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1
很多学生在没开始学习物理的之前,对物理的认识或许是各种复杂的机械工作原理,或者是高深的宇宙天体运动,从而一开始就对物理有一种畏惧和厌恶心理。物理的确包含了上述的这些知识,但是物理学习没有学生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艰难,特别是中学物理。在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接触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误会,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一、 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现象仅靠初中物理知识就能解释。很多物理理论都是抽象的,单从语言上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其意思,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知识点。例如:“光”的知识点就可以和学生探讨彩虹出现的原因、眼睛近视的原因、眼镜的原理,通过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熟悉、简单的现象对学生解释“光”的知识,无疑使抽象的知识点化为具体熟悉的生活现象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而且学生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对自尊心极强、渴望别人关注的初中生来说,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
二、 带领学生实验实践
由于之前只是在视频中看过别人做实验,自己从来没有做过,所以通常情况下,八年级学生渴望接触实验器材,亲手做实验论证教材上的知识点,他们对做实验充满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紧张,很多教师缩减了实验实践课程,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物理的很多结论都是从实验中得到的,教师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讲解抽象的原理,还不如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实际操作一次,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真实情况。例如: 教师在讲“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讲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学生可能完全记住这些因素,有时也会记混摩擦力大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这样的话,教师还不如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和学生一起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由于学生有实践操作的经验,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这样比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效率更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会高涨。
三、 组织学生观看与物理相关的视频
没有初中学生会拒绝上课的时候教师组织他们观看视频,特别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枯燥的学习之后,学生会很开心看一看视频。专业人员用自己的艺术手法向观众展现魅力无穷的物理知识,学生观看这类视频不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这些视频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我曾经组织我们班学生观看电影《火星救援》,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它涉及领域比较广,其中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主要讲一位宇航员由于意外被遗落在了火星上,他经历种种困难,运用大量的物理知识(当然还包括少数化学和生物知识)拯救了自己。一个原理紧扣另外一个原理,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充分展现了物理的重要性。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比较复杂,学生要学习了高中物理才能解释一二,但是我组织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目的不是让学生通过这部电影学会天体运动、能量守恒定律,我只希望学生可以感受物理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感悟可以用自己学会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知识。
四、 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
L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这就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改后,教育部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走下“神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
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学生在八年级第一次学习物理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终身对物理学习的态度。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不同,各有各的长处,教师可以向同行交流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自己的教学无限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2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口流民族学校 侯泽刚)
内容摘要: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但是教材中的一部分物理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加上有的学校实验仪器不足以完成教材中的实验。为了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对部分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创新。本论文就从:一、在改进实验中创新;二、在解决问题中创新;三、自制教具创新;四、培训参赛创新;五、媒体学习创新这五个方面来谈物理实验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
