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1
微博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微博文学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新媒体技术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传播形态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完全不同,但是无论是微博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其实都是出自自媒体时代的作品序列。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传播,是完全自主性的传播,传播内容涉及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对过去的纸质传媒甚至是以书写为前提的传媒形式的颠覆,而且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范式,形成了微博文学独特的即时阅读、浅阅读、表层阅读、跨文化阅读等阅读形态,微博文学不知不觉对大众阅读方式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基于上述影响和作用,微博文学被认定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并被固化,这种被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
二、自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差异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媒体传播,与传统的媒体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差异。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浅化、泛化、图像化、视觉化、游戏化、娱乐化等趋向,这让文学阅读进入了一个充满着自主性和自由度的新空间,读者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自主参与,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微博信息具有极度的开放性,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博文学构成现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系统,微博文学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微博文学传播渠道十分简便,只要有最基本的网络传播技术和相关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信息传播,传统传播方式对包含微博传播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制约已经很有限,并且以微博传播为代表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实际传播中,信息虽然长度有一定限制,但由于其发送的及时性,信息荷载量大,因此被广大的受众喜欢。
(二)微博信息具有便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以几何增长的方式传播开来
在过去的以纸张媒体和空中信号为传播方式的传统媒体中,信息的荷载量并不大,而且会受到传播路径的影响,传播速度有限,而且路径会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形成中断。以互联网为传播途径的微博传播方式,一旦网络本身渠道畅通,就可以以网络作为媒介将信息传播出去,信息传播渠道本身的立体化链接后,就可以将信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里面去。
(三)传播方和受众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形成了平等和开放性的关系
在信息相互交互的过程中,传播方和受众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因为沟通之间仅仅是依靠网络和基本的设备进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显得更加平等开放,自己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做出反馈并形成链条反应,而二者之间的互动随时都在进行,因此显得更加的积极和迅速。
三、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的当代文学概念
(一)微博文学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
最初的网络文学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却在短的时间里面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观众,据统计我国文学网民超过两亿人,其中十分之一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其中百分之一是各个文学网站上注册的。这些依靠网络进行写作甚至将写作作为职业的人,现在也开始转向而来以微博传播为传播方式的写作。这些写作范式比较简短但是贴近生活,阅读轻松自如,能够在手机、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阅读,因此很快就被广泛接受。微博传播受到了商业运作的影响,但是相对于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相对于这个时代两千万名上网写作的庞大人群,微博传播已经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
(二)微博文学彻底改变了文学创作的观念和环境,形成了新的文学创作概念
微博文学是与过去的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文学已经从所谓的“政治文学”、“应景文学”等走向的大众传播系统,而过去“高大全”式样的文学形象已经被微博文学彻底颠覆。现代微博文学,更加强调娱乐性和阅读受众的接受程度,甚至会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成为商业化运作的文学样式,其消费性更加突出,而其电子出版物的方式也更加的商业运作。
(三)微博文学转化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形成了新的创作方式
“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而他的价值观、操作方案、产业化模式等等也开始向整个文学界蔓延。”微博文学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还有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机技术分不开的。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上造成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和读者之间甚至形成了合作关系。微博文学进入了读图时代,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以图片或者表情符号进行表达,文字表达居于从属地位———甚至是无文字的表达方式。
