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舍生取义的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1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施仁政、王道,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孟子在人格教育方面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他的性善说、养气说、舍生取义说、大丈夫说等观点,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孟子的人性说与当代大学生向善人格的养成
先秦诸子对于人性的本质有不同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本善是孟子人格思想的重要理论根基。在《孟子・告子上》篇中,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观点,孟子提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正是仁义礼智的根源、是人性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人性本善,如果一个人后来成为坏人,则并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后天演变的结果。
我们姑且不论孟子人性本善的理论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但孟子的人性说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人们积极向善,为善人,做善事,促进人们向善人格养成的作用。孟子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贤人、好人,只要他朝着向善的方向努力,因为人性本善。孟子的人性说对于当代大学生乐于助人、积极向善的人格养成具有现实意义。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思潮影响着大学生,其中不乏宣扬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当的错误思想,如果任由这些思想泛滥,那么青年一代势必会走入歧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当代雷锋精神的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以性善论为内涵的人性说,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观,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乐于助人、勇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素养,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形成向善人格,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二、孟子的养气说对当代大学生正义人格培养的意义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是最强调义的,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著名观点。孟子的为人也是充满正义感,充满一腔正气。他在与齐宣王等统治者对话时,总是非常自信,毫无畏惧感。这种自信,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治国理念的正义感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人格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身上的一腔正气。孟子还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观点,指导世人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在《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的一段对话,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在对话中向他的弟子公孙丑阐述了浩然之气的内在含义及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浩然之气,还需要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获取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
孟子的养气说对于当代大学生正义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内在的浩然正气,并在道德和行为上持久地加以践行,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是一个有正义人格的大写的人,一个能够直面社会和人生的勇敢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和影响周围人的有号召力的人,一个对社会充满正能量的人,因此,学习和借鉴孟子的养气说,将会有力促进当代大学生正义人格的形成。
三、孟子的舍生取义说对于当代大学生奉献人格的启迪
与孔子强调仁相对应,孟子更强调义。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著名观点,对后世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影响极其深远。所谓舍生取义,就是要求人们为了正义事业有不怕牺牲的勇气,在《孟子・告子上》篇中,孟子阐述了舍生取义的内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在这里,孟子用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的关系,孟子指出,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兼得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如果我所喜爱的东西还有胜过生命的,我宁可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如果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有的灾祸我宁可不躲避。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正义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这一大义,年轻人应该具有如孟子提出的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勇于担当,敢于取舍,要具有一种英雄情怀,为了民族大义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时刻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的舍生取义说对于当代大学生奉献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四、孟子的大丈夫说对于当代大学生刚毅人格的塑造
孟子为人正直刚毅,充满自信,面对权贵,他敢于直言,丝毫不畏统治者的,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他也不为所动,内心的信念无比坚定。孟子的为人及他的大丈夫的人格理念不仅给儒家思想增添了一股刚毅之气,而且激励和引导了无数国人不畏邪恶实力,保持了自身人格的独立。孟子慨然以天下自任,具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孟子提出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应该是行正道,为民谋福利的仁人志士,同时必须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和刚毅之气。
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独生子女身份,以及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往往缺乏一种刚毅之气,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邪恶势力,可能会出现意志软弱、容易动摇等现象。因此,如果对当代大学生在进行人格教育时,以孟子的大丈夫的理念教育和引导他们,则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他们人格之中的刚毅之气,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使他们具有更多的担当精神。
总之,《孟子》作为影响深远的儒家经典著作,书中所蕴含的孟子关于人性和人格的种种积极思想和理念,值得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教育工作中学习和借鉴。它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争取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孟子思想中的精华,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为综合素质高、对社会充满正能量辐射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2
日本头目用枪打伤了他的右腿,一阵沙尘中,老胡摔倒了,但他强忍着巨痛,仍旧背着鲁汉向前进。又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左腿,但他依然站起来向前进,直到坚持不住了。在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时,他从容地看了鲁汉一眼,说了一声“老哥,我们上路了”便用最后一颗子弹穿透了自己的头颅……
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幕,也是最让我心痛的一幕。“多好的两个人啊!”我的泪水不知何时已潸然落下。
感动,是因为他们之间生死不能割舍的友谊。老胡在鲁汉临死前,用自己的身体替他挡住枪林弹雨,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依然不愿舍弃鲁汉,表明了死也要死在一起的决心,这是多么坚定的友谊啊。这就是义!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舍生取义”,孔子的“杀身成仁”,这些词语大概是用来形容他的吧。
感动,是因为老胡宁肯自己自尽,也不愿成为敌人的刀下鬼的气节。同样是死,老胡选择了慷慨赴义,可震撼天地的死。这样的死天地为之动容,我们如何不敬佩呢?
