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1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主体;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和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快速进行,很多教师也为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违背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没有转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确实采用了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模式,课堂中也确实热闹非凡,但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盘散沙,没主题、没中心可言,学生课后收获也甚少。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整个社会的教育教学能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模糊

虽在实施新课改之前,绝大多数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都参加了专门的上岗培训,但很多教师还是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采用“一言堂”的灌输方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虽在课堂中采用了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但仍旧是“作秀”一般,无主题、无中心可言,导致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低效。

2.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地获得。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结合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课堂教学的效益才有可能提高。但纵观现实课堂,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四一”模式,即(一本教科书、一本备课笔记、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走进课堂,教师假如仅凭借“四一”就想提高学习效率是根本不可能的,其课堂的枯燥、乏味也可想而知了。

3.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一言灌”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就得转变角色,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针对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搭建学生主体平台的手段,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课堂前

在课堂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准备课堂材料,这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实地调查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核实整理成文字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辽阔的疆域与行政区划》这一章节的内容,课本当中只有简单的中国的面积、人口、民族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行政中心等内容的介绍,要求同学们掌握的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对于这块内容,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布置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自行去收集一些有关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资料,如:谜语、风景图片、汽车牌照的数字等,并将这些课前经过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材料,在课堂中以猜谜语、快速抢答等形式给示出来。这样,经过学生的参与和精心准备后,未学课文前已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了如指掌,激发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动学习是学习进步成功的前提。

2.课堂中

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这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要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师可以做以下几个工作:首先,教师课堂中教学的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五彩缤纷的生活和生活经历,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兴趣。如:俄罗斯森林大火是今年发生的一次世界性灾难事件。学生当然会对这件事情高度关注。我们不妨可以设计这么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

(1)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要与森林资源发生哪些亲密的接触?

(2)我们每天可以为节约森林资源做哪些有益的行动?

(3)俄罗斯在这次灭火事件中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武器?

(4)你认为中国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难性天气和人类的开发利用发展经济有关系吗?

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和思考,深刻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中,把先进的科技成就和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同学们探索探究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置于最重要地位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方式之一。除“角色扮演”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法、探究法等其他教学方式,都可以为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课堂后

在课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展示课堂成果,这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很多教师都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代表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完成,而从未注重课堂之后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注重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当我们在课堂中学习了九年级的《资源问题》后,我们不妨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对有关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用小报的形式进行整理,然后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把同学们摆在了主体的位置,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巩固了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改革充满挑战性,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肩负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把新课改的理论和课堂的实践结合起来,用心血、用汗水、用智慧,通过搭建学习主体平台这一途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陈芸先.例说新课标[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建议

一、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及统计归纳

为了收集到详实完整的调查资料,项目组成员在综合考量了各方面的因素后设计了一份全面系统的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按照调查计划,共收回电子稿84份,发放纸质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93份,废弃7份,有效问卷677份。项目组在统计了各个问题的结果,对其中部分重要问题作出图表以更清晰地表示各个方面之间的比重情况: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自身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锻炼相当重要,但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自身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都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多数人愿意关注和了解社会现实,为将来的就业做充分的准备,但依然有26.19%的同学参加暑期实践仅仅是因为学校的要求,甚至还有1.19%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没什么用。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学校不方便把所有同学聚集在一起统一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这使得很多学生可以找到的实践资源相当有限。二是受学生主观的影响,认为社会实践就是敷衍学校的表面工作,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选择的实践与本专业无关,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实践工作的重要性。三是学校对这方面的监督与奖惩机制不太健全:虽然部分学校有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或集体的评选,但没有对敷衍了事的学生的惩罚,学生认识不到实践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甚至将实践活动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时间普遍较短,实践活动难以深入,使实践活动成为“鸡肋”型工作。(二)时间多样,考核复杂由于参与实践活动的群体庞大,实践方向分布广泛,数据量庞大零散,学校难以收集整理,因而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考核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现有的机制不能完全反应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学校在对实践活动的考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收集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的形式来检查社会实践的成效,主要检查实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文学功底,对实践的真实性无从考察;二是从社会认可角度进行考察,初衷是希望通过第三方对实践活动的评价例如实践单位的评语和公章等来佐证实践活动的真实性。这些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社会实践检查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此外,学校的考核指标较少,对过程考核不够全面具体。