四、愿望与展望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2
(一)当代旅游景区社会文化市场化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文化上也出现了文化市场化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是存在着利与弊,文化迎合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文化的认同挺高文化的知名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建设,给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也在一些方面上给本地旅游文化带来新的问题,这种市场化的转变需要文化本身适应市场,这就使本地的文化缺失了独特性与自然性,表现为文化的大众性,在这基础上一些不被游客认可的旅游文化将会被淘汰,而这些文化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这就给我国的问文化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缺失而且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专家为此讨论正在这种变革的发展中怎样保护那些有价值的文化,提出合理的方案,使文化更好的发展,旅游文化也在市场化中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道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旅游文化的地位下降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的文化体验颇多,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传统文化的离我们而去。现代更多的旅游是倾向于现代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而传统的应有的风格的文化已经衰退下去。这是我们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面对这种传统的衰落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当代的旅游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值得深度研究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各抒己见,看法不一。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这也是当今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果把传统文化很好的利用到旅游上来,我相信无论是在旅游业上还是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上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着个问题的研究是学者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是好的现象。不断衰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被重视,需要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着对于旅游、经济、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发展与进步。
(三)旅游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转向问题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而在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存在着一个转变的方向,这深深的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异化问题,这种异化问题表现在旅游文化为使其自身存在竞争力对民族文化的改造上,这在旅游文化研究中成为一大热点问题,本身的民族文化就有其多样性在里面,就其名族文化的自身来说,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其国家文化的代表性,在旅游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家民族的多样性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与基础,旅游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这种民族文化的转向也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民族文化受到重视使其自身得到有力的发展环境,也是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会促进其发展,专家们的讨论与研究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理论的支持。而旅游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两个方面,不能等同混为一种,这种转变充分展示出两种文化的内在不同性。
(四)旅游人群自身的文化对景区自身的文化影响问题
旅游人群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文化来源,在不同的旅游文化景区本身也存在着自己的本地文化,这就和旅游者的自身文化产生了不同,在此方面上可能就会想成对旅游文化风景区的不同理解,旅游区游客的一部分认同,与一部分不认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认同的游客会给景区带来负面的作用,这就给当代的旅游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旅游文化的受到排斥,表现在其自身的设计与变革,、适应不同的人群的需求,那么这个转变本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景区自身的本族文化的衰退与丧失等,研究人员看到了这种影响,努力找寻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解决这种矛盾成为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
(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问题