舍生取义,慷慨就义,这一切的一切在老胡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是多么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3
寒窗苦读十四年,熟读经书,赴京赶考,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是苦难遭遇的开始。在频繁的抗元斗争中,兵武器严重不足奋力抗战四年未停。国难当头,他奋不顾身,孤军奋战。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已经被战争变得支离破碎,自身的安危同样不定,像被暴雨击打的浮萍漂泊无垠,时起时沉。德佑元年文天祥于江西起兵勤王,转战东南,抗击元军,祥兴元年十月兵败被俘。
当年撤离时,惶恐滩头说惶恐,如今被俘,零丁洋里叹零丁。后来元军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招降海上坚持抵抗南宋的张世杰,文天祥便将此诗出示给张弘范看,张自知无望,作罢。后文天祥被押解大都,于元世十九年英勇就义。
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能躲过一死?为国捐躯,留下赤诚忠心,永垂史册。
古往今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读来,依然那么的震撼我心。这首诗把全篇诗的爱国主义思想旗帜高高扬起,使全诗从悲痛的气氛中显示出鼓舞人心的力量。它所透射出的清明性,忠贞热情,照亮了历史前进的道路,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坚诚地,无私无憾的去身就千古。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4
1、《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2、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3、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5
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身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垂?庋?黄?恼侣穑
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俊捌涫岛芗虻ァ保?∨?⑷缡撬怠N蚁嘈牛?獾娜泛芗虻ィ?娑哉庵旨枘训木裨瘢?阒恍枰?蚕吕矗???愕男牧椋?盟?锤嫠吣悖?阈枰?裁础P∨?⒆龅搅耍?」芩??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叭俗吖?穆罚?腹?拇恚?闶乔俺抵????怯谜孀钍档亩?鞑?髁艘桓龅览恚?鞒稣?返木裨瘢?闶谴倌阕呦虺晒Φ墓丶?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舍生取义的人范文6
摘 要:在中国悠久深长的历史文化土壤上,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扩张领土,夺取霸主地位,相互争战,社会动荡不安,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跌宕乱世,却有无数的杰出的侠胆义士以生命为音,奏响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悲歌。在历史散文《战国策》中,豫让、聂政、荆轲三位义士,以慷慨悲壮的牺牲成就了“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
关键词 :《战国策》 士为知己者死 舍生取义 慷慨悲歌
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用文学化的叙事语言,生动形象地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政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反映出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战国策》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热情讴歌多位侠烈之士的豪情壮举,如高歌“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将为知己者用”的聂政,还有易水河畔“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他们游离于统治集团,不受权势拘勒,却重义轻生,感情激烈,以极其悲壮之举在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舍生取义”的恢弘篇章。“士”在获得一个懂得自己、理解自己、礼遇自己的“知己”后,万分珍惜,他们不受外物所役使,为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平等与相知,甘愿为之所用,甚至牺牲生命,即所谓“士为知己者用”或“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就以寥寥数笔,塑造歌颂了豫让、聂政、荆轲等具有侠义精神,坚持正义,反抗,为知己效死报恩、勇赴国难的义士,表现出忠、信、义、勇的豪迈慷慨精神。
一、豫让论
《赵策一·晋毕阳之孙》篇,晋国侠客毕阳之孙——豫让,起初臣事范、中行氏,并没有受到赏识重用,后投效智伯,受到智伯的信任和重用,但后来三晋分智氏,赵襄子竟然将智伯的头颅为饮器以解恨。视智伯为知己的豫让,高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一心想要刺杀赵襄子,为了替九泉之下的智伯报仇。没有智伯的嘱托,不为立功扬名,没有私心己利,也并非奴性,驱动豫让的完全是忠心、正义和对知己最真挚的情感。他首先“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虽未果,但被襄子赞为“此天下之贤人也”。后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为了不被旁人识破,竟“吐碳为哑,变其声”,豫让如此牺牲自己,面目全非,经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完全是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仰,他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反对友人暗杀的建议,坚守“君臣之义”,他以最坦荡、最磊落的心态把生死置之度外,用一种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坚守着自己的品格操守和人生信仰。在正面刺杀赵襄子时,豫让毫不掩饰逃避,面对赵襄子的质问,他以“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答之,大气凛然的直面“惨淡的人生”,是真正“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的君子。最后,赵襄子被其感动,允许其刺衣以明志,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尔可以报知伯矣。”虽事未成功,但心已尽矣,之后就伏剑自刎而死。
