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1

一次完整的名著导读活动视名著篇幅的长短、内容等而定,遵循“计划――实践――评价”的思路,呈现以上四个教学步骤。预设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生成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

一、阅读预设――以兴趣引导名著阅读

(一)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

1. 初级阶段

(1)目标预设:每周以摘抄为主的读书笔记,能理清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名著范围:①选择七年级课本推荐名著作品,如《繁星》、《春水》、《童年》。②选择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

(3)方法指导:①提供读前、读中指导。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及全书架构。②培养良好的做读书笔记习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做摘抄式的读书笔记,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尝试写感想体会。③引导学生学会复述故事。

2. 中级阶段

(1)目标预设:自主写读书心得,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

(2)名著范围:①选择八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②依据课文向外拓展延伸,课文是节选的可提供全本。如《朝花夕拾》。

(3)方法指导:①有侧重点地识记作家简介,弄清创作背景。②引导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能对人物作简单的评价。

3. 高级阶段

(1)目标预设:逐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自主地关联有关知识阅读名著,解决阅读困难;初步对名著中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进行赏析;能自编课本剧,并进行针对性表演。

(2)名著范围:①选择九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水浒传》、《格列佛游记》、《简爱》。②确定高级阶段的阅读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名著阅读。

(3)方法指导:①引导学生锻炼模仿名著写作的能力。②理清故事线索,掌握故事大概,分析人物形象。③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编剧、表演。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 创设主要阵地。教室、学生的卧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我和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定期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2. 组建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发组成名著阅读兴趣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名字,如:“先睹为快组”,“如饥似渴组”,形形,韵味无穷。

3. 教师下水阅读。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自身的阅读爱好和阅读激情就是学生最佳的阅读氛围。基于这些认识,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

4. 课内课外渗透。如《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杨志丢失生辰纲后的命运及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并不急着一一告知故事发展的情节,而是丢出了几个问题:杨志失了生辰纲,他是否能完好无损的交差?等待他的是砍首谢罪还是加官进爵?吴用等人又是怎么处理生辰纲?他们的命运又将是如何?学生想知而不得知,课后,他们自然会搜寻原著的相关章节来解开心头之谜。

二、自主阅读――以开放自主“悦读”名著

(一)泛读为先

泛读是观其大略,是整体把握,是总揽全局,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泛读不是指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是指从名著的资料和整体框架入手进行阅读。名著的资料包括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历史评价等。名著的整体框架包括书中人物及其关系、故事情节梗概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作为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有认真的态度,边阅读边思考,这样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精读为本

在名著阅读中,精读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就是细致读,圈点读,吟诵读。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的解读,品读文本,揣摩结构,鉴赏语言,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零距离”接触,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

(三)媒体为辅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为学生了解文学名著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现在,愈来愈多的名著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如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教师在上相关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再设计相应的观后感、影评活动,通过拓展课外语文资源,来吸引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如在导读《格列佛游记》时,布置学生从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并观看电影,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在寻找过程中也逐渐丰厚起来。

(四)写读结合

如何把写与读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该从片段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低起点,缓台阶,稳提升,循序渐进。如读《名人传》,我让学生练习模仿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眼神描写,学生从模写中抓住人物描写的要点,以读带写,事半功倍。

三、生成展示――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1. 可利用课前演讲进行阅读积累。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把每天看的章节进行复述,从而拓展学生对名著的了解。

2. 可利用阅读阵地进行专题活动。阅读生成课往往是学生的深爱,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创设不同专题,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以促使学生持久保持阅读兴趣。

①开展名著推介会。利用六册课本后的附录,对教育部推荐的十几部名著进行逐一推介,让学生简介,教师补充有关动人的细节或感人的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②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③开展读书辩论会。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

④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每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部名著,就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周末布置,设计相关的题目:作家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种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掌握名著内容的方法,效果尤其明显。

四、总结评价――以考核促进名著阅读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2

一、教师要为学生精心选书,让学生快乐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学生的阅读取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推荐读物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

一级推荐书目:《格林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猪唏哩呼噜》等。二级推荐书目:《严文井童话》、《张天翼童话》、《皮皮鲁与鲁西西传》等。三级推荐书目:《新美南吉童话集》、《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小布头奇遇记》等。四级推荐书目:《鲁宾逊漂流记》、《养花人的梦》、《神秘岛》等。五级推荐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少儿版、《西游记》少儿版等。六级推荐书目:《三国演义》少儿版、《冰心儿童文学全集》、《热爱生命》等。