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也是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内部研究为主体还是外部研究为主体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与其说这是一场对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不如说是对旅游文化的自身与内容的地位问题存在分歧,也就是说现在在旅游文化的领域内对理论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而且在旅游文化的讨论中更是有对其旅游文化的界定问题产生了分歧,旅游文化本身的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专家的讨论对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当代旅游文化发展建设问题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的文化在其建设上与有形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面对这种文化的建设问题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对旅游文化宣传的这一方面上的问题,因为旅游存在多种那么这种宣传也是多种的,这就个文化的宣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对旅游文化的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存在区别,很难鉴定这种素质程度,需要合理且有效的规则来提升对建设者的要求这才能有效的建设旅游文化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在旅游文化的应用问题上也是一大难点,对此研究的程度也较高,许多专家为此进行讨论怎样应用,应用到的地区和范围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中国旅游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一)向文化方面转变中国旅游业
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因为文化做为精神方面是对精神上的提高,当代社会下人们已经有以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在自然与文化之间,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与对文化与知识的理解,都对文物古迹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在黄金周期间,故宫的旅游人数更是创下了史上之最。这种回归文化的势头还会继续增加,人群更是有了一个质的转变,华侨对中国大陆的认同感来源于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文化的作用不断突出。这也体现出人们的态度的转变过程。文物古迹作为文化的依托在文化的传承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所以这种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这种文化的转变。长城也是文物古迹中的代表,也代表了国家的优秀文化,游客的认可也显示向文化转向的发展。
(二)生态保护与旅游文化的相互作用加强
中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历史较短。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保护的发展突飞猛进。这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个明显的态度的转变。我国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旅游的开发要与当代的生态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对旅游开发的首要条件,我们需要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环境,而这种生态保护也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当地的生态保护做的到位,旅游景区的质量的不断增强,才能招揽大量的游客。例如对我国地区的开发与利用,对藏羚羊的保护尤为重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难得的自然资源,作为国家的资源,保护要第一位,为此随着旅游的开发,生态保护也会得到加强,而游客的增多也为当地的风景区带来大量的资金来做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双向的互动,是当代旅游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旅游文化内涵
价值提升旅游产品开发从“外向型”向“内涵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内涵价值的不断提升是人们对旅游的文化的认同的表现,由于人群不同所以人们对文化的要求,旅游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自身所体现的内容是旅游文化发展的一大动力。人们的文化需求要在文化的场景中发展与利用,外在型与内涵型是旅游产品的在发展中形成的各自的文化形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对文化产品的外向型的需求,这就为旅游文化向内涵型发展提供了动力。这种文化内涵价值的提升也促进了旅游文化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是从广众的旅游到文化旅游内向型的转变的深刻体现。而且研究发现这种转变的趋势将会大大提高旅游文化的整体发展,这种旅游文化内涵价值的提升是一大当代旅游文化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3
均衡概念常见于经济学论著,它是从牛顿力学理论中借用过来的。③“均衡”作为社会生活状态,往往通过自由法则发挥作用。与自由相对立的,是强制。法律本身就是均衡的产物。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从根本上受“驱策力”的影响,驱策力源自内心压力。饥渴、都是基本的驱策力。有机体通过有意识的行为不断减少驱策力,它们借助实验、尝试等方法,不计失败与挫折,以求行为的正当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驱策力能有效减少到一个能与有机体神经系统所能承受的程度相均衡的界定。行为的重复导致习惯的萌生,习惯慢慢演化为法律。法律“适合于减少驱策力和压力,使有机体达到一个充分的(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平衡状态”。④以“均衡”为目标的司法,实质上是包含了自由、反强制;人本、重习惯;独立、有尊严等丰富的价值特征。从结构功能视角,司法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立场域,以法官裁判为核心环节,联结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均衡互动。⑤日本法学家谷口安平指出:“以裁判所进行的诉讼、审判活动为中心,包含着法的规范、法的程序、法的解释以及从事这些法的生产活动的法学家主体等要素,司法又意味着一个有独立性的自律的所谓法的空间得以形成和维持。这个法的空间既相对独立于国家和社会,同时又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着一种媒体的作用。”⑥在国家和社会的二元构架中,现代司法似乎更注重国家成文法(制定法)对非正式制度(民间法)和非制度行为的权威性吸纳。潜藏在“自上而下”背后的,还有习惯法、民间法律行动、社会法律协商规范等对司法过程的深度影响。从运行机理来看,司法是一个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顾盼往返的审慎过程,经常涉及到利益主体的价值衡量,个案具有政策意义,关系到“对资源的权威性分配”。⑦司法纠纷的解决实际上是权利冲突的化解与协调、权能资源的调整与均衡过程。