豫让行刺赵襄子,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利益心态,舍死忘生,备尝艰辛,用生命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他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也用生命谱写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歌。在豫让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豫让虽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和信仰。知己亡故,豫让不肯苟活于世,而是超越生死,忍辱负重,以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成就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的大丈夫品格,豫让为“士为知己者死”奏出了历史中最悲壮深沉的凯歌。
二、聂政论
豫让用生命高呼“士为知己者死”,但他却抛弃了家庭责任和儿女情长,而《韩策二·韩傀相韩》中的聂政却是求得“忠孝两全”的“为知己者用”的侠义之士。
聂政是深井里的勇敢之士,因为躲避仇人,而携老母隐遁于市井屠户之间。严遂因与韩傀相害,而找到聂政,暗中与聂政交往,以深情厚谊相待,备办酒席请聂政母亲饮酒,并“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身为孝子的聂政虽十分感动,但以“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拒绝了严仲子的请求,并且拒绝了赠金。因为在传统儒家孝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面对严仲子的礼遇和厚爱,聂政虽然十分感恩,但面对高堂老母,他无法抛弃应尽的孝道。在多年后,为去世的母亲服丧期满,聂政没有忘记严遂的知遇之恩,决定履行诺言,为严遂所用,为之报仇,即所谓的“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聂政西至濮阳见严遂后,谢绝车骑人徒,大义凛然地独自仗剑入韩都,以白虹贯日之势,在东孟盛会上刺杀国相韩傀,并杀死了左右卫士几十人。在逃走无望的情况下,聂政为了避免牵连严遂和家人,于是“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义薄云天的生命。韩人取聂政的尸体置于街市之上,欲以千金购其姓名,很久都没有人知道是谁。此时给予聂政知遇之恩的严遂却沉默寡言,毫无作为,而聂政的姐姐聂嫈,为了彰显弟弟聂政的侠义之名,刚烈地自刎于聂政身边。
聂政隐遁于市井之中,虽为“布衣之士”,但深受儒家忠、孝、礼、义、信的影响,既恪守道义又忠于亲情,面对严遂的重金相助,他婉言拒绝,但心底却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在母亲百年之后,愿意“为知己者用”。聂政为严遂刺韩傀表现出了一诺千金、诚信义勇的精神,甚至杀身成仁,死而不悔。
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义薄云天的侠义精神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不断地滋长蔓延,众多的勇士秉承游侠的基本道德——义,为了报知遇之恩,不求任何利益回报,不为扬名千古,侠肝义胆、苍凉悲壮地奔赴本不属于自己的战场。《战国策》以寥寥数笔展现出中华历史上最为“重忠义、轻生死”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侠义之士纵横天下的豪迈图景,豫让如此,聂政如此,荆轲亦如此。
三、荆轲论
如果说豫让与聂政都是为了感恩于个人的知遇之恩,那么荆轲的牺牲远不仅仅是为了感恩于某个人,而是在国家危亡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燕太子丹委以他行刺秦王,代表六国人民抗争的愿望。这一行为,是弱小向的抗争,正义向邪恶的挑战。正如陈平原先生在其书中提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5]荆轲接受了这一特殊使命,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但荆轲却超越了匹夫之勇者,比一般江湖之侠客更有魅力,是“侠之大者”。荆轲孤身深入秦庭刺杀秦王,无异蛾扑火,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仍然认真筹划方案,精心准备,更是抹上了悲剧的色彩。荆轲的毁灭兼具悲剧性和英雄性,荆轲的生命历程完成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体验,突出了侠义精神的崇高和人性的升华超脱。
在《战国策·燕策三》中《燕太子丹质于秦》中,故事重点是记述太子丹的复仇过程,而荆轲只是整个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插曲而己,但随着刺秦计划的实施,荆轲却成为刺秦的主要人物。燕太子丹曾被秦国押作人质,逃回燕国后,眼看秦国将要吞并六国,为保住燕国不为秦灭,经过太傅鞠武举荐,约见了名士田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光得知太子丹用意后,推举了荆轲。田光见荆轲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成就节侠义士的美名,也为了向荆轲表明“士为知己者死”的勇气,自刎而死。后荆轲见太子丹,告知田光已死,太子丹“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面对刺秦任务,太子丹没有以权势相逼迫,而是对其顿首叩头,这种礼遇是极其尊贵的,并且“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在荆轲接受刺秦任务那日,他就走入了历史史册,成为了中华民族传颂千古的侠义英雄。在易水河畔,秋风萧瑟,燕太子丹与其门客皆着白衣冠以送之,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为他击筑饯行,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士皆垂泪涕泣,后荆轲就车而去,义无反顾地步入秦庭,悲壮英勇地去完成使命。而历史的画面仿佛永远停留在“易水壮别”,把“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把为国家大义而英勇献身的慷慨悲歌推到了极致。
