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1
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非常重视,立即开会研究,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意见,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二、制定工作思路
根据县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规划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以“6个提高”为目标(1、提高农产品质量,2、提高产业效益,3、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农民素质,5、提高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民收入),以“十大举措”为抓手(1、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2、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
3、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4、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5、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6、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7、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8、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9、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10、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出,全局集体讨论了2次,征求意见稿已改了3次,初稿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初稿共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方向(6化 1布局区域化,2生产标准化,3经营规模化,4发展产业化,5方式绿色化,6产品品牌化);(四)发展十大举措;(五)保障措施;共计谋划58个项目,其中动植物保护工程7项,农业生态环保工程1项,蚕菌业1项,人居环境8项,水产品2项,农业病虫害防治2项,菜蓝子工程2项,中药材1项,现代农业7项,发展集体经济2项,高标准农田2项,农产品冷链物流1项等,总投资78.69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2
一、五个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2020年以来,县紧紧围绕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工作整体布局,狠抓脱贫攻坚收官“五大战役”的落地落实。
(一)聚焦重点区域,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科学制定《21个专项扶贫实施方案》《深度贫困乡镇2020年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等文件,整合攻坚资源,强化攻坚举措,狠抓力量倾斜、狠抓措施制定、狠抓项目实施、狠抓挂牌督战、狠抓督导检查,确保圆满完成114户贫困户脱贫任务“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三个层面,打好问题整改“突击战”。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3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4次办公室例会,确保问题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同时,按照核定措施、确定效果、议定成果、审定结果、认定销号“五定”工作法,从大排查发现问题、中、省反馈问题和近期自查问题三个层面,开展问题整改清零工作。
(三)聚焦四个不摘,打好巩固成果“持久战”。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制定《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脱贫攻坚“回头看”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投入资金25049.76万元,安排项目355个,对已退出的129个贫困村、3194户14959名脱贫人口和4户脱贫监测户、19户边缘户,分类别、分区域开展差异化、精准化扶持。同时,按照“3+3+n”工作法,持续开展扶智扶志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聚焦全面小康,打好总结宣传“舆论战”。一是围绕工作大局,聚焦脱贫攻坚理念和政策宣传,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依托“4+2”宣传机制、农牧夜校、“小蜜蜂”播放器等平台,形象生动地向干部群众宣传宣讲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二是立足主流阵地,集结各方面的宣传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职责分工,实行任务分解,全面加强脱贫攻坚信息谋划、经验总结、案例收集,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的新变化。
(五)聚焦有机衔接,打好相对贫困“破局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按照“1+6+n”的工作思路,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7)》、6个专项规划以及7个重点乡镇规划,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态化帮扶措施,将现有特惠帮扶政策逐步向普惠性民生政策准变,升级、扩大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标准、范围,确保实现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的重心转移,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七个突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自2014年以来,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委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抓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各项工作,确保了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果真实。
(一)突出增收渠道,打好“两不愁”攻坚战。做深做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确保3304户15431名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过2020年4500元的脱贫标准。在产业扶贫上,立足“大中小、长中短”产业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助推脱贫奔康,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就业扶贫上,充分挖掘保洁员、护林员、巡河员等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通过对口帮扶、以工代赈等方式加大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致富奔康能力。在消费扶贫上,用好“扶贫”公益商标标识和扶贫“832”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在社会保障兜底上,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重点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二)突出提质增效,打好“资金项目管理”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各项会议精神,在项目清理上,组织县财政、发改、教育、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系统清理资金项目、做到扶贫资金项目家底清;全面收集整理资料、做到扶贫资金项目情况明;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做到系统数据完整真实;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依法合规加快项目实施。在项目库规范完善上,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将每个年度的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表锁定的项目及资金规模与脱贫攻坚项目库进行比对,做到录入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与实际实施的扶贫项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六)突出政治引领,打好“问题整改清零”攻坚战。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把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精心谋划、身体力行,抓部署推进、抓督导落实。同时,建立“县级负责、县攻坚办统筹、乡镇和行业部门落实”的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推动问题整改清零工作落实落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镇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试点开局之年。一年来,×镇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聚焦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提升对外大通道,畅通区域骨干交通网,补齐农村运输服务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交通+农业旅游+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试点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一、牵好牛鼻子,深耕试点工作责任田。
