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学生主体;优化;课型

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作为阶段复习是小学科学的一个重要课型。据笔者调查身边的科学教师发现,当前的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上课随意,教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记,做练习为主。这样的科学复习课枯燥沉闷,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觉得单元复习课难上,可上可不上,学生觉得科学单元复习课没意思。如何改变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小学单元复习课,提高科学单元复习课效率,这是笔者一直致力思考研究实践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和参加教研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几种行之有效的单元复习课形式。

一、新情境下实验操作课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课前)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成单元概念图――学会复习,梳理知识

(一)简单交流单元概念图,相互学习

(二)创设新情境,实验操作,在快乐体验中巩固强化重难点

1.杠杆体验

(1)想在家里的沙发(图片出示,下有可放撬棍的空间)下放防护垫,可怎么做?

(2)

(3)谁的方法好?用替代的材料体验解决。

(4)再用3个钩码挂在杠杆尺左边替代沙发,试一试,你能分别用1个钩码、2个钩码的力橇起吗?(画图记录,总结发现)

2.滑轮体验(与第一个体验活动错开体验)

实验室两个门口分别组装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2组)下集装等量水桶,体验哪种最省力,总结作用。

(三)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场景,学生运用本单元科学知识来解决

(四)小结前两个活动运用到的知识点(即单元复习要点)

(五)补充完善自己的单元概念图(可课后)

此课型的举例不拘于此,还有设计一个有趣的主题实验活动巩固运用本单元知识,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自制水钟和摆钟进行计时比赛,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手电筒主题问题情境;换种材料探究,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将材料换成白糖进行溶解的快慢、10毫升水溶解多少克糖、分离水和糖的实验;或者也可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思维卷入分析解决问题,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运用。小学科学中可以选择用这种课型复习的单元很多。

在实践中我发现此课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知识运用,广受学生欢迎,很好地起到了梳理、巩固、运用知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动手思维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本单元综合应用活动的成果介绍评价交流会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将本单元最后一课《用纸造一座“桥”》的介绍评价环节放到复习课。在最后一课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造桥及写好简介。

(一)学生作品展示介绍,强调说清运用的本单元知识,下面学生参与质疑评价,板书整理要点

(二)感兴趣的视频图文拓展资料欣赏讨论(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美)

这种课型适用于最后一课为总结运用本单元知识的创作活动,而在一节课又难以很好完成目标的单元,这点笔者深有感触。像用纸造一座“桥”,这是有点难度的活动,一堂课上又要回顾相关知识,讨论设计方案,到不断尝试成功,不要说介绍评价环节缺失或匆匆点过,有时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成功完成作品。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所以后来我把这次创作活动的评价整合到下一节的复习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把这重要的最后一课做深做实了,又在这一过程中梳理了本单元所学,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点拨,避免了教师的空讲。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很多适合这样上的单元,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其最后一课“设计制作小赛车”活动与用纸做一座“桥”极其相似,还有你想做深做实的其他单元综合应用创作,贯穿本单元的持续观察活动的成果介绍,都可以在我们的复习课中进行。

三、活动主线整理总结收获延续问题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借助目录,以学习过程中的有趣活动为线索,师生共同回忆,并利用课件重现学习过程有趣发现,辐射各知识点

(二)写下本单元学习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三)观看科技纪录片《隐形世界》相关节选

(四)课后就自己的未解之迷继续研究

本课型适用于内容本身就让学生感兴趣的单元,在这单元中,学生可能有许多新奇、有趣的发现,也还有许多想探究的问题,让他们写下来,同时补充相关有趣知识,这样的复习课学生怎会不喜欢?除了让他们养成定期整理总结的习惯,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探索欲更强了。而小学科学,这样的单元也很多,像《新的生命》《动物》等单元,不一而举。我们要让他们在最后的复习课巩固所学,延伸兴趣。

四、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竞赛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课前)自行梳理本单元知识脉络,并针对不同内容设计好几个不同问题,或直接用问答方式梳理。

(一)交流单元整理,师生共同理清知识框架

(二)小组问答竞赛

其中一个小组根据准备好的问题发问,指名小组(或某个同学)回答,然后问答接力(小组尽量不重复),发问者或班内其他同学有权对被提问者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进行点评、补充或更正。发问和回答正确均可加星,好的有层次的提问加星更多。