一垂荆轲泪,千年壮士魂,荆轲慷慨赴义,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自己短暂的一生。名士田光看中荆轲,燕太子丹器重荆轲,给他以最好礼遇,荆轲感恩于这种知遇之恩,甘于献身,愿为国家之大义,牺牲自己代替太子丹去刺秦。知遇之恩来得异常珍贵,而报偿的代价也极为沉重,荆轲最后用性命和鲜血来报偿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荆轲作为民族侠士义客,被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重信义,重德行,重知己之恩,重国家大义,刺秦虽然失败,但他侠士的英雄气概和悲壮的人生历程却为后世传颂不休。陶潜有诗赞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6]。在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用了五千六百余字为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以及荆轲等五位刺客立传,而荆轲独占三千一百余言,由此可见太史公对荆轲的推崇。宋代陆游云:“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7]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云:“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刘备三顾茅庐,换得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辅翼托孤之报。清代诗人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四、“士为知己者死”的背景渊源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在《战国策》中,以浓重的笔墨记载了多位侠士,而“士为知己者死”的侠烈勇士却难逃悲剧命运。他们感恩于他人的知遇之恩,把这些礼遇他们的人当作生命的知己,虽然身份地位不等,但他们有高洁的品性,傲岸的节操,以浩然正气来追求人格上的平等,甚至所表现出的精神和品质远高于那些施恩者。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忠、信、义、勇”,以人生信念,以决绝悲壮的方式来报知己之恩,以可敬可佩的豪迈壮举为先秦的历史天空涂抹上最浓重的侠义之笔。
先秦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的产生有着深远的背景渊源: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最早出于《战国策》,但“士”早就有重友的传统。在《孝经·谏诤》中就有“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的记载。《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传达了一种相知相识的真挚情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成为传颂千古的美谈,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更让“知己”之情具有了牺牲精神的内涵。
第二,在春秋战国时代,群雄纷争,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斗不断。兵祸接踵而至,百姓流离失所,动荡的社会现实也使得众多的能臣义士流落于市井之中,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豫让如此,聂政如此,荆轲亦如此,他们虽有抱负之心,却无实现之力。而各诸侯国、国家内部各个权利集团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为广揽贤士能士,把众多流落于山林市井中的义士用礼遇的方式纳为己用,这让众多困于乡里市井的侠烈之士感恩于礼遇,使其有了实现人生抱负、人生价值的机遇,故视那些礼遇他们的人为知己,甘于为其所用,甚至献身牺牲。
第三,众多的慷慨悲歌之士,勇于牺牲自我生命,与当时“百家争鸣”下的“舍生取义”思想亦有着紧密联系。在春秋战国的大背景下,各家思想活跃。但在生死观和价值观上,对“义”都有着独特的推崇。儒家追求人生不朽,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弘扬公平正气,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君子喻于义”,以“忠、义、礼、智、信”为五常,这些理念成为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因素。道家则倡导坦然面对生死,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墨家理智对待生死,在生死抉择上以“义”为准则,《墨子·贵义》中云“万事莫贵于义”。种种学说思想虽相互争鸣,但重义轻生的侠义思想却是各家的核心思想之一,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众多忠义侠士。战国虽有朝秦暮楚,以自身“势位富贵”为追求目标之辈,如苏秦、张仪等。但也有豫让、聂政、荆轲等一系列忠贞不渝,视死如归,敢为报知己之恩的英雄豪杰。
五、结语
《战国策》作为两千多年前一部十分重要的历史散文,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鲜明生动地显示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尤其是高呼“士为知己者死”的豪侠义士。从豫让、聂政,到荆轲,他们不为权贵、利益,却为了“知己”的知遇之恩,一诺千金,忠于知己,忠于自己的信仰,重义轻生,舍生取义,感情激烈,以“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的精神如飞蛾扑火般奔向本不属于自己的战场,他们的死兼具悲剧性与英雄性,以生命的终结换取精神的超脱与永恒,以极其悲壮之举在中华精神中留下了“舍生取义”的恢弘篇章,亦奏响了民族文化中“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歌。
注释: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子罕第九》,中华书局,2006年版。
[2]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中华书局,2010年版。
[3]刑昺:《孝经注疏·开宗明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里仁》,中华书局,2006年版。
[5]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晋]陶潜:《咏荆轲》
[7][宋]陆游:《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西汉]刘向.战国策[M].广州出版社,2008.
[3]缪文远注.战国策考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郭裕衡.中国散文史(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苗青.《战国策》人物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0.
[6]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
[7]王涛.论秦汉刺客与刺客文学[D].西南大学,2010.
[8]何承云.《战国策》士人研究[D].湖北大学,2011.
[9]林为进.“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哀——读史杂感[J].书屋,1996,(2).
[10]陈劲.“士为知己者死”说[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11]杨富有.《战国策》的侠义精神探析及其影响[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