一是以统筹推进为起点建好试点工作机制,成立了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镇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了镇村建办牵头主抓,全镇广泛参与配合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统筹领导、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了工作有力推进。二是以协调争取为原点加强联动推进,加强与区交通运输部门对接争取,通过了《关于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试点的工作方案》,从路网建设、公路管养、运输发展等方面落实了具体工作要求。三是以目标任务为焦点着力提升。从试点启动、试点推进、全面实施三个时间阶段细化了推进步骤。到2025年,在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上,农村公路等级和农村公路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对外快速辐射、周边畅通连接及县、乡、村道路网主次分明的交通网络,建成主城区一刻钟经济圈。四是以督促考核为重点确保完满完成。镇党委书记、镇长坚持亲自安排、协调、督促,镇村建办以发点球的方式,按年度制定工作推进方案,镇综合办按照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形成了月报进度、按月考核、季度会商、分年完成的推进机制。
二、勾勒新路径,建好主动脉畅通微循环。
一是在规划编制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和省市区各项战略规划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加快融入绵阳和成渝双城圈,不断提升区位优势,深化“×”绵阳后花园建设,提升交通+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代物流融合发展,主动谋划对接十四五国省干线布局思路,加强与大通道接网,与市区产业发展、民生需求衔接。以现有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为依托,结合撤并建制村道路现状,布局连接建制村组,通达支撑镇域发展的交通节点,将20.4公里县道、25.6公里乡道、156.1公里村道公路纳入路网规划,并做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预留线路走向。二是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促进交通+农旅深度融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机遇,规划开展道路黑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对主干道路进行提档提升,对重要支路进行扩宽。目前,实施的×提档升级工程,将路面由3米扩宽至6.5米,已完成路基扩宽工程,预计12底完成路面硬化,实现乡镇撤并后交通融发展,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三是在速度加快上下功夫。×是我镇一条重要的对外主通道,按照一路一景、一段一景与山景、水系相结合,营造了一个停车休憩、观山看水、餐饮娱乐为主题的多功能交通综合体,项目以点线片融合了车行道、骑行道、人行桥、公路驿站,建成后将进一步串联×等景点,完成总工程70%,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21年中旬全面完工。
三、筑牢基础桩,管好幸福路养好致富路
一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总体要求,建立覆盖镇内公路的“一路一长”路长管理体系和镇、村、组三级路长制组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设置了由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乡级路长,镇班子领导实行分段负责,设立路段长,在乡级路长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村级路长由各村村民委会主任负责,村委会成员担任通村公路村级路段长,各村民小组长担任通组公路路段长。对域内乡村公路管护情况、环境卫生保洁情况、养护情况、路产保护等进行有效监管。建立了区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落实镇政府与区交通运输路政执法部门的协作机制,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良好,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二是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结合路长制,写好“两项改革”农村公路管养后半篇文章,将乡、村社道路作为资产移交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道路、附属设施、固定资产权属移交各村,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行政村自治能力,充分激发各村在农村公路管养中的关键作用,村级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组道路管养工作,激发村级动力、提升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三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继续采取“道路养护+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纳入公益岗位及群众企业投入等多种方式,鼓励辖区企业、农家乐等积极参与道路养护,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养护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并有效发挥乡、村、组三级路长管理机制,统筹做好管养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4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业;灾后重建;扩大内需
一、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旅游业外部经济环境:深化抑或触底
从次贷危机转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2009年10月失业率更跳升至10.2%,达到26年多来最高水平。英国2009年8月份3.25万人失业,总计失业人数达172万人,比例高达5.5%。2009年1月,中国对外贸易下降29%,一季度下降25%,预计到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幅度将缩小到16.5%。上半年,中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企业大批倒闭,2000万制造业工人面临失业。世界各国进行拯救本国经济的同时,2008年10月8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21日,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刺激农村消费;11月5日,中国政府包括4万亿巨大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不仅把财政赤字从0.8%一举提高到3%,而且首次使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随后,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5%,欧元区及欧盟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日本内阁府2009年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0.6%。中国2009年GDP增幅将超过8%,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金融危机在基本面上的表现是剧烈冲击暂时缓和,世界经济透露出逐渐回暖的迹象,因而,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旅游业的负面作用也将有所弱化。
二、金融危机作用于我国旅游业的一般机制:直接抑或间接
1.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消费的影响。经济的不景气使旅游消费支出削减,消费者信心的丧失,根据万事达卡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2008年第2季度的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6.0,而去年同期为69.3。
2.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游的影响。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使我国旅游产品价格竞争力减弱,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雪上加霜。
3.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游的影响。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收入预期下降,持久收入减少,个体更倾向于储蓄。目前,从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比较来看,相对比较稳定,也要考虑经济危机波及我国旅游市场的滞后效应。
