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语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悲伤语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悲伤语句范文1

1、生活它有时让你觉得渺茫,有时让你又很痛苦,有时却也会给你带来快乐,生活就是一张网,而爱情就像似在被网在生活中的一种特别的东西,总之酸、甜、苦、痛、伤、笑、悲、喜、哀、怒都被牢牢的网在了里面.

2、心情很沮丧、心里的难受远远超过了身上的伤!不想流泪、就算咬破嘴唇!都希望能强忍着!

3、你要坚信,你的笑容并不差于冬日里温暖灿烂的阳光……

4、收割之后的麦田,如果你曾经有站在上面过,如果你曾经有目睹过那样繁盛的生长在一夜之间变成荒芜变成残留的麦秆与烧焦的大地,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心情。

5、生命被书写成潦草和工整两个版本。再被时间刷得褪去颜色。难以辨认。

6、有些故事不需要讲给别人听,有些悲伤不是谁多会懂,其实每个的生活都多少有点苦涩,我只想少点悲伤,多点快乐.

7、伤感的文字演绎悲伤的曲调,敷衍的话语诠释懵懂的青春……以忙碌来麻痹那道看不出的痕迹。

8、不想再从别人那里感受到那么多的痛。那么就不要再去对别人付出那么多的爱。

9、擦干眼泪,掩饰悲伤,只因明天我想要坚强。

10、世界很小,让我遇见你,上帝骗我,让我失去你,我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可以我在还你一个拥抱唉…悲伤的恋歌一定会发生,天使会因自己而放弃飞向天堂,不懂得珍惜,那是多么可悲…失去的将永远失去,无可挽回!

11、雪花在美也不及你在我身边,落叶在枯寂也不及你离我而去,悲伤在悲伤也不及你说不在爱我……

12、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模样,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所以依然随时会为你疯狂。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模样。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所以把悲伤打包简单的收藏。决定看见的,记住的,懂得的全是美好。

13、不知是谁说过:——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往寂寞的牢,这是我听过的最悲伤的句子。每每回忆往昔,午夜梦回,总要为人生中那回不去的时光欢年——永不再现经历体验,乐-悲-离-留,物。情。感。流下心头的热泪。今夜,不知又困往着谁。

14、左耳听见悲伤,右耳述说心疼,心中珍藏爱与希望。听一曲悲伤恋歌,希望爱真有天意,只愿我亲爱的人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15、暗之痕因悲而伤由伤而寒,身由心死,为寻那丝模糊的温暖,却忽略了旁边的一切…当醒来那一刻发现自己好陌生

16、烟里来酒里去带一身尘埃情也冷心也伤悲也好喜也好醉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逐留。

17、用心感受,悲伤的恋歌,不仅仅是眼泪划过面庞,更重要的是在心头的痕迹放大,加深…相信雨后的彩虹很美丽,黎明的光亮很耀眼,生命的转身很华丽,你会一直陪我到最后,快乐的,迷惘的,感伤的…

18、像那些沉重的悲伤巨大的爱和巨大的恨在生命年轮里刻下的凹槽回路逆流成河。

19、每个女生的生命里,都有着这样一个男孩子。他不属于爱情,也不是自己的男朋友。可是,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一定有他的位置。看见漂亮的东西,会忍不住给他看。听到好听的歌,会忍不住从自己的MP3里拷下来给他,看见漂亮的笔记本,也会忍不住买两本另一本给他用,尽管他不会喜欢粉红色的草莓。在想哭的时候,第一个会发短信给他。()在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第一个会找他……但这样的感情,永远都是超越爱情的存在。

20、夜阑人静,却毫无睡意…想用音乐去驱赶寂寞,一首忧伤的乐曲,却把我带进了悲伤的世界里…!夜阑人静,却毫无睡意…想用音乐去驱赶寂寞,一首忧伤的乐曲,却把我带进了悲伤的世界里

21、夜释怀悲伤,黯淡也魂殇。黯淡、魂殇我的专属。蹲在黑暗角落的黯淡、魂殇已成悲伤。为啥你的谎言多过誓言。呵呵,可笑的我既然会相信你多次谎言。

22、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伤害到你的事情,只要你足够的冷酷,足够的冷漠,足够对一切事情都变得不再在乎,只要你慢慢地把自己的心,打磨成一粒光滑坚硬的石子,只要你把自己当作已经死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东西可以伤害到你了!