(三)相关练习(可赛后做,也可在赛中教师参与出题)

我发现此课型学生为了能够问出独到的问题和准确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都能在课前积极主动复习,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学生互问、互答、互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此课型的选择应考虑单元教学内容难易和本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刚开始可先选择知识点较简单的单元。

五、生活中寻找问题课堂来解决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课前布置继续寻找生产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子。教师上交查阅。选出典型适合在整理课探究解决的例子,并通知例子的主人做好交流准备。

(一)学生介绍寻找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例子

(二)学生寻找证据证明其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用科学解释)

因为素材来自于学生,全班学生参与的热情个个都很高涨,这样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而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像很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单元,都可以采取此课型,如五年级下册《热》、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

六、合适视频资料破难点诱兴趣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一)全班模拟实验

全班围坐一起,教师举篮球(一半涂黑)模拟月相形成;举垒球、排球、光笔共同模拟月食和日食,学生观察记录。

(二)播放宇宙视频资料,帮助攻克难点,诱发进一步探索宇宙兴趣

(三)总结本单元收获,写下自己对于探索宇宙的问题课外继续研究

此课型主要运用于较难理解的天体宇宙单元,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用精选视频帮助理解,建立宇宙空间观念,弥补模拟实验、实际观察的一些不足;适当拓展满足学生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后续学习兴趣。还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亦可采用此课型。

教有法而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上好复习课,需要教师在课前理清单元知识框架,准确把握学生,精心做好备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学生在主动快乐学习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定能让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同样焕发精彩活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12-12.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2

2013年被评为学科带头人,对我来说是压力和责任。是对我以往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鞭策、鼓舞与推动。压力就是动力,一年以来,我认真履行学科带头人职责,自觉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了一些进步。现将一年来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以前在乡镇教书,更多想到的是怎样让学生理解、学会课本知识,在教学水平测试中考出好成绩,实际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在理论学习这一方面不够重视,还有欠缺。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深感要胜任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更高的教学技能和更高的知识视野,为此,一年来,我重新学习了《小学教育心理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等相关学科知识,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参加校内的教研活动,借鉴学习前辈的睿智,捕捉年轻教师灵动的智慧,这也让我不断在教学反思反思、实践。

二、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本年度第一学期,我主要担任六年级五班的教学任务,课时量16节,本学期主要担任四11班的数学教学,课时量是16节。

1.平时注重集体备课、教研。同组教师紧抓集体备课环节,首先重视研读教材,尤其重视研读是课本中个知识点的相关例题、做一做、练习内容等,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初定教学计划。其次,重视学生的实际学情,合理设计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再次认真揣摩单元命题方向,和考点,使教学活动更有目标性、方向性、实效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学案,杜绝拿来主义。对每个知识点逐个个掌握,力求事半功倍。在教学上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2.重视集体磨课。为了出更多的精品课,我们六年级备课组开展了“同课异构”为主题的磨课活动,积极参与组内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主动参与校级“教学大练兵”让大家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提升,让智慧在集体中得到绽放。本年度,本人分别参与新教师汇报课、组内听评课、磨课,公开课等6节。

3.课后及时反思,总结教学得失。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在这一年中,继续参与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即将结题。

2.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获得省级三等奖。

3.《课堂师生互动的延续---教师正确有效批改学生作业》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并在《中国教师》杂志发表。

4.《圆的面积》参加校级教学大练兵活动,荣获三等奖。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 语文复习 三字经

小学六年级,是特殊、重要的一年,首先表现在心理上,主要有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家庭压力、师生压力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其次表现在生理方面,比如男女生第二性征带来的各种感情需要,所以营造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最后是各种不良习惯的改变。面对诸多压力,教师要想得更多,做得更细,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六年级语文复习这个问题上,对于基本内容,课程标准都已经明确,至于方式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侧重点各有不同。

我的方法主要是:首先,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力了解学生心理的阴暗面,并积极消除阴暗面,进而互相信任;其次,充分利用这种互信,营造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进而稳步提升整体教学成绩。用时下流行的三字经来表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博爱,养情操