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甘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家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家长会交流中要倡导家长陪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学校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另一个场所。班主任的工作中必须有一项任务,即创建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阅读资源。当然教师也要定时调查、汇总,及时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给孩子渗透科学的读书方法,保持阅读兴趣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知道怎样去读,以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好恶。

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此可见,写对于读来说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法。让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摘抄本”,在阅读时将你认为精彩的句段、名言警句摘抄到笔记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奖。写提纲。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的写作要点、框架结构,故事梗概用列提纲的形式写于读书笔记之上。写读后感。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读书方法,要学生读完以后对书中最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

四、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本好书就犹如经受一次精神洗礼,智慧滋养,从中可以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客观规律,把握经世之道,提高实践能力。阅读,也可以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启迪思想,提升心智。只有自己能够学会定位,依靠科学的眼光,激活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价值取向,多靠自己的气力,全面的发展,阅读才会有多元化和水准性,那么写作就会自然的倾吐出来。相反,写作也可以带动阅读。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说明书读得多,材料积聚就多,写作就有了内容与功底,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可带动阅读。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所进行的阅读方面的活动,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达水平,也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在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将“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有效结合,在浸润中让学生爱上经典、学会阅读。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需要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充分开发和利用与名著有关的各种阅读资源,因势利导,创设一种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的阅读氛围,消除学生对名著的敬畏心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接触名著,从而达到走进名著的目的。

《走进名著》单元,可让学生在“窥一斑”的基础上,激起“知全豹”的欲望。比如,教学《景阳冈》,引出与武松有关的情节,推出许多有关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水浒传》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第二课堂,请每位同学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的名著。介绍内容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艺术特色等。还要有声有色地朗读一个相对完整的优秀片段。有时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合理利用媒体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新的传播媒体产生了大量的可以为名著教学利用的新型资源,如“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电视节目。如果定期有选择性的向学生播放,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专家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阅读信息,从而唤起学生自觉阅读名著的欲望。另外,还可以把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视听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本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深入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

譬如在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陈、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的刻划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泼辣能干、工于心计、八面玲珑、机变逢迎、圆滑世故。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十二、十三、四十六、六十八、六十九回等,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不难悟出整部《红楼梦》一开始就对王熙凤的性格通过特别的肖像、特别的言行进行了界定,对其一生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指点了迷津。

3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巧妙阅读

教师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后,还要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笔者认为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读书笔记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导火线,是激感体验的催发剂,是沟通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读书笔记的写法可以总括为下列几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进行选择:

摘抄式笔记,就是把书上那些见解深刻、描写形象、词藻丰富的语言直接摘抄下来汇集成篇,可以分类摘抄,也可以专题摘抄。摘抄式笔记能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但应注意的是必须要求学生长期坚持,才能在写作中“厚积而薄发”。

符号式笔记,即在读物上运用多种阅读符号勾划圈点,标明读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符号的标记为以后深入的阅读提供了导向。

提要式笔记,即把读物的内容用简明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有助于对整部名著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批注式笔记,即对书的内容进行直接的评点,这种笔记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的一种对话方式,能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在自主阅读中酝酿了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心得式笔记,即读者看完文本后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及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阅读的心得,读因写而深化,写因读而丰富,既加大了阅读的深度,又扩大了写作的广度。

名著阅读中,只有做到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使整个阅读活动行之有效。

4 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在名著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校和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4.1举办“阅读沙龙”

定期举办“阅读沙龙”,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畅谈读书体会,让情感自由碰撞,让心灵直接对话。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构建了一个阅读名著的兴趣场和信息场。学生在获得对名著的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精神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语言得到演练。

4.2举办成果交流会

读书笔记展览、 精彩语段朗诵、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当学生的作品及其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获得同伴的夸奖,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人今后的阅读。在教完本单元后,全班内举行了“走进名著”故事会,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4.3进行文学创作

让学生尝试在名著阅读中发挥想象,或改编、或缩写、或仿写、或续写,进行文学再创作。比如在教完《猴王出世》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缩写。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原著的精神,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接近和亲近文学名著。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4

论文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阅读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现实途径。