三、对暑期实践工作的部分建议

(一)提高学生、学校及社会对暑期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学生应该意识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应聘时给自己的履历添上光彩的一笔;学校方面,落实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加大社会实践工作检查力度,可以有效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这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社会方面,巩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争取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并加以监督,促进学生和高校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有效提高。(二)对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和学校可以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爱好等进行小的创业尝试,积累一定的工作与管理经验;学校方面,力争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从学生关心的角度(如:成绩、学分等)入手,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实践实行与监督体系,客观上迫使学生提高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马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问题研究[J].文教资料,2009.

[2]陈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3

1.1这是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现状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评价,许多高校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评价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不能客观评价”及“怎样评价”等问题认识不一,评价追求简单化,认知上过于强调形式性。其次,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主要针对活动结果的认知性评价,单纯地以完成实践任务及最终成果为评价标准,而对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活动,特别是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评价重视不够。还有,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较为笼统,评价工作组织较为随意,还远未建立起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及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已较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新标准和新机制。

1.2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相应的能力、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对社会实践进行评价,规范社会实践,提升活动实效,推动其科学发展,从而就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实践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促进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推动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去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锻炼自己,教育自己,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增强其动手、沟通和创新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系统把握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内在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受实践目标、主体、客体、条件、实施、考核评价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较全面把握各影响因素,深入揭示社会实践实效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实践目标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是对社会实践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是通过实践过程对实践者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所发生的预期变化。目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起点、核心和归宿,是调节、评估实践活动的依据,也是实践者努力的方向。它规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是决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这些社会实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追求,有着各自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此,在确定社会实践目标时,必须做到有针对性、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要结合具体实践活动特点、学生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要有衡量是否达到的具体标准,以及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和约束条件,实践者经过努力在预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良好前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2.2实践主体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主要是指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生又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去实施。因此,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而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学生的所学、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能力素养等方面也各有特点,所有这些差异性不同程度地会反映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实践、自觉锻炼和自我教育,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开展及其效果。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起着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等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影响着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计划制定和活动实施。特别是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全程指导与督查,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和实效。因此,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能力素养,也必然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

2.3运行系统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系统主要是指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环节。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与反馈等环节。首先是制定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通常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方法、实践步骤或程序、实践活动的预期成果等。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实施的,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最优化。其次是方案的实施。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实践者按照实践方案,利用实践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实现预期实践目标的阶段。这是一个实践方案由预期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各种实践要素对实践对象真正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践活动实施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效果。第三是效果评价与反馈环节。这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对社会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而且通过发挥其多种功能,直接推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另外,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也非常重要。通过反馈,让学生和组织者明确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整改的意见与建议,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2.4保障条件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高校提供的制度、组织、时间、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就高校而言,制度保障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都依赖于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其次是组织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全程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是时间和经费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恰当,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其他日常教学的关系。开展实践活动还需要一些费用。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到实践活动的开展。第四是基地保障。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保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乃至实效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是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果依托具体的实践单位来开展,那么该单位需要提供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实施、指导人员等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特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系统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影响要素,并遵循一般评价与分类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根本依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3.1注重准备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必然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环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活动选择。该指标可以从活动的公益度、贴近专业程度和复杂程度等观测点来考核。活动公益度是考察所选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公益性质及其程度。要鼓励学生选择公益性鲜明的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贴近专业程度主要是指所选实践活动一般应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巩固所学,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复杂程度主要考察学生所选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第二,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方案是指围绕实践活动主题,为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所设计的整个实践活动计划。它是实践活动开展的蓝本和依据。该指标可以从方案完整性、方案可行性两个观测点来评价。方案完整性主要是指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案各要素相对齐全和详实。方案可行性主要考察学生设计的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及其程度。第三,实践条件的准备。该指标可以从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安排、经费筹集、实践对象或单位确定、指导教师确定及必要的实践培训等观测点来评价。人员组成及分工主要考察团队实践中,团队成员在人数及结构上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分工是否明确。其它方面主要是考察实践所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必要的经费是否有着落,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对象或单位是否确定,以及在开展活动之前有没有接受必要的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实践培训等。条件准备越充分,以后实施就会越顺利。