国内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中近1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六年级尤为明显。因此,我们要把“关爱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做好复习工作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及时关注,例如早恋、厌学等,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及时疏导。我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类:①父母离异,因父母离异,缺少关怀,从而变得孤僻,我行我素,成绩下滑;②丧亲家庭,父亲或母亲意外死亡;③因成绩差变得没有自信的学生;④留守儿童;⑤因早恋使自己陷入困境等。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要及时了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或者写在学生的作业本里,并随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

我们作为六年级的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做心理辅导师,“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用师爱架起沟通的桥梁”、“用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用师爱驱散学生内心的阴霾”。

二、定规矩,束行为

用“规”约束行为,使其专心学习,形成良好的自律自觉意识,为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和班级口号,根据班规制定出组长日记,让组长记录每个同学每天的各种情况,开展小组个人周冠军和组冠军的评比,以及少先队的争章活动,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增趣味,提兴致

用“趣”提升兴致,使其主动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中小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因为喜欢你的人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呢?

(一)对于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标点符号等六部分内容,先分类复习知识点,然后做相应的习题纠错,再针对这方面有错的题出一张试卷,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接着让学生把出好的习题同桌交换考试,考完后再交换回来批改,这样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古诗、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对联、百科知识等知识是小学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要重视。比如古诗,我让学生做到每天背一首默一首,并且规定每背一首古诗凭家长或同学的签字可以到组长那里加上1分。这样学生就非常积极,因为古诗背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小组周冠军。

(三)开展丰富有趣的作文课。如《连词成句》、《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声》、《官兵捉贼》、《难忘的生日会》、《打雪仗》、《课堂小游戏》等。

四、巧方式,解难点

用“巧”丰富方式方法,使其精妙把握重点、难点。

(一)巧攻阅读关。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要指导他们会“读”,读得有收获,即传授一些巧妙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会读。

1.给文章分段(归并法)。(1)按时间顺序分段;(2)按地点变换分段;(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谈阅读感受的方法。先简单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写出粗浅的认识,再写写比较深的感受,最后教给学生一个土办法:看横线的多少去答题,争取答满,或者空半行。

(二)巧攻书写关。有些学生字写得很难看,针对此可以采用让学生的字在投影上展示大家来评论的方法,通过好、差对比,差的学生马上就会有所改观。最好的办法是在学生的作文分数上有所体现,例如(95+5+5-2),意思是基本分是95,加5说明字写得很好,再加5是因为评语也写得很好,减2说明涂改两处。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让学生认真写字,又可以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还可以减少学生涂改的次数。附加分可以作为依据到组长处进行登记。

(三)巧克常错关。在总复习期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总复习错题集”,按字、词、句等分好类,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错题,按分类做好记录,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集”,力争错误不再重现,以提高复习效率。在最后阶段,我用教研室出的六张综合卷考学生,并作好分析,进行查漏补缺,总结提升。

五、实教学,牢基础

(一)在基础部分。根据往年的经验,学生掌握比较欠缺的知识有:字的笔顺,多音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缩句和第三人称转述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说”在不同位置时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破折号、引号、省略号的不同用法,等等,因此,我在当年的六年级教学中,就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特别重视。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也会多出一些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课内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求学生会用“一抓、二联、三问、四想、五体会”的方法去理解。“一抓”指抓重点词语、关联词、表达方法等;“二联”指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联系总起句、中心句,联系段、篇主要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三问”指理解每个句子时都可以问写的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四想”主要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习作方面。阅读教学中要坚持读写结合,找准每课的基点进行小练笔。在习作复习时,我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引导其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把文章写生动,引导其在文中巧用好词佳句及精典名句。

(3)精心布局谋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上下工夫,争取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匆匆》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后面用了四个问句。结尾以一个问句来结束,非常特别。

(4)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通读自己的作文,再按上面三方面加以修改,并且给自己的习作加上评语。每次在作文和单元测试时,都让学生自己写评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通读自己的作文,又能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5)利用好“成长足迹”这个单元,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成长足迹”单元学了《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都是写老师的(写人),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老师;学了《同学的笑声》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同学,注意必须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等等。要注意作文的批改和点评,在班级中交流,好的作文让学生制成幻灯片来进行展示。