从素质教育到今天的智慧教育,创新要求一直贯穿其中,学科教学成为落实创新精神的载体,特别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丰富很有趣的物理实验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阵地,探讨物理实验的创新方法对物理学科教学的创新和育人创新颇有积极意义。以下就如何创新物理实验和大家交流几个方法,以期切磋学习。
一、在改进实验中创新
一些物理实验,按教材设定的方法去操作演示,往往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现象发生,弄得教师棘手尴尬,焦急冒汗,更使学生失望无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这种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的实验要大胆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和改换器材来创新其实验效果。
例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电与磁第4节电动机图20.4-1所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导线ab在通电后老是不见其在支架上滑动,无法显现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结果,由于导线不动,没有能量的转换,使用的学生电源很快因电路短路而自动跳闸切换电源,使实验因断电停止或因频频开启电源而惹麻烦。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置于磁场中的导线不受力移动,可能是U型磁铁提供的磁性不强,于是考虑改进,给其充磁,或换用磁性强的废旧扬声器磁铁,也可能是电源供给导线的电流不强,于是可换用功率较大的教学电源提供较大的电流,还可能是导线和支架间摩擦力较大阻碍了导线的移动,于是可以把导线和支架打磨光滑圆润以减小摩擦阻力,甚至可把支架式的导线换成零摩擦的悬吊式导线进行改进实验,通过这些改进,实验现象创新显现,生动精彩。
例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图13.2-5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之乙图“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的实验,操作时打气筒打满气把导气管胀破或把导气管接头强行胀脱,紧插在圆底烧瓶瓶颈口里的橡胶塞就是不被挤跳出来,无法演示出瓶中气体对外做功的现象,而且还使人担心打气筒把烧瓶打爆后玻璃屑扎人的安全隐患,于是考虑改进,把瓶塞塞浅点,或在瓶塞表面抹点油以便减小塞表面与瓶颈内壁间的摩擦力,放气时气体吹弹出塞子的对外做功现象就明显了,还有更简单的改进方法,瓶塞塞紧,导气管的软管部分在打气筒给烧瓶加足够的气后用止气夹夹紧软管使其不漏气,然后脱开打气筒,把管口对准一个小玩具风车的叶片,打开止气夹,瓶中饱胀的气体就会沿导气管口把玩具风车的叶片吹得快速旋转起来,从而生动显现出气体对外界做功的现象,以此同时,瓶内出现液化的白雾,证明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从而创新表现了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的实验。
二、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外的探究问题,既没有现成的教材实验模式借鉴,又要急需解决学生的探究好奇,怎么办?积极分析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创新做出实验!
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在引导探究物体浮力大小的实验时,以在水中会下沉的铁块、铝块或石块等物块进行实验,先用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块的重力G,再把物块吊在测力计下,缓缓把物块全部浸没入水中,这时观察出水中物块对测力计的拉力F,显然发现物块在水中的拉力F比在空气中的重力G小了,物块对测力计减小的拉力就是物块在水中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即F浮=G-F,教材把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差量法。但在实验和生活中学生大都会发现,许多物体在水中不是下沉而是上浮的,比如木块,乒乓球等,这些会上浮的物体在水中同样会受到水对它们的浮力,于是学生提出了测量上浮物体浮力的要求实验。显然,再用教材的差量法根本无法测出上浮物体的浮力。怎么办?反向思考,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测量下沉物块所受浮力的方法是用测力计在水中向上拉物块,那么测量上浮物块在水中受到上浮浮力的方法就要反向用测力计把物块向下拉,但测力计在水中不好进行向下拉的操作,于是在盛水容器底部固定一个定滑轮即可变向下拉为向上拉,变水里拉为水外拉,而且由于定滑轮不省力,测力计在水外向上对上浮物体的拉力和在水里对上浮物体向下的拉力是相等的。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又会上浮的物体被拉在某个静止的位置时,其所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与其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测力计的拉力F之和彼此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就可求出水中上浮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F浮=G+F,这样就创新解决了探究测量上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实验。
例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时,有学生突然问烧杯里的热水在降温时各部分是不是一起在相同的时间里下降相同温度的?他认为不是,因为他在生活体验喝温开水时,发现喝到杯底的水要比上面的凉些。对这种突如其来的问题,教材实验没有,生活体验也没大在意,怎么给学生一个科学信服的交代呢?只有用实验来解决!而一般的测温实验,一个容器中的液体温度只用一根温度计来检测,而要探知一杯水降温过程中是否处处同步同值降温,这还得想点办法,于是在水的不同深浅部位分别悬置几根温度计的玻璃泡,结果发现开水在不同部位的水温下降情况不一样,在底部降得快些。这种解决问题的实验就是一种创新。
三、自制教具创新
一些物理实验没有器材,或者器材不适合使用,使实验无法演示,这时候,教师可以自制教具来对实验进行突破创新。
例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中,教材仅给出一幅家庭电路的组成图,这幅图的电能表铝盘看不见转动,总开关无法操作闭合与断开,不理解保险盒的保险作用,用电器之间也无法显示彼此开关时互不影响的并联关系,三孔插座的接地线更无法讲解,于是按图在一块木板上用真实的家庭电路器材连接做成一个自制教具“家庭电路演示板”,教学时把该板在演示台上一站,接通电源,拉开点灯,光亮一照,学生就好奇般关注起家庭电路的组成结构来,发出盲音的电能表铝盘在转,表下四个接线孔中1、3孔接进户线,2、4孔接出表线,一目了然,稍作总结:“1、3进,2、4出”,学生以后在生活中安装电能表就有知识和技能了。把电路弄短路,很快发现保险盒里的保险丝因电流多大发热多而自动熔断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学生对此就能生动了解保险丝的保险原理了……一个简单的自制教具“家庭电路演示板”就是能把教材上的死图片创新搞活,使其跃然纸上,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记住物理知识,终生难忘。