3.2着眼实施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施。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具体实施来取得和展现的。实施环节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方案执行情况。对实施环节的评价,首先要对实践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整体上的考核评估。该指标可以从方案执行的全面性和规范性、条件利用情况等观测点进行考核。前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相对严格执行实践方案。后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利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供的条件和资源,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第二,实践态度和能力。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指标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实践态度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具有诚信、团结、敬业和奉献等品质和精神。作为一名实践者,首先要诚实守信,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另外还要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态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决心,影响着学生的精力投入与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沟通、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学生与队员、指导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交流和交往等能力。动手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按照实践活动本身的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调查、服务、研发、条件利用和总结等多种能力。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遇到问题、挫折后创造性地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素质和能力。

3.3突出实践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最终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实践成果可以从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和物化实践成果等指标来评价。第一,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价该活动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该指标可以从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产生的意义,以及主要事迹或贡献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对自己、学校、社会等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良好作用。后者则是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评价学生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就能对实践活动效果作出较客观的认定。第二,物化的实践成果。该指标可以从物化的主成果和其他物化成果等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结束时,学生需要撰写并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对于社会调查而言,是调查报告;对科技发明来说,则是发明作品。实践主成果的完成,要坚持求实性、创新性、规范性、有用性等原则,确保其质量。后者主要包括“队员实践日记、感悟”、“指导教师鉴定”、“实践单位证明、鉴定”、“媒体报导情况”、“有关活动照片”等五个方面。这些材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出社会实践的效果。因此,这些方面也是社会实践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4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新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4

实践单位:简阳市瑞益牧业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XX年1月20日--------XX年2月10日

单位评价:工作认真,负责,有吃苦、耐劳精神。

实践体会: 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能够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有无限的回味,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在那寒风刺骨的寒假中我的社会实践开始了。

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中,物品感触是非常的深。我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了成长的美丽,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时间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很不理想,通过实践,检验了我们的知识水平。我欣喜的看到了,经过实践的磨练,我变的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了。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渐了解了社会,并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的价值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5

有吐槽:实习生就是打杂的!有欢喜:成为一段难忘经历!

你为什么来实习,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一纸证明”大过天?你来实习到底是为什么?

那些“注水”:最贵“私人定制”费用高达千元

卖家“徐启立55”表示自己所在公司“福建亚达集团”就是网上可以查询到的正规大型集团公司,可以给买家提供所在公司或集团子公司的章,与刻假章的卖家不同,自己做的并非“造假”的买卖.

“这是我能拿到的最好的一家公司,也是最贵的,65元包邮.”卖家承诺表示,只要将所需表格的电子版发给他,他负责找关系盖章再寄给买家.“我们只负责盖章,实习内容随你们自己写.”

按小公司到大型国企标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店家还声称宝钢、中石化等都是自己的“合作单位”,可以“盖章”,不同的岗位、评语等可定制模板,最贵的“私人定制”版从实习鉴定、评语、作品等都能“一站式搞掂”,不过费用高达一千多元.而除了毕业实习鉴定可以买,社会实践证明、公司推荐信等,都可以在网上轻松买到.

那些“注水”:“实习用”假章定制半小时能发货

此外,部分做“印章定制”的小店迅速嗅到了商机,推出“实习盖印章定制”的业务,把盖章自主权直接交给买家.

“精雕细刻”卖家表示,刻章的业务最近已经有不少实习生做过,只要把公司全称或者印章照片发过去,他们负责排版,半个小时就能发货.记者试探性地提供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称,不到五分钟,对方发来一张排版好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印章图案,与普通印章没有明显差别.

“可以做中石化的章吗?”“把全称发来,看名字定”……一个广州卖家称按名称决定价格,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这种国企要50元.

“这要看你的用途,如果是实习报告,一般不会被发现假的.”当问到仿真度有多高时,一位卖家这样告诉记者.