(6)在总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按照类别:人、事、景、物等进行回顾,总结归纳方法,然后通读自己的作文,想想自己的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没有渗透真情实感,再用复习中掌握到的表达方法对文章加以修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在复习作文的时候,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把学生的习作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些。

(三)切切实实抓学生,做到培优扶差促中等。对于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保证其基础知识过关。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其能力、水平,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对于尖子生,因为家长有择校愿望,所以在复习时必须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使其进一步提高。每天除完成布置的作业外,还应要求他们进一步复习,进行大量的阅读。中等生应比后进生的练习量大一些。课堂练习可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先抄题再做,中等生和尖子生做得要快一些,另外再准备一些题,写在小黑板上,做完大练习的可以接着做这些题。检查后进生的同时,可让尖子生做学习小组长。小组讨论对题,要求小组必须达成一致意见,否则提到班级中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知识记忆较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复习中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复习不只是应考,不只是整理,更是“知新”(即继续新的学习,走向新的领域)。因此,复习不应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应是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总之,要真正提高毕业复习的实效性,教师的着重点不是从总复习开始,而应从六年级第一学期一开学就做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及能力的要求,平时教学打好基础,总复习时梳理知识、归纳方法、以点带面、讲练结合,让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公式,应用题 , 运用,教学 , 小学数学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ing is a key word, is also a difficulty, it throughou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 and learn word problem to solve them is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and student's a large task and heavy task. And how to effectively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has for us direction, with providing the method, we want to do is understand direction, with good this method, the formula of the importance of use to talk ab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rends and small opinions.

Key words: formula, application that use,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一次讨论中,有位刚毕业的五年级数学老师谈到这样一件事: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时,教材中以“王鹏的爷爷每天坚持慢跑1.8千米。他每天跑12分钟。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进入课题。在老师导入提问学生时,有个学生列出的算式不是5.6÷7,课堂一下进入解答方法的小困境。对于这样一道导入的例题,只要知道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式,想必是不会走理解上的歪路。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里,如何去理解与列式是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个棘手的环节。而运用常用的数学公式可以使问题简单化,很多的数学公式为理解应用题提供了便捷之路。在理解了公式及运用的同时,不但能让学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可以说:运用数学公式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既简单又明了,且有质量有效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的解答,有许多公式运用的例子,也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了公式的作用,那是一种解题好方法。可想而知,教材中既然有了这样的公式,就是要教师教好这些公式,让学生学好并且用好这些公式,也是为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指出的一条明路。

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第3单元“三位数乘二位数”中,对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进行过学习,相信教师在紧接其后的教学内容里会总结总价、单价、数量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又在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中再次出现过这些数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法,可以肯定这此式子是有用的。事实上,学好与用好这些公式是解答应用题的上好帮手。

在此以“总价、单价、数量”和“路程、速度、时间”在教材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的个人认识说说它们的重要性。此外,面积、体积计算等公式对这些公式来说就更具有针对性,就不多罗嗦。

当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中,以总价、单价、数量为例的教学例题不少,练习就更多。 比如“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3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这是四年级混合运算教学中的一道例题,如果学生明白了“1250元”和问题表示的量,那么就成了解决“单价”(总价÷数量=单价)的题目。数量还是个未知数字,而数量的问题回到了小学中倍数的解答方法“25个35的问题”。从而得到解答方法:1250÷(35×25)。

又看 “购买苹果和梨各2千克用去10.4元,梨2.8元/千克。苹果每千克多少钱?”这是五年级一道解方程的教学例题,如将解方程放下,就是一道较为特殊的应用题,但是我们用“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来作分析,很容易得出10.4元是总价,2千克是数量,那么10.4÷2=5.2元,因为梨和苹果各2千克,2.8元是梨的单价,则苹果单价为5.2-2.8=2.4(元)。

再看六年级的一个教学例子: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这其中也是总价、单价、数量的影子,不同的是这是个“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例题,通过分析张大妈家的情况可得:总价÷数量=单价(12.8÷8=1.6);因为水的单价是不变的,又得:单价×数量=总价(1.6×10=16(元)。众多的教学实例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答出来,而教材中的练习题能用这样的方法解答的,课本中为数不少,运用“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式来解答小学中的应用题是种不错的方法,且可以广泛的使用。