例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介绍能量的转化时,仅用一个类似于五行学说的文字图来说明能量之间存在的种种转化关系,显然这是一种纯理论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如果做出一个“能量转化演示器”的教具:酒精灯燃烧,发出光和热,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内能,内能可以转化成光能;酒精灯火焰对烧瓶加热,瓶里的水蒸气冲转发电机的叶轮,表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叶轮转动,发电机发出电来,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电能;电使小灯泡发光,表明电能可以转化成光能;电去驱使玩具布谷鸟扭头开叫,表明电能可以转化成机械能。用这样的教具,必使“能量转化”的内容创新、高效、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学生。
四、培训参赛创新
在参培参赛中,实验创新者人才济济,创新内容丰富多彩,参与其中可以广拓视野,借鉴他人,激发更多的创新智慧。
例1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海波在凝固时按实验理论应该保持温度不变,但实验中其在凝固时温度反而在升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实验,多年来没有得到创新性的解决,在一次实验操作技能培训中,讲解的老师用冷水取代原被加热的水,海波凝固放出的热被冷水吸走,这才使其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从此,困扰我的这个实验才因培训学习有了创新性的解决。
例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我的思维总跳不出一块板、三个面、测力计的实验模式,但在一次实验技能大赛中看到参赛老师自制的“摩擦力神器”时,我整个教材实验的概念被彻底颠覆革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感觉老师们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觉得只有博采众长,见多识广,才能借他山之石来攻自己的创新之玉。
五、媒体学习创新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41-01
初中生物课本本身就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课本的知识体系外,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就以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为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策略研究。
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在进行“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教学之前,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第一自然段梳理知识点,这样就引起学生学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上述的学习先让学生从动物分类上构建起本章知识的知识框架,进而构建知识体系。
(二)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生物概念和生物理论
生物学中有些基本概念和生物理论比较抽象,学生不能抓住其内涵。对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把前后学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一同考虑,能帮助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第三节两栖动物有关内容时,提问:“青蛙幼年在水中生活用什么呼吸?”大多学生认为是用肺呼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已学“鱼在水中用腮呼吸”的知识,学生就可以理解“两栖动物幼年在水中用腮呼吸”的概念。
(三)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辨析和综合运用
教材各章有许多知识点,许多知识又非常相似,如本章中各种动物的特征知识点很多,代表动物也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难度很大,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两种动物时,把两者联系起来,从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辨析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本章生物教学中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已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本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之前,教师先鼓励学生联系《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知识体系,自学本节内容,之后再对难点、疑点做一些剖析。这样做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陆地生活的动物和水中生活动物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各种环境中的生物”教材的内在知识体系
本章内容要突出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从“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来构建了教材自身的主要的知识体系,还对其他动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构建知识体系时,学生熟悉教材自身的知识体系以至于不偏离主题。
三、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策略
(一)课前整体梳理
学生梳理整体知识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让学生通读教材,指导其简单梳理课本的知识体系,做到整体的把握,例如学生对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梳理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水生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知识梳理,能从整体上感知本章节知识重点和难点,在听课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能够引起自己对生物学的探索兴趣。
(二)课中引导
本章知识介绍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又彼此联系。在学习本章各节新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进行联系,这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很有好处的。例如学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教材简单介绍了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海豚、鲸、海豹,这些动物都是哺乳动物,教材引导学生把这部分知识与下节课学习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这样成功地为下节课哺乳动物的学习做铺垫。