23、经的年少青狂、现在的多虑悲伤。幼时的无忧无虑、成人的压力肩抗。一场无眠的夜晚,掀起心中的旧伤。伤?它已不再是伤,伪妆下早已面目全非。痛?它已不再是痛,肉体上早已毫无知觉。爱情?友情?它已不再单纯,如今早已脆不可摸。

24、天使都是比别人多一对翅膀,多一些责任,多些坚强。可天使也会累。天使也会那么容易受伤。可谁懂天使的悲哀类?

25、过去的美丽隔着时间的薄纱缭人思索,静静的像等一朵花开,记忆中没有凋零时的颓败只有盛开时的璀璨。时光之机器总爱把记忆诗化,一个人的时候静静翻看记忆的诗集,傻傻地笑过,将一切喧嚣和嘈杂隐去。

26、烟花绽放是一时的美丽,而没人去看烟花背后是什么!是一片寂寞!它把最美丽的一面献给了观众,把悲伤、寂寞留给了自己!所以请所有在恋爱中男孩女孩,不要让寂寞,悲伤!走进他们的心中去了解他…吗?

27、当孤单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心在流泪寂寞只是一个人的悲伤悲伤却是所有人的痛苦。

28、人都有悲伤,无助,冷漠的时候,而音乐是我们抒发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请你将悲伤随着音乐的演奏一点一点的。

29、处在这不悲不喜的状态,笑,却无头绪!伤,已不在悲!自我的微笑是心灵的静化剂!安静在自我里

悲伤语句范文2

暗恋是一种幸福的寂寞。(作者:精彩美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白居易)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悲伤语句范文3

关键词: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家庭悲剧

《在细雨中呼喊》发表于1991年,这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评论家陈晓明就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小说:“我以为《在细雨中呼喊》还是余华最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作品。”[1]《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和成长有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以及他周围的几个男孩的成长,比如孙光明、孙光平、鲁鲁、苏宇、苏杭、国庆等,这些男孩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成长史充满了身体和心灵的伤痛,而在他们伤痕累累的身体与心灵背后是一个个出了问题的、支离破碎的家庭。家庭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在家庭悲剧的阴影笼罩下,这些孩子或敏感脆弱、或过早成熟,或心灵扭曲、或过早夭亡。本文主要探讨《在细雨中呼喊》中家庭悲剧的表现形态以及对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暴力

围绕着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可以看到家庭暴力一直是笼罩在这个男孩头顶的一片阴云,久久不能散去。在小说的第一章第一节《南门》,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残酷的男孩遭受父亲虐打的场景。事情的起因是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了孙光林的脑袋,因为害怕受到父亲责罚又用镰刀割伤了孙光明的脸嫁祸给孙光林,而不问青红皂白的父亲竟将还在流血的孙光林绑在树上,用草绳抽打他。“父亲将我绑在树上,那一次殴打使我终身难忘。我在遭受殴打时,村里的孩子兴致勃勃地站在四周看着我,我的两个兄弟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维持秩序。”这次殴打之所以是“终生难忘”的,不仅因为暴戾的父亲,还因为孙光林是无辜受罚,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虐打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家庭暴力不仅打击了他的身体,还击碎了他的尊严。

除此之外,《在细雨中呼喊》有多处写到成人粗暴野蛮地向孩子施暴,比如四岁的孙光明被祖父嫁祸打破了碗,因为口齿不清,不能为自己辩解,而遭受父亲的毒手:“父亲粗壮的巴掌打向了弟弟稚嫩的脸蛋,我弟弟的身体被扔掉般地摔出,倒在地上,孙光明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似乎有很长时间。”郑亮因为和苏宇道别被老师看作流氓,他坚持不写检查,最后被父亲揍得鼻青脸肿,等等。这些有关家庭暴力的描写在小说中触目惊心,为小说中人物的成长提供了黑色的家庭背景。很多时候,孩子本身并没有犯错,只是充当了出气筒,是他人的替罪羔羊。

家庭暴力对成长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有研究显示:“儿童虐待可能是成人出现抑郁情绪或罹患抑郁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童年受虐造成的影响,可延续到成人时期造成一些行为异常,品行障碍。”[2]小说中写到孙光林主动地疏远家庭,小小年纪就学会记仇,在作业簿上记下殴打的标记,并想着将来报复。即使在成年之后,那种孤立无援的心情总是不断地从叙事中浮现出来,这恰恰是家庭暴力所带来的恶果。