司法权的运行包含了公权与人权的互动与均衡。司法公权通常以司法权力的形式出场。所谓司法权力,是法律权力和事实权力在具体个案中的伸展运用,它在内容上渊源于事实权力,但在形式上又依靠于法律权力。在现代国家,司法权力的拥有者一般是公权的享有者,它不容被随意分配或割裂。任何权力都具有外形的公共性和内在的排他性。当司法权力制度化地为一个集团或群体垄断,我们便称,这个团体具有“司法权威”。权威指的是为其他人所服从的权力人士具有的被信任度和能力。司法权威是司法权力合法垄断主体的外界肯定,司法权威通常与法律信仰紧密关联。当司法权力为特定主体制度化占有、行使,形成法律和事实上的惯习,便有了“司法权能”。司法权能是司法权力与司法权威理性契合的产物,它兼具权力和权威的特色,从制度上维持着利益主体的博弈均衡。在司法公权内部运行的同时,司法人权也即公民基本司法权利也在不断进行“权能交涉”。比如,作为前设人权的司法请求权。司法请求权指的是享有基础权利的人权主体向特定的司法公权主体提出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能总和,包括自力救济的保有权能、要求公平裁判的请求权能、强制履行权能等等。再如,作为一般人权的“公正审判权”。“公正审判权”即公民获得法院公正审判的权利,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它旨在保障公民能够通过司法途径并经法院的公正审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正审判权”是一项与生存权、发展权并列的基本人权,它被视为由一系定的相互关联的权利组合而成的一项“集合权利”。又如,作为特别人权的“获得司法救济权”。随着福利国家的兴起和法律社会化浪潮的突进,人们愈益认识到,旨在解决贫困和边缘化群体在面对法律和权力时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获得司法救济权”如同“公正审判权”一样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人权。当司法公权与人权达到均衡,个案正义和规则正义均可无碍实现,司法权的均衡本质也就不是空洞的口号了。如果把司法仅仅理解为司法权力,当然,中国的司法权不是独立的,因为它必须接受党、人大、检察院等主体的政治与法律制约。但是,如果将司法权解释为人权和公权博弈均衡的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民包含了独立、终极的司法人权,法院审判权等司法公权能否在司法人权的框架下建构一个中立、权威并兼顾人情和效率的独特场域,的确事关重大。站在司法均衡论的立场,司法独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权力之争,而是有关中国整体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合法性的核心问题。在司法均衡本质思维的引导下,我们可以为司法改革窘境的突破找到新的路径,那就是通过逻辑与策略均衡达成制度与文化均衡,实现司法本质的制度复归。
二、司法改革的均衡路径
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法治逻辑不能停留在纸面的宣示,必须内化为行动的指南。司法文化的古今中西之别,造成了沟通的困境,也为法治逻辑的文化证成提出了攻坚任务。合理的选择,应当是以法治的现代性为根基,着眼于现代司法体制在文化上与传统的融通,增强现行制度的实效因素,着力司法改革的现实操作,缓和司法体制改革中制度与文化的紧张。从西方历史来看,近代司法体制的确立与对“绝对权力”的恐惧和防范具有文化心理层面的紧密关联。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并非是数学意义上的权力分割,而是文化意义上的法治培育。西方司法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人们,对司法公权力无比细致入微的切分终归不是治本之道,正如叠床架屋式的机构设置和部门划分不是真正的权力监督一样,司法改革的真正基础在于现代法治文化的支撑。现代法治文化的形成,在西方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权力意志的痴迷信奉,导致了司法体系无法成为独立运作的公共领域。民众对公权力的膜拜,赐予了官方以行政命令取代法理裁决的能力和胆量,宪法规定的“法院独立审判”也成为某些部门和个人权力扩张的借口。在权力文化和人治逻辑的支配下,司法体制改革的策略构想难以落成,老百姓对司法的绩效评价持续走低,藉由更高的权力实现利益的渴求不断增长,无理上访与高发。探寻司法改革的均衡路径,必须深入到法治文化层面。⑧罗素早有预言,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中,最重要的还是文化问题。⑨文化层面的司法改革是克服人治逻辑的优选路径,但它注定也是慢热和渐进的,需要具备成熟的内外条件,对当今政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出了严峻考验。中国法治建设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取得了很大成绩,只要保持中国社会的总体稳定,司法改革会在法治逻辑的指引下水到渠成。但由于政治民主化的滞后以及法治逻辑的文化缺失,司法体制改革极易成为经济发展型的政治合法性工具。⑩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目前虽然尚未完全建成“法治国家”,正处于走出法律工具主义的过程中,正在一步步接近司法主导的法治社会,这为公民提供了依据法律维护权利的希望。瑏瑡这种希望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条件作为保障,需要客观看待中国法治进程与司法改革的“特殊国情”与“基本特色”。由于历史文化、政经体制、社会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的司法改革内蕴的“国家社会主义”特征,超出了西方司法理论与经验的适用范围,必须通过新的框架和路径加以描述和推进。综合逻辑论与策略论,我们可以推知,中国司法改革陷入窘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逻辑与策略错位造成的制度与文化冲突。中国司法改革的均衡路径,一方面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法治逻辑,从文化层面重构司法权体系;同时借助文化变革的力量消除专制结构的不良影响,建立符合法治逻辑的司法体制。在现代法治文化的视域中,司法权本质上是司法过程中公权与人权的均衡过程。瑏瑣司法权的运行根基在于“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及其衍生的公权契约(委托)。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凭借自然权利自我裁判,后组成社群,为求公正与便捷,大家委托一批精英行使司法公权,但依旧保留着最后的裁断权利。司法之“法”,表层是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颁行的法律规范,但最深层的“法”还是那些普适、恒久的自然法,在当代表现为“人权法”。此点若不明确,或遭否认,司法体制便失去了根本的灵魂,会沦落为政治的装饰,成为公权专断的帮凶。反观中国,人们对“法”的定义和认识,一直都未能突破公权至上的人治逻辑。“法”,无论是圣人天子作,还是国会议会定,始终都是少数上层强加给多数下层的“规矩”,广大百姓不知“权利”的真谛,也难知“司法”的真谛。愚民政策最大的功效就是否定了基于人权的“公民司法”,并将它妖魔化为暴民造反和无政府主义的象征。既然司法权可以分为司法人权和司法公权两种形态,那么,公权领域的司法改革要有效保障人权尊严,必须具备统一性和权威性。我们要建立统一和权威的司法公权体系,必须将那些非法非理的“司法权力”一一清除。