那些“注水”:爸妈朋友圈求帮忙 “公众号”来揽生意

除了上网买鉴定的大学实习生之外,不少爹妈的微信朋友圈成了孩子求实习、投简历的广场.调查中记者发现,近日不少学爸学妈都在朋友圈里问“哪位亲能开实习鉴定?”而这也令一些“服务公众号”揽来生意,推出“实习证明”服务,而且是盖章、写评语、回访造假一条龙服务,收费从50元至600元不等.有的还承诺印章保真,根据学生所定的服务收钱,盖章是一个价钱,如果学校到时候要回访,向公司询问实习情况则更贵.

“高中、大学都要求有暑期实践证明,很多同学都让爸妈找人盖,反正只要有章就行.”今年大二的小黄就曾经盖过两次“假章”,她告诉记者,高中学习压力大,放假没有时间出去实践,索性到家附近的居委会碰碰运气,“有的大妈好说话,没说两句就同意给我盖了,因为不止我一个人去找她盖.遇到不好说话的会要求你去社区帮忙倒垃圾,清理小广告什么的,但也是很容易的活儿.”

为何要鉴定:学生认为是应付检查

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在读的大学生,他们对实习鉴定的评价基本是“都很水”.一名毕业生认为,为了应付检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造假,因为拿到一张实习鉴定很简单,很多人都是靠关系,实在没有办法了,到网上去买也很方便.

“暑期实习也就是打打酱油、淘个章的,更别提一张鉴定表了.”有学生称,为了防止作弊,有的学校除了实习协议之外,还要求学生写一份实习报告,把自己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统统写在里面,之后再组织答辩.“这也难不倒我们,”据称,负责答辩的老师一般都是助教或非专业课的老师,大部分对于这一项要求也不会那么较真,很好“蒙混过关”.

有什么好处:能加分跟奖学金挂钩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700万人,高校毕业生甚至“准毕业生”在越来越高的就业压力之下,对一份有分量的“实习鉴定”抱有的期许也越来越大.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暑假期间广州不少高校论坛里的实习帖频被热顶,无论什么单位,无论实习岗位和专业是否对口,只要能开实习证明,就会有大量的实习生涌入.除了让未来自己就业的简历更好看以外,这还和学校的奖评机制有关.

一般学校都有“综测机制”,只要能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证明,就能“加综测分”,而这个加分和“奖学金”的评定也是直接挂钩的.“参加的活动越多,加分越高,即使专业成绩不够高,也完全可以靠这个赶上来.”

中山大学[微博]的大三学生小歆(化名)告诉记者,公益服务实践的时长是拿奖学金的基本门槛.中大的本科生必须达到每年50小时的公益服务实践时限,开具相关证明,才能获得奖学金的评定资格,如果时限越长还可以申请到专门的“公益类奖项”.就读于信息管理专业的谢同学告诉记者,有不少学生为了拿到奖学金,找熟人开证明或者在证明上做手脚,“比如把3个小时写成6个小时,这些都是存在的.”

业务1:盖章

把实习鉴定电子版传给商家,商家打印盖章之后再快递回去.如果需要给实习鉴定原件盖章,就把原件寄给商家.

业务2:卖章

推出“实习盖印章定制”的业务,把盖章自主权直接交给买家.

单位:

卖家给出的单位可谓是五花八门:建材、通信、酒店、食品公司……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 策略

[作者简介]耿加进(1973- ),男,江苏金湖人,淮阴工学院思政教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34)和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C201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51-02

一、“互动”与“师生互动”

“互动”,就是交流、沟通与合作。与“互动”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nteract”,《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是“to communicate with sb,especially while you work,play or spend time with them”,意思是交流、沟通。“interact”这个单词还有另外一个解释:“if one thing interacts with another,or if two things interact,the two things have an effect on each other”,意思是,一事物作用于另一事物或两个事物相互作用,这两个事物就会互相影响。显然,前一条解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后一条解释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交流,通过情感交流以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目的。而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只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会涉及情感因素。《现代汉语词典》对“互动”只有一个解释,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据此,有人把师生互动理解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实际上是搞错了互动的主体,用物与物之间的“互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师生互动是促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对“师生互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过于强调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与信息的掌握上的不对称性,质疑师生互动的可能性。第二,把师生互动的方式限制在语言互动上,认为师生互动就是师生相互问答。第三,把师生互动的范围限制在课堂上,忽视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第四,把师生互动的内容限定为知识与信息的交换,忽视情感方面的互动。这些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尤为突出。