二、家人的冷漠

家人间的冷漠实际上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家庭冷暴力”,即“通过躯体上或社会上的隔离、孤立等手段造成对方精神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压抑等等”。[3]其所带来的精神伤害,并不亚于传统的家庭暴力。《在细雨中呼喊》也探讨了家庭中这种冷漠与隔膜。在家中排行老二的孙光林由于六岁时被王立强领养,五年后再回到亲生父母家中时,始终难以被自己的家庭接受。父亲一直把孙光林和家中的那场大火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这个家的灾星而疏远他。而每当孙光林走向自己的哥哥想寻找一些温暖时,哥哥总是让他滚蛋。连母亲也对这个儿子表现出令人费解的冷漠,在孙光林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没有欣喜,她更希望的是哥哥孙光平去上大学。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最突出之处就在于,余华把汉语小说中少有的‘弃绝’经验表现得异常充分,从而触及人类生存事相中最深刻的创伤。”[4]

苏宇之死则昭示了另一种家人冷漠造成的悲惨结局。苏宇是个犯了错的孩子,因为青春期的生理冲动使他拥抱了一个过路,因此被劳动教养一年。劳教归来的苏宇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耻辱而被边缘化,他实际上已然成为这个家庭中的“多余人”。在苏宇脑血管破裂的那个早晨,母亲只是抱怨苏宇没有去茶馆打热水、父亲走到他床边只是训斥他“还不起床去打水”,然后两人做饭、吃饭、上班。“他们先后从苏宇床前走过,他们去上班时都没有回过头去看一眼自己的儿子”,苏宇的弟弟苏杭也是如此,他慢吞吞地洗脸刷牙,然后吃完了早餐。“苏杭像父母那样向屋门走去,他没有去看哥哥,打开了屋门。”在这些描写当中,“没有回过头去看”“没有去看”不正说明着苏宇在家中的尴尬地位吗,最终苏宇在没人关注的情境下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撒手人寰。

三、伦理失范

《在细雨中呼喊》消解了父慈子孝的传统家庭伦理,小说中写到孙光林的祖父孙有元由于摔伤了腰,丧失了劳动能力,被儿子孙广才看作累赘,动辄遭受斥责喝骂。孙广才为了让老父亲少吃饭,居然只让他坐在一把小椅子上,使他在吃饭时只能看到桌上的碗,看不到碗中的菜。孙有元在弥留之际,孙广才制止妻子给父亲送饭并叫嚷着:“你们听说过死人吃东西的没有?”,从而加速了父亲的死亡。孙有元死后,孙广才竟然感到无比的轻松,他如释重负地笑了,他向外走时连声说:“总算死了,我的娘啊,总算死了。”

《在细雨中呼喊》还消解了相敬如宾、两性和谐的夫妻伦理。小说中刻画了众多背叛妻子与家庭的丈夫形象,如孙广才、苏医生、王立强等。孙光林的父亲孙广才勾搭上了村里有名的何寡妇,而且是“大模大样地爬上了寡妇那雕花的老式木床”,同时他还“开始履行起一个搬运工的职责,将家中的一些物件拿出去献给粗壮的寡妇,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细水长流”。父亲目中无人地出入寡妇家,不顾母亲的感受,同时也使孙光林感到十分难堪。苏宇的父亲苏医生因为受到何寡妇的引诱而放纵了自己。这件事被苏宇知道后,他变得十分敏感脆弱,在之后的日子里,即使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亲密地说话,他都会突然慌乱起来。父亲的背叛造成了苏宇很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最终使他精神恍惚。