4.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主要行业的影响。酒店业、旅行社和国际航空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国航、南航、东航等几大航空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亏损了50.5亿元;2008年前3季度,三亚各酒店接待境外游客量为34.7万人次,同比减少了7.39%,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5.43%;目前不少中小型旅行社处于歇业状态,员工或被终止合同,或被遣散回家待岗。
三、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旅游业的相关性:正向抑或反向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不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品需求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规律。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旅游产品需求就会相应增加;相反,如果消费者收入减少,旅游产品需求必然会降低。对此笔者认为,往往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走向相反的情况时常发生,我国旅游业与金融危机的基本走势不一定必然成正向或反向关系,金融危机对经济基本面有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旅游的需求必然相应增加,这都将极大的促进文化休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四、金融危机中我国旅游业的现实发展:萎缩抑或成长
2008年1~9月份累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439.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80%。这就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并不是一味的萎缩。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增长26.4%。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2100万人次,门票收入9.19亿元。2009年1~11月,四川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308.9亿元,同比增长42.7%。2010年1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获悉,元旦小长假3天,四川省共接待游客440.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1.6%。由此可见,我国旅游市场前景及其潜力依然非常巨大。
五、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困境抑或机遇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整体经济环境不佳,消费者信心不足,三大支柱业受到打压,投资融资困难等等问题。鉴于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六部委共同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政府将会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给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出巨资带动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中国旅游业同样迎来了海外扩展的契机,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发达国家货币出现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旅游企业也是经营惨淡,这将是中国旅游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的良机。
六、重振我国旅游业的政策措施
1.树立信心,重整旅游业战略规划。在“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基金和鼓励各类投资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恢复重建,尽快全面恢复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为旅游业先后推出了27项工作政策措施,确定了“一个工程、五大行动”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1~9月,四川省已经实现旅游收入1137.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7.1%,四川省旅游市场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这些就是正确的旅游战略指导下取得的积极成果。
2.内外并举,立足扩大内需并放眼海外。中国旅游业历来不乏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一期占地达150公顷,建设投入资金约244.8亿元,预计游客达1000万级规模。另外,中、日、韩三国已经成为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国,大家应当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中国应当主动提出“以市场换市场”的合作方案,鼓励中国人到日本和韩国旅游。同时,海峡两岸以及香港、澳门也应当举办类似的青年交流活动,增强了解,联络感情,实现旅游发展的双赢。对于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来说,要充分利用地震全球对四川的关注度,加大海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尽量保持其对四川关注和关心,大力推出爱心之旅,感恩之旅等活动。还要抓住全球对灾区援助和支持的动力,争取在我省举办国际性会议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四川知名度,为灾后重建全面恢复四川旅游奠定基础。
3.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对于四川来说,相关景点市区内拥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等,近郊有三星堆遗址、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等,再往外走就是峨眉山、四姑娘山、九寨沟等,旅游品牌丰富而响亮,再加上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就基本上构筑了比较好的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对于灾后重建来说四川省旅游局加大了对“富民安康”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了估算投资额高达80820万元的灾后重建项目35个,完成了《甘孜州康南片区旅游线路产品规划》,不断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稻城亚丁香格里拉景区、泸定海螺沟景区、康定木格措景区等精品旅游线路,并以更大的力度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截至2009三季度末,四川省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乡村旅游经营户1.68万家,农业旅游经营点接待游客2.08亿人次,初步统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12.87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4.84万人。这些措施已经收到实效,值得继续坚持、发扬和进一步推进。
4.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绿色生态旅游市场。2009年四川省以九寨、黄龙、卧龙、峨眉山、蜀南竹海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举办了森林观光、红叶彩林观赏、野生动物和野生花卉观赏等森林生态旅游文化节。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猫儿石村依照自身环境优势,精心打造生态概念和羌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北川南大门的第一羌寨――吉娜羌寨。北川县只是四川省旅游业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阿坝、甘孜、凉山等地也都在恢复重建别强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再一次彰显绿色生态旅游市场的勃勃生机。
5.资源整合,搭建全方位旅游合作对话平台。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是主旋律。2009年9月举行的“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产业紧密合作协议》,从产业培育、线路统筹、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强协调合作。12月26日举办的“中国?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上,国内生态旅游知名学者、全国各省市林业系统专家代表云集一堂,就“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展开专题研讨。以上的案例和相关措施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于我国旅游业恢复增长,重振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意义重大。