党委审批案件、人大个案监督、新闻媒体主导舆论审判,法学家唯利是图的“专家论证”……这些做法背后潜藏的是极为散乱的司法权力主体。司法部门化、地方化、条块分割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权力独立行使的顽疾。“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掠夺化、掠夺利益公开化”,必然造成政府权威流失。瑏瑤弥散于各部门、各集团、各行业的司法权力都不受干涉,诸多矛盾甚至相互打架的司法公权力行使者在内部产生了极大的耗损,无规则博弈的结果只能是“多输”。中国司法改革的关键步骤就是建立统一、权威的司法体系,尤其是要强化最高司法机构的权威性,否则,司法独立只能是既得各利益集团扩张权力的借口。要塑造权威、独立的司法公权,从体制上必须实现中国政治结构的协调和均衡。在中国的政治结构中,人治逻辑对应的是“专制结构”,政治专制与司法权威是互不相容的两极;法治策略对应的是“同意结构”,中国有限的司法独立即宪法规定的“法院独立审判”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瑏瑥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专制结构如果长期占据优势,法治就会成为人治逻辑支配下的被动策略。专制结构中的行政首脑、军队、官僚、执政党等因素无不对司法的独立和权威造成致命影响。要克服专制结构对司法体制的消极影响,必须强化中国政治“同意结构”对于司法权威的捍卫功能。首先是权力机关的司法保障功能。在中国,权力机关虽一般不直接行使司法公权,但人大代表可以代表“司法人权”,他们的独立言论,对人权法的审议和通过,对行政机关的合法性监督,都会对司法公权的独立行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权力机构虽非专门的司法公权机关,但它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司法保障职能。中国的各级人大,需要强化代表的司法人权代议功能,保证司法权威免遭行政权力的破坏和威胁,同时克制自身的司法公权欲望,对法官独立审判保持尊重和审慎。其次是公民组织的司法政策参与功能。社会各行业的协会、团体须独立于政治国家,它们构成了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根基。各公民组织可以积极探寻自身的司法权能,并积极影响司法公权的制度运作,在司法权运行中发挥政策参与的影响功能。最后是公共舆论的司法促进功能。现代政治的实质乃是沟通与认同,专制一旦曝于阳光、悖于民意,势必现出狐尾、露出狰狞,结果是与社会公众为敌,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之鼠。理性的公共舆论与暴民政治不同,它是基于人权保障原则的有序认知体系。与恶意的媒体炒作及舆论操纵大相径庭,它天然同情并支援司法独立与权威,不会造成“舆论审判”的恶果。
三、“司法均衡”:一个新的乌托邦?
出于对中国司法的切身观察,笔者强调司法改革的均衡路径,并非是为了对现实进行申辩,也不奢望制度理论的批判能换得改革共识的达成。笔者对现有司法研究的批评,并不意味着自身理论有何重大创见,在很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下,这一构想面临“乌托邦”的风险。“司法均衡”的方案,或许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中国转型时期的非均衡发展基本国情很难短时间改变。均衡总归是难及的理想,非均衡才是常在的现状。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均衡诉求已经极为强大,决策者们也适时因应了这一趋势,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方案。其中,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是重要的一环。瑏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对短期实现社会均衡抱有太大希望,尤其在中国司法深陷窘境的情况下,司法改革必须相时而动,必须依靠有力的政治决断作为前提保障。这是因为,转型中国非均衡发展的基本国情背后,潜藏着治理哲学的深刻矛盾。法治意识形态并为转化为真正的行动方案,与当前中国实用主义的技术性专才治理并不合契。瑏瑧但作为一种理想构造,加之现实弊端的问题求解压力,许多“未来之路”的勾画不得不乞灵于法治意识形态的神光。如同并不客观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幽灵,法治在转型中国的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罕见的吊诡。如果中国司法长期缺乏均衡的主线,势必牢牢受制于政治教义和道德伦理。司法场域势必被切割为政法的一个环节,或者干脆沿袭“阶级刀把子”的革命传统。一系列的恶果并非危言耸听:政党幕后指挥,政府台前执行,政治国家对公民社会绝对控制,公共领域结构缺失,独立个体精神消泯,无组织、无归宿的游民化、原子化生存状态,以及公民政治关怀的消散泯灭……。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口号下,人治的逻辑绝不能通行无碍,法治精神绝不能反遭践踏。将人治与法治硬搭在一起,势必发生逻辑与策略的双重混乱:人治的效率优势受到法治抵消,法治的正义基础被人治破坏。其后果是,制度与文化冲突,心智与行为错乱。司法权既然可以理解为司法人权和司法公权的博弈均衡过程,那么,公权领域的司法独立要有效保障人权尊严,必须具备统一性和权威性。要塑造权威、独立的司法公权,从体制上必须实现中国政治结构的协调和均衡。
四、结语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4
摘要:在懵懂地度过自己的大一,大二之后,一般都会在大三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大学毕业以后是到底是选择参加工作还是选择继续深造--考研?同学们都会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实力的评估进行一系列的衡量和取舍。当然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比如各种工作岗位的饱和;比如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这样也直接造成研究生的含金量的降低。许多大学生们的思想混乱,究竟是该先就业?还是该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首先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教育;大学生;考研;影响因素
引言:
大家都知道的,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引发对学生的一系列相关要求,前些年各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今年,虽然各国包括我国都仍然受到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我国仍然采取了扩招考研生的措施,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虽然扩招政策可以扩大研究生的规模或者数量,但是报考的考研生生源方面来讲没有前几年那么好,并整体质量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显然社会对研究生价值的认可度也随之降低。如今,选择考研的大多数学生对于考研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态度,而是混合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在一起而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停的向前发展,随之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肯定会越来越高了。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尽量更准确和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考研的一些情况,和把握大学生对待考研这项选择的态度,当然也是为更多的有志向考研的即将毕业大学生朋友们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信息,我特对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的调查。该调查的实施者是由我为主,朋友帮助为辅的调查,调查时间是2014年3月,历时一个月。现在简单陈述一下相关经历。本次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式调查为主。采取访问相关同学及包括网上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形式。力图让调查结果更丰富更科学。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复印了问卷样本80份。问卷问题设计比较全面和合理,基本能实现问卷的目的,回收78分,所以回收率基本达到99%,在随机发放的80份问卷中,问卷的主题包括了许多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这样利于问卷结果更科学。其中,男生人数29人,占总数比例27%左右,女生人数51人,占总数比例63%左右。
二、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不同类型的考研者在考研动机上存在的差异性分析
1.首先性别影响着大学生的考研动机
根据80人样本调查,结果发现:从考研动机来说,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女生。原因可能是:传统的观点认为男性比女性的力量更大,所以其应担当的责任也就越大,榱四苁视ι缁岱⒄沟囊求和在摆脱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男性迫不得已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相反,女性在社会责任的承担这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要小一点。一般认为女性的主要责任是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必像男性一样必须参与到社会竞争的洪流中。因此,男生的考研动机比女生强些。
2.专业不同也影响着考研者在考研动机的不同
以文科生和理科生为例来讲,据调查结果表明:两者在考研动机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科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文科生。原因可能是:理科生由于受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的影响,他们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更理性。而文科生学的是人文知识,受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的影响,文科生一般更注重的是内心体验,从一定角度来讲,也就是更看重某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非利益。因此,理科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文科生。
三、关于大学生考研的延伸分析与影响因素
(一)从人数和年级结构分析考研意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考研。被抽取的80人样本中高达65%的同学明确表示愿意考研,占21%的同学也表明不会考研。而是选择其他方式,比如就业、创业或者家境好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约有14%的同学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考研。大三的被调查学生中有48%的人已经决定考研;而大四选择考研的人数过半,表示曾经有过考研意向的人更高达89%。所以结果表明,越接近毕业,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比例越来越高。
(二)诸多具体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考研的抉择。包括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几个大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富有生机活力,但相应的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更加大的社会压力,如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养老压力等等。受到的压力必然反应在行动上,从而到底要不要考研,经济允不允许,家庭条件允不允许等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找到一个好工作”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成为确定考研的动力和诱因。然而有些大学生不够清醒,不能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长等。在没有认真思考过的情况下,盲目随大流。考研的目的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与正确的价值观相违背。造成很多人思想混乱,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容易走上歧路。
1.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考研热情,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内在素质
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勇敢的选择考研这条道路,和其自身的内在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次调查中,在回答“为什么选择考研”时,30%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这表明,他们选择考研是希望通过考研来开发自身的潜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考研中得到锻炼、提高,以实现自我价值;29%的同学选择了“读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有利于将来开展科研工作”。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较高,求知欲强烈,希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