(三)课后小结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知识梳理,抓住本节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所以,引导学生联系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知识梳理。例如某学生对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知识梳理如下:
常见的鱼类:海洋鱼类:带鱼、鲳鱼;淡水鱼类:青鱼、鲢鱼、草鱼、鳙鱼、中华鲟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鱼类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征:体表被鱼鳞,有粘液,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用腮呼吸外形呈梭形,靠鱼鳍游泳;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常见水生动物: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水螅;软体动物,如河蚌、田螺、章鱼、乌贼;甲壳动物,如虾、蟹;哺乳动物,如海豚、海象、鲸鱼;爬行动物,如龟、鳖。
【参考文献】
[1]刘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J].学科教与学,2007,7:88-89.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4
新课程改革生活实践 创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将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这样做不仅充实了物理课程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物理课程,使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在物理课程中得到落实。同时社会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参与性等特点会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为此,我尝试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方式。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总结。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概念、规律、现象时,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主动探索能力常“发端于兴趣”。在知识引入时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用那些生产生活中的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兴趣性的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目的。如八年级物理刚接触光学时,教师把汽车的尾灯、前大灯展示给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尾灯的光镜是由互相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而前灯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这是为什么?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桥在河里为什么形成倒影?而我们在平面镜里却成正立的像?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学科。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都离不开物理现象,这些都是兴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发展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探索知识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从而给学生带来快乐,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不仅为今后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把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物理课的教学设计,应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形成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紧密接触生活和社会。很多物理知识应用题都是生活和社会技术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它把物理知识隐藏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广泛调查搜集素材,弄清这些实际为题的理论依据。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让学生探索小汽车的车门为什么有一个门没关好时指示灯就发光并提出警示音,并进一步提出如果要想具体知道是那一个门没关好应怎样设计,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讲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参观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噪声的来源并提出解决办法。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三、撰写物理知识应用论文,出版物理小报
物理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我们生活在物理世界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趋势。因此,每学完一个内容,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并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光、力、热、电现象进行研究、探索性的学习,撰写小论文《XX知识在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出版《生活物理小报》,在进行这两项任务之前,学生一定会进行广泛的调查,互相交流后,对所学的知识应用加以阐述。有的学生在学完《力学》后就写出近800字的论文。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农村生活,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就有很多。学生在两年的物理学习中,经4篇论文的撰写,10多次出版的物理小报的知识积累,多数学生能说出自己学的物理知识在有关的技术成果和现代化个人生活、生产建设、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在求学时代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做到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习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心理一致感;压力事件;内隐态度激活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43-06