6.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振兴旅游业配套措施。要振兴旅游业,国家政府必须在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业本身相关的配套措施也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我国的汶川地震,还是在旅游目的地出现的车祸等事故,旅游保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酝酿3年之久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全国统保计划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游客跟团旅游,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交通事故、飞机航班延误等事故,都将通过最新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合理赔偿,其中,个人最高赔付额度高达80万元。这都将有力调动我国旅游者的热情,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恢复并蓬勃发展,配套措施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全面完善,对我国旅游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何君陆.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管理.2008(7)
[2]于成国.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
[3]杜富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9(5)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发展模式;海南省
Abstract:This paper have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which includes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classify and compar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model of urbaniz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of urbaniz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and Sanya city as the first level, a higher level of comprehensive urbaniz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mall scale of the central city of Hainan Province, the small size of the city, the weak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singl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lack of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the low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Hainan Province,This paper presents four kind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by land sea interaction、island City、tour guide and big city driving.
Key words:urbanization ; index system ; existing problems ; development model ; Haina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5-19(5)
1 引言
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省经济迅猛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层层推进,各市县城镇化水平呈现出发展上的不均衡,这将阻滞并影响海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4年海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适宜模式。
2 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广义的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摒弃传统的以城市人口比重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标准的人口数量型评价思维,构建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环境的改善于一体的功能质量型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城市化四大类指标构成,共涵盖11个评价因子 (见表1) ,所用数据均来自《海南统计年鉴(2015) 》。
3 海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
3.1 因子分析模型
本文所依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X1......X11 构成,整个评价过程借助SPSS18. 0 软件完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数据从略) ,求R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并按特征值大于1 的原则提取主因子F1 、F2 和F3,各因子的特征值依次为5.486、2.577 和1.227 ,贡献率( %) 依次为49.877、23.425 和11.158 ,F1 、F2 和F3 包含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4.461 %。其次,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数据从略) ,并命名因子。由于主因子F1 在X1 ,X2 ,X3 ,X4 ,X5,X6 ,X7 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每户人口、非农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反映经济与人口城市化水平,故称F1为经济和人口因子; F2在X8,X9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因子反映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 故称F2 为生活质量因子;F3在X10 ,X11上载荷较大,它们分别从每千人口医院与卫生院床位数、每万人均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反映基础设施的城市化水平,称F3 为环境质量因子。第三,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对主因子F1 ,F2 ,F3 的特征值规一化,得到三个主因子的权重值分别为:0. 591 ,0. 277 和0. 132 ,然后再计算各市县综合测评得分, 公式如下: Zi =0. 591F1 + 0. 277F2 + 0. 132F3 ,其中: Zi 为各城市综合评价得分(i=1 ,2 ,3 ...,11) ;Fi 为各因子得分; Fi 的系数为各主因子的权重值,据此计算的海南省各市县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及排序如表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各因子得分的正、负值,表明各市县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位置。
3.2 因子分析结果的辅助聚类分析
为了使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明晰化,本文对综合因子得分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聚类分析(过程从略,各主因子根据研究目的亦可作相同处理)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海南省城市化水平高低分为4类:第一类―海口、三亚;第二类―琼海、昌江、儋州、澄迈、东方、万宁;第三类―五指山、文昌、琼中;第四类―保亭、定安、屯昌、乐东、临高、白沙、陵水。
3.3 评价结论
(1) 第一类城市为海口市和三亚市,城市化水平最高。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城市,在经济和人口因子F1、生活质量因子F2 的单项排名为第1和第2 ,三亚市在经济和人口因子F1、生活质量因子F2 的单项排名为第2和第5,这说明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很高,且环境质量因子F3 的单项排名也较为靠前,分别为第5 和第4,总体上看,海口市和三亚市作为海南省一北一南两大重要中心城市,其城市化综合水平居于全省前两位,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2) 第二类城市为琼海、昌江、儋州、澄迈、东方、万宁,城市化水平较高。琼海市是海南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知名度的提升,城市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居民幸福感较强。昌江有亚洲最富铁矿――石禄铁矿,工矿业较为发达,人均总产值较高;万宁和琼海情况相似,它们经济的各个方面发展良好,并且上升势头明显;儋州和澄迈的情况亦相似,它们的工业在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儋州拥有洋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澄迈拥有海南省重要的老城工业开发区;东方市是中石化,中石油海南分部所在地,石油资源加工成为其城市化经济推进一大动力。