二、思政课师生互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学生在下面各干各的,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等不一而足。这样的课堂教学谈得上什么效果呢?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教”达不到促进“学”的目的,这样的“教”有何意义?对于这种情况,思政课教师也感到很委屈:课认真准备了,也认真上了,学生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问题出在哪里呢?缺少师生互动。没有互动,再精彩的表演也会有让观众感到疲劳的时候,何况一张面孔要让学生看上一个学期呢?只有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才会真切地感到与自己相关,才会主动关心。保持一个姿势听讲,除非意志力很强的人,很少有不疲劳的,这是由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教学不仅仅是讲好课那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学习、学会、会学。如果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那么只要在课堂上统一播放最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就好了。

从思政课的教学现状看,课堂内外缺少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偶有提问,也很少有学生回应,更少有学生向老师提问。课外,师生连碰个面都难,不要说教师不认识学生,甚至还存在有的学生在听了一学期课后连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的现象。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思政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思政课互动教学的原因很多。其客观原因是:第一,班级人数多。思政课多采取大班化教学,班级人数少则五六十,多则一两百。戴维・迈尔斯认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个体在群体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在减小①,因此,生数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效果。第二,教学任务重。思政课新四门课程的容量很大,而课时又相对不足,如果互动上投入过多时间,可能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主观原因是:第一,认为思政课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理论,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完、讲好就行了,不需要互动。第二,认为思政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能力。

三、强化思政课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增强互动意识,营造互动氛围

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增强互动意识,营造互动氛围。教师有了强烈的互动意识,就会由关注怎么教转向关注怎么学,根据“学”来安排“教”,把“教―学”模式转变为“学―教”模式。只有学生在思政课中学到了他们在其他课程中学不到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强烈的互动意识,会迫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互动环节,营造互动氛围。良好的互动氛围必然是民主的、和谐的,互动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互动教学中,最能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掌控着话题,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允许学生围绕话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

对于互动教学,存在这样两种顾虑,一是怀疑学生的互动能力,二是担心教学失控。学生能不能与教师形成互动,关键在教师。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很多,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一点也不比教师少,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思考。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础。因此,问题不在于学生有没有能力与教师互动,而在于教师选择互动话题和引导讨论的能力。苏格拉底可以和任何人开展讨论,引发思考,原因就在于,他选择的都是别人自以为熟知的内容。在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话题的选择与引导应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当然在师生讨论过程中,难免会有冲突,教师要保持冷静,以理服人,不可以武断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对于个别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留待课后继续讨论,这在某种意义上还拓宽了互动的空间。

(二)创设互动条件,拓展互动空间

师生互动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通常所说的师生互动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对师生互动的狭义理解。广义上的师生互动不限于课堂上的互动,也包括课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外师生互动既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开展课堂师生互动的准备。思政课由于大多实行大班化教学,对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产生了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拓展互动空间,创造课外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1.要善于创造互动条件。首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掌握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在教学准备时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其次,要重视互动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第三,要注意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情感既是互动的内容,又能为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互动创造条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通过作业评语与学生互动。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应该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作业写评语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首先,教师要在作业内容上下工夫,作业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但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作业的内容不能偏离教学内容,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机会就是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评语要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肯定学生作业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好的评语能够引发学生新的思考,给学生以启示,又能够融洽师生感情,为和谐课堂创造条件。

3.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具体指导,大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与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些项目的完成还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从淮阴工学院开展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的情况看,大学生非常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E-mail、电话、短信、QQ通信系统等平台进行交流。

(三)创新互动方式,提高互动效果

互动方式的选择很重要,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启发式、参与式与研究式这三种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率,就看学生有没有动起来,有没有关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设问、追问、反问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能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问题要精心设计,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偏离教学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2.参与式教学的师生互动色彩最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安排一些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一种切身的体验,以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是对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的设计,目的一定要明确,不能流于形式。我们这里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是狭义的,从广义上讲,只要是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都是参与式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教学都应该是参与式教学。

3.研究式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或某几个问题深入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考和发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课堂教学有深度,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研究式教学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这样,课堂上的讨论才能顺利、深刻。在研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最为显著,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讨论,相互质疑,探求真理。

此外,教师要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增强互动效果,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