1 引言
国内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高速度的发展,也带来竞争的日趋激烈。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历来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危机期”、“过渡期”,他们面对大量来自于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应激事件,如学业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与父母和同伴的冲突、疾病等,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压力事件,不仅决定事件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
Lazarus在关于压力(stress)的心理模型中强调认知评价在压力过程中的作用。根据Folkman和Lazarus(1986)的观点,有两方面调节着个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认知评价和应对。个体在压力过程中的社会信息认知加工必然涉及对压力的认知评价。对压力情境本身的评价是认知初级评价的一个成份,即个体对与情境之间关联程度以及压力事件可能存在的危害性的认识,可能是有益、威胁、挑战、损害(丧失)。如果个体认为某一特定事件带给自己伤害和损失,通常做出威胁性或损害性的评价,并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害怕、焦虑或愤怒等;相反,如果个体首先关注的是特定事件带来的挑战,即使在此情境下丧失是不可避免的,也将其看作是发展的获得或成长的一种机遇,通常会做出挑战性的和有益的评价,并伴随动机的增强和积极情绪状态的出现,如热情、激动、愉快等(Folkman,1992;McCrae,1984)。
压力对初中生而言并非单一暂时的,同样,压力对他们的影响也不会伴随事件本身的结束而消失。无数次遭遇挫折、面临失败的经验使得他们在评价压力事件时易形成消极性(威胁的、损害的)和积极性(有益的、挑战的)这两种倾向。这些倾向经过长时间很有可能内化为个体对压力事件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即态度。但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提醒我们要慎待关于压力的态度以及对其进行分类这些问题。因为对压力的认识本身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同一事件或情境,在不同人看来其压力感受性的评价很可能不尽相同。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和应对压力技能的发展也会对他们关于压力的认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伴随态度理论研究从外显态度到内隐态度再到双重态度模型的建构,研究角度也在逐步深入,经历了从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的演变。在间接测量方面,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内隐社会认知范式为有关态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即是间接测量的一种。它源于外显与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加工分离程序。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coby(1991)提出的,旨在对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其前提假设是意识与无意识操作是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在实验中,因指导语的不同,这两种操作会对测验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早期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研究主要是针对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密切的结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在社会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方面也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性的两方面。
作为态度的一种类型,刻板印象的研究与态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刘素珍、杨治良等人(1998)曾使用加工分离的方法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也证明了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其形成受到历史、文化、内隐态度和自尊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王沛(2002)也运用加工分离的方法讨论了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效应。另外,王沛(2000)、邹庆宇(2006)曾用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探讨了刻板印象的自动化加工效应(或内隐加工效应)和内外群体效应以及地域刻板印象的激活程度。
第32卷第1期
陆 洋等 不同心理一致感初中生对压力的态度激活研究
心理学探新2012年
但对于压力的内隐态度,这一说法本身的存在性值得怀疑,因为对压力感受性和认知程度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适应技能发展的不同,使得初中生是否存在对压力较稳定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认识和看法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这种认识上的倾向性是否存在差异也是个未知数,即初中生是较统一的存在压力具有消极性质的刻板印象,还是对压力的认知具有个体差异。因此,研究计划采用数据加工和概念加工两种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初步考察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激活程度,为今后关于压力深入的态度研究做准备。