(3) 第三类城市为五指山、文昌、琼中,城市化水平一般。其中琼中、五指山受地域环境-交通影响较重,经济发展较缓慢。但五指山市生活质量因子单项排名第1 ,产业主要以旅游业为主,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文昌市是海南三大侨乡之一,也是中国最南航天城,未来随着航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昌的城市化水平将会获得快速提升;琼中居于海南岛中部,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今后随着海南中线高速公路和万洋高速公路的进一步贯通,琼中县旅游业将会成为城市化主要推进动力之一。
(4) 第四类城市为保亭、定安、屯昌、乐东、临高、白沙、陵水,城市化水平最低。其中保亭、定安、屯昌、乐东、白沙地处海南岛的中南部,其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整体上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较低,另外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今后应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陵水各项因子数据排名都比较靠后,城市化水平最低。这一类城市今后发展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4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省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当前海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省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全省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4.77%,海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53.76%),当前海南城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 中心城市规模小,带动作用弱
海南省无特大城市,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2014年海口市常住人口220.07万,GDP为1005.51亿元,三亚市常住人口74.19万,GDP为404.38亿元,一北一南两个中心城市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及其中心城市相比,明显偏低,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不强,自身还处于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高速集聚阶段,资金、技术、产品和人才等要素不具备向低一级城镇大规模扩散的条件,因此不能有效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当前“两头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海南岛发展布局还未形成。
4.2 城镇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
海南省各市县城镇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2014年海口市城镇化水平为76.08%,白沙仅为29.09%。除此之外,海南东中西三大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东部地区交通便利、资源条件较好,城市开发较早,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工业较为发达,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一般;中部地区距海较远,交通条件相对于东西部落后,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化水平也相应较低。
4.3 小城镇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当前海南省小城镇主要以农业为主,条件较好的城镇适当发展旅游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以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总体上看,海南省小城镇产业较为单一,城镇就业承载力较弱,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的能力也偏弱,这就直接导致海南城镇规模较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水平偏低。
4.4 小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功能体系不健全
海南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很多地方都是“一街城”的形式,主干道及房屋简陋,医疗设施落后,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欠缺,城镇产业较为单一,导致城镇功能体系不够健全,从而降低了城市化发展水平。
5 海南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海南省地理位置特殊,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故不适宜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路子。同时海南省环境优美、海洋面积广阔,再加上岛屿生态系统完整,交通便利,故可以考虑实施陆海联动、全岛同城开发战略,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海洋产业,通过产业开发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四个适宜海南省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5.1 陆海联动模式
陆海联动模式就是陆地和海洋联合开发战略。海南省拥有中国2/3的海域面积,海域辽阔,资源丰富,今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上,将广阔的海洋纳入视野,拓展发展空间,以海带陆、依海兴琼,统筹海陆资源、产业、环境和管理,努力提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严格规划沿海土地的利用,加大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南海海洋科技研发基地,加快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等,陆海兼顾,整合、优化海南陆海独特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带动海南经济的发展,使海南城镇化建设朝着可持续、健康的目标进一步发展。
5.2 全岛同城模式
海南作为岛屿省份,人口少,面积小,易于着眼全局、科学规划、一体化布局和有序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同城化”效应。今后应按照全省一盘棋发展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通过规划一盘棋、建设一盘棋、发展一盘棋、管理一盘棋,将全省各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形成分工合作、互补互通的格局。
5.3 旅游引导模式
基于资源优势,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今后海南推进城镇化要发挥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热带农业、以及局部地区新型工业的支撑作用,通过旅游引导,促进非农产业的跨越发展。旅游引导城镇化模式就是在旅游带动下,以泛旅游产业集群为产业基础,由旅游带来的消费聚集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像海南很多地方已经建立的风情小镇,如观澜湖高尔夫小镇、博鳌天堂小镇、潭门小镇、海棠湾小镇和福山咖啡小镇等,今后应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风情体验旅游产品,从而增加就业吸纳能力,吸引周边农民向小镇集聚。这样开发的旅游风情小镇以及乡村旅游等模式,不仅促使旅游区农民实现就业,并且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和服务设施的集中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体系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发展。
5.4 大城市带动模式
大城市带动模式就是发挥海口、三亚、琼海和儋州四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一直以来,海南省的发展都是以南北的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中心,两侧的发展则十分薄弱,因此有必要在东西两侧建立两个中心城市,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升。今后,海南应更加强调海口省会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圈的建设,充分发挥南北两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重点扶持儋州市和琼海市的发展,将其分别打造成海南西部和东部的中心城市,从而带动海南两翼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城市带动模式促进海南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敏.海南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09.