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为例看一个教师和学生都熟知的公式:路程=速度×时间,以及它的两个变式:速度=路程÷时间和时间=路程÷速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里的可以运用的情况: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这道例题是道笔算乘法的导入应用题,可以很容易地用“路程=速度×时间”来列出算式:145×12。如果学生知道这个公式,就有理解列式的方法,就像开始例了,如果班级中学生了解“速度=路程÷时间”这样的公式,课堂就非常容易地进入主题。

而在六年级的分数乘除法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得快些?在以该题进入分数除法计算的导入时,学生只要分别知道小明和小红用的时间和走的路程,用“速度=路程÷时间”就能列式,教学过程就可以依次进行。

在六年级下册的整理和复习中,有“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千米,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这样的实例,这道题如果用小学数学的方法,知道“路程=速度×时间”和“速度=路程÷时间”两种计算法的四年级学生就可以理清题意而列出算式,再而进行比较。在六年级的知识中,这是用“反比例”方法理解的,学生如果运用了公式“路程=速度×时间”,不但可以无误的解题,还能进一步巩固“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一知识点。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相对前两个公式少了很多,在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中有较多的运用,但是它也是一个应该了解与掌握的数学公式。

上述的三个关系式与小学数学里的倍数关系、周长、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可以为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提供快速有效的帮助。

对于数学公式的教学,可分二步进行:当然,对于“路程、速度、时间”及“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方法也同样适用。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公式,方法简单易行,

先学好公式 :将公式牢牢的记住,理解公式中总价、单价、数量各项所表示的意义。这里理解是难点,而方法以简单为好,以“买了6本书用了24元,每本用()元”这样的练习开始,结合“表示商品的全部价格,商品的单位价格”训练,让学生了解总价、单价、数量是什么。通过多次练习与实践,学生理解后进入举例的模式,了解苹果和梨的总单价的练习,以开发他们的潜力。

接着就运用公式将学过的公式在解答应用题中进行运用,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关键,关系到成败。在教学实际中,学生明白了应用题中量的意义,练习过后应作出及时的反馈,现将出现的问题地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正,学生是不难掌握的。如果师生都再勤一点,应该可以做到应用题教学的高效果。

在教材中的举例如此,练习中更是举不胜举,不论是教材中的习题,还是形形的教辅资料里,都有众多它们的影子,我们如果说能够加以运用,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并且从学习数学应用题开始,就开始运用它去解决问题,可以看到低年级里常见的是倍数关系的解决问题应用教学,只是没有去从一个公式的角度思考,但是教学中仍是如此运用的。

可见备教材在教师的教学准备中不可少,综合上述这么多的例子,我们在做教的准备时,就要明白教材为我们指示的方向和方法,“路”正确了,目的地更容易到达。想说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如果还没有找到教应用题的好方法,就先“死套公式,再做活”。当学会了会教应用题时,应该也会运用数学公式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册17页例3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四年级下册43页例3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册69页例2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册59页例5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四年级上册49页例1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方案;组织展示;总结;策略

一、精心组织,搭建展示平台

1.三年级:听力大赛

听力内容涵盖一到三年级的知识点,共分为五大模块,每个模块10小题,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

听是主动积极的,从外部传来的声音信息,它是多种心理活动的过程。所以在赛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听力技巧的训练。如:(1)猜测。根据上下文,对不熟悉的内容或没听清的内容进行猜测。(2)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的内容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问题不放,从而因小而失大。(3)抓特定的细节,忽视无关细节,注意跟踪线索。(4)做快速记录。对于一些重要或易忘的内容,要迅速做好记录。

2.四年级:文明用语大比拼

命题内容围绕常见文明用语展开,有选择题及英汉互译题两部分组成,共50小题,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

英汉互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新也较难的题型,我们将命题内容框定在文明用语的使用上,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孩子们课前广泛搜集资料,在班级里传阅学习,有不理解的及时询问老师,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3.五年级:我是小小设计师

课前广泛搜集英文版素材,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份宣传标语,内容可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尚德励志的标语,但要注意只能选取相关的一条内容,中英文对照,并辅以版面设计,A3纸大小,图文并茂。

结合时事,让学生自主选取设计内容,画面精美、巧妙,涵盖面广,如以参天大树为主背景的“Care for green”(爱护绿化);如以烟尽人毁为背景的“No smoking”(禁止吸烟);还有以水滴、喝彩为背景的“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诸如此类,堪称佳作!孩子们用他们精美的作品诠释了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平台,定能还你一份精彩!”