此外,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提出质疑。更多的研究者在深入探究个体面对压力时,开始提出各种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这其中,Antonovsky教授提出的心理一致感概念,更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是以问题解决为关注焦点的个体对生活的总体认知倾向性,这种认知倾向能综合反映个体对内外环境中的应激源、自己应付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周跃萍,马剑虹,李韬,2003;周厚余,郑全全,2006)。已有研究证实,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面对压力事件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中介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心理一致感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心理一致感在压力事件与抑郁之间以及压力事件和幸福感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周颖,李滢,刘俊升,2010)。而也有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青少年经历的压力事件和内部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杨阿丽,2007)。由此看来,心理一致感,作为一种综合的认知倾向,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以往的研究中少有涉及这两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文章还计划考察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在对压力情境的认知方面的差异,结合以往相关的研究结果,即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态度越积极。预测心理一致感水平会影响个体关于压力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倾向。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的筛选
2.1.1 筛选工具
选用心理一致感的测查工具SOC-13的中译版,由国内包蕾萍和刘俊升(2005)翻译修订,并进行了一项关于1827名被试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SOC-13的全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6,p
该量表共13个项目,4个项目测量意义感(如“你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事并不关心?”),5个项目测量可理解感(如“你自认为很了解的人却做出出乎你意料的事,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4个项目测量可控制感(如“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自己受不公平的对待?”)。项目的回答分为1~7个等级,评分标准为1~7分,其中五道题目为反向题。每个维度的记分方法为该维度项目的粗分相加,量表总分为各项目粗分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
2.1.2 高低心理一致感水平被试的确定
考虑到被试的年龄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之后上机实验研究的年龄适宜性问题,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八年级、九年级中学生被试,共217名,年龄13~18岁。其中八年级134名,男生66名,女生68名;九年级83名,男生42名,女生41名。
采用班级集体施测SOC-13,完成后当场回收。经过如下初步筛查:去除明显应付作答的及遗漏题目较多的共6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211份,进入统计分析。其中八年级被试132名,男生66名,女生66名;九年级被试79名,男生39名,女生40名。被试平均年龄14.97岁。
根据研究假设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被试对压力情境的态度偏向,研究在有效的211名被试中,同时考虑性别匹配的因素,分别选取不同年级下SOC问卷总分排在最前列的25%以及排在最后面的25%的初中生进入此后的实验,共104人。其中八年级60人,男生31人,女生29人;九年级44人,男生22人,女生22人。被试平均年龄14.81岁。
表1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被试的差异比较(M±SD)
项目高分组(n=51)低分组(n=53)tp
可理解性27.549±3.64615.830±3.70416.2540.000**
可控制性22.078±2.80013.283±2.69216.3360.000**
意义性22.588±3.02815.000±3.10712.6080.000**
心理一致感72.216±5.62344.113±6.22224.1360.000**
经过对104人(高分组51人,低分组53人)在SOC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发现心理一致感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SOC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上高低分组的划分条件(见表1)。
表2 被试分布
性别
心理一致感
高分组低分组总计
男生203151
女生282250
总计4853101
但由于各种原因,有3名被试流失,最终参加该实验的被试共101人。其中八年级58人,九年级43人,年龄14~17岁(14.81±0.85)。具体分布见表2。
2.2 实验设计
采用2(心理一致感水平:高vs低)×2(加工方式:数据加工vs概念加工)×3(卡片类型:积极vs消极vs中性)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心理一致感水平和加工方式为被试间变量,卡片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测验阶段卡片的虚惊率。
将筛选出的高、低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两组被试分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数据加工组,另一组为概念加工组。在学习阶段两组采用不同的指导语进行控制。
2.3 实验材料
用于实验的压力事件词、积极属性词、消极属性词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要求初中生对其日常感受到的压力进行概括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并结合已有的关于中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选取提及百分率排在前十位的压力事件词语及属性词语作为计划用实验词语{10个压力事件词(如考试、成绩、家长会等)、10个积极属性词(如动力、自信、激励等)、10个消极属性词(如阻碍、失望、威胁等)};然后,选择另外一些初中生(30人)对这些压力事件词语能否代表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压力以及对属性词语能否表达其认识和评价做出评定,结果发现对这些词语代表性程度的肯定人数百分比均超过50%。
实验卡片使用PowerPoint制作。学习阶段卡片30张,其中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积极色彩的属性词联系在一起(即每张卡片上分别有一个编号、一个压力事件与一个属性词,下同);另外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消极色彩的属性词联系在一起;剩下的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中性词联系在一起。所有卡片顺序随机排列。
测验阶段卡片30张,卡片格式与学习阶段卡片完全一致,但卡片上标签与属性词的配对与学习阶段完全不同。
2.4 实验程序