[2]周福君.我国沿海地区陆海产业联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6.
[3]周乐萍.基于海陆统筹的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纲要(2012-2030)[Z].,2013,5.
[5]张莉萍.城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分析[J].市场论坛,2014,12(04):55-56.
[6]陈彭述.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何平,倪萍.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12(06):11-18.
[8]罗送花.SPSS应用于宏观经济指标[J].科学与财富,2013,12(08):92-93.
[9]张芳芳.城市发展潜力综合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02).
[10]李致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旅行社业省域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36):327-330.
[11]万春燕.福建省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综合评价[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2]王旭辉,朱红丽,孙社祚.常州与无锡、苏州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6(03):185-186.
[13]潘永强,韩越,罗声明,段华友.海南省乡村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1):147-151.
[14]农村百事通编辑部.我国正持续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明确城镇化路径[J].农村百事通,2013,24(16): 6-8.
[15]林肇宏.推进海南新型城镇化建设[J].决策与信息,2014,24(02):34-34.
[16]黎友焕,齐晓龙.粤琼战略合作背景下海南城镇化建设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17]周福君.我国沿海地区陆海产业联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6.
[18]周乐萍.基于海陆统筹的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文6
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6],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与调整,逐步构建起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等的空间规划体系,在优化开发格局、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7].但是,各类规划编制分别由不同部门主导,由于缺乏部门之间、规划之间有效的协调与衔接机制,空间规划存在规划体系紊乱、规划功能不清、总体协调与局部冲突现象并存等突出问题,如何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促进规划之间协调与融合是政府、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问题[8],需要把完善区域规划的形成机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抓好[9].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已进入新的“城市时代”,在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协调衔接、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多规合一”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龙头作用,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构建新型的空间规划体系也是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推进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协调发展的省域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工作。为此,有必要在梳理我国空间规划问题、实践探索基础上,以山西省为例,来探讨省域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的框架、路径与方法。
一、空间规划体系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始于1960年代的农业区划工作,1980年代以后,逐渐确立了以区域开发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三大规划为核心的空间规划系统。目前,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出依据行政体系设置的并行体系特点,大体上分为四类:一是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系统主导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二是城乡规划建设系统主导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和乡村规划;三是国土资源系统主导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环境保护系统主导编制的生态功能区划[10].产业发展规划,如农业发展规划、行业振兴规划等也有涉及产业布局的内容,但多数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用地规模和位置。从协调角度来看,各种空间规划存在法律授权、行政部门分割、规划的技术标准、目标、重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给规划的协调与衔接造成了一定困难。
1.规划法律依据不同,缺乏主导性的空间规划。
各规划的职能决定法律地位的差异,法律地位反过来影响规划的实施效能。从法律依据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是宪法,法律地位高于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分别是《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依据是国务院行政规章,理论上法律地位较低。从实践层面来看,《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限通常为五年,以五年期限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指导二十年甚至更长期限的城乡规划编制,显然难以具有现实操作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而在法律依据方面,主体功能区规划法律地位又低于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多以单一体系为主,即一个行政层级往往以一个主导的空间规划来指导全区域的空间发展策略。而我国目前的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主要是部门来承担的,由于规划法律依据不同、规划审批权限、规划控制和引导的着力点不同,在同一区域层面,缺乏具有法定意义的起主导作用的空间规划,导致规划之间的脱节,甚至相互抵触。
2.基础数据、技术标准与技术路线不一致,缺乏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
不同类型空间规划之间的协调,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统计口径、分类标准、编制内容、编制技术路线等技术性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第二,规划编制采用的用地分类体系和标准不一致;第三,规划的出发点不同,技术方法不同。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用以地区发展需求为主导的方法,从安排用地的角度看,更侧重于“以需定供”,遵循自下而上的技术路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采用“以供定需”的方法,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调控意图。规划理念和编制程序的差异,使得规划在用地规模、空间安排方面更加难以做到协调与衔接[11].