2.社会因素是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否的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考研与否的决定,社会因素总结概括出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法规。二是社会的就业压力。从国家的政策,法规来说,是促进大学生考研的。所以国家政策,法规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从社会的就业压力方面来说,现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销两旺。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许多同学希望通过参加考研而为自己获得更高的文凭和更大的竞争力以求取得自己理想的工作。所以,社会的就业压力也迫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来。
另外,家庭等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考研
借以此篇文章,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朱宁波,郝丽娜,李亚文.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 .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6029.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医疗机构作为现在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其管理过程也应该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较其他领域仍有很大差距。现在,一些医院的档案管理仅停留在检索工作,计算机的许多优势仍未被发现和使用。比如海量的储存量,灵敏的辨别力等。这些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软件,开发计算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范围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档案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全体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是前提,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把档案管理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医院的首要内容来抓,和医院的业务水平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坚持做其他工作时都不忘档案工作,坚持不懈的抓档案管理的教育宣传。提高所有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深刻认识,并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全员学习;聘请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并进行当场指导;利用各种报栏和宣传模式宣传、印发资料;各科学习,提高全员的档案管理制度的认识,使所有医护人员深刻意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参与到档案的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中。让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所以,医院领导应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同时可以适当的聘请专家或权威人士进行讲座,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并且鼓励员工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三)应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并且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对档案管理已是势在必行,档案管理部门应结合现在的形势,,努力为档案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力争用反应敏捷、方便查阅的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建立系统的管理网络,并在系统网络上编制与之匹配的自动化应用软件,构建医院信息管理网络。从而提高办公的速度和质量,便于相关人员查阅,实现档案的快速利用,在保密条例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同利用,该系统方便使用者快速准确的查找所需资料,并且实现了档案资料一体化管理。计算机网络给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保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当代文论论文范文6
写实素描是设计基础造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表现形式以模仿客观事物作为出发点,以事物的客观现实形态为依据,在过程中注重物象视觉形象的全方位表现,强调对客观形态的再现性描绘,从而对物象的造型样式展开研究与表现。写实素描的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为创意构思的实现做好准备。写实素描不同于传统素描的练习,既要求学生掌握构图、透视、空间、造型因素,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写实表现能力,运用特殊的绘画工具和技法将物象的质感肌理进行微观化的表现,使所画内容精细逼真。在作品的构思上,尽可能引导学生将作品进一步做意象化处理,突出物象的结构特点,将最动人的、最能引起观者注意的部分作深入具体的描绘,以达到学生绘画造型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可以参考西班牙超写实大师克劳迪奥•布雷沃的绘画方法,画家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的深入观察研究,将物品从表面的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注入了新的元素。他运用写实物象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和灵性,升华其韵味和内涵,赋予其圣洁的魅力。写实素描不仅是外在的观察体验过程,也是内在心灵的构造过程,包含着一种心灵见之于物质形式的审美创造。素描写生是锻炼学生内心营造审美意象,通过一种形式传达出来,实现艺术表现的物化过程。因此要求学生从中剥离出主体的感性符号,以“物”作为艺术创造的基点。在素描写生过程中,随着物象体验的深化,学生创造表现的灵感得以激发,共同构成一个神奇的世界,以绘画语言构成形、色、景、意、情等多种变化的情感表达样式,从而完成写实素描审美再创造的最高境界。在写实素描训练中,对物象形式特征的把握与观察的生发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仅仅抓住了一种物象的表面形式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对内在的意义进行探索,使其产生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对于物象特征的把握,必须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绘画技巧,使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