数据加工组和概念加工组均采用集体施测的形式,整个实验分为三部分。
学习阶段:采用不同指导语,区分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要求数据加工和概念加工组被试对30张卡片进行学习。具体区别为:数据加工组要求被试对卡片上的词语进行物理特征的加工,卡片呈现时间2 s;概念加工组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意义特征的加工,卡片呈现时间3 s。卡片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形式呈现,要求被试在答题纸上进行回答。
延迟阶段:给被试播放flas,时长约5分钟,在于阻止其复述而发生长时记忆。
测验阶段:呈现全新的30张卡片,但事先提醒被试一半的卡片曾经在学习阶段出现过,要求被试判断哪些卡片是全新的,哪些是曾经出现的。卡片同样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形式呈现,要求被试在答题纸上进行回答。
集体施测时,将三个阶段的答题纸装订后下发,使用投影仪播放实验用卡片,在被试完成所有阶段实验后统一收回答题纸。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6.0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态度存在性检验
由于在测验阶段的指导语部分给被试提示过50%的先验概率,因此先对测验阶段卡片虚惊率与0.5的随机水平进行t检验,结果见下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被试的虚惊率均与随机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且虚惊率均高于随机水平,表明对学习阶段中的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卡片都有记忆痕迹。
随后对被试的三个虚惊率进行两两t检验,见表4:
由表4可见,被试对于积极卡片和消极卡片的虚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前面t检验的结果,说明被试对不同类型卡片的虚惊率很好地反映了其对压力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倾向的激活程度。另外,对于积极卡片和中性卡片的虚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消极卡片和中性卡片的虚惊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从总体上看,初中生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的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3.2 内隐态度激活的验证
以测验阶段新卡片虚惊率为因变量对三个自变量(心理一致感水平、加工方式、卡片类型)进行多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发现卡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96)=8.51,p
图1 两种加工方式下被试的虚惊率均值比较
两种加工方式下,从各种卡片的虚惊率均值比较(图1)可看出,加工方式的差异引起了对不同类型卡片虚惊率的加工分离效应,这说明被试关于压力情境的认知倾向可能存在意识与无意识之分。
4 讨论
4.1 对压力的态度存在性验证
在研究中,测验阶段的实验材料是相对于学习阶段全新的30张卡片,而且两个阶段的压力事件词语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压力事件词语联结的积极词语或消极词语不一样。在测验阶段,如果被试将从未见过的卡片仍然判定为之前出现过,说明他头脑中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倾向或是相对积极,或是相对消极的,就反映出他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一种认识。因此,被试对测验阶段某类卡片的虚惊率就反映着他头脑中压力事件和某种类型评价间的联结程度,即态度,个体对代表自身已形成的关于压力事件的反应倾向的卡片(积极或消极)会有更高的虚惊率。实验结果说明初中生群体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的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4.2 关于初中生对压力态度的加工方式差异
在对加工方式如何影响初中生对不同性质压力事件的进一步分析中,实验发现数据加工比概念加工更能激活被试对压力事件的态度,即被试在数据加工方式下对积极卡片和消极卡片的虚惊率都要普遍高于概念加工方式下的虚惊率。由于实验假设数据加工因其仅是对刺激的表面特征和知觉特征的分析,故与个体内隐的无意识认知关联更密切,而概念加工是对刺激的意义信息进行分析,故与个体外显的意识加工连结更紧密。所以这一结果反映出对初中生关于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的探测是灵敏有效的。
结果显示,概念加工方式下个体对积极卡片的虚惊率要明显高于消极卡片的虚惊率,但在数据加工方式下,个体对消极卡片的虚惊率要高于积极卡片的虚惊率。这种加工结果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重态度模型存在的合理性,即个体对同一对象可能同时存在着外显和内隐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在不同条件下被激活,影响着被试不同的反应。Pratkanis和Greenwald等人的研究发现,假如新信息适合于存在的认知系统,人们可能接受有关的新信息,即一种态度启动了一个特殊的认知系统。研究者认为可能有两种因素影响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外显和内隐评价:认知容量和动机,如果被试没有足够的认知容量和动机从记忆中提取外显态度,则更可能以内隐态度作为反应基础
(Chan & Sengupta,2010;Petty et al.,2006;Wilon,Lindsey,& Schooler,2000)。
在实验中,简单的数据加工只要求被试对刺激的表面特征进行处理,而进一步的概念加工则要求被试从语义角度对卡片上词语的联系紧密程度作出判断,由此导致在进行两种深度加工时的认知负荷是不同的,影响被试反应的因素是时间压力。如果被试最初的态度发生转变,新态度取代原有被激活的态度,则时间差异不会对被试反应有任何的影响,因为只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一种态度。如果被试构建新态度,则新态度只是超越了原有态度,并没取代原有的态度,那么在足够的时间内被试的反应会有变化。根据已有的一些实验结果,对某对象的内隐态度可以自动激活,而外显态度则需花费一定认知容量和动机从记忆中提取。因此在数据加工方式下,有限时间内(2秒),被试难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将报告他们对压力事件的内隐评价,但在概念加工充足的时间内(3秒),被试将从记忆中提取的外显态度,超越了其内隐态度,决定他们在外显测量上的反应。
4.3 关于心理一致感与对压力的认知评价
