使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同时明白这个词组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老师利用场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沟通的能力,全面地了解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从而让英语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对文化的差异进行渗透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较大。高中英语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的讲解中,要时刻注意文化之间的不同,要有效地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本土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例如,学生在称呼老师的时候,一般是王老师、赵老师等,在英语的中就是“Teacher Wang、Teacher Zhao”等,但是在英语交流中的实际习惯是,“Mr、Miss”等,这种单词相当把人的姓氏和称呼相结合。老师在课堂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在课堂上合理地进行文化之间差异的渗透,使学生明白语言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的使用环境,也是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对跨文化交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
英语教学是学生在接触英语语言文化的主要途径,在教材中有大量的英语语言的文化,不管是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还是饮食、音乐等。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中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度分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老师在讲解“Classical music”这个英语词组的时候,老师不仅仅要这个词组的表面意思和使用的方法进行讲解,也要对西方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选取不同的音乐形式,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并且老师还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使用技巧,也使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在使用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晓丽,沈鞠明.英语教材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李景娟.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潘虹.试论跨文化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