目前,迫于升学的压力,有些教师只让学生投身于题海战术之中,不但不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反而斥之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而横加干涉,公开宣称不准学生看课外书,对那些“以身试法”者,若被抓了现行,不是没收批评,就是撕书毁坏。久而久之,学生也因学业负担过重,加之课外阅读既耗时又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效果,便对此不屑一顾了。特别在初中阶段,许多学校对课外阅读也是既不指导又不要求,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狭隘,对许多本应了解的名著知之甚少,语文水平更是令人担忧。

其实,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增大语文信息量,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德育、智育与美育教育,而且还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容易带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武松非常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借阅《水浒传》。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此外,还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教师或用几句精练贴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其求知欲,或用扣人心弦的解说为学生当好“导游”,把他们引入一个无比瑰丽的书的世界。也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等活动,这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

选择恰当的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侵蚀。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伟大文学家鲁迅也说:“读书如蜜蜂采蜜,不能只采一种,要采多种花,酿出的蜜才更好。”所以,阅读的内容不可单一,越广泛越好,获取的知识才会更加广泛丰富,眼界才会更开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更有益。为此,我把教育部规定的名著,根据不同年龄特征一一推荐给学生。七年级:《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九年级:《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还有近两年的畅销书,如《生命的留言》《三重门》《雨衣》等。 转贴于

在推荐好书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仿效,如浏览、精读、摘记、跳读、旁注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阅读的殿堂。

三、检查阅读的效果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必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让学生以阅读中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演讲,形式不限,或检查学生的摘抄笔记,并让学生互相传阅,还可以介绍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也可以互相出题竞赛等。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作家肖复兴也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人真是最大的财富。”是的,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达远方。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学习热爱读书和怎样读书开始,让每一位学生藉读书拓宽视野、完善观念、涵养性情、成长人性、增长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会积累,处理信息的主渠道,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这条教学道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改进,争取让学生收益多多,让他们那美丽的少年生活因为读书而放射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5

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因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这样给学生讲道: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做了和尚;因他直率豪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那么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又是怎么打的?打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就会兴趣高涨,津津有味的阅读了课文。学完本课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推荐了课外读物《水浒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又培养了阅读能力。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故事书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给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名人传记》、《西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方法主要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学生如果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会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如痴如醉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靠阅读实践中的反复严格训练形成的。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举出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以启发学生读书。例如我常给学生讲马克思刻苦读书、孔夫子韦编三绝等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勤奋读书,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读书贵在点滴勤。古今中外,凡有大的成就者,无一不是惜时如金,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与朋友约会,朋友未能按时赴约,他便不停地来回踱步思考问题。半小时后,朋友赶到向他道歉,他却感谢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研究重要科学论题的时间。可见,善于利用时间,日积月累,就能形成一笔可观的财富。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生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也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虽并非为学生编写,却是学生所应该读的书。如古今中外一些文学名著。另一种是专为学生提高读写水平而编写的书,如各种作文书、介绍写作的书等。这种书学生读后勤加练笔,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还有一种是以课内学习的知识内容为线索,扩展开来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等,如语文读本。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范文6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写作能力 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小学生喜爱阅读,实现快乐阅读,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快乐阅读最原始、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所以开始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这样的书籍因较高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离奇的故事情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更要因时因地系统规划。

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和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教学《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教学《美猴王》,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学生读书后,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以尝试让孩子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当然要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讲一讲。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所以要经常开“故事会”,为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可以评出“故事大王”。

(3)读一读、比一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良好语感。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加强阅读的指导

在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的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技巧的指导。有了阅读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

兴趣虽然是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特点,仅让小学生喜欢读书而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远远达不到阅读的目的的。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探索、辨析、历练,才能终生得益。

阅读方法总的来说有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字斟句酌,即读书时划出重点字词句细嚼慢咽,去品析,去体会它的内涵,并作批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语文课本中一些精读课文《草原》、《桥》等就需要用这种方法读。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像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重要信息。就课外阅读的效果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那么何为略读?所谓略读就是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粗枝大叶地阅读。当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时就应该教导他:先阅读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后记,从整体上了解书的内容和可读价值,进而快速浏览书的具体内容,粗知大意。这种方法和精读的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遨游浩海无边的书籍,这样阅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热爱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校、老师、家长都参与,都重视学生阅读,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优越的阅读环境,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阅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就会慢慢爱上阅读。例如,老师在教室里设置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的书籍资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为孩子添置书房,多购买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样学生会随时随地地看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就会快乐地阅读。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报纸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

(1)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

(2)剪贴式,把自己的书报中的一些喜欢的文章、图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

(3)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

(4)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