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如开始时实验假设预测的那样,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态度越积极。这一结果给我们两点启发。首先,按照Lazarus等人的观点,个体对压力的认知包括对压力事件的评价以及对自身应对资源和能力的评价。而心理一致感作为个体对生活普遍的、持久的认知倾向性,可能与对和自身相关的信息更为关注。而且从它包括的三个因素可窥见一斑:1)可理解感(comprehensibility),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来自外界的应激源和生活的挑战是结构化的、可观测的、可解释的。这意味着可理解性高的人善于从内外环境中发现逻辑性,是心理一致感的认知成分。2)可控制感(manageability),指个体对应付挑战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的感知,是心理一致感的工具成分。3)意义感(meaningfulness),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生活是有意义的,对来自外界的应激和挑战是值得自己付出时间与精力的,即对生活的情感性投入,是心理一致感的动机成分(包蕾萍,刘俊升,2005)。当然这也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研究未出现心理一致感影响初中生对压力本身的认知和反应倾向,这或许也和心理一致感的多因素构成有关。不同因素对压力评价的两方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能是种复杂的存在,这提示人们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其各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心理一致感较为稳定和抽象的特征使得它对于变化多样的压力情境的作用也许不再明显,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尤其是有关压力的研究中,情境性是个重要的特征,有待深入地了解和探查。
5 结论
5.1 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5.2 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参考文献
包蕾萍,刘俊升.(2005).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中文版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4),399-401.
刘素珍,杨治良,龚佃祥,等.(1998).刻板印象:是否可以再分离?心理学报,30(3):269-273.
王沛.(2000).刻板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王沛.(2002).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5(6),709-711.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2007).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5(2),127-134.
周厚余,郑全全.(2006).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一致感的潜结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2(2),104-107.
周颖,李滢,刘俊升.(2010).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压力应对中的中介效应检验.心理科学,33(2),429-432.
周跃萍,马剑虹,李韬.(2003).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6(6),1134-1135.
邹庆宇.(2006).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Chan,E.,Sengupta,J.(2010).Insincere flattery actually works:A dual attitudes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47(1),122-133.
Folkman,S.,Lazarus,R.S.,Gruen,R.J.,& DeLongis,A.(1986).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0(3),571-579.
Folkman,S.(1992).Making the case for coping.In B.N.Carpenter(Eds.),Personal coping: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pp.31-46).Westport,CT:Praeger.
Jacoby,L.L.(1991).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or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30,513-541.
McCrae,R.R.(1984).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responses:Loss,threat,and challen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4),919-928.
Petty,R.E.,Tormala,Z.L.,Brinol,P.W.,Blair,G.J.(2006).Implicit ambivalence from attitude change:An exploration of the PAST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0(1),21-41.
Wilon,T.D.,Lindsey,S.,Schooler,T.Y.(2000).A model of dual attitude.Psychological Review,107(1),101-126.
A Research on Attitude Activation toward Stressful Ev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Coherence
Lu Yang Sang Biao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八年级物理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要信任,碰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二、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三、善于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四、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 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五、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不辞劳苦和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例如,在《透镜》的教学准备阶段,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成以下几个问题,每一组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提前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学习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按问题的顺序提问学生,叫到哪一组的学生,该组学生个人或与集体一起完成教师的提问,遇到难点问题,可以集体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最后解答。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