4.六年级:游园大比拼

命题内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每班6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1)单词接龙:3分钟内小组合作,看哪一组能写出更多的词。(2)趣味猜谜:抽取谜面,回答问题,答对得一分,限时3分钟。(3)听力判断:监考老师口头出常识类问题,学生现场作答。(4)即兴口头作文:现场抽取主题,5分钟准备时间,口头作文,要求语言流畅,表述清楚。

在整个过程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动脑,人人动手,既有个体独立完成的任务――即兴口头作文,又有小组合作――单词接龙、猜谜、判断。在这一系列的任务型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语言积累与交际的重要性,也切身体验和理解异国的文化,提高了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二、赛后及时总结,改进教学策略

三年级的小选手们完成听力练习时全神贯注;四年级的学生展现出不凡的知识积累;五年级的学生将课外搜集的资料有机融合,制作出精美的文明标语;六年级的学生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表现得异常踊跃,精彩纷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凸显了我校的英语学科特色,形成了浓厚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再一次掀起了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热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1.重视听力教学,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学生不敢开口说或说不好,往往是由于没有听好、没听准、没听懂。因此,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每节课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尽量帮助学生先听好,多听多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听觉敏锐、辨音能力强的特点。

2.紧扣活动主题,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埃德加・富尔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结合各个年级的不同主题,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究,搜集资料,加以整合。身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次活动实践证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在自由、开阔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提升自我的参与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和学生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把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更好地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初衷,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团队精神凝聚,学习热情高涨,学生间对于任课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J真解决,在团队间的协作过程中,实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同步,将快乐和开心进行传递,小组间加强团结,组员间更加齐心协力,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六年级文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为了便于我们整体了解3个版本中国画部分编排情况的概括,笔者将这3个版本中所有的国画内容进行汇总,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见下表一)。

整体一看,就会发现3个版本对国画内容的编写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我们从教材编写的四个维度――整个小学教材中国画部分的容量及其年段分布、题材内容的选取、国画在美术新课标四个学习领域分布和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表一:

一、编写特点

1.国画部分的容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3个版本教材对国画学习内容皆有安排,但容量有一定差异。浙美版教材中涉及国画内容共14课,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都有,五年级最多,占6课;人教版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5课,其中四年级未安排;岭南版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10课,其中五年级未安排。总体来看,各版本都用比较多的课题和版面增加了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容量。各版本教学内容安排主要集中于高段,二年级最少。教材的编写依据之一――新课标国画起始部分内容安排在第二学段。人教版和岭南版严格执行也从三年级开始。浙美版破例从二年级开始,原因可能是考虑到水墨造型游戏比较适合低段学生,因为新课标中“造型游戏”这一学习形式一般都放在第一学段。目前国内权威的儿童国画教学专家没有统一意见,普遍认为学生不管哪个年级开始接触国画都可以,关键是教学方法上要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

2.国画在各领域的分布

美术新课标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相对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除了“设计・应用”,3个版本教材中国画内容在其他三个领域均有分布。浙美版“造型・表现”安排8课,“综合・探索”安排2课,“欣赏・评述”安排4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欣赏・评述”主要指专题欣赏,区别于随堂欣赏。在整个小学阶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国画名家名作欣赏。一种是“随堂欣赏”――根据课题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几位名家作品进行随机的欣赏活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国画作品欣赏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专题欣赏”――围绕一位国画名家或一个主题开展比较全面深入的专题欣赏活动。人教版“欣赏・评述”安排1课,“造型・表现”安排4课,“综合・探索”未安排。岭南版“造型・表现”安排9课,“综合・探索”安排1课。

总体来说,三个版本将国画内容比较集中在“造型・表现”领域,其次为“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最少,“设计・应用”未安排。各版本学习领域的分布并不均衡。