3.规划编制时间和期限不一致,缺乏规划实施的协调与衔接机制。
在规划期限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确定,具体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基期、基期数据及规划期限做出安排。而城镇总体规划,其规划期限一般由负责组织编制规划的政府根据城镇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等报经上级政府同意后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以“五年”为基准,滚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为近年新出现的空间规划,在编制时间和期限方面与前两者的协调也缺乏明确规定。由于各种规划编制时间不同,造成规划基期、基础数据及规划期限等的不同[8],难以在实际实施中进行协调与衔接。
4.审批和实施制度自成体系,尚未形成衔接顺畅的管理工作制度。
城镇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从直辖市到建制镇,相应的总体规划审批也由国务院一直到县级人民政府,均拥有规划审批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规定了十分严格的审批制度,只有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能够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授权所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论文格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同级人代会审议通过,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由同级人民政府审批,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控制较弱。不同规划的审批和监管层次,依据规划的作用地位和行政效力而有所不同,审批和实施制度自成体系,导致上下级规划之间层次不清和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
二、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的实践探索
为适应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强化规划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控制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积极探索规划统筹协调新机制,加快推进规划理念、规划重点、规划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根据实践探索的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11-14],概括为三种模式:
1.以行政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推动规划整合模式。
上海、天津、武汉、深圳等大城市,通过规划和国土部门整合建立“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的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为主导的规划协调。例如,2008年,深圳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合并成立规划国土委员会,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由总体规划处负责,“两规”协调的力度大大提高,目前深圳“两规”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基本农田保护等约束性指标上实现了充分协调和统一。其经验是:第一,近期建设规划成为“城规”与“五年规划”衔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由近期建设规划和“五年规划”构成的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建设行为的“双平台”建设。第二,为了进一步推动规划协调与有效实施,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不仅使其已经成为推动“城规”实施的有效手段,还是实现“城规”与“五年规划”对接与协调的重要途径。
2.以城乡总体规划为统领的城乡统筹规划协调模式。
广州、成都、浙江等,以城乡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推进规划的协调。广州市通过编制和实施《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率先探索以战略规划为统领,来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成“三规合一”,重点是实现“一张图、四条线、六统一”,即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一张图”,统筹划定生态、基本农田保护和城乡建设用地、产业区块范围“四条控制线”,实现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增长边界、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等“六统一”.成都市以全域成都规划为总架构,一张图统领全局,坚持“六大统一”原则(空间统一谋划、资源统一配置、政策统一制定、管理统一架构、标准统一设立、生态统一保育),实现了规划对城乡一体化的统领,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在各区域和各领域整体协调推进。浙江省通过编制市(县)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并将其作为各项衔接的基本平台。按照“分段衔接、侧重近期、总量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以五年为一个时段开展规划间的协调工作。
3.以重庆市、太原市为代表的“四规叠合”协调模式。
2007年,重庆市被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试点作为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2009年,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导编制经济、城市、土地、环境保护“四规叠合”实施方案,在总体上不改变现有四大规划的编制方式和程序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定位导向、相互衔接编制、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原则,探索规划衔接与协调的实施机制。
太原市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山西省率先推进城市、经济、土地、环境保护“四规合一”探索,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等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且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到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三、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建立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核心是将目前多部门主导的,涉及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各种规划进行整合,合理界定各种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内容,进一步理顺现有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15].针对山西省各类空间规划编制现状,立足现有“多规并存”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强化龙头,横向协调;完善层次,纵向指导”路径,改变现有空间规划“群龙无首”的局面,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地位,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和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抓紧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试点开展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注重研究编制重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全域覆盖、城乡统筹、功能清晰、横向协调、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1.省域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十”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因此,在省域层面要加快探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协调衔接的省域空间规划体系。
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导向,切实增强战略性和宏观性,突出指导方针、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和重大举措。改变规划内容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减少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充实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推进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 LunWenData.Com]
切实加强区域规划编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为对象编制的区域规划已成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确定的功能分区,加强都市圈、城镇群等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重点开发地区和生态功能区、重点农业区等限制开发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强化区域规划在相应特定区域的指导性、统筹性和约束性,增强编制工作中部门、地区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挥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专项规划定位,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界定规划范围与内容,切实改变目前专项规划数量过多、内容空泛的状况,努力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使之成为本领域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审批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