四、单亲家庭

以鲁鲁和国庆这两个人物为代表,余华还探讨了单亲家庭带来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创伤。鲁鲁和国庆是《在细雨中呼喊》饱受心灵伤痛的两个男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自单亲家庭。鲁鲁的母亲冯玉清早年跟一个货郎私奔,若干年后一人领着五岁的鲁鲁回到故乡。因为生活的压力,冯玉清操起了皮肉生意,对鲁鲁疏于照顾,而鲁鲁也经常被同学嘲笑、欺负。作品中鲁鲁的出场就是在和同学打架,当孙光林再次碰见他的时候,鲁鲁还是在和同学打架。打架俨然成为鲁鲁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其实鲁鲁只是通过不断地“打架”来保护自己可怜的自尊。他是那么孤立无援,甚至幻想出了所谓的“哥哥”来保护他。最后,鲁鲁的母亲被抓去劳教,鲁鲁成了彻底的流浪儿,开始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国庆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继母。因为家庭矛盾,九岁的国庆基本上被父亲抛弃。他是那样渴望父爱,甚至不惜用打坏路灯的方式来吸引父亲的注意,并幻想着有一天当父亲生病的时候,就会回来找自己。可是六亲不认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来。国庆十三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参加劳动,靠着送煤的工作养活自己,没有父母的关爱,国庆过早地成熟了,十三岁的他陷入了一场懵懂的恋爱,爱上了一个十一岁女孩,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未来的岳父”送礼。最终这场“恋爱”被女孩的父母扼杀,十三岁的国庆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拿刀冲进女孩家,为这场疯狂的恋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关于《在细雨中呼喊》,余华曾指出:“我要说明的是,这虽然不是一部自传,里面却是云集了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当然这样的感受和理解是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5]可以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融合了作者幼年经验的一部和成长有关的小说。在作品中,作者通过种种家庭悲剧的描写将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无助、伤痛等经验传达出来。家庭本来应该是温馨的港湾,是人生成长的加油站,但在余华的笔下,家却是一个荒凉的沙漠,是一个受难所,充满着冷漠与暴力、谎言与背叛。虽然小说中每个人物家庭悲剧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对于心灵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影响到了人物的心理、行为和成长道路。余华通过《在细雨中呼喊》反思家庭悲剧给人造成的成长伤痛,对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1][4]陈晓明:《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2]李慧芳,阮淑妹 :《儿童家庭虐待对心理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第17期。

[3]徐德斌:《论家庭冷暴力的防治》,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悲伤语句范文4

2、 结局和过程都有了,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贪婪。

3、 我不寂寞,我只是一个人而已,我的世界有我一个人就好,已经足够热闹。

4、 输不起,但是还是输了,而且输的狠彻底,很彻底。

5、 不开心我会想太多,想太多我会不开心。

6、 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而宁愿让自己渐渐消失在深夜亮着着华丽街灯的街道上,这就是孤独。

7、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8、 记忆犹如一本泛黄的相册,无声的诉说着那些已经老去的故事。

9、 在夜凉如水的冰冷中,曾经的那份感动,飘进了被记忆遗忘的隧道里,金色黯淡了的身躯,带着忧伤还有几滴凝固了的泪,冰冻了留痕的幽梦。

悲伤语句范文5

原文:

《丛桂轩四首·妖白》朝代:未知    作者:未知

种自姮娥宫里栽,如何亦向世间开。

偏宜素质妆秋晚,不比晚华怕早摧。

悲伤语句范文6

就事论事来说,管理员何女士并没有多少过错。早起晚睡的她,不过是在执行北京大学的教室管理规定而已。当然,何女士当时也许有些不耐烦,所以才会在课堂门口大声嚷道:“锁门了。”不耐烦的原因,则可能是当时已经夜晚10点40分,且当日北京最低气温零下6.5摄氏度。在寒冷的夜晚,作为管理员,每天一定是要锁好门才能去休息的,这是她的职责所在。如果一个管理员执行一个不尽合理的规定而被辞退,那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幕荒诞剧。

但教学楼以及教室在学期中每晚锁门的规定则是一种令人憎恶的制度。之所以说它恶,在于它完全以管理者为本位,只考虑到管理上的便利,而将“为教学与学习服务”放在了第二位。要知道,保不准在关门的时间,师生还有问题没讨论清楚,还有学习、阅读的热情。但“锁门”制度却又非常普遍。笔者当年在上海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即多次因学术讨论超过教学楼关门时间,被管理员赶出教室。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在微博上更是提到“现在每次进办公室大楼,都有看门的跟我要证件”。另据报道,一心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技大学,也遭遇到一系列的行政化挑战。有前去探望进展的记者发现,教学楼楼顶漏水,一个月没动静,甚至校长朱清时要用一台办公电脑也要经过两个月的走程序时间。以上足见,大学行政化的弊病,已是积重难返。

早些年,笔者在香港大学新闻暨传媒研究中心短期学习,从未发现他们的教学楼锁上大门。更令人感慨的是,港大图书馆的藏书完全是全开架式管理,学校餐厅也是从早上一直开到晚上9点,其间任何时间都提供服务。试问内地高校能做到此点的,有吗?

在管理员“要锁门”的大声催促下,海闻情绪有些激动,说话有些失态,以致恫言“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虽然有人称海老师是在向行政管理部门挑战,但此种“去行政化”的挑战却似乎搞错了方向和对象。正如网友所论,海副校长作为一个有能力影响甚至改变北京大学管理制度的校领导,更应该去做的是改变晚上10点半关门的恶政,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为难一个尽忠职守的执行者。

上一篇学习成语

下一篇新雨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