3.国画表现题材的选取

现行国画教学题材内容的选取一般有3种:国画名家名作欣赏题材(简称“名作题材”),如浙美版第10册的专题欣赏《中国传世名作》;国画技法表现题材(简称“技法题材”),如人教版第10册《学画山水画》学习传统国画山水技法;综合课中的国画表现新探索(简称“综合题材”),如浙美版第10册《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为主题综合各学习领域用工艺、国画、表演等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表现探索。3个版本中浙美版“名作题材”共3课,占浙美版所有14课中的21.4%;“技法题材”共9课,占64.3%;“综合题材”共2课,占14.3%。人教版“名作题材”共1课,占人教版所有6课中的16.7%;“技法题材”共5课,占83.3%;“综合题材”未安排。岭南版“综合题材”共1课,占10.0%;“技法题材”共9课,占90.0%;“名作题材”未安排。

总体来说,国画艺术特点介绍和国画技法学习“技法题材”是每个版本都非常重视的,其次是“名作题材”,对国画名作欣赏也受到编者的重视。岭南版和浙美版还从国画综合表现角度选取题材,引导学生从更宽泛的角度理解国画艺术。

4.国画编写的呈现方式

美术教材的版面呈现不外乎两种――“图”和“文”。 经过对3个版本版面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了教材中涉及国画内容的“图”的呈现方式主要有4种:国画名家介绍图、名作选择、学生范作、技法步骤图示;“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5种:课题、背景知识、问题提示、技法说明、作业要求等。除去每个版本都必备和类似的课题、技法说明、作业要求这3项,我们只需对剩下的6项――名家介绍、名作、技法步骤图示、学生范作、背景知识、问题提示进行比较分析。浙美版共14课中介绍名家的图片有5处,分别是齐白石、黄宾虹、丰子恺、林风眠、潘天寿,选用的国画名作共54张,技法步骤图示52处,学生范作27张,背景知识31处,问题提示26处;人教版名家介绍未呈现,国画名作22张,学生范作22张,技法步骤图示11处,背景知识8处,问题提示未呈现;岭南版也没有名家介绍,国画名作15张,学生范作21张,技法步骤图示16处,背景知识21处,问题提示10处。

总体上说,3个版本都非常重视国画作品欣赏,平均为30张;学生范作数量也不在少数,平均有23张;国画技法的演示和背景知识介绍也非常详细,平均各有26和20处。这是由国画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3个版本对名家的介绍是有很大差异的,浙美版5位,其他两个版本一位也没有――试问:新课标明确提出的小学阶段需认识3位国画名家的任务如何达成?其次,人教版对教材版面中问题的设计也很不重视。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其学习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开放性问题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展开想象很有帮助,而人教版更多的是现成的知识点介绍。

二、对改进现今小学国画教学的启示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不是为了修订教材(毕竟现在一线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而是为了更深入理解教材,从而用好教材。各个版本教材的编写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教学实践知道优缺点所在,从而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序列建构意识

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适当处理好原有教材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序列。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的学段编排设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课程学段标准”。

序列设计中要注意保证学生一定的学量,并且均衡分布各年段的分量。只有这样的序列建构才能帮助学生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中,对国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重视名家名作欣赏

一件作品承载了一切――包括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表现特点,以及依托的文化背景、时代面貌、审美取向等等我们能想到的和艺术有关的一切。同样,新课标所要落实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也要通过作品这一途径去渗透。学生在一件优秀的国画作品上可以看到形式之美,读到文化密码,感悟艺术家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学生是通过作品知道国画艺术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寓意的。3个版本呈现了大量的国画优秀作品,而且有些作品是几个版本都推崇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齐白石的画最多,总数为19张,平均达6张之多。说明这些画家作品是学界公认的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作品,也给我们小学阶段名作欣赏指明了方向。

但是,我们也看到人教版和岭南版只介绍作品不重视艺术家,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缺位情况,主要是观念的问题,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教育者认为作品比作者重要,小学阶段只要欣赏作品,无需了解艺术家。其实不了解艺术家哪能理解作品的内涵?作品欣赏和名家介绍是可以兼顾的,可以在小学高段适当安排几次专题欣赏课,专门介绍一位国画家及其作品。就如浙美版五年级《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课那样,先安排一课时的专题欣赏,全面介绍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再安排一个课时国画蔬果技法学习。

3.适应学生现代生活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