二、设计素描的解构表现训练
设计素描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由于学生入学前是以具象素描训练为主,其思维模式和绘画表现受到束缚,因此如何突破具象造型困扰,开发学生设计能力是本环节教学的重点。要正确理解“解构素描”这个词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解构,解构就是在确定传达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对视觉图形元素的创造和构成来传达这一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解构是将所画物品进行分解后重新组成新的画面,但与构成有所不同,解构还需具备构图、造型、空间等绘画基本常识,进一步运用点、线、面等元素构成新的视觉语言,以此达到设计创新的目的。解构素描训练,是培养学生从模仿绘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直觉和理性认知物象,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通过物体变换重构画面的形式,结合构图进行设计创新实践,使形式逐步多样化。解构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完成:第一,从描绘一组客观具象的物品入手,比如水果、蔬菜、日用品、化妆品等系列物品。通过观察,深入了解所描绘的客观物体,彻底了解物体内部与外部结构的构造。第二,通过客观具象的形态派生出抽象过渡的思维状态和想法,从研究自然形态中培养深入观察表象和内在生命的洞察力,从而超越模仿,变为主观性的认识与创造。第三,以描绘的具象形态作为切入点,从中发掘潜在的表现元素,在原形的基础上进行打散,重新添加组合,或者置于新的空间,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从物象的形中抽取符号,用构成的形式将主观的思维意念固定在画面上,脱离写实的绘画形式,通过再造的形态和构成表达作者的审美感受。解构素描练习与写实基础练习在观点和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必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物象如何转换?意识如何产生?意象怎么把握?这些问题集中在一点,就是如何创造意味的画面。对于物象特征的理解,在以往的绘画基础练习中往往以物象外形的特点为依据,对其夸张、变形,但这些都类似构成练习。分解与重构的学习,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象的联想,提炼意趣,并以素描手法将物象进行解构和重构,交织于“内在意味”的意象之中,使“联想”能够“妙得”。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重点在于从物象中提炼和驾驭形式语言转变,从客观再现物体向形式美转变,从被动塑造向重新认知、解构物象转变,在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向更高的境界——创造性思维迈进。因此,设计专业的学生从开始就应当进入创意状态,从传统的素描中走出来,开启设计艺术的创新之门。
三、设计素描的创意表现训练
设计素描是为设计服务的,是学生表达设计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设计素描旨在拓展学生的视角、丰富和发展其想象力,拓宽其设计表现路径,增强其创意表达能力,最终实现通过三维空间展现奇妙的艺术构思。创意素描的特点主要是借助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创意理念,从而发现新的创意元素,形成新的表象,创造新形象,形成新的视觉图形。即通过创意素描练习,调动和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创意之门,增强创意的表现力,提升创意内涵。具体来讲,创意素描的实施还需以下四种方法。
(一)观察联想法
通过对客观事物表象的观察和分析,个体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是创意性素描过程的内在操作性程序,联想的丰富性同时又折射出寓意的多样性。个体的联想在由一物向另一物转换时,注意物象间的形似特性和造型特征,即它的表象结构形式是重要的基础,也是物象转换的原型。清代画家郑板桥通过对竹子观察联想,不仅创造出了新的表现形式,并赋予竹子深刻的寓意,一枝一叶都喻示着对普通百姓的深厚感情。
(二)想象构思法
想象是对眼前的客观事物在现有直观感知和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内在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为新形象是在已有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内在加工创造形成的,所以想象是比联想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想象的意义在于它的独特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它突出了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如荷兰画家埃舍尔,他的作品充满幽默、神秘、机智和童话般的视觉魅力。他如同一个魔术师,拥有超乎常人的独特想象和传神的画技,能够将极具精妙魅力的想象内容和内心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意识转换法
观物的意识转换,需要学生在把握物象形式特征与了解物象概念转换的基础上,由被写生物象的形式特征联想到另一个与其置换的物象形式特征,通过对二者间具有相似性、关联性和共通性的各种元素的内加工,再加上个体的主观经验、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的共同作用,组合构成意象形。因此,使二者精妙结合、神形契合的关键在于找到物象间形式特征的共同特征,并在个体大脑中进行抽象、概括和综合。同时要紧扣物象特征和内在意趣的合成,做到严谨而不板滞,细致而不繁琐。换言之,只有抓住二者的形式特征和相互转换的共用形,才能使思维与实践形式得以实现。如西班牙画家纳兰霍,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联想,以及结合意识的转换,创造出富有诗意般的艺术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美感无处不在,无论是素描或创作,都给人一种迷蒙淡雅的美感。
(四)直接表现法
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表现方法。它将创意主题直接如实地表现出来,充分运用绘画的写实能力,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拉近了创意主题与观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该手法由于直接将创意主题表现在观者面前,所以要十分注意画面的主题展示角度,应着力突出最容易打动人心的部分,运用色光和背景的烘托,使创意主题置身于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