2.市县域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为主导的空间规划体系。
市、县域层面,规划的空间面积比较小,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均质性比较强,各规划的地域重叠、内容重叠相当严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应将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试点作为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以构建城乡空间全覆盖、各类规划全衔接、专业部门全协调的城乡总体规划为平台,以建立城乡空间规划管治制度为目标,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着力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借鉴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浙江省等通过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的经验,突出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的战略导向作用,在开展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上,加快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试点工作。以城乡总体规划为主导,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特色村”一体化的城乡体系,统筹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休闲设施,着力打造市县域城乡全覆盖,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空间格局,探索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在城乡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下,重点在宏观调控目标、区域发展方向、重要资源开发、重要空间保护、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方面,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切实避免规划内容自相矛盾。
3.城市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多规融合”的原则,科学开展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城镇近期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形成以城镇总体规划为统领,近期建设规划为重点,详细规划为基础,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编制体系。按照城镇“扩容提质”和产城一体发展的要求,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城镇新区和产业园区,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使城镇新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为城镇建设提供法定依据。同时,加强城镇专项规划编制,做好广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重要交通设施和主干道两侧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
四、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机制创新对策与行动
1.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实现规划目标、规划标准、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四个对接”.
建立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是实现“多规融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内容在空间上得到落实、空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体现的基础。需要以城乡规划建设用地“一张图”为平台,按照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突出重点、侧重空间,建立平台、统一信息的思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工作,保证发展“目标”、国土“指标”、规划“坐标”、生态“底图”的相互衔接。主要行动包括:
第一,科学界定各种规划功能分工,加强各类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目标,主体功能区规划定政策,城乡规划定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指标,生态环境规划定底图的分工模式,加强各类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突出规划重点,减少重复编制、内容交叉。重点加强各规划之间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产业用地布局,重要空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建设时序安排。
第二,建设以“一张图”为基础的省、市、县城乡规划空间信息平台。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年度地籍变更成果,推进“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建设,以“一张图”为基础,建设城乡规划共同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各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各类规划的“无缝衔接”.
第三,完善规划协调法规与标准体系。制定与颁布《山西省“五规合一”指导意见》;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协调、衔接的地方技术标准体系。
2.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近期规划(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度。
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滚动编制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形成以近期规划为抓手的规划协调衔接机制,既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在空间上得到落实,又能使城乡规划、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做到协调衔接。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与政府任期目标相结合,滚动编制五年期的城乡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城镇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规划实施衔接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抓好“十二五”后三年“五规”协调衔接工作。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评估,同步制定各规划“十二五”后三年行动纲要,重点抓好“五规”在发展目标及指标体系、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范围、建设用地与产业布局、重要空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与衔接工作。
第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步,开展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近期规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等与“十三五”规划纲要相适应的近期规划修编工作。
第三,编制城镇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将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加以更具体的落实。强化各项规划年度计划的协调衔接,为政府协调各类建设项目、安排年度公共财政、调控年度土地投放提供支持。
3.健全规划管理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分工有序、衔接顺畅规划协调管理工作制度。
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管理机构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强化规划编制的部门联动,逐步推进大中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建立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监管体系。主要行动包括:
第一,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省、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修改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强化城乡规划委员会在规划协同编制、联合审查、成果汇交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论证制度和工作规则,保障各层次、各部门规划的有效衔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发展与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等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实体性城乡规划委员会。
第二,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规划专家论证制度。制定和颁布“山西省重大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实施办法”,建立重大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各类规划编制、论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